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第23课《散步》习题精选

第23课《散步》习题精选

七年级语文第23课《散步》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有的();树上的()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1.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6.散步_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铺.开(pū)分歧.(zhī)流淌两全其美B.桑.树(sānɡ) 散.步(sàn) 取诀各得其所C.温馨.(xīn) 霎.时(chà) 领袖委曲求全D.煎熬.(áo) 蹲.下(dūn) 滋润水波粼粼【解析】A项,分歧.(qí);B项,取决;C项,霎.时(shà)。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我的母亲又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______地铺着。

A.熬无奈随意B.度无奈随便C.熬信服随意D.度信服随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他们双方的意见存在很大分歧..,从而导致谈判一度被迫中止。

B.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让你从此安下心来专心学习。

C.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D.学习如长途跋涉,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解析】B项,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但句中所表现的只是“安下心来专心学习”一个方面,与词义不相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5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高新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双向首发成功。

B.为减少和预防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开展了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活动。

C.当地时间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约近20人死亡。

D.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国邮政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解析】A项,搭配不当,“高新”应改为“先进”;B项,语序不当,应将“减少”和“预防”互换位置;C项,语意重复,“大约”和“近”任删其一。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6课 散步一、选择题(共14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酷.冬(kù) 散.步(sǎn ) 信服.(fú) 散.(sàn )落 水泡.(pào ) B .嫩.芽(nèng ) 铺.着(pū) 很累.(lèi ) 熬.(áo ) 果实累.累(léi ) C .分歧.(qí) 还.小(huán ) 拆.散(chāi ) 蹲.(dūn ) 勉强.(qiǎng ) D .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 鱼塘.(táng ) 稳.(wěn ) 强.(qiáng )壮 【答案】D【解析】考查字音。

A.散步(sǎn )——sàn ;B.嫩芽(nèng )——nèn ;C.还小(huán )——hái ;故选D 。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一眼望去,湖面上水波粼粼....,这景象真是美极了。

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

D .他俩在某个问题上有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

【答案】B【解析】A .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

使用正确;B .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在此形容马的神情与颈部的美相互配合得很好,使用有误;应使用“相得益彰”;C.信服:相信并佩服。

使用正确;D.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

使用正确;故选B。

3.(2分)(22-23七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散步》巩固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散步》巩固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不过,一切都取jue( )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shà(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1)请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请根据拼音在文段括号内写上恰当的汉字。

(3)请在文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

(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4)“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 )3.阅读课文“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说:‘走大路。

’”部分,回答问题。

(1)选文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说一说你的理解。

(3)选文中有一处写景,请你找出来,从内容、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景物:赏析: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流淌(tǎng) 分歧.(zhī) 琐事两全其美B.斗笠.(lì) 散.步(s n) 取诀各得其所C.温馨.(xīng) 霎.时(sh ) 桑树委曲求全D.煎熬.( o) 蹲.下(dūn) 惬意水波粼粼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C.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尺有所短....”,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寸有所长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散步》精选习题(解析版)

《散步》精选习题(解析版)

《散步》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塘.(tánɡ)委屈.(qu)分歧.(zhī)B.拆.散(chēi)熬.过(áo)散.步(sàn)C.粼.粼(lín)霎.时(chà)嫩.芽(nèn)D.稳.当(wěn)习惯.(ɡuàn)铺.着(pū)【答案】D【解析】A项中“歧”应读qí;B项中“拆”应读chāi;C项中“霎”应读shà。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画横线,并改正。

(1)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辅着,有的浓,有的淡。

( )(2)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 )(3)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4)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答案】铺竟决屈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②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B.①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②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羽毛球,同学们各得其所....,互不打扰。

C.①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②许多队伍拿着彩旗,像分歧..的河流似的向广场汇集过去。

D.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②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答案】B【解析】B项均为: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2018年衡阳中考语文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答案】C【解析】A项“发扬”改为“发挥”,B项“防止”“不”去掉一个,D项“在……中”“使”去掉一个。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23课 散步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23课 散步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23课散步
 第23课散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案背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语言运用1.根据句意说明加点的词。

(1)熬过了一个严冬。

(2)后来发生了不合。

(3)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4)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肯意。

2.辨析以下句子的表达方式。

(1)咱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____________(2)这南方早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____________(3)仿佛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确实是整个世界。

____________3.句式仿写。

我的母亲尽管高大,但是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课内精读(一)咱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肯出来的。

她老了,躯体不行,走远一点就感觉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址颔首,便去拿外衣。

她此刻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专门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可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早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令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她此刻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含义是:____________6.第四段中的景物描述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后来发生了不合: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成心思。

只是,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适应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适应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老是听我的。

