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与相关性
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是什么
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是什么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对于证据的收集,要根据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的原则。
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
证据的合法性在各国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界定。
大陆法系国家将证据的合法性称为证据能力,即一定的证据材料能否成为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证据的资格,这种资格是法律所赋予的,所以证据能是证据的法律属性。
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合法性表现为: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的来源,合法的形式,由合法的主体通过合法的途径方法收集,并经依法查证、核实与判断。
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2款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64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可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这些都是关于证据合法性要件的规定。
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要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两个司法解释体现出来,具体落实在录音资料这一证据种类上。
行政诉讼中,关于证据的合法性规定与民事诉讼中的规定相同。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6月4日通过,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规定》中的第58条规定:“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55条规定了合法性的审查内容:“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中举动合法性:一证据是否合法定形式;二证据的取得是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三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
”关于非法证据可采性,世界各国的做法也不一致。
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一方面立法规定禁止采信非法证据;另一方面规定,在有必要采信时,必须经过合法的转化,把非法证据转化合法证据之后,方可采信。
同时,对非法收集证据的侦察人员,还要根据违法程度依法处理。
综上所述,诉讼证据的特征是由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三个进步因素构成的。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摘要: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标准1.客观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三、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四、审计质量衡量指标在评估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应用正文: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而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因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标准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根据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
3.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在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中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便于使用者进行分析和评价。
4.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使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不得随意变更,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在用户需要时及时提供,以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
6.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以清晰、简明的方式表达,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是指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以综合评价会计信息的质量。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会计信息代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且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不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造成一些影响。
因此,应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提出了八大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或真实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含义。
真实性要求每一项会计记录都要有合法的凭据,不弄虚作假,应保证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
可靠性要求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不偏不倚,反映客观事实。
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或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要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如果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对其决策不具有作用,就不具有价值。
因此,会计人员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三、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或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满足有关方面需要,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信息前首先必须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所以,会计信息要简单、明了、易懂,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应当用文字加以说明。
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做到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就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地把握其内容,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计目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仅有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对于全面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准、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借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及已有的原则性规定,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问题上的一些设想。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桥梁。
它为财务报告目标服务,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起着约束作用,同时也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标准。
FASB提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与可靠性。
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这两项首要质量,才能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有用性”。
因此,这里主要探讨相关性与可靠性。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1.相关性相关性就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满足相关性要求企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考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同的信息需求,但这并不是说会计信息必须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实际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从根本上讲,只能够是一种通用的会计信息,是在考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基础上提供的,而不同的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对企业提供的通用的会计信息进行恰当的分析、整理和理解。
会计信息使相关的,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的质量特征。
预测价值是指,因为投资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反馈价值就是指投资者在获得会计信息后,能够修正以前认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便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不及时地会计信息是无用的信息。
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不受错误或偏向性的影响,能够真实的反映它意欲反映的内容。
