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与戏曲的关联

合集下载

戏曲戏词的诗性

戏曲戏词的诗性

戏曲戏词的诗性作者:彭举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8期【摘要】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融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乃至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

在戏曲的艺术形式上,戏曲与诗歌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戏曲与诗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无不体现出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诗性智慧。

本文以《北洋画报》中的戏词理论出发,研究戏曲曲词所具有的诗词性,以及戏词的诗化和其审美性在戏曲艺术中的表现。

【关键词】戏词;诗性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09-03中国作为诗歌的国度,其诗性审美贯穿于所有的文学样式,正所谓“文以载道,诗以缘情”。

并且中国的戏曲理论家,历来把戏曲看作是诗的演变与发展。

古人说:“词是诗之变,曲是词之变”。

戏曲在接受了诗歌优秀深厚的审美传统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同时,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主流样式,在中国文学艺术乃至于文化观念中,诗歌的影响无处不在,强大而悠久的诗歌传统和诗性文化对于戏曲的渗透也是深入骨髓的。

可以说,中国戏曲之所以成为“中国戏曲”,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成它的文化背景是截然不可分开的。

一、戏词的诗词性从元代至今,关于戏曲的起源问题,都有一种观点:戏曲是承袭中国古代的诗歌传统而来,即为“诗经-骚赋-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一文学形式变革流传而来。

且戏曲作为一种兼具表演的艺术,戏曲的形成和唐宋传奇小说也有很大的关系。

傅谨先生谈到戏曲的内在结构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首先是从唐诗宋词直接发展出来的、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与高度音乐性的曲辞,它决定了戏曲的主体为格律化的韵文;其次是由变文和诸宫调衍生出来的敷衍故事的体裁,它决定了戏曲具有一个外在的叙事结构;第三则是从百戏流传下来的诸多难度不一的技巧,它使戏曲夹杂了丰富多彩的技艺表演”①。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
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曲赋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诗歌、词、曲和赋四种体裁。

诗歌是古代文学中最古老的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分为《诗经》、《楚辞》等不同类型。

词是在诗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起源于唐五代时期,以小令为主,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曲是元代以后的主要文学形式,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赋是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以铺叙、描写为主,多用于抒情和议论。

戏剧表演是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包括戏曲、话剧、歌剧等多种形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宋、元、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京剧、昆曲等不同流派。

话剧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戏剧形式,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歌剧是以歌唱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在古代文学中,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是相互关联的。

一方面,诗词曲赋为戏剧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戏剧表演也促进了诗词曲赋的创作和发展。

同时,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和戏剧表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论《西厢记》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运用

论《西厢记》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运用

论《西厢记》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运用我国戏曲文学正式诞生于文学史上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唐宋以后,加之戏曲又是以“曲”为重要标志的抒情性很强的文学样式。

因此,曲文创作必然要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得益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创作中善于选择和提炼古典诗词中的佳句,将其化用到自己的语言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意境,集本色、文采于一身,形成了诗情画意、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一、全方位、多角度地化用古典诗词无论《西厢记》唱词或道白,都极丰富地化用了前人的诗词,堪称登峰造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化用古典诗词无处不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言情无不化用王实甫善于凝铸、提炼前人诗词之佳句、意境描摹景物、酝酿气氛、刻画人物心理。

《西厢记》化用古典诗词、意境达20多处,形成作品独特、优美的风格。

如剧中写到张生佛殿与莺莺邂逅,描写莺莺倾国倾城之色,“宜嗔宜喜春风面”,化用了宋代杨无咎《生查子》中的名句:“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观。

”继而写张生出场,则用了很大篇幅描写九曲黄河汹涌澎湃之势,以暗示张生满怀壮志。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不由令人想到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

(二)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形式不拘一格王实甫使用多种手法将前人诗句与《西厢记》语言完美结合。

其一,直接引用。

为明白、清晰地表达曲词的意义,《西厢记》往往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

如《寺警》一折中就直接借用了秦观《鹧鸪天》中的“雨打梨花深闭门”来表现莺莺一腔惆怅、满腹哀怨的独特心理。

其二,化用前人诗词名句,扩大曲词的意境。

如《后候》一折中,张生乘夜逾墙与莺莺赴约却讨了没趣,红娘替莺莺送药方重定幽会之期。

红娘打趣张生:“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宵个秋千院宇夜深沉。

花有阴,月有阴,便该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又诗对会家吟?”“秋千院宇夜深沉”化用宋代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抵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的艺术共通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的艺术共通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的艺术共通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密切的艺术关系,它们在表达方式、艺术手法以及主题内容上都有许多共通之处。

