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1.从产值看产业结构

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类,1994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499万亿日元中,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万亿日元,占2.0%;第二产业的产值为170万亿日元,占34.0,第三产业的产值为319万亿日元,占63.9%。这就是从产值来看的日本产业结构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明治初期100多年来日本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明治初期,日本是个农业国,1880年第一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达67.1%,农、渔业生产占全部生产的2/3;第二产业仅占9.0%,说明工业尚未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虽占23.9%,其内容主要是大米、鱼、蔬菜的销售,具有从属于第一产业的性质。192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4.0%、26.7%、39.3%,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半,第二产业的比重增至近3倍,显示出工业化的进展。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下同)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5年的16.7%下降到1970年的5.0%,进而下降到1994年的2.1%;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55年的21.5%上升到36.9%,其后一直保持在35%—36%之间;第三产业则始终保持在60%上下。这意味着第一产业在战后产业结构中缩小的份额被扩大了份额的第二产业所“占用”了。

从1955年到1970年前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以迅速的技术革新为背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发展引人注目,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

在制造业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轻工业,使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在1960年就超过了50%,即发生了轻重工业比重的“逆转”,其后重化学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轻工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至1994年前者占制造业的64%,后者仅占36%)。

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成为高速

增长的原动力;“材料型”制造业的价低质优的供给能力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促进了汽车、电机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发展。

以1973、1978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契机,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时期以后,“材料型”制造业由于成本上升等原因而减缓了增长速度,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也稍有下降;而电机、机械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则通过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出口,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成为定势,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制造业方面,“材料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国内需求趋于饱和,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8.1%下降到1990年的7.4%;“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则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并向高附加价值方向发展,其比重从1985年的10.7%上升至1990年的12.5%。此外,以需求的高度化、多样化与信息通信的发达为背景,第三产业的比重在进入80年代以后不断扩大,其中,物品租赁业、面向企业的服务业、娱乐业等“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不动产业”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的13.7%和14.7%上升到1990年的14.1%和16.0%。

进入90年代以后,制造业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26.8%下降到1994年的25.1%,预计到200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23.7%,其中,80年代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明显增大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12.5%下降到1994年的11.9%,预计到200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10.2%。制造业、特别是“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比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亚洲各国工业化为背景,工业品的进口明显增加。但是,随着信息通信革命的进展,“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中的民用电机、其他电机业仍将有较快的增长。至于“材料型”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的比重在90年代继续下降,预计到2000年将分别下降到7.1%和6.4%。

进入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从1990年的60.9%上升到1994年的62.8%,预计到200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64.9%。其中,服务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14.1%上升到1994年的15.5%,预计到200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19.2%。促使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有:软件等与信息通信有关的服务的增长;在高龄化背景下医疗服务的增长;对个人服务的

需求的增长等。

2.从就业人数看产业结构

首先,从不同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1950年几乎占全部就业人数的一半(48.5%),其后这个比重迅速下降,至1995年下降到只有6.0%。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迅速增加,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从1955年的21.8%上升到1970年的34.0%),而在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速度就减下来了,在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基本未变(百分之三十三点几),进入90年代这个比重出现下降的倾向。

以服务业为中心,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则不断增加,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也持续上升,从1950年的约30%上升到1995年的61.8%。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服务化”的显著趋势。

其次,从不同职业的就业结构来看,从事农林渔业的就业人数在1950年几乎占全部就业人数的一半(农、林、渔业分别占45.4%、1.2%、1.9%),其后这个比重迅速下降,至1995年下降到6.0%。与此对照,从事事务、技术、管理工作的就业者(即狭义的白领职员)人数迅速增加,现在占全部就业人数的近4成(36.7%)。

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关于将来就业结构的推测,至200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将继续下降到4.3%,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也会有所下降,为32.0%,与此对照,以服务业为中心,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将上升到63.7%。从国际比较看,日本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稍高于美国、加拿大、法、英等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则稍低于这些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