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岳麓版) 第4课 第4课时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第4课_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
1.军事上: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没军功的亲族不再拥有世 袭爵位.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 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②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度.
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 军队的战斗力。 ③编制什伍组织(户籍制度)
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全民皆兵)
兵马未动,粮草 先行。商鞅有什么高 招来发展经济,支撑 秦国这架庞大的战车 的?
材料二:
材料三: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商鞅面临一个怎样风雷激 荡的社会大转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政治: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
改革的思想武器
时代主题:大动荡、大变革
2. 秦国形势:秦落后,需增强国力
3. 变法准备:
(条件)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 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 商鞅来秦
一、变法背景 1. 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
2. 秦国形势:秦落后,需增强国力
3. 变法准备:①秦孝公广纳贤才
重农抑商,其深远影响有:
积极: 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为防止地方权力过 大,出现犯上作乱的现 象,商鞅在政治上采取 了哪些措施?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
3.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①废分封,行县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 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优质课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 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背景—我为之焦虑的秦国
我们跟随商鞅一起走入公元前4世纪那 个风雷激荡、大变革、大发展处于春秋战 国时代的秦国。
2)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材料三:颁布秦律,盗窃牛马者死罪,弃灰于道路
者在过去被斩脚趾,此3)时轻要被罪处重以刑死,刑强。化法律意识
七嘴八舌话改革
内容
作用
1.建立县制
强化中央集权
政 治 2.推行什伍
连坐制度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3.轻罪重刑,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强化法律意识 过于严苛易导致暴政
内容—我为之奋斗的秦国
七嘴八舌话改革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 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 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
内容
军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事 实行军功爵制
作用
作用: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建立什伍组织
回顾这个时代有哪些新变化?
思维整合 背景—我为之焦虑的秦国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1)经 济: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2)政 治: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3)阶 级: 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 4)思 想: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指导思想。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垦荒
材料三: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 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背景—我为之焦虑的秦国
我们跟随商鞅一起走入公元前4世纪那 个风雷激荡、大变革、大发展处于春秋战 国时代的秦国。
2)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材料三:颁布秦律,盗窃牛马者死罪,弃灰于道路
者在过去被斩脚趾,此3)时轻要被罪处重以刑死,刑强。化法律意识
七嘴八舌话改革
内容
作用
1.建立县制
强化中央集权
政 治 2.推行什伍
连坐制度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3.轻罪重刑,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强化法律意识 过于严苛易导致暴政
内容—我为之奋斗的秦国
七嘴八舌话改革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 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 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
内容
军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事 实行军功爵制
作用
作用: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建立什伍组织
回顾这个时代有哪些新变化?
思维整合 背景—我为之焦虑的秦国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1)经 济: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2)政 治: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3)阶 级: 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 4)思 想: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指导思想。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垦荒
材料三: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战国初期,________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 强国力。 2.________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商鞅向秦孝公阐述
________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在秦孝
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1.秦国 2.秦孝公 3.法家
二、具体措施 1.军事方面 (1)实行军功爵制 ①内容:废除______,设立20个等级的_____。 ②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树立了 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2)建立什伍组织 ①内容: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 制。 ②作用:使秦国在_____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
1.(1)①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度 (2)②争霸战争
2.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 ①内容: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________的 合法性,允许____________。 ②作用:正式废除了________,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 发展。
(2)奖励耕织
①内容:对努力耕织的人进行奖励;对________或不 事劳作者进行惩罚;招徕无地的农民进行垦荒。
试比较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异同 (一) .背景、目的的相似性 1.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 势。 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 霸主。 (二) .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 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更加彻底。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 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 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削 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 发展;法治上,《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 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27张(共27张PPT)
问题:如何认识民族融合?
练习: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 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 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 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 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11, 2021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被动挨打的局面。
2.对历史发展----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①推动社会转型: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建立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
政治上,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下来.
②国家统一: 为秦统一中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性质上: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2、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 决定性步骤是( )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经典课件(共50张PPT)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 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结合材料思考,商鞅生活在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时代?
