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葬歌教案(定稿)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也许──葬歌》的诗篇。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了解作者席慕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从诗中提取意象,分析诗意的表达。
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悲悯情怀,理解生命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意的领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 修辞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次的象征意义的解读。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辅段,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五、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也许──葬歌》,了解作者席慕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准备与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3. 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席慕容的生平简介和诗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也许──葬歌》的兴趣。
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适合诗歌鉴赏的氛围。
2. 朗读感悟: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学生分角色朗读,互相交流朗读感悟。
3. 品析意象:引导学生从诗中提取重要意象,如“生命之河”、“死亡之谷”等。
分析意象所传达的诗意,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情感。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展开讨论。
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心得。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生命的启示,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也许——葬歌》教案
《也许——葬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夭亡的女儿深挚的情感。
2、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特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深挚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闻一多的民族的英雄气概。
然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以无情的打击,所以,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写下了《也许》这首诗。
唱出了内心的悲愤、孤苦、企盼之情,今天我们一同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走进性情中人——闻一多的心灵世界。
(二)简介作者。
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闻一多全集》。
新月派代表诗人。
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诗集《红烛》、《死水》。
学者:《唐诗杂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
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相关资料《最后一次讲演》)(三)写作背景。
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
据说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
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
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
但为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
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
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
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
并于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
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也许──葬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能够背诵并默写《也许──葬歌》。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的美学价值。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珍惜生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也许──葬歌》原文及注释。
与本诗相关的作者其他作品或期诗人的作品。
2.2 教学要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诗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介《也许──葬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也许──葬歌》,理解诗歌内容。
让学生圈点批注,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3.4 课堂讲解:讲解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
3.5 课堂练习:让学生背诵并默写《也许──葬歌》。
进行相关题目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
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作业布置完成《也许──葬歌》的背诵和默写。
选择一首与本诗相关的作者其他作品或期诗人的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强等。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默写、阅读鉴赏等。
知识掌握程度:相关题目练习的正确率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6.2 教学辅助工具:PPT、教案、多媒体设备等。
《也许》教学设计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深切体会作者蕴涵于诗歌当中的深切哀痛的情歌2、了解诗歌如何通过意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汶川地震,悼念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孩子们,激发学生爱国、团结的热情二、教学重点诗歌如何通过意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三、教学难点《也许——葬歌》如何体现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四、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启发式教学五、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一起来朗读下这首词,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非常有名的悼亡诗,是苏轼悼念他的妻子王弗而写的,能不能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讲解下这首词呢?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
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
“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这位同学讲得非常好。
苏轼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
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
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另一首悼亡诗《也许》,是一首现代诗歌,是闻一多先生写给他四岁的夭亡的长女立瑛的。
二、作者简介闻一多先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大家学过他的什么作品吗?比如《最后一次讲演》《死水》。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也许──葬歌》的主题和情感。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课文《也许──葬歌》的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讨论课文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2 课文内容:阅读课文《也许──葬歌》,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
2.3 课文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音乐等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态度。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也许──葬歌》。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4 创作与展示:学生模仿课文创作自己的诗歌。
学生进行口头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4.2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在创作中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评价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也许──葬歌》的文本材料。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教学。
利用音乐和图片等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也许──葬歌》。
也许──葬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也许──葬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2.理解“也许──葬歌”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3.学习诗歌和散文的鉴赏方法,提高语感和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品质。
二、教学内容1.首先,介绍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
从20世纪初到现代,中国社会经历过破旧和崭新的转型时期,这种变革不仅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中,也反映在文学创作中。
当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诗歌和散文是两种重要的文学门类。
2.接着,介绍葬歌这首诗歌。
作为人教版选修的一篇文学作品,葬歌是一首优美、深沉、富有哲理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和主题,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别能力。
3.为了深入理解葬歌这首诗歌,还需学习散文欣赏的方法。
通过教材中选取的优秀散文,比如《一只乌鸦的命运》,讲述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领悟作家的行文之道,体味散文的意蕴和语言的美感。
4.最后,将诗歌和散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感受。
让学生谈谈葬歌这首诗歌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或者对比分析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
介绍诗歌和散文的创作背景和鉴赏方法,让学生比较深入地学习文学作品。
2.分组讨论。
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报告演讲。
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深度,让学生阅读一些扩展阅读材料,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从而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书评或阅读报告。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互动。
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鉴赏能力,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书评和阅读报告。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文学作品,定期安排学生完成书评和阅读报告,从而了解学生的阅读深度和鉴赏水平。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逝去生命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增强对生命的珍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奥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教师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等。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培养写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2)学生写一篇关于《也许──葬歌》的观后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分析和意境感悟。
