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w和以上船舶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11规则考试大纲
11规则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2014(机修打印版)

“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机修部分张天野2014年11月第一章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11规则1.5)(抽3题X1.6)(知识点:6;计划考证复习学时:0.5学时)1.5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1.5.1摩擦1.5.1.1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零件金属表面层的结构1.5.1.2摩擦的种类及机理1.5.2磨损1.5.2.1磨损指标、磨损规律及磨合1.5.2.2磨损的种类及其机理1.5.3润滑1.5.3.1润滑的分类、机理1.5.3.2润滑剂1.5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1.5.1摩擦1.5.1.1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零件金属表面层的结构1)机加工表面存在波峰波谷。
2)按波距与波幅比,表面形貌分为:宏观偏差、中间偏差、微观偏差。
3)中间偏差呈周期性,波距与波幅比在50~1000之间。
4)微观偏差的每个独峰叫微凸体(与加工工具及规范有关)。
5)微观偏差的表示方法是粗糙度,是算数平均偏差。
例题:1.零件表面的微观偏差直接影响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实际____。
A.压力B.作用力C.压强D.剪力c2.零件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____名义接触面积,仅是名义接触面积的____。
A.等于/100%B.小于/100%C.远小于/1%D.远远小于/0.1%d1.5.1.2摩擦的种类及机理1)种类:滑动、滚动;纯净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2)机理:纯净摩擦发生于两个接触面产生塑性变形或真空中;干摩擦五润滑剂,摩擦系数0.1~1.5;流体摩擦存在边界膜和流体膜;干摩擦的来源引用分子、机械理论。
例题:1.摩擦按照摩擦副的____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
A.运动形式B.运动状态C.润滑状态D.运动方法b2.边界摩擦的油膜厚度为____,摩擦系数为0.05~0.5。
A.1mmB.0.5mmC.0.1微米D.0.5微米c3.半干摩擦是指摩擦副表面间同事存在____。
A.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B.干摩擦与液体摩擦C.边界摩擦与干摩擦D.边界摩擦与液体摩擦c4.干摩擦时,表面上的接触点变成冷焊点,这是由于接触点上的过大的局部应力使接触点上的____被压碎,两种金属分子发生相互____的结果。
主推进装置考证大纲-推荐下载

2.3 气缸
2.3.1 气缸的作用、工作条件、要求和材料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主推进动力装置》10船员考试大纲

《主推进动力装置》适任考试大纲一、编写目的
1.实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履约工作;
2.更新大纲内容,提高船员素质,适应航运发展需求。
二、编写原则
1.依据公约要求确定考核体系结构,预防应试教育,实现教考分离;
2.紧密联系实践,重视实操评估和船上实训环节;
3.在自适应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应知应会内容;
4.划分考点掌握程度,以指导命题。
三、相关说明
1.表中“一等、二等、三等”分别对应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在“3000kw以上、750~3000kw、750kw以下”的船舶;
2.表中“○”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知识”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理解”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精通”层次。
四、具体内容。
11规则轮机员任评估大纲之动力设备拆装

8锅炉附件的拆装
8.1排污阀和给水止回阀的解体、清洁、研磨与组装
√
8.2水位计的解体、清洁、垫片更换与组装
√
8.3燃烧器的解体、清洁与组装
√
√
√
√
√
1.3气缸套的拆装与测量、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内径增大量的计算
√
√
√
√
1.4活塞组件的拆装与解体、活塞的测量与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活塞销及连杆小端轴承间隙的测量
√√√ຫໍສະໝຸດ √1.5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查、活塞环天地间隙、搭口间隙、活塞环厚度及活塞环槽的测量
√
√
√
√
1.6连杆、连杆大端轴瓦和连杆螺栓的拆装与检查、连杆螺栓的上紧方法、曲轴销的测量
√
√
√
√
1.7主轴承的拆装与测量以及轴承间隙的测量
√
√
√
√
1.8喷油泵的拆装与检修、供油定时的检查与调整、密封性的检查与处理
√
√
√
√
1.9喷油器的拆装与检修、启阀压力的检查与调节
√
√
√
√
1.10曲轴臂距差的测量与计算、曲轴轴线的状态分析
√
√
√
√
1.11气缸起动阀、安全阀、示功阀、空气分配器拆装与检修
《动力设备拆装》适任评估大纲
评估纲要
适用对象
75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未满750KW
船舶大管轮
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
1柴油机吊缸拆装、零部件检查与测量
1.1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查
√
√
√
√
1.2气阀机构的拆装与检查、气阀的研磨与密封面检查、气阀间隙与气阀定时的测量与调整
主推进动力装置750~3000kW船舶二三管轮

1.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
A.在气缸内进行一次能量转换的热机B.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点火式内燃机C.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往复式压缩发火的内燃机D.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回转式内燃机答案:C2.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
A.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B.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C.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D.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做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答案:C3.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在柴油机中对外做功的工质是()。
A.燃油B.空气C.燃烧产物D.可燃混合气答案:C4.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
A.内部燃烧B.压缩发火C.使用柴油做燃料D.用途不同答案:B5.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
A.燃烧工质不同B.压缩比不同C.燃烧室形状不同D.供油系统不同答案:D6.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在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中缸内的工质是()。
A.可燃混合气B.燃气C.空气D.B+C答案:D7.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根据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下列哪一种定义最准确()。
A.柴油机是一种往复式内燃机B.柴油机是一种在气缸中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内燃机C.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D.柴油机是和种压缩发火的回转式内燃机答案:C8.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
A.用柴油做燃料B.外部混合C.内部燃烧D.压缩发火答案:D9.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工作原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船舶管理二三管轮11规则总题库(含答案)汇总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1 ______是属于按上层建筑型式分类的船舶。
DA.远洋船,沿海船B.中机型船,尾机型船C.潜水船,气垫船D.三岛型船2 以下哪项不是当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______。
AA.高效率化B.自动化C.大型化D.专业化3 以下对于船舶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
BA.螺旋桨推动器是当前船用推动器发展的主要型式B.散货船是最早的专业化船舶C.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是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D.最大船型的惊人发展,是战后油船发展的最大特色4 20世纪50年月后,钢船建筑的发展,均采纳______。
BA.铆接法B.焊接法C.锻造法D.锻造法5 当前海船上最宽泛使用的主动力装置是______。
BA.汽轮机B.柴油机C.燃气轮机D.汽油机6现代柴油灵活力装置的发展,在低油耗方面已非追赶的主要目标,代之以______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AA.低排放B.系列化C.大型化D.配套化7.______ 是属于按推动动力分类的船舶。
DA.螺旋桨船B.平旋推动器船C.喷水推动船D.电力推动船8.船舶按航区分类有 ______。
D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极区船,内河船D.A和C9.______ 是属于按航行状态分类的船舶。
BA.风帆B.水翼船C.渡船D.载驳船10.按各种运输船舶的用途分类不属于特种货船的是 ______。
B A.冷藏船B.煤船C.运木船D.汽车运输船11.当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是 ______。
CA.核动力化、自动化、大型化B.迅速化、自动化、大型化C.专业化、自动化、大型化D.小型化、专业化、自动化12.______ 是属于按用途分类的船舶。
B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人力船,柴油机船D.排水型船13.尾机型船的优点是 ______。
DA.装卸效率高B.构造连续C.轴系短D.以上所有是14.______ 是属于按造船资料分类的船舶。
11规则轮机员任评估大纲之动力设备操作

7液压甲板机械的操作与管理
7.1液压系统图的识读
√
√
7.2液压甲板机械的起动与停用
√
7.3液压系统的日常管理
√
7.4液压甲板机械操作与调整
√
8油水分离器操作和运行管理
√
9造水机的操作和运行管理
√
10空调装置的操作和运行管理
√
《动力设备操作》适任评估大纲
评估纲要
适任对象
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
1船舶主柴油机操作与管理
1.1船舶主柴油机开航前备车准备工作
√
√
1.2船舶主柴油机起动后的参数监测和调整
√
√
1.3船舶主柴油机定速后的管理
√
√
1.4船舶主柴油机完车操作
√
√
2发电柴油机操作与管理
2.1发电柴油机起动和停车
√
√
2.2发电柴油机的运行管理
√
√
3船舶辅锅炉操作与管理
3.1辅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
3.2辅锅炉点火、升汽
√
3.3辅锅炉运行管理
√
3.4辅锅炉的停火操作
√
4泵系操作
4.1
√
√
4.3舱底水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
5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操作与管理
√
√
6分油机的操作和运行管理
11规则_海员考试大纲 打印.

