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第05章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④价格较低和易于饲养等条件。
1.试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最好用两种种属的动物
–啮齿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非啮齿类:狗或猴。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可选用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 优先考虑白色家兔。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经口急性
毒性试验则优先考虑大鼠。
⒉试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
–通常要求选择刚成年动物进行试验,而且须是 未曾交配和受孕的动物,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 性和可重复性。例如:大鼠180~240g、小鼠 18~25g、家兔2~2.5kg、豚鼠200~250g、狗 10~15kg。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 超过该批动物平均体重的20%。
1.查阅文献
①了解化学毒物的结构式、分子量、常温常压下的状态、熔 点、沸点、密度、挥发度、蒸气压、水溶性和脂溶性等理 化特性,生产批号及纯度,杂质成分与含量等。 ② 确定使用哪一种计算方法求LD50,然后再设计剂量分组。 LD50的计算方法常用寇氏法、概率单位法、霍思法等。 ③ 找出与受试物结构与理化性质近似的化学物的毒性资料, 并以文献资料中相同的动物种系和相同接触途径所测得的 LD50(LC50)值作为受试物的预期毒性中值。
(五)染毒剂量与分组: – 3.正式试验
一般来说、根据试验设计所选用的LD50计算方法来确定 组数。例如概率单位法、寇氏法一般设5~10个剂量组; 霍恩法固定设4个剂量组。求得i值后.以最低剂量组(LD0 或LD10)的对数剂量加上一个i值,即是第二个剂量组的对 数剂量,依此类推直至最高剂量组,查各自的反对数即得 出各组剂量的真实值。
1级(无毒)
>15000
>1050克
第三节
一、基本概念
蓄积毒性
二、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及其评价
一、基本概念
第05章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6.毒性观察
(1)观察时间
一般要求的观察时间为14天
许多化学物在动物接触后很快死亡,如氰化物。也有些 化学物所致的中毒症状发展迟缓,可出现迟发性死亡, 如有机磷农药中毒-脑病。
另外,由于动物个体差异,死亡时间也不同。如小鼠腹 腔注射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同一组动物的 最早死亡时间为注射后7h,最迟为150 h(6d)。
1.LD50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1927年 Trevan引入了半数致死量LD50(LC50)的概念来评 价急性毒性,此后该指标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急性毒性 的主要指标。
在药物研究中,评价药物急毒的大小,比较不同药物毒性 的大小;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 试验提供剂量参考;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 用度的信息;试验中毒量及其体征为临床不良反应监测提 供参考。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LD50为最主要 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其他毒性参数还 有LD100、LD01、LD0等。
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 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 和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程度。
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一般毒性作用的概念、试验的目的;急 性毒性的试验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蓄积作用 的概念。
熟悉:一般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蓄积毒性试 验方法。
了解:LD50的计算方法。
毒性作用?
一般毒性作用: 也称基础毒性作用,指外源性化学物在一定的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MTD,LD0或MTC),或称为最
一大类非致是死以剂死量亡(为MN终LD)点。,以检测受试物急性毒 急性毒性性下上限限参指数标,为以目非致的死的性试急验性,毒这作用类为试终验点主:要是
食品毒理学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食品毒理学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一般毒性又称为系统毒性、基础毒性指外来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的综合毒效应。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根据毒物接触时间长短所进行的观察和评价毒效应的试验分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第一节急性毒性作用一、急性毒性概述1、急性毒性 (acute toxicity)概念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快速剧烈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最主要观察指标 LD 。
50概念理解“一次”的含义具有时间性实验动物接触化学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其含义不同。
