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儿科护理学课件_2-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课件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课件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 儿童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在判断一个儿童的发育是否正常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 响,只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连续、动态的观察,才能做出正 确的判断。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包括特征、潜力、趋向、 限度等。许多身体方面的特征,如体型、体格、个性特征、肤色、 头发的颜色、性成熟的早晚等都与遗传有关。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 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 测量方法:3岁以下用量板卧位测身长,儿童脱帽、鞋袜及外衣,仰 卧于量板中线上,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儿童的膝部,使 两下肢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紧贴儿童足底,并与足底相互垂直, 精确读数至0.1cm。3岁以上可采用身高计或固定在墙上的软尺进行 测量,儿童脱帽、鞋,直立,两眼直视前方,足跟靠拢,足尖分开 约60°,臀部和两肩都接触立柱或墙壁,测量者移动身高计使头顶板 与儿童的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精确读数至0.1cm。
• 测量方法:取卧位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一手将软 尺零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固定于胸骨线第4 肋间),一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两肩胛骨下缘回至零点。取平静 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精确读数至0.1cm。
(五)上臂围
• 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UAC)为沿肩峰与尺骨鹰 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反映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 皮肤的发育。生后第1年内增长迅速,1~5岁期间增长缓慢。上臂 围可用于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筛查。评估标准:>13.5cm为营 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PPT(二)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PPT(二)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但这些儿童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多数患儿记忆力好,尤其 在机械记忆方面。
治疗护理措施: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交友、自立。
第五节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
一、体格生长的监测和评估 1.均值离差法 2.中位数百分位法 3.生长发育图法
二、心理社会发展的监测 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是6岁以下小儿心理发育最常用的 筛查方法。共104个项目,分布于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 语言、大运动4个功能区。
4、婴儿有意识叫出“爸爸”“妈妈”的月份是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5、新生儿想象力为
A.无想象
B.有想象萌芽
C.有简单想象 D.有丰富想象
6、一健康婴儿,身长65cm,可独坐一会儿,不会爬,会用手摇玩具,
能认出熟人和陌生人,最可能的年龄是
A.3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2.游戏的功能 (1)感觉运动发展 (2)智力发展 (3)社会化 (4)创造性 (5)自我认同 (6)道德价值观发展 (7)治疗性价值
第四节 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偏移
一、遗尿症:一般小儿2-3岁后已能控制膀胱排尿,5岁以后 小儿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大多发生在夜间熟睡时,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概念。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
二、运动功能的发展 小儿动作发育遵循一定规律:
①由上至下或由头至尾; ②由近到远; ③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 ④由粗动作到精细动作; ⑤先有正向动作后有相反动作。
粗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为: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三、语言的发展 语言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语言表达三个阶段。
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min,7~10岁 20min,10~12岁25min,12岁后30min。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ppt课件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营 疾
养 病
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
孕母情况
生活环境
15
(一)遗传因素:




体格:皮肤、身高、脸型等 心理社会:性格、气质等 性别: 体格生长:青春期初、青春期末 外形特点:骨盆、肩宽、脂肪、肌肉
16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应营养素供给比例适当 长期营养不良、营养过多
咿呀发言 一哭二静三会笑, 发爸爸、妈妈复音 四咿五呀六妈叫。 叫爸爸、妈妈 七双八仿九会意, 开始说单词 二岁字三个, 说出几个词 三岁说短歌。 简单句 短歌谣 简单故事
75
2~3个月:
3~4个月: 7~8个月:
以笑、停止啼哭等行为表示认识父母
社会反应性大笑 认生
9~12个月: 认生高峰 三笑六认生
▲ 6 个月内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 ▲ 1岁时头围 = 1/2身长+10cm
36
齐眉弓上缘至枕骨结节的周长
37
38
5、胸围( CC )
▲ 定义: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 意义: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 增长: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 岁:胸围=头围;1 岁以后超过头围。
70
(二)精细动作(fine motor)
3~4个月: 6~7个月: 9~10个月: 定向取物 物品换手 拇、食指对指取物 三玩手五抓七换手 九月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叠2~3块方积木 叠6~7块方积木
12~15个月: 乱涂画
18个月:
2 岁:
71
3~4月 吃/玩手
5~6月 伸手抓物
10
12
▲ <6个月:体重(kg) = 出生体重 + 月龄 × 0.7 ▲ 7~12月:体重(kg) = 6 + 月龄 × 0.25

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二章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二章 生长发育
境,因而产生一种自我意识。
2.幼儿期(自主羞怯或怀疑)
幼儿通过爬、走、跳等动作来探 索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身体、行 为、环境的控制能力加强,逐渐
建立自主感。
4.学龄期(勤奋自卑)
此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决定 性阶段,儿童迫切的学习文化 知识和各种技能,通过与他人 的竞争和合作学会理解规则, 从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并强 烈追求如何将事情做得完美。
3.营养
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携带遗 传信息,决定儿童个体发育 的特点。
1.遗传因素
2.性别
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长)、体重较同年 龄男孩为小。
