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教案

合集下载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认识到普遍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普遍联系的概念与特点2. 普遍联系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3.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4. 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5.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普遍联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特点和实例分析。

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人际沟通的体会和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普遍联系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案例材料3. 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卡片、贴纸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普遍联系的概念,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普遍联系?在生活中有哪些普遍联系的例子?”2. 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与特点(10分钟)讲解普遍联系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5分钟)讲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4. 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10分钟)介绍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

5. 案例分析:普遍联系与人际关系和谐(10分钟)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普遍联系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关系。

6. 分享与讨论(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普遍联系与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5分钟)9. 教学反馈(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普遍联系与人际关系和谐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0. 教学调整(课后)根据教学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普遍联系与生态环境和谐2. 普遍联系与社会和谐3. 普遍联系与个人成长4. 实践中的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5. 评估与反思七、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尊重他人,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教学方法】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分析例子:“经典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2、总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讲授新课」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分析例子:“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仅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还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2)思考问题: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联系。

(3)首先,联系是一种关系。

例如:师生关系。

其次,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例如: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神经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1、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3、以积极态度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二、在复杂多变的联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人际和谐2、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学会共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联系?2、怎样理解联系的观点?3、人际和谐的特征是什么?
课后小结
教学环节中导入效果很好,通过对西游记的讨论引出联系,通过对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分析,阐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生动,吸引人。在人际关系部分的讲解中,侧重学生感想和领悟,重点突出,发人深省。课堂中学生自己组织讨论的练习可加以强化,并多赋予时间。
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反对主观臆造的胡乱联系。
3、以积极态度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和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
二、在复杂多变的联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人际和谐
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
平等相处
宽松的人际环境
相互真诚信任
友善和关爱
2、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难点
如何用联系的观点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关键
联系观点的运用
教具资料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师生问候。
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举例说明。
讨论:神奇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一提起它,你会想起哪些影视作品和有意思的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认识到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普遍联系的原则来促进人际和谐。

1.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的定义与特点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人际和谐的意义与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普遍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际和谐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第二章:普遍联系的原理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理解普遍联系与事物发展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普遍联系与事物发展的关系普遍联系在自然、社会和人文领域的体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其与事物发展的关系。

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在各个领域的体现。

思考题: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运用普遍联系的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

3.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运用普遍联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实例分析: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普遍联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运用普遍联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

第四章:人际和谐的意义与价值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人际和谐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人际和谐的概念与内涵人际和谐的意义人际和谐的价值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和谐的概念、意义和价值。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际和谐的理解和体会。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3.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0分钟)
a.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于人际和谐的理解和重要性;
2.理论讲解(20分钟)
3.案例分析(30分钟)
a.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人际关系问题;
c.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

4.情境演练(20分钟)
a.组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
c.老师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5.总结提升(15分钟)
四、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案例分析材料;
3.角色扮演场景说明。

五、教学评估:
1.学生参与讨论和演练情况;
3.总结性问答。

六、教学延伸: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人际交往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版)教学目标:1.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掌握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和应用方法。

2.认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了解人际和谐的实现方式。

3.掌握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和应用方法2.人际和谐的实现方式及相关技能3.如何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例出发思考:“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什么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发现这些联系?”二、讲解(20分钟)1. 思维方式的转变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特点,从而转变思考方式,采用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进行思考。

2. 认识方法和应用方法讲解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和应用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让学生领会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实际意义。

3. 人际和谐的实现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探究实现人际和谐的方式。

比如,以对方为中心,以礼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等。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人际和谐的实际意义。

三、小组合作(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一些沟通技巧,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展示同理心等。

同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模拟冲突场景并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普遍联系的意义是什么?”,“实现人际和谐的方式有哪些?”等,并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

五、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分析两个不同的问题,并思考人际和谐的实现方式。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思考、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通过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角色扮演活动也提高了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冲突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实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教案标题:培养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并认识到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交互动的能力。

3. 提供学生实践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普遍联系的概念,解释它与人际和谐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讨论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主体: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不同场景下的人际关系,并讨论每种关系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场景,并扮演其中的角色,模拟不同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

鼓励他们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来解决潜在的冲突。

5.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验,并总结出有效的人际交往策略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拓展活动:6. 制定情景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为不同的情景设计游戏,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展示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技能。

例如,模拟学校里的友好竞争,家庭中的合作等。

7. 角色扮演反思: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后进行反思,讨论他们在互动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评估:8.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评估他们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游戏中展示的人际交往技能。

鼓励他们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彼此改进。

教案延伸:9.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技能,例如主动与同学合作、关心他人的需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

