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建设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目标

辽东学院的《统计学》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社会保障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统计预测能力。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与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基本统计方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按照应用性本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把统计学课程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学组织科学、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条件与网络教学环境优良、教学效果显著的品牌课。计划在成为省级精品课后,经过三到五年的再建设,力争把统计学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为地方、为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就要加强现有统计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必备的相关知识,加强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其次,由于现有6名统计教师年龄偏大,职称偏高,后继乏人,应适时选聘懂专业、数理素质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年轻教师充实到统计教师队伍中来。第三,配合学校的深化改革,应建立起一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机制,使统计教师能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第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高超高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统计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采取了多项措施对教师进行培养。(1)支持教师取得“双师”执业资格。(2)制订教师“四位一体”(教、学、研、实践)培养方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4)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方法研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使各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访问。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竞聘高一级教学岗位。另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到学校讲学,增进青年教师与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2)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参加教材编写,承担

科研项目、进行课题研究。(3)实行老带新计划。由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定期指导、教案讨论、课前试讲、跟班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同时做好兼职师资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聘请高校知名教授不定期来校进行教学前沿知识讲座。另一方面要聘请统计实践岗位的专家不定期到校传授实践经验,使理论能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三、教学内容建设

1.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

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遵循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精讲多练、综合评价的教学思路,我们界定了统计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调整了理论知识和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技能的教学时数和分配比例。

第一章,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包括:统计学、统计数据及其分类、统计总体、统计样本、单位、标志与指标、统计描述和推断统计;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统计调查的各种组织形式和统计调查体系;频数、累计频数分布,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动手设计某一特定的调查方案,亲自参加调查,搜集资料、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第三章,统计分布的数量特征的度量方法,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计算和运用各类变异指标。

第四章,抽样推断,熟悉抽样推断的特点,掌握总体参数的理论和利用实际资料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能够准确估计计算和确定样本量,能进行总体均值(成数)的估计、抽样误差的估计和样本量的确定,对不同抽样设计方式进行比较和计算。让学生利用抽样方法模拟市场调查,从而加深对抽样理论的理解。

第五章,相关关系与回归关系,回归系数的估计,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和计算方法。

第六章,时间序列的概念和种类,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对时间序列进行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的讨论;时间序列的修匀分析,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使学生能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

第七章,统计指数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利用实际资料编制各种综合指数,讨论各种综合指数的特点、运用条件和产生数量差异的原因;能利用实际资料编制各种平均指数(特别

是消费者价格指数),讨论各种平均指数的特点、运用条件。建立指数体系进行现象变动的因素分析,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测定。

在课程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根据本课程的建设目标的考核标准要求,需进一步做好的几项工作为:

(1)完善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纲要,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

(2)精选统计学教材,重编与统计学教材相配套的实训教材。

(3)进一步完善统计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作用。

(4)建设多功能统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

(5)搞好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设计。对有关专项实训内容、综合实训内容还需进一步细化。

(6)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团队成员整体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水平。

2.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建设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组织采用课堂讲授与专项实训、案例教学、综合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统计基本理论的课内教学采用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集中复习,完成课后的理论思考题、案例讨论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制图制表题,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方式。多年的统计学理论部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统计学原理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能够做到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训部分的课内教学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四、教材及教学相关材料建设

优秀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一本(套)书或一本(套)教材的建设。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从系统观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优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能力和智慧。但优秀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首要的问题却应该是教材的建设。

在教材建设与使用方面,要选用国家优秀教材、21世纪规划教材,或自编教材,形成有特点的使用效果好的系列化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