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公共选择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选择题

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3.单项选择题1对于帕累托效率准则;下面唯一正确的解释是 ..A.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B.对于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如果要改善某人的境况不必以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恶化为条件;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C.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D.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2下面关于社会边际成本MS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B.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C.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D.社会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社会总成本曲线的斜率3为了使某种物品的产量最优;该种物品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哪一点上A.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0B.其社会边际效益就会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其净边际效益为正数C.其社会边际效益就会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其净边际效益为负数D.其社会总效益等于社会总成本4下面哪个公式是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A.P=MPB<MSB;且P=MPC<MSCB.P=MPB=MSB=MPC=MSCC.P=MPB>MSB;且P=MPC>MSCD. P=MPB<MSB;且P=MPC>MSC5下面关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公式 = 的含义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物品或服务数量的总和B.公式的含义是: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总量C.当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大于零D.当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小于零4.多项选择题1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A.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公共所有B.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C.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D.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E.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2公共部门必须履行资源配置这项经济职能的原因包括 ..A.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B.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存在C.外部效应的存在D.完全竞争状况的存在E.不完全竞争状况的存在3市场失灵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有 ..A.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B.收入分配不公C.经济波动的存在D.完全竞争状况的存在E.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存在4对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的归纳;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B.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鼓励市场去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C.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放任收入差距的出现、稳定经济D.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E.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放任经济出现大的起伏第2章外部效应3.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的四项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正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②负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④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过多A.1个B.2个C.3个D.4个2关于“金钱的外部效应”的论述;正确的是 ..A.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而以价格上涨或下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称作“金钱的外部效应”B.那些对第三者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或者说不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影响;就是“金钱的外部效应”C.“金钱的外部效应”同样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D.“金钱的外部效应”也在政府要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外部效应范围之列3下面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分析;四种情况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可能也随之增加一倍;外部边际成本保持不变B.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大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C.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减D.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4在负的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下列公式成立的是 ..A.MSC+MEC=MPCB.MPC-MEC=MSCC.MEC-MSC=MPCD.MPC+MEC=MSC5在正的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下列公式成立的是 ..A.MSB+MEB=MPBB.MPB+MEB=MSBC.MEB-MSB=MPBD.MPB-MEB=MSB6外部效应内在化所采取的措施是 ..A.对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都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B.对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都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C.对正的外部效应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则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D.对正的外部效应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则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4.多项选择题1下面对外部效应进行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 ..A.按照外部效应承受者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B.按照外部效应发起者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对消费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的外部效应C.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将外部效应区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D.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将外部效应区分为外部效益和外部经济E.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将外部效应区分为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2在下面关于外部效应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影响;而其又未参与该项交易的任何决策时;即存在有外部效应B.外部效应就是在价格中未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C.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简单地讲;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D.当外部效应存在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决策中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E.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所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肯定会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而达不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3下面关于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五项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所谓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B.对于正的外部效应;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使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C.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使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D.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E.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或边际成本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第3章公共物品或服务3.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和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B.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和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C.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对于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D.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对于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2下面各项对公式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是指接受该种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个人本人所获得的边际效益B. 是指该种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外部边际效益的总和C.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就是某一个人效益和由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带给其他所有社会成员的外部效益的总和D.要实现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不一定非得MSB=MSC3下面各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B.不管社会中的成员人数有多少;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都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C.在成员人数较多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D.即使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也不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4下面关于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被称作“林达尔均衡”..