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我国与国外财政分权体制及启示
财政分权理论:国内外比较
在承认居民偏好差异的同时,也就产生了地方政府辖区与居民偏好不一致的可能。在 这种情况下,某一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就有了溢出(spillover)效应,即它所提供 的某种地方性公共物品,不仅使本辖区居民受益,而且使其它地区具有相同偏好的居民也 从中受益。从而导致该地方政府不愿足量提供该地方性公共物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 央政府就必须向该政府提供相应的与提供该类公共物品数量相关的补贴,以保证地方政府 有足够的激励来提供公共物品。 这样一个框架,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划分奠定了基础: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 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公共物品的提供;此外,中央政府还要向地方政府 提供足量的补贴,来确保溢出效应不会减少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供应。与此相关的一些重 要结论还包括:由于地方经济的全国开放性和地方政府欠缺使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宏观经 济稳定和收入再分配的职责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政府不能把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生产要 素作为自有税收收入的税基,以免引起此类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配置扭曲。 总的说来,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指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中的 两个核心问题:偏好的地区间差异性和地方财政活动的地区间溢出效应。这在后来的第二
去国有化 所有权角度 合资企业 变现私有化组角度组织重组 内部竞争
外包 投资标准 运营角度 业绩回报 定价原则
图2
私有化的三个角度
2
2008
公共经济评论
2010 年第 7、 8期
Mulder(2004)则也持类似的观点,他借助图 3 表明,衡量一国私有化进程的指标应 当包括三个维度,即所有权是否从公有变为私有,垄断企业主导的市场是否变为竞争性的 市场,以及受到管制的市场是否解除了管制。
1
联邦制程度的度量建立在地方政府具有的财政、政治和行政责任之上。它包括六个方面: (1)法定的政 体结构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 (2)区域(regional)行政机构是否选举产生; (3)地方(local)行政机构 是否选举产生; (4)中央政府搁置或推翻较低层次政府决策的能力; (5)较低层次政府的自主收入权力是 不存在的、有限的还是完全的; (6)是否存在收入分享。 3
美国财务制度和中国的不同
美国财务制度和中国的不同在全球化的今天,财务制度是每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其财务制度的不同之处对比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府财政政策、金融机构和市场、会计准则和监管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和中国的财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政府财政政策在美国,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制定。
联邦政府负责制订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预算政策等。
美国的税收政策相对灵活,税收法规繁多,主要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货币政策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负责执行,其核心任务是维持通货膨胀率、刺激经济增长并保持金融稳定。
预算政策则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包括年度预算案的编制、国债发行等。
相比之下,中国的政府财政政策较为集中,主要由国务院和财政部统筹制定。
中国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集中,主要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执行,其核心任务是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
预算政策则主要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得以体现,包括国家级预算编制和执行等。
金融机构和市场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相对发达,涵盖了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
美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美国的金融市场运作相对自由,市场参与者众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市场效率相对较高。
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性问题和制度性障碍。
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中国的金融市场受政府干预较多,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市场效率有待提高。
会计准则和监管在会计准则和监管方面,美国和中国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其核心是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
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与国外实践启示
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与国外实践启示关键词: 财政分权政府财政关系财政联邦主义提要: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随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论文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的财政分权的实践,分析比较了这三个国家的财政分权模式,并对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提出了建议。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都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财政分权理论的主题是公共财政的核心问题,即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级次的政府间划分才能更有效率。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地方政府存在? 如何从财政制度角度来确保其运转? 为什么要约束以及如何约束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理论起源于发达国家,并在成熟市场的国家获得了充分的研究并付诸实施。
现在转轨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财政分权理论的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且更侧重于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这些转轨国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财政分权:理论框架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
