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金属的介电常数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创新实践培训(论文)题目: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十月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变形铝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对于了解变形铝合金十分必要。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典型、常用型号的铝合金进行了一些相关介绍。
在变形铝合金的分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分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国际四位数字体系分类,对比于其他分类方法,其具有容易记忆、便于管理等鲜明特点,也是国际上所共识的分类方法。
于此同时我们还对常用变形铝合金进行了美、日、俄、法等国牌号对照。
关键词:铝合金、分类、基本性能、牌号对照指导老师签名:Basic B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Student name:Liu jiaan Class:090125Advisor:Zhao QingAbstract: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Deform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t very wide application in our daily lives , are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wrought aluminium alloy.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inclu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o on, because of limited space, we here only for some typical and common models of aluminum alloy for a number of related presentations. In the category of deformed aluminium we mentioned sever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 focuseson four-digit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ompared to other classifications, its easy to remember, easy to manage, and so stark,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commonly used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for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Russia,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Keyword:Aluminum classification basic properties grades comparisonSignature of Supervisor:目录绪论........................................................................... .. (1)第一章 1×××系铝合金................................................ . (2)1.1 纯铝的一般特性................ .....................................2.1.2 纯铝的性能 (2)1.2.1物理性能 (2)1.2.1 化学性能.......................................... . (3)1.2.3 力学性能 (3)1.3 纯铝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4)第二章 2×××系铝合金...................................................... .. (4)2.1 概述...................................................................... . (4)2.2 2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4)2.2.1 物理性能 (5)2.2.2 化学性能 (6)2.2.3 力学性能 (7)2.3 2系铝合金各国牌号对照 (9)第三章 3×××系铝合金...................................... . (10)3.1 化学成分........................................... (10)3.2 3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10)3.2.1 物理性能......................................................... (10)3.2.2 化学性能......................................................... (11)3.2.3 电学性能....................................... (11)3.2.4 力学性能.............................................................. . (11)3.3 3×××系铝合金常用牌号对照 (13)第四章 4×××系合金 (13)4.1 典型牌号的化学成分 (13)4.2 4×××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14)4.2.1 物理性能 (14)4.2.2 力学性能................................................................ ..14 4.3 4×××系铝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16)第五章 5×××系铝合金.................................... . (16)5.1 5×××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16)5.1.1 物理性能 (17)5.1.2 电学性能 (18)5.1.3 化学性能 (19)5.1.4 力学性能 (20)5.2 各国5×××系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20)第六章 6×××系合金 (21)6.1 合金元素在6×××系铝合金中的作用 (21)6.2 6×××系铝合金常用材料的性能 (22)6.2.1 物理性能............................................................ .. (22)6.2.2化学性能 (23)6.2.3力学性能 (23)6.3 各国6×××系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27)第七章 7×××系合金 (27)7.1 7×××系铝合金的发展历史................................... . (27)7.2 7×××系铝合金典型牌号的物理性能.......... .. (27)7.2.1 热力学性能...................... .. (27)7.2.2 电力学性能 (28)7.2.3 力学性能 (28)7.3 化学性质 (29)7.4 7×××系铝合金国内外典型牌号对照...................................... .30 第八章 8×××系合金. (30)8.1 8×××系常用铝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30)8.2 化学性能................................................................... ..318.3 8×××系铝合金国内外典型牌号对照..................................... ..31 第九章 9×××系合金(备用合金组). (32)结论................................................................................. . (32)参考文献............................................................................ .. (33)致谢................................................................................ .. (33)附录.............................................................................. . (34)绪论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 目前,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1]:(1) 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
金属电阻率详表
金属电阻率详表2007-07-10 10:11电阻率电阻率(resistivity)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某种物质的电阻,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其倒数为电导率。
电阻率较低的物质被称为导体,常见导体主要为金属,而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
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硅) 则称半导体。
电阻率的科学符号为ρ。
已知物体的电阻,可由电阻率ρ、长度l与截面面积A计算:在上式中,∙电阻R单位为欧姆∙长度l单位为米∙截面面积A单位为平方米∙电阻率ρ单位为欧姆·米[编辑] 电阻的产生R is one ohm if V = one volt and I = one ampere[编辑] 金属金属由一群依一定规则排列原子构成,每颗原子均有一层(或多层)由电子组成的外壳。
这些在外壳的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吸引力而到处流动,是金属能导电的主要原因。
当金属两端产生电势差(即电压)时,电子因电场的影晌而作规则的流动,是为电流。
在现实中,物质的原子排列不可能为完全规则,因此电子在流动途中会被不按规则排列的原子打散,是为电阻的来源。
∙高温加速电子运动,增加电子被打散的机会,故热的物体电阻较高。
∙横切面面积大的金属有较多空间予电子流动,故电阻较小。
∙电子横过较长的金属时一般会发生较多的碰撞,故长的金属电阻较大。
[编辑] 半导体与绝缘体[编辑] 能量带理论根据量子力学,电子的能量不会维持在某个定值,但会停留在某个等级 (电子的能量值不能在不属于任何等级的范围内)。
这些能量值等级至少可分为两组,一组称为传导带,另一组称价能带。
传导带的能量等级通常要高一些,而能量值在传导带的电子能在电场中自由流动。
在绝缘体和半导体中,原子之间相互影晌,使传导带和价能带之间出现了一个禁制带,即电子无法拥有的能量值地带。
在这些物质中导电需要较大的能量,以协助电子自价能带跃升至传导带。
常见金属电阻率
