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导语】⼏何知识具有很⾼的抽象性,⽽本课⼜是学⽣初次较深⼊研究⽴体⼏何图形,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家参考!篇⼀ 学习内容: 长⽅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标: 1.初步认识⽴体图形、认识长⽅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 ⼀些长⽅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谈话引⼊,回忆以前学过哪些⼏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2.投影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定的空间,它们都是⽴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体图形中有⼀种物体是长⽅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体? 3.举例:在⽇常⽣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体的物体?长⽅体⼜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体的⾯、棱、顶点。

(1)请学⽣拿出⾃⼰准备的长⽅体学具,摸⼀摸,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体有平平的⾯) 板书:⾯ (2)再请学⽣摸⼀摸长⽅体相邻两个⾯相交的地⽅有什么?讲述:把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有什么?(⼀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在长⽅体教具上指出⾯、棱、顶点。

学⽣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体的特征。

(1)⾯的认识。

①请学⽣拿出长⽅体学具,按照⼀定的顺序数⼀数,长⽅体⼀共有⼏个⾯?(6个⾯)有⼏组相对的⾯?(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观察长⽅体的6个⾯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都是长⽅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

教师分别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5年级下数学长方体(一)知识点归纳整理,例题讲解

2020-2021学年部编版5年级下数学长方体(一)知识点归纳整理,例题讲解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 2 . 长方体(一)【知识点归纳】一.长方体的认识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 10 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 = 高的长度;左面和右面的彩带长度 = 高的长度;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 = 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 = 高× 4+ 长× 2+ 宽× 2+ 打结部分长度 20 × 4+30 × 2+10=150cm【典例讲解】例1.一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8cm,高是4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cm)【分析】已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高4厘米,由此可知长方体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8×2+4×4)厘米.【解答】解:28×2+4×4=56+16=72(cm)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cm.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例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铁块.(1)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2)把它放在桌面上,占多大面积?【分析】(1)棱长是15cm,根据正方形棱长总和=棱长×12,计算即可;(2)棱长是15cm,求它放在桌面上占多大面积,就是求它的底面积,是棱长×棱长,计算即可.【解答】解:(1)15×12=180(cm)答:它的棱长总和是180cm.(2)15×15=225(cm2)答:把它放在桌面上,占225c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底面积、棱长总和公式的应用,解答此类的题要特别注意单位.练习:1 、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 、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 、一个长方体 ( 非正方体 )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几何学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同学初次较深化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情景,经受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精确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量。

3、使同学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同学能够娴熟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预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观看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老师让同学观看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提问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同学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争论。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同学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同学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熟悉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教会同学熟悉长方体。

2、教会同学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同学熟悉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一)》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一)》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一认,想一想。

生: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所以,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包含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达标检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练一练的一些课后习题。

1.找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生:我手里是一个包装盒,这是它的顶点,它一共有8个顶点。

这是它的面,它一共有6个面。

这是它的棱,它一共有12条棱。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两面近似认为
一致,单位:cm)
⑴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
形状、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⑵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1)这个盒子的上面是长方形,长是36cm,宽是28cm;下面和它形状、大小都相等;左侧面是长方形,长是28cm,宽是10cm。

(2)这个盒子的前面和后面长是36cm,宽是10cm。

3.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4cm 长=2cm 长=3cm
宽=2cm 宽=2cm 宽=3cm
高=2cm 高=5cm 高=3cm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生:这个粉笔盒是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六个面完全相同。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点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探索活动)。

在本册的第四单元还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容积。

二、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求它们表面积的方法。

3、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实践第一”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表面积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立体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教材中的附页1和附页2.六、课时安排:1、长方体的认识……………………………………………1课时2、展开与折叠……………………………………………… 2课时3、长方体的表面积………………………………………… 1课时4、露在外面的面…………………………………………… 1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3到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页眉内容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一、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有12条棱,12条棱分成3组,每组4条棱一样长。

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代表长方体的长、宽、高。

当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它的另外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此时它有8条棱一样长。