地方政府自主权的界定是财政分权的核心,通常采用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省级政府预算收入中平均留成比例、子级政府支出与中央政府支出之比、预算收入的边际分成率、自治权指标和支出收入指标、垂直不平衡度等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
财政分权的过程容易受到经济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不同国家体现出不同的分权模式。
财政分权理论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
1956 年,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Charles Tiebout) 发表了《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标志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兴起。
论中西方财务管理制度的比较
用 :
务是指财政部 和各级 、各部 门、各单位财政部 门代表 国家利益 ,与各 企 业及各单位 主管部 门之 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 ;部 门财务是 指 以财务 主 管部 门代表 国家利益 与收益 ,与各单位之 闻的经济利益 的分配关系 。
一
、
中 西 方 宏观 财务 区 别与 比较
1 .规 范人们 的行为规范准则 ,减少财务管理行为 中的费用支 出 财务管理 制度能减 少财务管理 行为 中的费用 支 出 ( 即交易 费用 ) , 为企业 各项经营管理 活动提供 高效有益 的服务 ,使经济行 为人对 自己的 行为形 成合理稳定的预期效应 ,降低市场活动 的不确定性 风险和不稳定 因 素 ,抑 制 腐 败 行 为 等 。 2 .为实现合 作创造有 利条件 , 保 障合作能够顺利实施进行 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对人们 行为进行约束 ,规范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联 系 ,降低信息成本和不 确定性 ,使 激励 约束 机制 得 到提高 的 的包容程 度。 3 .提供 连续 不断的的制度 化的激励机制
论 中西 方财 务 管 理 制 度 的 比较
邓 洁琳 张桂 杰
摘 耍 :现代 经济体制 中,以市场 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的不 同导致金融市场融资体 系的不 同,由于中西方的历 史文化 背景及 财务 管理特点、制度 背景的不同导致 中西方财务管理制度有较大差异 ,本文主要以 中西方财务管理制度 的宏观和微观 方面分析 中西方财务 管理 制度存在 的区别和 差异 。通过 中西方财务管理制度的 比较 ,分析 出中西方财务管理制度的优缺 点,进 而对未 来我 国财务 管理 制度的发展提 出了宝贵的经验 。 关键 词 :财务管理 制度 ;中西方;比较 ;财务 管理差异
国外财政政策实践及其启示
国外财政政策实践及其启示引言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和债务等方面来稳定经济、促进增长和改善社会福利。
国外各国在财政政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实际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外财政政策的实践,并提出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1. 国外财政政策的分类根据目标和手段的不同,国外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经济增长导向型财政政策某些国家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提升国内总需求。
此外,降低税收或通过刺激相关产业的减税优惠政策也是常见的方法。
1.2 社会稳定导向型财政政策一些国家更关注社会稳定,通过财政政策来减轻贫困、改善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公平。
这些国家通常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最低工资和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1.3 财政可持续性导向型财政政策财政可持续性是许多国家正在面临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公共债务水平、平衡预算和提高财政效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改善税收征收和提高政府债务管理等方式来调整财政政策。
2. 国外财政政策实践案例2.1 美国财政政策实践美国是一个财政政策实践较为丰富的国家,其采取的政策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一种典型的实践是在经济衰退时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刺激计划。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美国政府试图提振内需,促进经济的复苏。
2.2 德国财政政策实践德国在财政政策上注重平衡,追求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在面对金融危机和难民危机时,德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和社会福利政策,其中包括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政策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了财政的可持续性。
2.3 日本财政政策实践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稳定和高度债务负担的问题。
政府预算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政府预算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从世界范围看,作为现代财政管理核心的政府预算体制起源于英国,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背景各有不同,因此其政府预算体制也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预算体制作国际比较,并由此提出对我国现行预算体制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字】政府预算,国际比较一、各国政府预算体制综述1、英国英国作为现代政府预算体制的发源地,其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形成阶段(1215年~1688年)、中期发展阶段(1688年~1852年)和近期成熟阶段(1852年至今)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体制。
预算模式英国实行复式预算。
预算分为统一国库基金预算和国家借贷基金预算。
大部分财源都要经过统一国库基金预算来分配,它是预算资金的日常收入和支出帐户。
其收入超过支出,则列入国家借贷基金预算的收入部分,如支出超过收入而出现赤字,则由国家借贷基金的贷款弥补,政府则增加这个数目的国债。
国家借贷基金预算相当于资本预算,其收入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长期贷款的利息及贷款的回收资金、英格兰银行发行局利润收入、统一国库基金预算转入的结余和国债利息收入。
其支出主要是经国会批准的政府可以靠借款来进行的各种支出,如对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提供的长期贷款、国债费(由统一国库基金预算转入的国债利息支出和发行管理费)、常规预算赤字的转入等。
国库管理制度皇家国库部(以下简称国库部)是国库管理的主要机构。
国库部是英国负责公共收支预算及管理的部门。
它管理政府预算和政府借款;向各部门分配预算、监督各部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并负责制定有关经济政策。
每年由政府内阁首先提出为期三年的滚动计划,制定税收和其他政府收入计划和政府借款计划,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需求。
预算监督制度英国议会对其政府预算实行严格的监督制度。
