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2)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差异的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非洲大陆南部及部分中部地区;(2)范围:南至南极洲,北至撒哈拉沙漠,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1)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2)河流:尼罗河、刚果河等;(3)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 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2. 课件:地图、图片、案例等;3. 教具:地球仪、挂图等;4.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等。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等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地理认识。
3.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民族观、发展观等,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图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认识较为有限,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地理视野,提高对非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认识。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非洲地理现象的直观认识;
(3)组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对非洲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和分析能力。
2.教学环节设计: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关注非洲的发展问题,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4)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非洲特色音乐和舞蹈视频,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非洲的独特风情。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音乐和舞蹈来自哪个大洲吗?这个大洲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非洲大陆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和经济现状。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气候、资源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非洲大陆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详细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增强其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现状。

2.难点: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

2.数据分析:通过数据表格,让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人口、经济增长等情况。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非洲大陆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现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非洲大陆的典型国家,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气候、资源和人文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非洲大陆地图、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等。

2.数据表格:准备非洲大陆的人口、经济增长等数据表格。

3.案例资料:准备非洲大陆典型国家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人文特点资料。

4.教学多媒体: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非洲大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对非洲大陆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位置)
漫长的旅途就要开始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究竟在哪里呢?请新大家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课读课本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主完成问题:
讲1图中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10°W、50°E(描出来),授描述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大西洋、印度洋(圈出来),描述海陆位置。
3中找出几内亚湾、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 半岛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
图片
引入让学生欣赏日照国际马拉松照片。导入:2017年日照举行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同学们有参加的吗?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马拉松,当然老师没能跑第一,那你们知道冠军是谁吗?
对。这次马拉松男子全程、女子全程的冠军都是黑种人。
学生活动观看
自由回答
过渡;我们在游览尼罗河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太震撼了!世界第一长河就在我们的眼底波涛汹涌。但是,当地导游却告诉我
们,其流量却不如刚果河,你知道这与什么有关吗?
头发卷曲, 皮肤黝黑, 嘴唇厚,体毛少
非洲不是。非洲北部是白种人, 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种人
生上台指图说老师适时给予补充评价。
生上台指图。
生上台指图。说出判断理由
从照片中看到黑种人与老师最大的区别在哪?哪位同学说说黑种人的体貌特征?
那么黑种人分布在哪里呢?哪里是他们的故乡? 展《世界人种的分布图》
疑问:是全部的非洲吗?
讲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90%以上的人口为黑种人,因此撒哈拉以南非洲也被称为黑非洲。
过渡:大家想去黑非洲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的旅程包括三部分:旅行准备、踏上旅程、满载而归。
(地形地势)
过渡:知道位置后,我们坐上飞往非洲的专机,这是旅途经过的地形区,你能说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吗?2分钟时间。总结: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经济、教育和卫生状况。

4. 学会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过程与方法:1. 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关心非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经济、教育和卫生状况。

难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 学生对非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材料。

3.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方法。

学生准备:1. 预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记录重要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分布图。

2. 选择一个发展中国家,分析其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3. 写一篇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的认识。

4. 提高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理解。

5.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与范围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与开发利用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5. 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与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以及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与交流。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特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现实问题。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2. 讲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与范围,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域范围。

3. 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让学生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4. 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与开发利用,使学生认识到该地区的资源状况。

5.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6. 讲述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了解中非关系的发展。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2)能够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和范围;3)识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湖,并概括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4)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记图、析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种族平等的观念和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环境特征。

2、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特征及其与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非洲时刻》,提问:视频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人种?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乐器?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引入新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新课讲解三、课堂小结:总结梳理本节所学内容。

四、课堂检测(导学案) 【板书设计】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2、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和范围;3、根据地图,说出并识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湖,并概括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4、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理解该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及其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统民居的关系。

【学习重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环境特征。

【学习难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特征及其与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非洲时刻》二、新课讲解【活动一】人种和文化:读P60“图8.25黑种人的故乡”和课本60—61页内容,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的故乡,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以上;2、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在、、等方面的天赋,如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文化远播和世界其他地区,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传统。

1.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图。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概况和资源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习俗。

1.3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和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和合作能力。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和农业发展。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措施。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挑战。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和解决途径。

3.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原因和影响。

经济发展策略和减贫措施。

国际合作和援助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数据和统计图表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改善经济状况和减少贫困的建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文化与传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传统。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文化和传统习俗。

