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奇妙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概念,掌握溶解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观察并描述溶解现象,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进行溶解实验。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实验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味精等)、投影仪、挂图。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糖、盐、味精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如:糖溶解在水中,水变甜)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溶解。
(2)通过挂图和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溶解现象。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4. 讲解实验结果(1)让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2)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现象观察(3)溶解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中厨房的调料,找出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2)尝试用实验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
2. 答案:(1)糖、盐、味精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2)实验结果因物质不同而异,无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溶解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水的溶解2.了解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3.能够进行简单的水的溶解实验4.了解水的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普通物质(例如糖、盐、铁粉等)、水杯、勺子、搅拌棒、实验报告表格2.PPT课件3.教师所需书籍:《实验室与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及语言提示呈现以下问题,让学生猜一猜:1.什么是溶解?2.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哪些不能?3.那些能溶解的物质通常具有什么特点?知识讲解1.什么是水的溶解?水的溶解有利于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
将一个物质(溶质)加到另一种物质中(溶剂)中,使其分散到溶液中去的过程就称之为溶解。
2.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是例如表格盐、糖这样的离子化合物或称之为极性分子的物质。
而如油类、石油等非极性物质则不能在水中溶解,会与水分离。
3.水的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水的溶解在生活中经常使用,例如可以把盐溶解在水中,因为人类体内需要氯离子。
此外,水的溶解还可以用于家庭清洁、企业生产等领域。
实验演示1.溶解盐类将250ml水倒入水杯中,分别用勺子取一些盐和糖,加入水杯中,使用搅拌棒搅拌几分钟,观察盐与糖的溶解情况。
2.种类更多的溶解实验使用更多的物质,例如铁粉、小花、食用色素等,进行以下实验:•把这些物质放到水中,询问学生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记录在报告表格上。
•在每个有溶解的物质中添加一些糖、盐等溶剂,观察有何变化。
•归纳总结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实验报告请学生写实验报告,让他们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为了解水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实验尝试回答实验问题。
2.实验结果:列出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并在其他物质下变化。
3.分析结果:探索发现,了解结果的物理学原理、消化机制等。
4.实验总结:归纳、总结和提出结论,并给学生提供反思题。
教学反思1.教师过分讲解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的不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说课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说课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水的溶解过程与原理;2.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3.培养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为“水的溶解”。
教学重点: - 水的溶解过程; - 溶解物体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 让幼儿理解溶解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类型对溶解过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活动引入(5分钟)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自由探讨水的溶解过程,例如:“你们在家里加糖、盐、米饭的时候,水是不是变得更甜了或更咸了?”、“桶里的沙子加了水泡出泥巴,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一天要喝多少水呢?水是怎么进入我们的身体里的?”等等。
引导幼儿自由探讨,引发幼儿好奇心,调动幼儿积极性,从而为后续活动打好铺垫。
2.实验环节(15分钟)教师会根据实验的需要先准备好必需的器材和材料。
本次实验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碗、勺、糖、盐、沙子、鹤虱草片、水、透明杯及试管。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盐、糖分别放入碗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
2.幼儿可使用勺子搅拌盐和糖搅拌到完全溶解。
3.幼儿将沙子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手轻轻晃动试管,观察沙子是否溶解。
4.幼儿使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鹤虱草片能否溶解。
实验环节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身边的日常事物和水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水的溶解过程。
3.话题梳理(8分钟)在实验结束后,教师会梳理幼儿关于水的溶解问题的发现和想法。
通过对幼儿想法的发掘,从而让幼儿更为全面的了解水的溶解过程。
4.知识整合(8分钟)通过对实验和话题梳理的结果进行整合,来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对水的溶解过程了解,并帮助孩子们完成整合主要想法和成果的工作。
5.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水的溶解实验,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对孩子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让孩子们能够跨出课堂,走到生活实践中,去寻找科学的现象,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学会用科学思维去探究日常生活。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在决定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节课时,由于时间比较的仓促,我只能准备了两天,而且教具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到位。
教学环节上面的设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以下是我反思后吸取到的经验教训。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采用的导入方式是比较直接的,采用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么学生会把他所知道的溶解告诉我,这可以让我明白学生的知识贮备,因为我选择的是四年级的课在三年级上。
乐观的是这节课是四上第二单元第一节课,不太需要给学生做过多的课前知识讲解。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首先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态度不够亲切,和学生的互动比较的生硬、死板。
在做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溶解实验时,虽然有让学生观察放入水前食盐、沙子的样子,但是在学生具体动手实验时,学生普遍没有听清楚实验的要求之一,还需要有组员记录我们的实验记录单,而且四人小组学生分工存在问题,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虽在活跃的氛围下,实验的完成效率其实不高。
我在上课之前没有完全把握住三年级学生这个群体的思维习惯以及动手能力。
我其实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做更加具体详细的介绍和要求。
在观摩了其他老师的课,我发现自己的活动记录单存在不足之处,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使学生对溶解有一个更加生活化的理解。
我在诱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没有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致使学生很难总结出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说明。
对于课堂氛围,我觉得这节课中学生的情绪是比较高涨的,积极性很高。
但存在个别组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实验仪器上面。
对于我的课堂置之不理。
在学生动手实验过后的总结环节,个人觉得时间不是特别充裕,使学生相互交流不够。