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一样长。

4、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知道棱长总和,会求长、宽、高。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4+宽×4+高×4用字母表示: L=(a+b+h) ×4 或者:L=a ×4+b×4+c×4.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用字母表示: a=L÷4-(b+h)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用字母表示: b=L÷4-(a+h)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用字母表示: 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用字母表示: L=12a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用字母表示: a=L÷12知识巩固:二、展开与折叠知识点:1、认识并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一、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三种情况1、正方体展开后有四个面在同一层正方体因为有两个面必须作为底面,所以平面展开图中,最多有四个面展开后处在同一层,作为底的两个面只能处在四个面这一层的两侧,利用排列组合知识可得如下六种情况:2、正方体展开后有三个面在同一层有三个面在同一层,剩下的三个面分别在两侧,有如下三种情形:3、二面三行,像楼梯;三面二行,两台阶知识巩固:三、长方体的表面积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11~12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课件PPT。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请每位同学拿一张长方形纸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师:这种图形叫作平面图形。

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出示纸盒),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另外,我们还学习过一些立体图形,你们知道牙膏盒是什么立体图形?魔方是什么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说一说,认一认。

师:上面两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图形?(指名学生汇报)学生汇报:“水立方”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这两个物体相同?(指名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冰箱、牙膏的外包装盒等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等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观察这两个物体,除去物体本身的颜色、材质、外形图案等因素,你能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状吗?(学生独立尝试描一描,教师巡视)教师引导学生:①师:长方体(正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面)师:我们把围成它的长方形(正方形)叫作长方体的面。

②师:长方体(正方体)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有一条边)师:我们把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③师:长方体(正方体)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有一个点)师:我们把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38—39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框架,多媒体课件等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魔方玩具、牙膏盒、冰箱,衣柜,集装箱砖楼房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

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观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2021年小学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2021年小学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长方体的认识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围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5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应用:判断所给图形能否组成长方体,可以根据长方体的特征一组一组地进行寻找,看看能否找到3组相对应的面。

知识点二:展开与折叠1 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1)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可以把正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就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在展开图中,正方体的6个面是相连的,相对的面完全隔开。

(2)将展开图沿虚线(折痕)向内折,能重新折叠成正方体。

(3)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由6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

(4)正方体的展开图,可分四个类型错误!“一四一”型:中间四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各一个错误!“二三一”型:中间三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分别是两个和一个错误!“二二二”型:中间两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各两个错误!“三三”型:两侧各三个2 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并且相对的面完全隔开;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3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与其他四个面相邻,但只有一个相对的面,所以只要找到一组相对的面,也就同时确定了它们与其他四个面的相邻关系,从而能够通过想象把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

(2)判断一个图形折叠后相对应的面,可以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先确定一个面为下面,再想象折叠的过程,从而找出相对的面,也可以用实物折一折,直观地找一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分数的加减、乘除法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步骤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进行约分。

2.将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能约分的要进行约分。

具体方法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

3.分数化为小数的方法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

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4.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5.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例如,25÷5=?已知两个乘数的积是25,其中一个数是5,求另一个数是多少?6.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分数与整数相乘,此时分母不变;另一种是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7.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另一种是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数(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8.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小数要先化为分数才能求倒数。

1的倒数是1,而0没有倒数,原因是0不能作除数。

9.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0.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1.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运算定律:①乘法分配律:a×(b±c)=a×b±a×c;②乘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交换律:a×b=b×a。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第六单元“百分数”。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 第1节第2课时 什么样的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 第1节第2课时   什么样的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北师大版

返回目录
随堂练习 1.把两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 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1+2+1)×4=16(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6厘米。
2.用一根长2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如果围成长方体的长是20厘米,宽是18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228÷4=57(厘米) 57-20-18=19(厘米) 答:高是19厘米。
5.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单位:cm)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面积/cm2 32 32 40 40 20 20
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6题。
6.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制作一个这样的 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单位:cm)
(30+20+20)×4=280(cm)
答:至少需要280厘米长的木条。
3. 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 把它的长、宽、高各增加1厘米,得到一
个新的长方体,则新的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是多少? [(6+1)+(5+1)+(5+1)]×4=76(厘米) 答:棱长总和是76厘米。
返回目录
作业设计 作业1 作业2
随堂小练笔, 你行吗?
返回目录
作业1 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5题。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并
填一填: 它的长是( ( 长是( ),宽是( ),高是
);再测量一个正方体,它的棱 )。
下面哪几个面可以组成长方体?(单位:cm)
2cm 3cm 4cm
3cm
2cm
3cm
2cm
2cm
2cm 3cm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物,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数字和字母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

2. 学会用数字和字母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

3.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用数字和字母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尺子、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会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我会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们可以举例说明。

2. 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出一个例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请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答,并用黑板展示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按照刚刚讲解的方法,计算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题目。