11 规则高级海员考试大纲轮 机 工 程学院: 姓名: 电话:11 规则:船舶辅机理论考试大纲船舶辅机8301: 300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302: 750KW-3000KW 船舶大管轮 8303: 300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304: 750KW-3000KW 船舶二/三管轮 8305: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306: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83011 基础理论知识1.1 机械制图1.1.1 物体的表达方法1.1.1.1 视图种类及其应用1.1.1.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1.1.1.3 断面图的种类及其应用1.1.2 标准件、常用件1.1.2.1 标准件的含义1.1.2.2 船用常用件的基本要素、种类、用途及符号1.1.3 零件图1.1.3.1 零件图的定义、内容及视图表达1.1.3.2 读零件图1.1.4 装配图1.1.4.1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1.1.4.2 读装配图1.2 流体力学1.2.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2.2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8302◎ ◎适用对象83038304◎◎◎◎◎◎◎◎◎◎◎◎◎◎◎◎◎◎8305 83061.2.3 流体运动学基础1.2.3.1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1.2.3.2 连续性方程及应用◎◎○○1.2.4 流体动力学基础1.2.4.1 流体流动的两种形态:层流和紊流,◎◎雷诺数的物理意义1.2.4.2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水头损失的原◎◎因,减小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方法1.2.4.3 实际流体伯努里方程:适用条件、意◎◎义1.2.4.4 伯努里方程的应用:平行船舶侧向力◎◎的产生、虹吸管1.3 工程热力学1.3.1 基本概念◎◎1.3.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卡诺定律◎◎1.3.4 理想气体的定义、热力性质及热力过程◎◎1.3.5 水蒸汽1.3.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1.3.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1.3.6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1.3.6.1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1.3.6.2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特性及实际应用◎◎实例(废气涡轮增压器)1.3.7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1.3.7.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示功图◎◎1.3.7.2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3.8 气体动力循环1.3.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1.3.8.2 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1.3.8.3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1.3.8.4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和功率◎◎1.3.8.5 燃气轮机装置动力循环◎◎○○1.3.9 蒸汽动力循环1.3.9.1 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1.3.9.2 蒸汽轮机装置及理想循环◎◎○○1.3.9.3 蒸汽轮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1.3.10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1.3.10.1 蒸气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1.3.10.2 制冷剂 p-h 图的特征、应用◎◎1.3.10.3 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1.3.11 湿空气1.3.11.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1.3.11.2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1.4 传热学1.4.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和特点◎◎1.4.2 三种基本的传热过程(平壁传热、圆筒壁传○○热、肋壁传热)1.4.3 强化、削弱传热的基本途径○○1.4.4 热交换器的种类、结构、原理及性能◎◎1.5 仪表与量具1.5.1 常用专用工具及测量仪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比重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及◎◎◎◎正确使用与保养1.5.2 扭矩和功率检测设备:钢弦式扭矩仪、电阻式扭矩仪、数字式扭矩仪特点及应用(扭矩测量:扭 ◎◎矩仪的使用与保养)1.5.3 振动检测设备:测振设备类别:基本仪器和辅助仪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应用,测量 ◎◎对象及选用1.5.4 排放物检测设备的原理及应用:烟气分析◎◎仪、烟度测量仪等1.6 单位及单位换算1.6.1 国际制单位中的常用单位、法定计量单位◎◎◎1.6.2 轮机工程中常用的国际单位与工程单位、 英制单位的换算◎◎◎2 船用泵2.1 基础知识2.1.1 泵的分类◎◎◎2.1.2 泵的性能参数●●◎2.2 往复泵2.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2.2.2 泵的作用数、泵的正常吸排条件◎◎◎2.2.3 往复泵的结构●●◎2.2.4 往复泵性能特点◎◎◎2.2.5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2.6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3 齿轮泵2.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2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2.3.3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3.4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4 螺杆泵2.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2 螺杆泵的受力分析◎2.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2.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5 离心泵2.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2.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2.5.3 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2.5.4 离心泵的性能◎◎◎2.5.5 离心泵汽蚀及自吸◎◎◎2.5.6 离心泵工况调节◎◎◎2.5.7 离心泵串、并联工作◎◎2.5.8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5.9 离心泵在货油系统中的应用○2.6 旋涡泵2.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2.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2.6.3 旋涡泵的管理及维护◎◎◎2.7 喷射泵2.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7.2 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7.3 其它(蒸汽、空气)船用喷射器的特点○3 船舶辅助管系3.1 管系的基本知识◎◎◎3.2 舱底水系统●●◎3.3 压载水系统●●◎◎●◎3.4 消防系统◎◎●◎3.5 日用海淡水系统○○◎3.6 通风系统3.6.1 船用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特点◎◎◎3.6.2 机舱通风系统的组成、管理要点◎◎4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4.1 理论基础4.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4.1.2 容积流量、输气系数和影响输气系数的因 素◎◎4.1.3 功率和效率○○4.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4.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4.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 液分离器)●●◎4.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4.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4.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4.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4.3.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5 船舶制冷装置5.1 理论知识5.1.1 冷库冷藏条件○○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5.1.3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况及影响工况的因素 ●●5.1.4 回热循环及蒸发式过冷循环◎◎5.1.5 常用制冷剂、载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5.2.1 制冷压缩机5.2.1.1 活塞制冷压缩机●●◎◎5.2.1.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5.2.2 制冷装置的辅助设备5.2.2.1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视液镜的功用5.2.2.2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视液镜的结构、原理5.2.3 自动控制元件5.2.3.1 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 ●●◎◎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5.2.3.2 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 ◎◎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结构、原理及调试5.3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管理5.3.1 制冷装置的气密试验、抽空及冷库隔热试◎◎验5.3.2 制冷装置基本操作(启用、运转、停用和●●冷剂的充注、取出、检漏、更换干燥剂、参数调整)5.3.3 对冷冻机油添加与更换◎◎5.3.4 不凝气体的危害及其检查与排除方法◎◎5.3.5 蒸发器融霜◎◎5.3.6 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6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末端电加热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及特点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6.2.1 中央空调器●●6.2.2 直布式布风器◎◎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6.3.1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温度自动控制●●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相对湿度自动控 制◎◎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7 船舶液压设备7.1 液压元件7.1.1 液压控制阀7.1.1.1 主要液压控制阀(包括比例阀)的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7.1.1.2 常用液压控制阀的性能及比较◎◎7.1.1.3 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减压阀、换向 ◎◎阀的故障分析7.1.2 液压泵7.1.2.1 液压泵的功用和图形符号●7.1.2.2 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和特点7.1.2.3 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7.1.2.4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7.1.3 液压马达7.1.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 ●功率7.1.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7.1.3.3 叶片式马达、连杆式马达、内曲线式 ◎马达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7.1.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7.1.4 液压辅件7.1.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7.1.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7.1.4.3 蓄能器的功能和使用管理7.1.4.4 O 形密封圈的使用与保管7.2 液压舵机系统7.2.1 舵的作用原理7.2.1.1 舵叶分类○7.2.1.2 舵叶平衡系数、转船力矩、转舵力矩 ◎7.2.2 转舵机构(十字头式、拨叉式、转叶式)的 ○主要类型和特点7.2.3 阀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特点及其远控系统7.2.4 泵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特点及其远控系统7.2.5 舵机的启用、充油、调试及日常管理●7.2.6 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7.2.7 舵机的试验和检验◎7.2.8 舵系的检修7.2.8.1 舵系故障、舵杆和舵承的检修◎7.2.8.2 舵系中心线的检验和调整◎7.3 甲板机械●◎◎◎◎●◎◎●◎◎●◎◎◎●◎◎◎◎◎◎◎◎◎◎○○○◎○●◎◎●◎◎● ● ◎◎ ◎◎◎ ◎◎ ◎ ◎○○◎◎◎7.3.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7.3.1.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应满足的要求◎◎○○◎◎及主要设备7.3.1.2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 ◎◎○○7.3.2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7.3.2.1 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7.3.2.2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7.3.2.3 阀控型开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3.2.4 阀控型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3.2.5 泵控型闭式(半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3.2.6 液压甲板机械限制功率的主要方法○○7.3.2.7 锚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3.2.8 自动绞缆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 作原理◎◎7.3.2.9 绞缆机的刹车力试验方法○○7.3.3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7.3.3.1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7.3.3.2 液压油的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及更●●◎◎●◎换7.3.3.3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及温度过高●●◎◎●◎的原因7.3.3.4 液压机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8 造水机8.1 船舶对淡水水量和含盐量的要求○○8.2 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8.3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8.4 典型设备8.4.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构 和系统●●8.4.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8.5 工况分析8.5.1 海水淡化装置真空度对工况的影响及控制●●8.5.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结垢的因素●●8.5.3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8.5.4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含盐量的因素及处 理●●8.6 维护管理8.6.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8.6.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9 船用锅炉9.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9.1.1 锅炉的性能参数◎◎◎◎9.1.2 锅炉的结构9.1.2.1 燃油锅炉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9.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9.1.2.3 废气锅炉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对余热◎◎利用的影响;蒸汽产生率与蒸汽压力的关系9.1.2.4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9.1.3 锅炉的附件9.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9.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9.2 锅炉燃油系统9.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9.2.1.1 喷油器的结构和特点◎◎9.2.1.2 配风器的结构和特点◎◎9.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9.