没有完全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最后我在这节课的末尾总结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溶解:溶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溶解的概念并不是在本单元的起始课就要完全构建好的,例如“均匀分布”这一概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就不需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没有上好,存在不少的问题。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课后反思
教学文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化能力)课后反思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化能力)是溶化单元的第四课,对于溶化学生的已经能够了解是物质在水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水溶液,了解了固体、液体在水中能够溶化。
本课就物质的溶化能力和气体在水中是否溶化展开研究活动。
本课教师应在比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化能力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援助,为后面的课打下根底。
学生能说出比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分别溶化的量的多少,但是如何科学标准的比拟,仍是学生不能到达的。
所以我在这里会给学生的提示与援助相对多一些,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
后面一个环节,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化实验,我课前让学生带来汽水和可乐。
这个实验有肯定难度,相对而言我的指导也是比拟多的。
由于实验器材中没有橡皮塞,我让学生跟教师一起学做,用指腹堵住注射器的口,不放松,可还是有个别小组有汽水喷溅出来。
然后让学生拔和压活塞,认真观察气体在液体中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科学观察的能力。
最后适当补充为什么会有这种气泡的出现和消逝现象,是由于气压的变化,气体的溶化能力也变化了。
整节课活动下来时间稍有紧张,但是学生活动起来还是比拟活泼的,兴趣较浓。
.。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本课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
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
这一课选用溶解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
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比照,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首先,我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提问,“食盐在水里会溶解,但是我们能不能看到食盐溶解的过程呢?”同学们都答复不能,然后,我就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看到这个过程呢?”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借此引入高锰酸钾这个“朋友”学生认识高锰酸钾,老师讲述这种物质的特征。
当然这堂课我并没有采用分组实验,而是仅仅课堂演示,让他们都观看了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
接下来,进一步对食盐、高锰酸钾、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比拟,探究这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实验发现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没有留下颗粒、可以均匀分布、不能用过滤或沉降方法别离,并得出这类物质就属于溶解;反之,像沙、面粉这类物质就属于未溶解。
学生了解这一概念后,课延伸:结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呢?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觉得比拟缺乏的是1、没有采用分组实验,从而降低了课堂的参与性。
2、学生在描述高锰酸钾溶解过程时,描述得不太清楚。
3、学生答复的时候,师应该多让学生大胆讲,多给学生表现的时机,师从而结合学生观察的记录总结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参与的乐趣,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且在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谨态度,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但不管怎样,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的素养是长期的,需要我们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时机。
我们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时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懈的追求。
物质的溶解教案及反思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8.《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水与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在这一课中通过两个小朋友去海边游玩的情景驱动活动,提出问题: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驱动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开展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观察溶解的现象,为了将溶解的现象可视化,又观察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而深化了溶解的认识。
活动二“泡一杯茶”,在理解了溶解的三大特征后,将科学概念引入生活,通过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变化,分析茶叶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认识到有些物质既含有可溶解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质。
【学情分析】溶解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
三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者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什么是溶解,无法提炼出溶解的三大特点,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溶解。
【教学策略】1.利用直观性比较强的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和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通过日常中常见的泡茶的例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溶解的三大特点:均匀、分散、透明。
2.观察并描述食盐、高猛酸钾、茶叶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4.培养仔细观察、类比迁移、综合分析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像茶叶这样生活中的物品既含有可溶解于水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烧杯、药匙、茶杯、食盐、高猛酸钾、茶叶、玻璃棒、热水课件、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两个烧杯、1个药匙、1个茶杯、食盐、高猛酸钾、茶叶、玻璃棒、热水。
小学科学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案4
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教材简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是看不见的,学生对食盐的溶解过程不是很清晰的,认识很朦胧,也很好奇,因此教材就紧挨着安排了这一课,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溶解过程有个较为清晰、直观的认识。
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溶解的直观认识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观察比较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是对溶解现象观察的梳理和总结;观察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比较它们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是引导学生对先前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整理和概括。
这里要借助教育资源,还要充分发挥溶解记录表的作用,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从中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使学生掌握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
二、教学背景: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
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
教材选用了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特征,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县教研室今天到我校进行教学视导,听了15节课,其中我上了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虽然得到了领导的一大堆肯定与表扬,但还是留下了一些有些不足与遗憾。
个人感觉教学效果与我的预设还是有些距离的。