经口、注射方式染毒:瞬间将化学物输入实验动物体内;经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受试化学物的过程毒性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学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外源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急性食物中毒。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1.测试和求出受试化学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为主要参数),并对该外源化学物进行急性毒性50分级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作用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3.为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4.为毒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线索,了解中毒效应的特征(包括症状的、生理的、生化与组织病理损伤)5.研究化学物急性中毒诊断、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急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的毒性参数: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设计要点实验动物选择设计各个剂量组动物数及试验动物分组实验环境的确定分剂量组试验动物染毒方法确定试验周期和观察指标(一)试验动物[原则]:①急性毒性试验要求选择对化学毒物的代谢和毒效应表现与人的反应尽可能一致的试验动物。
大学课件-食品毒理学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亚慢性慢性毒性

1.固定剂量法
• 先求出LD50(常选用大/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方法进行染毒) • 然后选取相同条件的40只(或更多)实验动物,分为两组
(染毒组,对照组),每组至少20只,雌雄各半。 • 试验组在1/20~l/50LD50的范围内选定一个剂量 • 每日以固定剂量、定时和相同途径进行染毒,试验期间观
2、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亚慢性毒性试验
–工业毒理学——1-3个月 –食品毒理学——3-6个月 –环境毒理学—— 3-6个月 慢性毒性试验 –工业毒理学——6个月或更长 –食品毒理学——1年以上或2年 –环境毒理学—— 1年以上或2年 –致癌试验—— 接近或等于动癌瘤
性肝坏死、亚急性肝坏死
肾
汞、铅
变性、坏死、炎症、萎缩、 中毒性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肾
纤维化
固缩
脑
CO、铅
变性、坏死、出血、水肿、 中毒性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脱髓鞘、神经胶质增生
肺 氯气、纯氧、铍、 水肿、出血,肺泡炎、 中毒性肺水肿,化学牲肺炎、弥漫
白草枯
纤维化
性肺泡损伤、肺透明膜病
心血管 钡、CS2 血液及造血 铅、苯
亚慢性试验评判:
NOAEL < 100Intakehuman —— 放弃 100Intakehuman < NOAEL < 300Intakehuman —— 继续慢性试验 NOAEL > 人的可能摄入量的300倍 —— 不必慢性试验,直接进行毒性评价
4
慢性试验评判:
• NOAEL < 50Intakehuman —— 放弃
系,则为强蓄积性。
20 d蓄积实验法结果评价表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课件

(model)上进行 •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在微生物、人工
培养的细胞或组织或器官上进行 • 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概述
• 发展趋势: • 动物用量少、动物痛苦小、开发体外替代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二、急性毒性试验
(二)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
• 恒定的温度:22±3℃ • 湿度:30~70% • 照度:昼夜各半 • 饲料合格、饮水合格、垫料合格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二、急性毒性试验
(三)染毒途径的选择:
模拟人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实际接触受 试物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不同化学物之 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受试物的性质和 用途;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要求等。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二、急性毒性试验
• ⒉试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
• 通常要求选择刚成年动物进行试验,而且须是未曾交 配和受孕的动物。例如:大鼠180~240g、小鼠18~ 25g、家兔2~2.5kg、豚鼠200~250g、狗10~15kg。 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物平均 体重的20%。
• 5.禁食:
• 经消化道染毒时,要求试验前对动物禁食 • 大鼠、大型动物——隔夜禁食; • 小鼠--禁食4h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二、急性毒性试验
• 染毒后继续禁食2~4h,但在禁食时要保障饮水。
• 6.实验动物的预检:
• 选择健康动物 • 1~2周的检疫期 • 动物购来后适应饲料和环境3 d~5 d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二、急性毒性试验
• 3.试验动物的性别: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中毒相关)

品 毒 物
发展趋势:
动物用量少、动物痛苦小、开发体外替代 试验
的 ECVAM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一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般 ICCVAM (the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毒 committee on
的 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 一 般 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
毒 性
的毒性效应。
作
用
毒相关
9