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古典诗词则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两者在演绎方式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通过舞台表演、音乐、舞蹈等形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而古典诗词则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达,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传递给读者。

首先,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在表达方式上有着共同之处。

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音乐和朗诵的方式将剧情传达给观众。

而古典诗词则以字句的组合和韵律的排列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戏曲还是诗词,都需要对语言的运用和艺术表达的把握有极高的要求。

其次,古代戏曲和古典诗词在艺术手法上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戏曲采用了许多与古典诗词相似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等。

这些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还使得观众和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诗意。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比喻,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另外,古代戏曲和古典诗词的主题内容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它们都是以人生百态、爱情悲喜、人情世故等为素材展开叙述的。

戏曲中的故事情节往往以历史传说、战争与政治为背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而古典诗词则以吟咏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描绘社会人生等为主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密切的艺术共通之处。

它们在表达方式、艺术手法以及主题内容上都有着相似之处。

无论是戏曲还是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艺术共通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也给后世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古代戏曲和古典诗词的艺术共通,不仅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传承,更体现在对人性、情感以及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描绘上。

中国古代戏剧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戏剧的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一、强烈的现实‎性1、语言通俗化‎、平民化。

中国戏曲按‎照传统的观‎点,到宋元时期‎达到成熟,主要代表就‎是杂剧和南‎戏。

南戏最初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姿态‎登上戏曲舞‎台的,有文人以宋‎人之词,加上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女顺口可‎唱,自由亦复自‎然。

2、表现大众生‎活,传达百姓感‎受,引起共鸣。

此类南戏的‎主要代表作‎有高则诚的‎《琵琶记》等。

3、反映社会问‎题。

北方的杂剧‎虽然并不像‎南戏那样深‎入民间,还有比较规‎范的“宫调”系统,但是却以反‎映沉重的社‎会问题为主‎流思想,揭露了腐朽‎的封建思想‎和社会现实‎。

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贪官污吏‎、权豪之罪恶‎的揭露,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对思想苦闷‎的解脱等等‎,都在元杂剧‎中得到体现‎。

其代表作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窦娥冤》、《西厢记》等。

进入现代,尤其是解放‎后,一批反映新‎中国人民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戏曲‎也陆续搬上‎了舞台,成为时代的‎艺术。

二、虚拟性通过剧中人‎的语言,借助观众的‎联想,构筑特定的‎景物和环境‎,“戏随人走”。

西方戏剧重‎实轻虚,侧重真实自‎然的舞台表‎现方法,具有写实性‎;而中国古典‎戏曲重虚轻‎实,讲究虚拟写‎意的程式表‎现,具有写意性‎。

三、程式化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舞台上不允‎许有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

一切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都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

演唱中的板‎式、曲牌、锣鼓经,念白中的韵‎味、声调,表演中的身‎段、手式、步法、工架,武打中的各‎种套子,以至喜怒哀‎乐、哭笑惊叹等‎感情的表现‎形式等等,无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声调、心理变化和‎形体动作的‎规律化,即程式化的‎表现。

诸如马鞭一‎挥就表示上‎路启程,舞台“圆场”瞬息千里,一支船桨即‎舟载行人等‎等,都是“程式化”写意美学的‎具体表现。

三、“意境”美学有的学者认‎为,戏曲的起源‎应追溯到诗‎歌产生之初‎,因为诗歌在‎产生之初就‎具有表演性‎和音乐性。

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内容摘要: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旨在让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探索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将戏曲文化植根于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戏曲文学对语文诗词教学的影响、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方法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影响、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课外延伸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考戏曲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一.戏曲文学对语文诗词教学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不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从语文教学层面来说也是为了进行韵文训练,就像中国古代儿童诵读的一些启蒙读物《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一样。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包含了音乐和舞蹈在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而从戏曲文学来讲又是诗与剧、曲与戏的结合,所以叫做戏曲。

