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实验课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田间观察

一、目的

掌握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的特性群体动态及田间观察记载的标准与方法。

二、内容说明

实验最好与理论学习同进行,两者相结合,及时观察记载,加深对小麦剩余过程的认识。

(一)程的观察

1. 小麦的生育过程:小麦植株的个体发育时期,需要经发育—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受精—子粒形成—灌浆成熟等过程。小麦播种后,种子在适宜气温(20。C)、土壤水份(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等条件下,一般播种7天左右可出苗。播种愈迟,随着气温的下降,播种至出苗的时间逾愈长。

小麦在正常播种条件下,出苗后15—20天,当主茎上第三片真叶完全展开,第四真叶露尖时,在第一真叶的叶鞘就长出第一分蘖。分蘖发生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即温度较高,分蘖发生快,温度低,则分蘖发生慢。当植株第一节间显著伸长,植株茎秆露出地面1.5—2.0 cm时,成为拔节。拔节以后,穗、茎秆迅速生长发育,当旗叶的叶环露出旗叶下一叶的叶环时,成为孕穗。当麦穗的顶小穗露出旗叶叶鞘时,成为抽穗。小麦抽穗后一般2—4天开始开花,也有抽穗后10天才开花的。小麦开花是穗中部小穗的基部小花先开,然后向上向下开放,就一小穗来说,是基部小花先开,然后是向上开放。小麦开花受精后到麦粒外形基本形成的期间是,成为子粒形成期,这时子粒呈绿色,用手指可以挤出稀薄的,稍带粘性的绿色汁液,以后就进入子粒灌浆和成熟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乳熟期(又叫灌浆期)子粒呈绿色,从子粒中可以挤出含有淀粉的乳白色的汁液;蜡熟期,子粒初呈绿色后转为黄色,腹沟从浅绿色转为黄色,内含物从粘带状转为蜡质状;完熟期,子粒失水变硬,变小,显出各品种固有的形状和色泽。

2. 生育时期记载标准

(1)出苗期:当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顶端裂口处伸出,长达1.5—2.0 cm时即作为出苗;全田有50%的植株达到上述标准时即为出苗期。

(2)分蘖期:当田间有50%的植株出现第一分蘖时称为分蘖期。

(3)拔节期:全田有50%以上的植株主茎节已伸长高出地面2cm 时即为拔节期。

(4)孕穗期:全田50%的植株主茎旗叶的叶环露出旗叶下一叶的叶环,茎秆中上部呈纺锤形时成为孕穗期。

(5)抽穗期:全田50%的植株小穗露出旗叶鞘时为抽穗期。

(6)开花期:麦穗中部小穗基部小花开花数达10%以上时为开花始期,50%为开花期,80%为开花终期。

(7)子粒形成期

乳熟期:50%以上子粒能挤出乳白色汁液时为乳熟期。

蜡熟期:50%以上的子粒具有蜡质特征时为蜡熟期。

完熟期:50%的子粒变硬,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时为完全成熟期。

3. 生育进程观察方法:在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天块,选择优待表性样段,进行观察调查,然后计算其百分率,以确定各生育时期,并记载于表中。

1.定点方法:小麦有条播、撒播、点播等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不同,定点取样

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条播麦观察点每点长2cm(不取边行),大田生产布点约10个,小区试验布点2—3个;撒播麦每个观察点1平方尺,大田布点5—10个,小区2个;点播麦大田定100—200穴,10—20穴。播种时,按面积和实际播种量计算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应播种子数量,再数计一定种子数量分别播到样段之内,以后在样段内观察群体动态变化。

2.躯体观察内容

(1)调查出苗率和基本苗数出苗后数计样段内苗数,求出每平方米的苗数,再换算成单位面积内苗数,即基本苗,根据播种种子数计算出苗率。

出苗率(%)= 出苗数/播种种子数×100 (2)调查冬前茎捏蘖数和最高茎蘖数:分两次进行,冬前茎蘖数在1月上旬调查,最高茎蘖数在2月中旬进行。分别数计样段内苗数(主茎加分蘖),

换算成单位面积内苗数。

(3)调查成穗数:于蜡熟期数计样段内有效穗数,并换算成单位面积穗数。

将上述调查内容分别填入表2

3.定株观察出叶周期:在前述样段内,每点选取生长一致,代表性好的麦苗15

株,用红漆标记叶片,定期观察各叶出生、定长、枯黄时期,将观察的结果记入表3。

表3 小麦出叶周期记载表

说明:出生——心叶从下一叶叶鞘中露出1—2cm。

定长——心叶叶枕下一叶叶鞘中露出。

枯黄——绿色部分不足叶长1/2者。

4.小麦越冬前的田间调查:冬小麦越冬前的幼苗诊断,主要是通过田间实地调

查苗情、墒情、虫情等情况,科学地判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使幼苗正常生长,为实现计划常量指标打好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为此,田

间诊断要求做到:(1)1米深度土壤水分(墒情)的分析,作为灌水与否的依

据;(2)调查大田群体结构(每亩总茎数),,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的指标;(3)

调查群体条件下各个体的发育状况,判断幼苗属于哪种苗(壮苗、弱苗或旺

苗),并通过苗情进一步判断土壤肥力及供肥情况,作为施肥的依据。如有虫

情和病情,要考虑防治措施,并将田间调查情况填入表4

小麦子粒灌浆速度的测定:在小麦品种观察区或栽培试验田,抽穗后选同一

天开花,长相和买岁大小一致的植株挂纸牌(或用红漆标记),作为以后取样

观察的材料。标记的数两依据次数而定,但要略高于观察需要的株穗数。从

开花到成熟期间每隔一定田鼠在标记株穗中取样,每次取样测定20 穗,全部

脱粒后放在磁盘或培养皿中,并数计总粒粒及按顺序测定。

(1)称鲜重,计算百粒鲜重(g)

(2)量子粒长、宽、厚,随机取样20—50粒测量,并求出平均值(mm)。

(3)用比重法测定百粒体积,灌一定量的水于小量筒中,再放入百粒麦粒(重复3次),求得其百粒体积(ml)。

(4)烘干测定干重:将供测定的全部麦粒放入纸袋或铝盒中烘干称干重(烘干称重方法参照实验六,水稻子粒灌浆速度调查部分),折算成千粒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