食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品
毒 物
目的
的 ①确定急性毒性评价参数;
一 ②探求化学毒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
般 系与中毒特征;
毒 ③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的染毒剂
作 用
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蓄积毒性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6个月至终生试
验)、 致癌试验
毒相关
7
食 §2食品毒物的急性毒性
品 毒
物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的
一 二、急性毒性试验
般
毒 三、急性毒性评价
性 作
用
毒相关
8
食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品
毒 物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
毒相关
1
食品毒理学教学课件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9.8
毒相关
2
第五章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 性作用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9.8
食
品
毒
物
的
一
般
毒
性
作
用
§1概述 §2食品毒物的急性毒性 §3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4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3-Pm-Pn
校正值: logLD50=Xm-d((∑P-
)
4
式中:Pm,为最高剂量组死亡率 Pn,为最低剂量组死亡率
例: 小鼠腹腔注射测定敌百虫LD50
经预试验,已确定了死亡率在0%-100%剂量范围
为300-600mg/kg
1. 求公比:
5-1
r=
600/300 ≈ 1.2
2. 确定正式试验各组剂量:
组别
剂量(mg/kg)
1
a=300
2
ar=300x1.2=360
3
ar2=300x1.22=432
4
ar3=300x1.23=518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4=300x1.24=622
3. 正式试验操作表
组别 剂量(mg/kg) n 死亡数 p q
1 300
10 0 0 1.0
2 360
10 2 0.2 0.8
3 432
(二)目的 1. 测定受试物的LD50值。 2. 阐明受试物急性毒性的特征及DRR。 3. 研究受试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及动力学规律
(三) 试验动物选择和染毒方法 1. 试验动物选择: 以哺乳动物为主,研究环境毒物时也可选用昆虫及 水生生物。 常用动物:大白鼠,小白鼠,家兔等。 对试验动物要求: ①性别:♀♂各半,同时进行。 ②体重:小鼠18-25g,大鼠180-240g, 兔2-2.5kg
一般说来,结构近似的毒物,毒性也比较近似; 有些具有特殊结构的毒物,往往具有特殊毒性
预试验设计: 组距可以拉大一些,起初可以用4
倍公比,即, r = 4, 组距 I = log4=o.6
举例:某化合物预期LD50=40mg/kg, 以此为中间剂量,以r=4 or i=0.6
第5章食物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积 化学物原型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毒物反复多次给动物
作 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
用 速度和排泄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
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
及 的蓄积作用(accumulation)。
其
蓄积作用的意义:
评
物质蓄积 (material accumulation)
性 应的持续时间。
作
体重可以反映动物中毒后的
用
整体变化
体重改变的原因: 若化学毒物刺激或损伤消化道可出现试验动物饮食减
少甚至拒食,表现为体重减轻。 若化学毒物引起腹泻,将影响食物吸收和利用,体重
也会减轻。 如果化学毒物影响水的摄取或肾功能急性损伤,也可
能在体重上反映出来。
③病理检查及其他指标:
作1
2
3
4
5
6
用 LgLD0
LgLD0+i LgLD0+2i LgLD0+3i LgLD0+4i •••
(5)试验周期与毒效应观察
①中毒症状
急 性 毒 性 作 用
文档之家 /
举例
灌胃后对小鼠活动观察
1)观察过程中小鼠有一系列症状,灌胃后呼吸过速, 在要死亡之前呼吸缓慢 。眼球突出,被毛不光泽偶尔
性
动式吸入
毒 经皮肤接触 : 涂布
性 注射途径接触: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
作射
用
(4)染毒剂量与分组:
①查阅文献
急①了解化学毒物的结构式、分子量、常温常压下的状态、 性 熔点、沸点、密度、闪点、挥发度、蒸气压、水溶性和脂
溶性等理化特性杂质成分与含量等。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ppt课件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2✓ ED,TD Nhomakorabea急性毒性的参数
TI=LD50/ED50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3
急性毒性的参数
✓ 急性毒作用带:Zac=LD50/Limac
•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为: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 Zac=LD50/Limac
昆明种小鼠(KM小鼠) NIH小鼠 特 点:体型小,产仔多, 特 点:体型小,产仔多,生长 生长繁殖快,饲养管理方便,繁殖快,饲养管理方便,对环 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 境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抵抗力强。广泛应用于药理 强。广泛应用于药理毒力病理 毒力病理和细菌学研究,以 和细菌学研究,以及生物制品 及生物制品和药品的鉴定。 和药品的鉴定。
• ②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的情况,了解急性毒 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提供化学毒物 的急性中毒资料、初步评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0