戏曲教育同时也是诗歌教育,更是韵文学习的有效方式。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语文教学中传承古典文化的载体。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2016年期间,将唐诗宋词中的名篇用黄梅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将经典诗词、黄梅戏、音乐、美术、舞蹈进行全新的综合,分为“思”、“别”、“赋”、“颂”四个篇章共计27首,如“思”中汇聚了《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竹枝词》、《离思其四》、《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剪梅》等8首;“别”中汇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赠汪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离别怀念之曲的七首诗词;“赋”中汇聚了《静夜思》、《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幕遮燎沉香》等七首;“颂”中汇聚了《满江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等6首具有深沉而真挚的家国情怀的诗词。

其中每一首单曲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吟诵,不失为用黄梅戏来写中国的古诗词是很新颖很大胆的尝试。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古诗新唱

文化寻根与传承—-浅谈我校的古诗新唱辉南县高集岗中学谷春菊文以载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

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品格修养。

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习主席在讲话和报告中就经常引用古典文学诗句,增添了文章的精彩和魅力。

他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从《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华古诗词》《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播出,我们可以看出国学在盛行。

这是我们寻找民族之根和认同文化身份的一种体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国粹的一种表现。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

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之前各个版本相比,传统文化明显增多,整个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均分别入选古诗文124篇。

小学占百分之三十,初中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体裁更是从诗经到诗文,古风,民歌,诗词曲,诸子散文,历史散文都有涉猎。

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而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更重在养成积累的习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除了反复朗读,加强记忆达到背诵方法外,我校还根据本校实际研发了校本课程《文化寻根——古诗新唱》。

我们都知道,古人作诗时都是边创作边吟诵的,杜甫就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之语,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名句——诗人们一边吟诵,一边推敲,直到创作出满意的诗句。

“吟诵"不同于今天的“朗读".吟诵、吟唱、演唱诗词与戏曲行腔的道理是差不多的,就是用各种形式,充分表达诗句中蕴含的、但又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的内涵。

戏曲人物古诗词

戏曲人物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与戏曲人物相关的古诗词:
1. 《戏子由》
宋·苏轼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2.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中秋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宫中的嫦娥、玉兔等戏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请注意,由于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学和艺术元素,因此与戏曲人物相关的古诗词数量众多,风格各异。

戏剧文学 戏曲

戏剧文学 戏曲

戏剧文学戏曲戏曲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段很长的“编剧主将制”。

从元代到清代中叶,曾经实行过“编剧主将制”,之后到晚清断裂了,被“角儿制”所取代。

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的戏曲,它的辉煌时期就是元人杂剧,元人杂剧超越了元代其他姊妹艺术,成为领导时代的新潮流,超越了当时的诗、词、文、画而上升到文化的峰巅。

戏曲剧本的种类很多,如北杂剧剧本、南戏剧本、昆曲剧本、弋阳腔剧本、各类梆子剧本、各类皮簧剧本、京剧剧本、各类民间小戏剧本等。

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各种戏曲剧本,不论形式如何不同,就其结构的根本区别来说,可以归纳为分出和分场两种戏曲剧本体制。

这两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地反映了戏曲艺术综合性不断完善、戏剧性不断提高的历史趋向。

所谓划出体制,就是以套曲为单位,形成一个剧情段落,叫作一出或一折。

北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就是这种划出体制的最为古典的形式。

它把整个剧情分成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以一套曲子为结构单位,全剧四套曲子,由一个男演员(正末)或一个女演员(正旦)三步演唱到底。

所以又有旦本末本之分后。

这种剧本体制发生于金、元之际,就是汲取当时饶舌艺术演唱挣、诸宫调的联套结构的经验和高度发展的演唱艺术的成就,以音乐为中心,综合其他各种艺术因素而构成的。

较之以搞笑调笑居多的宋杂剧、金院本,它的综合性、戏剧性大大提高了,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北杂剧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剧本的产生,存有其时代原因,但与它的剧本体制的顺利完成也就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从宋杂剧、金院本至北杂剧的发展,就是尚处在综合过程之中的没最后顺利完成戏剧化任务的歌舞、表演艺术,至正式宣布构成戏曲的一个脱胎换骨。

北杂剧这种套曲划出的剧本体制,局限性就是非常大的。

这首先整体表现为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矛盾,必须把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剧情列入紧固的音乐结构之内,就管制了它广为、深刻充分反映生活的能力。

