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语法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语法词类知识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语法词类知识大全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三、形容词:根据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所表示的意义,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大小、好坏、冷热、快慢、方圆、冷高、低矮、酸甜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伟大、勇敢、坚强、温柔、崎岖、含糊、磅礴、优秀、聪明、年轻、生动、固定、平等、主观、主动、封建、具体、含蓄、结实、平淡、简单、干净性质形容词一般要重叠或加上“地”才可以修饰动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在二年级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规范。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知识点的汇总:一、汉字与拼音1.汉字学习o常用汉字:学习和掌握约300个常用汉字,能够熟练读写,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词义。
o汉字的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
o常见偏旁部首:如“木”字旁(林、桔)、“心”字旁(思、想)、“手”字旁(抓、拿)等。
2.笔画与笔顺o复习并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笔顺规则。
o笔画类型:如竖钩、横折、撇折、竖提等。
o笔顺规则: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书写,先横后竖、先外后内等。
二、词语与句子1.词语学习o学习和运用更多的词汇,包括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o词语搭配:如成语和固定搭配,进一步扩展词汇量。
o常用词汇:如努力、成功、解决、友谊等。
2.句型训练o简单句和复合句:理解并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o常用句型:如条件句、因果句、转折句等。
o例子:▪条件句: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了。
▪因果句:因为天气很热,我们决定去游泳。
3.造句与修改o学习用新词汇造句,提升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o修改不规范的句子,理解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
三、阅读与理解1.课文朗读o练习流利朗读课文,注重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o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中心思想。
2.阅读理解o回答问题:能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o归纳总结: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o阅读策略:如找关键词、理解句意、分析段落结构等。
3.扩展阅读o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和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o书籍类型:如故事书、寓言、科普读物等。
四、写作与表达1.写作训练o日记和作文:写简单的日记、记叙文和描写文,能够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o结构清晰:注重文章的开头、发展、结尾,保持逻辑清晰。
o例子: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2.书写规范o继续规范汉字的书写,注意字体工整、字迹清晰。
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

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的内容,也为了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这里分享一些总结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 假:假装、假日(2) 好:问好、好奇(3) 发:发现、白发(4) 晃:晃眼、摇晃(5) 朝:朝向、朝霞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 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 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 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学人教版语文所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小学人教版语文所学知识点总结整理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助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人教版语文所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语文的知识点整理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字词整理shàn(扇扇子风扇) jī(几乎茶几) mēn(闷热很闷)shān(扇动扇风) jǐ(几个几天) mèn(烦闷闷闷不乐mò(磨坊石磨) tiáo(调和调节)zhǎo(爪牙) chéng(乘法乘风破浪)mó(磨刀磨灭) diào(调动声调)zhuǎ(鸡爪爪子) shèng(一乘轿子)cān(参加参观) shě(舍已为人舍得liàng(力量重量) chù(到处处处)shēn(海参人参)shè(宿舍鸡舍) liámg(测量丈量) chǔ(相处处理) là(丢三落四落字hái(还有还是) jǐn(尽管尽量)luò(落叶落后) huái(还钱归还) jìn(尽力尽头)lào(落下落枕)jǐ(给予补给) méi(没有没用) jì(系绳子系好) xíng(行走不行)dào(倒影倒水) dàn(担子扁担) kǎ(卡片卡车) zàng(西藏藏族) dǎo(累倒倒下) dān(担心担当)qiǎ(卡住关卡) cáng(收藏躲藏) 创chuàng作爪zhǎo牙都dōu是乘chéng法行háng 业创chuāng造鸡zhuǎ爪古都dū一乘shèng轿子行xíng 走蒙měng古启蒙méng 蒙mēng骗相xiāng宜空kōng蒙参cān加涨zhǎng满应yīn有尽有相xiàng片空kòng地海参shn 涨zhàng红一应yìn 俱全shì(似的) xiānɡ(相逢) fā (发现) huǎnɡ(晃眼) dōu (都有)sì(似乎) xiànɡ(相貌) fà (头发) huànɡ(摇晃) dū (成都)yīng (应该)(应当)(应许) shèng(盛开)(茂盛)(盛大)yìng (答应)(一应俱全) chéng(盛饭)(盛满)zuò(作文)(作业) liū(圆溜溜)(溜达)zuō(作坊) liù(一溜烟)chéng (乘法)(乘车) chēng(称赞)(称呼)shèng(一乘轿chèn(匀称)(称心如意)xīng(兴盛)(兴旺)(兴奋) diào (调动)(调查)xìng(高兴)(兴趣) tiáo (调整) (调皮)sā (撒播)(撒种)(撒落) lùn (讨论)sǎ (撒手)(撒开)(撒娇) lún (论语)juǎn (卷角)(花卷)(胶卷) nán(难过)(困难)(难处)juàn (试卷)(卷子)(答卷) nàn(灾难)(难民)shě (取舍)(舍近求远) yāo(要求)shè(宿舍)(左邻右舍) yào(重要)(要强)(要点)piāo(漂流)(漂泊)(漂浮) qū(弯曲)piào(漂亮) qǔ(歌曲)(乐曲)(曲子)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1、组词。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