4.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语言、宗教和传统信仰。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学、艺术和音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结构和家庭价值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掌握非洲大陆的主要河流、湖泊、山脉和沙漠;(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4)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非洲大陆的地理特征;(2)利用资料和数据,分析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非洲的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观念;(3)培养学生关注全球发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非洲大陆的主要河流、湖泊、山脉和沙漠;(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4)非洲的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1)非洲大陆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2)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非洲的人口和城市分布规律及对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数据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3. 教学辅助工具:彩笔、尺子、地球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的新闻和事件,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2)通过展示非洲大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 教学新课:(1)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讲解非洲大陆的主要河流、湖泊、山脉和沙漠;(3)分析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4)探讨非洲的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非洲国家,分析其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析非洲的人口和城市分布规律,提出改善对策。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非洲大陆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非洲大陆的认识;3. 收集有关非洲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农产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农产品。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和图像资料。

相关的人口和经济数据表格。

2. 教室准备:确保教室内的灯光和投影仪正常运作。

将地图和图像资料挂在教室墙上或放置在投影仪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和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 讲解:使用地图和图像资料,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结合数据表格,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农产品。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和印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

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挑战。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绘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标注重要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3. 要求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

一、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地理位置和地图周边国家和海域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类型和特点地形和河流植被和动物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环境人口分布和民族城市化和交通语言和文化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农业和主要农产品矿产资源和工业经济发展和合作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措施二、教学方法1. 图像和地图分析使用地图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1)

七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和范围;2.利用地形图认识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和主要地形区;3.知道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的独特文化及迁徙历史;4.了解热带草原对野生动物及农业的影响;5.认识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及成因。

【重点】1.运用地图,找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并通过读图说出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本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难点】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一猜热带大陆、黑种人的故乡、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等是世界上哪一个地区?讲授新课:一、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自主学习:1.在图7-3-1中,描出三条重要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并描述本区的纬度位置;2.读图,描述本区的海陆位置。

(二)地形地势特征:自主学习:读图,总结本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二、黑种人的故乡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5-36页文字及地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本区文化绚丽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____________的故乡。

现有7亿人口中__________%以上都是黑人。

3.各大洲黑种人占本洲人口比重,非洲_________%,北美洲_________%,大洋洲_________ %。

4.本区以外的黑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充满生机的大地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6-37页,完成下列任务。

本区既有广阔的_____________气候,又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__气候。

本区因动植物资源丰富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

合作探究:1.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第1课时).docx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第1课时).docx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打破了“八股式”的写法,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

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

所以,木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专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

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大量的图表、资料、图片,既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教材,从而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学材二涉及到了非洲的自然风貌, 如草原、沙漠、河流、瀑布、森林和几乎全部的野牛动物等;情节也紧紧围绕着对野生动物肆意狩猎的土着居民与外国游客之间的冲突、斗争,深刻地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年龄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佳,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

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课程标准】1. 在地图上找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结合地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够根据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 收集、运用资料播述撒哈拉以南菲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结合气候类型图, 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最新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1

最新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1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得地理位置特点、范围、地形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得特征。

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得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得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理解单一商品经济得成因及其后果。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得非洲得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得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得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全面分析问题得能力,读图获取信息得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本区大量得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得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非洲黑人文化得了解,学会尊重不同地区得文化和传统。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得非洲得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2、撒哈拉以南非洲得经济发展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得内容、产生原因、解决途径。

教学方法:读图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黑人小朋友”,提问:他们得家乡在哪里?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得非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得土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吧。

课件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活动一:自学并完成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课件二非洲大陆轮廓图学生活动二:1、在非洲大陆轮廓图中,圈出以下内容:(1)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2)穿过非洲得重要地理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请学生小结《撒哈拉以南得非洲》得地理位置。

2、出示《撒哈拉以南得非洲》与《欧洲西部》图,对比两区域得海岸线状况。

得出撒哈拉以南得非洲海岸线平直得特点。

课件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学生活动三:1、在图中找出主要得地形区得名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非洲地形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范围和位置,读图说出该地区的纬度位置特点。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能力目标:1、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探讨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喜爱之情,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

二、教学重点:(1)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教材的创造性运用:①运用录像资料进行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③组织学生在分析单一商品经济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应对单一商品经济。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组织语言的能力。

