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而且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终末期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是常用的糖尿病肾病监测指标,对于评估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1.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和持续性使其成为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理想指标。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发展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2.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高血糖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其浓度可以反映出患者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可作为评估肾病发展风险的重要指标。
3. 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受损,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评估病情发展趋势、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贫血、血液失血等情况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指标。
1.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早期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52例体检健康者120例糖尿病患者(DM),分别检测他们的研究U-mAlb和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
结果:DM组和对照组相比较,U-mAlb和HbAlc含量均显著增高;DM组患者中值组与高值组、低值组与高值组的U-mAlb含量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值组与中值组的U-mAlb含量水平;U-mAlb的含量水平随着HbAlc 含量水平的增高而呈逐渐上升趋势。
结论:糖尿病患者的U-mAlb 和HbAlc含量水平与患者早期肾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U-mAlb 和HbAlc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中图分类号】R44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090-01糖尿病(DM)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是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特征是肾小管和肾小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其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1]。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其致死、致残率较高,在DM并发症中大约占25%。
由于DN发病有较强的隐匿性,一般不易察觉[2],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DN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本文在联合检测的基础上,探讨U-mAlb 和HbAlc含量水平与患者早期肾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52人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6.7±14.92)岁,对照组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等器质性病变病例,相关生化指标均正常。
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应用意义评估
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应用意义评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损伤肾脏造成的一种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发生,肾功能损害就会日益加重,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肾脏功能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常用的检查项目,它们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异常增加,这是由于高血糖对肾小球的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从尿液中泄漏到尿液中,所以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的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疾病。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
肾脏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异常增加可以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受损,如果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值较高,往往代表肾脏功能已经受损,这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定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异常,帮助医生对疾病的发展进行及早干预,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非常重要,特别是那些已经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更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血脂异常等情况。
在2型糖尿病的检测和控制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就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非常关键。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含有糖分的血红蛋白,它能够反映出血糖水平在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临床上通常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6.5%以上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则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脂的检测同样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这些异常的血脂水平不仅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血脂异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干预,从而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除了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之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还有着其他的临床意义。
通过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可以帮助医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疗效和病情的进展情况。
