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大隧道TBM拆卸洞施工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TBM拆卸洞施工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TBM拆卸洞施工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TBM拆卸洞施工技术

摘要:某长大隧道TBM拆卸洞设在Ⅱ级围岩地段,对拆卸洞分三部四区段开挖完成。鉴于该隧道特点,本文对的特大断面II类围岩对TBM拆卸洞室施工进行探讨,总结出该工程所采用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管理成功的实例。

关键词:隧道施工拆卸洞TBM施工隧洞开挖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TBM拆卸洞设在Ⅱ级围岩地段,拆卸洞全长60 m,边墙为直墙,拱部为曲墙,下部开挖宽度为13.1 m,上部最大开挖宽度为16.12 m,开挖总高度为18.81 m。托梁及下部直墙衬砌采用C30钢筋砼,拱部段衬砌均采用C30素砼。

2 拆卸洞开挖施工技术

拆卸洞分三部四区段开挖完成,第一步:到达拆卸洞前15 m施作预留平台,利用现有开挖台架在分界断面处开始向上挑挖,向上挑挖15 m后到达TBM拆卸洞顶部(见图1),之后分三台阶开挖上部Ⅰ、Ⅱ区、Ⅲ区,台阶长度3~5 m,每循环进尺为2.5 m,拱部Ⅰ区采用搭设临时活动支架进行作业,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水平向前直至挖出上部断面。