②林达尔均衡的假设前提是: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第二;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③如果一个社会是由成千上万的人组成的;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这些人被称作“免费搭车者”..④只要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5混合物品或服务 ..A.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B.具有可分割性C.一定具有非竞争性D.一定具有非排他性4.多项选择题1关于效用的可分割性和非可分割性问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B.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才能享用物品或服务C.国防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典型例子;它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D.日常生活中的电冰箱属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它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E.有些物品或服务虽然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但仍有可能是公共物品或服务2关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下面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B.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大于零C.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D.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小于零E.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B.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出C.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D.实现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E.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实现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量的最佳水平4混合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A.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B.可以由公共部门提供C.只能由私人部门提供D.既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又不能由公共部门提供E.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政府部门以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第4章公共选择3.单项选择题1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其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 ..A.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恰好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相等B.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小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C.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大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D.无论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是大于还是小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只要是不等于就可以2何谓中间投票者A.中间投票者是指虽然具有投票资格;但是在提案间举棋不定;不知该将选票投向哪一个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B.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C.中间投票者是指那些虽然没有投票资格;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投票者的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投票结果的这样一些投票者D.中间投票者是指受他人影响;将选票投向本不能代表自己意愿的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3中间投票者定理实际上告诉人们 ..A.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放弃对中间投票者的争取B.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对中间投票者施加影响;使其放弃原先的主张;转为支持自己的主张C.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D.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坚持自己的竞选方案;有没有中间投票者的支持无所谓4投票者参与投票的原因不包括什么A.参加投票的效益大于成本B.不存在投票交易或隐含的投票交易情况C.投票对公共选择产生影响的可能性D.一些国家将参加投票规定为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5唐斯的模型说明 ..A.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公共利益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的B.政党或政治家并不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来实现自我利益的C.政党或政治家都是以互投赞成票来争取选票的D.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4.多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税收份额tax shares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税收份额;有时也称作税收价格tax prices;是指事先公布的公民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B.税收份额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的一部分C.对每一投票者来说;这些税收份额代表着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价格;其总额必须等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没有盈余或赤字D.如果以代表某一投票者须承担的某种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份额的成本;那么;对于所有投票者来说; 必须等于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成本E.在税收份额的分布既定的条件下;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的增加;将导致人们为每单位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的增加..因此;除非这种成本的增加伴随着效益的增加;否则;税收份额的增加肯定会减少人们对增加公共物品或服务产量的支持率2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一项有关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产量提案能否获得通过;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A.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票者总数的比例..B.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C.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效益信息的难易程度D.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E.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3下面阐述单峰偏好、多峰偏好与投票结果之间关系的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B.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说明;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C.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多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D.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不会是唯一的;而会出现循环现象E.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提案将在投票中获胜第5章公共支出3.单项选择题1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这一理论是 ..A.瓦格纳定律B.梯度增长模型C.经济发展阶段模型D.非均衡增长模型2下列不属于消耗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C.行政管理费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3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公共财政转移性支出..A.失业救济金B.财政补贴C.投资拨款D.养老金4一般利益支出;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效益的支出;其中属于一般利益支出的是 ..A.教育支出B.警察支出C.医药支出D.居民补助支出4.多项选择题1对财政支出进行统计分类;其划分依据是政府预算中的支出项目;它包括 ..A.行政管理支出B.国防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D.政府债务支出E.经济建设支出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消耗性支出的是 ..A.行政管理费支出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D.债务利息E.失业救济金3下列关于“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理论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增长理论C.其结论是: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D.它是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的一种支出增长理论E.它是鲍莫尔提出的一种支出增长理论4从不同角度说明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有 ..A.瓦格纳法则B.拉弗曲线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D.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E.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第7章公共收入3.单项选择题1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A.税本B.税源C.课税对象D.税目2 ;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定额税率3下面关于公债功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B.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得所需资金C.公债的发行或认购通常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社会资金;基本上是资金持有者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归政府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D.政府的资本性支出;是绝对不能以发行公债作为财源的4政府收取使用费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财政收入C.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D.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共设施的“拥挤”问题4.多项选择题1公共收入;也可以称为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A.财政收入B.税收收入C.政府收入D.债务收入E.国有经济收入2以公共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收入区分为 ..A.税收B.公债C.其他收入D.利息收入E.股息收入3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两条;即 ..A.公平原则B.受益原则C.支付能力原则D.效率原则E.便利的原则4税收具有下面哪些特点A.税收是由政府征收的B.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C.税收是强制征收的D.税收是无偿征收的E.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5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纳税人B.负税人C.课税客D.税目E.税率6课税对象解决的是课税的直接问题;税源则是税收收入的最终问题..A.依据B.核心C.来源D.去向E.方式7公债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B.固定性C.自愿性D.有偿性E.灵活性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