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中立性、完整性和谨慎性。
所谓的公允披露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表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所谓的中立性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所谓的完整性是指要求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动情况,数字计算准确;所谓的谨慎性或稳健型,是指存在若干种备选方案时,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应从中选择一种不高估企业的收入和资产、不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最终确保不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也不导致利润虚盈。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说法?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个⽐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具体说明,但⾄少涉及到以下⼏个问题。
1.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
谁是会计信息的使⽤者,关系到会计⽬标的定位。
相关性最初是指⼀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流量等信息,作为与所有信息使⽤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向他们提供通⽤的财务报告。
现⾏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般相关性的要求,基本能够满⾜“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供应商和债权⼈、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的需求。
但使⽤者还⾯临⼀些特定的决策问题,相⽐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特定需求的信息。
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有利于做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政府机构则更关⼼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
会计信息只有满⾜所有使⽤者的全部特殊需求,才能真正具备决策相关性。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谁是会计信息使⽤者。
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三类信息使⽤者,即政府、企业外部的有关⽅⾯及企业内部管理部门。
这与其他国家将投资者和债权⼈作为会计信息使⽤者的概念框架有很⼤不同。
信息使⽤者的确定取决于经济环境和准则制定者的判断,外国的规定并不⼀定适合于我国的情况,但有⼀点是明确的,能满⾜三类信息使⽤者需求的会计体系,应不同于满⾜投资者和债权⼈需求的会计体系。
在修订基本会计准则时,我们⾯临着两种选择:其⼀是坚持三类信息使⽤者,并深⼊了解他们的共同需求,建⽴新的会计理念和会计体系;其⼆是采⽤其他⼤多数国家提出的会计概念,但我们必须放弃三⼤类信息使⽤者的想法。
在确定会计报告体系时也有两种选择:其⼀是对所有使⽤者提供相同的信息即通⽤财务报告,由使⽤者⾃⼰选择所⽤的信息,但这样不能满⾜所有信息使⽤者的需求;其⼆是对不同的信息使⽤者提供不同的信息即专⽤财务报告,每种报告满⾜⼀类信息使⽤者的需求,不同报告可以满⾜不同使⽤者的需求。
论证据的关联性及其判断
论证据的关联性及其判断马秀娟任何在诉讼中使⽤的证据均必须具有关联性,即应在该证据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定的客观联系,使该证据具有借以判断争议事实的能⼒,关联性是证据的基本属性。
在诉讼中。
关联性引导诉讼主体进⾏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对证据的关联性判断是证据判断和运⽤的⾸要问题。
⼀、证据关联性的内涵及其在证据规则中的地位 (⼀)证据关联性的涵义界定 所谓证据的关联性(亦称为“相关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或联系,⽽且这种关联或联系可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存在与否的依据。
[1]证据法上的关联性即事物与事物之间在逻辑上和经验上的相互联系。
然⽽对于这种“联系”并不易下定义。
不仅理论和实践都⼴泛使⽤的关联性概念并不那么清晰,证据理论对其所作的解释就更是纷繁复杂、莫衷⼀是。
英国学者史蒂芬对证据的关联性有⼀个经典的论述,他认为,关联性是指“任何两项事实是如此互相联系,以⾄于按照事物的通常发展过程,其中⼀项事实本⾝或与其他事实相联系,能够⼤体证明另⼀事实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存在或不存在。
”其后,西蒙勋爵⼜下了个更为简洁的定义:“如果证据在逻辑上能够证实或者推翻某项待证事实,那么它就具有关联性。
即使冒着语义重复的风险也可以说,有关联性的证据就是那些使待证事项更有可能或更不可能的证据。
”美国学者威廉斯认为:“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意图证明的争议事实之间存在着合理的关系,如果证据与该事实关系极为微⼩,或者没有⾜够的证明价值,那就是⽆关联的。
” ⼤陆法系国家同样强调证据的关联性问题。
学者们认为,证据的关联性实际上就是“证据对其所要证明的事实具有的必要的最⼩限度的证明能⼒……⽆关联性的证据,当然没有证据能⼒。
”[3]有的国家明确规定,诉讼证据必须具有关联性。
对于与案件事实有关联性的证据,即使法律没有规定,法官也可以酌定采信。
例如,意⼤利《刑事诉讼法》第⼀百九⼗条规定:“如果需要获取法律未规定的证据,当该证据有助于确保对事实的核查并且不影响关系⼈的精神⾃由时,法官可以调取该证据。
证据三性法条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证据三性法条的相关内容有哪些第一,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二,证据的关联性,这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
第三,证据的合法性,这是指证据必须由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
从事法律工作的人都知道▲证据三性法条,在法庭上提交证据时会不会被采纳对一场官司的胜败至关重要。
什么样的证据才会被法官采纳呢,证据必须符合他自身的三个特性才能够被作为证据进行提交,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证据的三性都包括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本条是关于质证的对象规定,即证据的“三性”。
释义如下:质证的对象是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
质证的目的是确定证据是不是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因此,质证的对象应当是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的特性。
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的特性,表现在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方面。
质证时,应当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质证应当审查证据的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也叫做证据资格或者证据的可采性。
它是指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时应当具有的性质。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证据理论,任何一个具体事实,要成为定案的根据,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客观性或者确实性。
它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
任何案件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间发生的。
案件事实发生后,必然会在客观外界遗留下某些物品或痕迹。
这些事实以及它们同案件事实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证据的真实性是证据最本质的特征;但这不意味着有关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一定是客观真实的,从认识论上讲,一个案件发生后,它在客观外界的遗留物,必须被人们反映。
但一切所观察到的,反映在主体中的通过语言、文字陈述出来的事实,都属于经验事实。
调查研究的五大原则
调查研究的五大原则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查研究可以用来发现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分析社会趋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等各领域。
调查研究有着自己的原则,下面结合研究实践,我们来仔细解读调查研究的五大原则。
第一原则是可行性,也就是调查研究必须以资源有限为出发点。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一般都要考虑经费的限制,也要考虑研究周期、研究对象的分布、研究手段的选择、受众的难易程度等条件。
这些条件会极大地影响调查研究的质量和可行性,因而必须综合考虑。
第二原则是相关性,也就是调查研究的目的必须和调查的内容相一致。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常常需要确定清晰的研究目的,然后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的范围、调查的方式、问题的内容及其选项等内容,以确保调查与目的的一致性。
第三原则是客观性,也就是调查研究结果必须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考虑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同时要注意结果的客观性,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第四原则是实用性,也就是调查研究结果需要具有可应用性。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要结合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以真正有用的调查研究结果,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最后一原则是可持续性,也就是调查研究需要持续不断。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不能只考虑单次的调查研究,而要建立长期的调查模式,及时发现和分析社会变化,使调查研究结果能够持续不断,持续改善政策和行为。
以上就是调查研究的五大原则,其实可以把它们总结为一句话:以可行性、相关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为准则,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也就是说,调查研究的成果必须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以及持续不断的可持续性,才能获得较高的质量和可信度。