6 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 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散步》同步练习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分歧.()(2)一霎.()(3)委屈.()(4)水波粼.粼()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终于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他长吁了一口气。

B.老师的一番话让我们无比信.服,大家都在心里暗暗下决心。

C.微风吹拂,太阳照在湖面,湖面上水波粼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D.李明在运动会上参加了篮球、长跑、跳高等多种项目的比赛,各.得其所...。

3.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023年4月23日,①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

②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是国家图书馆首个面向全国图书馆界发起的公益联讲活动。

③阅读一本经典书籍,品读一位作家的成长史,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未来,走近一方水土一方人。

④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的适时推出,可以更好地推动经典阅读,展示和弘扬地方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B.②C.③D.④★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相较于哥哥、姐姐的成就,周秉昆确实是最平庸的那个,他历经种种坎坷,却依旧保持善心,乐观坚强地活着。

他对父母尽孝、与爱人相守相依。

他撑起了周家的一片天。

父亲、哥哥、姐姐都在外地工作,几年不能回来一次,“老疙瘩”周秉昆陪伴母亲。

母亲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躺了两年的植物人母亲终于醒了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请说说“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中“摸”字的表达作用。

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熬.过()嫩.芽()分歧.()粼粼.()2.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3. 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__________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___________ 的主题思想。

4. “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什么缘故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亲小孩为难。

D、因有亲小孩在周围,可随时背她。

5. “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那个家庭的关系是: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6. “看起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确实是整个世界。

”对“整个世界”的正确明白得是: [ ]A、世界确实是由“母亲”和“亲小孩”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亲小孩”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亲小孩”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以后。

7. 阅读填空:在()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有的();树上的()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8.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亲小孩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只是,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适应听从她强壮的亲小孩;我的亲小孩还小,他还适应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别处,她总是听我的。

一顿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情愿。

我决定委屈亲小孩,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然而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依旧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儿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 2024-2025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学期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女娲.(wō)澄澈.(chè)崛.起(jué)B.掺.和(chān)绵.延(mián)泥捏.(niè)C.灵敏.(mǐn)寂.寞(jì)幽.光(yōu)D.蓬勃.(bó)揉.团(rú)踪.迹(zōng)2.下列对《女娲造人》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二、填空题5.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等。

6.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她从崖壁上下一条枯藤,入一个泥潭里,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三、语言表达7.请阅读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女娲。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后阅读检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后阅读检测

《散步》课后检测孝心无价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磋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

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

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9.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嗷嗷()磋跎()()咫尺()10.解释下列词语。

磋跎:行将就木:衣锦还乡:不堪一击:稍纵即逝:11.文章第三段中一共用了四个“相信”,它们的主语(陈述对象)一共有几个?都是谁?请在原文中找出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_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_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教学设计(含ppt课件)教学设计者:李媛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借鉴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品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材分析】《散步》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一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字里行间流淌着沉淀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挚爱亲情,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文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值得学习、借鉴的知识点很多,然而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所以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必须有所取舍。

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所以我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如何将目标转化为现实,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散步》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散步》

人教新课标七上语文第23课《散步》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莫怀戚.()熬.()粼.()霎.()咕.()分qī()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一霎时:委屈:3、文章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二、课内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6课 散步一、选择题(共14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酷.冬(kù) 散.步(sǎn ) 信服.(fú) 散.(sàn )落 水泡.(pào ) B .嫩.芽(nèng ) 铺.着(pū) 很累.(lèi ) 熬.(áo ) 果实累.累(léi ) C .分歧.(qí) 还.小(huán ) 拆.散(chāi ) 蹲.(dūn ) 勉强.(qiǎng ) D .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 鱼塘.(táng ) 稳.(wěn ) 强.(qiáng )壮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一眼望去,湖面上水波粼粼....,这景象真是美极了。

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

D .他俩在某个问题上有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

3.(2分)(22-23七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__。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________,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高科技手段的________而销声匿迹,________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 .不谋而合 神韵 层出不穷 而且B .殊途同归 神韵 层出不穷 而是C .殊途同归 神采 源源不断 而是D .不谋而合 神采 源源不断 而且 4.(2分)(22-23七年级上·天津津南·期末)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久前,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__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___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翩翩起舞……一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___ A.:;。

语文:第23课《散步》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语文:第23课《散步》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最后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责任感 使命感
心灵的倾诉
以 “家(父亲、母亲) 是 我是


的句式写几句话(可以用上比喻等修辞), 来表达你对家人的深情。 爸爸妈妈,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 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 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 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 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 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们的父母, 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住我家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嫩芽 nèn 拆散 chāi 霎时 shà 熬过 áo
分歧 qí
委屈
n 水波粼粼 lí 各得其所
1.散步人有哪些? 2.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3.结果如何?