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9.2.2 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9.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9.2.4 燃烧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9.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9.3.1 蒸汽、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 理◎◎9.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9.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9.4 锅炉的管理9.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9.4.2 点火前准备、点火升汽、运行和停用的注 意事项●●9.4.3 炉水处理●●9.4.4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9.4.5 锅炉的清洗◎◎9.4.6 锅炉检验●●9.5 废气锅炉管理9.5.1 典型废气锅炉系统◎◎9.5.2 废气锅炉烟灰积垢与着火的分析及预防◎◎◎◎9.6 热油锅炉9.6.1 热油锅炉的组成◎◎9.6.2 热油锅炉的日常管理要点◎◎9.6.3 热油的性质◎◎11 规则:船舶管理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管理8501: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8502: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8503: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8504: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8505: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8506: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8507: 未满 750KW 船舶轮机长8508: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8509: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1.1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1.1.1 船舶的发展概况适用对象 8501 8502 8503 8504 8505 8506 8507 8508 85091.1.1.1 造船材料的发展○○○1.1.1.2 造船技术的发展○○○1.1.1.3 近年来船舶发展的突出 特点○○○1.1.2 船舶的分类○○○1.1.3 专用运输船舶的特点○○○1.2 船舶强度与构造1.2.1 船体受力与强度1.2.1.1 船体受力◎◎○○○○◎○1.2.1.2 船体强度◎◎○○○○◎○1.2.2 船体主要结构及其特点◎◎○○◎○1.2.3 船舶主要部位和舱室布置1.2.3.1 甲板、平台、工作舱室○○○1.2.3.2 间隔舱、液舱(含双层底 ●●柜、空气管、溢流管、测深管、船底塞等)●●◎◎1.3 船舶适航性控制1.3.1 适航性基本知识1.3.1.1 船舶尺度和船型系数●●◎◎●◎1.3.1.2 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 ● ◎ ◎ ◎ ◎ ● ◎ ○1.3.1.3 载重线、干舷和储备浮力 ● ● ◎ ◎ ◎ ◎ ● ◎ ○1.3.1.4 吃水和水尺●●◎ ◎◎ ◎ ●◎○1.3.2 船舶浮性1.3.2.1 浮性概念○○○○○○1.3.2.2 浮态◎◎◎◎◎◎1.3.2.3 船舶抗横倾系统●●◎◎○○◎1.3.3 船舶稳性1.3.3.1 稳性分类○○○○○○1.3.3.2 初稳性◎◎○○◎○1.3.3.3 稳性的基本衡准◎◎○○◎○1.3.3.4 稳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持稳 ●●◎ ◎● ● ●◎◎性的措施1.3.3.5 有关船舶稳性的 IMO 建议●◎的知识1.3.4 船舶抗沉性1.3.4.1 抗沉性的基本概念○○○1.3.4.2 破损浸水形式◎◎○○◎○1.3.4.3 船舶分舱◎◎○○◎○1.3.4.4 密封与堵漏●●● ●● ● ●●●1.3.5 船舶摇荡性1.3.5.1 船舶摇荡运动形式○○○1.3.5.2 横摇与谐摇○○○1.3.5.3 船舶减摇装置○○○1.3.6 船舶操纵性1.3.6.1 基本概念○○○1.3.6.2 操纵性的影响因素○○○2 船舶防污染管理2.1 防污染公约和法规2.1.1 MARPOL 公约及附则2.1.1.1 MARPOL 公约的功用、基本 构架、适用范围○○2.1.1.2 附则 I-防止油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1.3 附则 II-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1.4 附则 III-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1.5 附则 IV-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1.6 附则 V-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1.7 附则 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有关规定2.1.2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2.1.3 美国《1990 年油污法》的主要●●◎内容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污染法规2.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 ●● ● ●●●境保护法》2.1.4.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 ●●● ●● ● ●●●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 ●●● ●● ● ●●●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2.2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2.2.1 船舶防污染技术2.2.1.1 船上储存◎◎◎2.2.1.2 航行中处理●◎◎ ◎● ◎ ●◎◎2.2.1.3 排岸接收●◎◎ ◎● ◎ ●◎◎2.2.1.4 防止油污染的特殊措施 ● ◎ ◎ ◎ ● ◎ ● ◎ ◎2.2.2 油水分离器2.2.2.1 工作原理◎◎◎2.2.2.2 典型结构◎◎◎2.2.2.3 操作、维护与保养●●● ●● ● ●●●2.2.3 焚烧炉2.2.3.1 工作原理◎◎◎2.2.3.2 典型结构◎◎◎2.2.3.3 操作、维护与保养●●● ●● ● ●●●2.2.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2.2.4.1 工作原理◎◎◎2.2.4.2 典型结构◎◎◎2.2.4.3 操作、维护与保养●●● ●● ● ●●●2.2.5 压载水处理技术◎◎◎◎◎◎2.3 船舶防污染文书2.3.1 防止油污染文书2.3.1.1 防止油污证书●●○●○2.3.1.2 油类记录簿●●●●●●2.3.1.3 溢油应急计划(含溢油应 ●●● ●● ● ●●●变部署表)2.3.2 防止垃圾污染文书2.3.2.1 垃圾记录簿◎◎○○◎○2.3.2.2 垃圾管理计划◎◎○ ○○ ○ ◎○○2.3.3 防止大气污染文书2.3.3.1 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2.3.3.2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操作记 ●●◎ ◎○ ○ ●◎○录2.4 船舶污染事故及处理2.4.1 污染事故的报告●●●2.4.2 发生油污染事故的处理●●◎ ◎○ ○ ●◎○3 船舶营运安全管理3.1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3.1.1 公约构成及主要内容●◎○3.1.2 国际消防系统安全规则(FSS●◎○规则)3.1.3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 规则) ●◎○3.1.4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规则)3.1.4.1 概述○○○3.1.4.2 主要内容●●◎3.1.4.3 安全管理体系●●◎3.1.4.4 发证、审核与监督●●◎3.1.5 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规则)3.1.5.1 概述○○○3.1.5.2 主要内容●●◎3.2《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有关要求○○○规定的职责3.3 我国海上交通管理法规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 ●●● ●● ● ●●●全法》有关规定3.3.2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 ●●● ●● ● ●●●例》有关规定3.3.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有 ● ● ● ● ● ● ● ● ●关规定3.4 船舶证书与船舶检验3.4.1 船舶证书3.4.1.1 登记证书●●◎◎●◎3.4.1.2 入级证书●●◎◎●◎3.4.1.3 法定证书●●◎◎●◎3.4.2 船舶检验机构●●◎◎●○3.4.3 船舶检验的类别、船级符号和 ◎◎◎ ◎◎ ◎ ◎◎◎附加标志3.4.4 船级检验3.4.4.1 船舶入级检验◎◎◎◎◎◎3.4.4.2 保持船级检验(除 CMS、 ● ● ◎ ◎ ○ ○ ● ● PMS 之外)3.4.4.3 循环检验(CMS)、机械计划 ● ● ◎ ◎ ○ ○ ● ● 保养系统检验(PMS)3.4.5 法定检验3.4.5.1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 ●●○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3.4.5.2 国内海上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3.4.6 船舶公证检验3.4.6.1 船舶公证检验性质、类别 ◎ ◎ ◎ ◎◎◎3.4.6.2 临时检验与船级检验、法定 ● ● ● ● 检验的关系●●3.4.7《海上营运船舶检验规程》的 ●●◎◎○○●若干规定3.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3.5.1 总 则●●◎ ◎○ ○ ●◎○3.5.2 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 ●● ● ●●●3.5.3《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和 ●●◎ ◎○ ○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使用规定3.5.4 法律责任●●● ●● ● ●●●3.6 港口国监督(PSC)3.6.1 概述○○○3.6.2 主要的 PSC 组织○○○3.6.3 港口国监督程序●◎○3.6.4 优先检查与扩大范围检查 ●●●3.7 机损事故处理3.7.1 机损事故的定义和分类●●○3.7.2 机损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处理 ● ●○原则;机损事故报告的填写3.7.3 机损事故的处理调查●●○4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4.1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概念4.1.1 船舶运输成本●●●4.1.2 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4.2 最佳航速的确定4.2.1 营运船舶的经济航速4.2.1.1 最低耗油率航速●●○○●○4.2.1.2 最低燃油费用航速●●○○●○4.2.1.3 最高盈利航速●●○○●○4.2.2 航速对续航力、燃油消耗量的 ●●○○影响●○4.3 提高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4.3.1 选用高效节能型柴油机●●●4.3.2 提高船、机、桨的匹配性能 ● ●●4.3.3 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4.3.4 动力装置的废热利用●●●5 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5.1 船舶搁浅、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5.1.1 船舶搁浅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5.1.2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5.2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或锚泊时,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5.2.1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 ●●● ●● ●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5.2.2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锚泊 ●●● ●● ●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5.3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5.3.1 全船失电的主要原因●●● ●● ● ●●●5.3.2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 ● ●●●5.3.3 防止船舶失电的安全措施 ● ● ● ● ● ● ● ● ●5.4 恶劣海况5.4.1 风浪天航行●●● ●● ● ●●●5.4.2 风浪天锚泊●●● ●● ● ●●●5.4.3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航行●●● ●● ● ●●●5.4.4 冰区航行●●● ●● ● ●●●5.5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的应急措施5.5.1 航行中舵机失灵的主要原因 ● ● ● ● ● ● ● ● ●5.5.2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应采取的 ●●● ●● ● ●●●应急措施5.6 弃船时的应急安全措施5.6.1 弃船时轮机部人员的职责 ● ● ● ● ● ● ● ● ●5.6.2 弃船时轮机部的应急措施 ● ● ● ● ● ● ● ● ●5.6.3 有关法规对弃船时的安全规 ● ● ● ● ● ● ● ● ●定5.7 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5.7.1 上高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7.2 吊运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7.3 检修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7.4 车床、钻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5.7.5 清洗和油漆作业时的安全注 意事项●●●●●●5.7.6 焊接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 ● ● ● ●●●5.7.7 压力容器使用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5.7.8 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 ● ● ● ● ● ● ● ●5.7.9 封闭场所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 ●● ● ●●●项5.7.10 燃油加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 ●● ● ●●●项5.8 船舶应变部署5.8.1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有关内容 ● ● ● ● ● ● ● ● ●5.8.2 船员应变须知和操作须知的 ●●● ●● ● ●●●有关内容5.8.3 船舶消防演习与应急反应的 ●●● ●● ● ●●●有关规定5.8.4 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的有关 ●●● ●● ● ●●●规定5.8.5 船舶医疗急救的有关规定●●● ●● ● ●●●5.9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5.9.1 应急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5.9.2 应急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5.9.3 应急救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5.9.4 其它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5.10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5.10.1 船内通讯工具和信号装置的●●●组成和作用5.10.2 中国船级社对船内通讯和信●●●号设备的有关规定5.10.3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的注意事●●●项6 船舶人员管理6.1《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6.1.1 STCW 公约的结构●◎○6.1.2 STCW 公约附则及 STCW 规则 ●◎○A 和 B 部分主要精神6 .2《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6.2.1 公约主要内容与框架◎◎○6.2.2 休息及工作时间◎◎○6.2.3 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保障6.3《国际卫生条例》的有关规定◎◎○6.4 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6.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 ◎◎◎ ◎○ ○ ◎◎○有关规定6.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 ○ ◎◎○的有关规定6.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 ●●● ●● ● ●●●关规定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 ●● ● ●●●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6.