第二步:当至TBM端上部Ⅰ、Ⅱ区、Ⅲ区段开挖完成后反向施工钻爆端的上部断面,直至所有上部断面全部开挖成型,上部反向开挖时

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分析

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铁路隧道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对于空间限制因素较大,施工难度较大的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而言,有关隧道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引起各方重点关注与重视。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主要从开挖施工以及出渣运输施工这两个方面入手,着眼于以上两环节施工过程中高效性施工方式的应用,围绕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旨在于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A单线长大铁路隧道全长8900m,进口施工任务分配量为4300m单位。从实践研究经验的角度上来说,对于单口掘进工作任务量在4000m单位以上的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而言,如何在确保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质量得到可靠性满足的基础之上,合理提高单线长大铁路隧道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单线长大铁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分析 在单线长大铁路隧道开挖施工过程当中,为确保对施工工期的有效缩短,同时保障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于上导坑及下导坑位置设置合理的光爆层结构。同时还需要确保掏槽处理作业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结合对围岩循环进尺参数的合理调整,确保开挖有效且高效。 (1)开挖过程当中需要预留光爆层结构:本文所研究铁路隧道出口位置的运输方式选取为无轨化运行方式,洞口位置所对应围岩等级为级,施工方式选取为超短正台阶施工方式,支护方式选取以锚喷方式为主。与此同时,结合整个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前期地质勘查资料显示:该铁路隧道出口段位置主要围岩结构形式表现为灰岩、水平围岩以及白云质灰岩。以上三种类型的围岩结构最为显著的地质特性在于:整体性较好、稳固性较高。为确保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装渣机装渣作业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铁路隧道下导施工断面的结构形式应当设定为圆弧形方式,基本结构尺寸为4m×4m形式,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的保障铁路隧道开挖阶段光爆处理效果的有效性,在上导坑及下导坑布置过程当中,应当将其预留一定的光爆层结构,该层基本厚度参数设定为75cm单位。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单线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在施工工期方面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从而应当实现对钻进时间的合理控制,按照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上导坑及下导坑钻进作业能够同时进行。实践应用结果显示:因为在下导坑施工钻进作业过程当中预先设定了光爆层,一方面使得光爆作业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的下导坑施工周边间隔距离以及钻进精度能够得到可靠性满足。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人员发现上下导坑钻进施工作业所对应的时间要求无法得到可靠性满足,则可以通过及时对上下导坑位置断面分配尺寸进行合理调整的方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02-26T11:16:41.0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刘凯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存在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施工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 402160 摘要:目前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存在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施工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铁路作为西南地区穿越地层复杂的双线客货共线铁路,自开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和提高全线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全面推进隧道建设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本文以某单位承建的一座双线铁路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客货共线、高速铁路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修筑山岭隧道的能力不断增长,修建隧道的规模和长度日益增加。在铁路线路建设中隧道一般为施工的关键环节,往往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长大铁路隧道施工是研究人员、设计者及施工人员考虑的重点,特别是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空间有限施工中相互干扰较大,在当前铁路建设工期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提高长大铁路隧道施工成洞速率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隧道提前于合同工期建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条在建铁路项目中某施工单位承建的一座隧道为例,介绍了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概况 某在建铁路工程,全线正线隧道共计52座、长211km,占正线总长的54.7%。其中:L≥10km的隧道总长96.5km,全线隧道断面以双线为主,分为有砟和无砟形式,线路位于西南地区由北向南跨越区域广,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软土、粉砂、煤层瓦斯、高地温、高地应力等地层。 二、钻爆法施工现状 隧道钻爆法施工因其投资小、地质适应能力强,一直是国内山岭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1、开挖工艺工法。开挖钻孔主要采用风动凿岩机、液压钻和简易的钻孔台架,个别长大隧道采用液压凿岩台车及多功能台车。围岩较好地段以机械开挖为主,采用全断面、台阶法施工;围岩较差地段以人工开挖配合小型机械设备为主,采用小断面分部开挖。 2、初期支护及设备。锚杆施作较多采用人工手持风钻打孔,施工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效较低且施作质量较难控制;个别长大隧道采用凿岩台车进行锚杆的快速施作,但受技术、资金以及后期设备的维养等影响推广度较低。喷混作业一般采用小型湿喷机,施工效率较低、工程实体质量较难控制且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目前仅在较少的长大隧道内使用湿喷机械手。 3、仰拱施工及设备。仰拱施工一般采用简易仰拱栈桥,栈桥有效作业长度通常为6-12m,仰拱一次浇筑6-12m,简易栈桥移动通过装载机实现走行。仰拱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或自行加工制作的弧形钢模板,仰拱纵向一次浇筑长度较短,施工接缝较多。 4、防排水及二次衬砌浇筑。防水板铺设采用自制的简易台架,人工需求量大且耗时较长,铺设质量较差时易形成拱部脱空或造成防水板拉断导致浇筑过程中二次衬砌混凝土隔离分层,而较少采用防水板铺设台车和防水板自动爬行焊机。衬砌台车采用全断面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钢模开口数量少、开孔尺寸较小,混凝土单窗集中供料、竖向跳窗供料及振捣不到位的现象突出,极易造成集料窝。二次养护未配备养护台车或其他养护设备,衬砌表面常出现麻面蜂窝、龟裂等表观缺陷。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的整体机械化程度仍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较恶劣,隧道实体工程质量及施工机械化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 三、某铁路隧道工程技术要点 1、建立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建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将全线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统一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同时明确施工单位是监控量测的责任主体,并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将全站仪测得的监控量测原始数据上传至数据存储中心,再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全线信息共享的公共基础平台,保证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均能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及时全面掌握隧道支护结构变形情况。自建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效: 1)通过信息化监测数据,建立可靠的预警机制,实时掌握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某施工单位承建的其中一座隧道共有4个作业面,施工至今共建立808条监控量测测线,施工期间发生过17次变形预警,均及时采取了措施, 2)实时掌握全隧道各级围岩的实际变形量,为隧道各级围岩的预留变形量值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隧道出现的过度超挖和侵界现象,节约了工程成本。 3)通过对监控量测成果的运用,为优化隧道结构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实现隧道结构支护参数的动态设计,保证隧道支护结构参数满足现场实际要求。 2、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为全面推行隧道快速施工技术,隧道开挖优先采用全断面法,其次采用微台阶、两台阶或三台阶法。软弱破碎围岩通过超前预支护或掌子面预加固等措施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创造微台阶开挖的施工条件。该方法强调初期支护快速封闭,要求初期支护钢架紧贴掌子面,初期支护仰拱及时封闭成环,紧跟下台阶。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初期支护仰拱封闭成环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35m。 3、确保隧道支护结构质量。明确初期支护是隧道的主要受力结构,提出初期支护应确保施工及运营期间围岩稳定及自身结构的安全,是施工安全最关键、最重要的保障。全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品质,初期支护混凝土的密实度、抗压和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得到充分保证;初期支护拱架采用工厂化加工并统一配送,确保钢架的加工质量。 4、隧道施工机械化设备推广应用 1)为全面贯彻新奥法施工理念,确保围岩和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全面提高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强度,业主单位要求全线隧道各工作面必须使用湿喷机械手,湿喷机械手喷射能力不小于20m3/h。为此,我项目对喷浆设备进行了采购,现场投入4台喷射能力达30m3/h的湿喷机械手,现场采用湿喷工艺结合喷射机械手作业相对于传统人工干喷或潮喷作业,采用喷射机械手极大地减少了粉尘量;同时,与小型湿喷机作业相比,采用机械手施工,使得人员远离喷射面遥控作业,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的作业环境,降低了施工风险,降低了职业病的危害。2)避免了传统人工喷射时空洞和强度不达标等问题的发生,大幅度减少隧道后期出现的质量缺陷和病害。现场喷射机械手作业平均工效为30m3/h,而传统人工喷射作业平均工效为4m3/h,施工工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总之,采用湿喷机械手作业,虽然前期投资大,但是由于人员需求少、施工效率高,施工综合成本要低于干喷机和小型湿喷机。