常见金属电阻率(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 10-8(2)铜 1.75 × 10-8(3)金 2.40×10-8(4)铝 2.83 × 10-8(5钨 5.48 × 10-8(6)铁9.78 × 10-8(7)铂 2.22 × 10-7(8)锰铜 4.4 × 10-7(9)汞9.6 × 10-7(10)康铜 5.0 × 10-7(11)镍铬合金 1.0 × 10-6(12)铁铬铝合金1.4 × 10-6(13) 铝镍铁合金1.6 ×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另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电阻率金属温度(0℃)ρ(×10-8Ω m), αo(×10-3)锌 20 5.9 4.2铝(软) 20 2.75 4.2铝(软)–78 1.64石墨(8~13)×10-6阿露美尔合金 20 33 1.2锑 0 38.7 5.4铱 20 6.5 3.9铟 0 8.2 5.1殷钢 0 75 2锇 20 9.5 4.2镉 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 20 4.6 3.3金 20 2.4 4.0银 20 1.62 4.1铬(软) 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 70—110 .11—.54 钴a 0 6.37 6.58康铜— 50 –.04–1.01锆 30 49 4.0黄铜– 5—7 1.4–2水银 0 94.08 0.99水银 20 95.8锡 20 11.4 4.5锶 0 30.3 3.5青铜– 13—18 0.5铯 20 21 4.8铋 20 120 4.5铊 20 19 5钨 20 5.5 5.3钨 1000 35钨 3000 123钨–78 3.2钽 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 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 10—20 1.5—5铁(铸)— 57—114铜(软) 20 1.72 4.3铜(软) 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 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 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 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 20 95—104 .3—.5镍铬林合金— 27—45 .2—.34镍(软) 20 7.24 6.7镍(软)–78 3.9铂 20 10.6 3.9铂 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 20 22 1.4钯 20 10.8 3.7砷 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 34—41 .25—.32 铍(软) 20 6.4镁 20 4.5 4.0锰铜 20 42—48 –03—+.02钼 20 5.6 4.4洋银— 17—41 .4—.38锂 20 9.4 4.6磷青铜— 2—6铷 20 12.5 5.5铑 20 5.1 4.4。
常用金属的电阻率
罕见金属的电阻率,都来看看哦之马矢奏春创作很多人对镀金,镀银有误解,或者是不清楚镀金的作用,现在来廓清下...1.镀金其实不是为了减小电阻,而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氧化,接头上镀金是为了防止接触不良(不是因为金的导电能力比铜好).2.众所周知,银的电阻率最小,在所有金属中,它的导电能力是最好的.3.不要以为镀金或镀银的板子就好,良好的电路设计和PCB的设计,比镀金或镀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更年夜.4.导电能力银好于铜,铜好于金!现在贴上罕见金属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物质温度t/℃电阻率(-6Ω.cm)电阻温度系数aR/℃-1 银20 1.586 0.0038(20℃) 铜20 1.678 0.00393(20℃) 金 2 0 2.40 0.00324(20℃) 铝20 2.6548 0.00429(20℃) 钙 0 3.91 0.00416(0℃) 铍20 4.0 0.025(20℃) 镁 20 4.45 0.0165(2 0℃) 钼 05.2 铱20 5.3 0.003925(0℃~100℃) 钨 27 5.65 锌 20 5.196 0.00419(0℃~100℃) 钴206.64 0.00604(0℃~100℃)镍20 6.84 0.0069(0℃~100℃) 镉0 6.83 0.0042(0℃~100℃)铟 20 8.37 铁20 9.71 0.00651(20℃) 铂 20 10.6 0.00374 (0℃~60℃) 锡0 11.0 0.0047(0℃~100℃) 铷 20 12.5 铬 0 12.9 0.003(0℃~100℃) 镓 20 17.4 铊 0 18.0 铯 20 20 铅 20 20. 684 (0.0037620℃~40℃) 锑 0 39.0 钛 20 42.0 汞 50 98.4 锰 23~100 185.0罕见金属功函数银 Ag (silver) 4.26铝 Al (aluminum) 4.28金 Au (gold) 5.1铍 Be Beryllium 5 碳 C Carbon 4.81 钙 Ca Calcium 2.9 钴 Co Cobalt 5 镉 Cd Cadmium 4.07 铬 Cr (Chromium) 4.6 铯 Cs (cesium) 2.14 铜 Cu (copper) 4.65 铁 Fe Iron 4.5 汞 Hg Mercury 4.5 钾 K Potassium 2.3 锂 Li (lithium) 2.9 镁 M Magnesium 3.68 钼 Mo (Molybdenum) 4.37 钠 Na Sodium 2.28 镍Ni Nickel 4.6 铅 Pb (lead) 4.25 钯 Pd Palladium 5.12 铂 Pt Platinum 5.65 硒 Se Selenium 5.11 锡 Sn (tin) 4.42 钛 Ti Titanium 4.33 铀 U Uranium 3.6 钨 Wu Tungsten 4.5 鈮 X Niobium 4.3 锌 Zn Zinc 4.3。
(完整word版)材料物理性能 实验五材料介电常数测定
材料介电常数的测定一、目的意义介电特性是电介质材料极其重要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电介质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例如,制造电容器的材料要求介电系数尽量大而介电损耗尽量小。
相反地,制造仪表绝缘机构和其他绝缘器件的材料则要求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都尽量小。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要求材料的介质损耗较大。
