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421f8c9cfe4733687e21aad1.png)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2、中国人民大学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2、《劳动经济学》赵履宽中国劳动出版社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山东大学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华中科技大学设在社会学系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初试: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
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2、《社会学概论》杨心恒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3、《社会学概论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4、《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5、《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11、厦门大学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参考书目: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有硕士点的二本院校汇总
![有硕士点的二本院校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5f902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1.png)
有硕士点的二本院校汇总硕士点的二本院校汇总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二本院校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进一步深造的重要选择。
虽然二本院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相较于一本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硕士点,为许多同学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拥有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意义。
1. 西南大学(重庆市)西南大学拥有来自自然科学、工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硕士点。
该校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
同时,西南大学致力于与国内外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机会。
2. 同济大学(上海市)作为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同济大学在二本院校中也设有一些硕士点,包括土木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等。
同济大学在工程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在校师资力量雄厚,使得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具备一定的优势。
3.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内数一数二的工科院校,也设有多个硕士点。
该校在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的硕士点主要集中在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
该校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实力,同时也注重与产业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受到许多学生的青睐。
总的来说,虽然二本院校的硕士点相对于一本院校较少,但其实力和培养质量并不容小觑。
同学们在选择二本院校的同时,可以综合考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学科交叉等因素,寻找适合自己的深造机会。
不管是选择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和实力做出明智的选择。
只要在深造的道路上保持积极与努力,无论是哪所院校,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科目详细列出
![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科目详细列出](https://img.taocdn.com/s3/m/f65eb40feff9aef8941e0677.png)
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科目详细列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武大、北大、清华、浙大、厦大、南开、南大、中山、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华东师范、华东政法、东南、中南财政、华中科大、川大、西南财经、西南政法、北京交通、北京理工、北师大、吉大、辽大、山大。
你多能想到的好学校都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甚至部分二本院校都有。
考研科目各个学校不一样,你确定好学校之后可到各个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除了浙大都不考数学,专业课社会保障理论是必考的,占150分。
专业基础有考管理学的、公共管理的、社会学的、还有经济学的,各个学校不一样。
其中人大和武大最好,录取线会高一些,竞争压力很大。
其他学校专业实力排名没有意义,主要看学校综合实力、地方影响力和个人偏好。
以下是部分院校参考书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2 社会保障经济与金融03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0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06 保险与保障07 风险管理08 企业年金09 农村社会保障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630公共管理学④862社会保障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劳动经济学②保险经营与管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无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_ 01社会保障理论_ 02社会保险_ 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5德语③729社会学理论或731社会政策原理④872社会保障学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修订本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12 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社会保障政策02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制度01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经济学02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③625社会保障概论④871宏观经济学872公共管理学(201、202、203选一)(871、872选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04.625社会保障概论丁建定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5.625社会保障概论吴中宇著《社会保障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07.871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08.872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公共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 4 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 -- 社会保障02 -- 社会政策初试科目:101 -- 思想政治理论(多选一科目) --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 203-日语641 -- 社会保障概论806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试备注:同等学力加试:1.社会统计学 2.行政管理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初试641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第2版),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版),吴鹏森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2b2babf705cc175427094b.png)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一. 学院内部信息介绍1.1 学院实力分析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
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在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劳动人事学院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5年首创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年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在我院诞生;2001年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以来在国内开启了劳动关系本科以及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先河。
迄今已拥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研室);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劳动科学学术资料研究中心、劳动科学实验室和在职培训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四个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院聘兼职教授17人,返聘教授8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2人。
另有来自美、英、德、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近20位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全日制学生98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留学生66人),硕士生249人(留学生2人),博士生93人(留学生2人)。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是新世纪以来劳动人事学院所大力倡导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https://img.taocdn.com/s3/m/30f079d2e518964bcf847cb4.png)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改革等不同时期,各国根据各自的政治、经济和人口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一、关于选择学校
一个学校好不好考,确实有的时候是要看一看它的名气,在全国的排名。