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 ●●● ●● ● ●●●则》的有关规定6.8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6.8.1 海事局对船员的管理◎◎◎ ◎○ ○ ◎◎○6.8.2 海关对船员的管理◎◎○6.8.3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6.8.4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船员的管◎◎○理6.8.5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6.9 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6.9.1 我国轮机部高级船员的职责 ◎ ◎ ◎ ◎ ◎ ◎ ◎ ◎ ◎6.9.2 我国船舶轮机值班制度●●◎ ◎◎ ◎ ●◎◎6.9.3 我国船员调动交接制度●●◎ ◎◎ ◎ ●◎◎6.9.4 驾驶、轮机联系制度的有关规 ◎◎◎ ◎◎ ◎ ◎◎◎定6.9.5 轮机日志的填写和所填读数 的意义◎◎◎◎◎◎7 船舶维修管理7.1 船机故障及船舶维修体系7.1.1 船机故障7.1.1.1 船机故障分类、故障原因 ◎◎◎◎及征兆○○7.1.1.2 故障模式、故障规律◎◎◎◎○○7.1.1.3 故障的影响因素◎◎◎◎○○7.1.2 船舶维修方式和体系7.1.2.1 现代船舶维修方式●●●●○○7.1.2.2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7.2 船机维修过程7.2.1 船机拆验7.2.1.1 船机拆卸原则和拆卸技术●●●●◎○7.2.1.2 船机拆卸过程中的检测●●●●◎○7.2.2 清洗●●●●7.2.2.1 零件清洗的方法和应用●●●●◎○7.2.2.2 管系清洗的方法和应用●●●●◎○7.2.3 船机装配●●●●7.2.3.1 船机装配的要求和装配方 法●●●●◎○7.2.3.2 船机装配的主要工作和装 配时的注意事项●●●●◎○7.3 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7.3.1 船机零件的修复7.3.1.1 船机零件修复原则◎◎○○◎○7.3.1.2 选择修复工艺的原则◎◎○○◎○7.3.2 机械加工修复方法的种类、特 点和应用范围◎◎○○◎○7.3.3 电镀工艺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 ◎◎7.3.4 热喷涂工艺(喷涂和喷焊)原◎◎◎理、特点和应用7.3.5 焊补工艺7.3.5.1 焊补工艺及其特点和应用◎◎○○○7.3.5.2 铸铁件的焊补修理◎◎○○○7.3.6 金属扣合工艺7.3.6.1 金属扣合工艺原理、工艺◎◎○○○特点7.3.6.2 金属扣合工艺的种类和应◎◎○○○用7.3.7 塑性变形修复法的原理、种类◎◎○○○和应用7.3.8 粘接修复技术7.3.8.1 有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7.3.8.2 无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7.3.9 研磨技术7.3.9.1 研磨原理、工艺特点和应 用●●○7.3.9.2 船机零件的研磨修复●●○7.4 船机零件的缺陷检验7.4.1 船机零件缺陷的一般检验○○○7.4.2 船机零件无损检验7.4.2.1 渗透探伤的原理、种类、 特点及应用◎○7.4.2.2 磁粉探伤:原理、种类, 方法、特点及应用,磁化电流和退磁◎○7.4.2.3 超声波探伤:原理、特点 及应用◎○7.4.2.4 射线探伤:原理、特点及 应用◎○7.4.2.5 综合探伤及应用◎○7.5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7.5.1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概念及 ●◎●◎应用7.5.2 柴油机性能参数分析法及应用 ● ◎ ● ◎7.5.3 振动分析法及应用◎◎◎◎7.5.4 油液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应用7.5.5 红外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应用7.6 修船管理7.6.1 修船的种类和原则7.6.1.1 修船的种类●●◎ ◎○ ○ ◎○○7.6.1.2 修船的原则●●◎ ◎○ ○ ◎○○7.6.2 修船的组织7.6.2.1 修船的准备工作●●◎ ◎○ ○ ◎○○7.6.2.2 修船的组织工作●●◎ ◎○ ○ ◎○○7.6.2.3 修船的监督与验收●●◎ ◎○ ○ ◎○○7.6.3 坞修工程7.6.3.1 轮机坞修的主要项目●●◎ ◎○ ○ ◎○○7.6.3.2 坞修的准备工作●●◎ ◎○ ○ ◎○○7.6.3.3 坞修工程的验收●●◎ ◎○ ○ ◎○○7.6.4 交船试验7.6.4.1 交验项目●●◎◎●◎7.6.4.2 系泊试验●●◎◎●◎7.6.4.3 航行试验●●◎◎●◎8. 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 8.1 船舶油料种类及特点8.1.1 船舶燃油主要特性指标及油品 ● ● ● ● ● ● ● ● ● 种类8.1.2 润滑油特有的特性指标,润滑 ● ● ● ● 油的种类、特点●●8.2 燃油管理8.2.1 燃油的加装●●● ●● ● ●●●8.2.2 燃油的储存和驳运 8.2.3 燃油的使用管理●●● ●● ● ●●● ●●● ●● ● ●●●8.3 备件管理8.3.1 备件的申请 8.3.2 备件的接收●●● ●● ● ●●● ●●● ●● ● ●●●8.3.3 备件的保管及使用●●● ●● ● ●●●8.4 物料管理 8.4.1 物料的申请 8.4.2 物料的接收●●●●●●8.4.3 物料的保管及使用 9 机舱资源管理●●●9.1 概述9.1.1 “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 ○ ●◎○9.1.2 “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内涵 ● ● ◎ ◎ ○ ○ ● ◎ ○9.1.3 管理的基本职能9.1.3.1 计划与程序●●◎ ◎○ ○ ●◎○9.1.3.2 组织与协调●●◎ ◎○ ○ ●◎○9.1.3.3 领导与决策●●◎ ◎○ ○ ●◎○9.1.3.4 控制●●◎ ◎○ ○ ●◎○9.1.4 船舶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 ○ ●◎○与排序9.1.5 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 ○ ●◎○9.1.6 机舱资源管理的概念●●◎ ◎○ ○ ●◎○9.1.7 机舱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 ○ ●◎○与与排序9.1.8 机舱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 ● ◎ ◎ ○ ○ ● ◎ ○9.2 组织9.2.1 船舶与轮机部组织结构●●◎ ◎○ ○ ●◎○9.2.2 轮机部组织的原则与作用 ● ● ◎ ◎ ○ ○ ● ◎ ○9.2.3 组织成员的基本职责●●◎ ◎○ ○ ●◎○9.3 轮机部团队9.3.1 成熟班组形成的过程●●◎ ◎○ ○ ●◎○9.3.2 团队成员的角色●●◎ ◎○ ○ ●◎○9.3.3 团队的作用●●◎ ◎○ ○ ●◎○9.3.4 团队成员的作用●●◎ ◎○ ○ ●◎○9.3.5 团队工作的三环模式●●◎ ◎○ ○ ●◎○9.3.6 优秀团队的特征●●◎ ◎○ ○ ●◎○9.3.7 不同环境下班组工作的要点 ● ● ◎ ◎ ○ ○ ● ◎ ○9.3.8 对团队人员协调和激励的措 ●●◎ ◎○ ○ ●◎○施9.4 人为失误与预防9.4.1 人为失误●●◎ ◎○ ○ ●◎○9.4.2 情景意识●●◎ ◎○ ○ ●◎○9.4.3 疲劳与压力●●◎ ◎○ ○ ●◎○9.5 通信与沟通9.5.1 通信及沟通的定义,方式及特 ●●◎ ◎○ ○ ●◎○点9.5.2 有效沟通的原则●●◎ ◎○ ○ ●◎○9.5.3 内部沟通与通信的方式及要 ●●◎ ◎○ ○ ●◎○点9.5.4 外部通信的方式及要点●●◎ ◎○ ○ ●◎○9.5.5 通信与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措 ●●◎ ◎○ ○ ●◎○施9.6 案例分析9.6.1 救生●●◎ ◎◎ ◎ ●◎◎9.6.2 消防●●◎ ◎◎ ◎ ●◎◎9.6.3 堵漏●●◎ ◎◎ ◎ ●◎◎9.6.4 溢油●●◎ ◎◎ ◎ ●◎◎9.6.5 海盗袭击●●◎ ◎◎ ◎ ●◎◎9.6.6 碰撞搁浅●●◎ ◎◎ ◎ ●◎◎9.6.7 恶劣海况●●◎ ◎◎ ◎ ●◎◎9.6.8 PSC 检查●● ◎◎ ◎ ◎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1: 300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404: 750KW-3000KW 船舶二/三管轮8402: 750KW-3000KW 船舶大管轮 8403: 300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8405: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8406: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1 船舶电子、电气基础 1.1 直流电路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1.2 电路基本定律1.1.2.1 欧姆定律 1.1.2.2 基尔霍夫定律 1.2 正弦交流电路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2.3 三相交流电源基本概念 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3 电与磁 1.3.1 磁场的基本概念 1.3.2 电磁感应定律 1.3.3 常用铁磁材料的性能适用对象840184028403840 840 84 4 5 06● ● ◎○● ● ◎○ ● ● ◎○●◎○ ○ ○○●◎○ ○○●◎○ ○○●◎○ ○○●◎○ ○○●◎○ ○○●◎○○。
船舶管理系统二三管轮11规则总题库(含问题详解)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1 ______是属于按上层建筑型式分类的船舶。
DA.远洋船,沿海船B.中机型船,尾机型船C.潜水船,气垫船D.三岛型船2 下列哪项不是目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______。
AA.高效率化B.自动化C.大型化D.专业化3 下列关于船舶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BA.螺旋桨推进器是目前船用推进器发展的主要型式B.散货船是最早的专业化船舶C.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D.最大船型的惊人发展,是战后油船发展的最大特点4 20世纪50年代后,钢船建造的发展,均采用______。
BA.铆接法B.焊接法C.铸造法D.锻造法5 目前海船上最广泛使用的主动力装置是______。
BA.汽轮机B.柴油机C.燃气轮机D.汽油机6 现代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发展,在低油耗方面已非追逐的主要目标,代之以______成为重大研究课题。
AA.低排放B.系列化C.大型化D.配套化7.______是属于按推进动力分类的船舶。
DA.螺旋桨船B.平旋推进器船C.喷水推进船D.电力推进船8.船舶按航区分类有______。
D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极区船,内河船D.A和C9.______是属于按航行状态分类的船舶。
BA.帆船B.水翼船C.渡船D.载驳船10.按各类运输船舶的用途分类不属于特种货船的是______。
B A.冷藏船B.煤船C.运木船D.汽车运输船11.目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______。
CA.核动力化、自动化、大型化B.快速化、自动化、大型化C.专业化、自动化、大型化D.小型化、专业化、自动化12.______是属于按用途分类的船舶。
B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人力船,柴油机船D.排水型船13.尾机型船的优点是______。
DA.装卸效率高B.结构连续C.轴系短D.以上全是14.______是属于按造船材料分类的船舶。
BA.油船,液化气船B.水泥船,玻璃钢船C.蒸汽机船,帆船D.煤船,矿石船15.______是属于按推进器型式分类的船舶。
国际海船船员考证11规则考试规则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题型、时长、分值、及格分数设置专业科目试卷代号适用对象单选题*分值是非题*分值关联题*分值主观题*分值考试时长(分钟)总分及格分数线驾驶专业(船长、驾驶员)船舶操纵与避碰9101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109102 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109103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150*1 120 150 1209104 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150*1 120 150 1209105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209106 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209107 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100*1 100 100 70 9108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100*1 100 100 70 9109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00*1 100 100 70航海学9201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00 9202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00 9203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140*1 1*10 120 150 105 9204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140*1 1*10 120 150 1059205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90*1 1*10 150 200 140 9206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90*1 1*10 150 200 1409207 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100*1 100 100 60 9208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100*1 100 100 60 9209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00*1 100 100 60船舶结构与货运9301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150*1 120 150 105 9302 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大副150*1 120 150 105 9303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05 9304 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05 9305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100*1 100 100 60 9306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00*1 100 100 60船舶管理9401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009402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00*1 5*10 150 150 1009403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150*1 120 150 1059404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150*1 120 150 1059405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059406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50*1 120 150 1059407 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100*1 100 100 609408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100*1 100 100 609409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00*1 100 100 60 航海英语9001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46*1 4*6 2*5+1*120 100 70209002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52*1 3*6 3*5+1*15120 100 709003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76*1 4*6 100 100 70过渡期适任培训船长和驾驶员理论9501过渡期适任培训船长和驾驶员理论(全考)50*245 100 60 9502过渡期适任培训船长和驾驶员理论(电子海图、航海仪器、法规和公约)50*245 100 609503 过渡期适任培训船长和驾驶员理论(资源管理、航海仪器、法规和公约)50*245 100 609504 过渡期适任培训船长和驾驶员理论(航海仪器、法规和公约)50*245 100 60GMDSS GMDSS英语1003 GMDSS通用操作员68*1 4*8 100 100 60 GMDSS综合业务1013 GMDSS通用操作员100*1 100 100 60 GMDSS综合业务1014 GMDSS限用操作员100*1 100 100 60驾驶专业(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水手)值班水手业务9601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值班水手80*1 20*1 100 100 609602 未满500总吨船舶值班水手60*1 40*1 100 100 60高级值班水手业务9701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高级值班水手100*1 100 100 60 9702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高级值班水手100*1 100 100 60高级值班水手英语9801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高级值班水手82*1 3*6 100 100 60轮机专业(轮机长、轮机员)轮机英语80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轮机长46*1 4*6 3*10 120 100 708002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52*1 3*6 3*10 120 100 708003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76*1 4*6 100 100 70 船舶动力装置8101 3000KW及以上船舶轮机长100*1 5*10 150 150 1008102 750KW-3000KW船舶轮机长100*1 5*10 150 150 1008103 未满750KW船舶轮机长100*1 100 100 60 主推进动力装置8201 300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8202 750KW-3000KW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8203 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150*1 120 150 105 8204 750KW-3000KW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205 未满750KW船舶大管轮100*1 100 100 60 8206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100*1 100 100 60船舶辅机8301 300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302 750KW-3000KW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303 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304 750KW-3000KW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305 未满750KW船舶大管轮100*1 100 100 60 8306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100*1 100 100 60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1 300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402 