隧道施工技术作业

****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 《隧道施工技术》课程习题集 任务一:了解隧道常识 解释名词 1、隧道——建筑在地下的通道建筑物。工程中还常将未加护的毛洞称为坑道。 2、围护——指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坑道稳定有影响的那部分岩体。或表述为: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受隧道工程施工和使用中车辆荷载影响的那部分岩体。 3、支护——为维护围岩稳定而施作的人工结构。 4、隧道工程理论——是人们对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即概念)、力学模型的模拟建立、工程措施的选择原则以及工艺流程的设计思想的总和或核心表述。它体现人们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5、隧道工程设计——是出于开拓并持续安全应用地下通道空间的目的,勘察地形、地质、地物等环境条件,确定隧道位置,并根据隧道围岩自稳能力的强弱,选择确定为保持隧道稳定所需提供帮助的多少——即需要的加固范围,以及选择确定支护的材料种类、结构形式、力学性能、参与时机、施作方法、监测方法、质量标准等支护技术参数,并评估支护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的一系列工程规划活动。 6、隧道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规定的使用目的、规定的设计要求、规定的技术标准,使用适当的人员、资金、机械、材料,运用适当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在指定的地层中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建筑物的建筑活动。 7、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施工方法是开挖和支护等工序的组合。 8、隧道施工技术——是指在各种建筑环境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措施。

9、隧道施工管理——是以履行施工合同为目的,建立和运行隧道施工管理体系,并在运行的过程中加以改进的过程方法。即对施工过程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的程序和方法。 简要回答: 1、隧道结构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2、隧道的种类、规模和工程特点 种类: 行业习惯上常按隧道的作用将其划分为交通隧道、输水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四类。专业上按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来分,可以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按埋置的深度来分,可以分为浅埋隧道的深埋隧道;按隧道所在的位置来分,可以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水底隧道和地铁隧道等。 规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避车洞、下锚段、人行横洞(铁路)紧急停车带、人∕车行横通道(公路) 排水沟槽系统 电缆管槽系统通风巷道系统 附属设施 明暗交界处的结构部分 洞口人工结构部分,也是辅助部分,可以选择后期支护(又称为内层衬砌)初期支护(又称为外层衬托) 支护天然结构部分,也是主体部位,不可替代 围岩隧道结构 组成

谈长大隧道施工技术

谈长大隧道的施工技术 摘要:隧道建设伴随着我国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及业主对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正逐渐朝向长、大、深的方向发展。而长大隧道在工程中往往起着工期控制的作用,为此寻求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山西省西山隧道的施工对长大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ailways and highways, the demand for safety, quality and schedul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s higher. the tunnel is longer,larger and deeper.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the safe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ong and large tunnel.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xi xishan tunnel,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ong and large tunnel. 关键词: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竖井;通风;防排水 key words: long and large tunnel;construction technology;shaft;ventilation;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133-02 0 引言 长大隧道往往是一个项目乃至一条线路的重点工程、关键工程、控制工程,因此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严格按施工技术施工,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不断提高施工工效、长大隧道实现快速、

岩前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 岩前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四年五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5、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6、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我项目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装备能力及现场实际条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岩前隧道起迄桩号为左洞ZK30+535~ZK37+330,右洞YK30+550~YK37+335。左洞长6795米,右洞长6785米。隧道左、右线分别位于R=4500m的平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坡设计采用人字,左洞纵坡为0.5%、-0.55%;右洞纵坡为0.5%、-0.6%。隧道主洞限界宽10.75m=0.75m(JL)+0.5(LL)+3.75×2(W)+1.0m(LR)+ 1.0m(JR),限界高5m;主洞隧道内轮廓净高7.14m。隧道洞身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 2、水文地质 隧址区经过路段无大中型水库和河流。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计算最大涌水量为10965m3/d。 三、现场施工情况 隧道采用钻孔爆破开挖、铲车配合出碴车运输,左、右洞双向掘进,同步施工。截止2014年7月15日,隧道进、出口进度如下: 根据目前进度推断隧道左洞贯通点约在ZK33+634.8右洞贯通点约在

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讲课教案

一、前言 采用盾构法建造隧道或各种地下管道,一般是在预先建造好的工作井内进行盾构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并将其准确地搁置在符合TRANBBS设计轴线的基座上,待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沿设计轴线向地层内掘进施工,当盾构将要到达终点时,应准确测定盾构的现状位置,并调整和控制其的姿态,使盾构正确无误地进入预先建造安装好的接收井内的基座上。 盾构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该工序施工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成后隧道或管道的轴线质量、进出洞口处环境保护的成效及工程施工的成败。 盾构的进出洞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水文、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等级而制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进出洞技术,使其符合各工程的特定工况条件要求,是一项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二、盾构进出洞施工的关键技术 1建立推进施工的良好后盾系统 后盾系统由后盾管片、支撑体系及后靠等组成,其不但要稳固牢靠,同时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后座支承面和适应施工的垂直与水平运输的转折通道口。 2确保洞口处土体稳定 在盾构未靠上洞口处土体前,保护洞口附近地面和地下构筑物,使盾构顺利切入土体,并支护正面土体,从而进入正常施工状态。 3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技术 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起洞口渗漏,产生不可设想的后果,但目前对进洞施工时的洞口密封技术还不够完善。 三、盾构进出洞施工中易发生的事故 1洞门处土体涌入井内 洞口封门拆除后,井外土体不能自立,井内洞圈的密封装置还不能阻挡洞外的土体,所以洞口外土体随之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沉陷,影响附近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如情况严重,则造成井下无法施工。 2洞口周圈涌泥水 由于在出洞施工时损坏了洞口密封装置,盾构出洞后没有及时做好洞口防渗漏处理,故在盾构未全部通过工作井洞圈或已经脱出洞圈时,井外泥水不断从洞圈与盾构或隧道之间的间隙涌入井内。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地面沉陷和洞口处已建造好的隧道产生过量沉降。 3盾构出工作井洞口时上抬或下沉 盾构出工作井洞口后,就失去了基座的支撑,若在施工中对正面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和控制不当,则极易产生盾构的上抬或下沉,这将使刚建成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甚至无法正常施工。 进土部位和进土量控制不当,易使盾构上抬,于是地面也随之隆起;正面土体流失过量,超量出土,易使盾构产生下沉。 4管片产生碎裂、环面不平、内外张角严重、纵缝喇叭大、环向旋转等不良现象。 四、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 1稳定正面土体