所以,研究材料的介电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①探讨介质极化与介电系数、介电损耗的关系; ②了解高频Q 表的工作原理;③掌握室温下用高频Q 表测定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
二、基本原理2。
1材料的介电系数按照物质电结构的观点,任何物质都是由不同性的电荷构成,而在电介质中存在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当固体电介质置于电场中后,固有偶极子和感应偶极子会沿电场方向排列,结果使电介质表面产生等量异号的电荷,即整个介质显示出一定的极性,这个过程称为极化。
极化过程可分为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以及热离子极化.对于不同的材料、温度和频率,各种极化过程的影响不同。
(1)材料的相对介电系数ε 介电系数是电介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在绝缘技术中,特别是选择绝缘材料或介质贮能材料时,都需要考虑电介质的介电系数。
此外,由于介电系数取决于极化,而极化又取决于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形式.所以,通过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频率和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
介电系数的一般定义为: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满均匀绝缘介质后的电容,与不存在介质时(即真空)的电容相比所增加的倍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 0a x C C ε= (1) 式中 x C ——两极板充满介质时的电容; 0a C —-两极板为真空时的电容;ε——电容量增加的倍数,即相对介电常数.从电容等于极板间提高单位电压所需的电量这一概念出发,相对介电常数可理解为表征电容器储能能力程度的物理量。
从极化的观点来看,相对介电常数也是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材料的介电性能
3.4.1 压电性
压电性: 正压电效应 :晶体受到机械作用力时,在一定方向的表面上会出现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作用力反向时,表面荷电性质亦反号,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电荷密度与作用力成正比。这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当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晶体的某些 方向上产生形变,其形变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称为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统称为压电效应。具有压电效应的物体称为压电体。
m=1, 2, 3
以上正压电效应可以写成一般代数式的求和方式:即 采用矩阵方式可表示为: 压电应变常量是有方向的,而且具有张量性质。 另外一种表示方法为: Dm=emiSi m=1, 2, 3 i=1, 2, 3, 4, 5, 6 Emi为压电应力常量,Si为应变
m为电学量,j为力学量
3.4.1 压电性
Si =dmiEn n=1, 2, 3 i=1, 2, 3, 4, 5, 6 Ti =enjEn n=1, 2, 3 j=1, 2, 3, 4, 5, 6
01
03
02
3.3.1 介电强度
Emax=(V/d)max 通常,凝聚态绝缘体的击穿电场范围约为(105-5×106)V.cm-1。 介电强度依赖于材料的厚度, 厚度减小,介电强度增加。由测试区域中出现的临界裂纹的几率决定。 还与环境温度和气氛、电极形状、材料表面状态、电场频率和波形、材料成分和孔隙、晶体各向异性,非晶态结构等因素有关。
1# Si4+ 进入到2、6号O2- 之间 4# Si4+ 进入到3、5号O2- 之间
表面A为负电荷 表面B为正电荷
y方向加力
3# Si4+ 及2号O2- 内移 5# Si4+ 及6号O2- 内移
金属材料dsf
(3)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并查阅 有关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作标准) 密度/(g· -3) cm 银 金 钨 熔点/℃ (高) 3410 1535 1083 1064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作标准) 铬 (大) 9 铁 4-5 银 铜 金 铝 962 铅 660 232 (低) 铜 铅 铁 金 74 银 铜 铜 金 (优) 100 99 物理性质比较 铝 锌 61 铁 银 铁 27 锌 铝 铅 17 铝 锡 7.9 (良)
密度/(g· -3) cm
(大)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 (小)
(大) 9
4-5
2.5-4 2.5-3 2.5-3 2-2.9 1.5 (小)
2 .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 制? 银的价格昂贵,而且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并查阅有 关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比较 黄铜
现
铜
象
焊锡 锡
光泽 和 颜色 硬度
结论
有光泽 有光泽 有光泽 有光泽
黄色 紫红色 灰白色 银白色 焊锡比锡软
黄铜比铜硬
合金与组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差 异。
认真分析表格内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纯 金 属 铅 镉 铋 锡 熔点/0C 327 321 271 232 启示 合 金 焊锡 武德合金 183 70
铝 钙 铁 银
在小军爸妈结婚周年纪念日,小军 的爸爸送了一条金项链给妈妈,并温柔 地说:“情比金坚”。妈妈高兴地戴上 了,问:“真的情比金坚吗?”爸爸霎 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知道金其实 不“坚”,而且十分柔软,反而一些价 格比金便宜的k金比金还要“坚硬”呢?
