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45241
地理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梳理(完整版本)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2020年3月)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案例分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答案: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较多,排放污染气体较多;地形为盆地,加上空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散失;(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水污染及其成因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的多少去考虑)水污染的形成:排放污染物>水体自净能力问题1: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但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但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但易造成大气污染问题2:日本水俣湾地区形成水俣病的原因?排入海湾的海水中含有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在鱼体中含量很高,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造成了神经中毒。
问题3:江苏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工业、农业、生活、水产养殖、城市污水,排放污水多;水域封闭;在气温高、来水少的月份和年份多发问题4:1997 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
据2005 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答案: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或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实现“外住内游”;兴建污水排放管网,禁止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
总结:主要从控制污染源;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强监管等角度去分析。
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选修6《环境保护》一章总结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2.分类3.环境因素及分类4.环境质量成因、分类二、.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2、分类环境污染:水污染(富营养化、赤潮)、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资源短缺:淡水、耕地、矿产、能源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地退化、湿地干涸、物种减少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产生的原因:原因:①工业三废②人口急剧膨胀③科技进步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危害:①危害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制约经济可持续4、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污染:A.全球气候变暖原因:自然原因——温暖时期、太阳活动等;人为原因——排放增多: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的CO2增多;吸收减少:毁林危害:1、海平面上升;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3、影响人体健康4、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措施: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2、采用新能源3、保护森林、植树造林4、努力加强国际间合作5、调整能源结构B.酸雨:定义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
原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SO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害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分布——我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硝酸型―――珠三角(汽车尾气)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②气候湿润――阴雨天气多③燃烧高含硫量的煤、有色冶金工业排放④酸性土壤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具体措施: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煤减少、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排)②控制工业汽车污染排放③调整工业布局(影响小、扩散快)、产业结构(重化比重降低)④植树造林C.臭氧空洞分布:原因: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②人类排放的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副渔业造成破坏措施: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2)大面积生态破坏(3)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特点:突发、污染范围大、危害重三.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图的理解及文字描述2、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与时代、代表性思想(中国、外国略)①西汉戴圣:地理环境决定论②战国孟轲:人定胜天思想③荀况:天人相关论④贾思勰:因地制宜3、人地关系和谐的三观点理解①尊重与善待自然(环境观念)②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终行为规则③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选修6《环境保护》二章总结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自然资源的含义1.定义2.分类3.能源分类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水资源:(1)定义(2)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一、生态破坏问题1、水土流失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治理的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相结合;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退耕还林、还草..2、荒漠化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多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河水泛滥、鼠害、蝗害等..2人为原因主要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荒漠化的危害:①风蚀作用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②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通过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禁止滥采滥挖;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手段恢复和建设生态;④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⑤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注意:我国南方的石漠化是水蚀引起的;其产生原因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有关;治理办法主要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3、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蒸发强烈..2人为原因主要的: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治理措施:①工程措施:华北地区的鱼塘—台田模式;引淡淋盐;井排井灌;②生物措施:使用生物改良;增施有机肥;深翻深耕;③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④化学方法改良土壤4、森林减少有关森林的基本概况:1森林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物种的宝库..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只有31.7%..2世界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北美洲加拿大、欧洲和亚洲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我国主要分布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产生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过度樵采;④大规模放牧、开矿毁坏林木;⑤酸雨使森林严重退化森林减少的危害:①破坏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②气候失调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水灾、旱灾、泥石流、滑坡等增加;③物种锐减;动植物资源减少;④大气成分发生变化..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②健全法制;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③采育结合;大力植树造林;④控制环境污染;⑤加强国际合作森林的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5、湿地减少有关湿地的基本概况:1湿地也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2湿地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盐沼和浅海水域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湿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①围湖、围海造田等盲目开垦和改造湿地②大量引水灌溉等不当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缩小.. ③水土流失引起河湖淤积④环境污染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⑤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湿地生物资源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减少的危害:①生态系统破坏;②物种多样性锐减;动植物资源减少;③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增强人民环保意识②恢复植被;保持水土③减少污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④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洪抗旱;净化水质6、生物物种减少产生原因:①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捕乱杀、乱砍滥伐②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③外来物种入侵物种减少的危害:①生物资源减少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失衡治理措施: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禁止滥捕乱杀、乱砍滥伐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③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保护野生动植物..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③控制地面硬化..二、环境污染问题1、大气污染1概念:大气污染的实质是因为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2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和影响从总体上讲;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两方面3几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现象①酸雨②全球变暖③臭氧层破坏④光化学烟雾2、水污染1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还有固体废弃物胡乱堆放、酸雨等2水污染的主要表现:①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在江河湖中叫水华;在海洋中叫赤潮②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炼油厂含油废水排放、运油船漏油、海上石油生产漏油3我国水污染严重:七大水域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是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4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以上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增强环保意识②对工业和生活中的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④生活中不使用含P洗涤剂⑤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⑥采用生物和工程的措施减少营养物质5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区:沿海水域及主要航线的交通要道上..产生原因:主要来自炼油厂含油废水排放、石油运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泄漏..防治措施: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油层厚达2毫米时可以用燃烧法清除..3、土壤污染1来源: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②固体废弃物的胡乱堆放③污水灌溉④酸雨等2危害:直接使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4、固体废弃物污染1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源①工业固体废弃物量最大;一般为矿渣、炉渣等废渣②城市垃圾量大、成分复杂、变化大③农村垃圾塑料薄膜、生活垃圾、秸秆等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①污染水体②污染土壤③污染大气④传播疾病⑤占用大量土地3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另外还要在垃圾减量上下功夫;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商品包装尽量使用可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减少煤灰垃圾的产生..