政治经济学之公共选择理论(精品PPT课件共42页)

政治经济学之公共选择理论(精品PPT课件共42页)
理性原则:
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传递性
帕累托原则: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x比y好,则社会顺序必定表示为x比y好。
独立原则:
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非限制原则:
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
非独裁原则:
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
其意义在于为有效的选举制度或投票制度制定了衡量标准。
R
投票悖论
MBA MBB MBC MBD
50
MBE MBF MBG
0
1
2
3
4
5
6
t
7 保安雇佣量(个数)
简单多数原则下的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 票及其结果
A B C 投票者 D E F G
投票结果
1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2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增加保安雇佣量至
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个人主义方法研究
集体行为。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
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
中的人是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R
基本研究方法:私人利益方法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 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 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政府信息不公开 R
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
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 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 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官僚对预算最大化的追求
官僚追求公共权力最大化。 公共权力 的大小与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 社会资源与公共预算规模正相关。 结果:公共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预算规模的极大化。 后果: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高于最佳的产量水平。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第⼀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学含义: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和⽀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必须按PPT上的回答):[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

]市场势⼒(垄断、⾃然垄断等)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市场能⼒不⾜(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4、垄断的鉴别与治理:垄断的鉴别:独家⽣产只是垄断存在的⼀个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判断是否会产⽣垄断的危害还需要考察以下因素。

(1)潜在竞争者:是指暂时还不存在,但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主要取决于这⼀⾏业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

若进⼊或退出障碍多、付出的代价⼤,潜在竞争者存在的可能性就较⼩。

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是⾏政⼲预,⼆是⽣产技术。

当投资有较⼤滞留成本时,潜在竞争者就会较少。

(2)替代品:如果该产品有⽐较接近的替代品,这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就会很接近于⽔平状,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能⼒就较为有限,给效率带来的损害也就较⼩。

(3)产品的流动性:企业是否具有控制本地区该产品市场价格的能⼒,取决于这种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较⼤,其他地区的产品就会参与本地区的竞争,从⽽有效地限制企业控制价格的能⼒。

反之,若产品的流动性较差,本地的独家企业就会具有控制本地市场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的能⼒。

治理(反垄断⽴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5、财政政策的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平衡资源配置职能;收⼊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016公共经济学第4章

2016公共经济学第4章

政治均衡的实现条件: 首先,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真实地披露自已可从公共产 品中获得的边际收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收益从而 逃避相应税收的动机; 其次,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 情况,也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产品给彼此带来的真实边 际收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收益的可能。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集团行为时,传统的政治学总是把集团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而从整体的角度
分析其政治行为与社会行为;当它分析一个国家时,又通常把国家看成代表整个社会 的唯一决策单位,而且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
公共选择的方法论与传统政治学的着眼点完全相反。它视个人为决策的基本单位,
这一点无论对于集团行为还是个人行为都适用。公共选择的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1.4 简要的归纳: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的规则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
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1.5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一个模型
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简单 的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公共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集 体选择或公共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
•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于60年代末 70年代初。 • 运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 研究政治问题或集体选择问题。 • 由维克塞尔首创 • 数学家:孔多塞(投票悖论) • 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1986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戈登·塔洛克,丹尼 斯·C·缪勒,查尔斯·罗利,邓肯·布 莱克,肯尼思· 阿罗,阿马蒂亚· 森等。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同时,它关注政治市场的竞争性和民主性,以及政府失灵和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性
揭示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政府在提供 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可能存在的低 效、浪费和滥用权力等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利 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分配和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无效率和不平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不完全 竞争、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1
02
03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中强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人才素质 和服务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人力 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建立员工绩效 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 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建立政策调整和修正机制
0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
性和有效性。
05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过程
背景
某城市面临垃圾处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 策。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居民等各 方参与者通过博弈、协商等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最 大化。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经济学第4章
• 一项提案所要求的赞成率越低,抉择成本就越低;但 与此同时,该提案的代表性就越差,给反对该提案的 人带来外部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最优的多数就是抉 择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最小的那个多数。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6 政治均衡
• Political Equilibrium
• 若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 或多种公共物品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 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 均衡。
• 竞选方案设法向符合中间投票者意愿的结果 倾斜。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3.3 公共权力极大化:
政府部门(官员)
•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部门 提供私人物品。
• 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预算规模的极大 化→公共物品供给量过剩→资源浪费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3.4 特殊利益集团:
• 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 信息的难易程度
• 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 分布状况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9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一个模型
• 假定投票者就某种公共物品的产量作出 抉择,该物品平均成本AC既定,税收份 额已公布,每人缴纳同样税收ti =AC/n。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 利益集团总数还是加入利益集团的人数都显 著增加了。有研究表明,90%的美国公民都 与利益集团有关。
利益集团影响公共决策的过程
• (1)为缺乏信息的选民免费提供信息, 竭力鼓动选民支持自己;
• (2)向政治家或议员们提供他们所缺 乏的专业技术信息,对他们进行游说;