长大隧道施工要点

隧道施工要点 一隧道施工特点与一般规则 1.隧道隐蔽性大,掌子面前方不可预见地质条件多;安全、工期、成本风险较大; 2.隧道施工作业空间狭窄,作业环境恶劣(潮湿、温度较高、空气受污染、光线不充足、噪声大等); 3.隧道施工是呈纵向线形方式,从洞口开始随着掌子面向前延伸,直到贯通;以开挖为龙头至二衬建成与保护的施工过程中,具有多工序作业、循环作业、平行作业、连续作业的特点; 4.隧道施工工法、工序间距和施工循环进尺须适应地质条件; 5.施工人员必须在确认隧道开挖后有支护保护或确认围岩已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作业; 6.隧道施工进入50m之后,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其通风量应满足稀释爆生气体和洞内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以及供给作业人员充足的新鲜空气; 7.应连续向洞内供电供水供风; 8.必须有应对坍方、突水突泥等灾害发生的应急措施和预备相应的设备机具和器材。 二隧道施工经典经验 1.“早进洞,晚出洞”; 2.稳定围岩是施工头等大事;

3.开挖成形好,进度好; 4.初支早封闭,早成环; 5.二衬“内实外美”; 6.排堵结合治理地下水; 7.通风好,操作质量高; 8.建立复核制,测量不出错。 三隧道施工要点 1.洞口与洞口段施工 1.1贯彻“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非常重视洞口和洞口段的施工,一次进洞成功; 1.2洞口边仰坡开挖,应尽量不破坏岩土坡脚,减少对岩体的扰动。清除其上方危石; 1.3按设计完成洞口边仰坡永久性挡护工程和临时性防护工程; 1.4按设计完成天沟、截水沟洞口排水系统; 1.5洞口段系指从洞口进入一定长度的隧道段,其长度一般按围岩条件而定,为1~2个衬砌循环长度即12m或24m。对于覆土浅、软弱围岩(Ⅳ、Ⅴ、Ⅵ级),通常采用大管棚加超前小导管、环形导坑法、强支护嵌入式进洞方案;对于中硬岩、硬岩围岩(Ⅰ、Ⅱ、Ⅲ级),通常采用台阶法、弱爆破进洞方案。 2.隧道施工方法的选定 主要根据地质条件、隧道跨度、断面大小选定施工方法。按照既定施工方法的施工顺序、步骤和合适的工序进度与工序间距施工,形成多工序