3.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把握。
2.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3. 诗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3.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诗歌的图像和音乐,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
(2)通过展示诗歌的图像或音乐,营造氛围,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解读诗歌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歌的基本意义。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让学生合作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2)让学生探究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美学价值。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深入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与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
《也许》教案
《也许——葬歌》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闻一多的这首《也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前面教师在讲《现代诗三首》前,可引导学生学习“泛读导引”《中国新诗发展概述》,使学生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学生朗诵闻一多的诗歌,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以及他的“三美”主张是如何在《也许》中实践的,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
2、了解背景知识学习《也许》前,要求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可由学生先介绍,教师再明确。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3、诵读本诗,品味诗情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表达对这首诗的真实感触)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
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
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
“那么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好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碎。
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少女呼唤着彼岸的宁静。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还撑一伞松荫庇护她,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引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运用讨论、探究、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思考;(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较为深奥的词句理解;2. 诗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3.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的能力;4.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及其生活背景;(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诗歌:(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2)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分组朗读,比赛谁朗读得更好。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通过讨论,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4. 诗歌鉴赏:(1)让学生举例分析其他诗人的葬歌,进行对比鉴赏;(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离世后的葬礼,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珍贵;(2)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敬畏生命;(3)通过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结构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亲近诗歌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正确朗读。
2. 诗歌的结构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3. 诗歌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2. 诗歌中象征手法和隐喻的把握。
3. 诗歌创作背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典型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3.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分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典型句子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意境。
5. 诗歌拓展:(1)让学生思考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2)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提高创新能力。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强调诗歌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诗歌。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也许──葬歌》的背景,分析其文学特点和艺术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提升文本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哀思,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也许──葬歌》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2.2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意象,解读诗中的象征和隐喻。
2.3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歌中的哀伤和无奈。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徐志摩的生平,激发学生对《也许──葬歌》背景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意象。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象征和隐喻,解读诗歌的主题。
3.4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结构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素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文本理解: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文本的理解程度。
4.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情感认同。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含《也许──葬歌》诗篇。
5.2 辅助材料:徐志摩的生平介绍、相关学术评论、诗歌解读文章等。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PPT、音频播放设备等。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徐志摩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出《也许──葬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步骤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意象,感知诗人的情感。
6.3 步骤三: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象征和隐喻,解读诗歌的主题,教师巡回指导。
《也许——葬歌》精品教案
《也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诗是一种文学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
中国是诗之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
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更使我们诗的王国丰富多彩起来。
一群群新诗诗人不断崛起,他们打破传统,竭诚求所,超越自己,超越前贤,让自己的情感在现实的天空中随意抛洒,在语言的世界里不断的强化,他们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新诗的创作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从诗歌的创作本身来说,诗歌是诗人情感释放的手段,常常是诗人们的情感积聚到一定程度不得不发的瞬间的产物。
诗人写诗的目的就是要读者与他一起体验他自己对那些熟悉的事件事物强烈而又独特的情感体验。
应该说是情感创造了诗。
另外一点,许多诗人总是把最真挚的感情,最深切的感受,通过那“全感官”或“超感官”的灵视,化为整组的客观物象,并按照自己抒发感情的需要以及诗人个体创作风格拼凑、组接、整合这些物象,从而让自己绵绵不断的情思变成湖面上一朵朵醒目的莲花,让读者透过这如梦如幻的莲花与清纯明净的湖面领悟到作者的深情。
闻一多先生明确提出“三美”原则,即“形式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这是新诗最直接最鲜明的概括。
对于学生而言,教材选择的新诗篇目有限,在必修教材里已经学习了《》,对新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本册选修教材中又学习了《》等一定的篇目。
因此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也许》一文,以及以点带面补充学习另外两篇同一背景下的新诗《我要回来》《忘掉她》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1、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所蕴藏的悲伤、愤怒、无奈等复杂的感情内涵。
2、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初步认识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三美”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诗意中设身处地的思考体悟诗人深沉、复杂的情感。
2、充分运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理解父爱之深重,懂得珍惜亲情。
2、感受旧时代人们生活的悲凉,珍惜今天国家强盛人民安康的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中的复杂、深沉、凝重的情感。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也许──葬歌》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等信息。
1.1.2 分析并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诗句的含义。
1.1.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也许──葬歌》。
1.2.2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1.3.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也许──葬歌》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反映战争灾难和百姓疾苦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2 教学重点2.2.1 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杜甫的生平等信息。
2.2.2 分析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诗句的含义。
2.2.3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难点2.3.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汉语句式的理解。
2.3.2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也许──葬歌》的历史背景。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注意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6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3 课程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也许——葬歌》教案
《也许——葬歌》教案(两时)题也许№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过程与方法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难点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学关键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型讲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总结练习作业导入: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诵读本诗,品味诗情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