第4章政府行为理论

第4章政府行为理论

尔经济学奖。现任乔治·梅森大学经济
James McGill Buchanan Jr. (born October 3, 1919)
学教授。
4.1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
公共品 理论
政府失 灵理论
公共选 择理论
投票理 论
寻租理 论
利益集 团理论
4.1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对象—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由许多人消费的服务和
A<B<C<A
偏好强度与投票交易
项目 医院
选民甲 200
选民乙 -55
选民丙 -50
净效 益之 和
95
幼儿园 -30
150 -40 80
图书馆 -120 -65 300 115
多数票表决时都会被否决。 若甲乙互投赞成票:
甲:170 乙:95 因此交易可以达成,使医 院和幼儿园方案均获通过。 同理,甲丙也可以达成交 易,于是三个项目都可以通过。
4.1 公共选择理论
三、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指一个由少数有共同利益的投票人 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政治游说,力争使政府通 过有利于该集团的立法或政策。
利益集团中人数过多会产生“免费搭车”的 问题。
4.1 公共选择理论
四、寻租理论
(1)、寻租: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 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行贿等来影响公共选择和决 策为自己谋利的行为。
(不平等性 和强制性服 从与统治)
个人或集体之间 进行的复杂交易 (政客、组织)
最大 化
4.1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的领袖—布坎南
布坎南1919年生于美国田纳西
州,大学期间受教于自由主义经济学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文档资料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文档资料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税收
每单位产量的税收
t
Z
O
Q
MB 产量
图4-1 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
6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1.4 简要的归纳: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的规则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和边际成本 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那么不 论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成立。
19
20
21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3 多峰偏好的存在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任何物品或服务的 边际效益都是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多峰偏好同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递减趋 势相矛盾
11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1 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
多峰偏好 Multiple-peaked Preference
12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事例
3人组成的小社会就每年燃放焰火次数进行表决 每燃放一次焰火费用为200元 三人必须承担税收份额为:
tA=100元, tB=75元, tC=25元 面临选择:每年燃放1次、2次、3次 根据简单多数规则决定
13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政府理论
1、偏好显示问题 在政治市场上,人们无法有效表示自己对某种公共产品 的看法啊,选民们只能通过对官员的选举来反映出需要 多少水平的公共支出,但不能反映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 偏好。 另外,即使人们能够表示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他们 也未必就会真实表露出来。
实行统 一税制 的效用
富人的效用 中间阶层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GR GM GP 公共产品的数量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投票理论
(二)、投票悖论 1、投票悖论 多数票规则可能无法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达到均衡,而在各种选择之 间循环。 2、阿罗不可能定理 不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多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为社会偏好 次序,并且准确表达全体社会成员各自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政府理论
二、政府的不同类型及其决策 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产品 的一种消费组合,而消费者从这些不同的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 一样的。 政府的不同类型: 1、帕拉图式的政府 即大公无私的、只为全民利益服务的公仆政府。 该类型的政府根据社会偏好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律和秩序等公共 产品,同时从私人部门那里课税,以税收收入来支付政府雇员的工 资。
三、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官僚会追求预算的最大化。官僚通过预 算的增加,可以获得职位、权限、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和名誉等 个人利益。 官僚与政府的关系: 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官僚将自己的服务出售给政府或政治家, 政府则向官僚们支付工资,从官僚那里购买服务。官僚从政府那里 获得一次性拨款,同时许诺将提供一定水平的总产出。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官僚理论

第4章 公共选择

第4章  公共选择

• 4、竞争性质的不同。 • 在经济市场中,由于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着 厂商会不断地扩大生产、改善管理,以此去满足消费 者,并最终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公共选择中 ,对于每一届政府来说,其行为具有短期性和垄断性 。 • (二)公共选择的必要性 • 存在公共选择的必要性的原因有二: • 1、公共产品的存在。 一是在提供效率上,公共产 品的公共提供比私人提供更有效率。二是在交易费用 上,由于公共产品消费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会使得 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费用大于公共提供时的交易 费用。
爬山
爬山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选择钓鱼钓鱼打球
打球
打球
• 4、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 • (1)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 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 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 • (2)多峰偏好则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 此变坏。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 终变好。 • 一般地说,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投 票悖论就不会出现。
• 1、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 • 投票经济人的选择行为可分为四个方面: • 首先,是目标。投票人在进行投票时,有两个 方面的目标。一个是投票者个人所追求的目标 ,另一个是投票人所在或所代表团体的利益, • 其次,是候选方案。 • 再次,是选举规则和程序。选举规则即人们常 说的投票规则,如一致通过原则、多数同意规 则等等。选举程序,有直接选举和代表代为选 举的间接选举两种主要形式。
• 公共产品的存在,首先要求政府要组织集体行动进行生产,而 一旦有了政府或集体的行动,就产生了一个政治过程,分散的 私人选择也就转化为集体的公共选择。其次,决定公共产品的 数量和生产方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公共产 品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公共选择的必要性。 • 2、外部效应的存在。导致外部效应的制造者不需要承担坏效 应的损失或好效应的收益,这表明存在着一种非价格的因素, 它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上是解决不了的,或解决的成本超过了收 益。也正因为此,决定了外部效应问题只有通过非市场决策即 公共选择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 第三、四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  第三、四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2、林达尔均衡条件 (1)每一社会成员都愿准确披漏其MB,不存在隐瞒或 低估从而逃避应负担成本费用的动机。 “偏好难题” 。 (2)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了解其他人的嗜好和收入状 况,甚至清楚掌握任何一公共物品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 的MB,不存在隐瞒个人MB的可能。 “搭便车”问题。
三、公共产品的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 边际转换率
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选择的偏好顺序
第一种选择 投 票 者 A B C 3 1 2
第二轮 配对 投 票 者 A B C 1
第二种选择 2 3 1
燃放 燃放 3次 1次 √ √ √ 2
第三种选择 1 2 3
第一轮 燃放 燃放 配对 1次 2次 投 票 者 A B C 1 √ √ 2 √
第三轮 配对 投 票 者 A B C
公共的悲剧——所有社会成员都免费搭车,则出现公 共的悲剧,社会成员越多越严重。
第三节 偏好难题与公共选择
一、“搭便车”与偏好失真 搭便车(Free rider problem)在经济学上是指一些 人需要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或 需要极少(偏好失真),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 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搭便车)。源于公共物品的非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出于人的利己动机(理性经济人)。 市场机制下造成“巨大需求但无人提供”的畸形 市场——公共物品上的市场失灵! 二、替代市场机制的政治秩序——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含义(书P76) 核心: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2、公共选择的特点: 政治秩序——较为准确和清晰表达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从技术上看,该产 品能够实现排他吗? (第二步)
该种产品 消费上是
具有 竞争 性

