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①又说:“性者人之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之理而已。”②这里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性即理”,“性”的具体内含是“仁、义、礼、智”,那么为何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人性呢?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接受了张载、程颐的观点,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所谓“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义理之性”或“道心”),是“专指理言”,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所以浑厚至善,完美无缺;所谓“气质之性”(又称“人心”),“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就是说它是禀受“理”与“气”,两者杂然相存而成。由于“气”有清明、浑浊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如果所禀之“气”是“极清且纯者”,那么“气与理一”,“理”在“清气”中,就好比宝珠在清水里,光泽透彻明亮;反之,如果所禀之“气”是浑浊的,则“理”在“浊气”中,就好比宝珠在浊水中,看不到宝珠的光泽。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去蔽明善,就好比下功夫把浊水中的明珠揩拭干净,恢复宝珠原有的光泽一样。他说《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必须“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为在他看来,“天理”与“人欲”是两相对立,水火不相容的。“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所以,他告诫道:“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③朱熹就是这样用理学的观点来论述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④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⑤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

①《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②《朱子四书或问》卷十四。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

④《朱文公文集》卷十五。

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①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②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③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④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因此,他在《小学书题》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大学章句序》中又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希望儿童通过“学其事”,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成为“圣贤坯璞”。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⑤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确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淳熙八年(1181年),他邀请持不同学术见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到他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并称赞其讲学“切中学者深微隐痼之病”,使“听者莫不竦然动心焉”,还将其讲稿刻石为记。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

①《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

②《朱子语类》卷七。

③《朱子语类》卷七。

④《朱子语类》卷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