英国议会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包括两方面,即预算收人和预算支出。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英国预算支出和收人不是同时决定的。
地方财政体制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地方财政体制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省以下地方财政体制是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与延伸,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法等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按“市场优先”原则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按照“从属原则”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事权、财权法定,以灵活的财政均衡机制,不断调整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俄罗斯,近年来,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经过高度集权到过度分权再向适度集权转变,成功地维护了联邦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如今俄罗斯联邦财政体制已基本与国际接轨。
本文结合美、法、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的路径:厘清政府职能边界,强化政府间授权的法律约束;简化政府财政层级,强化地方财政独立性;科学划分政府间事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规范政府间税权配置,适当提高地方政府收入自给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一、美、法、俄地方财政体制概况(一)美国:联邦制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代表1.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层级均为两级。
美国地方行政体制大致分为两级,州为联邦政府的组成单位,地方政府作为州的分治区,从属于州,互不隶属,有较高的自治权。
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与行政区划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大量跨区域的特殊目的政府。
与行政体制相适应,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分为州和地方两级,各自在财政税收方面的独立性很强,上下之间互不干预,也没有业务指导关系。
2.事权宪法确定,按外溢性和效率原则划分政府间支出范围。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资源配置、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
联邦与州的事权划分采用概括剩余数的模式,州和地方政府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独立行使职权。
州政府的事权主要是为本辖区提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进行收入再分配,运用一定手段促进本州经济社会发展等,支出责任主要包括公路建设、高等教育、公共福利、医疗和保健、收入保险、警察、消防、煤气及水电供应、州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地方政府的事权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主要包括道路和交通、公用事业、治安、消防、基础教育、家庭和社区服务、一般行政经费等。
中日财政政策比较及其启示
中日财政政策比较及其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财政体制的共同特征、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及转移支付体系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和政策的建议。
进而从农村城市化的视角出发,对日本城市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从比较视野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比较财政;财政政策;中国;日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也曾经历了类似阶段,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本和中国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
在此背景下,对中日两国财政体制和政策进行比较,对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有着较强的启示。
一、日本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概述根据目前日本的财政制度,预算由政府编制,然后向国会提出,在获得国会批准后付诸实施。
广大的国民则通过国会对预算的审议,参与对政府行为的控制。
日本的预算由一般会计预算、特别会计预算和政府有关机构预算构成。
预算的具体编制由大藏省负责进行。
预算方案由大藏大臣正式向内阁会议提出,内阁会议决定以后作为政府预算案向国会提出。
预算获得批准以后,就进入执行阶段。
政府各部门机关的负责人必须制定出预算期内支付计划的日程表,并获得大藏大臣的批准。
在预算管理上,各级政府负责管理本级预算,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编制《地方财政计划》对地方财政运营进行引导。
具体指导体现在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地方债发行的审批上,而且主要由负责地方事务的自治省与大藏省共同负责管理。
日本的财政支出分为一般会计预算支出和特别会计预算支出两部分。
一般会计预算支出又可以分为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能需要的基本支出以及为了调节各地方不平衡而向地方财政支出的地方交付税、国债的发行和还本付息等的国债费用。
随着国家职能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出于特定目的的特别预算会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远远超过一般会计预算支出。
日本中央政府在下放事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全国各地相对一致的水平,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权,如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等,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制,形成了许多共同分担责任的事务。
基于西方财政分权理论探讨中国地方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美国学者埃克斯坦(Echesten)认为,应当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有效地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并依此作为分配财权的依据。因此,那些有益于全体国民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另有一些公共产品虽然只惠及某一阶层或某些人,但因对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也要由中央政府提供,如对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对特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专项补助等。但是,为了维护局部利益,地方政府也应具有一定的职权和财力。从伦理的角度讲,为了保护个人的充分自由,政府的权力应当最大限度地分散,而且,因为管辖范围越小的政府单位,其决策结果与合理的市场决策越接近。因此,小规模的政府单位所作出的决策比大规模的政府单位所作出的决策往往更有效率。