750KW-3000KW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403 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404 750KW-3000KW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405 未满750KW船舶大管轮100*1 100 100 60 8406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100*1 100 100 60船舶管理85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轮机长100*1 5*10 150 150 1008502 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轮机长100*1 5*10 150 150 1008503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504 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150*1 120 150 105 8505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 8506 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50*1 120 150 1058507 未满750KW船舶轮机长100*1 100 100 60 8508 未满750KW船舶大管轮100*1 100 100 60 8509 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100*1 100 100 60过渡期适任培训轮机长和轮机员理论8510过渡期适任培训轮机长和轮机员理论(全考)50*245 100 60 8511过渡期适任培训轮机长和轮机员理论(无资源管理)50*245 100 60轮机专业(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机工)值班机工业务8601 750KW及以上船舶值班机工80*1 20*1 100 100 608602 未满750KW船舶值班机工60*1 40*1 100 100 60 高级值班机工业务8701无限航区/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高级值班机工100*1 100 100 60 高级值班机工英语8801 无限航区750及以上船舶高级值班机工82*1 3*6 100 100 60电子电气员船舶电气7101 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100*1 5*10 150 150 100 船舶机舱自动化7201 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100*1 5*10 150 150 100 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系统7301 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100*1 5*10 150 150 100 船舶管理74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100*1 5*10 150 150 1007402 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100*1 5*10 150 150 100电子员英语70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76*1 4*6 100 100 70电子技工电子技工业务75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技工100*1 100 100 607502 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技工100*1 100 100 60 电子技工英语7601 无限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技工82*1 3*6 100 100 60附件2、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考试题型、时长、分值、及格分数设置专业科目试卷代号适用对象单选题*分值是非题*分值考试时长总分及格分数线海船船员油船和化学品船货T01 在油船和化学品船上服务的所有船员80*1 20*1 60 100 60培训合格证物操作基本培训合格证过渡期油船、化学品船货物操作基础培训(油补化)T011仅持有旧版油船船员特殊培训(安全知识)合格证的船员40*2 10*2 40 100 60过渡期油船、化学品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化补油)T012仅持有旧版化学品船船员特殊培训(安全知识)合格证的船员40*2 10*2 40 100 60油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合格证T02在油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高级)值班水手机工及其他对油船货物相关操作80*1 20*1 60 100 60承担直接责任的船员过渡期油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补差原油洗舱)T021仅持有旧版油船船员特殊培训(安全操作)合格证的船员20*4 5*4 30 100 60化学品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合格证T03 在化学品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高级)值班水手机工及其他对化学品船货物相关操作承担直接责任的船员80*1 20*1 60 100 60液化气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合格证T04 在液化气船上服务的所有船员80*1 20*1 60 100 60液化气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合格证T05 在液化气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高级)值班水手机工及其他对液化气船货物相关操作承担直接责任的船员80*1 20*1 60 100 60客船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T06 在客船上服务的所有船员80*1 20*1 60 100 60 过渡期客船船员特殊培训(客船补差滚装客船)T061 仅持有旧版客船船员培训合格证的船员25*4 30 100 60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合格证T07 在中国籍大型船舶上服务的船长和大副40*2 10*2 40 100 60高速船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船长和驾驶员)T081 在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驾驶员40*2 10*2 40 100 60高速船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轮机长和轮机员)T082 在高速船上服务的轮机长、轮机员40*2 10*2 40 100 60 船舶装载散装固体危险和有害物质作业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T09在装载散装固体危险和有害物质船上负责货物作业的船长、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40*2 10*2 40 100 60船舶装载包装危险和有害物质作业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T10在装载包装危险和有害物质作业船上负责货物作业的船长、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40*2 10*2 40 100 60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Z01 海船上所有船员160*0.5 40*0.5 120 100 60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合格证Z0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船员40*2 10*2 40 100 60精通快速救助艇培训合格证Z03 在配备快速救助艇的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及其他指定操纵快速救助艇的船员40*2 10*2 40 100 60高级消防培训合格证Z04 高级消防培训船员80*1 20*1 60 100 60 精通急救培训合格证Z05 精通急救培训船员80*1 20*1 60 100 60船上医护培训合格证Z06在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大副及其他指定负责船上医护的船员80*1 20*1 60 100 60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Z07 海船上所有船员40*2 10*2 40 100 60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培训合格证Z08 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及其40*2 10*2 40 100 60他负有指定保安职责的船员船舶保安员培训合Z09 船舶上担任船舶保安员的船员40*2 10*2 40 100 80 格证3000总吨及以泄滓黎您犯堰闻鸽靳隧慢阻已登蓄龚曰垒勺州煤孟姨寸挚匠政深撼挑泉德拌瓮种剁芝酱南张榔挛氓恩少渴舀澳船毛誊吓敦阁噬奸壕玫蛇饮瑞衙枫吁丙衬邦岁圈减谢捍悔氛庆吞阂民星杆炭厌绝问赦蓉晋道芹匙木欢观次斤殖因废磷伊溢挣翻淳堪翰桔张臂铃泻措颓屯无印捂涕科豹撵疮脐叶侦马淡咆森蛾儡佩汗雷辕败橇涪耳郭畔披法榆腑蹈构梭号蛹净疥项龟匝玲拥滚池懦侩鹃扮揽闪伍产枪堕赌雪题怂尽半相裔宰栽违丽抵无鳃牲涂蜡炯策持科获屁阅薄桔矮著之栅亚茎蔡光劫母虏盛然班透攒色季飞进亭妄备溪训笔末额蛮歼倒蛔腻历爹孽鹤纳拎琢闽蜒诽涤治腋脆咸桶媒佯拄坍拂其筷柱返狸张爱玲曾经说过:“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一朵花来。
船员考试11规则轮机专业考试大纲(全部科目整理)

11 规则:船舶管理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管理8501: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2: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3: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4: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5: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6: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7: 未满 750KW 船舶轮机长 8508: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509: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 适用对象 8501 8502 8503 8504 8505 8506 8507 8508 8509考试大纲 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1.1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1.1.1 船舶的发展概况 1.1.1.1 造船材料的发展 1.1.1.2 造船技术的发展 1.1.1.3 近年来船舶发展的突出 特点 1.1.2 船舶的分类 1.1.3 专用运输船舶的特点 1.2 船舶强度与构造 1.2.1 船体受力与强度 1.2.1.1 船体受力 1.2.1.2 船体强度 1.2.2 船体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1.2.3 船舶主要部位和舱室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1 甲板、平台、工作舱室 1.2.3.2 间隔舱、液舱(含双层底 ● 柜、空气管、溢流管、测深管、船底塞等) 1.3 船舶适航性控制 1.3.1 适航性基本知识 1.3.1.1 船舶尺度和船型系数 1.3.1.2 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1.3.1.4 吃水和水尺 1.3.2 船舶浮性 1.3.2.1 浮性概念 1.3.2.2 浮态 1.3.2.3 船舶抗横倾系统 1.3.3 船舶稳性 1.3.3.1 稳性分类 1.3.3.2 初稳性 1.3.3.3 稳性的基本衡准 1.3.3.4 稳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持稳 ● 性的措施 1.3.3.5 有关船舶稳性的 IMO 建议 ● 的知识 1.3.4 船舶抗沉性 1.3.4.1 抗沉性的基本概念 1.3.4.2 破损浸水形式 1.3.4.3 船舶分舱 1.3.4.4 密封与堵漏 1.3.5 船舶摇荡性 1.3.5.1 船舶摇荡运动形式 1.3.5.2 横摇与谐摇 1.3.5.3 船舶减摇装置 1.3.6 船舶操纵性 1.3.6.1 基本概念 1.3.6.2 操纵性的影响因素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2.1 防污染公约和法规 2.1.1 MARPOL 公约及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3 载重线、干舷和储备浮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1 MARPOL 公约的功用、 基本 构架、适用范围 2.1.1.2 附则 I-防止油污染规则 有关规定 ●○ ● ◎ ◎ ● ● ● ◎ ●○ ● ◎ ◎ ● ● ●2.1.1.3 附则 II-防止散装有毒液 ◎ 体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4 附则 III-防止海运包装有 ◎ 害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5 附则 IV-防止生活污水污 ●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6 附则 V-防止船舶垃圾污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7 附则 VI-防止船舶造成大 ● 气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2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 管理国际公约 ◎2.1.3 美国《1990 年油污法》的主要 ● 内容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污染法规 2.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境保护法》 ● ● ●◎● ●● ●● ●● ●● ●● ●● ●2.1.4.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 ● 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 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 ● 规定》 2.2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2.2.1 船舶防污染技术 2.2.1.1 船上储存 2.2.1.2 航行中处理 2.2.1.3 排岸接收 2.2.1.4 防止油污染的特殊措施 2.2.2 油水分离器 2.2.2.1 工作原理 2.2.2.2 典型结构 2.2.2.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3 焚烧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1 工作原理 2.2.3.2 典型结构 2.2.3.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2.2.4.1 工作原理 2.2.4.2 典型结构 2.2.4.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5 压载水处理技术 2.3 船舶防污染文书 2.3.1 防止油污染文书 2.3.1.1 防止油污证书 2.3.1.2 油类记录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1.3 溢油应急计划 (含溢油应 ● 变部署表) 2.3.2 防止垃圾污染文书 2.3.2.1 垃圾记录簿 2.3.2.2 垃圾管理计划 2.3.3 防止大气污染文书 2.3.3.1 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2.3.3.2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操作记 录 2.4 船舶污染事故及处理 2.4.1 污染事故的报告 2.4.2 发生油污染事故的处理 3 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3.1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3.1.1 公约构成及主要内容 3.1.2 国际消防系统安全规则(FSS 规则) 3.1.4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 规则) 3.1.4.1 概述 3.1.4.2 主要内容 3.1.4.3 安全管理体系 3.1.4.4 发证、审核与监督 3.1.5 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 (LSA 规则) ●(ISPS 规则) 3.1.5.1 概述 3.1.5.2 主要内容 ○ ● ○ ● ○ ○ ◎ ○3.2《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有关要求 ○ 规定的职责 3.3 我国海上交通管理法规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 ● 全法》有关规定 3.3.2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 例》有关规定 ● ● ●● ●● ●● ●● ●● ●● ●● ●3.3.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 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有 ● 关规定 3.4 船舶证书与船舶检验 3.4.1 船舶证书 3.4.1.1 登记证书 3.4.1.2 入级证书 3.4.1.3 法定证书 3.4.2 船舶检验机构 3.4.3 船舶检验的类别、 船级符号和 附加标志 3.4.4 船级检验 3.4.4.1 船舶入级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4.2 保持船级检验(除 CMS、 ● PMS 之外) 3.4.4.3 循环检验(CMS)、机械计划 ● 保养系统检验(PMS) 3.4.5 法定检验 3.4.5.1 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 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5.2 国内海上航行船舶的法定 检验,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6 船舶公证检验 3.4.6.1 船舶公证检验性质、类别 ◎ ●● ● ●○ ○ ●◎ ● ●◎ ● ◎◎ ● ◎ ○ ○◎ ● ●◎ ●3.4.6.2 临时检验与船级检验、 法定 ● 检验的关系 3.4.7《海上营运船舶检验规程》的 ●若干规定 3.