常见金属的电阻率
常见金属的电阻率
ρ叫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是描述材料性质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与导体长度L,横截面积S无关,只与物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反之。
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 10-8
(2)铜 1.75 × 10-8
(3)金 2.40×10-8
(4)铝 2.83 × 10-8
(5钨 5.48 × 10-8
(6)铁 9.78 × 10-8
(7)铂 2.22 × 10-7
(8)锰铜 4.4 × 10-7
(9)汞 9.6 × 10-7
(10)康铜 5.0 × 10-7
(11)镍铬合金 1.0 × 10-6
(12)铁铬铝合金1.4 × 10-6
(13) 铝镍铁合金1.6 × 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3-5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q0和 ′ S所围区域内 q是 所围区域内
的自由电荷及极化电荷
ε0
3 – 5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第三章静电场中电介质
根据第四节的结果 则有
v r q′ = −∫ P⋅ ds
s
s ε0 r r r ∫ (ε 0 E + P ) ⋅ ds = q0 s
r r 1 r r ∫ E ⋅ ds = ( q0 − ∫ P ⋅ ds )
r r r D = ε0εr E = εE
r E
。
3 – 5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第三章静电场中电介质
r D =
q0 r en 2 4π r
r r r D = ε0εr E = εE
r q0 >0, E离开球心向外 , r r e q0 < 0, E 指向球心 r , s e
n
r E=
q0 r en 2 4πε r
1 1 σ ′ = − σ 0 εr εr 1 2
讨论极化电荷正负
ε r −1 σ 1′ = σ0 εr
1 1
两种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
εr −1 ′ σ2 = σ0 εr
2 2
3 – 5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第三章静电场中电介质
常用的圆柱形电容器, 例3 常用的圆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为 R1 的长 的薄导体圆筒组成, 直圆柱导体和同轴的半径为 R2 的薄导体圆筒组成, 并在直导体与导体圆筒之间充以相对电容率为 ε r 的 电介质.设直导体和圆筒单位长度上的电荷分别为 电介质 设直导体和圆筒单位长度上的电荷分别为 + λ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和 − λ . 求(1)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电位移和极 化强度; 电介质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化强度;(2)电介质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此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3)此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关于金属介电常数的..
K
∑ 在金属中 N f j ≈ 1029 / m3 ,则由(12)式可得: j =1
∑ ε r′
=1+
Ne 2 mε0
K fj
ω2
j =1
j
=1+
10 29 × (1 .6 × 10 −19 ) 2 9 .1 × 10 −31 × 8 .85 × 10 −12 × ( 6 × 10 15 ) 2
≈ 10
第 19 卷 第 2 期 2006 年 4 月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673-1549(2006)02-0075-04
Vol.19 No.2 Apr.2006
参考文献:
[1] 梁百先. 普通物理学(电磁学部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 阚仲元. 电动力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J . D 杰克逊. 经典电动力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 孙目珍. 电介质物理基础[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 黄 昆. 固体物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 方俊鑫,殷之文. 电介质物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可见金属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的实部在低频场作用下不大于 10,这就是通常所测量到的金属的介电常
数,文献[1]中所说的金属的介电常数“不大于 10”,指的就是这个 ε r′ 。
3 金属介电常数的高频近似
当外场的频率远远大于原子中电子的束缚频率时,即 ω >> ω j ,金属中的电子可视为是自由的,
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
《深度探究: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一、引言mil-53(fe)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其相对原子质量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全面评估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特点及影响,以期能够更为全面地探讨这一重要主题。
二、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1.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解析在化学中,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同位素在元素中的相对重量。