全剧只有一个主要人物能够演唱,其他人物不演唱,对于运用各种演出手段去刻画人物性格、深化戏剧冲突也有利。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虚和实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它的影响下,美学领域的虚实理论得以形成。

在我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中,虚实理论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

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这样的评论很经典。

仔细分析,文学中的虚实与其他作用于视觉听觉的艺术形式中的虚实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虚实究竟有何不同?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之间又有何种关系?笔者想就这些问题作个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虚实与情景的关系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

这是虚。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寓理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诗《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个人,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图文稿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图文稿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古典诗词的体裁与题材一.古典诗词的体裁【诗】古典诗歌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

一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

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

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出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

【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看《西厢记》唱词中的古典诗词的运用

看《西厢记》唱词中的古典诗词的运用

看《西厢记》唱词中的古典诗词的运用作者:董筱波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8期摘要:《西厢记》是我国戏曲文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我国戏曲唱本的高超艺术。

这部戏曲的经典之处在于唱本语言的凝练与优美,唱本语言融合、提炼了我国古典众多优秀诗歌的佳句,并进行加工创作,最终形成了《西厢记》唱本中华美而自然的唱词和意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以《西厢记》的唱词为核心,具体分析其使用的古典诗词名句,从而领会剧作者的独具匠心。

关键词:《西厢记》戏曲文学唱词古典诗词运用唐宋时期是我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而进入元代之后,我国则迎来了戏曲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元代的戏曲文学是以“曲”这种特殊抒情性文学题材为重要标志发展起来的。

所以,元代戏曲文学的创作必然会受到唐诗宋词的深刻影响。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作,作者王实甫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创作唱词的过程中选用和提炼了众多的优秀古典诗词,融合自己的语言风格,最终呈现给我们一幅华美自然的大画卷,唱词自身融文学和情感于一体,形成了融情于景、借物抒情、雅俗共赏的效果。

一、对古典诗词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化用在《西厢记》的旁白和唱词中,我们会无时无刻地看到古典诗词的影子,对于古典诗词的化用和提炼,作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炼和化用古典诗词,写人抒情,烘托、衬托无处不在王实甫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前任的古典诗词进行提炼和化用,重在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气氛,描摹人物内心活动上。

《西厢记》中提炼和化用古典诗词的地方多达20余处,成为了唱词中的一大特色。

例如:剧中描写张生和莺莺在佛殿邂逅的时候,对莺莺的倾国倾城之貌这样描写道:“宜嗔宜喜春风面”这句话就是作者化用了宋代杨无咎《生查子》中:“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观”的一句描写。

又如,作者用了大幅度的篇幅刻画九曲黄河的汹涌澎湃的气势,这不仅使我们想起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激腈的气魄。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

戏曲和书法结合的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写书法的朋友。

每天分享书法知识,学习书法技巧,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

前几天写了一篇《戏曲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门类》的文章,现在就写写戏曲艺术中的书法,以飨喜欢书法艺术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来看我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戏曲和书法的关系。

我相信,不管你是什么年纪,看到这篇文章,你都会有所感悟的。

因为有了这些感悟,你才会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感悟。

那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戏曲和书法的关系吧!一、戏曲和书法是有传承关系的戏曲,是中国民间戏剧的简称;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简称。

这两个艺术门类都是来源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戏曲是来源于生活里的人们喜爱的戏曲人物和故事。

作为中华民族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方式之一,戏曲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因为戏曲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基因。

不管我们今天的戏曲工作者或专家学者如何看待戏曲与书法的关系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戏曲与书法是有传承关系的,从本质上讲,这两者都是经过多年发展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

在传承上来说,戏曲在每一个艺术门类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比如戏曲表演技法方面来说:“唱腔”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最基本的东西,“念白”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最基本的东西。

说得再具体一点“身段”,“念白”与“行腔”都是戏曲表演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戏曲为何会成为书坛主流?它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是因为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它给我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物质层面上的享受,也给书法带来很多视觉享受以及心灵享受;所以戏曲和书法家一样都需要不断传承去丰富戏曲和书法魅力所在。

二、戏曲艺术与书法各有特色有人说:书法的美不是通过形式,而是通过点画表现出来的。

这些话不太对,但确实有道理。

作为书法艺术来说,也与戏曲艺术一样需要通过点画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戏曲不同于书法,戏曲要通过语言表演出来,而书法则要通过点画来表现出来。