显然名气越大的学校难度要大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考这样有名气的学校,必然会碰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竞争者,所以它不是难在试卷的难度上,而是难在你与很多优秀的人在共同竞争上。
那么既然这个学校优秀,那么你又想就这样的学校,你也必须要去承受这样的竞争压力。
二、2019社会保障专业院校排名
三、备考
首先,重视教材,认真看,至少3遍。
其他参考书籍尽量多看,开阔。
研招信息
![研招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ea7fe41d0b4e767f5acfce3b.png)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自主划线院校的校线意义
一般来说,自主划线院校大部分专业的线会比国家线高一点,个别专 业会低一些,但总的来说,自主划线院校的专业课题目难度和别的院校也 有区别,实际上分数线的意义在于实际操作层面。 每年的划线工作都是在初试成绩统计结束后、复试名单公布前进行的, 34所自主划线的分数线会比国家线早一步公布,他们制定分数线的参照 就是本校考生的成绩情况,所以比较有针对性。34所分数线全部下来后, 国家线才确定和公布,有消息认为国家线的确定会以34所的分数线情况 作为参照,从经验来看不无道理。 具体到招生,一般来说,34所能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不会大量超过他 们的招生名额,如果当年大家普遍成绩偏高,分数线就会比较高,这样, 分数未过线的考生可以及时准备调剂,国家线比34所线稍低的意义在于, 以34所为第一志愿的考生一旦落榜,只要成绩不是太差还有机会调剂去 非34所的院校。 而国家线,相对来说是一个下限,只能说总分和小分低于国家线的考 生没有资格进入复试,但绝不保证进入复试的一定录取,复试还会刷人。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6社会学概论 ④845社会保障学 复试科目 ⑤F090社会福利与劳动就业综合
沪宁杭地区——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社会保障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04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④826公共部门管理(社会保障学) 复试科目 1、西方经济学(笔试) 2、综合(面试)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31社会统计学 ④885社会保障 复试科目 社会保障政策 历年分数线:2010(360)-2011(350)-2012(375)
大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题库与答案
![大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ee2c8b7360b4c2f3f6487.png)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
收藏A. 4B. 2C. 5D. 3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关于就业歧视,表述不正确的为?收藏—A.与公平就业原则背离B.与平等待遇原则背离C.内容非常广泛D.不应有例外规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劳动行政相对人不包括?收藏A.劳动者B.劳动行政主体C.用人单位D.劳动服务主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关于惩戒权,表述错误的是?收藏A.要遵循一定的原则B.要受到程序限制C.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理》D.要受到实体限制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年,应订立不定期劳动合同收藏A.15B.10C.18D.20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职工参与制度在许多国家盛行于?收藏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收藏A.社会福利B.社会优抚C.社会救济D.社会保险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颁布时间为?收藏]A.1349 年B.1839 年C.1848 年D.1804 年正确答案:A普通立案程序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个工作日完成收藏A.30B. 60C50D.40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关于劳动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不正确的为?收藏」A. 自由流动受法律保护B. 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C. 劳动者年满16周岁D. 可以以户籍为由进行限制回答正确!正确答案:D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几年?收藏]A. 4B. 2C. 1D. 3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法的责任,错误的为?收藏A. 法定责任B. 客观责任C. 单方责任D. 约定责任回答正确!正确答案:D我国国家机关的工资分配方式?收藏」A. 单方自主确定B. 立法确定C. 自主协商或单方自主确定D. 自主协商确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权的区别,不正确的选性项为?收藏]A. 意义不同B. 内容不同C. 属性不同D. 根据不同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为不超过?收藏]A. 6个月B. 1个月C. 2个月D. 3个月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即时辞职属于?收藏]A.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B. 协议解除C. 单方解除D. 劳动者单方解除回答正确!正确答案:D职工福利委员会()。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caf93c30eefdc8d376ee32e4.png)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否 否
是 是 是 是
(10128)内蒙古工业大学 (10128)内蒙古工业大学 区 (15)内蒙古自治 (15)内蒙古自治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区 (15)内蒙古自治 (15)内蒙古自治 (10136)内蒙古民族大学 (10136)内蒙古民族大学 区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22)吉林省 招生单位所在省 招生单位名称 市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 (10140)辽宁大学 (10140)辽宁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145)东北大学 (10145)东北大学 (10159)中国医科大学 (10159)中国医科大学 (10161)大连医科大学 (10161)大连医科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6)沈阳师范大学 (10166)沈阳师范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0172)大连外国语学院 (10172)大连外国语学院 (10173)东北财经大学 (10173)东北财经大学 0173) (10176)沈阳体育学院 (10176)沈阳体育学院 (11258)大连大学 (11258)大连大学 (90040)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90040)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10183)吉林大学 (10183)吉林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193)吉林农业大学 (10193)吉林农业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1)北华大学 (10201)北华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 (10205)长春师范学院 (10205)长春师范学院 (10208)吉林体育学院 (10208)吉林体育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d5c3a7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5.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方向为适应国家社会保证事业的发展及医疗保险事业的必须求,劳作与社会保证专业依托于临床医学、卫生经济、卫生管理等相关优势学科发展而来。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养高,具有革新精神,掌握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劳作与社会保证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
同学在校期间将完成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掌握医学、经济学、保险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专业培养劳作与社会保证专业便是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作与社会保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该专业要求同学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作与社会保证理论及施行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就业前景劳作与社会保证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必须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状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证在稳定社会、保证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作就业问题和社会保证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作保证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证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确保。
4就业方向劳作与社会保证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证事业的急必须人才,具有长期稳定的就业潜力。
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作与社会保证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作与社会保证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作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作与社会保证方面的实务工作。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及其研究方向汇总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及其研究方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054e4c852458fb770b56d1.png)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暨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 (02)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01)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研究 (02)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其研究 (03)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01)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 (02)比较社会保障