第四章 公共选择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公共选择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4.2投票规则
4.2.2 寻租理论
寻租行为有如下三种形式:
形式一
形式二
形式三
通过游说或贿赂 等手段直接获取
租金。
过各种手段改变 政策环境来间接
获取租金
表面上开展生产 性的投资活动, 但真正目的在于 达到政府所确定 的某种标准,并 据此获得政府的
补贴性租金
4.2投票规则
4.2.2 寻租理论
租金来源
简单多数规则 要求一项议案的赞同人数 只要超过投票人的半数以 上即可通过。
比例多数规则 在赞同者超过半数的基础 上还要达到一个特定更高的 比例,比如2/3、3/5或4/5。
4.1 投票规则
4.1.2 多数票规则
特点
不同意的少数派的利益往往被忽略甚 至被损害; 其决策结果具有强制性,它允许多数 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少数人,从而使 他们成为“倒霉的少数” 容易造成投票悖论; 难以避免集体决策中参与者之间的策 略行为。
4.2投票规则
4.2.1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的成因
传统观点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
政治企业家理论
4.2投票规则
4.2.1 利益集团
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奥尔森对利益集团在公共选择中发挥的作用的评价基 本是负面的。他认为利益集团在获得来自政府支出增加 的效益的同时,必然要以损害其他人的境况为前提。 斯宾格勒模型对利益集团的评价更为糟糕,他提出的 “俘虏理论”认为:在政府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合作 关系,产业的管制机关往往会被管制对象所俘虏并受其 控制。 多元论者乐观地认为:虽然同一个政策提案会给不同 的集团或个体带来不同的利益影响,但是数量众多的压 力集团相互作用将会形成一种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均衡。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第四章