对于mil-53(fe)这样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来说,其相对原子质量对于了解其结构特点、性能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mil-53(fe)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在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及在环境治理、能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深度探究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特点及影响1. 结构特点mil-53(fe)作为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其结构特点与普通有机物有很大区别,其相对原子质量对于描述其结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决定了其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2. 影响因素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还会影响其在催化剂、吸附剂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其相对原子质量大,可能表现出更强的化学催化性能,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总结与回顾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度探究,从其意义、特点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其相对原子质量,以挖掘其更多的潜在应用价值。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化学研究者,我认为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不仅反映了化合物结构的稳定性,还影响了其在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我们需要在日常研究和应用中,重视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作用,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度探究,相信读者们对mil-53(fe)相对原子质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介电常数
①宏观极化 在外电场作用下,离子向电极
的宏观移动,导致瓷体内部离子 减少,电极附近离子增加,电荷 积聚在瓷体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附 近,呈现宏观极化现象。
47
②微观不均匀性 在晶体内部,存在晶界,相
界,晶格畸变,杂质的地方,阻 碍了离子的移动,产生离子(电 荷)的堆积。称为微观不均匀结 构。
48
41
前面讨论过,晶格热振动,晶格缺 陷,杂质的引入,化学组成的局部改变 等因素都能使电子能态发生改变,出现 位于禁带中局部能级,形成弱束缚电子, 如“F—心”和“F ’—心”。
“F—心”就是由一个负离子空位 俘获了一个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常见的情 况。
42
“F—心”的弱束缚电子为周围结点 上的阳离子所共有,在晶格热振动的 作用下,吸收一定的能量由较低的局 部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而处于激发 态,连续地由一个阳离子结点转移到 另一个阳离子结点,类似于联系弱离 子的迁移,外加电场力图使弱束缚电 子的运动具有方向性,这就形成了极 化状态。“F—心”显现的电结构而言, 类似于一个氢离子。
9
温度t时的电容温度系数c为: c=(1/c)·(dc/dt)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c与t的关系可 视为直线时,则上式写成:
c=(1/c1)·(Δc/Δt) 式中:Δc=c2–c1,Δt= t2–t1
c2、c1为温度t2、t1时的电容量。
10
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用介电常 数的温度系数表示。温度t时介电常数 的温度系数。
电荷增加是由于陶瓷介质在电场作 用下发生极化的结果。这一现象叫介质 的宏观极化。它是介质微观质点极化的 外部表现。极板上电荷增加的过程也就 是微观质点极化的过程。
3
从上图可知,由于介质极化,在介 质邻近电极的表面层,出现了束缚在介质 上的电荷(束缚电荷),该电荷与电极上的 电荷符号相反,在介质中建立了与原电场 E方向相反的电场E’ 。E’有使原电场减小 的趋势。为使原电场E保持不变,电源必 须供给极板更多的电荷。Q与Q0的比值, 我们称为介质的介电常数。可表示为:
fsg 介电常数 3.5
fsg 介电常数 3.5介电常数是指物质在电场中相对于真空时的电极化能力。
它是介质电容率与真空电容率的比值,通常用ε或κ表示。
介电常数的数值描述了介质中使电场强度减小的程度,数值越大,介质对电场的屏蔽越强。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介电常数在研究和设计电容器、电感器、电场传感器、介电体材料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介电常数相关的内容,包括介电常数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测量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数值范围。
1. 介电常数的基本概念:介电常数是一个与物质特性相关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物质在电场中的响应能力。
当物质处于电场中时,电场会使物质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形成极化。
而介电常数就是描述了这种极化能力的度量。
在真空中,ε的数值为1,而在介质中,ε的数值大于1,代表着介质对电场的屏蔽能力。
2. 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介电常数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电容率和真空电容率来计算。
