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药敏试验

合集下载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本原则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

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

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

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

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

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

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具体的专业要求1标本类型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

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报告药敏结果时,应首先考虑标本的特殊性。

实际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标本如下。

1.脑脊髓液: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

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2.尿液:有些药物如呋喃妥因,仅限于测试和报告尿分离株,其他标本的分离株,不应报告此药;尿道标本常规不应报告氯霉素。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解读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解读

快速药敏试验技术
在短时间内获得药敏结果,为临床提 供及时指导。
个体化给药的探索
根据耐药类型,选择最敏感的药 物。
精准医疗在药敏试验中的 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深入了解 病菌耐药机制,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耐药机制的研究
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
某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另一 些药物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可能会降低治疗效果。因此, 药敏试验中忽视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选择不合适的治疗 方案。
06
未来展望
新药敏试验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药敏试验技术
耐药基因检测技术
提高试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缩短 试验周期。
直接检测细菌耐药基因,预测耐药性 ,指导临床用药。
抑菌作用强,对某些细菌具有高度选择性。
详细描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某些细菌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 作用,如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常见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 等。
氨基糖苷类
总结词
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详细描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 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常用于治疗肺炎、肠道感染等。常见的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
耐药(R)
总结词
表示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治疗效果差。
详细描述
在药敏试验中,如果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耐药(R),则说明该药物不能有效地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通常, 耐药(R)表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MIC值较高,处于耐药范围,因此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耐药细菌,需要选择其 他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策略。
指导临床用药

妇科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妇科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妇科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妇科细菌药敏试验,评估不同抗生素对妇科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1. 妇科患者样本2. 标准细菌培养基3. 抗生素药敏试验板4. 无菌操作设备5. 显微镜6. 相关化学试剂实验方法:1. 样本收集:从妇科门诊患者中收集阴道分泌物样本。

2. 细菌培养:将收集的样本接种于标准细菌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3. 菌落计数:使用显微镜对培养后的样本进行观察,计数菌落数量。

4. 药敏试验:将培养的细菌接种于药敏试验板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5. 结果记录:记录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情况,包括抑制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

实验结果:1. 细菌种类:通过培养和显微镜观察,鉴定出主要的细菌种类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

2. 药敏结果: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较为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较低。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较为敏感。

实验讨论:1.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细菌的耐药性基因和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有关。

2. 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妇科细菌药敏试验,我们得出了不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数据,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建议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实验建议:1.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以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

2.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避免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3. 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

注:本报告为模拟内容,实际实验结果可能与此不同。

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细菌药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并比较不同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

下面将对实验的背景、方法、结果和讨论进行详细描述。

一、背景细菌感染是常见的健康问题,而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1. 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细菌培养物-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药片- 灭菌培养基- 培养皿和培养瓶-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和显微镜玻片2.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将培养皿和培养瓶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保证无菌环境。

b) 细菌培养:将不同种类的细菌接种于灭菌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培养细菌至适宜的菌落数量。

c) 制备抗生素试验板:将灭菌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试验板。

d) 涂布法:用无菌的棉签,将不同细菌培养物均匀涂布在试验板上。

e) 抗生素药片放置: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药片放置在试验板上,注意不同药片之间的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f) 培养:将试验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使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生长。

g) 观察结果:观察试验板上细菌生长情况,记录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

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试验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得出以下结果:1. 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明显。

某些细菌株对某种抗生素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而对另一种抗生素则表现出耐药性。

2. 某些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另一些抗生素则只对特定的细菌株有效。

3. 部分细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这说明这些细菌株可能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四、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概述:药敏试验是一种用来测试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杀菌效果,评估药物的抗菌活性。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选择合适药物治疗感染的依据。

实验步骤:1. 细菌培养:从临床患者的感染部位采集样本,进行无菌处理后,接种于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恒温培养箱在37摄氏度下培养。

2. 药物制备:根据实验要求选用常见的抗生素药物,配制合适浓度的药物溶液。

3. 药敏纸片实验:将药敏纸片铺在含有培养菌的琼脂平板上,利用吸管滴取一定量的药物溶液滴在药敏纸片上。

将琼脂平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 结果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的药物液滴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和药物浓度的对应关系,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对照组:在没有添加药物的培养基上,细菌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正常生长。