第二,适度分权有利于使公共产品提供的成(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08页)本费用分摊与受益直接挂钩,可以提高地方居民对政府事务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当地政府的责任感。反之,如果实行高度集权的体制,公共产品提供的资金均由中央政府拨款,而非本地居民纳税,由于缺乏本地纳税人的直接或间接监督,执行公共项目的地方官员往往不关心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地方政府花钱也没有像花“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
二、我国实行适度分权地方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中央集权过多,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发挥地方政府在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了解和借鉴西方国家财政分权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是有一定启示作用和积极意义的。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在财政体制上采取适度分权的地方分级财政体制是有益的。
上述的几种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对政府间分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间财政职能和财政工具的分配、政府维护市场的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表明财政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有利于减少信息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政府规模的扩大、引入竞争和创新机制,完全否定行政性分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不仅如此,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应将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应职责分配和指定给某级合适的地方政府,而该级地方政府则仅代表该地方性公共产品影响所及的那些民众。因此,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范围大小不同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
比较我国与国外财政分权体制及启示
比较我国与国外财政分权体制及启示【摘要】在中国经济这艘巨大航母启航的今天,党和国家不断探索着一条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我们要想在世界经济之林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重视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把本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放在首位。
比如现行的财政体制,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而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或将会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这是亟待我们着手去研究和解决的事情。
通过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体制相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财政体制分权制问题对比启示对策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财政体制由集权制转成了分权制,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分灶吃饭”。
该体制后来有各种各样的演变,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相对稳定的6种大包干或者其他的包干形式也是“分灶吃饭”下的一种包干制、分成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中央把原来的行政性分权改为经济性分权,跳出了过去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分权模式上,走上分税制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这种分税分级的财政体制是跟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相配套的,使整个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性和地方理财的稳定性也都大大提升了。
但是,在从它建立到现在发展的大约二十年中,不断出现了许多阻碍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不由得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其中既有财政体制本身的缺陷,也有更深层次上的整体制度环境的不足。
以下是一个关于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问题的综合概述以及简单分析。
1、财政透明度严重缺乏,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的不明确和事权财权的不对称各级政府的事权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基本依据。
美法财政体制分析及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_刘东霞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89美法财政体制分析及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刘东霞 河北省承德市统计局 067000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和法国的财政制度,并从中得出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提出解决二元财政结构性问题,完善体系,建立新型的财政体制框架。
关键词:美国;法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主要发达国家财政体制的基本情况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分级分税制财政体制。
国际上通行的分税制按集权、分权的程度区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管理权限分散的联邦制国家的分税制,以美国最为典型,另一类是管理权限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的分税制,法国是其代表。
(一)美国的财政体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其政府体系包括联邦政府、州和特区政府、地方政府(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殊劳务区)三个层次。
美国财政层次与政府层次是一致的。
美国作为典型的联邦制财政体制,没有全国统一的税法,仅是在联邦宪法中对若干税收问题作约定。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拥有其各自的税法,拥有独立的税收体系和主体税种以及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
包括联邦政府的税收体系、州政府的税收体系、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90% 以上的联邦财政收入来自联邦税收收入。
为保证各级政府有一定的财力,能够提供其事权范围内的服务,每级政府都有一个主体税种作为它的主要财源。