隧道出洞施工技术

隧道出洞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4-28T17:14:34.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常现军[导读] 摘要:现行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隧道出洞的设计施工规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隧道出洞的施工方法,介绍了小导坑等关键技术,保证了隧道出洞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15131 摘要:现行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隧道出洞的设计施工规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隧道出洞的施工方法,介绍了小导坑等关键技术,保证了隧道出洞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关键词:隧道出洞;小导坑;施工技术国家战略政策西部大开发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随着建设的全面展开,在山区、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时,由于受地形地势的限制,在施工上不可避免出现了隧道出洞施工的情况。隧道出洞相比正常进洞,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并无相应明确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 1 工程概况 云南武定—倘甸—寻甸高速公路项目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岔河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左线起点里程左K16+266.04,止点里程左K16+795,隧道全长528.96m,最大埋深112.0m;右线起点里程K16+332.04,止点里程K16+780,隧道全长447.96m,最大埋深94.7m。 隧址区海拔高程介于1635.0~1748.0m之间,相对高差113.0m,属构造剥蚀中切割中山陡坡地貌区。隧道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较发育,以松林、灌木及旱地为主。岔河隧道由寻甸端出口单向掘进,武定端进口位于悬崖陡坡之上,洞口下部有既有道路和电站水渠通过,交通极其不便,不具备进洞条件,采用上台阶小导坑贯通,贯通后由洞外向洞内预留核心土,环向逐步扩挖至设计断面的出洞施工。 2 工艺原理 隧道上台阶小导坑出洞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据,合理安排隧道施工顺序,利用小导坑先行出洞,然后将风险大的出洞改为正常的进洞施工;喷、锚、网、型钢拱架联合初期支护随挖随护,紧跟工作面;采用光面爆破和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使初期支护体系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体系,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图1 工艺流程图 3.2 小导坑施工(1)小导坑施工准备 ①当掌子面施工至贯通面约为15m的距离时,暂停掌子面的施工,完善围岩的初期支护,并将掌子面采用15cm厚的喷砼封闭; ②根据监控测量反馈的信息确定是否施作掌子面附近段的仰拱,以保证掌子面和围岩的稳定。(2)小导坑施工①小导坑位于上台阶顶部,导坑顶部轮廓与隧道设计开挖断面相同,以利用超前支护系统和初期支护系统,保证小导坑开挖时的稳定与安全。小导坑截面尺寸为3m(宽)×4m(高),以方便装载机施工为宜。 ②小导坑掘进施工按每循环0.5~1.0m控制,每循环按正洞施工时的方法预先做好超前支护,支护范围略大于导坑顶部宽度即可。 ③每循环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注意导坑顶部与隧道设计开挖断面相同,并适当预留变形量,保证在后期施工中,围岩收敛、拱顶下沉后不侵入二衬砼。初期支护采用L=350cm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15×15cm的φ8双层钢筋网+I18型钢拱架@75cm+25cm厚C25喷砼。 ④小导坑施工时,每循环钻眼增加2个探眼,探眼深度5m,以探明具体的剩余距离,便于安全出洞。 ⑤小导坑施工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微弱爆破。每循环开挖完毕、检查净空,符合要求后及时进行初期防护,封闭围岩。 ⑥小导坑施工前对原有地面进行一次复测,准确掌握出洞时洞顶的覆盖层厚度,设置防护网,确保施工安全。小导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地表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⑦小导坑贯通后,将洞内的风、水、电引出洞外,并按要求布设整齐。 3.3 成洞面施工(1)测量放样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本标段共有佑垭口隧道和木子岭隧道2座,均为分离式,单洞全长1997m。安排2个施工队分别负责施工。 本标段隧道IV级和Ⅴ级围岩的长度分别为907m、1090m。洞身衬砌段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即以系统锚杆、喷射砼、钢筋网、钢拱架、格栅钢架等组成的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衬砌形式。 一、总体施工方案 1、隧道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洞身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施工中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分析软件,规范实施监控量测,并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信息化、数据化手段指导施工。 2、掘进方向:根据本隧道特点结合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计划从巴中端口向达州方向掘进施工,掘进过程中左右洞掌子面距离不得小于30m并备足排水设备。 3、洞身开挖 隧道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Ⅳ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 4、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 设计上采用喷锚挂网支护,即采用φ108大管棚、φ42注浆小导管、砂浆锚杆和药卷锚杆、钢筋网、工字钢支架、格栅钢架、喷砼等形式进行初期支护。 5、二次衬砌及仰拱施工 隧道以电缆槽顶面标高下10cm为界,以上部分二次衬砌采用10 .5m长液压钢模台车施工,以下部分采用定型钢模施工,仰拱在初支完成后立即全幅施工,仰拱回填沿中心排水沟放线立模半幅浇筑。衬砌防水砼采用掺入防水剂,由洞外拌和站拌和,搅拌车运输,输送泵灌注。 6、隧道排水 按照“以排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防

水板采用热熔垫片与挂设的土工布连接,每环用爬焊机焊接。 7、隧道通风 在每个洞口外20m安装1台2*55kw轴流风机,风管沿拱顶挂设。隧道掘进150m时,轴流风机立即投入使用。严格按“隧道降尘净毒工法”施工,并采取湿式凿岩、水幕降尘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隧道防尘施工。 8、进洞严格按“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进度和质量。 二、隧道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洞口段施工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做到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进洞施工创造条件。 1、洞口段土石方开挖 洞口段施工前做好洞顶截、排水系统,按照设计位置准确测放边、仰坡眉线,并洒白灰线。开挖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逐层开挖,石质地段采用人工凿岩机钻爆开挖,施工时随开挖随清理坡面浮土、危石,按设计进行锚、网、喷防护,坡面防护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明洞钢筋砼施工 本标段洞门除佑垭口隧道左右线巴中端口为削竹式洞门外,其余均为端墙式,二衬第一模设在进洞30m位置,然后向洞口方向进行,直至明洞施工完成再退回洞内进行暗洞二衬施工。明洞施工分成两部分,先施工仰拱及矮边墙混凝土,待该部分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并对砼面凿毛处理,然后全断面施工拱圈钢筋混凝土。 (二)洞身开挖 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前按设计要求施作长管棚或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先环形开挖上断面,支立拱架并进行初期支护后,开挖中间核心土,再开挖侧壁围岩,支立拱架并进行初期支护后,开挖中间核心土至仰拱底,立即支立仰拱拱架并进行初期支护至初支封闭成环。