材料一:司马迁说:春秋之
中,“弑君三十六,亡国 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 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生活的时代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有一个人从 秦国的商地逃到秦国的边关,要逃到魏 国去,他想住旅店。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 客住宿,谁就要被连坐。
“作法自毙”
“嗟乎,为法之弊, 一至此哉。”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唉!自己当日颁布法令时, 又何曾想到自己会深陷此令。
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答: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么?
答:“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 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3)从上述材料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 历史作用。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要
求改革
吴起 军事: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统治者要富国强兵
改革成为 时代潮流
文化:“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
要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结合课文思考:处在春秋战国大环境下的秦国有 没必要变法?为什么?
一 、商鞅变法背景
必要性: 1、社会转型,诸侯争霸, 各国纷纷变法以富 国强兵; 2、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 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结合材料思考,商鞅生活在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时代?
材料一:司马迁说:春秋之
中,“弑君三十六,亡国 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 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生活的时代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有一个人从 秦国的商地逃到秦国的边关,要逃到魏 国去,他想住旅店。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 客住宿,谁就要被连坐。
“作法自毙”
“嗟乎,为法之弊, 一至此哉。”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唉!自己当日颁布法令时, 又何曾想到自己会深陷此令。
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答: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么?
答:“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 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3)从上述材料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 历史作用。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要
求改革
吴起 军事: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统治者要富国强兵
改革成为 时代潮流
文化:“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
要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结合课文思考:处在春秋战国大环境下的秦国有 没必要变法?为什么?
一 、商鞅变法背景
必要性: 1、社会转型,诸侯争霸, 各国纷纷变法以富 国强兵; 2、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 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课件(29张)
3)统一秦国度量衡
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 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最大?为什么?
商鞅新法规定,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 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 不事农作的,全家都要罚作官奴。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 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3、政治方面
范围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商鞅变法的特点 :
变法的 核心
农战 1)措施最全面、彻底;
2)历时最久;
法治 3)推行力度最大;
4)成效最明显;
一、变法的前夕 二、变法措施 三、变法的意义及影响
1、收富国强兵之效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 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①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新法适应了时 代发展的趋势。
②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人人遵守。 ③变法非常彻底,秦国社会已经沿着变法的 轨道向前发展而无法逆转。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如:刑法严酷,容易导致暴政
(2)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 意识的弱化
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 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秦孝公下《求贤令》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司马迁《史记》
公元前361年, 商鞅便带着李 悝的《法经》 ,只身入秦。
商鞅变法一开始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展开论战
在秦孝公 支持下,商鞅 与保守势力展 开论战,为变 法扫清了思想 障碍。
——《史记》
一、变法的前夕 二、变法措施 三、变法的意义及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17PPT)
—《—十八大分变以法来背秦重景要—灭文—献选秦编》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 本公即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明告天下,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其三《农爵论》,力本业,复其身、获爵; —— 变法内容——
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 新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课程标准: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公孙鞅(前390—前338)/卫鞅/商鞅
早年为魏宰相公叔痤家臣,痤 知其贤,未及进。病重对魏惠王说: 鞅少有奇才,可任为相。 王既不用,必杀之,勿令出境。
前361年,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 两次变法(-356、-350),执政约20 年,秦国大治,为秦统一六国奠基。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强秦九论》燃起秦国崛起图霸的熊熊烈火 今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思想文化和风俗领域:焚烧诗书、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政策。
②经济上: 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一见,说“帝道”空话,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强秦九论》燃起秦国崛起图霸的熊熊烈火 变法结局: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 变法内容——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 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③军事上:壮大了军事力量, 达到了富国强兵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 不中孝公之意。
了目的。 (2)孝公恢复霸业欲望
其三《农爵论》,力本业,复其身、获爵; —— 变法内容——
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 新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课程标准: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公孙鞅(前390—前338)/卫鞅/商鞅
早年为魏宰相公叔痤家臣,痤 知其贤,未及进。病重对魏惠王说: 鞅少有奇才,可任为相。 王既不用,必杀之,勿令出境。
前361年,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 两次变法(-356、-350),执政约20 年,秦国大治,为秦统一六国奠基。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强秦九论》燃起秦国崛起图霸的熊熊烈火 今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思想文化和风俗领域:焚烧诗书、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政策。
②经济上: 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一见,说“帝道”空话,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强秦九论》燃起秦国崛起图霸的熊熊烈火 变法结局: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 变法内容——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 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③军事上:壮大了军事力量, 达到了富国强兵 (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必要性)
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 不中孝公之意。
了目的。 (2)孝公恢复霸业欲望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 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 (共43张PPT)
为了取信于民, 变法的另一阻 商鞅想出了什么 好办法? ? 力来自什么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史记· 商君列传》
“南门徙木——树威信”
说服秦王, 获得支持。
论战权贵, 扫清障碍。
南门徙木, 取信于民。
一、秦国变法的历史背景
①客观上:
秦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
②主观上: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③人才上: 商鞅入秦并积极宣传变法
假如你是商鞅,面对秦国当 时的状况, 你会首先从哪个方 面入手呢?为什么?