联邦政府开征除财产税以外的各种税,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州政府开征除关税以外的所有税种,并决定税率,主体税种是销售税;地方政府一般以财产税作为主体税种。
同时,三级政府之间还存在着税源共享关系。
主要包括:税收补征、税收扣除、税收抵免、税收分享、税收免征。
总体上,在国家的财政总收人中,联邦收入占60%左右,州和地方政府收入占4o%左右。
(二)法国的财政体制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单一制国家。
法国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三个层次,财政体制由中央、大区、省和市镇四级构成。
不同国家财务制度
不同国家财务制度中国财务制度中国的财务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构成,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总体财政收支的规划和管理,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地区的财政管理。
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非税收入,税收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非税收入则包括国有资产收益、土地出让金等。
中国的财务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比较复杂。
中国的财政体制是分税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税收上各有一部分权力,但地方政府的财力相对较弱,需要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
其次是中国的财政审计制度比较健全,依靠审计机构对财政管理进行监督和审计。
再次是中国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规范了政府债务的管理和使用。
中国的财务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正致力于建立更加透明、规范和高效的财政管理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美国财务制度美国的财务制度是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构成的,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家总体财政收支的规划和管理,各州政府则负责本地区的财政管理。
美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美国的财务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相对独立。
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在财政上独立运作,不存在像中国那样的资金调剂机制。
其次是美国的财政监督制度比较完善,依靠国会和审计机构对财政管理进行监督和审计。
再次是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比较灵活,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相对较为灵活。
美国的财务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目前正致力于降低赤字和债务水平,提高财政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德国财务制度德国的财务制度是由联邦政府和各邦政府构成的,联邦政府负责国家总体财政收支的规划和管理,各邦政府则负责本地区的财政管理。
德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德国的财务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比较协调。
德国的财政体制依托联邦财政平衡基金,实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均衡。
财政规则趋势、调整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财政规则趋势、调整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摘要:财政规则具有抑制债务规模扩张和调节财政收支结构的积极作用,广受各国政府青睐。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工作论文,分析了当前国际主流财政规则的实施情况、发展趋势以及疫情期间的调整,对我国制订科学、合理的财政规则,提升财政可持续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财政规则类型及实施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为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开始大力倡导建立财政规则。
财政规则主要通过限制预算总量对财政政策进行持续性约束,进而促进财政可持续性和预算透明化。
(一)财政规则类型目前,国际上普遍实施的财政规则主要包括四类,即债务规则、预算平衡规则、支出规则和收入规则。
1.债务规则(Debt Rules)。
债务规则以实现债务可持续性为目标,对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设置明确的上限。
国际上多数国家参照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相关规定,按照债务率不超过60%确定债务限额,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此目标下进行沟通和监管。
但债务规则易受政府之外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因此债务规则的效果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2.预算平衡规则(Budget Balance Rules)。
预算平衡规则是各国实施的最为广泛的财政规则,其核心在于协调政府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
该规则具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具体包括总体预算平衡、结构性预算平衡和周期性预算平衡。
总体预算平衡未考虑经济周期变化而直接设定赤字上限,灵活性较低。
结构性预算平衡和周期性预算平衡均考虑了经济波动性,使预算平衡规则可随经济周期变化而更具灵活性,但周期性预算平衡是通过产出缺口进行预算调整,不易监控与实施。
3.支出规则(Expenditure Rules)。
支出规则对政府3—5年间的总支出、主要支出或经常性支出的总量、增长率以及支出占GDP比重规定限额。
支出规则通常不会单独实施,而是与债务规则、预算平衡规则结合起来,主要用以控制经济繁荣期支出规模的过度膨胀。
中国财政体系与美国财政体系的不同
中国目前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在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资和中央国家机关盍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初稿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分设国家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情况向地方返还部分税收。
中央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向经济最困难地区和民族省区,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提供资金帮助。
中国有预版式管理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共设立五级预。