项目一 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一、 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 带生长迅速。而良好的居住环境、 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水源清洁等,以及健康的生活方 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1.均值离差法
2.百分位数法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固定分组 ,通过大量人群的横断面调查 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通常以 均值±2个标准差(包含95%的 总体)为正常范围。
当测量值呈非正态分布时,中 位数相当于均值离差法的均数 ,通常以P3~P97(包含94% 总体)为正常范围。
该方法用偏离该年龄组标准差 的程度来反映生长情况,可用 于不同人群间的比较。
6.生活环境 4.疾病
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 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长)、体 重较同年龄男孩为小。
5.孕母情况
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营养不良首 先导致儿童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和身体 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如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等。 而且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现阶段,儿童摄入过多能量所 致的肥胖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课件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课件

(三)、牙齿的发育
➢ 乳牙共20 个,恒牙共32个
➢ 约自6个月起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可 视为异常,最晚2.5岁出齐
➢ 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换 之恒牙
(四)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发育
1、脂肪组织的发育,主要是细胞数 目增加和体积增大;
2、肌肉组织的发育,与营养、运动 密切相关;
(五)生殖系统的发育
第一章 绪论
Object: 1、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和一般原则; 2、熟悉儿科护理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4、认识儿科护士的职业形象特征及角色要求;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为胎儿至青少年时
期的儿童,由于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之中, 故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要。
第二章 生长发育
Object: 1、掌握儿童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征; 2、熟悉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概述
生长发育是儿童机体不同于成人的基本 特点。
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 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 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一般原则
inform:
1、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正处于不断生长发 育的过程中;
2、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注重年龄因素;
3、病程特点是起病凶猛,变化多端,易 反复;
4、强调预防为主;
Principle: 1、以儿童及其及家庭为中心;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是对儿童提供综合性、 广泛性的护理。不仅对小儿疾病的护理,还包 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 质量,减少发病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 身心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自学) 生殖系统发育(自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六、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内容:神经系统发育
感觉、运动及言语的发育 心理活动的发展及社会行为的发展(自学) 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一)神经系统发育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是神经 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
1. 脑重量
出生时 370g 6月 700g 1岁 900g 10岁 1350g 成人 1500g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 立位测量时足跟、臀 部、两肩胛、枕后节 结同时紧贴测量杆 • 头放正,即眼眶下缘 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 平线上 • 头顶板必须与测量杆 垂直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称坐高。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 的发育。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5岁时约为54‾58cm,接近成人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头围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胸围是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 的长度。
胸围大小与营养和胸廓的发 育密切相关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胸围<头围,平均为32cm
1岁左右:胸围=头围
1岁以后:胸围>头围
1岁至青春期前:
胸围-头围(cm) ≈岁数减1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 的发育水平,反映小儿的营养状况。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5岁以下小儿评估标准为:
>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 测量皮下脂肪不仅可反映全身脂肪 量的多少,还可判断肥胖与营养不 良的程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营养
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 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 营养的影响越大。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疾病
急性疾病常使体重下 降;慢性疾病可使体重和 身高都落后;内分泌疾病 常引起骨骼和神经系统发 育迟缓。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孕母状况
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可 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妊娠 期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早 产和胎儿体格及脑的发育 迟缓。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测量方法
卧位测量
坐位测量
立位测量
母抱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 应在晨起空腹时 将尿排出后进行 • 每次测量应在同 一磅秤
• 每次测量应在同 一时间进行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 长度,是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 总和。身高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 指标。 3岁以下婴幼儿采用仰卧位测 量,称为身长;3岁以后用立位测量, 称为身高。
占体重10~12%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出生时大脑的外观与成人相似,但皮层薄、沟裂较 浅。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状突与轴突 少而短。3岁时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与成人近似。
2.神经髓鞘形成
感觉神经系统:生后2~3月形成 运动神经系统:5月至4岁形成 锥体束:则生后2岁左右才形成
第二章 生长发育
3.脊髓