(01)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 (0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险理论 (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03)企业年金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 (02)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 (03)弱势群体研究 (04)社会保障定量分析与信息系统开发 (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 (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民族地区社会保障 (02)劳动力市场完善 (03)非公有制劳动关系 (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5)社会保障与薪酬 (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02)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政策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农村社会保障 (03)劳动安全与工伤保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02)社会福利与救助 (03)比较社会政策
高校名称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黑龙江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辽宁大学
高校名称
研究方向
安徽财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基金
(03)农村社会保障
安徽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02)中国社会保障史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考研参考书目
![社会保障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b54f183df111f18582d05a05.png)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2、《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穆怀中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社会政策与法规》叶海平、李冬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劳动社会学教程》刘艾玉(袁方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南京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 初试: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2、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复试:社会保障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1、《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 3、《社会保障与管理》童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华东理工大学 设在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理论 2、社会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范伟达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0、四川大学
考试科目:1、管理学 2、西经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厉以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斯蒂格利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管理学》(第四版)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北京师范大学 设在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 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E 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西北大学 设在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 初试:1、西经 2、社会学(含社会研究方法) 复试: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齐海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现代社会心理学》周小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3、《社会学》 【美】戴维·波谱诺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现代社会学》 吴增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 5、《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杨小卿、刘星海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版 6、《经济学原理》【美】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吉林大学 设在哲学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 初试:1、社会保障理论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复试:综合(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学)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e6131a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d.png)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薪酬、劳动力生产力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问题的一门经济学科。
劳动经济学专业所涉及的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该专业在考研方向中备受青睐。
下面将介绍一些劳动经济学专业的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一、考研方向1.劳动力市场研究方向:研究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的流动、升降级等问题,以及政策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劳动力市场调查能力和政策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
2.薪酬研究方向:研究企业薪酬制度、薪酬分配中的公平、效率、激励等问题,以及政策对企业薪酬制度的影响。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薪酬制度设计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3.教育经济学研究方向:研究教育市场、教师招聘、薪酬制度、教育质量等问题,以及政策对教育经济的影响。
培养具有教育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能力的专业人才。
4.退休保障研究方向:研究退休保障中的政策、公平、效率等问题,以及政策对退休保障的影响。
培养具有退休保障政策设计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院校排名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经济学研究的先锋,其劳动经济学研究重点突出,成果丰硕。
学院有四个系别:应用经济系、产业经济系、经济历史系、数量经济系。
它们都都将劳动经济学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也非常高。
学院有五个系别,在政策制定、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等方向领域影响深远。
3.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重点高校之一。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
学院有劳动经济系和人口学系两个系别,现有在校研究生100余名。
4.人民大学: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有劳动经济系,该系的教师有世界知名的劳动经济学专家。
学院还设有产业经济、经济计量等研究方向,培养学生成为熟练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5.复旦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的实力很强,其劳动经济学研究项目就非常多。
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简介
![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6c9fc8202d276a200292ef8.png)
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院名称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代码
120404
专业名称
社会保障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的理论方法可供运用。通过理论创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各领域所面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输送社会保障高级专业人才。
辩。课程包括公共课3门,7学分;学科基础课3门,8学分;专业主干课4门,12学分;专业方向课3门,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四、培养方案
以提高理论创新、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科研工作为中心,采取系统授课、专题讲座、自学、讨论、导师个别指导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
导师队伍状况
吴宏洛教授,女,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陈少晖教授,男,1962年生,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魏澄荣研究员,男,1959年生,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吴贵明教授,女,1965年生,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鄢奋副教授,男,1968年生,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学、劳动经济学。
学科带头人签名:吴宏洛
学院分管领导签名:学院盖章:
2011年8月21日
注:本表(包括电子文件)须于7月5日前与招生专业目录一起送交研究生处招生科。
二、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社会保障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劳动就业问题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国别研究、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口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等。
全国各院校硕士点专业和博士点专业汇总
![全国各院校硕士点专业和博士点专业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26852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f.png)
全国各院校硕士点专业和博士点专业汇总硕士点专业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