我会巡视课堂,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体:长(a)、宽(b)、高(c)正方体:边长(a)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请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8厘米,请问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答案:1. 体积:12厘米× 4厘米× 6厘米 = 288立方厘米2. 表面积:8厘米× 8厘米× 6面 = 384平方厘米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及其特点,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课件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课件 北师大版

( ×) (6)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 × )
(7) 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三:说出下面米
厘 米
2厘米
分 米
6分米
厘 米 3厘米
5厘米
6分米
四 : 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 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
2. 正方体有( 6 )个面,( 12)条棱, ( 8 )个 顶点。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 ( 正方形 ),每条棱长都( 相等 )。
一. 填空:
3. 长方体中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 长方体的( 长 ),( 宽 ), ( 高 )。
4. 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 ( 墨水瓶盒 )的形状是长方体,( 魔方 ) 的形状是正方体。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
(2)
(3)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学会了……
2、我的体会是……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加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的等几何图形得基本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既是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是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我接着说一下学情。

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

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

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一、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中的被除数相当于除法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真分数指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假分数指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可以互相转化,方法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换。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以0),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分数的大小比较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五、约分(最简分数)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约分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在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是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小数是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

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xxxxxxx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三、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2、求长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单位必须一致,可以先换算成同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教材解析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教材解析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说明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这一单元为例,进行简单的单元整体框架梳理,并结合一节课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诊断、单元思考及课例分享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逻辑结构(横纵对比)纵向对比北师大的各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本形状特征,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后续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将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也是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其它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类直柱体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圆柱、圆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具体目录、课时及要求如下:《长方体(一)》这个单元由4部分主要内容,分6个课时完成教学。

在教学中,设计了搭一搭、剪一剪、涂一涂等多种探索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空间推理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们积累研究立体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横向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浙教版、人教版,4大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都差不多,其中苏教版、人教版、浙教版的对这块内容的知识编排尤为相似我们。

选择了北师版和人教版为例进行了对比。

北师大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安排在同个课时,而其它教版则拆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其次北师大专列了一课时进行学习“露在外面的面”,苏教版增学了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另外也只有北师大版教材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知识推后单元进行教学,其它教版则紧跟其后进行教学,更加关注知识间的连续性,而北版教材则经常将一些大单元内容切分成小单元,冷却一下后再进行后续学习,避免学习疲劳,降低学习难度。

二、学情分析: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学情分析。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长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6个面都是长方 面 形,相对的面形
状相同,面积相 等。
6个面都是正 方形,6个面 的面积相等。
12条棱,相对 12条棱的长度相 棱 的棱长度相等 等。
顶 8个
8个

努 力 吧 !
判断下面哪几个图形是长方体?

×
×

填一填
(1)长方体有( 6 )个面,( 12)条棱, ( 8)个顶点。
8个
4 厘 米 5厘米
7厘米
4 厘 米
6厘米
5厘米
4 厘 米
5厘米
5厘米
4 厘 米
4厘米
5厘米
1、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 厘 米
4厘米
2、又有什么区别呢?
4厘米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面: 有6个面,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棱: 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点: 有8个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 分成几组?
认识长方体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长方体是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三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宽、高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箱子、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3.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板书关键词,如长、宽、高、六个面等。

4.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通过操作卡片,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5.实践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前回顾旧知二、解决问题。

课时目标长方体知识要点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1.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个、5个面是正方形!练习一、判断并改正: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正方体的相邻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形。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形。

(5)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个面。

【知识点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长+宽+高=棱长和÷4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打结部分长度20×4+30×2+10=150cm练习:(1)分别说出下面长方体长、宽、高。

(2)看图2-6,并填空单位:厘米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厘米。

棱长总和是( )厘米。

上下两个面是( )形。

(3)看图2-7并填空单位:厘米这是一个( )体,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棱长之和是( )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有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需要在用铝合金包裹玻璃连接处,需要()米的铝合金。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其中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厘米。

30㎝20cm20cm(6)把两个棱长 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7)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6)一个长方体长 12厘米宽 8厘米高 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

(8)一个长方体的礼堂如图,过节时需要在四周装上成串的彩灯,每串彩灯长2m ,一共需要多少串彩灯?(9)一个长方体棱长和164cm ,已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为72cm ,长方体的高是多少cm ?(10)一个长方体棱长和164cm ,已知长方体的左面周长为 40cm ,长方体的长是多少cm ?(11)一个长方体棱长和164cm ,已知长方体的正面周长为56cm ,长方体的宽是多少cm ?(12)一只鱼缸,棱长和为280cm ,其中,底面周长为50cm ,右面周长为40cm ,前面周长为50cm ,鱼缸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知识点3】确定长方体中每个面的形状以及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长方体一共有( )个面,( )面完全相同,如:前面和( )完全相同,( )和( )完全相同,( )和( )完全相同。