2. 敏感性试验:观察到在添加了某些药物后,细菌周围出现了抑菌圈。

抑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越高。

根据抑菌圈的直径,我们判断药物的敏感性分为不同级别。

3. 抗药性试验:观察到在添加了某些药物后,细菌周围未出现抑菌圈,或抑菌圈的直径很小。

这说明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较低,甚至产生了抗药性。

讨论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药敏试验是临床医生进行抗生素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不同细菌的敏感性结果,医生可以根据药物的目标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同时,药敏试验也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和了解细菌对药物的抗药性情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细菌逐渐产生了对药物的抗药性。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及早发现和监测细菌的抗药性情况,为防控细菌抗药性提供依据。

然而,药敏试验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试验只能测试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效果,不能完全模拟临床环境中抗生素的药效。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药敏试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本次实验所选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指在体外条件下,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判断细菌对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四、实验材料1. 细菌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

3. 琼脂平板、无菌棉签、移液器、酒精灯、培养箱等。

五、实验方法1. 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至适宜生长。

2. 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轻轻压紧。

3.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

4. 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

六、实验步骤1. 菌种培养: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2. 药敏纸片制备:将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取出,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

3. 观察与记录: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七、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八、讨论与分析1.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2.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选用其他抗生素。

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细菌药敏试验

细菌药敏试验
4.当引起感染的致病菌的种属特征提示其 对某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从来未见有耐 药情况报告时,通常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如β溶血菌对万古霉素。
分离自正常寄生部位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不能说明其与污染关系,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体外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
5.自标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不能确定为致病菌的 最低抑菌浓度(MIC):指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
2.从同一患者体中同部位连续分离到相同的菌株, 为检测它们是否已经发展为耐药,应重新进行 药敏试验。尤其是在第四代头孢菌素治疗肠杆 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所有抗菌 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属,喹诺酮类治疗葡萄球 菌属3-4天后,起初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菌株 易发展位耐药。
3.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和抗菌药物疗效时 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示在药物生理部位具有临床效力(如 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 另外中介还能作为缓冲区,以防止微 小的,未受控制的技术因素导致较大 的错误结果,特别是针对那些药物毒 性范围靠近疗效范围的药物。
药敏试验的一般原则
1.药敏试验只在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细菌纯培养 物上进行,当从合格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任何 感染的可疑病原菌,又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 可靠地推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时,则需要 进行药敏试验。
3.所选药物具有代表性:实验室不 需要也不可能对每种抗菌药物均进 行测试。原则上在各类抗菌药物中 选择一种代表性药物作测试,可反 映一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如大环内 脂类选红霉素,喹诺酮类选环丙沙 星或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选1、2、 3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同时还 应考虑价格因素。
试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
优选细菌药敏试验
一、药敏试验概念
1.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实验,是指在体 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2.最低抑菌浓度(MIC):指抗菌药物能够抑制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用Mg/ml表示。 3:药敏试验的结果解释标准(即折点):可分 为 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折点与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折点,我们目前采用 的是CLSI折点。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一、细菌鉴定细菌鉴定是指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以确定其属于哪一类细菌。

通过细菌鉴定,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测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试验。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三、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耐药性通常是由于细菌基因突变或抗生素滥用所引起的。

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某些抗生素对某些细菌的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

四、敏感性敏感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敏感性高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被抗生素杀死;敏感性低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较强,不容易被抗生素杀死。

五、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是指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MIC值可以反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是药敏试验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抑菌圈抑菌圈是指抗生素在培养基上形成的抑制细菌生长的区域。

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抗生素的抗菌能力,是药敏试验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七、生物被膜生物被膜是指细菌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膜状结构。

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免受抗生素的攻击,从而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八、交叉耐药性交叉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种类的抗生素也产生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成本。

综上所述,正确解读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交叉耐药性的问题,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药敏试验是一种用于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的实验方法。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是否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以下是药敏试验常用的判断标准:
1. 敏感(S):细菌在该抗生素的作用下能够被有效抑制生长,并不能通过细菌的抗药机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 间接敏感/中度敏感(I):细菌在一定浓度下受到该抗生素
的轻度抑制,但在较高浓度下可以继续生长。

