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轮复习之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民族:中原的华夏民族;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 形式:经济文化交流(最基本形式);频繁的战争(直接动力) 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比较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

例1 [2010·重庆卷]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

“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当时对中国人的刺激,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翦伯赞观点的正确性是因为其看到了() A.张骞开辟了通向西域的殖民道路

B.哥伦布发现美洲同张骞发现西域影响完全相同

C.张骞的行动对于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D.张骞来到西域完全是出于经济目的

【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1)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

①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如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设三郡进行管理;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等。

②加快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如秦开发珠江流域,匈奴开发蒙古高原等。

③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2)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

②统治者采取了有效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3)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例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你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政治联姻②细君公主对生活不习惯③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经济往来④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

三、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

【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点】

(1)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猛烈反击,击败匈奴,稳定了北部边郡;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2)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3)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西南地区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

【对比串联】分清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民族关系上的举措:

唐太宗:刚柔并济,一平突厥政策开明,二与吐蕃和亲。

唐玄宗:册封管辖,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粟末靺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册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

例 3 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为民族间商旅往来提供了方便

B.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C.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利于边疆开发

D.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唐朝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设行政机构: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来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

在西突厥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8世纪前期唐朝建黑水都督府。

(2)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大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

(3)册封: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

(4)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唐蕃会盟。

例4 《新唐书》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唐朝与突厥关系紧张B.南诏接受唐朝领导

C.回纥与唐朝关系亲密D.唐政府与吐蕃

四、两宋的民族关系

5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特点】

北宋时,与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大理等;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西夏、金、蒙古、大理等。两宋时期的特殊形势,使民族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并立等。

(2)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4)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元朝时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

例5 [2010·全国卷Ⅱ]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

(1)政治上:开发祖国边疆,扩大祖国疆域,推动祖国统一局面的形成。例如,匈奴对北方草原地区的统一,靺鞨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吐蕃对西藏地区的统一与开发,在蒙古族主导下实现了元朝的大统一。

(2)经济上:提供大量动植物特产,丰富中华文明的物质文明;接受并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实现本民族的封建化。例如,西域地区在汉朝时传入中原地区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等;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促进先进生产力的传播。

(3)民族关系上:以多种形式推动民族交流和融合,促成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发展壮大。例如,孝文帝改革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