根据习惯我们一般认为在一个平面中水平方向的为长,垂直方向的为高。

根据这一习惯我们我们只需找到需要的面并根据习惯确定长和宽即可。

例如:如图下列长方体的后面是( )形状,长是( )宽是( );它的右面是( )形状,长是( )宽是( );下面是( )形状,长是( )宽是( )。

练习: (1)长方体展开后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展开后哪俩个面是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吗?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什么?30m 6m 50m上下左后右前(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6、4米,它的前后的面的面积是(),左右的面的面积是(),上下的面的面积是()。

【知识点4】折叠可以组合成正方体:经过折叠可以组合成长方体:练习:下列三个图形中,能拼成正方体的是()①②③【知识点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切割组合对棱长的影响(1)切割将长方体横向切割成两个长方体后,棱长将比原来一个长方体时增加4条长和4条宽;(棱长增加的最长)将长方体竖向切割成两个长方体后,棱长将比原来一个长方体时增加4条宽和4条高;(棱长增加的最短)将正方体沿无论沿那个方向切割成两个长方体后,棱长将比原来增加4条棱。

(2)组合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沿上下面组合后,棱长比原来两个长方体时减少4条长和4条宽;(棱长减少的最多)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沿前后面组合后,棱长比原来两个长方体时减少4条长和4条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沿左右面组合后,棱长比原来两个长方体时减少4条宽和4条高;(棱长减少的最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沿上下面组合后,棱长比原来两个正方体时减少8条棱;一次类推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沿上下面组合后,棱长比原来三个正方体时减少16条棱,四个组合减少24条棱,五个组合减少32条……(公式:8×(N—1))例如:将五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后,棱长和为140厘米,原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多少?分析:五个正方体棱长共有12×5=60条;将五个完全相同正方体组合后棱长比原来减少32条,还剩60-32=28条;即这28条棱的长度和即为新长方体的棱长和,所以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为:140÷28=5cm;所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为:5×12=60cm。

【知识点6】小正方体拼大正方体的规律由于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相等,所以要用小的正方体拼出大的正方体每条棱上摆放的小正方的个数应该是相等的,因此要拼出最小的正方体至少需要2×2×2=23=8个(也就是说每条棱上放2个小正方体),接着再往大了拼正方体,就是每条棱上放3个小正方体即3×3×3=33=27个,依次类推接下来是4×4×4=43=64个;5×5×5=53=125个……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要用小的正方体拼出大的正方体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应该是一个数的立方。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熟记一些数的立方: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小正方体拼大长方体的规律规律同正方体,首先观察大长方体各棱长分别是小正方体棱长的几倍,如,长方体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a倍,宽是小正方体棱长的b倍,高是小正方体棱长的c倍,则,大长方体就是由a×b×c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练习:(1)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大正方体需要()个小正方体。

(2)用棱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棱长为9厘米的大正方体需要()个小正方体。

A、8个B、27个C、26个D、64个(3)用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

A、4个B、8个C、16个D、27个(4)下列有一些数量的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哪些数量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体。

()A、27个B、4个C、1个D、8个E、32个F、125个(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8、12、9,如果用棱长为3的小正方拼一个这样的长方体,一共需要()块这样的小正方体。

(6)用()个棱长为4cm的小正方体可以拼出一个长为16cm,宽和高均为8cm 的长方体。

(7)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深3分米,放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共可以放()块。

(8)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具长方体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综合练习(一)基本题1.填空题。

⑴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其中可能有一个或两个相对的面是相同的()形,相对的面面积()。

⑵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⑶长方体有()个顶点。

⑷正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它们的面积()。

⑸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⑹正方体有()个顶点。

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⑻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用下图表示出来。

2.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面、12条棱、6个顶点。

()⑵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⑶一个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⑷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⑸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立方体。

()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二)变式题。

1.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⑴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A.20B.40C.60D.80⑵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A.48B.64C.32D.96⑶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a 厘米,它的棱长是( )厘米。

A.6a B.6a C.12a D.12a ⑷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5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底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B.14C.5.25D.21 四、解决问题。

1. 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2. 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3.一个长方体棱长的和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