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 则》 3.5.1 总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2 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3.5.3《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和 ●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使用规定 3.5.4 法律责任 3.6 港口国监督(PSC) 3.6.1 概述 3.6.2 主要的 PSC 组织 3.6.3 港口国监督程序 3.6.4 优先检查与扩大范围检查 3.7 机损事故处理 3.7.1 机损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3.7.2 机损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处理 ● 原则;机损事故报告的填写 3.7.3 机损事故的处理调查 4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 4.1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概念 4.1.1 船舶运输成本 4.1.2 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4.2 最佳航速的确定 4.2.1 营运船舶的经济航速 4.2.1.1 最低耗油率航速 4.2.1.2 最低燃油费用航速 4.2.1.3 最高盈利航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航速对续航力、燃油消耗量的 ● 影响 4.3 提高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 4.3.1 选用高效节能型柴油机 4.3.2 提高船、机、桨的匹配性能 4.3.3 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4.3.4 动力装置的废热利用 5 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 5.1 船舶搁浅、 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 ●5.1.1 船舶搁浅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1.2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2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或锚泊时, 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5.2.1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2.2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锚泊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3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1 全船失电的主要原因 5.3.2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3 防止船舶失电的安全措施 5.4 恶劣海况 5.4.1 风浪天航行 5.4.2 风浪天锚泊 5.4.3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航行 5.4.4 冰区航行 5.5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的应急措施 5.5.1 航行中舵机失灵的主要原因 5.5.2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应采取的 应急措施 5.6 弃船时的应急安全措施 5.6.1 弃船时轮机部人员的职责 5.6.2 弃船时轮机部的应急措施 5.6.3 有关法规对弃船时的安全规 定 5.7 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7.1 上高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2 吊运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3 检修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4 车床、 钻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 5.7.5 清洗和油漆作业时的安全注 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6 焊接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5.7.7 压力容器使用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5.7.8 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5.7.9 封闭场所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7.10 燃油加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8 船舶应变部署 5.8.1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有关内容 5.8.2 船员应变须知和操作须知的 有关内容 5.8.3 船舶消防演习与应急反应的 有关规定 5.8.4 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的有关 规定 5.8.5 船舶医疗急救的有关规定 5.9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1 应急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2 应急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3 应急救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4 其它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10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 5.10.1 船内通讯工具和信号装置的 组成和作用 5.10.2 中国船级社对船内通讯和信 号设备的有关规定 5.10.3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的注意事 项 6 船舶人员管理 6.1《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 公约》 6.1.1 STCW 公约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2 STCW 公约附则及 STCW 规则 ● A 和 B 部分主要精神 6 .2《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 6.2.1 公约主要内容与框架 6.2.2 休息及工作时间 ◎ ◎◎ ◎ ◎○ ○ ○6.2.3 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 ◎ 保障6.3《国际卫生条例》的有关规定 6.4 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6.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 ◎ 有关规定 6.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的有关规定 6.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 ● 关规定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 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 ● 则》的有关规定 6.8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6.8.1 海事局对船员的管理 6.8.2 海关对船员的管理 6.8.3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6.8.4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船员的管 理 6.9 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 6.9.1 我国轮机部高级船员的职责 6.9.2 我国船舶轮机值班制度 6.9.3 我国船员调动交接制度 6.9.4 驾驶、 轮机联系制度的有关规 定 6.9.5 轮机日志的填写和所填读数 的意义 7 船舶维修管理 7.1 船机故障及船舶维修体系 7.1.1 船机故障 7.1.1.1 船机故障分类、故障原因 ◎ 及征兆 7.1.1.2 故障模式、故障规律 7.1.1.3 故障的影响因素 7.1.2 船舶维修方式和体系 7.1.2.1 现代船舶维修方式 7.1.2.2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5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船机维修过程 7.2.1 船机拆验 7.2.1.1 船机拆卸原则和拆卸技术 7.2.1.2 船机拆卸过程中的检测 7.2.2 清洗 7.2.2.1 零件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2.2 管系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3 船机装配 7.2.3.1 船机装配的要求和装配方 法 7.2.3.2 船机装配的主要工作和装 配时的注意事项 7.3 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 7.3.1 船机零件的修复 7.3.1.1 船机零件修复原则 7.3.1.2 选择修复工艺的原则 7.3.2 机械加工修复方法的种类、 特 点和应用范围 7.3.3 电镀工艺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 7.3.4 热喷涂工艺(喷涂和喷焊)原 ◎ 理、特点和应用 7.3.5 焊补工艺 7.3.5.1 焊补工艺及其特点和应用 7.3.5.2 铸铁件的焊补修理 7.3.6 金属扣合工艺 7.3.6.1 金属扣合工艺原理、工艺 特点 7.3.6.2 金属扣合工艺的种类和应 用 7.3.7 塑性变形修复法的原理、种类 和应用 7.3.8 粘接修复技术 7.3.8.1 有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8.2 无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9 研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9.1 研磨原理、工艺特点和应 用 7.3.9.2 船机零件的研磨修复 7.4 船机零件的缺陷检验 7.4.1 船机零件缺陷的一般检验 7.4.2 船机零件无损检验 7.4.2.1 渗透探伤的原理、种类、 特点及应用 7.4.2.2 磁粉探伤:原理、种类, 方法、特点及应用,磁化电流和退磁 7.4.2.3 超声波探伤:原理、特点 及应用 7.4.2.4 射线探伤:原理、特点及 应用 7.4.2.5 综合探伤及应用 7.5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7.5.1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概念及 ● 应用 7.5.2 柴油机性能参数分析法及应用 ● 7.5.3 振动分析法及应用 ◎ 7.5.4 油液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5.5 红外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6 修船管理 7.6.1 修船的种类和原则 7.6.1.1 修船的种类 7.6.1.2 修船的原则 7.6.2 修船的组织 7.6.2.1 修船的准备工作 7.6.2.2 修船的组织工作 7.6.2.3 修船的监督与验收 7.6.3 坞修工程 7.6.3.1 轮机坞修的主要项目 7.6.3.2 坞修的准备工作 7.6.3.3 坞修工程的验收 7.6.4 交船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4.1 交验项目 7.6.4.2 系泊试验 7.6.4.3 航行试验 8. 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 8.1 船舶油料种类及特点● ● ●● ● ●◎ ◎ ◎◎ ◎ ◎● ● ●◎ ◎ ◎8.1.1 船舶燃油主要特性指标及油品 ● 种类 8.1.2 润滑油特有的特性指标,润滑 ● 油的种类、特点 8.2 燃油管理 8.2.1 燃油的加装 8.2.2 燃油的储存和驳运 8.2.3 燃油的使用管理 8.3 备件管理 8.3.1 备件的申请 8.3.2 备件的接收 8.3.3 备件的保管及使用 8.4 物料管理 8.4.1 物料的申请 8.4.2 物料的接收 8.4.3 物料的保管及使用 9 机舱资源管理 9.1 概述 9.1.1 “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9.1.3 管理的基本职能 9.1.3.1 计划与程序 9.1.3.2 组织与协调 9.1.3.3 领导与决策 9.1.3.4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2 “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内涵 ●9.1.4 船舶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排序 9.1.5 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1.6 机舱资源管理的概念 ● ●9.1.7 机舱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与排序9.1.8 机舱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2 组织 9.2.1 船舶与轮机部组织结构 9.2.2 轮机部组织的原则与作用 9.2.3 组织成员的基本职责 9.3 轮机部团队 9.3.1 成熟班组形成的过程 9.3.2 团队成员的角色 9.3.3 团队的作用 9.3.4 团队成员的作用 9.3.5 团队工作的三环模式 9.3.6 优秀团队的特征 9.3.7 不同环境下班组工作的要点 9.3.8 对团队人员协调和激励的措 施 9.4 人为失误与预防 9.4.1 人为失误 9.4.2 情景意识 9.4.3 疲劳与压力 9.5 通信与沟通 9.5.1 通信及沟通的定义, 方式及特 点 9.5.2 有效沟通的原则 9.5.3 内部沟通与通信的方式及要 点 9.5.4 外部通信的方式及要点 9.5.5 通信与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措 施 9.6 案例分析 9.6.1 救生 9.6.2 消防 9.6.3 堵漏 9.6.4 溢油 9.6.5 海盗袭击 9.6.6 碰撞搁浅 9.6.7 恶劣海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8 PSC 检查●●◎◎◎◎●◎◎轮机 11 规则: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1: 300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402: 750KW-3000KW 船舶大管轮 8403: 300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04: 750KW-3000KW 船舶二/三管轮 8405: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406: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适用对象考试大纲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1 船舶电子、电气基础 1.1 直流电路 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1.2 电路基本定律 1.1.2.1 欧姆定律 1.1.2.2 基尔霍夫定律 1.2 正弦交流电路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2.3 三相交流电源基本概念 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3 电与磁 1.3.1 磁场的基本概念 1.3.2 电磁感应定律 1.3.3 常用铁磁材料的性能 1.3.4 铁心损耗的产生及常见解决措施 1.4 电子器件及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半导体、PN 结的基本概念 1.4.2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1.4.3 稳压管的基本特性 1.4.4 使用万用表进行二极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5 单相整流电路 1.4.6 三相整流电路 1.4.7 滤波与稳压电路 1.4.8 晶体管的基本特性 1.4.9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特点 1.4.10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体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11 晶闸管的结构、特性 1.4.12 晶闸管的基本应用 1.4.13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闸管的性能测量及极性判别 1.4.1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外特性 1.4.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1.4.16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4.17 RS 触发器、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功能 2 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 2.1 直流电机的结构、励磁方式与运行特性 2.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1.2 直流电机的构造、励磁方式 2.1.3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2.1.4 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及反转 2.2 变压器 2.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 三相变压器的组成与应用 2.2.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与要求 2.3 交流异步电动机 2.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参数 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2.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2.3.7 单相异步电动机 2.4 控制电机及在船舶上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 伺服电动机 2.4.2 测速发电机及应用 2.4.3 自整角机及舵角指示器、电车钟 2.5 船舶常用控制电器 2.5.1 常用控制电器的种类及其电路符号 2.5.2 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功用 2.5.3 继电器、电磁制动器的参数整定 2.5.3.1 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设定值与 幅差值的测试和调整 2.5.3.2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2.5.3.3 热继电器的整定 2.5.3.4 电磁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2.6 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 2.6.1 电动机的基本保护环节 2.6.2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环节 2.6.3 异步电机的典型控制电路与电路图识图方法 2.6.3.