公共经济学第四章

三、单峰偏好(布莱克定理) 单峰偏好(布莱克定理)
单峰偏好定理的提出其实正是经济学家 企图放松阿罗五条条件中的某一条,从 而摆脱投票悖论的一种尝试。 这是由邓肯·布莱克在1958年出版的《委 员会与选举理论》一书中做出的。他认 为:通过对个人的偏好进行适当限制, 使其适合于某一种类型,则多数决策结 果界满足可传递性的假设。
政策A 个人1 个人2 个人3 合计 70 10 45 125
政策B 15 50 45 110
政策C 15 40 10 65
投票结果是: 投票结果是:
政策A得了125分,是三个方案中的得分最 高的一个,A因此是获胜者,是选择的目标. 这种方案保证了传递性,但有可能出现不 分胜负. 打分投票制不失为解决投票悖论的一种 思路.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政府 的运行机制。公共选择的特点是,它 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学的假设出 发,运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政府 行为的机制,并探索使政府行为合理 化的途径。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 肯尼思、阿罗195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后有美国经 济学家森和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对阿罗 理论的发展,其中布坎男成为公共选择 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坎南、 唐斯、塔洛克与麦肯都认为国家不是神 的创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 误的天赋。国家是一种人类组织,在这 里做出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差别。公 共选择学派的方法就是把经济市场与政 治决策这两个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重新 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
第二节 投票悖论以及解决思 路
四、偏好强度
前面的分析是假定一人一票,他将这一票投在 某一个他认为是最理想的方案上。而在市场上, 消费者可以对自己中意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更高的价格这种更高的价格就显示了消费 者的偏好强度。模拟市场机制,我们设计出一 种多数投票程序,叫做“打分投票制”(Paint Voting System),假设每个人都被给予100分,允 许每个人将100分分别打在A,B,C三个不同的方 案上.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 票者总数的比例 2.公共物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
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5.公共物品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第1篇 第4章
4.1 简单多数规则
4.1.3 多数规则下政治均衡的实证分析
举例分析
就两项提案分别进行投票,且无 投票交易的情况
存在投票交易的情况对资源配 置效率的影响
第1篇 第4章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图4—6 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
第1篇 第4章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图4—6 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
第1篇 第4章
4.3 投票交易
重点问题
政治均衡的概念与投票决策中的政治均衡 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的含义及其与政治均衡间的关系
投票交易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公共选择过程中的政治行为
第1篇 第4章
4.1 简单多数规则
4.1.1 政治均衡的概念
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根据既定 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 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 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 谓政治均衡。
图4—2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第1篇 第4章
4.1 简单多数规则
4.1.4 中间投票者
所谓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 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
中间投票者定理: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 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中间投票者最偏好 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4.4.3 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4.1.2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1.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2. 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假说 3. 作为一门交易科学的经济学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1.3 公共选择学派及主要观点
1. 弗吉尼亚学派 2. 罗切斯特学派 3. 芝加哥政治经济学派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2 公共选择中的投票 4.2.1 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决策 4.2.2 选民的偏好显示与公共选择中的投票规则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赵建国 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zhaojg@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4.2 公共选择中的投票 4.3 公共选择中的政治行为分析 4.4 寻租与腐败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4.1.1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与发展 4.1.2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主要表现在: (1)消费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 (2)参与的程度不同; (3)消费偏好的体系不同; (4)表达偏好的性质不同。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2.2 选民的偏好显示与公共选择中的投票规则
1. 选民的偏好显示 2. 投票规则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选民的偏好显示
(1)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多峰偏好意味着 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2)选民的偏好显示 偏好是指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主观 感受。 对公共产品而言,人们显示其偏好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四种: 通过投票表达,包括直接投票和间接投票两种机制; 通过发言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种方式; 通过进退表达,又称“以足投票”; 通过反叛表达。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

21:47:16
16


公共选择理论有不同的名称,如: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 “集体选择”(collective choice), “公共选择经济学” ( 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

“新政治经济学” ( new political economy),
21:47:16
18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有两层含义:
一是集体性。单个人自己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集体决策就不可避免,因而公共选 择就成为必需。 二是规则性。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 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决定规则以使人们的行为协 调起来,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 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

21:47:16
19
二、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供给


(一)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
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是在政治市场上进行的。 政治市场(Political Market)是指人们参与 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 关系的场所。政治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对象 是公共产品,需求方是投票者(纳税人),供 给方是政治家、官员和利益集团。

一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药品 帕拉巴(Panalba)的故事。帕拉巴是多种抗生 素的混合物,1957年-1970年间在市场上销售, 属于普强公司(Vpjohn Company)的产品。该 产品的疗效较差,病人服用后,有的病情没有 好转,有的还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FDA和 美国国家科学院都表示,帕拉巴在现代药品中 不应有立足之地。但是,对于该药品是否应该 撤市的问题上,FDA和美国医学会持有不同意 见,后者认为应该把决定病人健康的权力交给 医生而不是政府监管机构。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资源配置理论〔22〕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构造、产业构造和技术构造以及地区构造,以优化的资源构造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根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那么:效率与公平效率原那么: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

〔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帕累托改良: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一、主体〔61-68〕一〕政府政府的根本特征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根底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

【课税优势;制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本钱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构造,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第四章 公共选择

第四章 公共选择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回答“公共财政提供什 么样的公共产品”和“提 供多少公共产品”的问题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公共选择主体的行为分析 第三节 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 第四节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
财政决策是财政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
“提供什么公共产品”和“提供多少公共
产品”。不同于家庭决策和企业决策,财

官僚的行为动机一般包括薪水、津贴、社会声 望、权力、影响力和轻松的工作负担等。为了 达到这些目标,政府官僚必然设法追求机构预 算的最大化和政府权力的有效控制。
第三节 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
一、公共选择的两个基本问题
(1)每个人如何在政治市场上显示对政治决 策方案即公共产品的偏好。 (2)如何对偏好进行加总。
所谓偏好的“峰”是指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
有临近点都高的店定义为“峰”。如果投票人偏
离他最偏好的选择,不论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
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如果该投票人偏离他最偏好的选择,其效用是先
下降后上升,其偏好是双峰的。如果多次重复出
现这种情形,那么他的偏好是多峰的。
单峰偏好定理: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 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不会出现循环胜出现象;如果所有
2.假设条件
两个基本的连贯性公理: (1)连续性公理 (2)传递性 五个条件 (1)个人理性 (2)与选择方案无关的独立性假设 (3)帕累托效率状态 (4)定义域的非约束性假设 (5)非个人独裁假定