调查研究的五大原则为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实际社会问题解决提供了有效依据,未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者应该结合本地社会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实际需要,认真推敲调查研究的原则,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公共关系重点整理试题及分值为:判断20’名词解释20’简答10’案例分析30’论述20’⼀、全员公关1.定义:全员公关是在社会组织中所有⼯作⼈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观念.简称"全员PR".其意义是增强组织中全体⼈员的公关意识,促使他们更多地关⼼组织,不断提⾼⾃⾝素质,从⾃⼰的本职⼯作⼊⼿,把公关⼯作贯穿于组织的各项⼯作中,为树⽴良好的组织形象奠定基础.“全员”不仅指公众中每个可能与组织发⽣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且包括组织内部的作为个体的每个成员。
2.作⽤及意义:⑴全员公共关系氛围是树⽴企业良好形象的基础。
⑵领导层的公关意识是树⽴企业良好形象的关键。
⑶全员公共关系配合是树⽴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
3.全员公关管理三要素:领导的公关意识;全员的公关配合;浓郁的公关氛围。
4.实现企业全员公关的途径:⑴切实保障企业职⼯的主⼈翁地位。
⑵培养职⼯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⑶激发职⼯的⾃豪感。
⑷开展全员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
⼆、公共关系的公众(P84)1.定义:任何与组织发⽣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正在或将会影响到它的形象塑造和组织⽬标实现的特定社会群体。
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
2.基本特性:⑴同质性:即公众成员的“同质”或“同质程度”。
⼀个特定的社会群体能够成为某⼀社会组织的公众,他们的各个成员都⾯临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对问题抱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动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倾向。
⑵相关性:即公众与组织之间的“相关”或“相关程度”。
公众必须与组织相关。
确定组织的公众,必须界定该组织⽬标和利益与若⼲种公众⽬标和利益的相关之处,从⽽确定每⼀种公众的相关性或相关程度,并根据这种相关性制定组织公关相关计划。
⑶特定性:公众必须是特定的。
公众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临某个特定的问题,并由此与特定的组织发⽣特定的关系。
特定组织的特定公众可以来⾃某特定地区或某个特定的年龄段,有着鲜明程度不⼀的特定性。
会计8个基本原则口诀
会计8个基本原则口诀
分别是: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
1、客观性:
经济学中,它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性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地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体现“真实与公允”的一个会计原则。
要求会计应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而不拘泥于法律条文。
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就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典型。
旨在防止法律条文的滥用。
3、相关性:
亦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可比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5、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6、明晰性: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理解和利用。
7、权责发生制:
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8、谨慎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
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
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
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相关关系知识点总结
相关关系知识点总结一、相关关系的基本概念1. 相关关系的定义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或互动。
这种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对比关系、类比关系等。
相关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相关关系的特点相关关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相关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和影响。
(2)多种类型:相关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类比关系等不同类型。
(3)动态性:相关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相关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4)多样性:相关关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可以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相关关系。
二、相关关系的类型1.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产生影响或引起结果的关系。
在因果关系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事物产生影响的原因,而另一个事物是受到影响的结果。
因果关系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
2. 对比关系对比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或对照的关系。
在对比关系中,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到突出,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对比关系在逻辑思维和认识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3. 类比关系类比关系是指在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之点并加以比较的关系。
在类比关系中,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得到突出,通过类比可以为我们理解陌生的事物提供一种比较形象的手段。
类比关系在科学研究和知识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理解新的问题和现象。
4. 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相互作用关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关系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它是事物之间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动力。
5. 时空关系时空关系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会计核算的具体原则和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十三项。
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的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发挥指导作用。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一原则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可靠。
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时,应当认真地审核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于记载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或更正。
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实事求是,真实地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2)计算应正确无误。
这是指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所记录的账户、登入的账户应当无误,数字计算应正确,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3)会计报告的反映应是真实完整的。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和反映的真实性,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交的会计报告,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故意地歪曲,或者只报喜不报忧,这些都是不符合客观性原则要求的。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
客观性与相关性
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总要求财务信息既有客观性,又有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相关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又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两者共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原则。
它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意义。
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有效的资本分配需要向那些提供资本的人们充分而公允地披露。
这是保护投资人的保证。
因此,它促进投资人的信任和市场的流动和有效。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特征构成。
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应被决策者所拥有,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客观性和相关性是密切联系的。
只有客观的信息对决策才有实用价值。
法律证据的三性是哪三性?