10.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并邀请家长提供反馈和支持。

教案资源:- 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定义和解释材料。

- 角色扮演情景卡片。

-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记录表。

- 学生评估表格。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游戏中展示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盖茨和他的三位关键人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归纳:(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师:你能否举出一些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具体事例?
生: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联系的生态系统,我们生物课上学过生物链。
(问):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变暖?我们愿意让它发生吗?我们能否改变它?
生:人类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引起了全球变暖。
师: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极端气象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个结论是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害增多,可它发生了,这说明联系又有什么特点呢?
师:联系是普遍的,对于我们做事情有什么启示呢?
归纳: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师:我们说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是就等于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呢?你能否举例说明呢?
生:略。
镜头一: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多个地区创下降水量、高温历史极值,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新趋势,专家建议,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同时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和“减缓”两手抓。
3.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
4.项目规则
(1)各组(每组10人)统一在风火轮内站好,由裁判统一发布口令出发;
(2)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
(3)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如有违规接触地面的组员,取消比赛资格;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认识到普遍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普遍联系的概念与内涵2. 普遍联系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3. 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4.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方法与技巧5. 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道德素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内涵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际关系和谐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方法与技巧。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合作共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普遍联系的概念。

2. 讲解普遍联系的内涵与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普遍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人际交往。

4. 讲解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道德素养。

6.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人际交往经验。

7. 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普遍联系的概念与内涵。

2.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遍联系的实例。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观察学生对普遍联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课堂参与度,包括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3. 情景模拟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关爱他人的行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用于提供普遍联系和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2. 案例材料,包括真实或虚构的人际关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视频或多媒体资源,用于展示人际关系和谐与不和谐的实例。

4. 情景模拟道具或卡片,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

八、教学要点:1. 强调普遍联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第四版)电子教案: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第四版)电子教案: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s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高教第四版)s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运用: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嫦娥奔月》设问:“嫦娥”成功奔月作为探月工程的一部分,是如何体现了普遍联系原理的?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探月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与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新课讲授>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幻灯片:联系的定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联系是一种关系。

例如:师生关系。

其次,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例如: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神经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最后,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如我们看到的“嫦娥奔月”。

幻灯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哪些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1)联系是普遍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

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会遭到惩罚,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无论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事物内部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人际和谐是中国的宝贵文化传统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和为贵”以及和谐社会主义的内涵。
问题探究:人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然后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什么是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展示幻灯片:指出人际关系的特性:客观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1)客观性。故事回放“好玉米是这样获得的”,教师解说故事,请学生说出理由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纵向联系的角度讲解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最后,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我们看到的“嫦娥奔月”。
幻灯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哪些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1)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一、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普遍联系的原理与意义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认识到普遍联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原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1. 普遍联系的概念: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普遍联系的原理: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 普遍联系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普遍联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普遍联系的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普遍联系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普遍联系原理处理人际关系。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情况,评价学生对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指导书、课后作业题库。

八、教学建议: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普遍联系原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时间:45分钟。

十、教学难点:普遍联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观,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和谐人际关系的内涵: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

2. 和谐人际关系的特点:稳定性、亲密性、长期性、共同发展。

3.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倾听、包容、赞赏、合作。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和谐人际关系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理解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概念。

探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定义。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概念和作用。

小组讨论法:探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第二章:普遍联系的概念2.1 教学目标理解普遍联系的含义。

掌握普遍联系的基本特征。

2.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的定义。

普遍联系的基本特征。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普遍联系的含义。

小组讨论法:探讨普遍联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人际和谐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掌握促进人际和谐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人际和谐的定义。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促进人际和谐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讨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模拟促进人际和谐的方法。

第四章: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关系4.1 教学目标理解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关系。

探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相互作用。

4.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关系。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相互作用。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促进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方法5.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方法。

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促进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讨促进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方法。

角色扮演法:模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普遍联系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普遍联系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掌握运用普遍联系原则来促进个人发展的方法。

6.2 教学内容普遍联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运用普遍联系原则来促进个人发展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法:鼓励学生思考普遍联系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

小组分享法:学生分享运用普遍联系原则的个人经验。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第一篇: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王霁主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联系的含义与观点,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矛盾,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扮演法、启发教学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请听歌曲《国家》教师:《国家》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国与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新课讲授〉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联系的含义教师: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可分三个层次理解把握:1、联系是一种关系。