3.意义

公共选择规则也会导致民主失效,因此多 数票原则的民主决策机制的合理性是有限 度的。
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突出的 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4.2.3 投票悖论
• 一般情况下,多数同意规则会导致均衡结果的出现。例如 三个投票人甲、乙、丙对公共支出中的三种方案A、B、C, 有如表3-1所示的三种偏好顺序投票,B方案总会最后获胜, 这一相同的结果与投票顺序无关。 • 然而,多数票规则并不都能产生稳定的均衡结果。只要改 变偏好结构和投票顺序,结果也会随之改变。最终的结果 只是依赖于投票顺序。 • 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 出一致的集体偏好。这种现象称为投票悖论(paradox of voting),由于它最早是由孔多塞发现的,所以又称孔多 塞悖论(Condorcet’s paradox)。
16
• 投票悖论只在备选方案超过两个时才有可能发生, 在只有一个或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可以 获得投票均衡的。 • 投票悖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与投票人数和备选方案 数有关,投票人数越多或备选方案越多,出现投票 悖论的概率就越大。174.2.4 阿罗不可能定理
•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在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 理,他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 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 成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 是独裁性的。”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一个集体决策 规则应满足如下条件: • 1.理性条件 • 2.帕累托最优 • 3.无限制域 • 4.独立性 • 5.非独裁性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公共产品供应是否达到最佳化,是以社会公众的意愿为 基本判断标准的。社会公众意愿涉及公共选择问题。 •选择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公共选择涉及面广,可谓无孔不入 •公共选择直接影响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本章分析公共决策的过程及其困难,进而分析政府失效的 原因与表现。
1
4.1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
2
4.1.1 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论
• 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共部门的资源配臵机制,与市场资源 配臵机制有着重大区别。 • 市场资源配臵机制是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对公共产品 而言,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不 愿真实显示自己的偏好,也不存在市场价格体系去揭示个 人的偏好,由此使得建立在私人选择基础上的市场过程的 失效,必须通过政治程序将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转换成 集体行动来实现。这种机制和程序就是公共选择。 • 所谓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 择相对应的集体选择的概念。它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 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 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臵的非市场决 策机制。
19
• 布莱克还进一步证明了,当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 情况下,在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均衡的结果将是中间投 票人的方案获胜。 • 所谓“中间投票人”,指的是在所有投票者中偏好居中的 那个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方案的偏好比他强,而另 一半比他弱。 • 中间投票人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它是以投票 人具有单峰偏好为前提的。因此,中间投票人定理是在单 维下,即只在一种公共产品不同数量之间进行选择时才成 立的。如果投票人面临的是多维选择,则无法获得投票均 衡。
6
2.经济人假设
•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假设前提,即现实 中的人是利己的、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 大化的。 • 在公共选择论看来,个人在政治过程中也是经济 人。不论是在经济市场上还是在政治市场上,他 们的行为动机都是一样的。 • 在对选民行为、政治家行为、官僚行为和利益集 团行为的分析中,经济学假设都得以坚持,从而 实现了经济方法在政治领域中的运用并使得经济 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2
4.2.1 一致同意规则
•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rule),也称为“一 致性规则”,指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 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 • 一致同意规则实质上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这就意味着一 致同意的规则,是能保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规则。 • 尽管具有参与者权利平等、避免免费搭车等优点,但在现 实运用中,一般只能局限于少数场合,而难以成为财政决 策的普遍规则,其原因主要在于决策交易成本太高。 • 一个好的投票规则,应该使得决策成本和外部成本两者之 和最小。
13
4.2.2 多数同意规则
• 所谓“多数同意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也称为“多数投票规则”,是指一项决 策须经半数以上人赞成,才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 票规则。多数投票规则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 数”。由于一致同意规则很高的决策成本,使得 多数同意规则成本在实践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投票 规则。 • 多数同意规则,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 数票规则。最基本最常用的规则,是简单多数票 规则。