前面的探究活动开展得生动而有序,最后环节巩固总结,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学生没有预设反应得那么强烈,举手的学生不足一半。
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吗?”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很响亮,但是对于下一个“怎样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呢?”却有那么多学生表现出了茫然。
一、可能是由于对于学生感性生动的语言描述的过度肯定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现象本质的观察与描述。
2.物质在水中是怎么溶解的课后反思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利用观察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溶解的主要特性,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学生能基本总结出溶解的特性。
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实验步骤,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
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
这一课选用高锰酸钾,就是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
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
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
在点滴中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在不断探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得有失。
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重难点突出,有效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实验的兴趣很浓。
但同时,本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讲解面面俱到,太过详细,挤占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足。
2、实验教学设计不合理。
因为考虑到本班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经验,在设计实验教学部分时,我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逐步进行实验。
这虽然加强了学生实验观察的条理性,但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3、记录单设计不合理。
表一要求学生在画出实验现象的同时对现象进行描述,描述部分显得有点累赘,缺少必要性,浪费了较多的时间,需要加以改进。
表二的设计只要求学生对四种物质在水中的最终状态进行比较,但缺乏比较的目的性,学生不明白为何进行比较。
可以在表二部分增加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溶解的概念,既可以明确这一活动目的性,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比较进行总结的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通用7篇)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通用7篇)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实验操作,使之了儿解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体虽改变了原有模样,但性质不变。
2、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3、丰富词汇:溶解、结晶体、固体、粉末状、盐、味精、调味品等,促进幼儿逻辑思维与连贯讲述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实验用具、用品。
每个幼儿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组三只小碗,分别装有结晶体的果珍饮料、方糖、红糖;一盆热开水。
2、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一段蜡烛头、六支长蜡烛、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几只热水瓶。
3、将雨花石、鹅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活动过程: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小段蜡烛,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蜡烛在水是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3.开始做实验。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热水。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
(3)请每组幼儿就以上问题展开议论,请几个幼儿小结,教师补充,同时学习“溶解”一词。
4.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解后饮用的?(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丰富词汇:盐、味精、调味品)(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5.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反思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
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念。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到“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节课实验操作的量很大,所以需要思考的地方还是很多,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地调整、改进。
1、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整个教学流程比较顺畅,语言比较简练,学生的实验操作很轻松快乐,而且能较好地突破学生对现象描述上的难点,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小组的实验结果,然后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与描述,纠正不足和错误的地方。
既节省了时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纠正错误的机会。
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合理,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把握得当,为学生争取了充分的实验、交流的时间。
2、以观察实验为手段;以多种验证为途径。
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溶解”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3、不是为学生建构一个“溶解”的概念,而是为学生呈现了一对概念。
对于“溶解”这一概念,在课前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化了就是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但对于“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太了解,所以,课堂上,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食盐、砂糖、食用油沙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化的异同,知道食盐、砂糖和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没有沉淀出现,就是溶解了,而沙正好相反,沙的颗粒在水中是能看见的,而且有沉淀出现,那就是不溶解。
这样一来,我不仅让学生对于“溶解”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溶解”和“不溶解”这样一对概念,以“溶解”促“不溶解”的认识,回头再用“不溶解”来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
生活中的溶解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溶解教学反思引言:溶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涉及到物质的溶解、溶液的制备和溶解度等知识点。
通过对生活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和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溶解现象的发生。
比如,当我们往杯子里倒入适量的糖,搅拌后,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当我们在一杯热水中放入一些茶叶,茶叶会逐渐溶解在水中,形成茶水。
这些都是溶解现象的例子。
二、实践生活中的溶解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物质,如盐、糖、小苏打等,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同样的量的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能够溶解。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有的物质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有的物质只能部分溶解。
三、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质可以完全溶解,有的物质只能部分溶解。
这就涉及到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发现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对溶解度的理解。
四、探究溶解的因素除了温度之外,溶解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溶质的粒子大小、溶液的搅拌程度等都会影响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因素对溶解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溶解的规律。