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
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
④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
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
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也许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后记事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题也许№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过程与方法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难点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学关键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型讲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总结练习作业导入: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3)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与朗读。
(2)诗歌主题与背景的了解。
(3)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诗歌韵律美和意境美的欣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注释、译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葬礼进行曲,营造葬礼的氛围。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也许──葬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2)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诗歌背景资料,增进对诗歌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死亡”象征“生命的终结”。
5. 情感共鸣(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正确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背景和主题的理解。
(2)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3)生词和词语的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次含义的解读。
(2)诗歌朗读和背诵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
(2)学生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评价。
2. 作业评价:(1)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
(2)学生对诗歌理解和感悟的表达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3. 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具体意象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也许——葬歌教案(定稿)
《也许——葬歌》教案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钟传林教学设想《也许——葬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中的一篇现代诗歌。
诗歌教学应在反复吟咏的基础上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诗的把握。
拟通过诵读,围绕文眼“睡”字展开教学,品味诗歌如童话般的纯净之美,感受诗歌舒缓的韵律,进而深入体会闻一多痛失爱女后无以言表的哀伤和悲痛以及散发的淳厚的凄美。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人论世,了解闻一多其人其文及创作主张之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有感情朗诵《也许——葬歌》。
3.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细腻的情感。
2. 围绕文眼“睡”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教学难点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唱响祖国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作者的拳拳赤子心,你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吗?(生答:闻一多)诗人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从《七子之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赤热的爱国心,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诗人以无情的打击,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诗人含悲写下了《也许》这首诗。
唱出了内心的悲痛、不舍之情,今天我们一同走近性情中人——闻一多,走进《也许》,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
二、作家作品简介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闻一多全集》。
新月派代表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许——葬歌》教案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钟传林
教学设想
《也许——葬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中的一篇现代诗歌。
诗歌教学应在反复吟咏的基础上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诗的把握。
拟通过诵读,围绕文眼“睡”字展开教学,品味诗歌如童话般的纯净之美,感受诗歌舒缓的韵律,进而深入体会闻一多痛失爱女后无以言表的哀伤和悲痛以及散发的淳厚的凄美。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人论世,了解闻一多其人其文及创作主张之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有感情朗诵《也许——葬歌》。
3.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细腻的情感。
2. 围绕文眼“睡”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教学难点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唱响祖国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作者的拳拳赤子心,你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吗?(生答:闻一多)诗人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从《七子之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赤热的爱国心,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诗人以无情的打击,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诗人含悲写下了《也许》这首诗。
唱出了内心的悲痛、不舍之情,今天我们一同走近性情中人——闻一多,走进《也许》,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
二、作家作品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闻一多全集》。
新月派代表诗人。
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诗集《红烛》、《死水》。
学者。
《唐诗杂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
民主战士。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最后一次讲演》
《也许》一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
立瑛聪明伶俐,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
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
但为了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只身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职。
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
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
看着照片边叫边哭。
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
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闻一多含悲写下这首诗。
三、朗读·赏析·探究,,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
2、再读文章,体会诗歌三美,找准诗眼。
明确:“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
《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
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
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
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
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的。
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
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什么也别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指整齐划一结构形式。
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
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堪称“三美”的典范。
诗眼明确:睡。
以“睡”字来代替冰冷的死亡,体味诗人不忍接受女儿亡故的冰冷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沉痛挚情。
追问:诗人以“也许”为题目,这一次词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多次重复“也许”一词也是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四、小组合作、探究
以“睡”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具体分析
1、女儿为什么要睡?
明确:哭累要睡。
2、父亲怎样让女儿入睡?
明确:①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
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
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口气更加重了,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孩子的安睡在父亲心里是最重要的事情。
②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
所以“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
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草根吸水”。
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追问:这么做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世界?
明确: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
父爱细腻如此!
3、女儿安睡后父亲有何感受?
明确:安稳,“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解脱,美好的归宿。
追问: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诗人为什么认为女儿的死是解脱?
明确:这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
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
4、父亲梦醒后怎么做?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并体会其中的妙处。
明确:我把黄土轻轻
..的飞。
..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
这是诗人思想感情的高潮。
一方面,父亲对女儿的慈爱发展到了高潮——诗人倾尽慈爱,悄声劝慰,仿佛安抚女儿入眠,好让她进入恬静的梦乡;而另一方面,诗人的丧女之痛也发展到了高潮——黄土撒落,纸钱飘飞,女儿死矣!两股感情,纠结涌荡。
诗歌到此,言已尽,而情不可终;诗人此刻,柔肠寸断,心肝俱碎。
而叠词的运用,一轻一缓,表现无比轻柔又无比哀伤的氛围。
五、小结全文
痛失爱女,诗人内心的凄切悲怆,岩浆般涌荡奔突。
然而,父亲对女儿疼爱呵护的温情,伴随了女儿的生,也要伴随女儿的死;女儿的生命曾那么鲜活,女儿的灵魂是那么纯洁,诗人怎肯用冰冷的“死”来玷辱她?何况,在艺术上,诗人崇尚锤炼,讲求蕴藉。
故诗人敛住悲怆,将它掩抑在对女儿的爱之下。
因沉浸着浓郁的悲哀,父爱更显真挚凝重;因掩抑在温厚的父爱下,悲哀更显蕴藉深沉。
因此,诗的意象、意境童话般纯净,诗的韵律眠歌般舒缓;整首诗,散发着淳厚的凄美。
六、写一写
请给闻一多写一段话,表达对这位父亲深深的爱。
附:
欣赏由闻一多作词李海鹰作曲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这首诗作于1925年,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写下组诗《七子之歌》,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