因此各有特色。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说了:既然都有了点画,那还用用书法来写呢?还有很多人说:既然都属于艺术门类中的某个门类,那用书法来写点什么不合适吗?这样说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书法艺术是一个多类型艺术,他是综合诸种艺术形式而成。

关于戏曲的诗句古诗

关于戏曲的诗句古诗

戏曲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许多古诗表达了对戏曲艺术的赞美和描绘,以下是一些与戏曲相关的古诗词:
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 杜牧《秋夕》
这是描述秋夕夜景的诗句,其中提到了牵牛织女星,是指中国传统戏曲《牛郎织女》中的经典故事。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王翰《凉州词》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句,形象地表达了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辛和忠诚。

3. "满座重闻皆掩泪,谁能倾听曲中意。

"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是一首抒发对戏曲音乐的情感的词句,表达了听众被戏曲演唱所感动的心情。

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戏曲艺术的魅力,还将戏曲与人生、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诗人们对戏曲的热爱和理解。

关于戏曲的诗句

关于戏曲的诗句

关于戏曲的诗句
关于戏曲的诗句:
1、宋·苏轼《戏子由》
原文选段: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释义:
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2、宋·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原文选段:
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

释义:
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3、唐·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选段: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释义:
曾经弹奏完曲子让老师都佩服,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

4、宋·苏轼《古意》
原文选段:
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释义:
苏轼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问道:“同为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儿子更贤于您!
5、唐·白居易《长恨歌》
原文选段: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释义:
戏子舞女的鬓发已经白了,宫中的侍女也青春不再。

古代文化中的词曲与戏剧

古代文化中的词曲与戏剧

古代文化中的词曲与戏剧古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词曲与戏剧是不可缺少的。

词曲和戏剧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

本篇文章将从词曲和戏剧两个方面探讨古代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一、词曲作为文学形式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在古代文学中,词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词曲达到了一种高峰,被誉为华夏文化的瑰宝。

其曲调优美,歌词简洁明了,内容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词曲的主题包括爱情、自然、人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以爱情词曲最为著名。

唐代的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将进酒》,其中的词曲优美篇幅长达数百字。

这首词曲不仅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和向往的人生,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爱与忧虑。

古代词曲不仅反映了文学艺术,也具有民间艺术的特点。

民间词曲虽然来自于平凡百姓的深处,但却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柔软部分。

如唐代的《江城子》与宋代的《渔家傲》等乡村词曲,表达了人们对故乡、亲人和生活的眷恋之情。

二、戏剧作为艺术形式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自古以来,戏剧就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文化中,戏剧是从古老的祭祀仪式和娱乐活动中衍生出来的。

演员们通过表演,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传递了文化和价值取向。

古代的戏剧形式千姿百态,其中以皮影戏、木偶戏、传统戏剧和曲剧等最为流行。

这些戏剧形式既有艺术性,也有教育性。

在演出中,演员通过表演技巧和场景的塑造,把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戏剧的流派非常多,包括昆曲、京剧、越剧和评剧等等。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性作品,它结合了唐宋时期的音乐和戏剧,传承了古代文化的精髓。

京剧的表演方式独特,演员们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达情感,将观众带入这个传统的艺术世界。

三、结语古代的词曲和戏剧不仅是艺术形式,也是文化遗产。

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词曲与戏剧的表演,观众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风景和文化的精髓。

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

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

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心得是,他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李白的作品在形式上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戏曲以其特有的形式表达了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而李白的诗作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李白的诗作常常采用对偶的手法,使诗句的韵律更加流畅,这与戏曲中的对白形式有着相似之处。

此外,李白的作品也常常使用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转换,这些技巧在戏曲中也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因此,从形式上看,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共通之处。

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而李白的作品也常常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起伏。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表达了他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对命运的挑战,这与戏曲中的英雄形象有着相似之处。

此外,李白的作品也常常描绘了人物的爱情和友情,这些情感主题在戏曲中也是常见的表现内容。

因此,从主题上看,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相似之处。

再次,李白的作品在意象上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共鸣之处。

中国古代戏曲注重表现场景的变化和意象的丰富,而李白的作品也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李白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和月亮的描绘,这些意象在戏曲中也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此外,李白的作品还常常描绘了人物的形象和动作,这些描写在戏曲中也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因此,从意象上看,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共鸣之处。