(完整版)隧道洞身初支技术交底

三道泉子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技术交底

期支护方案进行洞身支护。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IV~V级围岩初期支护必须保证尽早封闭成环。 1、分离式隧道开挖支护方法 ①全断面开挖支护法 分离式隧道Ⅱ级、Ⅲ级围岩段施工采用全断面开挖支护法。 1) 施工方法 全断面一次开挖支护成形,其施工步骤见图 全断面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 a)横断面b)纵断面 2) 施工顺序说明 (1)全断面开挖;(2)初期支护;(3)全断面二次衬砌。 3) 施工要求 循环进尺宜控制在3~4m;采用大型机械配套作业。 4) 初期支护参数: (1)、Ⅱ级围岩初期支护参数: A、设置Φ22砂浆锚杆,L=2.5 m,间距120×120cm(环向×纵向)。 B、设置φ6.5单层钢筋网,网格间距25×25cm; C、8cm厚C25喷射砼。 (2)、Ⅲ级围岩初期支护参数:

(5)全断面二次衬砌。 4) 施工要求 (1) 台阶不宜多分层,上下台阶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满足机具正常作业,并减少翻渣工作量;当顶部围岩破碎,需支护紧跟时,可适当延长台阶长度。 台阶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 a)横断面b)纵断面 (2) 施工亦应先护后挖,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上台阶施工时,钢架底脚宜设 3.5米长锁脚锚杆和纵向槽钢托梁,控制其下沉和变形。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 (3) 台阶分界线不得超过起拱线,台阶长度不得大于隧道开挖宽度的1.5倍,下台阶马口落底长度不大于2榀钢拱架的长度;应一次落底,并尽快封闭成环。 (4) 台阶长度不宜过长,应尽快安排仰拱闭合,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 5)、Ⅳ级围岩深埋段初期支护参数: (1)、超前支护 Ⅳ级深埋围岩,岩层为凝灰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呈全风化~弱风化状,在拱部120o0?0?范围内采用20MnSiΦ25砂浆锚杆锚杆长度4.5m,34根/排,间距40cm*300cm(环向*纵向),超前砂浆锚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外倾角10°—15°打入围岩。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进出洞技术讲课教案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进出洞技术 一、前言 采用盾构法建造隧道或各种地下管道,一般是在预先建造好的工作井内进行盾构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并将其准确地搁置在符合TRANBBS设计轴线的基座上,待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沿设计轴线向地层内掘进施工,当盾构将要到达终点时,应准确测定盾构的现状位置,并调整和控制其的姿态,使盾构正确无误地进入预先建造安装好的接收井内的基座上。 盾构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该工序施工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成后隧道或管道的轴线质量、进出洞口处环境保护的成效及工程施工的成败。 盾构的进出洞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水文、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等级而制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进出洞技术,使其符合各工程的特定工况条件要求,是一项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二、盾构进出洞施工的关键技术 1建立推进施工的良好后盾系统 后盾系统由后盾管片、支撑体系及后靠等组成,其不但要稳固牢靠,同时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后座支承面和适应施工的垂直与水平运输的转折通道口。 2确保洞口处土体稳定 在盾构未靠上洞口处土体前,保护洞口附近地面和地下构筑物,使盾构顺利切入土体,并支护正面土体,从而进入正常施工状态。 3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技术

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起洞口渗漏,产生不可设想的后果,但目前对进洞施工时的洞口密封技术还不够完善。 三、盾构进出洞施工中易发生的事故 1洞门处土体涌入井内 洞口封门拆除后,井外土体不能自立,井内洞圈的密封装置还不能阻挡洞外的土体,所以洞口外土体随之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沉陷,影响附近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如情况严重,则造成井下无法施工。 2洞口周圈涌泥水 由于在出洞施工时损坏了洞口密封装置,盾构出洞后没有及时做好洞口防渗漏处理,故在盾构未全部通过工作井洞圈或已经脱出洞圈时,井外泥水不断从洞圈与盾构或隧道之间的间隙涌入井内。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地面沉陷和洞口处已建造好的隧道产生过量沉降。 3盾构出工作井洞口时上抬或下沉 盾构出工作井洞口后,就失去了基座的支撑,若在施工中对正面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和控制不当,则极易产生盾构的上抬或下沉,这将使刚建成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甚至无法正常施工。 进土部位和进土量控制不当,易使盾构上抬,于是地面也随之隆起;正面土体流失过量,超量出土,易使盾构产生下沉。 4管片产生碎裂、环面不平、内外张角严重、纵缝喇叭大、环向旋转等不良现象。四、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 1稳定正面土体