这意味着,即使在治疗剂量下,细菌可能仍然能够生存并导致感染。

3. 耐药(R):细菌能够在治疗剂量下生长并繁殖,即使在抗
生素的作用下也无法受到有效抑制。

这意味着该抗生素对该细菌株无效,不能用于治疗感染。

药敏试验的结果对于医生在治疗感染时的选择和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对抗感染。

然而,具体的判断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和细菌种类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细菌药敏试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细菌药敏试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细菌药敏试验的原理及其应用细菌药敏试验(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是指用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组合对感染性病原体进行敏感性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或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这项检测技术在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细菌药敏试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细菌药敏试验原理常用的细菌药敏试验包括扩散法(disc diffusion method)和测MIC方法(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ethod)。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药敏试验的原理。

1.扩散法扩散法是最常用的敏感性试验方法,也称为Kirby-Bauer试验。

其原理是将细菌涂于一层琼脂平板上,然后将不同药物浓度的药物纸片放置于琼脂平板表面,在恰当的条件下,药物会扩散到周围的琼脂平板中,形成特定的药物浓度梯度。

当细菌生长到纸片周围时,能被药物抑制生长的菌落就会停止扩散和形成,药物敏感性可根据抑菌区域大小来判定。

扩散法可快速、可靠地预测某些药物或药物组合对一个特定的细菌是否敏感。

2.测MIC法测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法是指测定从一个特定细菌菌株分离出的标准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最低有效浓度。

其原理是将精确浓度的药物加入以特定细菌为基底的墨菌平板,在药物的影响下,细菌生长可能会被完全抑制或减缓,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即MIC值,来判断细菌对该药物或药物组合的敏感性。

二、细菌药敏试验的应用细菌药敏试验在病原体的鉴定、合理用药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药敏试验的应用。

1. 细菌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是细菌鉴定的有力工具,经常在临床医学和科研中使用。

鉴定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是治疗感染病的基础,细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发病症状不明显的感染病以及病原体不明的疾病,药敏试验尤其重要。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试验原理: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细菌进行耐药性测试,可以确定其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扩散法、碟扩散法、荧光染色法等。

本次试验采用了碟扩散法,将抗生素置于小型圆形纸片上,贴于培养基表面,观察形成的菌落周围的抑制圆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

试验过程:1.准备工作: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和培养基。

2.取样:将不同类型的细菌分别提取复制,并用增殖培养基培养。

3.打药敏试验:将抗生素置于小型圆形纸片上,贴于培养基表面。

4.观察结果:观察形成的菌落周围的抑制圆来判断该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试验结果:根据本次试验结果,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如下:菌种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大环内酯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中度敏感抗性抗性中度敏感肺炎链球菌敏感中度敏感中度敏感抗性中度敏感大肠杆菌中度敏感抗性抗性敏感中度敏感沙门氏菌中度敏感抗性抗性敏感中度敏感结论: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不推荐使用头孢菌素或氯霉素,应优先考虑青霉素或红霉素。

2.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和氯霉素的反应不如青霉素,建议优先使用青霉素。

3.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许多常见抗生素耐药,建议在治疗时注意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提示:为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建议在试验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无菌器皿和工具,以免污染培养基和细菌样本。

2.制备完善、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浓度,避免因药效差致使结果不准确。

3.在选择抗生素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原菌和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临床常用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临床常用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临床常用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临床常用的细菌药敏试验方法主要包括:
1. 纸片扩散法:常用于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放置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通过观察纸片周围出现的抑菌圈直径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2. 微量稀释法:通过在微孔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然后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基,通过观察不同抗生素浓度下对细菌的抑制情况来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 E测试法:通过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放置带有梯度抗生素浓度的试纸,然后观察梯度上的细菌生长抑制情况,从而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 斑点法:将细菌培养在琼脂平板上,再在平板上分别滴入不同的抗生素溶液,通过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程度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方法在临床中常用于确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细菌药敏试验概述

细菌药敏试验概述

3
药物分组
判断折点
标准菌株质控范围
特殊的耐药监测
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

敏感(Susceptible)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
MIC 5倍以上。

耐药(Resistance)
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度
5.平板置室温干燥3~5分钟,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 将抗菌纸片粘贴于M-H琼脂的表面,一旦纸片贴上,不 能移动;各抗菌纸片中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 内缘应大于15mm。
6.盖上平板的盖子,置35℃培养箱内孵育16~18小时后 阅读结果,对苯唑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等应孵育24小 时。
7.用游标卡尺或直尺量取 抑菌环直径,根据CLSI标 准,报告细菌对该抗生素
敏感性分类(2)