• 选择(决策)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一个社会要选择稀缺 资源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间配臵的比例,也要选择在不 同公共产品间配臵的比例。 • 与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臵资源不同的是,由于非排他性及 其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公共产品本身并无直接的市场价 格,也无从通过市场提供,这就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经 济学分析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 市场失效是财政介入的逻辑起点。然而,市场失效并不意 味着政府就一定会成功。为此,政府能否有效配臵资源, 能否有效履行其职能,还必须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这一 非市场决策机制及其背后的政治过程进行分析。
14
• 多数同意规则的优点,在于与一致同意相比决策成本相对 小,容易作出决策。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存在多数人强制现象(多数人暴政)。这就是前文 所说的外部成本。 (2)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 具有决定性,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 的偏好显示。 (3)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 “投票悖论”,即无法得出 明确的均衡结果,而与投票次序有关。 (4)无法表达偏好强度。个人只能排列出对不同议案的 偏好顺序,但无法反映出偏好的强度。这可能在总体上产 生无效率的结果,并同时可能产生投票交易行为。
18
4.2.5 单峰定理和中间投票人定理
• 布莱克在1958年提出了,通过适当限制个人偏好顺序,可 以产生一种均衡的投票结果,摆脱孔多塞的投票悖论,从 而引出单峰偏好和中间投票人定理。 • 研究表明,投票悖论的出现,与投票人的偏好结构有关。 在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偏好的情况下,投票悖论就不会 发生,在多数票规则下将出现一个均衡的结果。 • 所谓“峰”,指的是在投票人的偏好顺序中最受偏好的从 而效用最高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的点的效用都低于它。 假如投票人离开这个最受偏好的“峰”点之后,其他方案 的偏好程度都依次降低,则称其为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它好比是只有一座山的山峰一样。 • 如果效用没有依次降低,即投票人离开“峰”点之后,其 效用先下降后上升,出现了第二峰,则称之为双峰(或多 峰)偏好。
9
1.偏好显示问题
• 虽然有投票机制作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表达机制,但 这一机制未必能充分和有效发挥作用。由于效用在各人之 间的不可比较性或偏好强度的不同,不等于该项目的总收 益一定会超过总成本,从而也未必是有效率的。 • 即使单个个人有机会充分表达自身的偏好,个人也未必能 真实地将其偏好表达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1) 如果人们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显示的对公 共产品的评价,就很可能隐瞒真实的偏好以少负担成本。 (2)在与投票有关的信息成本较高,而自己一票无关紧 要下,可能放弃投票从而不主动显示自己真实偏好,这被 称为“理性的无知”。(3)投票交易等策略性的行动的 存在,会使个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不真实。(4) 政治过程的结果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 益,而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即少数可能战胜多数。 • 公共选择下财政决策所出现的这种问题,在私人产品的私 人决策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 由于公共选择论是研究政治的经济学,采用的是 经济学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在坚持主流经济学 的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上,将其应 用于政治交易过程的分析。 •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 成了其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
5
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 这是在方法论上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方法,这种个人主义 的方法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决策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应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一切社会行 为和社会现象,将个人的偏好和决策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出 发点和基石。 • 在公共选择论看来,理性的个人是决策的基本单位,集体 行动不过是由单个个人行动组成的,公共利益也不过是个 人利益和偏好的汇总和表达,因此集体决策或公共选择最 终分析基点,必须落实在政治过程中单个的个体——投票 者(选民)、政治家、官僚等的决策分析上。
3
• 公共选择理论要研究的,就是公共选择问题,即 对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进行研究。 • 公共选择理论采用的方法却是经济学的方法论。 因此,公共选择论(Public Choice Theory )可 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把经济 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缪勒 1999 P4)。
4
4.1.2 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
11
4.2 财政决策机制
• 公共产品提供的财政决策,是由作为非市场决策的公共选 择决定的。在西方现代民主制度下,主要有直接民主制和 间接(代议)民主制两种。 • 直接民主制指集体决策中所有相关利益的人都能直接参与 投票决策的制度。在直接民主制下,个人或选民可以通过 投票直接表明自己对特定财政决策的偏好。 • 直接民主制的这种集体决策形式,在一些国家少数重大事 项的决策中得到了应用。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也是由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
10
2.偏好加总问题
• 由于个人之间的偏好和愿望不一致,在提供什么样的公共 产品、提供多少上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而需要有一套协 调的,将不同偏好下的信息汇集起来作出决策的机制,即 实现偏好的有效加总机制。 • 在民主社会下,偏好的加总机制也就取决于投票规则下的 决策机制。如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规则等,其中简单多 数票规则又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偏好加总规则。 • 公共选择的理论分析表明,再有效的投票制度,也无法实 现将每个人偏好完全真实地显示并进而无扭曲地加总,来 满足这一条件从而实现完全的帕累托效率。 • 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如果社会成员能就 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分摊达成协议,就意味着 实现了政治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