2. 电子与通信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射频技术等方向。
3. 材料科学与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性能与表征等方向。
4. 机械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方向。
5. 经济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经济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方向。
博士点专业1. 物理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物理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向。
2. 化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化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方向。
3. 生物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向。
4. 数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向。
5. 文学: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文学领域的高级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向。
不同院校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专业设置各有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在专业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
总结来看,硕士点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经济学等领域,而博士点专业则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和文学等领域。
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
全国社会学本、硕、博士点大全
![全国社会学本、硕、博士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3671acaba0d4a7302763ac0.png)
全国社会学本、硕、博士点大全全国社会学本、硕、博士点大全(2012版)发布时间:2010-3-28 文章访问(1153)次1、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东北区(11)——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哈工大、黑龙江大学、哈工程、黑龙江省社科院——沈阳师大、东北财大——内蒙古师大华东区(30)——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南师大、南农、南航、南理工、苏大、江苏省委党校——上海大学、复旦、华东理工、华东师大、同济、上海财经、上海师大、上海社科院——山东大学、济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厦门大学、福建师大、福州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大——浙江师大、浙江大学——江西财大、赣南师院华中区(9)——华中科技、华中师大、武汉大学、华中农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郑州大学华北区(21)——北大、人大、清华、中央民族、中国农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大、北师大、北科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央党校、北京市委党校——南开大学、天津师大、天津理工——山西大学、山西师大——河北大学华南区(6)——中山大学、广东省社科院——广西大学、广西师大、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西北区(7)——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大——兰州大学、西北师大、西北民族大学西南区(10)——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备注:以上截止2011年3月全国第11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后,不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因其代码非030301),共计94个招生单位,全部仔细核对过,尽请放心使用。
2、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第3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1986,批准年限,下同):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第4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1990):南开大学(随即因故撤销,未实际招生)第5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1993):中国人民大学第6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1996):南京大学第7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1998):南开大学第8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2000):上海大学、中山大学第9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2003):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第10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2006):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华中科技、厦门大学、河海大学第11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2011):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3、博士后流动站12个:北大(1986);社科院、人大(1998);南大、南开、上大(2003);中山、复旦、清华(2007);华中师大、吉大、华东理工(2009)4、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大,200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大,2000)5、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大(1988);人大(2002);南大、上大(2007)6、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大、人大(2007)7、本科点:94个(截至2012年3月)东北区(14)——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华东区(27)——上海大学(大类招生)、复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同济、华东政法、上海政法、上海财经——南京大学(大类招生)、东南大学(大类招生)、南农、南师、江南大学、苏大(隔年招生)——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获批,但未实际招生)——浙江大学(大类招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理工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类招生)——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区(12)——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大类招生)、湘潭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华北区(16)——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类招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类招生)、中华女子学院——山西大学(隔年招生)、山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南区(7)——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西北区(10)——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大(隔年招生)、延安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青海师大(2006年获批,但未实际招生)——新疆大学(隔年招生)——宁夏大学西南区(8)——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警察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国际合作: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06年开始招生,未计入上述统计)附录1:历年社会学本科点设立情况(当年批准,第2年开始招生)批准年度开设学校累计总加1980 上海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3 3 1981 中山大学(1984年开始招本科生) 1 4 1982 北京大学 1 5 1983 山东大学(1986年开始招本科生) 1 6 1986 武汉大学(当年就开招本科生)、复旦大学 2 81987 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沈阳师大(后停招,1993年重建)3 111988 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贵州民族学院 3 14 1989 吉林大学 1 15 1990 01991 01992 华中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2 17 1993 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杭州大学(已并入浙大) 2 19 1994 中国农业大学 1 20 1995 兰州大学、山西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4 241996 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 3 27 1997 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31 1998 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2 331999 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4 372000 东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5 422001 云南民族大学 1 432002 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7 502003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10 602004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4 642005 清华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湖北民族学院(04年开始招生,05年教育部追认批准)、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无正式批文,但一直在招生)9 732006 山西师范大学、四川警察学院、青海师范大学 3 762007 华东理工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延边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5 812008 北京工业大学、南昌理工学院 2 832009 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延安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华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7 902010 