电容率是介质在单位体积内储存电能的能力,而真空电容率是真空中单位体积电能储存的能力。
介电常数可以表示为ε=εr × ε0,其中εr为相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电容率。
3. 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介电常数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电容法、谐振法、微波法等。
其中,电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电容器充电时间和电容器中的介质厚度、面积等参数,可以计算得到介质的介电常数。
4. 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数值范围: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数值。
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数值范围:- 空气:介电常数约为1。
- 水:介电常数为80左右,具体数值与温度密切相关。
- 大理石:介电常数约为8-10。
- 玻璃:介电常数为4-10之间,具体数值与玻璃的成分和结构有关。
- 陶瓷:介电常数在4-100之间,具体数值与陶瓷材料的成分和微结构有关。
- 氧化铝:介电常数约为9-20,具体数值与氧化铝材料的纯度和微结构有关。
总之,介电常数是描述物质在电场中响应能力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以电容法、谐振法、微波法等测量方法获得。
常见金属电阻率
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 10-8(2)铜 1.75 × 10-8(3)金 2.40×10-8(4)铝 2.83 × 10-8(5钨 5.48 × 10-8(6)铁9.78 × 10-8(7)铂 2.22 × 10-7(8)锰铜 4.4 × 10-7(9)汞9.6 × 10-7(10)康铜 5.0 × 10-7(11)镍铬合金 1.0 × 10-6(12)铁铬铝合金1.4 × 10-6(13) 铝镍铁合金1.6 ×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另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电阻率金属温度(0℃)ρ(×10-8Ω m), αo(×10-3) 锌 20 5.9 4.2铝(软) 20 2.75 4.2铝(软)–78 1.64石墨(8~13)×10-6阿露美尔合金 20 33 1.2锑 0 38.7 5.4铱 20 6.5 3.9铟 0 8.2 5.1殷钢 0 75 2锇 20 9.5 4.2镉 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 20 4.6 3.3金 20 2.4 4.0银 20 1.62 4.1铬(软) 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 70—110 .11—.54钴a 0 6.37 6.58康铜— 50 –.04–1.01锆 30 49 4.0黄铜– 5—7 1.4–2水银 0 94.08 0.99水银 20 95.8锡 20 11.4 4.5锶 0 30.3 3.5青铜– 13—18 0.5铯 20 21 4.8铋 20 120 4.5铊 20 19 5钨 20 5.5 5.3钨 1000 35钨 3000 123钨–78 3.2钽 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 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 10—20 1.5—5铁(铸)— 57—114铜(软) 20 1.72 4.3铜(软) 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 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 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 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 20 95—104 .3—.5 镍铬林合金— 27—45 .2—.34镍(软) 20 7.24 6.7镍(软)–78 3.9铂 20 10.6 3.9铂 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 20 22 1.4钯 20 10.8 3.7砷 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 34—41 .25—.32铍(软) 20 6.4镁 20 4.5 4.0锰铜 20 42—48 –03—+.02钼 20 5.6 4.4洋银— 17—41 .4—.38锂 20 9.4 4.6磷青铜— 2—6铷 20 12.5 5.5铑 20 5.1 4.4。
5G塑料的介电常数小结
5G塑料的介电常数小结简单定义介电常数,用于衡量绝缘体存储电能的性能。
它是两块金属板之间以绝缘材料为介质时的电容量与同样的两块板之间以空气为介质或真空时的电容量之比。
它与塑料作为电介质制品时,在电场作用下可储存电能大小、发热量有关。
它代表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也就是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介电常数越大,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
对于介电材料,介电常数越大,电容越大。
影响介电常数的因素(1)材料的极性一般非极性材料,如PE、PP、PS等介电常数小,约为2-3;低极性材料的介电常数为3-5;极性材料的介电常数为4-10,强极性则更大。
分子对称性越高的材料,介电常数越小。
如塑料中的F4的介电常数最小,仅2.1;PA6的较高,为4.7。
(2)电场频率低频率的频率变化对介电常数影响不大,高频率电场则影响较大,因为极化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在高频场合频率增大时,极性材料极化速度来不及反应使介电常数下降,频率下降是介电常数变大。
对于非极化材料,因分子链对称性好,所以介电常数对频率变化不敏感。
(3)环境温度温度升高时,非极性材料介电常数变化不大,而极性材料介电常数增大,但温度升到某一个值时,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因此极性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
这种现象非极性也有,但变化较小。