国家预算由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预算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必须经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调整方案及决算,必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财政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和地方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预算的执行;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以上中国美国政府从级次上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级架构,除联邦和州之外的所有政府都被称为地方政府。
相应地,美国的预算分为联邦预算、州预算和地方预算,实行三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管理的绩效性、职能的公共性和运作的程序性特点,深深地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行为,许多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美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绩效性。
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理论分析_0
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理论分析财政分权即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下级政府自主决定预算和规模。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
自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
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试图对国外学者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讨论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
一、财政分权的益处综合现有的文献,财政分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对多样化地区偏好的敏感度。
分权化的政府行为利多弊少是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所共同持有的观点,其中代表性观点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离本地区人民较近,因而能更好地反映个人偏好,而中央政府的决策则缺乏对多样化地区偏好的敏感度。
这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公共品供给上往往需要采取折衷的办法。
例如,一些居民偏好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另一部分人却希望保持较小的公共赤字以及更少的税收。
因而对全国性公共品如国防来说,这样的折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要消费国防,而且他们是意见不一的。
但是,也存在只在本地区提供并消费的公共物品,因此地区问对公共品的偏好程度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就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对地方公共品的偏好类似于地方居民集体投票以决定他们想消费的公共品的供给水平。
相反,由中央来提供公共品只能是各地得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公共品,而这将引起效率损失。
关于这一点,奥茨在1999年对财政联邦制的综述与回顾中作了切中肯綮的论述。
他指出:“一个不利于财政集权的看法是,由中央提供公共品将导致各地间完全相同的公共品产出或提供水平。
在完美信息条件下,理论上讲有可能由一个慈爱的中央计划者在不同地区问有差异地分配或提供公共品,进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因此,财政分权并无必要(尽管也许有人会说,上述结果在实质上就是分权的)。
中国和美国财政分权比较研究
项目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
7.1
10.8
15.6
15.8
债务利息
6.2
5.5
7.9
10.7
国防与国际关系
32.3
25.3
15.6
15.5
教育
12.8
16.7
15.0
13.8
公共福利
2.9
5.3
6.8
6.3
其他
38.7
36.4
39.1
37.9
合计
100
100
关键词:财政分权 比较
财政分权包括政府向市场的分权、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的纵向分权以及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 横向分权。本文从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的纵向分权以及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分权方面比较中 国和美国财政分权的异同。
一、中国和美国政府行使财政职能的法律依据比较
美国政府行使财政职能宪法中有明确的相关条文规定,包括取得财政收入及对政府征税权力的限制, 我国的宪法中对政府行使财政职能并无明确规定,见表 1-1。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采取不同的财政分权形 式,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形式是由该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谈 判等因素所决定的。
府 目 和新产品试制费;支农支出;城市维
目 息等
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 地 事 本地区教育、卫生;城市发展;财产保护
生等各项事业经费;价格补贴支出以 方 权
及其他支出
政 支 道路和交通、公用事业、治安、消防、教
府 出 育、家庭和社区服务、一般行政经费等
项 目
1994 年分税制改革,我国在界定中央与省级政府的事权、财权方面有比较清晰的规定,见表 2-1。但 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基本没有涉及。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不顺,存在相互交叉和
第六章 中外财政体制比较
二、财政体制的特征和类型 (一)财政体制的特点和要求 1.分级性 2.整体性 3.规范性 4.相对稳定性
财政体制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公平 与效率的思想,那么,你认为财政体 制的四个特点如何体现这项思想?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和作用 1.类型 (1)财政联邦制模式: 通过宪法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进行界定,特点是:
(二)财政管制 1.立法管制
联邦税和共享税的税种、税率、税基等由联邦法律规定 对地区税的税率和最高税率做出原则规定 对地方税,规定原则税率和最高税率限制 对税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对州和地方的债务发行只能用于投资,不能超过预算支出总额的15% 对赤字债券的发行不能超过州和地方自由收入的30%,每年的债务支出,不 得超过州和地方自有收入的15% 对于发行对外债务,必须经过联邦政府批准,数量限制、发行条件限制等 税收体系是一个不透明、基本通过谈判和讨价还价的协商妥协博弈过程 联邦利用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系统进行征收,地方政府拥有税收主动权,联 邦政府缺乏权威。
(二)财政管制 1.收入管制。共享税的税基、税率和分成比例都由联邦法 律确定;地方税收管理需要依照联邦的有关规定 2.债务管制:
法律管制:宪法、预算法、银行法等对联邦和地方政府向中央银 行借债有严格的限制 联邦政府债券发行仅限于“预算中用于投资目的的支出部分 州和地方借款也受法律约束和政府限制,与保证偿还的流动性挂 钩
2.债务管制
3.税收管制