黑龙江科技学院、四川外语学院 2 92 2011 宁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 2 94附录2: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点(58个,截止2010年10月)1 安徽大学2 安徽师范大学 2010年新增3 北京大学4 北京师范大学5 长春工业大学6 福建师范大学7 福州大学 2010年新增8 复旦大学9 广西师范大学10 广西师范学院 2010年新增[size=+0]11 贵州大学12 河北大学 2010年新增13 河海大学 2010年新增14 华东理工大学15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新增16 华中科技大学17 华中农业大学18 华中师范大学19 吉林大学20 吉林农业大学 2010年新增21 江西财经大学22 兰州大学 2010年新增23 辽宁大学 2010年新增24 内蒙古师范大学25 南京大学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年新增27 南京理工大学 2010年新增28 南京农业大学 2010年新增29 南京师范大学 2010年新增30 南开大学31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32 山东大学33 陕西师范大学 2010年新增34 上海大学35 沈阳师范大学 2010年新增3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7 四川大学38 苏州大学39 武汉大学40 武汉科技大学 2010年新增41 西北大学42 西北民族大学 2010年新增4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年新增44 西北师范大学45 西南财经大学 2010年新增46 西南大学47 厦门大学48 云南大学 2010年新增49 云南民族大学 2010年新增50 浙江师范大学51 郑州大学52 中国人民大学5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54 中南大学 2010年新增55 中南民族大学 2010年新增56 中山大学57 中央民族大学 2010年新增58 重庆大学 2010年新增附录3:社会学(030301)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截止2011年3月)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山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2011新增)华东理工大学(2011新增)华中科技大学(2011新增)吉林大学(2011新增)南京大学(2011新增)上海大学(2011新增)中央民族大学(2011新增·原人类学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2011新增·原人口学博士点)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破格新增·原一级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2011新增)北京市委党校(2011新增)东北师范大学(2011新增)福建师范大学(2011新增)贵州民族学院(2011新增)黑龙江大学(2011新增)黑龙江省社科院(2011新增)湖南师范大学(2011新增)华东师范大学(2011新增)吉林大学(2011新增)济南大学(2011新增)江苏省委党校(2011新增)江西财经大学(2011新增)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新增)南京农业大学(2011新增)南京师范大学(2011新增)山东大学(2011新增)山西大学(2011新增)山西师范大学(2011新增)陕西师范大学(2011新增)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新增)沈阳师范大学(2011新增)四川省社科院(2011新增)苏州大学(2011新增)天津师范大学(2011新增)武汉大学(2011新增)西安交通大学(2011新增)西北大学(2011新增)西北民族大学(2011新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新增)西北师范大学(2011新增)西南大学(2011新增)云南师范大学(2011新增)浙江师范大学(2011新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新增)中国政法大学(2011新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新增)中央财经大学(2011新增)中共中央党校(2011新增)广西师范学院(2011新增·原民俗学硕士点)上海师范大学(2011新增·原民俗学硕士点)赣南师范学院(2011新增·原民俗学硕士点)西南财经大学(2011新增·原人口学硕士点)广东省社科院(2011新增·原人口学硕士点)东南大学(2011破格新增·原社会学本科点)重庆工商大学(2011破格新增·原社会学本科点)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安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国内社会学硕士、博士点大全2006-08-24 15:51 点击次数:6486来源:中国在职研究生网东北区:吉林大学、沈阳师大、哈工程、哈工大、内蒙古师大、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社科院、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区:安徽大学、福建师大、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师大、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大、南航、河海、南理工、南农(与江苏社科院联合培养)、上海社科院、安徽师大、江苏省委党校、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大、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区:湖南师大、华中农大、华中师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区:山西师大(与山西社科院联合培养)、山西大学、北大、清华、南开、中央民族大学、北师大、人大、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央党校、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区:中山大学、广西师大、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北区:陕西师大、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民大、西北大学、西北师大、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社科院、西南大学(原西南师大)、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备注:1、以上截止2006年1月25日教育部“第十批学位授权学科名单”公布后,其中不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因其代码非030301),共计87个招生单位,全部仔细核对过,尽请放心使用。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ee76f2717fd5360cba1adbdd.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研究方向安徽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基金(03)农村社会保障安徽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中国社会保障史(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北京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福利(03)社会工作(04)社会政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1)社会政策北京交通大学(01)社会保险(02)就业与失业保险(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长春工业大学(01)社会保障资源管理研究(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03)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0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02)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03)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04)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05)社区社会保障研究东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03)社会保障管理东北财经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东北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02)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社会保障精算研究东南大学(01)医疗保险统计与精算(02)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0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01)劳动经济学(02)社会保障学(03)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01)社会保障广西民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广西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保障法贵州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律研究(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发展(0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河北大学(01)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02)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河北经贸大学(01)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0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河海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社会救灾救济管理(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4)老年社会保障河南大学(01)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02)工会建设与劳动关系(03)就业与社会保障基金黑龙江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湖南师范大学(01)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华东理工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比较社会保障制学(03)社会保障基金及管理(04)社会保障研究方法(05)劳动关系华东政法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02)社会保障理论(03)社会保障制度(04)社会保障经济学(05)社会保障管理学华中农业大学(01)农村社会保障(02)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华中师范大学(0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3)中外社会保障制度化吉林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劳动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江西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03)社会救助与福利政策辽宁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南昌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应用(02)社会保障政策研究(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南京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社会福利(03)社会政策(04)劳动人事管理(05)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南京农业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劳动与就业保障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02)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03)劳动与就业南开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老年社会保障(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山东财政学院(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山东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政策山东经济学院(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02)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03)住房社会保障研究山西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学硕士点院校名单