急性毒性的参数
✓ 半数致死剂量(L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死 亡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1
急性毒性的参数 ✓ 剂量-反应曲线
• 需要注意几点★:
•✓ 急性接触的次数 一次或24h多次
✓ 中毒效应出现的时间 不仅以接触毒物后毒性症状出现的时间,主要 以接触毒物的时间,观察时间:7~14天
✓ 强度 一次性大剂量,中毒症状明显,常发生死亡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9
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 ①求出致死剂量(以LD50表示)及其它的急性毒性参数, 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蓄积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食品中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ppt课件

三、染毒方法
4、经注射途径染毒 对注射药品或需作比较毒性 观察的药品迚行急性毒性试 验时,须作经注射途径染毒。 注射途径可分为静脉注射或 滴注、腹腔注射、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椎管 内注射等。
第二节
蓄积作用
一、蓄积作用的概念
二、蓄积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蓄积作用
一、蓄积作用的基本概念
三、染毒方法
1、经口(胃肠道)染毒
灌胃 喂饲 吞咽胶囊
三、染毒方法
2、经呼吸道染毒 研究生产条件下以气体、蒸气、 粉尘、烟、雾等形式存在于车 间空气中的工业毒物,评价环
境空气污染物,以吸入为给药
途径的药物,常常采用经呼吸 道染毒的途径。
三、染毒方法
3、经皮肤染毒 经皮肤染毒的方式:先使用化学法 脱毛(常用脱毛剂为硫化钡加滑石 粉1:4或硫化钠加淀粉1:4)或机 械法脱毛(剪剃去毛),将动物脊 柱两侧背毛脱去,去毛面积常为体 表面积的10%。 局部涂敷受试物并以玻璃纸覆盖固 定一定时间接触染毒。
若待测化学物缺乏相应毒性资料,可参考其他途 径染毒资料;若资料全无,可以1mg/kg为最低 剂量组(lg1=0)。 若经预实验表明,待测化学物致死剂量范围较窄, 表5-5的剂量组间距可缩小至1.6倍,即 lg1.6=0.2,则剂量范围缩小为15.9~100.5mg/kg。 当预实验表明化学物毒性很大或很小时,最低组 剂量可下调或上调,再依以上原则分组进行再 次预实验。
四、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
3. 急性毒作用带 指毒性上限(以LD50表示)与毒性下限(急性阈值) 的比值,即 Zac=LD50/Limac Zac的数值大小反映急性阈剂量距离LD50的宽窄。 该值越大,毒作用带越宽,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 险性越小。 因阈值很难求出,采用累积死亡率的15.9%和84.1% 来计算,即LD84/LD16代替之。
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i=(lgLD90-lgLD10)/(n-1) ➢i=(lgLD100-lgLD0)/(n-1)
i 为组矩 n 剂量组数
➢求得i值后,以低剂量组的对数剂量加上一 个i值,即是高一个剂量组的对数剂量。其 反对数即得出相应的剂量值。
剂量选择
➢化学毒物预试验中>5g/kg.bw时,未发现死 亡,表示低毒或毒性不大,则一般不需要 求出LD50
染毒方法
➢经呼吸道染毒
➢以气体、蒸气、粉尘、雾等形式存在于车 间空气中的工业毒物以及以吸入为给药途 径的药物的染毒方式。
➢气管内注入和吸入
静式吸入 动式吸入
染毒方法
➢经皮吸收
➢脱毛—局部涂敷受试物—玻璃纸覆盖固定 一定时间接触染毒—观察
➢浸尾法:将动物固定,鼠尾浸入受试物中 持续一段时间,观察。
蓄积系数-剂量递增法
➢ 0.1LD50开始,4天为一期递增1.5倍。在试验期间,当 化学毒物引起动物累积死亡一半时即可终止试验,计 算K值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在试验第2l天也可结束 试验,因为这之前如果动物没有死亡或死亡数不足一 半 方法,时说要明注其意累染积毒剂量期已间达定5期.2(6每L4D天50,一即次K)给>动5。物使称用重本, 按实测体重,调整化学毒物的染毒绝对量。
生物半减期法
• 化学毒物在体内蓄积的速度和量与机体单 位时间内吸收该物质的速度以及清除速度 有关。即使化学毒物以相等的时间间距恒 速地吸收入血液,该物质在一定剂量范围 内在机体的蓄积量也不呈直线无限地增加, 而是呈曲线形上升并有一定的极限。这是 因为化学物质吸收进入机体的同时体内也 发生着代谢转化及清除的过程。当化学毒 物的吸收过程与代谢转化—清除的过程达到 平衡时,其蓄积量基本上不再增加。
➢恒定的温度:22±3℃ ➢湿度:30~70% ➢照度:昼夜各半 ➢饲料合格、饮水合格、垫料合格
食品毒理学第五章

常用家兔和豚鼠
8/18/2020
14
➢经注射途径染毒: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 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主要用于绝对毒性研究、比较毒性研究、毒物 静脉代谢动力学研究和中毒的急救药物筛选。
8/18/2020
15
8/18/2020
6
⒉试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
✓ 急性试验动物不宜过老或过幼,通常要求选择刚成年动物进 行试验,而且须是未曾交配和受孕的动物。例如:大鼠 180~240g、小鼠18~25g、家兔2~2.5kg、豚鼠200~ 250g、狗10~15kg。
✓ 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物平均体重的 20%。
③根据预试验的死亡资料确定组距。
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剂量分组:
i=(lgLD100-lgLD0)/(n-1) 式中i为组距(相邻的两个剂量组对数剂量之差);
n为设计的剂量组数。
8/18/2020
17
3.正式试验
一般来说、根据试验设计所选用的LD50计算方法来 确定组数。例如几率单位法、寇氏法一般设6~10 个剂量组;霍恩法固定设4个剂量组。求得i值 后.以最低剂量组(LD0或LD10)的对数剂量加上一 个i值,即是第二个剂量组的对数剂量,依此类推 直至最高剂量组,查各自的反对数即得出各组剂量 的真实值。
2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 概念: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
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
所发生的毒性效应。