四、日本的财政体制 (一)单一制政体与单一制财政体制。日本是中 央集权制的政体。财政体制分为为中央、都道府 县、市町村三级。法制法程度较高 1.事权 (1)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我国与国外财政分权体制及启示【摘要】在中国经济这艘巨大航母启航的今天,党和国家不断探索着一条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我们要想在世界经济之林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重视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把本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放在首位。
比如现行的财政体制,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而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或将会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这是亟待我们着手去研究和解决的事情。
通过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体制相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财政体制分权制问题对比启示对策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财政体制由集权制转成了分权制,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分灶吃饭”。
该体制后来有各种各样的演变,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相对稳定的6种大包干或者其他的包干形式也是“分灶吃饭”下的一种包干制、分成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中央把原来的行政性分权改为经济性分权,跳出了过去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分权模式上,走上分税制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这种分税分级的财政体制是跟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相配套的,使整个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性和地方理财的稳定性也都大大提升了。
但是,在从它建立到现在发展的大约二十年中,不断出现了许多阻碍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不由得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其中既有财政体制本身的缺陷,也有更深层次上的整体制度环境的不足。
以下是一个关于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问题的综合概述以及简单分析。
1、财政透明度严重缺乏,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的不明确和事权财权的不对称各级政府的事权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基本依据。
因此,事权的划分决定支出的划分,而支出的划分又制约收入的划分。
然而,在现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我国的情况却没有与此相符合。
通过分税制改革,虽然没有实现最初预计的60%的目标,但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是迅速提高,由1993年的22%到1994年的55.7%,以后略有波动,但一直高于52%。
同时,1993年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71.1%,1994年为69.7%,以后一直保持在70%左右,很显然,这与财政收入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不仅如此,财权重心上升的同时,财政的事权却重心下移了,这给地方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例如让地方政府负责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具有明显的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我国庞大的义务教育事业则由县、乡甚至村脆弱的财力来承担,可谓“杯水车薪”: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学龄儿童无学可上,无书可读等现象屡见不鲜。
长此以往,造成了县、乡财政困难等。
2、由于转移支付模式不当、力度不足以及地方税制不健全等使财政均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按政策的制定权,一般来讲,一级政府出台的政策,由该级政府落实所需的资金,或由该级政府为主利益所涉及方适当分担等等。
但是,在我国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至少某些政策的实施上并没有做到。
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来讲,中央只是下达命令,拨一小部分款,巨大的资金缺口还是由地方政府自行筹资弥补。
然而,我国地方政府由于缺乏稳定大宗税源、缺乏税基税源税率确定权,更加没有明确的举债权等因素,使自身债务不断扩大,最终只好将支出负担转嫁给辖区内的企业甚至是居民。
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现象在地方屡见不鲜,这已经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了,更发展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我国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造为例。
现在中央对各地高速公路资本金的补贴均是每公里1000万元,并未对建设成本高的经济落后地区加以倾斜。
由于发展中西部,交通是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下,各省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工。
比如藏区高速公路建设,据川高速概算其成本高达 1.3亿-1.5亿元每公里,2011年银行贷款不到位的情况下,中央三令五申催四川开工。
审计报告指出,截止2010年底,交通运输业债务总额达2.39万亿元,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24.89%,债务规模仅次于“市政建设”。
由此可见,这样具有过度性质的分税制改革难以实现政府间财力划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说明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还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它不仅降低了财政体制的实施效率,也妨碍了促进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等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比如,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中央只会下拨很少的一部分建设款,剩下的大部分还是地方政府自行筹集。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大多数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可以投入,于是只好选择将工程承包给当地的企业,然而企业在修好住房以后却以低价销售给本企业的员工,结果是,真正需要住房补贴的广大民众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国家的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财政体制下,给了企业利用政策钻空子的机会,试问保障民生如何能实现?下面是对一些西方国家财政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扬长补短,并且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