如:师生关系。

2、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如:一棵树的树根、树叶、树皮、树茎、树枝之间。

3、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如:奥运会运动员取得金牌。

运动员与家庭、教练、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那么,再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世界上还存在哪些这种具体的联系?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种联系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联系都有何观点?(二)联系的观点1、联系是普遍的教师展示:桑基鱼塘的图片教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联系是普遍的。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教案标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人际和谐的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普遍联系的概念和重要性:a. 介绍普遍联系的定义和内涵。

b. 分析普遍联系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人际和谐的意义和影响:a. 解释人际和谐的概念和特征。

b. 探讨人际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3. 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a. 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b. 设计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的培养:a. 教授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表达尊重。

b. 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a. 引发学生对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思考和讨论。

b.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合作和沟通的认识。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普遍联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b. 解释人际和谐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三:合作活动(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任务,如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项目。

b.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体会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步骤四: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训练(15分钟)a. 教授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表达尊重。

b. 模拟冲突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a.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对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

2. 合作任务和活动的材料。

3. 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监听学生的沟通和解决冲突过程,评估其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教案标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普遍联系的概念,以及它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巧,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不和谐情况,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什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重要?讲解普遍联系的概念(10分钟):1. 解释普遍联系的概念:普遍联系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 通过实例解释普遍联系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如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等。

探讨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15分钟):1.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如尊重、信任、合作等。

2. 请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总结出和谐人际关系的共同特征。

培养积极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如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项目。

2. 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共同努力达成共识。

3.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合作和沟通技巧。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请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实际应用。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短文。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1. 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及自我评价
对个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图片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升华主题:正是人际的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战胜各种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安全教育
「」
分钟
什么叫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的安全性强调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因素。要求食品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食品安全一般指相对安全性,是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作量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在有效控制食品有害物质或有毒物质含量的前提下,一切食品是否安全,还要取决于食品制作,饮食方式的合理性,适当使用数量,以及食用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其一,不及其余。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自我满足。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重视个体、局部对整体的意义,又要把个体和局部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在人生的成长中,既重视个体对集体和社会的价值,也要充分看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2.学会与人共处、和谐共事
以教师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一谈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如何化解与同学之间或父母之间的矛盾的,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谐相处。
3.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师利用教参资料进行讲解,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待不同的人应采取的交友原则和技巧,学会交友,获得快乐的人生。展示名人名言,进一步强调友谊的作用和获得友谊的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略)


「」
分钟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幻灯片: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联系是一种关系。例如:师生关系。
其次,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神经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授课章节
授课日期
2013年2月
授课题目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授课类型
理论课讨论课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能力目标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问题探究:人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然后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什么是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展示幻灯片:指出人际关系的特性:客观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1)客观性。故事回放“好玉米是这样获得的”,教师解说故事,请学生说出理由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纵向联系的角度讲解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2.人际和谐及其特征
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人际和谐的特征。教师展示“人际和谐的特征”幻灯片,并逐一进行讲解。运用图示展示和故事回放,引导学生讨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的作用”。
3.人际和谐的作用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进入中职的第一天,如何和同学相识并建立友谊的,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和友谊后,内心有何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只有主动地交往,自觉地投身到社会生活中,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教师总结: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决定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因此,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特性,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才会更深刻。
3.社会交往的作用
脑力激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看哪个小组能总结出更多的作用。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发言,并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小故事“天堂与地狱”来升华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2.学会与人共处、和谐共事
3.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引入
「」
分钟
多媒体展示录像:嫦娥奔月
设问:“嫦娥”成功奔月,我们应该感谢谁?
教师:(小结)探月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与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情感目标
尊重他人,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2)复杂性。课堂练习。请学生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和不同的社会角色。
(3)交互性。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故事:莫斯科街头,大文豪萧伯纳遇到一个苏联小姑娘,两人有一段交谈……
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心态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教师说出故事,并给出人生的启迪:身份只是暂时的标记。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1.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3.社会交往的作用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人际和谐是中国的宝贵文化传统
2.人际和谐及其特征
3.人际和谐的作用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讨论:为什么探月工程一度停滞?面临困境,需要迫切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介绍有关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联系是有条件的。
展示幻灯片:试一试,请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嫦娥奔月”录像以及前面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进行归纳总结:
课堂活动:评选“和谐”标兵
在班级中开展评选“和谐”标兵活动,并说明评选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只有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人际和谐是中国的宝贵文化传统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和为贵”以及和谐社会主义的内涵。
(3)要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意区分不同的特点。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才能努力去发现挖掘,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1.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鲁滨逊漂流记”片段
最后,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我们看到的“嫦娥奔月”。
幻灯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哪些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1)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会遭到惩罚,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无论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事物内部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