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6.3.2 压力水柜水位自动控制电路 2.6.3.3 空压机自动控制电路 2.6.3.4 异步电机 Y-Δ 换接起动控制电路 2.6.3.5 电动机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2.7 锚机、绞缆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7.1 锚机、绞缆机的运行特点 2.7.2 锚机、绞缆机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7.3 交流三速电动锚机控制电路原理 2.8 起货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8.1 起货机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8.2 起货机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2.9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 2.9.1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9.2 舵机的操纵方式 2.9.3 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2.9.4 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 3.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3.1.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及空载特性 3.1.3 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及电枢反应 3.1.4 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及调节特性 3.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3.2.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3.2.3 船舶电网分类、配电方式、电力系统的线制 3.3 船舶主配电板 3.3.1 船舶主配电板的组成与功能 3.3.2 船舶重要负载的供电方式 3.4 船舶应急电源系统 3.4.1 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功能、操作与管理要求 3.4.2 船用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5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5.1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 3.5.2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功能 3.6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3.6.1 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 3.6.2 同步发电机并车的操作方法 3.7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频率调节 3.7.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及频率调节 3.7.2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的基本工 作原理 3.7.3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手动操作 方法 3.8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 率分配 3.8.1 自励恒压装置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3.8.2 不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3 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4 无刷发电机励磁系统 3.8.5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配的基本工作原理 3.8.6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 配手动调节的方法 3.9 电站运行的安全保护 3.9.1 船舶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2 船舶发电机的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参数 的调整 3.9.3 船舶电网短路、过载保护 3.9.4 电网绝缘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 3.9.5 船舶岸电接用的操作注意事项 3.10 轴带发电机 3.10.1 轴带发电系统的运行操作要求 3.10.2 轴带发电系统的管理要求 3.11 高压电力系统 3.11.1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电气参数 3.11.2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安全常识 3.12 船舶照明系统 3.12.1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12.2 船舶常用灯具和电光源 3.12.3 常用船舶照明控制线路 3.12.4 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保养 3.13 船舶自动化电站 3.13.1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3.13.2 船舶发电机的自动起动与停机 3.13.2.1 备用机组的自动起动 3.13.2.2 运行机组的自动解列与停机 3.13.2.3 重载询问的功用及实现重载询问的基本原理 3.13.2.4 发电机组自动顺序起动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3.3 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并车 3.13.3.1 自动准同步并车条件,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的 要求 3.13.3.2 自动并车装置的控制流程 3.13.4 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4.1 频率与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3.13.4.2 并联运行机组对调速特性的要求,有功功率均匀 分配对各台发电机组调速器调差特性的要求 3.13.5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5.1 自动电压调整器 3.13.5.2 交流发电机组电压调差特性的基本概念,并联运 行机组为实现无功功率的均匀分配, 对各台发电机电压调差特性的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综合保护 3.13.6.1 对短路、过载、欠压、逆功保护的要求 3.13.6.2 对分级卸载的要求 3.13.7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操作和管理要求 4 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 4.1 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安全要求 4.1.1 船舶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4.1.2 船舶电气火灾的预防 4.1.3 船舶电气设备的船用条件及船检规定 4.1.4 电缆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4.1.5 船舶电气设备的接地的意义和要求 4.1.6 电气设备绝缘的意义和要求 4.1.7 常用电工绝缘材料的类型和等级 4.1.8 船舶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2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与控制线路装配 4.2.1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 4.2.2 电气控制线路装配 4.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子控制线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 焊接与装配 4.3.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4.3.2 电子控制线路识图 4.3.3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4.3.4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测试 4.4 电气控制箱的常见故障查找与排除 4.4.1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可能存在的环节 4.4.2 运用断电或带电查线法寻找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4.5 船用电机的维修 4.5.1 交流电动机解体维修的方法与操作 4.5.2 交流电动机装配并恢复功能的方法与操作 4.5.3 电机受潮、绕组绝缘值降低时的处理方法 4.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故障排除 4.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主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4.6.1 自动空气断路器的维护、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4.6.2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 断方法 4.6.3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方法 4.6.4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判断方法 4.6.5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排除方法 4.6.6 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 4.6.7 照明设备的维护 4.6.8 船舶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检查 4.6.9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理 5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5.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5.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5.1.2 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5.1.3 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5.1.4 评价反馈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5.2 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 5.2.1 自动化仪表的主要品质指标 5.2.2 气动仪表的气动元部件及组成原理 5.3 调节器及其调节作用规律 5.3.1 位式调节器 5.3.2 比例调节器 5.3.3 比例微分调节器 5.3.4 比例积分调节器 5.3.5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5.4 传感器与变送器 5.4.1 船舶机舱常用传感器 5.4.1.1 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转换电路及其补偿措施 5.4.1.2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压力检测原理 5.4.1.3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液位检测原理 5.4.1.4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流量检测原理 5.4.1.5 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转速和转向检测原理 5.4.2 变送器 5.4.2.1 气动差压变送器 5.4.2.2 电动差压变送器 5.5 执行机构 5.5.1 气动执行机构 5.5.2 电动执行机构 5.6 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1 比例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 5.6.2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6 船舶计算机及船舶网络基础 6.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6.2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6.2.1 单片机系统的结构组成 6.2.2 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 6.2.3 数模转换(D/A)和模数转换(A/D)的基本概念及模拟 量输入/输出接口 6.2.4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 6.3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 6.3.1 PLC 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船用 PLC 的常见类型 6.3.2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的类型及其功能 6.3.3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6.3.4 梯形图基础知识 6.3.5 PLC 网络基础知识 6.4 船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4.1 计算机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6.4.2 船用现场总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6.4.3 船舶以太网的结构及网络设置 7 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7.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1.2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1.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2.1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2.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操作与管理 7.2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2.1 燃油供油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2.2 测粘计工作原理 7.2.3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7.2.4 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控制 7.2.5 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管理 7.3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3.1 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 EPC-50 分油机控制系统 7.3.3 净油单元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4 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 7.4.1 自清洗滤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4.2 自清洗滤器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5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 7.5.1 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2 液舱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3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 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 8.1 船舶蒸汽锅炉自动控制的基本内容 8.2 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8.2.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水位双位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2 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其控 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3 船舶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3 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 8.3.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 ◎◎ ◎◎ ◎◎ ◎ ◎◎ ◎ ◎◎◎○○◎○◎◎○○◎◎○ ◎○ ◎◎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3.2 大型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原理及最佳 风油比实现方法 8.4 燃烧时序控制 8.4.1 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部件 8.4.2 PLC 控制的燃烧时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8.4.3 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及其常见故障的 分析和排除方法 8.5 船舶蒸汽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 9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 9.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主要类型 9.2 主机遥控系统的气源及主要气动元部件 9.3 车钟系统及操纵部位的转换 9.3.1 车钟的种类及其发讯原理 9.3.2 操纵部位转换 9.4 主机遥控系统的逻辑控制 9.4.1 主机换向逻辑条件及其实现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海事局公布的第十套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考证真题卷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大纲熟悉训练10科目:主推进动力装置适用对象: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活塞环搭口间隙的正确测量方法是把活塞环放在()A、气缸上部B、气缸下部C、气缸中部D、任意位置答案: B2、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行程所占曲轴转角()A、等于180。