首先是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典型的联邦制国家,与此相对应,其财政体制实行分权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基本上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各级政府间财政体制。
1、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和支出责任、范围划分明确,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增加了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联邦政府的权力被称作“列举权力”,主要有征税、信贷、发行货币、管理对外贸易和州际贸易等。
其职责主要包括:联邦级行政、国防、外交、征税、借款和货币发行;对州、地方政府的补助;规定对内对外贸易政策;统一全国度量衡;管理全国邮政;统一版权与专利;社会保障;对能源、环境、农业、住宅、交通等项目的资助等。
各州所拥有的权力均为“保留权力”,主要包括:管理州内工商业、建立地方政府、保护健康、安全和道德,保护生命、财产和维护秩序,批准宪法修正案,举行选举,改变州宪法和州政府等。
州政府的职责是负责联邦中央政府职责以外的州管辖的事务,主要有:州级行政、社会福利、教育、债务、基础设施、管理周内工商业和交通等。
联邦与州还有共同享有的权力:征税、借款、设立银行和公司、设立法院、制定和实施法律、举办社会福利、为公共目的而征用财政等。
可见,美国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是十分明确清晰的,同时也为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和范围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三级政府均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支出决定权和开支预算。
由于联邦政府承担着国防、联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大型公共工程等重大的支出职责,因此联邦政府的支出在整个行政支出中占了有较大的比例,并且整个20世纪随着联邦财政的主导地位的逐渐加强而有所提高。
下表反映了20世纪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情况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比重(%)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比重逐年增加,而与之前所提到的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一直维持在70%左右情况相比,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或许这是我们值得去注意的地方。
一般来说,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使全体公民收益的服务的开支。
而州和地方政府负担的财政支出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性较强的项目,即支出的收益范围一般只限于州或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二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和直接的项目。
(在我国,属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的公共服务项目,但受益范围超越了本地政府管辖的区域,对于这类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中央政府应以专项补助拨款形式承担一部分。
可是,目前对这类有“效益外溢”的服务项目,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法定程序和费用分担机制,于是地方财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无法负担。
)2、在政府间税权与税收划分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同样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美国的三级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均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税权、征税制度和税收体系:联邦有联邦税,州和地方有州和地方税。
其税权和税收在三级政府间的分配及法律依据主要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均有征税权;联邦政府不得对从任何州输出的商品征税;间接税率必须全国一致,即关税、国内货物税等间接税的税率各州必须一致;以避免因税负差异而影响市场竞争的效率;各州不得对进口货物和出口货物征税;三级政府对某些财源都有征税权,但联邦政府有优先权;三级政府都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司法权和执行权,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专享税。
且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
(我国地方政府无主体税种及税收立法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销售税、遗产赠与税等税种。
美国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无条件拨款、整块拨款和分类拨款。
分配拨款的公式由国会决定后,拨款即分配下去,由州和地方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支配和运用。
拨交给一州的收入分享款,1/3分配给州政府,2/3分配给市、县和镇政府。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县级及其以下政府负担严重的原因之一了。
其次是德国,德国也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政治上联邦与州政府实行分权、自立,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行政上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
其财政体制一直都是“财权集中、共享分税为主、横向均衡”的分税制基本模式。
1、政府间的事权以及支出责任和支出范围的划分德国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是十分明确的,有联邦和州各自的事务,也有共同承担的例如扩建和新建高等院校、地区性经济结构的改善。
并且为了保证各级政府职责的有效实施和全国法律政策的必要统一,联邦基本法对立法权做了相应配置,州和地方政府不由得越权自行其事。
各级事权的明确划分和立法权的相对集中,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体社会经济活动有序运行,也为全联邦贯彻实施统一的财税政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可以说,把管理权的适当分散和控制权的相对集中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德国经济和财政体制的特点和成功经验之一。
德国联邦基本法规定:联邦和州分别承担实现各自任务所需的支出,即联邦承担的事权职责由联邦负责安排支出,各州和地方承担的事权职责由各州或地方安排支出,以体现政府事权划分与支出负担分摊的一致性。
对于那些“共同事务”的支出责任,原则由联邦和州按比例分摊其履行费用,即联邦财政根据支出责任的性质或财政能力及财政需要,承担州或地方某些支出的全部或部分责任,负担履行这些责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
对于超出各州财政负担能力的事务,联邦有义务通过特殊支付款项协助完成。
不仅如此,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共同支出责任及相应的费用分摊标准也有较为明确的划分,这样,就不会造成下级政府因为要支付的费用过高而负担加重。
2.政府间税种、收入分配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德国的税种和收入的划分实行共享税与专享税共存、以共享税为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