第三讲 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同检验: 基于多种传统计量方法 共采用了横截面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 及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各 种方法中可能的模型,共计进行了32次计 量分析,最终均得到了据CART分析所得 的3个区域组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的结论,各 种趋同检验方法结果的互相印证,充分说 明了所得的结论是相当稳健的。
六、对协调发展的启示
集中在两点: (1)历史因素、结构因素及地理因素等3大因素, 以及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及相互作用力量等3股 力量在中国俱乐部趋同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并且,政府力量对俱乐部趋同形成的影响是 以其与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为中介而实现的。因 此,国家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努 力提高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程 度和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使 得其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助推下,促进本地 区的经济增长,进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 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这个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90年代中后期为界,划 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纯粹经验性质的统计分析,特点是 采用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 等统计指标对中国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进行测度和 因素分解,由此观察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影响 因素,并得出相关的对策。 后一阶段始于1996年,特点是引入当时在国际上 已经流行的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方法,对中国地 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检验,从而使中国地区 差距演变的研究开始具有了理论基础,由此提高 了研究结论的解释能力。
趋同的基本内容:
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 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受收 益递减规律的约束,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 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 作用,从而导致区域之间人均收入或产出水 平趋向均衡。这样,尽管区域之间在发展的 初始阶段存在着经济差异,但如果它们的经 济增长条件相同或相似,那么,欠发达区域 的经济增长将会快于发达区域,它们之间的 经济差异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第二步:构建CART模型 回归树的产生是通过把区域的GDP增长作为 被解释变量,而一系列的经济指标作为解 释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首先,寻找分组 变量,这个过程是从下面的横截面回归开 始的:
可以看出,代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第2个区域 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浙江、江苏及广东等3 个省份,但是,这并不是说这3个省份中就没有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了,如,广东省梅州、 清远、汕尾、阳江及河源,江苏省的淮安和宿迁, 以及浙江省的丽水等几个地区属于代表较低经济 发展水平的第1个区域组。 因此,如果仅仅使用省域作为研究对象的话,就 会掩盖内部地区存在较大经济差异的事实,从而 影响对趋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思考: 不同的区域分组方法得到的区域组划分结 果一致吗? 不同的趋同检验方法得到的趋同检验结果 一致吗? 这也是目前困扰俱乐部趋同研究的一个难 题(恰恰体现了其魅力),即,俱乐部趋 同并不存在统一的区域分组及趋同检验方 法。
怎么办?(我们提出的) 根据研究的重点选择适宜的区域分组及趋 同检验方法。 时间俱乐部趋同:CART、传统计量方法 (重视多种方法之间结果的印证) 空间俱乐部趋同:ESDA、空间计量方法 时空耦合俱乐部趋同:二者的结合 为什么呢?
俱乐部趋同: 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等方面都 相似的区域之间发生的相互趋同(converge to one another)。 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对 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研究的日 益深入,而被提出并逐渐成为趋同研究的重点。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在 于俱乐部趋同由于其具有同一类型的区域组内趋 同而不同类型的区域组间趋异的特点,能够更好 的解释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趋异而局部趋同的现 象。
俱乐部趋同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Quah利用 经济增长的截面数据研究了人均收入的动 态分布,得出了一条显著的经验规律,即 人均收入的截面分布并非简单的趋同或者 趋异,而是表现为“双峰模式”,即富裕 区域和贫穷区域各自逐渐走向趋同,二者 之间却逐渐趋异,处于中间层次的区域不 断减少,出现了俱乐部趋同的现象。
思考: 是否能够将俱乐部趋同的形成均归结为某 一种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该因素在俱乐 部趋同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即,类似林毅夫等人提出的“重工业优先 发展战略”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是否也 可提出一个类似的观点来解释俱乐部趋同 的形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与我联系 ljxzwl518@
外生的区域分组方法 就是运用事先设定的描述“经济增长初始 条件和经济结构等”的指标,对研究区域 进行“相似性”分类,把所研究的区域分 为若干组。常用的指标有区域的初始人均 产出、投入,经济或产业结构,以及人力 资本、教育水平等。 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缺陷也是明显的。得 到的区域组仅仅满足了同一组内各区域的 某个指标(如人均产出等)的初始条件相 似,而且,选择不同的分界点可能会得到 不同的结论。
(2)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局部化倾向在俱 乐部趋同的形成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正是这种倾向加大了各增长集聚区之间的 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趋同俱乐部。因此, 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方面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具体 而言,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打破行政区划的 边界,积极寻求经济合作,加强区域之间 的经济联系,以扩大经济增长的溢出范围,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们的做法:345个地级市 区域分组:CART 趋同检验:多种传统计量方法,横截面回 归、面板数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通过 比较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别,来印证最 终结果的可靠性。
区域分组:CART 第一步:目标变量及预测变量。 目标变量: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对数 预测变量: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经济 增长初始条件及结构特征相似的要求。 经济增长初始条件 结构特征 思考:需要选用哪些指标?