综上所述,李白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戏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形式上看,李白的作品与戏曲形式有着相似之处;从主题上看,李白的作品与戏曲情感有着共通之处;从意象上看,李白的作品与戏曲意象有着共鸣之处。

通过对李白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戏曲传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

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

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是一种独特而精彩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示了文学的魅力,还将其融入到舞台表演中,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舞台艺术的内涵,也为文学作品注入了生动的表现力。

在古代,文学作品是人们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而舞台艺术则是通过舞蹈、音乐、戏剧等形式将故事和情感呈现给观众。

当这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时,文学作品的内涵就得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

以古代戏剧为例,戏剧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形式,将文学作品搬上舞台,通过演员的表演、音乐的伴奏和舞蹈的舞姿,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

古代戏剧中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舞台艺术的演绎,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突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在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中,舞蹈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舞蹈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舞姿的表达传递给观众。

舞蹈的动作、姿态和舞台布景的设计都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加深观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除了戏剧和舞蹈,音乐也是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结合的重要元素之一。

音乐通过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为文学作品注入了情感和动力。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歌和歌曲,通过音乐的伴奏和演唱,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更加生动和立体的表现力。

观众通过舞台表演,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冲突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

通过重新演绎古代文学作品,舞台艺术家们能够将其注入新的创意和表现方式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也成为了舞台艺术的源泉,为戏剧、舞蹈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中国古代戏曲与文言文的关联性

中国古代戏曲与文言文的关联性

中国古代戏曲与文言文的关联性引言中国古代戏曲和文言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戏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通常以对白和歌唱形式来传达故事情节,而这些对白往往使用了古代汉语中的文言文。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戏曲与文言文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戏曲中的文言文表达中国古代戏曲中广泛使用了大量的文言文来表达对话、歌唱等元素。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它们在剧本和演出过程中都采用了丰富而优美的文言表达方式。

这种特殊的语言风格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氛围,也增加了舞台剧情的庄重感。

文言文对于戏曲角色刻画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文言文的运用对于角色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戏曲角色的语言使用往往可以凸显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

文言文的古雅和庄重常用于表现高贵、智慧、权威等形象;而在一些幽默喜剧中,则会使用夸张、滑稽的形容词和动词来突出角色欢乐搞笑的特点。

通过运用不同风格的文言表达,戏曲能够更加精准地展现角色之间的差别与冲突。

文言文与戏曲音乐融合除了对话之外,中国古代戏曲还结合了音乐和舞蹈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歌唱部分也常常采用了文言文作为歌词。

歌词通过优美的韵律和押韵方式,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并增加了整个演出舞台氛围的独特魅力。

古代戏曲与文言文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戏曲和文言文都承载着丰富而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演绎和传承过程中互相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戏曲中对文言文的运用不仅使得经典作品能够代代相传,更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保护这一重要语言形式的机会。

同时,古代戏曲也通过演出将文言文带给大众,并使得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应用。

结论中国古代戏曲与文言文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厚而密不可分的关系。

戏曲中精妙而美丽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话、歌唱等元素都运用了文言文,使得观众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悠久历史传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与戏曲关联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标题直接含有“戏”或“曲”的并不鲜见,比如卢纶的塞下曲,而文中带有此两字的也绝非罕有,比如陆游的“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

然而,真正谈到古典诗词与戏曲关联的精髓,仅仅看到这些字面上的诗词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例子中,找寻它们出处的渊源或者内在联系的底蕴。

诗词与戏曲的关联,必须从它们的本源开始谈起。

诗歌是戏曲的源头之一,从汉乐府、唐声诗、宋词,到元曲(散曲、套曲、剧曲),有一以贯之的元素存在。

中国的戏曲无论古今都可以称之为“诗剧”或“剧诗”,不但唱词都是诗歌,而且具有象征性、大写意等“诗化”的艺术特征。

另一方面,古代戏曲作家和理论家在很长的时间里,未能充分重视戏曲作为“戏”的特性,常常牺牲“戏”的特点以迁就诗的成分。

通常认为直到李渔的《闲情偶寄》,古代曲论家才以“戏”的立场出发建立“剧论”,而此前的几乎全部(以及此后的很多)曲论家则是以诗话的方式来发表“曲论”,并且以一种精致的、儒雅的、贵族的、诗的态度,侵蚀了俚俗的、粗砺的、民间的、“戏”的正当权利。