通过这些检测数据,医生还可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伴有血糖控制不佳、蛋白尿等特点。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评估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上有重要意义,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则是监测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分析两项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展望它们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相关,其联合检验能更全面评估疾病进展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该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更多地采用该检验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临床价值、关联、前景、结论、研究方向、实践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少人患上这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则可以反映出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单独进行这两项检验可能无法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联,探索这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这一新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血糖控制状况,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旨在分析该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联,最终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Ⅱ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的重要意义
Ⅱ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的重要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意义。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组成实验组,均为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选择另外36例健康的正常体检人员组成对照组,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较正常人有明显偏高。
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测定对Ⅱ型糖尿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以借助对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辅助Ⅱ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Ⅱ型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并有心脑血管、微血管方面的病理改变现象。
现对1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Ⅱ型糖尿病的发展与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的相互关系和临床上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实验组人员为1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处于28-73岁,平均年龄位52.4岁。
研究选定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对照组的36例患者,无内分泌方面疾病,且心肾等功能均无异常情况。
对照组人员年龄处于34-65岁,平均年龄为49.8岁。
1.2 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5ml。
取其中的0.5ml于抗凝瓶内,混匀,用于测量GHb;其余4.5mL血液加入普通试管,分离血清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数据记录;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Array 360型),对28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微量白蛋白(ALB)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数据记录。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24例DM患者的HbA1c,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尿液MA,并与9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
结果2型糖尿病组HbA1c、尿MA和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HbA1c和尿MA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1]。
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蛋白(MA)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笔者所在医院对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96例健康人血中HbAlc、尿MA和FBG水平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其中男72例,女52例,年龄40~83岁,病程(13.7±4.6)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2],除外以下情况:近3个月内反复低血糖发作、急性代谢紊乱、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对照组96例,为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37~85岁,均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
1.2方法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Bio-Rad公司DiaSTAT糖化血红蛋白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由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液M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仪器为DFM296型多管放射免疫计数器。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尿中微量白蛋白,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糖尿病组: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均系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男106例,女54例;年龄24~78岁,中位年龄510岁;病程0~22年,全部符合国际上通用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修改的who诊断标准,根据hba1c水平,分三组:低值组42例(hba1c101%)。
病程按起病时间分为a组1年以下20例,b组1~5年45例,c组5~10年62例,d组10年以上33例。
健康对照组:50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490岁;男31例,女19例;均为体检健康者,排除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仪进行分析,选用挪威nycocard糖化血红蛋白仪。
并应用nycocard ⅱ型糖化血红蛋白快速定量检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进口试剂盒(正常参考范围42%~60%)。
②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迪瑞生化分析仪cs800,正常值:尿微量白蛋白(malb)0~20mg/l。
连续监测2次,取平均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 t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高值组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尿微量白蛋白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其定量逐步上升,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糖化血红蛋白高值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
见表1。
病程小于1年的a组20例糖尿病患者,malb阳性3例,阳性率15%;病程1~5年的b组45例糖尿病患者,malb阳性13例,阳性率289%;病程5~10年的c组62例糖尿病患者,malb阳性34例,阳性率515%;病程大于10年的d组33例糖尿病患者,malb 阳性29例,阳性率878%,并且有15例出现尿蛋白阳性及肾功能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检测至关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代谢情况,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概念、意义、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2型糖尿病的检测信息。