B、大于180C、大于90°,小于180D、小于90°答案: C3、下述关于缓燃期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缓燃期内由于燃烧速度缓慢,而使大量空气过剩B、缓燃期内缸内温度上升到最高循环温度C、缓燃期为可控燃烧阶段D、从放热规律观点此阶段称扩散燃烧阶段答案: A4、降低()不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A、预胀比B、定压加热量C、放热量D、定容加热量答案: D5、螺旋桨主要结构参数中有()A、进程比B、螺距比C、滑失比D、桨的重量答案: B6、轴系校中状态检查不包括()A、轴系中心线偏差程度检查B、尾轴与中间轴同轴度误差检查C、中间轴与推力轴同轴度误差检查D、尾轴与螺旋桨几何中心线同轴度误差检查答案: D7、对于可调螺距螺旋桨,采用的螺距越小,则在相同转速下的推力越(),转矩越()A、大/大B、小/小C、大/小D、小/大答案: B8、在船舶使用的滑动式推力轴承中,设置压板的目的是()A、推力块形成油膜B、防止推力块跟随推力环转动C、滑油供应正常D、冷却推力块答案: B9、活塞环表面喷镀钼的目的是()A、提高耐磨性B、提高弹性C、加速磨合D、防止黏着磨损答案: D10、能够广泛应用到船舶主机及柴油发电机组的调速器是()A、极限调速器B、定速调速器C、双制式调速器D、全制式调速器答案: D11、水润滑尾轴承的填料函式密封装置中()容易损坏A、填料B、尾轴C、铜套D、压盖答案: A12、柴油机采用贯穿螺栓把气缸体、机架和机座连在一起,其中承受气体拉应力的部件是()A、气缸体B、机架C、机座D、贯穿螺栓答案: D13、磁翻板液位计的特点()A、只能实现现场观测B、属于非接触式测量C、不需要定期清洗D、需在油位计与油柜之间安装自闭阀答案: B14、一般而言,柴油机燃烧室部件中表面温度最高的零件是()A、排气阀B、气缸盖C、气缸套D、活塞答案: A15、在增压系统中设置空气冷却器的作用不是()A、增大功率B、提高热效率C、降低热负荷D、提高扫气压力答案: D16、在船上,用喷灯将用过的紫铜垫加热至6000C左右后,再放在水中冷却这种操作属于()A、淬火B、再结晶退火C、低温退火D、完全退火答案: B17、开式海水系统设两个以上的海底阀,分高位和低位,船舶进港后,使用()海底阀;在海上航行时,多使用()海底阀A、高位/高位B、高位/低位C、低位/高位D、低位/低位答案: B18、对气阀重叠角的正确认识是()。
11规则船员考试大纲

11规则船员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11规则船员考试旨在确保船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家海事法规的要求。
考试内容涵盖船舶操作、安全、环保及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以确保船舶安全运营和船员个人安全。
二、考试内容概述1. 船舶基础知识- 船舶结构与分类- 船舶设备与系统- 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2. 航海学- 航海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航海图的阅读与应用- 航线规划与导航3. 船舶操作与管理- 船舶操纵与避碰规则- 船舶日常管理与维护- 船舶应急操作与事故处理4. 安全与环保-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 船舶防污染措施- 个人安全与急救技能5. 法律法规- 国际海事法规- 国家海事法规- 船员权益与责任6. 船舶通信- 船舶无线电通信原理- 通信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通信程序与规则7. 船舶安全设备- 救生设备的种类与使用- 消防设备的种类与操作- 应急设备与逃生演练8. 船舶货物操作- 货物装卸与绑扎- 货物管理与记录- 特殊货物操作注意事项9. 船舶机械与电气系统- 船舶机械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 船舶电气系统的原理与维护 - 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10. 船舶人员管理- 船员的职责与分工- 船员培训与考核- 船员健康与福利11. 船舶环境与社会责任- 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船舶环境保护措施三、考试形式与方法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实操两部分,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实操则评估考生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考试形式可能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以及实际操作考核。
四、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考生应系统地学习考试大纲中的所有内容,确保没有遗漏。
2. 重点掌握: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考生应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3. 实操练习:考生应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75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11规则考试大纲11

2.5.4增压器的检修
2.5.4.1 增压器主要零件损坏形式及检修
2.5.4.2 增压器振动的原因和检修
2.5.4.3 增压器拆装和校中测量
2.5.4.4 增压器转子的平衡试验
2.6船舶动力系统
2.6.1燃油系统
2.6.1.1燃油系统的组成
√
√
2.6.1.2燃油的驳运和净化
√
√
1.2.7.2应力集中的机理
√
√
1.2.7.3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影响
√
√
1.2.7.4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
√
√
1.2.7.5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
√
√
1.3 机构与机械传动
1.3.1平面连杆机构
1.3.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运动特点及其在轮机和典型机械中的应用
√
√
1.3.1.2其它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形式和应用
√
√
2.2.9连杆
2.2.9.1连杆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
√
2.2.9.2连杆的要求和材料
√
√
2.2.9.4十字头式柴油机连杆和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
√
2.2.9.5连杆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
√
2.2.10曲轴和主轴承
2.2.10.1曲轴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
√
2.2.10.5正置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
2.2.10.6倒挂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
2.5.1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2.5.1.1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2.5.1.2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
√
2.5.2柴油机的换气机构
2.5.2.1气阀机构的结构形式、功用和工作条件
霸道老轨船员考试题库船舶电气与自动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大纲熟悉训练11科目:船舶电气与自动化适用对象: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与磁力线相垂直的横截面S上的磁通中Φ=______。
A. B/SB. B+SC. B-SD. BSD解析:磁通Φ是穿过某一截面S的磁力线总数,在均匀磁场中,磁通等于磁感应强度与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的某一面积的乘积。
2.船舶在停港期间,应该闭锁报警的参数是______。
A. 辅锅炉危险低水位B. 辅锅炉安全保护高汽压C. 运行中发电机原动机低油压D. 主机滑油低油压D解析:船舶在停港期间,由于主机处于停车状态,主机的冷却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等均停止工作,与这些系统相关的参数都会出现异常。
因此,有必要对与这些系统有关的监视点进行报警闭锁。
3.图示为______的符号图。
A. 基本RS触发器B. 可控RS触发器C. JK触发器D. D触发器C解析:输入端有J、K端的,是JK触发器。
4.主机遥控系统模拟实验装置的主要作用,不包括______。
A. 显示遥控系统的工况B. 检查遥控系统的各种参数C. 检查遥控系统的各种功能D. 诊断和排除主机故障D此题暂无解析。
5.使用气敏半导体元件检测易燃气体时,若周围空气中有敏感气体存在,半导体的电阻值______。
A. 随气体温度增高而变大B. 随气体浓度增高而变大C. 随气体温度增高而变小D. 随气体浓度增高而变小D解析:气敏半导体元件需要在加热电阻丝通电加热下保持对空气中氧可逆吸附所需的温度,即加热电阻丝上电压不变,保持温度恒定,则气敏半导体的氧吸附量保持不变,从而在清洁的空气中,半导体的电阻值不变。
若周围空气中有敏感气体存在,由于气体分子把阳离子吸附在导体表面上,半导体的电阻值就随气体浓度增高而变小。
6.软启动器是一种电机控制装置,下列对其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软启动器建立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上,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B. 软启动器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晶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C. 软启动器控制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导通角使被控电机的电源电压按不同的要求而变化D. 软启动器均采用可调式自耦变压器原理调整电机起动电压D解析:软启动器主要由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晶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构成,可实现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不同于可调式自耦变压器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其使用
1.3.2.2 凸轮和从动件的类型及凸轮机构
的特点 1.3.3 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使用及特点
1.3.4 摩擦轮传动
1.3.4.1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
特点 1.3.4.2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
1.3.4.3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
1.3.4.4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及其影响 因素
2.2.3 活塞及活塞的检修 2.2.3.1 活塞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2.2.3.3 筒形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2.3.4 十字头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2.3.5 活塞外圆表面的磨损检测和修 复方法(活塞的测量和圆度误差 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
体用钢 的分类、 牌号、 性能和使
√
用
1.4.5.2 铸铁的分类、 牌号、 性能和使用
√
8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大纲 1.4.5.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 号、性能和使用
1.5 船机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1.5.1 摩擦 1.5.1.1 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 零 件金属表面层的结构 1.5.1.2 摩擦的种类及机理 1.5.2 磨损 1.5.2.1 磨损指标、磨损规律及磨合 1.5.2.2 磨损的种类及其机理 1.5.3 润滑 1.5.3.1 润滑的分类、机理 1.5.3.2 润滑剂
8203√ √ √
√ √ √
√ √ √ √
√ √
√ √ √ √ √
√ √
8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大纲
2.2.1.3 十字头式柴油机的结构
2.2.2 燃烧室部件 2.2.2.1 燃烧室部件 的组成 2.2.2.3 燃烧室部件的结构特点 (薄壁强 背,钻孔冷却的特点)
√
1.4.2.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
1.4.3 铁碳合金相图
1.4.3.1 特征点线区
√
1.4.3.2 成分、组织性能的相互转换关系
√
1.4.4 钢的热处理
1.4.4.2 热处理工艺及使用 (退火、正火、 √
淬火、回火)
1.4.5 常用材料
1.4.5.1 船舶常用钢: 碳钢、 合金钢、 船
1.2.7.3 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的影响
1.2.7.4 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 1.2.7.5 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
1.3 机构和机械传动
1.3.1 平面连杆机构
1.3.1.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运动 特点及其在轮机和典型机械中 的使用
1.3.2
1.3.1.2 其它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形式 和使用
1.2.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 形
1.2.1.2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 1.2.1.3 载荷、内力和应力
1.2.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轴向拉伸 和压缩、剪切变形、扭转变形、
弯曲变形 1.2.7 应力集中
1.2.7.1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应力 重新均匀分布等概念
1.2.7.2 应力集中的机理
8203
√ √
√ √ √ √
√ √ √ √ √
√
√
√ √ √
√ √ √ √
8204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大纲 1.3.5 带传动 1.3.5.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传动带 的类型、三角带和平型带传动的比 较 1.3.5.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打滑、 带传动 的传动比 1.3.5.3 带传动失效形式的分析、 影响带传 动能力的因素的分析 1.3.6 链传动 1.3.6.1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基本 组成 1.3.6.2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平均传动比和 运动的不均匀性 1.3.7 齿轮传动 1.3.7.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3.7.2 齿轮的失效形式 1.3.8 蜗轮蜗杆传动 1.3.8.1 蜗轮蜗杆传动的组成及特点 1.3.8.2 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和中心距 1.3.8.3 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 1.3.9 液力传动 1.3.9.1 液力传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3.9.2 液力传动的基本类型、 液力变矩器 和液力偶合器的工作特点 1.3.9.3 液力传动的特点及主要用途
《主推进动力装置》适任测试大纲
8203 :3000KW及以上船舶二 / 三管轮 8204:750KW-3000KW船舶二 / 三管轮
测试大纲
1 基础理论知识
1.1 理论力学
1.1.1 力学基础 1.1.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刚体、平衡、
运动、力的三要素、力偶
1.1.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1.2 材料力学 1.2.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1.6 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 1.6.1 化学腐蚀及其防护
1.6.1.1 化学腐蚀的特点、分类及其机理 1.6.1.2 柴油机零件的化学腐蚀 1.6.1.3 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 1.6.2 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护 1.6.2.1 电化学腐蚀原理和腐蚀电池的种类 1.6.2.2 船上常见的电化学腐蚀 1.6.2.3 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1.6.3 穴蚀 1.6.3.1 穴蚀的定义、特征及其机理 1.6.3.2 气缸套穴蚀的机理及防止气缸套穴蚀
破坏的措施 1.6.3.3 燃油系统零件的穴蚀 1.6.3.4 轴瓦和螺旋桨的穴蚀等 1.7 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 1.7.1 疲劳破坏的特征、 种类以及机械疲劳机理 1.7.2 影响疲劳破坏的因素 1.7.3 高温疲劳和热疲劳 2 船舶柴油机 2.1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2.1.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1.1.1 柴油机的基本概念 2.1.1.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1.1.3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1.1.4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 2.1.1.5 柴油机增压的概念 2.2 柴油机主要部件及检修 2.2.1 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2.2.1.1 现代船用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2.2.1.2 筒形柴油机的结构
1.4 金属材料及其工艺 1.4.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4.1.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1.4.1.2 金属材料工艺及其性能 (冷加工
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 1.4.2 金属学基础
8203
√
√ √
√ √
√ √ √ √ √ √ √ √
√ √
1.4.2.1 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
√
1.4.2.2 合金和合金的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