三、资源短缺问题1、土地资源2、能源资源化石燃料的分布:1煤炭分布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3、水资源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的国家有: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等。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选修⑥ 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高中地理选修6 第1页(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2.4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2.固体废弃物污染(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3.大气污染(1)成因: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4.淡水资源短缺(1)成因: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⑦防止非农用地占用耕地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3)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②恢复生态林③营造经济林④加强科学管理工程措施:①修筑水利工程②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农牧业措施:①等高耕作②施用有机肥料③适时耕作6.矿产资源枯竭(1)原因: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③矿产需求量大④采矿时采富弃贫⑤矿产分布不均(2)治理方案: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③合理开采矿产资源④贯彻矿产资源法7.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1)产生的问题:开采:①破坏地表对方占用土地废渣自燃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利用:①空气污染②温室气体排放③酸雨运输与存放:①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②占地;破坏景观(2)防治措施:①科学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②在开发资源时;做好污染防护工作③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④对矿区进行复垦⑤对化石燃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⑥实行能源结构改革⑦开发利用新能源8.太阳能优点:无污染;绿色环保;总量大缺点:只能在晴天获得;太阳能较分散9.风能间接太阳能优点:成本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风速稳定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风电存在储存和运输问题10.水能优点:成本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大坝的建设可能对库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1.潮汐能优点:干净;无污染缺点:大坝会阻碍船只鱼类的进出12.地热能优点:成本优廉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存在有毒有害物质13.如何应对我国能源现状: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建立国家级储存机制④多渠道进口能源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4.森林破坏(1)原因:①大规模商业开采②森林火灾③大量使用薪柴④毁林开荒⑤过度樵采(2)危害:①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④河道淤塞;土地被淹⑤全球温室效应增加⑥生物多样性减少(3)治理方案:①建设自然保护区②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⑥防止森林火灾⑦营造薪炭林⑧完善森林法(4)森林的功能:①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CO2;释放O2④净化空气⑤过滤尘埃;吸收噪声⑥调节气候⑦涵养水源⑧保持生物多样性15.草场退化(1)原因:①人口增长;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多②外来物种入侵澳大利亚;鼠害与虫害严重③出于利益原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过度放牧(2)治理方案: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快经济发展④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⑤改变传统游牧方式⑥加强牧区的基本建设⑦建设“草库伦”;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16.湿地(1)破坏的原因: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演化人为:①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湿地;填充作用加剧②内部富营养化;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③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2)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调节全球气候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水质⑥美化环境(3)破坏的危害: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②小气候变差③植被覆盖率下降④土壤侵蚀加剧⑤生态平衡破坏⑥生物栖息地减少⑦生物种类减少⑧调节能力作用减弱⑨易导致旱涝灾害发生(4)治理方案:①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加强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意识③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④进行国际合作。
选修六 环境保护知识点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原因: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1.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形成原因(以渤海为例分析)自然原因:①渤海为内海,海域封闭,海水不易交换②位于暖温带,降水少,气温高,藻类易繁殖③入海河流少,稀释海水作用弱人为原因:④排放大量工业污水⑤农业排放大量含有农药,化肥的污水⑥沿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排放大量生活污水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生态环境恶化⑤造成经济损失⑥水资源短缺,制约工业的发展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与管理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③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的排放④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⑤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⑥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2.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城市垃圾的特点:1、数量大 2、品种多 3、变化大固体废弃物的危害: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体(地下水)③污染土壤④占用大量土地⑤影响环境卫生⑥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①建立健全垃圾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与保护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④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⑤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如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制沼气,作建筑原料等)。
3.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为例)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扬尘天气多②冬季燃煤取暖,排放大量可吸入颗粒物③汽车尾气排放大量污染气体④建筑工地扬尘⑤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可吸入颗粒物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⑥增加绿化面积,加强净化大气的力度⑦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与管理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又大气污染演化而来的大气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原因危害解决措施全球变暖自然原因:正处于气温波动上升阶段人为原因:1.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2.毁林(热带雨林)1.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材料
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淡水资源;(2)土地资源。
四、生态环境保护1.森林及其保护:(1)森林的生态功能:(自己归纳)滥伐森林的生态灾害:①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洪水频发;④水土流失加剧;⑤土地沙化;⑥河道淤塞;⑦全球温室效应(2)保护森林(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②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③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对木材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④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⑤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意识;⑦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我国草地退化原因:A.过度农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滥挖药材 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严重 E.气候异常等(2)我国草地保护:实行禁牧、轮牧制度;改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等。
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1)湿地日益减少:①土壤侵蚀、泥沙淤积;②环境污染造成富营养化;③围湖、围海造田;④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留改向,使水量减少。
(2)湿地环境效益: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发展生态旅游;③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④加强立法和管理,防治湿地污染;⑤退耕还湿(生态退耕)。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建设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防治石油泄漏。
(2016.03洛阳二练)“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温、光照强度 等都会对藻类的水华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据新华社合 肥 8 月 10 日电,安徽省巢湖市饮用水源地周边连日来出 现明显蓝藻集聚。
安徽省环保厅已两次发出蓝藻水华红色 预警,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分析 7、8 月份巢湖“水华”现象严重的原因。
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水体流动快,更新周期短,自净能力强;自净能力:河水﹥湖水﹥地下水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②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③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垃圾处理方式:(1)自然净化: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2)传统方式:垃圾和粪便堆肥;撒回土壤(3)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2、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①降雨(多)②风速(大)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⑷植被(覆盖率高)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关键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具体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③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洁净煤技术、节能技术)④推行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⑤加强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回收与利用。
⑥严格执行企业、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排放标准治理惩罚力度。
⑦植树造林,增加并合理布局城市的绿地面积。
⑧控制地面扬尘、集中供暖、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汽车限号出行等。