![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学硕士点院校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fb45216b58fafab069dc0265.png)
社会保障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博士点: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硕士点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划线高校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
![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b2cfa3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d.png)
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2022年新增31个本科专业,劳动教育专业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呢?小编收集了详细信息,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劳动教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增专业审批,成为全国首批设置该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加强劳动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着力推动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同时,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己任,在天津市教育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学校筹备开设劳动教育专业,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重要支撑。
劳动教育专业设在职业教育学院,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专门的劳动技术技能,适应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劳动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近些年,国家对学校的改革正在有序进行,劳动教育是重点。
劳动教育注重结合学科和专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让专业建设接地气的重要机制。
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专业,专业建设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及时修正。
同时,劳动还能激发创新。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所有,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不错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的工作。
劳动教育专业是2021年高等学校本科新增的专业之一,修业年限是四年,属于教育学类专业。
它的专业课程暂时未知,但它是教育学类专业,课程里大多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研究方向
安徽财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基金
(03)农村社会保障
安徽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02)中国社会保障史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北京大学
(01)社会保障
(02)社会福利
(03)社会工作
(04)社会政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1)社会政策
北京交通大学
(01)社会保险
(02)就业与失业保险
(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北京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
(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
长春工业大学
(01)社会保障资源管理研究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03)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0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
(02)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
(03)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
(04)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
(05)社区社会保障研究
东北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03)社会保障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
(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0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02)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5)社会保障精算研究
东南大学
(01)医疗保险统计与精算
(02)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
(0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01)劳动经济学
(02)社会保障学
(03)人力资源管理
复旦大学
(01)社会保障
广西民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
(03)社会保障法
贵州大学
(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律研究
(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发展
(0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河北大学
(01)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
(02)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
河北经贸大学
(01)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0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
(0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河海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02)社会救灾救济管理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4)老年社会保障
河南大学
(01)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
(02)工会建设与劳动关系
(03)就业与社会保障基金
黑龙江大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湖南师范大学
(01)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0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华东理工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
(0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比较社会保障制学
(03)社会保障基金及管理
(04)社会保障研究方法
(05)劳动关系
华东政法大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
(01)社会保障政策
(02)社会保障理论
(03)社会保障制度
(04)社会保障经济学
(05)社会保障管理学
华中农业大学
(01)农村社会保障
(02)中外社会福利思想
华中师范大学
(0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
(03)中外社会保障制度化
吉林大学
(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
(02)劳动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江西财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03)社会救助与福利政策
辽宁大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南昌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应用
(02)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南京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02)社会福利
(03)社会政策
(04)劳动人事管理
(05)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南京农业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02)农村社会保障
(03)劳动与就业保障
南京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02)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
(03)劳动与就业
南开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老年社会保障
(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山东财政学院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02)农村社会保障
(03)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
山东大学
(01)社会保障
(02)社会政策
山东经济学院
(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
(02)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
(03)住房社会保障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太多了你去我博客看吧
有很多社保的资料/smile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