这种倾向如果得不到抑制(事实上也常常得不到抑制),就会发展为卖弄学问,掉书袋子,抠字眼,抠声律,无视观众,终于以时文为剧,酸腐不堪。

这种倾向始终存在于明清文人剧之中,时起时伏,时隐时现,从未消除过。

这也是中国古代戏曲在金元之际异峰突起以后一直未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在古代诗人典范中,仍不乏将诗词与戏曲结合的特例。

李白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已经成了一个意向,把酒临尊,对青山而吟,向流水而笑,面蜀道则愁容起,观残月则思乡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仅仅体会到李白的豪放不羁,仅仅读出他的浪漫如童,但读着读着,我从他的诗词中读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这种无奈是浅浅的淡淡的,恰似京剧中程派青衣一样,没有梅派的华贵,没有荀派的俏皮,没有尚派的姿丽,但程派的青衣是最感人的,最有女人味的,总带着浅浅的悲情。

李白有诗云“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这句诗给我印象很深,因为它奇特的想象,把巴陵下的洞庭湖水都变成酒,会醉倒洞庭湖的秋色,使它显出绯红的醉颜,这沿袭了李白惯有的浪漫主义手法,但读的再仔细些,前两句中竟有种愤懑不平之情,诗人要把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铲平了,让湘江水奔流,这不是让湘江水奔流而是让诗人自己心绪抒发。

这其中隐隐的有一层愤懑与无奈。

李白有句诗非常的有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对月独饮,自饮自酌,边酌边吟,且吟且感。

这是多么孤独的李白,虽然他的豪情掩盖了他的孤独,但是他的孤独在诗句中不经意的体现了,邀请明月一起共饮,把明月当做朋友,把明月当做寄情处。

多么孤独,但这种孤独不细细体会是体会不到的,因为李白终究是李白,他的豪气与生俱来的陪伴着他。

李白诗词是大气中隐隐的一种愁思,那程派艺术也把这种大气不失婉转体现的淋漓尽致,程派名剧《锁麟囊》中:“一霎时,把七情六欲俱以昧尽”这一腔幽怨显在其中,但是程派毕竟是大青衣,不会是怨妇一般的唯有哭泣嚎啕,大青衣身上终究是莞尔大气的,她又唱:“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这句话是女主人公遇难,从幸福家庭变成夫离子散,这话说得相当的大气,好像悟的了什么因果之缘,原来幼稚的认为铁富贵一辈子衣食无忧,到如今富贵就像过眼的繁华一样,如梦破灭,梅派的杨贵妃,荀派的小红娘这样的女性虽然娇美抑或俏皮,但是终是比程派的女子少了一份气质,少了一份淡然,少了一份典雅优美,更少的是大气。

程派的女子像智者,宠辱不惊,虽是幽怨但是不失大气,非常的内秀,程派的唱腔也是如此的,程派非常的有秋凉韵,婉转低旋,低音时如落红扫阶,高亢时如珠落玉盘,程派的高亢是尽突其贤的,如同《陈三两爬堂》中的吟板,女主人遭受了如此的命运折磨,但她没有埋怨,只是诉尽平生苦,说道自己的恨时,声音高亢,似在抒发这一腔的悲情,婉转内秀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个小女子竟面对恶人的指责“天有阴阳确保太虚”她浩然正气的回答让人一惊“人有双目明辨是非”,这不像闺阁女子,而像个历尽世事的老者,大气恬淡。

李白诗词和程派艺术中共同体现的是一种大气里的愁情,往往这种愁情最能感动我们,就像一个老妪丧子后,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时,她悲痛的淡淡一笑,
这一笑是最可悲的,因为她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是体现着老妇人作为老者的大气,不会悲痛的埋怨着老天爷的不公平。

不知程派艺术中大青衣的大气有几人知?李白诗中李白的愁情有几人知?这完美的结合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之于如今,诗歌与戏曲的联系则是有过之而不及。

各种常见的艺术方式都有可能把诗歌和戏曲串联起来。

这固然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事,但是诗歌艺术和戏曲艺术在经过有机结合后是否会改变它们原先的韵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和尽量避免的。

也许可以说,诗歌元素之于戏曲,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