五、应用溶解知识解决问题将溶解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溶解知识来处理污染水的净化问题,如何用溶解知识来制备某种溶液等。
通过这样的应用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结语: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无处不在,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的原理和规律。
溶解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范文
1.如何判断物质的饱和。
食盐溶解时,由于里面有一些杂质,因此即使很少的量溶解后杯底也存有一些沉淀。
在参加两份、三份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这就给学生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在实验前,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示范,把两杯溶液(一杯是杂质沉淀,一杯是饱和状态)呈现给大家,让学生在实验中有个判断的标准。
2.气体的溶解。
上课时我用的是雪碧,水中的气泡很明显,上升也很明显,在用注射器演示减小压力(往外抽)时,可以看见会产生更多更大的`气泡网上升,但在演示增大压力(往内推)时,第一课第二课还是比拟明显的,里面的气泡大多数消失了,在第三个班上演示时,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我只能加以解说把学生的注意引到气泡变少上来。
思考原因,可能因为做实验的那瓶雪碧后来气体跑了不少,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听课反思-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9月17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本节课是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振幅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用现象来说明本质的科学素养,后者较之前之意义更为深远,目标更有价值,从这个方面来分析这节课,这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另外它的成功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活动丰富、紧凑、有效本节课教师设计的活动共有五个,分别为看安赛腰鼓,探究尺子声音强弱的变化、探究皮筋声音强弱的变化、看鼓面声音强弱的变化、看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了解声音强弱的变化。
每个活动都有指导、学生活动、研讨反馈三环节组成,活动的开展较为夯实,每个活动之间的衔接教师用一句话进行过渡,自然而又非常紧凑,为概念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概念建构较为突出本课最大的难点是让学生观察物体振动的幅度是有大小的,并与声音的强弱(轻重)做有效的关联,并形成科学概念。
教师在整个课的授课过程中,始终强调着“哪个振动幅度大,哪个声音响,有什么样的关联”,让孩子在活动开展中始终能关注实验现象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在分享实验收获时,孩子自然而然地将现象与本质联系起来,特别有几个孩子的回答清晰明了逻辑性强,课堂效果很不错。
三、课堂语言非常优美是至今为止在和龙遇到的课堂语言最为优美的一个老师,特别是引入一段对安赛腰鼓的表述,让我感受到在科学严谨的语言文字体系下也可以有优秀语言享受。
美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界限的,将让学生在严谨的科学学习有感受语言美,也能极大的形成课堂的舒适性。
为科学概念的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四、有效的科学记录科学记录是科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支撑,也是科学研讨的基础材料,我们可以从记录单中看到孩子的观察与思维的情况,可以为接下来的研讨与其它教学环节的铺开做得心里有底。
本堂课老师对记录的设计使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简”、“实”,学生一看就会记,特别是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形象又实用,还降底了汇报的难度。
对于记录,每个年级段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简单实用,永远是追求的主要目标。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执教:范杰英《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将它安排在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而将《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安排在下一节。
因为我觉得这样更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
这个单元的前两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有些物质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通过观察现象,学生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可以溶解,并形成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的意识。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明显的了解到在50ml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快。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学生不仅仅知道固体物质不但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另一个活动是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不仅仅只有固体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
因此对溶解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了这一课时,再来学习《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是从固体—液体—固体—气体,而是固体—气体—液体,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
本来我想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中的第二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安排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之后,但考虑到时间因素,还是把第四课时提到第三课时前面。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到学生做实验时却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实验结果是食盐在50ml 水中的溶解能力要大于小苏打,而有些小朋友的结果却是相反。
原来是学生在做小苏打的溶解实验时,由于看不清底部,有些为了跟其他人比快,没有等小苏打彻底溶解就放进另一包。
这是我的疏忽,没让他们在溶解过程中耐心等待,强调指出一定要完全溶解了才可以放第二包;没有提醒他们这不是比赛快慢,而是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学探究需要有耐心和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反思
临渭区吝店镇中心小学
冯伟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反思
前面的探究活动开展得生动而有序,最后环节巩固总结,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学生没有预设反应得那么强烈,举手的学生不足一半。
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吗?”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很响亮,但是对于下一个“怎样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呢?”却有那么多学生表现出了茫然。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实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
如: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立即观察,以为面粉没有沉在杯底,就说出面粉溶解在水中;需要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在水中搅拌后要静放一会儿,这样才观察发现一些面粉沉在杯底,一些浮在水面上,才知道面粉在水中不溶解。
在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学生没有预设反应得那么好,举手的学生不多。
但通过做实验后,学生回答基本上是中准确的,对溶解的概念有所了解。
比较“是否溶解的主要特征”需再强调。
第一组实验后,孩子能自行得出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肉眼看不见颗粒了,继续引导启发才得出“在水中分布均匀”的认识。
第二组实验:进一步比较水、食盐、面粉、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化的实验,各组基本能完成比较记录表。
总结中学生们很响亮地回答:沙和面粉在水中会自行沉淀,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而溶解了的高锰酸钾和食盐就不可以。
我认为学生完全可以区别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主要特征了,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两组实验后应该进一步强调比较,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是什么状态,不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是什么状态。
然后再抛出最后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更明白老师意思,真正达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