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预习方法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式预习三步法

——做学习的主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预习的方法——批注式预习。什么叫批注式预习,是指我们在课前预习时,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批注式阅读进行课前预习,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等,与文本进行深入、全面的对话,并直接在文本上圈点勾画,写上阅读心得、感悟及困惑,留下自主阅读的思想轨迹的一种读书方法。高年级学生如果养成批注式预习的习惯,将受益终生。下面老师就重点讲一讲怎么做批注式预习。

一、第一步:找准位置,充分利用空间

课文中的空白处就是批注的“一亩三分地”。根据所做批注的位置,大致可以把批注分为:眉批、尾批、夹批、旁批。

首先我们来看篇头质疑——眉批主要是在课文的题目、课文的开头,进行质疑、评价或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等。如:一个学生在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美丽”下方画上一条横线,打上一个问号,意为: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在课题旁批注:“为什么美丽会跨越百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往下读文,学生读书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自然就做到了边读书边思考,边思考变边探寻答案了,读书就变成了自我的一种需要。

2.篇后悟语——尾批则是在课文、段落的结尾处,把对读文后的感悟所得,或者困惑进行总结性的概括或者质疑。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有个学生在结尾处批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学生必定要回读课文,必定要深入思考,才能解除疑窦,阅读的能力自然得到锻炼与提高。

3.书间笔痕——间批与旁批则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或课文侧面,做上注解,写下自己读文时的感悟、疑问、评价等。在预习《匆匆》一课,在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旁做了批注,写到:“排比,写出了时间的飞逝。

”然后在“有……的时候”下画了着重号,写到:“作者有一种无奈和惋惜!”这是多么精彩而伟大的发现,我应该为孩子的细心和思考能力而叫好!

“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兴之所至,由感而发,随看随记,因此,批注的位置不是一层不变的。为了便于课堂上交流,有的时候批注的文字比较多,篇幅较长的,可以用打箭号、标序号等方法进行换页、转移位置标注。但是,因为是批注,我更鼓励学生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二、圈点勾画,合理运用符号。

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一定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预习时,要拿着笔,边读边注,随读随注。学生可以在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因此,在批注中圈、点、勾、画等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五花八门的符号不利于同学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统一这一“批注密码”,设计出一套批注符号。如,我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设计了这样一套批注符号。

批注时我还要求学生必须用铅笔,这样便于课堂上交流时修正。有了一套统一的批注符号,学生自己使用时不会混乱,同时交流展示时还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批注能力。统一的批注符号使用得心应手之后,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习惯,学生可以受用终生。

三、多种批注,促进阅读思考

1.圈点式批注:一般是预习中初读课文时,对课文比较简单的圈点勾画。比如标注自然段,分段分层,圈画生字词、标注多音字,画出课文或段落的中心句等。

2.感悟式批注:再读课文时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疑难之处或者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的标注。这种感悟式的批注能帮助学生潜心读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3.点评式批注:就是对课文中的内容或人物、事件等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见解与看法。这是个性化阅读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4.联想式批注:即标注由课文内容而联想到的文外相关知识。可以是文中一句话想到的一句名言、古诗、俗语;可以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也可以是其他相关联的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由此及彼的将知识拓展到课外。这种批注方法有助于知识的拓展、整合与迁移。

5.赏析式批注:学生对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写下赏析式的文字。可以是对作者某个句子修辞手法妙用的欣赏,可以是对作者遣词造句的赞叹,也可以是作者写作方法的赏识,领悟作者的写作高超之妙,并学以致用。如,一个学生预习《一面》时,在描写鲁迅外貌的段落后面批注到:“作者只抓住了鲁迅的头发与胡须进行描写,就突出了鲁迅先生的刚毅与坚强。外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谨记!”他还在谨记下方打了“△△”。这样的阅读就是有思考的阅读,就是有价值的阅读!我们鼓励学生这样不凡的发现!

6.补充式批注:针对课文中的某句话的出处、典故做批注,或者是对课文中的“留白”、省略的部分进行添加、补充。如《中华少年》这首诗中,“春天的故事”、“黄河纤夫”、“冬子”等多处词汇都来自典故、古书或历史事件等,就需要学生在预习时查找资料,进行注解、补充说明。

四、持之以恒,提高批注实效

1.范本引路。教师可以把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进行批注,然后进行展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批注的方法。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批注,通过交流反馈预习批注,比较分析,在交流中感悟,改进批注的方法。平时,我对学生比较精彩的批注

或者比较好的批注方法,给予肯定,并通过展示台展示,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有个范本进行模仿,训练久了,落后的学生也就跟上了。

2.评价促进。教学中,通过课堂交流,发现学生做批注的精彩之处,积极评价,树立典范,鼓励学生独到的见解与创新之处。例如,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设立了阳光币的奖励机制,我对批注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就奖励一张阳光币,学生积极性更高了。当然,还可以采用画五星、评等级等形式,充分鼓励学生取得的成果。

3.持之以恒。平时可以定时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做预习批注的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批注,进行展示交流。我班每个小组都有两个个学习小组长,两个组长每天轮流对组员的预习批注进行检查、反馈,使活动能持之以恒。时间长了,学生养成习惯了,可以改为不定期地抽查。

4.延伸拓展。把课前的预习批注方法迁移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大力提倡学生边阅读边批注的习惯,使学生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班级中形成风气,使批注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荣耀。我校自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学生读书的氛围更浓厚了,中午“午读”时,可见每一位学生手执有笔夹的笔(我要求学生所读的书上必须夹着一支笔),静静地潜心读书,时而圈圈画画,时而“沙沙”做着批注,批注式阅读已经形成了学生读书时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了。

5.允许“误差”。预习批注是以学生个体主体性为指归的,因此允许学生对课文的“曲解”、“误读”,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许学生的见解与教参、与我们的课前预设相差甚远,但这种“误读”是经过他们思考的,探究的结果,是有价值的,我们应当在批注式阅读中鼓励这种“曲解”、“误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要把批注阅读从课前预习,迁移到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发扬到课外阅读中去,甚至还可以借鉴到其他学科中去。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长此以往,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形成阅读个性,培养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边批注一边阅读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发展了思维,养成了阅读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运用批注式阅读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课前阅读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是有深度的阅读,是有个性的阅读,是有价值的阅读,更是一种快乐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