脊髓的发育:出生时已基本成熟,2岁时已接近成人。 小儿脊髓发育相对较长: 穿刺时要注意: 婴幼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 同成人。
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 4岁时平第一腰椎。
第二章 生长发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神经反射发育
出生后即具有一些生理反射如:角膜反射、对
光反射、 吞咽反射终身存在。吸吮反射1岁后消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学
主讲教师
周正秀(副主任护师)
泸医附院新生儿科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正常值和计 算公式、前后囟闭合时间和牙齿的发育。 2、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脊柱发育、 运动发育和语言的发育。 3、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 价,生长发育的特殊问题及干预措施。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测量卡尺
用拇指与食指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肤及皮 下脂肪,捏时两指间的距离为3cm 将钳板置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并钳住, 测量其厚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常用的测量部位
上臂三头肌部位
背部
腹部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囟门
多块颅骨交界处形成的间隙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囟门
前囟:两额骨与两顶骨交界处形 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2cm,6 个月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 1‾1.5岁时闭合。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牙齿
乳牙萌出:生后6个月(4‾10个月)
出齐时间:2‾2.5岁 出齐20个
2岁以内牙齿数目推算:牙数≈月龄减4‾6 恒牙: 7~8岁乳牙按萌出的先后次序依次 脱落代之以恒牙。 恒牙出齐32个 出牙迟缓、牙质发育差:多见于严重营养 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21- 三体综合征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正常范围: 均值加减 2 个标准差的范围 均值上下波动10% 评价时以小儿自身体重增长的 变化为依据,不可以“公式”计算 来评价,也不宜以人群均数当作 “标准”看待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临床判断: 体重过重: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 超过均值15% 见于肥胖症。 体重过轻:较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 低于均值15% 见于营养不良。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50cm 1岁时:75cm 2岁时:85cm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红色为 增长的 部分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估算公式 2‾12岁小儿:身长(cm)=年龄
(岁) ×7+70 或
身高(cm)=年龄×6+77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 长度为头围。
反映脑、颅骨的发育。
头围测量在2岁以下最有价值。 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 提示可能为脑积水。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为34cm 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
1周岁时头围约46cm
2岁时约为48cm
5岁时为50cm
1.视感知 2.听感知 3.味感知 4.嗅感知 5.皮肤感知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视感知
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只能看清 15‾20cm距离内的事物
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 3‾4个月可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 4‾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或乳瓶 5‾6个月可以注视远距离的物体 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我国1995年9市地区儿童 坐高与身高的统计显示: 出生时约67% 6个月时64% 1岁时62% 2岁时60% 6岁时55% 14岁时53%
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身比例的改变,比坐高 绝对值更有意义。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测量方法
婴幼儿仰卧位测量 顶臀长即为坐高
3岁以上的小儿坐在坐 高计凳上,骶部紧靠量 板,挺身坐直测量
生长: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
化。可用测量的方法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
的成熟。表示质的变化。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二、 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体差异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 程,但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速度不 同,呈现阶段性,如生后第一年增 长很快,为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 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腹围
腹围是指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 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2岁前腹围约等于胸围 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 腹围异常增大多提示腹水及消化道 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腹围
腹围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上臂围是在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 中点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二)顺序性
顺序规律: ①由上到下 ②由近到远 ③由粗到细 ④由简单到复杂 ⑤由低级到高级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三)不平衡性
小儿机体各系统的发育在不同年 龄阶段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 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发 育先快后回缩.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四)个体差异
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 小儿生长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各有其自己的生长“轨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囟门 临床意义
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脑积 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 脑膜炎、脑炎、脑积水、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脊柱发育: 3月抬头 6月会坐 1岁走路 出现凸向前的颈曲 出现凸向后的胸曲 出现凸向前的腰曲
4.嗅感知
出生时嗅觉已发育完善,新生 儿对愉快和不愉快气味刺激会 出现不同的表情。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3kg(第1个月增加1‾1.5kg)
3月龄: 6kg(约为出生时的2倍)
12月龄: 9kg(约为出生时的3倍)
2岁时: 12kg(约为出生时的4倍)
2‾12岁:平均每年增长约2kg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估算公式: 3‾12个月小儿: 体重(kg)=(月龄+9)/2 1‾6岁小儿: 体重(kg)=年龄×2+8 7‾12岁小儿: 体重(kg)=(年龄×7-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