Modern marriage is not a product of emotions, but mor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mpetition. Choosing a spouse is actually a competition in disguise for employment, and Xiaosan is the original partner's biggest competitor.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法律证据的三性是哪三性?证据的三性是合法性,证据必须由法定人员收集、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种类等;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必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关联性,一是证据与案件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二是证明事实对案件事实有正面或反面的证明作用。
在法院审理案件中,都是要讲究证据。
只有法律证据才能被法院采纳,用于案件审判,获得公正的结果。
所以,证据对于案件的审理,判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法律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法律证据的三性相关问题。
一、证据的合法性依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法律对证据合法性要求包括:1、证据必须由法定人员收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包括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
非上述法定人员所收集的证据,法律不认为其具有证据能力。
2、证据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法定人员收集证据的程序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这些程序性规定涉及收集证据的方法、手段、步骤和途径。
有的是从积极方面予以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91条至95条规定了关于收集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具体方法、步骤;有的则是从消极方面予以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3、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种类。
浅议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
浅议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一)相关性从内涵的角度讲,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应被决策者所拥有,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
当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还会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的影响。
从外延的角度讲,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分离,所有者的模糊性和高度分散性,使得财务报告信息的受托责任大大加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内涵和外延日益扩大。
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可靠性从内涵上看,可靠性中的如实表述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会计信息不存在取得一定结果或诱发特定形式或行为的意图或偏向;可核性是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可用相同的计量方法,获取同样的会计信息。
从外延上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不仅仅是会计数据本身的真实、可靠,还包含了经由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在会计报表上呈现的数据的可靠性。
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有赖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真实、完整、合法,而会计报表上单一项目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单个原始数据的可靠性,还有赖于会计人员加工会计信息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
加之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做出一定的估计、判断并对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权力,所以在会计报表上生成的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会计人员自身能力和职业判断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可靠。
证据的相关性名词解释
证据的相关性名词解释证据的相关性名词解释证据的相关性又称为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和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证据的相关性要求证据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在内容或形式上的联系,即证据对于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
与此同时,这种关联性也表现为一种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证据的相关性是从经验上得到的结论,没有固定的标准,通常以下列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证据与证明对象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密切程度;二是证据与案件的其他证据之间的关联性。
1。
关联性的概念及特点①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②关联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证据与待证事实存在着密切的内容或形式的联系,亦即证据自身或者与其他证据共同围绕同一事实而展开,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存在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即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不会产生逻辑矛盾;第二,各个证据的证明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任何一个证据都不能脱离其他证据而独立存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印证;第三,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但证据的关联性并非绝对的,证据只有在足够强的情况下才能充分证明待证事实。
③证据的相关性可以体现出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
例如,当嫌疑人A实施抢劫并致被害人死亡,警察根据A的口供将B抓获。
但如果警察所掌握的证据仅仅是A的口供,而没有其他物证或其他证据相佐证,那么该证据的证明力就比较弱。
2。
关联性的具体内容①时间上的关联性即证据必须在案件发生的同时收集和调取,或者在案件侦查终结前收集和调取,这样才有助于证明案件的时间性。
②地点上的关联性即证据必须在案件发生地、犯罪地、物品发现地或者遗弃地等与案件有关的地点取得,只有在案件发生地收集的证据才有助于证明案件的地点性。
③人物上的关联性即证据必须在案件的直接参加者中进行收集,只有在案件的直接参加者中收集的证据才有助于证明案件的人物性。
④言辞上的关联性即证据必须由案件的知情人员进行陈述,由于他们了解案情,且往往直接感知案件的全过程,因而他们所提供的证据更具有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总要求财务信息既有客观性,又有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相关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又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两者共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原则。
它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意义。
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有效的资本分配需要向那些提供资本的人们充分而公允地披露。
这是保护投资人的保证。
因此,它促进投资人的信任和市场的流动和有效。
”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特征构成。
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 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 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 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 应被决策者所拥有, 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 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客观性和相关性是密切联系的。