➢ 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 效应,最主要观察指标是LD50。
第五章-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ppt

作 用
④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ko
食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品
毒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毒性参数:
物 的 一 般 毒
LD50/LC50
ATE或ED50
LD100/LC100
MLD(LD01)或MLC(LC01)
MTD(LD0)或MTC(LC0)
性
作
急性毒性LOAEL
用 急性毒性NOAEL
ko
食品毒理学教学课件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9.8
ko
第五章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 性作用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9.8
食
品
毒
物
的
一
般
毒
性
作
用
§1概述 和慢性毒性
ko
食
§1概述
品
毒 一、一般毒性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物 食品毒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科学
的 最终目标:证明食品中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
一 素的毒性和危险性
般 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在实验动物模型
毒 (model)上进行
性 作 用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在微生物、人 工培养的细胞或组织或器官上进行
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ko
食
§1概述
品 毒 物
毒
湿度:30~70%
性
照度:昼夜各半
作
饲料合格、饮水合格、垫料合格
用
ko
食
二、急性毒性试验
品
毒 (三)染毒途径的选择:
物 的 一 般 毒
模拟人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实际接触受
试物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不同化学物 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受试物的性 质和用途;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 要求等。
食品毒理学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2/28/2021
3
12/28/2021
4
§1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2 蓄积毒性及其评价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12/28/2021
5
§1 急性毒性作用
一、急性毒性概念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二、急性毒性试验 三、急性毒性评价(分级)
(最基本和重要的原则) ②动物易于获得 ③品系纯化 ④价格较低和易于饲养等条件。
12/28/2021
12
1.试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最好用两种种属的动物 啮齿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非啮齿类:狗或猴。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可选用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优先考虑白色家兔。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
试验剂量。 ②根据确定的剂量组进行染毒。 ③根据预试验的死亡资料确定组距。
12/28/2021
24
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剂量分组: i=(lgLD90-lgLD10)/(n-1) 或:i=(lgLD100-lgLD0)/(n-1)
式中i为组距(相邻的两个剂量组对数剂量之差); n为设计的剂量组数。
12/28/2021
17
6.实验动物的预检: 选择健康动物 1~2周的检疫期
12/28/2021
18
(二)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
恒定的温度:22±3℃ 湿度:30~70% 照度:昼夜各半 饲料合格、饮水合格、垫料合格
12/28/2021
19
(三)染毒途径的选择: 染毒途径(exposure routes)的选择需考虑:模拟人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实际接触受试物的途径和方式; 有利于不同化学物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要 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急性毒性试验
经口(胃肠道)接触 : 灌胃:小鼠0.20. 7ml/20g
大鼠1~4ml/200g,不超过5ml/只 家兔不超过10ml/2kg 狗不超过50ml/10kg
吞咽胶囊: 经呼吸道接触 : 静式吸入
动式吸入
经皮肤接触 : 注射途径接触:
二、急性毒性试验
(四)受试样品
• 对各个毒理学试验应该用同一种、同一批 号受试物 • 受试物成分和配方必须固定 • 如是异构体混合物,异构体比例必须固定 • 活性成分的百分含量和可检测的杂质的浓 度也应固定 • 受试物在贮存期内稳定性和在饲料中的稳 定性必须进行研究并报告 • 受试物应一次备齐全部实验的用量
– 急性毒性LOAEL – 急性毒性NOAEL
二、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动物
–[原则]:
• ①急性毒性试验要求选择对化学毒物的代谢 和毒效应表现与人的反应尽可能一致的试验 动物。
• ②动物易于获得 • ③品系纯化 • ④价格较低和易于饲养等条件。
二、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最好用两种种属的动物 –啮齿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非啮齿类:狗或猴。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可选用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