关于铁路长大隧道施工分析

关于铁路长大隧道施工分析 要:本文主要针对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情况进行简要论述,分别从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水电管理以及施工中施工技术的管理的角度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铁路;长大隧道;施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交通的迅猛发展,由此我国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水平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铁路基本上采用的是隧道方式,为了更加方便运输,铁路长大隧道的施工也被逐渐重视起来。笔者在参与多项铁路长大隧道施工之后,总结了一定的经验,要想提高铁路长大隧道的施工质量,保证铁路交通的畅通无阻,必须加强长大隧道的施工管理。 铁路隧道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研 铁路长大隧道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研,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拥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在一般的铁路长大隧道工程中需要调研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可以提供使用的电力能量;2.在提供电力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供电方法和设施;3.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情况以及当地的水源;4.了解施工现场的一般气候和气象情况等。 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研之后,需要根据隧道洞口的地形地势特点、施工人员情况以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等

条件和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在施工场地规划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施工现场应该将施工区域与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域进行严格划分,不可出现相互干扰现象;2.对于隧道的施工应尽量少占农田,而应将当地的荒地和山坡进行合理地利用;3.为了使复杂的施工程序简单化,应该在合理的位置搭建洞口机棚和材料库房,以保证工作上的相互联系和材料的流水加工,除此之外,也应在复杂的地形地势环境中避免洪水、泥石流等的冲击和威胁,确保施工的安全;4.洞口场地的布置应该以节约为基本前提,对于临时建设而使用的设施应该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但不能因为一味追求美观而忽略了成本。 尽早建立实验室和采购设备,在隧道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应尽可能早的建立实验室,并且需要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对计量测试机和相关器材进行调配,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设置试验室,在实验室建立完成之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特点和方案,采购需要的物资、设备和材料。材料采购之后可以将其进行分批运进施工场地,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施工的需求,也可以适当减少场地的占用。 施工组织设计的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铁路隧道施工的基本文件之一,在策划过程中需要参照工程施工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其中不可缺少的参照因素有施工文件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铁路长大隧道工程的性质特征、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施工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和设备等。在参考这些因素的同时,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并由此计划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材料、设备、劳动成本等,只有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完美策划,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地进

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1. 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10% 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仪器测量。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2.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 1m 2 不大于 0.1m 2)侵入衬砌应小于 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 3. 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 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4.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 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 深度和角度。 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 为 5cm 。周边眼间距允许偏差为 5cm ,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 断面轮廓线 15cm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 10 个周边眼;监理单位按施 工单位检查数量的 20%见证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般项目 施工单位:鹤大高速公路 ZT07标项目部 编号: 、主控项目 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 质 量 标 准

(4) 本工程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分工见下表示。 二、施工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对于Ⅴ级围岩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台阶长度 12m ~ 15m ,开挖进尺一 般为 0.6m ~1.2m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洞身开挖施工工艺见下图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回头岭隧道进出洞安全施工方案

回头岭隧道进出洞安全施工方案 审核: 审批: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景衢铁路项目部一工区二零一四年七月回头岭隧道进口出洞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回头岭隧道全长31 98、27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187+5 64、 73、DK190+763;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DK187+5 64、 73、DK190+7 65、5。该隧道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间距为 4、4~ 4、496m。隧道内铺设有咋轨道,直线地段轨道结构高度为766mm。隧道进口采用倒斜切式洞门。隧道进口出洞方向为上坡,与三望源水库相接,该桥衢州端台尾里程为DK187+5 64、73,与隧道洞口相接,桥台及台背回填等设计详见桥梁专业设计图。洞内水沟在洞口0、5m采用混凝土封堵,洞内电缆槽与洞外电缆槽进行顺接,详见桥梁专业相关设计图,施工过程中做好洞门与桥台的施工协调,避免相互干扰及废弃工程。隧道进口采用倒斜切式洞门。隧道出口出洞方向为下坡,与黄柏坑岭中桥相邻,该桥九江端台尾里程为DK190+7 65、5,桥台台尾与隧道洞口里程之间设 2、5m长的甲式桥隧过渡段,过渡段轨下设置C20混凝土刚性路基,桥隧过渡段采用甲式过渡,设计参见“九景衢遂参03-39”有关图,桥台及台背回填等设计详见桥梁专业设计图。 1、2工程地质DK189+050处发育一断层破碎带,物质揭示宽度约为50m,岩层破碎,波速较低,性质不明。遂址区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走向以北向西为主,倾角较大,115~182∠25~85;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285∠80及125