5.教学方法:直观法、启发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教具: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七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三·教学设计(一)导入阶段教师播放视频《非洲大地》片段,请学生观看有哪些生物生:略师:老师还看到了水牛、角马、猎豹、狮子,这里简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天然野生动物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新授阶段分别讲各个地理环境要素,以读图和讨论为重点,从自然环境、黑种人的故乡、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单一商品经济四个方面详细讲解。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概况(1)·出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请学生阅读并分析其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围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人口民族构成、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特色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各个方面。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非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对非洲大陆的认识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策略应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首都、人口分布及民族构成;(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4)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如音乐、舞蹈、民俗等;(5)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资源分布;(6)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非洲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联系;(7)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注重实践操作,如制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图表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6)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关注,增强他们对非洲人民的友好情感;(2)树立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念,认识到非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树立平等、包容的价值观;(4)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5)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6)通过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入新知】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机呢?那里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雨林,更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还可以看到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梢上的绿枝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吗?(板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自主学习》:(1))自然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湖、气候)的教学首先指导学生看P61 页图8.26 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

《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湖,读课本图8.26 结合多媒体视图,自主完成。

1、位置: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带,号称“大陆”;半球位置:半球,半球;海陆位置:东临洋,西临洋,在以南的非洲。

2、范围:本区共有53 个国家,根据地理方位,习惯上分为、、、四部分,在图中找出本区的“一湾:湾、一岛:岛,一半岛半岛、一角:角”,对比欧洲西部,说明本区海岸线特点是。

3、地形(地形区):①在图中找出(并用不同符号标出来)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

② 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总结地势特点。

4、河湖:在图中找出(并用不同符号标出来)刚果河、尼罗河,其中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为什么?)。

(“黑非洲”──填空的形式//“热带大陆”──在非洲轮廓图上叠加赤道、南北回归线三条重要纬线,学生判断出非洲所属主要的温度带是热带。

及海陆位置//“高原大陆”。

──在非洲地形图,让学生在图上圈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出非洲的地形特点。

)《合作交流》: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几种?每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特点深受什么地理因素的影响?3、多媒体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特点;2.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 使学生认识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1. 地图引导:让学生观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了解其在大洲中的位置;2. 概念讲解: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定义和范围;3. 案例分析:以某个国家或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

第二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 地形特点: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分布,如高原、山脉、平原等;2. 气候特点: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3. 植被特点: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植被分布,如热带雨林、草原、荒漠等。

第三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人口1. 自然资源: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2. 人口分布: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如集中在哪些地区;3. 人口问题: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1. 农业发展: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生产情况,如主要农作物、畜牧业等;2. 工业发展: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业现状,如哪些产业发达、存在哪些问题;3. 经济发展挑战: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经济挑战,如贫困、失业等。

第五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与社会1. 文化特点: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传统,如音乐、舞蹈、绘画等;2. 社会制度: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制度,如部落制度、家族制度等;3. 社会发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发展现状,如教育、卫生等。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展示世界上黑种人篮球明星、足坛明星和政界名人的图片,并配有音乐“我从草原来”,提出问题,这些人的故乡在哪里?
看图片, 听音乐, 思考这些人的故乡在什么地方?
给学生感性 认 识2-3分钟。
自主学习
展示自主学习的问题:(1)明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找出本区重要的地理事物。(2)回顾本区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3)本区经济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单一商品经济?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
独立自学课本34—39页的内容, 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出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图,让学生根据该图指出本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读图要求,并填在学案上。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出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让学生根据该图总结本区的地形特点。
完成读图任务, 总结出本区的地形特点。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利用地形图认识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和主要地形区;
3、知道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的独特文化及迁徙历史;
4、了解热带草原对野生动物及农业的影响;
5、认识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及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
议பைடு நூலகம்议
出示问题:非洲的一些国家的国界线是平直的,有的则以经纬线作为国界这与历史的殖民统治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复习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气候、经济、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主义、独立运动和现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3)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树立全球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气候、经济、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主义、独立运动和现状。

三、教学难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其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 相关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提问:你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2)分析地理特征对人口、经济、自然资源的影响。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如南非、肯尼亚等,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绘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标注重要地理特征。