• ③找出与受试物结构与理化性质近似的化学物的毒性 资料,并以文献资料中相同的动物种系和相同接触途 径所测得的LD50(LC50)值作为受试物的预期毒性中值。
二、急性毒性试验
(五)染毒剂量与分组:
第五章 食品毒物的一般毒 性作用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9.8
§1概述 §2食品毒物的急性毒性 §3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4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1概述
一、一般毒性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食品毒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科学 最终目标:证明食品中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
素的毒性和危险性 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在实验动物模型
二、急性毒性试验
(五)染毒剂量与分组:
1.查阅文献
• ①了解化学毒物的结构式、分子量、常温常压下的状 态、熔点、沸点、密度、挥发度、蒸气压、水溶性和 脂溶性等理化特性,生产批号及纯度,杂质成分与含 量等。
• ②分思法组确等定。。使LD用50哪的一计种算计方算法方常法用求寇L氏D法50,、然概后率再单设位计法剂、量霍
(model)上进行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在微生物、人
工培养的细胞或组织或器官上进行 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1概述
发展趋势: 动物用量少、动物痛苦小、开发体外替代
试验
ECVAM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优先考虑白色家兔。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经口急 性毒性试验则优先考虑大鼠。
二、急性毒性试验
⒉试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
–通常要求选择刚成年动物进行试验,而且须 是未曾交配和受孕的动物。例如:大鼠180~ 240g、小鼠18~25g、家兔2~2.5kg、豚鼠 200~250g、狗10~15kg。同一批试验动物体 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物平均体重的20%。
– 恒定的温度:22±3℃ – 湿度:30~70% – 照度:昼Biblioteka 各半 – 饲料合格、饮水合格、垫料合格
二、急性毒性试验
(三)染毒途径的选择:
模拟人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实际接触受 试物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不同化学物 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受试物的性 质和用途;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 要求等。
最常用的染毒途径为经口、经呼吸道、 经皮及注射途径。
§2食品毒物的急性毒性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二、急性毒性试验 三、急性毒性评价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
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 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 的毒性效应。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目的
①确定急性毒性评价参数; ②探求化学毒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
系与中毒特征; ③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的染毒剂
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④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毒性参数:
– LD50/LC50
ATE或ED50
– LD100/LC100 – MLD(LD01)或MLC(LC01) – MTD(LD0)或MTC(LC0)
二、急性毒性试验
3.试验动物的性别:
–一般要求为雌雄各半。 –如果着重观察受试物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
的影响--应选用雄性动物 –如果试验是为致畸试验--则选雌性动物
二、急性毒性试验
4.动物数量与随机分组:
–小鼠 每组不少于10只 –大鼠 每组6~8只 –家兔、狗等大动物 每组4~6只 –分组原则——随机化原则
特殊毒性--主要是指致癌作用、致突 变作用、致畸和遗传毒性等
§1概述
三、一般毒性试验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中的 地位
预备/准备阶段: 了解食品毒物的理化性质、 收集毒性研究资料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致死和非致死) 第二阶段:亚急性或亚慢性毒性试验(1个月
喂养试验)、代谢试验、蓄积毒性、遗传毒性 试验、致畸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3~6个月喂养试 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蓄积毒性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6个月至终生试 验)、 致癌试验
ICCVAM (the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在传统长期毒性试验中附加额外或特殊毒 性观测内容
§1概述
二、一般毒性的概念和分类 一般毒性通常也称基础毒性
包括: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 亚急性或亚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
5.禁食:
– 经消化道染毒时,要求试验前对动物禁食 – 大鼠、大型动物——隔夜禁食; – 小鼠--禁食4h
二、急性毒性试验
– 染毒后继续禁食2~4h,但在禁食时要保障 饮水。
6.实验动物的预检:
– 选择健康动物 – 1~2周的检疫期 – 动物购来后适应饲料和环境3 d~5 d
二、急性毒性试验
(二)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