听从
听从
听从
母亲 妻子 儿子
大路
分歧
小路
1.由此可见,文章的主题是要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如果你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 奶奶想看戏曲,爸爸想看足球,妈妈想 看健身操,你想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 你手中,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 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 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 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 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 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 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 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 价》
教师心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 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 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 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 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 充满爱!
老师的阅读建议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课散步1.给加点字注音嫩.芽()霎.时()拆.散()熬.过()不合()答案:nèn shà chāi áo qí解析:注音时要注意嫩芽的“嫩”声母是“n”,不是“l”。

”霎时“的”霎“,”拆散“的”拆“都是翘舌音。

2.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散(sàn)步散(sàn)落B.劳累(lèi)果实累累(léi)C.强(qiáng)壮勉强(qiǎng)D.重(chòng)量重(chóng)复答案:D解析:重(zhòng)量,“重”只有两个读音,zhòng 、chóng。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波光鳞鳞早春B.各得其所脑瓜C.两全其美取决D.委曲求全一霎时答案:nèn shà chāi áo qí解析:A应为波光粼粼。

B、C两项的“其”都是代词,是古代汉语的用法。

D项勿把“曲”写作“屈”。

“委屈”是形容受到不该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本义是形容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曲折折,在“委曲求全”这个词里,就是为保全大局,勉强迁就的意思。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1)后来发生了不合..路成心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想一个两全的方式,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肯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不合:思想、意见不一致,有不同。

⑵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取得得当的位置或安排。

解析: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按照语境来解释词语。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23课(散步)拓展资料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23课(散步)拓展资料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23课(散步)拓展资料《散步》的人性美1、《散步》探美三题〔节录〕〔夏雨舟〕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读完这篇文章,有如同意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是不是能够如此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一文的线条比较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如此简单的情况,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呢?细味之,不外乎采纳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

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特别累。

”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因此,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本不愿出来的母亲何以又承诺了呢?作者如此写的:“她现在特别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依旧走小路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那个矛盾如何解决呢?所以取决“我”了,如今,作者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于心不忍。

因此,“我”决定委屈儿子,缘故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那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表达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

当“我”做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意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突然改变了主意,“依旧走小路吧”。

假如说“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那么有悖常情了。

但正是这不合情理的地方,人的真诚善良却得到了充分的光照,这一家三代人的温柔、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熬.过( ) 嫩.芽( ) 分歧.( ) 粼粼.( )
2.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3. 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__________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
___________ 的主题思想。

4. “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5. “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6.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7. 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8.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未,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疲,自然不尊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多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10.我决定走大路的理由是什么?
11.母亲为什么要“变了主意”呢?
12.从这一文段中,这一家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
①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镶嵌在我记忆的画屏上,成为一幅永恒的图画……
②而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也有一幅鲜活的背影图。

③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城里放学回家,村里刚好在分山砍伐树木。

久已没为家里干点活的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山上。

④砍倒一棵大松树时已经日落西山了。

父亲捎来口信,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

松树根部大,梢部小,我自忖1.68米的块头,抬根部“小儿科”,就要去抬。

父亲拦着说:“不行。

你拾不起,骨头太嫩,等我来抬根,你抬梢。

”父亲说完便蹲下身子,准备把树扶上肩头。

可是,试了几次都扶不上。

_我走到他面前,说:“爸爸,我来吧。

”父亲却不同意。

他掏出一袋旱烟抽起来,吩咐我先歇会。

“天还早呢。

”父亲说。

⑤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

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海”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
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

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⑥父亲终于站立了,虽然大树压得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⑦我盯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几十年来,父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

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⑧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亲抬着树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背影图”悬挂在我心中的高处。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镶.嵌( ) 佝偻
..( ) 笼罩.( ) 兢.兢业业( )
14.文章第④段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5.文章第⑤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细致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这一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A.“我”看到了父亲在夕阳余辉下渐渐高大的身影,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过去从未看到过这样动人的情景。

B.“我”看到了父亲为“我”承担重任的高大身影,感到了父亲对“我”的挚爱。

C.“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亲在生活中不屈不挠的性格,看到父亲充满力量的形象。

16.看到父亲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为什么?
17.“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1、略2、莫怀戚。

3、四口人,散步,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

4、B 5、C 6、D 7\新绿,浓,淡,嫩芽,咕咕地,生命。

8、散步。

二、
(一)9.母亲、儿子、妻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

10.母亲年老了;
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11.母亲疼爱小孙子。

12.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二)13.略14.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和照顾,父亲对儿子的爱。

15.B16.“我”为父亲承担生活重任的高大身影所感动,为父亲几十年来辛劳奔波,给我倾注了无限的爱所感动。

17.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亲背影的高度评价和深情歌颂,表现了父亲的伟大及其对“我”的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