只有客观的信息对决策才有实用价值。
财务报告的信息越可靠,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离开了客观性,就没有相关性。
如果财务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也就没有人会关注这些信息,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与此同时,客观性和相关性也是有矛盾的。
一般要求,财务报告信息来自历史资料,不加入任何主观成分。
但这样的信息缺乏预测性的内容,从而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
而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的推测。
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推测也很难与未来的客观实际相符,从而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客观性。
还有为了能够满足相关性的要求,使财务会计信息可能被及时提供,会计核算要及时进行,但在某些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按时报出财务报表,有的会计实体有些时候就会提前结账,比如基层企业要求在月末三日内向上级企业报出财务报表,有些业务量比较大的企业便在每月25日以后开始结账,这就可能很难如实反映全月的各项业务的实际发生状况以及月底各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真实状况,财务会计信息的时间要求越紧,这一矛盾往往就越突出。
客观性和相关性,到底谁更重要呢?有人认为:“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保管权和使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进行独立自主地运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受托者和委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
强调委托者( 股东、社会、债权人、
政府) 与受托者( 企业管理当局) 的责任关系,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
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
因此,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客观性更重要。
”同时也有人认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而又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
应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在相关性和客观性中,需更侧重相关性。
”
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那场从1929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为了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罗斯福政府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最终使财务会计准则于1939年出台。
可以说财务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客观性要求的产物,人们当时关注的是客观性而不是相关性。
20世纪中后期,美国财务信息客观性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关注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1980年FASB 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相关性与客观性并列为“决策有用性”下的会计信息两大主要质量特征。
而到了80年代末,人们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1991年公布的《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更是突出强调相关性,使其成为贯穿这份综合报告的主线,相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
近些年,随着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公司等一系列大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会计制度和监督机制,从而又重新将重点放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上来。
而后美国政府发布了长达170页的《公司改革法》,并建立了新的会计行业监督委员会,这都是为了严厉打击公司财务欺诈、尽量避免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而前2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更有些人认为这正是由于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中在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时,背离了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过多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即,过度重视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忽视了客观性原则)所导致的。
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客观性的迫切要求。
其实当我们从总体上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不难看到财务报表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对绝大多数的使用者是相关的。
如果财务报表不具备这种基本的有用性,它早已经被淘汰。
对绝大多数报表使用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表的基本属性,是财务报表有用性的前提。
所以,总体上不存在有无相关性的问题,但存在着有些具有相关性项目没有在报表中被确认或体现;而有些不具备相关性的项目需要从报表内删除或删减的问题。
而客观性,所有报表内确认或者表外披露的信息都需要考虑是否真实,是否如实反映,是否充分地、公允地表述。
在这个意义上,客观性应当最受报表相关人群的关注。
当然会计信息应该相关,但相关性需要由客观性来实现,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等于不相关。
而且无论怎么相关,财务信息也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决策需求,而不是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需要。
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客观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报表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客观性需要以详尽的财务会计准则为指导,而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准则应该包括会计文献中综合的、普遍接受的会计基础中的核心部分,能够促使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相似的交易和事项,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按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
而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需要财务会计行业人员、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不断地根据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来不断发展和更新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准则。
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准则总是要随着经
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改变而改变的。
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完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对于财务信息客观性的需求远远高于相关性的需求。
所以应该着重关注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而不是相关性,把为投资者和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摆在第一位。
只有在客观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探求真实和反映真实是会计职能的重要部分。
会计的最高目标在于帮助相关人员借助数据了解企业。
会计必须依据准则对数据加以如实分类、正确浓缩和充分报告。
客观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参考文献:
蔡建民:《财务管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版;
李明:《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孙永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