中介 (Intermediate)
MIC接近血、体液中药物的浓度,治
疗反应率低于敏感株
药物生理浓集部位有效 (尿-FQ) 加大用药剂量可能有效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
半定量…纸片扩散法 (抑菌圈直径)
MIC法:
稀释法(肉汤、琼脂) 自动化仪法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 流式细胞仪
第四章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黄露萍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测定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
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方法称为抗菌药物敏
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简称药敏试验(AST)。
药敏试验的意义
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细菌药敏试验的金标准

细菌药敏试验的金标准

细菌药敏试验金标准一、细菌种属鉴定细菌种属鉴定是药敏试验的基础。

通过细菌种属鉴定,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常用的细菌种属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

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是药敏试验的核心。

通过测定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可以判断哪种药物对病原菌最有效,哪种药物对病原菌不敏感。

常用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试验等。

三、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细菌种属鉴定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包括选用哪种抗菌药物、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内容。

同时,还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四、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效果评估是药敏试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可以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常用的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括体温、血象、病原菌清除率等。

五、耐药性监测耐药性监测是药敏试验的重要任务。

通过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可以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耐药性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无效的药物。

六、预防接种建议预防接种建议是药敏试验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了解病原菌的感染特点、传播途径等,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建议,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

七、交叉感染控制交叉感染控制是药敏试验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的感染特点,从而为交叉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交叉感染控制包括隔离措施、消毒措施等。

八、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控制是药敏试验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从而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医院感染控制包括清洁消毒措施、隔离措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细菌药敏实验原理

细菌药敏实验原理

细菌药敏实验原理
细菌药敏实验是一种用于确定哪种抗生素对特定细菌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等过程来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

不同的抗生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因此对不同的细菌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

2. 药敏试验的方法:药敏试验通常采用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或 E-test 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抗生素的纸片、肉汤或纸条放置在涂有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3. 抑菌圈的大小:在纸片扩散法中,抗生素会从纸片中扩散到培养基中,形成一个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与抗生素的浓度和活性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判断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

4. 最低抑菌浓度(MIC):在肉汤稀释法和 E-test 法中,通过稀释抗生素的浓度,可以确定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低抗生素浓度,即最低抑菌浓度(MIC)。

MIC 越低,说明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越高。

5.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将细菌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类。

敏感细菌表示该细菌对抗生素敏感,使用该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中介细菌表示该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需要使用更高剂量的抗生素或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耐药细菌表示该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用该抗生素治疗无效。

细菌药敏实验的原理是基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药敏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依据。

临床各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临床各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临床各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1.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和梯度扩散法等进行药敏试验需遵照厂家说明书。

自动化仪器法通常只能用于常见细菌,而梯度扩散法可用于苛养菌和少见菌的药敏试验,但需要获得相关管理部门的批件。

2.检测达托霉素时,培养基加入50 mg/L的钙离子;检测磷霉素时,加入25 mg/L的6-磷酸葡萄糖;检测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时,加入0.002%的聚山梨醇酯-80。

3.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苯唑西林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宜孵育24 h。

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西丁的敏感性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孵育24 h。

4.检测葡萄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须在CAMHB加入2%NaCl。

5.嗜血杆菌属若检测甲氧苄啶或磺胺甲噁唑,培养基中加入0.2 IU胸苷磷酸化酶。

HTM 肉汤为CAMHB中加入15 mg/L的β-NAD、15 mg/L的牛血红素或猪血红素、5 g/L的酵母提取物。

6.淋病奈瑟菌可采用CAMHB或pH7.0 的0.9%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菌悬液。

纸片扩散法1%的特定生长添加剂不宜含半胱氨酸;琼脂稀释法检测碳青霉烯类和克拉维酸时宜含半胱氨酸;检测其他抗菌药物,是否含有半胱氨酸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特定生长添加剂配制方法如下:将1.1 g左旋胱氨酸、0.03 g盐酸鸟嘌呤、0.003 g盐酸硫胺素、0.013 g对氨基苯甲酸、0.01 g维生素B12、0.1 g焦磷酸硫胺素、0.25 gNAD、1 g腺嘌呤、10 g左旋谷氨酰胺、100 g葡萄糖、0.02 g硝酸铁和25.9 g左旋半胱氨酸溶于1L无菌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匀。