(一)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 一边…一边… 又…又… 一面…一面…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那么…那么…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 既然…就… 由于…因而… ……因此……既然…那么… ……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 宁可…也…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 要是…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语填空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
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
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集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1知识点一: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巩固词语搭配蒙蒙的细雨蔚蓝的天空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展开花瓣露出笑容闻到花香一阵清香一朵荷花一幅画一束金光一串珍珠一片花瓣一首歌曲一身羽毛一眼清泉一对翅膀词语积累1、带有"春"的词语:春风化雨春风得意春色满园春花秋月2、带有"花"的词语:鸟语花香昙花一现奇花异草花枝招展3、带有"鸟"的词语:鸟语花香小鸟依人惊弓之鸟笨鸟先飞百鸟朝凤4、形容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鹅毛大雪烈日炎炎5、带有"雨"的词语:倾盆大雨风吹雨打风雨交加和风细雨狂风暴雨近义词鲜艳—艳丽灵活—灵巧逃脱—逃跑注视—凝视锋利—锐利特殊—特别疲劳—疲惫寻找—搜寻展览—展示露—暴露俊俏—俏丽聚拢—聚集生机—生气掠过—横过光景—风景等闲—平常清香—芳香姿势—姿态仿佛—好像裁—剪似—像反义词偶尔—经常增添—减少灵活—迟钝喜欢—厌恶鲜艳—暗淡陡峭—平缓露—遮盖消失—出现俊俏—丑陋机灵—迟钝容易—复杂舒适—难受坚硬—柔软特殊—普通减少—增加扩大—缩小随堂消化一、查字典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余几画组词字典中的解释应选义项窃窃私语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服气①衣服;②担任;③服从,信服;④吃药;⑤适应二、对号入座。
陆续继续连续1、参观的人们(陆续)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
3、小明病好了以后,又(继续)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不但……而且……虽然……但……1、(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一、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作为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涵盖了文字、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人教版小学语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汉字书写学习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应掌握常用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常见的汉字有田、力、口等,学生要通过练习书写,熟练掌握字形和笔顺。
2. 词语积累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小学生应注重积累常用词汇。
通过阅读故事、诗歌等文本,学生可以学习并掌握各种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课文理解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4. 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对于学习语文至关重要。
小学生应学习词语的词性和用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形容词、副词等。
这些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表达。
通过练习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总结:1. 阅读广泛扩大阅读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故事书、百科全书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多听多说语言是通过口头交流实现的,同学们应多听多说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展开语言交流,增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做好课堂笔记,记下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创设情境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和实践。
例如,可通过角色扮演、写作作业等方式,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5.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总结

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总结一、词的用法关联词1、关联词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八种)A、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既……又…… 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B、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还…… 不光……还…… ……甚至…… 不仅……还……C、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D、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却…… 尽管……还是…… ……然而……E、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假如……就…… 哪怕……也……F、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G、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无论……也……H、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
宁可……也…… 与其……不如……3、关联词语的使用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
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两个注意:(1)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语法部分(一)【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二)改变句式【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
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变双重否定句)(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备考点】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
常见的病句有: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答案)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
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
“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
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答案)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答案)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专项突破】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
(在原句上修改)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四)扩句和缩句【备考点】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1、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
(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战士们()守卫()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
”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
”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