面对血雨腥风的 残酷的兼并战争,商 鞅设计了什么谋略训 练出了一支秦国的虎 狼之师?
依据材料归纳出商鞅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 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 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一、秦国变法的历史背景
①客观上:
秦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
②主观上: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③人才上: 商鞅入秦并积极宣传变法 ④理论上: 法家学说的传播(指导思想)
措
施
作
用
军事
新法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 废除 制,奖励军功,实行军 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 功爵制度。 斗力。同时还打击了 ,树立了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设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编制 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 得到保证。
旁白: 公元前335年的一天,两位邻居正在聊天…… 甲:商鞅变法之后,我们秦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军 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了,现在我们是最强大的国家。 乙:国家是富强了,可是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很多 农民的土地都被地主强行买去了,农民只能靠给地主打 工维生了。 甲:商鞅变法后,我们的社会安定了很多,现在晚上睡 觉不关门都没人偷东西。 乙:可是老百姓还并不都这么认为,他们每天都战战兢 兢的,害怕一不小心犯了什么法而被割鼻子,甚至杀头。 你再看看现在路上行走的人,大部分都是脸上刺字的罪 犯。 甲:总之,我觉得商鞅是对的,我支持变法。 乙:既然变法对,那商鞅为什么最终被五马分尸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精品课件(69张)(共69张PPT)
2020/5/14
2、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2020/5/14
井田制废除的根本原因
铁犁铧
秦国是战国时期使用牛 耕技术最普遍的国家。 铁犁铧是利用牛力进行 深耕的利器,它的出现 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深 耕细作的新阶段。
2020/5/14
青铜牛尊
2、经济方面
3、政治方面
1)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2020/5/14
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国君 分 封 诸侯 制
诸侯国官吏
2020/5/14
国君 县 制
地方县吏
县令
分 管 县
县 丞
里
民
事
丞
令
史
史
县 尉
分 管 县
里
军
事
尉
史
2020/5/14
县制结构图
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 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 成为新的整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 免官员则使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 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 化了中央集权。
旧贵族:我们以前一生下来就是小贵族,吃穿不愁, 不用劳动,不用打仗,可以继承祖辈的爵 位和财产。
国君: 秦国如此落后,如果不能富国强兵,就 有被列国兼并的危机啊!
2020/5/14
面对血雨腥风的残 酷的兼并战争,商 鞅设计了什么谋略 训练出了一支秦国 的虎狼之师?