总体上来讲,代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 区域组中均有属于东部地区的地级行政单 元,东北地区绝大多数属于代表中等发展 水平的第3组,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代表较 低发展水平的第1组,而中部地区在代表中 等及较低发展水平的第1、3组中几乎平均 分配。
那么,到底东中西东北等四大地带划分及 CART划分哪一种方法更加符合俱乐部趋 同的定义呢? 俱乐部趋同特性:组内趋同,组间趋异
发现: 相比单因素而言,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双因素)在俱乐部趋同的形成中发挥的 作用更大更显著。 而同一区域组内各地区的增长溢出效应在 俱乐部趋同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最大 的,其回归系数比双因素的高出十几陪。 因此,具有相似因素的区域形成的增长集 聚区内的经济增长局部溢出效应才是中国 俱乐部趋同形成的关键力量。
贫穷的经济体是否能够赶上富裕经济体, 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当有意 义的问题。
理论基础:新古典增长模型 该模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而边际产出递减, 这意味着不同区域人均收入平衡的长期趋 势,也就是说贫穷区域的经济增长快于富 裕区域的经济增长,这样,从长远看贫穷 区域的人均收入就可以追赶上富裕区域的 人均收入。
思考:你觉得俱乐部趋同的研究有意义吗? 为什么?
二、俱乐部趋同假说的检验
对于俱乐部趋同假说的实证检验,绝大多 数文献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的,即区域分 组→趋同检验。 区域分组的目的就是找到那些满足俱乐部 趋同概念限定的区域组,在这些区域组内 是有可能存在俱乐部趋同的。 在同一区域组内进行趋同检验。
在现实中,往往可以观察到不同国家之间或者同 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富裕区域和 在其周围的经济贫穷“凹地”共存的现象,并且 大多经历着贫穷区域更加贫穷,而富裕区域更加 富裕的发展轨迹。这种现象恰恰符合强调一定组 内趋同而不同组间趋异的俱乐部趋同假说。 无疑,检验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这样的俱乐部趋 同,以及如果存在,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并解释不同的趋同俱乐部之间分异的原因等等, 对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进而实现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展是很重要的。
绝大多数文献的做法: 将影响因素等同于机制分析 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不同的?你能说说 二者的不同之处吗?
我们的做法: 两步:提出形成机制假说——检验假说 俱乐部趋同形成机制假设的构建应该考虑 到趋同的机制、区域组的形成机制及中国 特殊的国情。 趋同的一种 特殊之处在于属于不同的区域组 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
第3讲 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俱乐部趋同假说的检验 三、中国俱乐部趋同的实证研究 四、俱乐部趋同的形成机制 五、对协调发展的启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度推行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 并实施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向沿海地区倾 斜的优惠政策。这些战略、政策的后果到 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显现出来:在促进沿 海地区乃至全国整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内陆地区一定程度的相对衰落。 由此在全国引发了经久不衰的有关地区发 展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讨论,对中国地区经 济发展差距的实证研究也逐渐成为海内外 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
区域分组的方法历经人为设定的外生选择 方法发展到客观的内生选择方法的发展轨 迹,而内生选择方法又由不考虑区域间相 互联系的分类回归树分析方法和等级聚类 算法,发展到将区域间相互联系考虑在内 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区域 分组结果也日趋科学。 不同的区域分组方法有其适用性。
趋同检验 目前文献中主要采用传统计量方法、增长 分布演进方法、空间计量方法和非线性计 量方法等对趋同假说进行检验。 不同的检验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
最快的趋同速度为2.13%(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的第二组),半衰期为27年,即第二 组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要54年之后才 可能完全均衡。
最慢的趋同速度为0.986%(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的第一组),半衰期为64年,即第一 组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要128年之后才 可能完全均衡。
五、俱乐部趋同的形成机制
思考:你常见到的东部、中部、西部及东 北属于哪种区域分组方法? 这样得到的区域组内部及之间存在何种异 同? 是否满足俱乐部趋同概念所要求的区域条 件? 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及结构特征均相似
内生的区域分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不事先设定描述区域组的指 标,而是采用内生选择的方法,对所研究 的区域进行分组。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分 类回归树分析、等级聚类分析、探索性空 间数据分析等。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都倾向于采用内生的选择方法来进行区域 分组。
四、中国俱乐部趋同的实证研究
本节由于时间关系,仅仅向大家介绍不考 虑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对俱乐部趋同的影响 的情况下,亦即我们提出的时间俱乐部趋 同的检验。域分组:采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等划分。以省份为基本地域单元 趋同检验:多数仅仅采用某一种传统计量 方法。 结论:多数文献认为东部、中部、西部内 部存在趋同,即存在三个趋同俱乐部。极 少数文献认为我国并不存在俱乐部趋同。 这样做是否科学?为什么? 区域分组方法、趋同检验方法、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