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在血液中糖分子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物,其浓度可以反映出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血脂检测是评估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手段,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的临床检测项目之一。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这些异常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发现并纠正异常,对于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综合应用除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各自的意义外,二者的综合应用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糖脂代谢紊乱,即既有血糖异常又有血脂异常。
这种情况下,单纯监测血糖或血脂水平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代谢情况,容易导致诊断偏差和治疗不足。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1.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及早进行2型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其检测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诊疾病,还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2.1 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机制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由于血红蛋白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长期控制情况。
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般在4%-6%之间,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往往高于此范围。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2.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对2型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但有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受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波动,可能导致诊断结果不确定。
而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指标,可以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2型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3.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3.1 血脂的种类及其意义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质类物质,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等。
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脂肪代谢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脂蛋白代谢异常、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血脂异常不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加重2型糖尿病的病情。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脂水平同样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内收治的107例糖尿病患者为A组,按患者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1组,41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A2组,66例),另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为B 组,比较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结果:A1、A2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出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明显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依据。
标签: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该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以及死亡的主要病因[1]。
目前临床在进行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时多采用尿素氮、肌酐、尿蛋白等指标作为诊断依据,但这些指标的检测难以对早期的肾损伤做出明确诊断,从而错过早期诊疗时机。
因此寻求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对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临床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7例糖尿病患者为A 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存在严重心肺疾病、肝脏疾病及高血压的患者,入选患者中男59例,女48例,平均年龄55.2岁。
按患者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1组,41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A2组,66例)。
另选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50例患者组为B组,均排除存在心脑、肝肾疾病的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刘玲佩【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27例和非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另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及血脂(TG、TC、LDL-C、H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DN组TG、TC、LDL-C、mALB 、HbAlc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DN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N组TG、mALB 、HbAlc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1(020)018【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作者】刘玲佩【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上饶,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糖尿病肾病与血脂的变化水平关系密切[1]。
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诊断DN的早期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LB)、糖化血红蛋白 (HbAl)及血脂进行检测,并与同期的健康对照组作比较,旨在探讨上述各项指标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DN患者的诊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 2 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 2 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在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而糖尿病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糖尿病类型,在对其进行治疗中,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其在临床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2型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来说,是一种由于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人体体内的胰岛素出现绝对或相对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一系列糖代谢的紊乱情况综合征。