2020/5/14
2020/5/14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 秦国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以及和西戎、巴、 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 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 建立了14个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的仅5次,败北 仅4次。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即位以后, 统一战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仅用了10年时间,便 于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帝国,结束了长期以来 的诸侯分裂割据局面。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岳麓版选修1
(2)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废除 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人占有的合法性, 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 展。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度量衡等,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4)“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 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 政治保障,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易错提醒] 评价变法的成功与失败,不以变法者的 身世经历为标准,主要标准应是生产力,只要是顺应历史 潮流,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改革就应该给予肯定。
要点一 商鞅变法过程中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 一系列措施及成功原因 1.措施。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 由此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使新兴地主阶级 凭借军功参与国家政权,从而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 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通典· 食货》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 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 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 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 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 苦心也。 ——毛泽东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 “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 。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评论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 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诱”三晋之人的原因:要发展农业生产, 增强经济实力。 三晋之人会受商鞅之“诱”的原因: “利 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4)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5)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探究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 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 田宅……(使其)务本于内, 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 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 天下无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典题讲解: 1、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C.秦孝公的支持 D.人民大力拥护 ( B )
课后思考题:【解析与探究】 材料: 夫商君为孝公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 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 《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 以也夫!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成 败与历史影响。
第4课时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效果: 1、收富国强兵之效 2、表现: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1、商鞅之死 2、秦法未亡 商鞅死后,处死商鞅的当权者(秦惠文王)为什么没 有废除商鞅的法令呢? 提示: (1)新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秦国强大已经是事实。 (2)“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秦妇人、婴儿 皆言商君之法”。
第4课时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效果: 1、收富国强兵之效 2、表现: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1、商鞅之死 2、秦法未亡 (三)影响: “百代犹得秦政法”(历史地位)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 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 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成败与 历史影响。 ①商鞅变法的功绩: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 远的改革运动。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推动了宗 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改变了秦国卑弱落后的面 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②商鞅变法的弊端:为保证变法的实施,商鞅迷信法律,推 行严酷的法令,既扼制了旧贵族的反抗,也压制了人民的 不满,树敌太多,最终不仅导致其个人悲惨的结局,也对 后来秦国乃至秦朝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都是 对法家思想极端推崇所带来的恶果。 ③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商鞅变法不仅壮大了秦国,为后来 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变法中所确立的许多制度 为后代所沿用。
第4课时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效果: 1、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沉 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 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表现: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1)公元前340年,秦国东征魏国,收回了原先 沦陷的河西故地。从此秦国与山东诸国作战屡次 获胜,一举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2)公元前312年,秦兵大败楚国,夺取了楚国 的汉中地区,领土不断扩大,兼并六国逐渐成为 秦国的战略目标。
同步典题讲解: 1、秦国之所以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 家,主要原因是:( A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工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第4课时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效果: 1、收富国强兵之效 2、表现: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1、商鞅之死 既然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为什么最后的结局会如此悲 惨? 原因: (1)商鞅新法的实行:变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 施过程中,却处处受到旧贵族的阻挠破坏。商鞅不惧权贵, 执法如山,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 (2)商鞅被处死: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 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这些人煽起了秦惠文王的仇 恨情绪,唆使他发布了逮捕商鞅的命令。商鞅遭擒后,被 车裂而死。(参考:小字内容)
思考题: 课本材料:P24页 《史记·商君列传》中“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 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 私斗,乡邑大治”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商鞅变法会使“秦民大悦”? (2)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想一想,‘公战’会给 秦民带来什么好处?“私斗”会给秦民带来什么 危害?” 提示: (1)因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2)参加公战,即随军作战,会获得爵位,并能 享受相应的待遇。“私斗”就是打架斗殴等会受 到严厉的惩罚。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变法前夕秦国的形势 2、孝公求治——重要条件 3、商鞅入秦 4、准备条件: (1)说服孝公 (2)舌战旧贵族 (3)南门徙木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二)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三)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效果: 1、收富国强兵之效 2、表现:秦国对外战争 的胜利 (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1、商鞅之死 2、秦法未亡 (三)影响:“百代犹得秦政法”(历史地位)
岳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 商鞅变法
第4课时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有一位中年男人带着 家人和老母亲急匆匆地,逃出秦国都城——咸阳。 这时,天也黑了,这位中年男子找了家客栈想留 宿一晚,因为他们都太累了,跑了一天,刚才派 去魏国的仆人告诉他,魏国不愿意收留他因为他 在位时,说:“商君定有法律, 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也要连坐。”无奈 之下,他只好带着家人老母亲返回商地,最后遭 擒,被车裂而死。 这个中年男人是谁呢?他就是商鞅,就是那 位不惜执法如山、使秦国强大的商鞅。他最后怎 么会被车裂而死呢?
延伸: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原因可以归纳 为几个因素? 提示: ①从根本上说,商鞅变法的法令顺应了战国时期社 会的发展需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打击了 旧贵族的腐朽势力,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起来。 ②商鞅变法得到了当时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的全 力支持。 ③改革时奖罚分明,厉行法治,打击了旧贵族的势 力,也促使社会下层对国家法令能够严格遵守。 ④两次变法,时间比较充裕,计划周密,措施贯彻 有力。(【自我测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