7.嗜盐弧菌属采用0.85%NaCl溶液制备0.5 麦氏单位标准菌悬液。

8.幽门螺杆菌采用0.85%NaCl溶液配制成2.0 麦氏浊度单位菌悬液。

9.潜在生物恐怖病原菌送至生物安全II级BSL-2 以上的实验室进行操作。

对极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在BSL-3 实验室进行。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实验采用多种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敏感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药敏试验技术操作。

3. 分析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细菌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样本。

2. 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3. 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等。

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接种环、药敏纸片、药敏稀释液等。

四、实验方法1. 纸片扩散法:(1)将肉汤培养基倒入平皿,制成均匀的琼脂层。

(2)用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培养物,均匀涂布于琼脂层上。

(3)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贴于琼脂层上。

(4)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大小。

2. 微量稀释法:(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以不出现菌落的最低抗生素浓度为MIC。

五、实验结果1. 纸片扩散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 微量稀释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IC在0.25~0.5μg/ml之间。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MIC在1μg/ml以上。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
敏感(Susceptible):指受试菌株能被测定药物 推荐剂量给药后在感染部位所达到的浓度所抑 制或杀灭。 耐药(Resistance):指受试菌株不能被常规剂 量抗菌药物达到的剂量所抑制。
• 中介 (Intermediate):指抗菌药物MIC
接近血液 和 组织中通常可达到 的浓度,疗效低于敏感药。还表 示在药物生理部位具有临床效力(如 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酰胺类)。 另外中介还能作为缓冲区,以防止微 小的,未受控制的技术因素导致较大 的错误结果,特别是针对那些药物毒 性范围靠近疗效范围的药物。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一、药敏试验概念
1.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实验,是指在体 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2.最低抑菌浓度(MIC):指抗菌药物能够抑制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用Mg/ml表示。 3:药敏试验的结果解释标准(即折点):可分 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折 点与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折点,我们目前 采用的是CLSI折点。
3.需要修订的结果:耐庆大霉素的革兰 阳性菌即使出现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敏感,也要报告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 球菌,应报告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 药。
用折点解释药敏试验结果的意义
1.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果某种药物 敏感,则该药治疗可能有效。如果耐药,则可能 导致治疗失败。 2.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避免用药不当, 延误治疗,并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3.提供选择药物的依据。 4.监测耐药性,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同及试验中影响 因素的干扰,药敏试验的表型可能出现 错误或矛盾,应加以注意!
1.由于方法对某些药物还不够精确,或由于没 有收集到足够的耐药菌株来制定折点,CLSI药 敏指南对这些药物除了“敏感”以外没有标明 任何其他分类,如果检测结果提示“非敏感”, 应确证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药敏 试验在控)随后送上级实验室证实其结果。 2.出现不可能的结果: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 唑林、氨苄西林敏感;MRSA对青霉素敏感;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代喹诺酮敏感而对环丙沙 星耐药等,此类结果须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6.分离自正常寄生部位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不能说明其与污染关系,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体外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
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的选择要遵循合理科学的原 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根据抗菌药物 的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谱,药 物类型的不同,其抗菌范围也不同。2.根据细菌 的种属:抗菌药物对不同种属的细菌作用效果不 同,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 试验,原则上可根据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选择 方法选择药物进行试验,如肠杆菌科,葡萄球菌, 假单胞菌。(见表1)
3.所选药物具有代表性:实验室不 需要也不可能对每种抗菌药物均进 行测试。原则上在各类抗菌药物中 选择一种代表性药物作测试,可反 映一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如大环内 脂类选红霉素,喹诺酮类选环丙沙 星或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选1、2、 3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同时还 应考虑价格因素。
试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药敏试验的一般原则
1.药敏试验只在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细菌纯培养 物上进行,当从合格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任何 感染的可疑病原菌,又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 可靠地推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时,则需要 进行药敏试验。 2.从同一患者体中同部位连续分离到相同的菌株, 为检测它们是否已经发展为耐药,应重新进行 药敏试验。尤其是在第四代头孢菌素治疗肠杆 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所有抗菌 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属,喹诺酮类治疗葡萄球 菌属3-4天后,起初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菌株 易发展位耐药。
3.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和抗菌药物疗效时 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4.当引起感染的致病菌的种属特征提示其 对某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从来未见有耐 药情况报告时,通常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如β溶血菌对万古霉素。
5.自标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不能确定为致病菌的 多种细菌,分离菌可能是来自环境或人体正常菌群 污染时,通常不必进行药敏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