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第三章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一、淡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二、耕地日渐减少三、土地退化三、一些矿产资源频临耗竭第四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补充】1、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红荒化:发生地:江南丘陵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土壤侵蚀的防治原则:①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②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川江洪水叠加④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⑤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人为: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第一部分: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高原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地区。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地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和地形破碎等。
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
水土流失的危害包括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和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
治理措施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退耕还林、还草)。
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土地退化。
我国典型地区包括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
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多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河水泛滥、鼠害、蝗害等。
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等。
荒漠化的危害包括风蚀作用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通过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禁止滥采滥挖,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手段恢复和建设生态,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我国典型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蒸发强烈等。
人为原因主要包括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等。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与记忆口诀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与记忆口诀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
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②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源的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高二地理选修6知识点:环境保护
高二地理选修6知识点:环境保护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11、湿地的概况(1)湿地的生态价值-提供丰富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提供矿物资、能、水运社会价值狩猎和采集;现在--资的不合理开发利用①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②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③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①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②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③重点地区天然林资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④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⑤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⑥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31、草地的概况(1)天然草地的分布-发展畜牧业的基地-------防风固沙,涵养水,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3)概念区分:①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
——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②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③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④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⑤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4)草原地区环境特点:雨量较小,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5)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6)草地退化人为原因:人口增加---->畜牧产品需求增加---->超载过牧--->草场退化(7)草地退化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8)草地退化的后果:土地沙化、盐渍化,物种灭绝,气候恶化(9)我国草地的分布年降水量小于400MM,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2、大气污染(1)概念:大气污染的实质是因为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⑥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2.4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4)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5)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泥炭等吸收石油加以处理(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围栏回收(静水环境)⑤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时即可用燃烧(造成大气污染)2.5水污染(1)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2)防治措施①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②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③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2.6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城市垃圾的特点1、数量大2、品种多3、变化大(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土壤④占用耕地⑤影响环境卫生⑥危害人体健康★(3)城市垃圾处理方法1.填埋法(优点: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缺点: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2.堆肥法(优点: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缺点:无法处理不可分解的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3.焚烧法(优点:可以回收热能,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缺点: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的灰烬难以处理,大气污染严重)2.7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固体废物减量化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2、对工业固体废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物质回收利用,如从废弃物中回收提取有用成分,如纸,重金属等2.物质转换利用,如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水泥,进行堆肥,产生农肥,取代某种工业原料等3.能量转换利用,如能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发电,利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3)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②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③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8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概念: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2.9可吸入颗粒物污染(1)概念:直径小于10微米悬浮固体颗粒(2)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例如北方绝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3)利弊: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弊:①如果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②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可能引发传染病③长期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④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4)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5)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2.10酸雨及其危害(1)概念――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分类: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4)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我国酸雨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5)酸雨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6)我国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2.11臭氧层破坏(一)原因: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②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氯氟烃类化合物)(二)后果:形成臭氧层空洞(三)治理措施:禁止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排放2.1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和工业污染等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1淡水资源的现状(一)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人类对水的需求可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农业部门用水量最大,占世界用水量的2/3以上。
(二)危害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3.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一)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二)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三)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4、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若进一步开垦土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不太可行,因为开垦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2)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3.5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3)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灾毁耕地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4)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3.6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我国土地利用核心问题--------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2)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定义――-土地资源的质量的降低,自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2、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3、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4、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5、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原因】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3.7土壤侵蚀的防治(1)概念: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2)防治原则:①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②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3.8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矿产资源特点1、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2、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的多3、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仅次于美俄★(2)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