7.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领导人,讨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能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培养学生关心弱势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树立平等、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特点;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6.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以及人口、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实际情况;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该地区的兴趣;2. 新课导入: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等;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特点,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人口问题;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以及人口、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的掌握程度;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3. 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描述该地区地理位置。

2.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主要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

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重难点:1.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初级农矿产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特征、影响及对策。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雨林、草原、沙漠三种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黑
种人和黑人文化。

在播放的过程中,配以文字介绍,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课堂主题的
同时,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习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顾名思议撒哈拉以
南非洲主要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出示学习目标】指定一名学生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4—69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注意圈画、标注。

1.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和(纬线)之间,(纬线)穿过中部,位于五带中的
带。

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以南,东临,西濒。

2. 地形:地形以主,地势高低。

3. 资源:本区是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

、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物资源丰富,是、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4. 经济: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占领和掠夺,本区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国家出口初级
,进口。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地位。

进入21 世纪,本区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地区之一。

【展示交流,合作清疑】
第一模块:走进黑非洲,认识自然
教师活动:出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图,要求学生指图落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分析本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活动:指图展示,
1. 读图描述本区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作简要评价;
2.指图说出其地形特点;
3.指图说出字母所说出气候的分布有何特点?并说出气候的分布有何特点?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利用对比图片认识热带草原干湿两季景观差异,并分析此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读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正常年份哪几个月不降雨,干湿季节明显。

如果说不正常
的年份哪?会出现旱灾,展示非洲之角的旱灾图片。


总结归纳:由此可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热带草
原气候在非正常年份,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5.合作探究: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6.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指图落实、合作探究,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情况,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体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环境状况,为下一
步的学习活动提供基础。

加强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
能力。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非洲被称为“热带大 ①地形起伏 ②纬度位 图,回答 3~4 题。

陆”,图中支持这 置 ③气候类型 ④ 一结论的信息是( ) 海岸线轮廓
读 3 过渡:农业提供了充足原材料、加上丰富的矿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真是富饶的地区。

为什么经济却如此落后?
第二模块:深入黑非洲,探寻经济
教师活动:1.出示图文资料,以加纳为案例,分析加纳的经济发展;
2. 提供图片(部分国家资源图),并提出问题:除了出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以外,通过出口产品所占的比重你认为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有何特点?
3. 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遭受殖民统治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充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 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教师追问:出口初级农矿产品经济加之长期殖民统治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富饶的,但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形成了初级农矿产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 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
提供角色:政府官员、工业专家、农业专家、教育专家、旅游爱好者等,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教师注意总结提升。

学生活动:自主分析、小组合作
1. 学生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主要进口产品是什么?
(2) 为什么加纳的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3)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
2. 学生说出各个国家出口产品情况,分析其经济结构特点;
3. 小组讨论:出口初级农矿产品经济加之长期殖民统治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或者这 种贸易交往会出现什么弊端?(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 选择角色,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过渡:进入 21 世纪,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如:肯尼亚发展旅游业和花卉业,尼日利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

独立自主求发展,振兴经济多样化。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土地
教师播放视频: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土地
交流收获,分享快乐:谈收获,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结构图。

【达标迁移】
★区域性是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 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

读某大洲示意图,回答 1~2 题。

1. 对图中所示的大洲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地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
B .②地区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C .在③地区可以看到成群的斑马与长颈鹿
D .该洲南部地区存在严重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2.下图中符合④地区气候类型特征的是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 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① 北回归线 ③ ② 赤道 ③
南回归线
台派往非洲的摄制组成员,他在与
家人的电邮中提到了他们到过的四
个地方(图中用数字①~④表示)。

根据地图和资料完成问题。

(12
分)
(1)“这里商船云集,是两个大
洲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是指(填写数字代号及
名称)。

(2 分)
(2)时,成群的狮子、斑马和长
5.【放眼世界】成非是中央电视
颈鹿在这里生活,远处的几棵猴面包树显得格外高大;干季时,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地国家90%的外汇依靠出口咖啡、可可和仅有的几种矿产。

”成非这段话描写的地点是(用图中数字填空),
(3)成非在电邮中称非洲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资源大陆”,请列举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3 分)
结束篇:2018 年03 月11 日04:52 人民日报
《一带一路为非洲发展打开机遇之窗》
中非合作项目不仅给非洲创造了就业,通过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也为非洲人民带去了
更美好生活的希望。

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