这两种材料在Tg或者Tm点上都会发生介电常数变大现象。
(4)相对湿度湿度增大时,介电常数变大,对极性材料影响更大。
因为水是极性介质,它扩散到分子内会增大极性,吸湿后塑料表面的水膜会增加表面电导,促进材料极化反应。
频率低时,吸水性影响更大。
随着频率的增大,其影响变小。
常用塑料的介电常数1、苯乙烯(PS)25℃,2.4;2、聚碳酸酯(PC)20℃,50HZ 3.1;3、聚甲醛(POM)60HZ 3.7-3.8;4、聚苯醚(PPO)60HZ 2.69-2.78;5、聚苯硫醚(PPS)103HZ 3.3;6、聚酰亚胺(PI)50HZ ≤4;7、聚醚醚酮(PPEK)104HZ 3.3;8、尼龙(PA)1000HZ 3.1-3.7;9、聚丙烯(PP)1.5。
不锈钢介电常数
不锈钢介电常数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其介电常数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导电材料中电容率的比值。
不锈钢的介电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对材料的电气特性和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不锈钢的介电常数是一个复数,由实部和虚部组成。
实部代表不锈钢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储能能力,反映了材料对电场的响应程度;而虚部则代表材料的电导率,反映了材料对电场的能量损耗情况。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的实部介电常数在2至8之间,虚部介电常数在0至0.01之间,这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能量损耗。
不锈钢的介电常数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不锈钢的成分对其介电常数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成分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结晶结构和离子构型,从而影响了其电场相互作用情况。
其次,不锈钢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特征也会对介电常数产生影响。
晶界是晶体中的界面区域,具有较高的电阻和较低的电介质常数,因此会影响整体的介电性能。
此外,不锈钢的加工工艺以及热处理也会对介电常数产生明显的变化。
不锈钢介电常数的性能决定了其在电子工业、电力系统和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电子工业中,不锈钢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由于其低损耗和高介电常数,能够有效储存和传递电能,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在电力系统中,不锈钢可以作为输电线路的绝缘材料,降低线路损耗和电能损耗。
在通信领域中,不锈钢可以作为天线和无线电频率选择器等设备的构件材料,使得设备的工作频率更加稳定和精确。
为了充分发挥不锈钢介电常数的优势,需要合理选择不锈钢的成分和加工工艺。
首先,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成分可以调控其晶粒尺寸和晶界特征,从而改变其介电性能。
其次,合适的加工工艺能够提高不锈钢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其介电性能。
此外,还需要制定科学的表征和测试方法,以准确评估不锈钢的介电常数。
综上所述,不锈钢介电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对材料的电气特性和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合理选择不锈钢的成分和加工工艺,可以优化其介电性能,提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应用潜力。
常见金属电阻率
常见金属电阻率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m)(1)银1.65×10-8(2)铜1.75×10-8(3)金2.40×10-8(4)铝2.83×10-8(5钨5.48×10-8(6)铁9.78×10-8(7)铂2.22×10-7(8)锰铜4.4×10-7(9)汞9.6×10-7(10)康铜5.0×10-7(11)镍铬合金1.0×10-6(12)铁铬铝合金1.4×10-6(13)铝镍铁合金1.6×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另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电阻率金属温度(0℃)ρ(×10-8Ωm),αo(×10-3)锌20 5.94.2铝(软)202.754.2铝(软)–781.64石墨(8~13)×10-6阿露美尔合金20331.2锑038.75.4铱206.53.9铟08.25.1殷钢0752锇209.54.2镉207.44.2钾206.95.1①钙204.63.3金202.44.0银201.624.1铬(软)20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70—110.11—.54 钴a06.376.58康铜—50–.04–1.01锆30494.0黄铜–5—71.4–2水银094.080.99水银2095.8锡2011.44.5锶030.33.5青铜–13—180.5铯20214.8铋201204.5铊20195钨205.55.3钨100035钨3000123钨–783.2钽20153.5金属温度(0℃)ραo,100杜拉铝(软)—3.4铁(纯)209.86.6铁(纯)–784.9铁(钢)—10—201.5—5铁(铸)—57—114铜(软)201.724.3铜(软)1002.28铜(软)–781.03铜(软)–1830.30钍20182.4钠204.65.5①铅20214.2镍铬合金(不含铁)20109.10镍铬合金(含铁)2095—104.3—.5 镍铬林合金—27—45.2—.34镍(软)207.246.7镍(软)–783.9铂2010.63.9铂100043铂–786.7铂铑合金②20221.4钯2010.83.7砷20353.9镍铜锌电阻线—34—41.25—.32铍(软)206.4镁204.54.0锰铜2042—48–03—+.02钼205.64.4洋银—17—41.4—.38锂209.44.6磷青铜—2—6铷2012.55.5 铑2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