∠50,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填充;70∠ 70、45∠75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填充。节理发育可降低岩体稳定性,使围岩发生掉块等危害。 二、总体出洞方案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回头岭隧道进出口端拟采用台阶法掘进贯通施工方案。(1)出口端山体经实际量测坡度20~45度,地势相对较陡。因受地形限制、修筑便道分困难、安全隐患较大等因素影响,开辟工作面干扰大,运输条件差,材料机具进场困难,制约着工程的正常施工。(2)隧道较长,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在合同工期内能够按时贯通。(3)进出口同时掘进需配备两套施工机械,且需对洞口风、水、电、便道等临时设施进行建设,极大的增加了工程投入。 三、进口端防护方案 3、1洞口坡面防护明挖施工段边坡以及成洞面、洞顶仰坡进行锚喷防护。Φ22砂浆锚杆长度 3、5m,间距120x120cm;挂单层φ8网片(网格20x20cm);C25喷射砼厚度10cm。坡顶设截水沟+2m宽碎落台。成洞面护拱完成后及时回填反压,稳定仰坡。 3、2进口段陡坡防护隧道进口端有水库,施工便道较窄,小导洞出洞后在该处开辟施工场地。由于自然地面坡度极大,正常施工时极易出现坠物伤人的安全隐患,须设置相应防护设施。防护方案为: 3、2、1距自然边坡2m处设置1m宽1m高的沙袋围堰,防止稍大物件或石块坠落;围堰外侧设置3m高安全防护网,防止较小物件或石块等坠落。 3、2、3在隧道下方设置1m宽,2m高的纵向挡墙,预埋连接筋,用防止隧道边坡落物,当隧道出洞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时,将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对便道进行暂时进行通行,同时保证行人安全。 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切实做到安全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和施工设

浅谈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何虎)

浅谈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 南岳公路项目部:何虎 【摘要】长大高铁隧道对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隧道的贯通误差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就长昆客专五标磨把公隧道控制测量经验,对长大隧道的洞内导线布网、埋点、施测方法等一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铁隧道控制测量 高速铁路的速度均在250千米/时以上,对线性、地形的要求较高,因此隧道在山领地区的比例很大,且长大隧道较多。为确保贯通精度,隧道内外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测量控制网布设的好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贯通精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高速铁路施工,隧道的贯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磨把公隧道的洞内外控制测量谈一点体会。 1、工程概况 磨把公隧道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境内,线路于鸭田镇福合村西侧约500米处进入隧道,出口位于刘塘村东北方向。隧道进口里程DK226+812,出口里程DK229+960,隧道全长3148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内最大埋深270m,最小埋深24m。 隧道进口至DK227+459.428199段位于半径为11000的左偏曲线上,DK227+459.428199~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人字坡,进口至DK229+600段为19.95‰的上坡,DK229+600

至出口段为3.6‰的下坡。 2、控制测量的基本情况 2.1工具(见表1) 表1 序号名称型号备注 1GPS接收机 2 全站仪徕卡TCRP1201+ 测角精度1″ 3 水准仪DINI03 0.3mm/km 4温湿表 5 气压表 2.2控制测量项目(见表2) 表2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量测仪器精度备注 1洞外独立控制网GPS接收机1mm 2洞内平面控制网全站仪1mm 3洞内高程控制网水准仪0.1mm 2.3测点埋设及要求 2.3.1洞外独立控制网,根据高速铁路测量规范,按GPS二等加密点埋设,如下图所示:

隧道工程进出洞施工方法及要点

隧道工程进出洞施工方法及要点 1.1.1设计优化 根据项目进场后对洞口位置复勘的结果,焦树坪隧道出口地形与原设计严重不符,出口左右洞均位于陡峻峭壁位置,悬壁临河,现场地形十分复杂,具备山陡、沟深、谷窄、临路、近水等特点,隧道进洞施工条件极差。 图4-12 隧道洞口位置三维地形图 隧道右洞洞口位于50m高陡峻峭壁位置,下临河道,与河道高差约50m,水平距离约43m,且洞口深入岩体6m,洞口段埋深约20m,隧道不具备直接进洞条件,围岩实际为中风化片麻岩,灰绿色、灰黄色,完整性较好,片麻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如按原设计方案施工,存在以下问题: (1)隧道洞口位于山体内,洞口边仰坡爆破开挖方量大,约2400m3,将对山体结构破坏严重,施工耗时较长,对其他工程干扰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2)削坡后隧道洞口缺乏作业平台,受洞口场地限制,无法进行大管棚作业、正常进洞施工和二衬台车拼装等。 针对现场问题,通过动态的设计和合理的方案应用,彻底解决陡峻峭壁位置隧道进洞问题。 (1)将洞口大开挖设计优化为“隧道延长+倒削竹洞门”形式,为避免大规模的山体爆破开挖,实现隧道“早进洞”,将隧道暗洞进行3m延长,从而减少开挖方量,同时将洞门形式调整为倒削竹,避免了端墙式洞门墙趾对桥台背墙的影响。

焦树坪隧道右洞 1:0.3便道营盘河大桥0#台 图4-13 隧道洞口段调整后示意图 (2)采用小型钻孔机具进行“分层分段爆破”技术,施作洞口5m 小平台;同时根据洞 口围岩较好情况,通过动态设计将超前大管棚变更为双层超前小导管,利用洞口小平台,完成超前作业,保证进洞时间和安全;并采用洞渣进行多级挡墙砌筑和回填,扩宽洞前平台至13m ,解决陡峻峭壁位置进洞难题,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3)在洞前短平台问题(洞前平台仅13m )上采用二衬台车“逐段拼装逐段进洞”技 术,降低了交叉作业造成的施工干扰,解决了短平台二衬台车拼装难题。 1.1.2边仰坡施工 1.1. 2.1 分层分段爆破削坡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