在临床上,此并往往呈现出慢性的高血糖,且急性的并发症一般包括糖尿病酮症的酸中毒、乳酸性的酸中毒和高渗性的高血糖等,而慢性的并发症一般包括微血管的病变和大血管的病变等。
为什么糖尿病会造成血糖的升高呢,主要是发挥降糖效果的胰岛素发生问题,而胰岛素主要是胰岛的β细胞进行分泌,若大量β细胞遭到破坏,而剩余的细胞进行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不够,此时为1型的糖尿病,如果β细胞没有遭到破坏,但这些细胞不能正常的工作,其分泌的胰岛素也存在不足,或分泌胰岛素是足够的,但因为存在各种原因影响,其体内的胰岛素总是不能对应有效果进行发挥,此时为2型的糖尿病类型。
2型糖尿病的症状频繁排尿:因为患者的血糖太高,对肾糖阈8.89-10mmol/L范围超过了,通过肾小球而滤出葡萄糖就不能够完全受肾小管的重吸收,进而形成了渗透性的利尿。
患者的血糖越高的话,其尿糖的排泄就会越多,则尿量也会越多,在24h内尿量能够达到5000-10000ml的量。
如果老年人以及有肾病的患者,其肾糖阈会增高,对尿糖的排泄造成障碍,若在血糖轻和中度增高的时候,多尿的症状会不明显。
经常口渴:由于患者存在高血糖的情况,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发生显著的增高,同时伴有多尿的情况,患者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多的丢失,细胞内会出现脱水,进而对高血糖进行加重,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发生增加,对口渴中枢刺激,造成患者口渴和多饮水,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的多尿情况。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间的关系。
方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和不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组与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组比较,表现为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较多,其中糖尿病肾病(D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已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1]。
本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和不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的差异,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
本研究对5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50例2型糖尿病病例,均为我院就医患者(按照1998年WHO诊断标准),男29例,女21例,分为两组:(1)晨尿高微量白蛋白组(≥30mg/l)28例,平均年龄(57士6)岁,病程4~l6年;(2)正常晨尿微量白蛋白组(<30mg/L)22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4~13年。
1.2方法:患者禁食12h以上,于次日清晨空腹采血,同时留取晨尿,空腹血糖(FB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尿素氮(BUN)、肌酐(Cr)用酶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mAlb)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清蛋白( GSP)生化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中的意义。
方法分别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免疫比浊抑制法和硝基四氮唑蓝( NBT) 还原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糖化血清蛋白( GSP)的生化含量,同时测定餐后2h血糖(2hPG)在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组的含量变化。
结果糖尿患者病组:尿微量白蛋白(42.45±11.30)ug/mL,HbAlc(8.17±2.37)%,GSP(313.25 ±42.13)μmol/L,2hPG(15.21±4.45)mmol/L ,;正常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10.32.±3.35)ug/mL,HbAlc( 5.45±2.37)%,GSP(213.25 ±21.13)μmol/L,2hPG(6.32±5.31)mmol/L ,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HbAlc、GS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及糖HbAlc、GSP是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目前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的检测成为诊断肾病早期损害常用临床方法之一,糖尿病肾病做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硬化,然后间歇性产生蛋白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蛋白尿。
长期的蛋白尿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出现低蛋白血症,以致产生肾病综合征。
HbA1c 、GSP的检测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重视作为糖尿病筛选、诊断以及血糖控制、疗效观察的有效检测指标,日本也把HbA1c 作为糖尿病筛选的检查项目[1]。
要求HbA1c尽可能的控制在7%以下才对有效的治疗目标。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伤之 间存在 较为紧密的关 系,早期可能 出现增 高发展趋 势。通过联 合检测能过从根本上提 升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检测 阳性率
影更加积极 的
关键词 :尿微 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 白;糖尿病 肾病 ;检测 【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3 — 0 2 4 7 — 0 1
糖化血红蛋 白作为人体血液 中红 细胞内部的血红 蛋白和血糖实现结合 的实 际产物 , 具有不可逆反应 , 并 与人体内部的血糖浓度呈现出正 比关系 , 一般 会对 患者最近 8 到1 2 周 的实 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反 映。 目 前临床 医学 中认为糖化血 红蛋白是衡 量患者血糖是否达标的一个 “ 金标准” ,人体 内部 的糖化血红蛋 白实
糖 尿病是l 临床医学中常见 的一种 内分泌代谢综合征 , 常见 的并发症包括 肾脏 微 血管病变等 , 该 种病症主要 以肾小管和 肾小球 功能 以及结构 改变作为主要特
征。 因为糖尿病代谢功能异常导致 患者的肾小球 出现硬化 、 尿蛋 白含量超过正 常 标准值 , 该种病症被称之为糖尿病 肾病 , 也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糖尿病患者慢性
后以及病情进行评定 的主要指标 之一。” 本 文选择 2 l 0 1 3 年1 月到 2 0 1 4 年 1 月来
际比例主要影 响因素包括血糖 浓度、 血红蛋 白与m糖接触时间 以及患者体 内红细 胞实 际存活 时间。 患者体 内血糖浓度 、 接触时间数值越大 , 则表示 其比例越高。 根据一般情况来分析 ,人体 内部 的出现 “ 糖化 ”的血红蛋 白占蛋 白总数量的 4 %
到6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 明显时 ,比例将会呈现 明显上升的趋势 ,不仅能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作者:陈玲邓丽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12期【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因此早期诊断可以早期干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95-01本文通过检测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脂胆固醇(ch)、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以探讨上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照组5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8岁,平均52.1±3.2岁。
糖尿病组80例,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男 53例,女 47例,年龄 38~76岁,平均52.4±3.5岁。
根据有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分为肾病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7±3.8岁;非肾病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3±4.6岁。
1.2方法[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光光度计法,尿微量蛋白(mAlb)检测采用GC一20107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尿mAlb,试剂由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试剂由Olympus公司提供。
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法,由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Olympus-AU640。
1.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 ±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成组t检验,各指标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
浅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浅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梁江红;杨福华【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院对这480例患者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
结果:我们根据这48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及高值组。
其中,中值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高值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值组患者与中值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利于明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与其肾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该病。
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43-44)【作者】梁江红;杨福华【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四川省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吴中东2.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J], 罗艳香;朱芳;王长奇3.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J], 杨玲琳4.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J], 谢爱霞;李建宁;李农;付煊;李铁军;向蔚婷;阿米娜5.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 刘希龙;刘日旭;王亚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L <2 nA b 0mmo/ ) ② 高 mAL lL ; b组 ( A b> r L n
2 0mmo/ ) lL 。 mA b 糖 化血 红 蛋 白( Al) 测 采 用 免 疫 l、 Hb c 检 是 。 的一个早 期 信 号 J 肾病 。Hb c 是 血液 中血 Al则
白蛋 N
期诊 断 、 治疗及 预后 评价 提 供 临床依 据 。
1 资 料 与方 法
选 取在本 院就 医 的 6 3例糖 尿病 患者 , 断符 诊 合 WHO( 0 3 标 准 。根 据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晨 尿 20 )
结果 : 正常 m 和 高 mA b组 糖 尿 病 患 AI b组 L
者 的 F G、 b l;B B H A c UN、 r 尿 酸 ( C、 UA) G、 ;T 总
胆 固醇 ( )HD 低 密 度脂 蛋 白( TC 、 L、 u ) 的结 果 , 见表 1 。高 m b组 的糖 尿 病 患 者 体 内 的 F G、 AL B
10 1
明 mA b排 出量 较 高者 , I DN 发 病率 及 病死 率 均 明显 高于 m b排 出量 较低 者 。微量 白蛋 白尿 症 AI
收稿 1期 : 0 0 0 2 5 t 2 1 卜 O
往往 已达到不 可恢 复 的 阶段 。mAI b是 反 映 肾脏
[ ] 胡应龙 ,徐明 L ,雷振 山.糖尿病患者 Hb e C 3 【 l Al及 RP水平 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探讨 [ ] 中华医药杂志 , J
20 , () 37 0 4 4 5 : 9
[ ] 李 素 萍 .血 清 胱 抑 素 C与尿 微 量 白 蛋 白在 2型 糖 尿 病 4 肾病 早 期 诊 断 中的 价 值 [ ] J .中 国 医 学 检 验 杂 志 ,20 ,9 2 : 08 ( )
H A cT UA、 DL、 DL与 正 常 mAL b l、 C、 H L b组 患者
比较 , 存在 显著性 差异 ( P<0 0 ) .5 。
2 讨
论
D N是糖 尿 病 最 严 重 的并 发 症 之 一 , 常血 通 B UN 和 C 的测定 值 正常 时并 不能 排 除 肾脏 的受 r 损 , 尿 常规 蛋 白测定 结果 为 阳性 时 , 而 肾脏 的损伤
21 00年第 l 4卷第 儿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 1 fCic1 dc ei Pat e oma o 1iaMe in rci n i n c ・1 03 ・
糖 尿 病 患 者 尿 微 量 白蛋 白、 化 血 红 蛋 白 糖 及 血 脂 联 合 检 测 的 临 床 意 义
张金 蓉
( 苏 省 大 丰 市 人 民医 院 检 验 科 , 苏 大 丰 , 2 10 江 江 2 40 )
关 键 词 : 微 量 蛋 白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血脂 ; 尿 病 肾 病 尿 糖 中图 分 类 号 : 8 . R57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3 3 2 1 ) 10 0 —1 6 22 5 ( 0 0 1 -130
61 .
结构 与功能受 损 的早 期 敏 感 指标 , 肾组 织 学或 在 结构 改 变 之 前 即可 检 出 J 。据 以往 学 者 研 究 表
[ ] 李钟响 .糖化 血红蛋 白检测 对糖 尿病 诊断 、 5 血糖控 制及疗 效评价的临 床 [ ] f J 临床和 实 验 医学 杂 志 ,2 0 ,8( ) 09 1:
Olmp s AU2 0。 y u— 70
红蛋 白与 葡萄 糖 进 行 的 非 酶缩 合 产 物 , 能够 反 它 映过 去 的 1 ~2个 月 间平 均 血 糖 值 E 。本 实验 结 3 ]
果表 明 , Al较 F G更 能真 实反应 出患 者 的血 Hb c B
糖 水平 。说 明 H Al 问接 反 映 肾损 伤 的发 病 b c可 率及病 变 趋 势 , 发 D 患 者 发 生 早 期 肾损 伤 。 诱 M H A c 平越 高 的患 者 肾脏微 血 管损 伤 越重 。有 b l水 研究发 现 肾小球 硬 化与 动脉 粥样 硬化 有相似 的病 理过程 l5。两 者 都 与 血 脂 尤 其 是 H 4j - DL浓 度 下 降 L L含量增 高 有关 。 D
比浊 法 ; 腹 血 糖 ( B 、 素 氮 ( U 、 酐 空 F G) 尿 B N) 肌 ( ) 甘 油三酯 ( O) 胆 固醇 ( H) 高 密 度脂 蛋 、 T 、 C 、 白( I)低 密度脂 蛋 白( HD 、 U ) 采用 酶法 , 剂 均 试 均 由上 海 执 诚 生 物 技 术 有 限公 司 提 供 , 器 为 仪
糖 尿病 肾病 ( N) 糖 尿 病 最严 重 的并 发 症 D 是
之一 , 害性 极 大 。 尿 微 量 白蛋 ( AL ) 是 诊 危 m b则
表 1 两 组 血糖 、 化 血 红 蛋 白 肾 功 能和 糖
血脂的比较 ( 1 丁±S )
断 DN 的早期 敏感 的指标 。本 文通 过分 析 尿微 量
参 考 文 献
[ ] 吴学飞 ,巢国祥 ,杨立坤 .尿微量 白蛋 白的测定 及其I 1 临床 意义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0 8 ( 2 : J 2 0 ,7 1) 7
[ ] 陈燕 ,赵 敏 .尿 微 量 白蛋 白 检 查 对 糖 尿 病 早 期 肾 损 伤 的诊 2 断 价 值 _] 中华 医 学 检 验 杂 志 , 0 3 6 9 : 6 . - 1 2 0 ,2 ( )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