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科学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
科学精神源于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与实证传统。
它随着科学实践而不断丰富、升华与传播,是不断创新的精神,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理性求知精神,实证求真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
科学精神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指引下,发扬科学精神,深化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我们不仅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
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
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
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然而,由于一段时间内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
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演讲稿

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话题。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能力,而科学精神则是指对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品质。
这两者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我们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科学素养。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科学方法教会我们如何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而科学思维则教会我们如何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这些能力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只有具备了科学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善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体现了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未知的探索。
勇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对于未知的探索则需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发现新的真理。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精神,人类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和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勇于探索。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科学素养,才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谢谢大家!。
什么是科学精神?论述弘扬科学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科学精神?论述弘扬科学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科学精神的含义:科学精神使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现代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极其巨大作用。
在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国人又发出了对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
当人们争相把科学精神奉为一种崇高之回时,却又不同程度地缺乏对科学精神的清晰认识和全面把握,从而缺乏对科学回精神追求的理性自觉。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对科学精神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科学精神的培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何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学精神是与科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科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学认识的物质手段、科学成果等诸环节或方面。
科学精神不同于具体的科学知识,前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观条件,以及凝结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
科学精神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前者属于更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或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内在的精神要素,它受制于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换言之,人们在科学认识中所必需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由科学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是由探索和追求真理这一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 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 追求真理,必须首先坚持认识的客观性。
这一特征与唯物主义精神是一致的。
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经就把“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知识,更要信赖真理”看作是“人性中最高上的美德”。
科学精神作文模板范文

科学精神作文模板范文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严谨求真、合作共赢。
首先,科学精神要求人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
在面对未知事物时,我们不能凭主观臆断或片面观点下结论,而是要通过科学实验、观察和研究,从客观事实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勇于创新。
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科学精神要求人们严谨求真。
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严谨地进行实验和验证,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成果的有效性。
最后,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合作共赢。
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共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更好地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
总之,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严谨求真、合作共赢的态度,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

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化体制改革决定》中特别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认为,在这个精神家园中,必须要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仅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引领社会进步、纯洁人类精神境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产品的标杆和力量源泉。
没有科学精神的精神家园是不可想象的。
有鉴于此,我今天尝试着与大家分享《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这个话题。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
不一定做得好。
因为时间限制,也未必能够说得清。
我的演讲完了以后,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科学和技术的工作目标被我们国家笼统表述为“科技”的这个术语,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科学、技术、工程。
我已经在我去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学导论》当中,用三章篇幅把这三个概念区别开来了。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我的那本书。
限于篇幅,也充分考虑“科技创新”这个主题,在这里,我先说说科学和技术在工作目标上的一些差异。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自然界。
如果要再细分的话,这个被称作“认识自然界”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描述自然现象。
二、揭示诸现象之间的原理关系。
三、找出诸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描述自然现象不能由观察者自己说了算,应当允许其他人进行重复观察,并且要在相同的观察条件下,重复获得相同的现象。
对原理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解释则要达到以下标准:一、可理解性。
凡被称为科学的东西,从它所赖以建立的背景知识出发,都能找出一种公有的逻辑关系来理解它。
不能按照公有的逻辑关系理解的东西不科学。
二、有组织性。
用来进行科学解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不但自身构成了一种自洽的逻辑关系,而且还与其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相互兼容。
不管是生物学、化学、地质学、农学、还是医学,在涉及物质关系的时候,必须遵守物质守恒定律,在涉及能量关系的时候,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如此等等。
任何科学都不能不顾现有的科学环境,自行其是,更不容许杂乱无章。
浅谈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浅谈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现代社会的力量之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这里的科学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二是科学精神[1]。
科学知识是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有效性的经验事实,是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并遵循着这样一个规范:一个陈述只有原则上可以为科学家们互相理解和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知识;陈述的事实只有对任何合格的观察者来说都能在标准条件下重复出现,才是真实可靠的[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知识源于经验而又高于经验,因为其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有效性的双重特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与反映,能够指导人们开展实践,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如果将科学知识比喻为构成科学的形体,那么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灵魂和光芒所在。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引用了华罗庚先生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欧洲近代的科学精神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其工具理性的表现:注重逻辑、数学和实验;二是其客观价值的表现:如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对科学技术价值蕴涵的思考

对科学技术价值蕴涵的思考摘要为自由平等奔走呼号的卢梭,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败坏了风俗,只有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才是善良的。
然而,当今的人类所获得的日渐舒适、安乐、便捷的物质生活无一不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对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论,在我国具体的国情中,科学观的转变是我国发展方向和途径的重大的历史性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很好的理解科学技术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为我所用。
关键字:科学技术;物质价值;精神价值Thinking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lueAbstractFor the cry of the free and equal to run, Rousseau think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upt customs, only natural state the savage talent is kind.However, today's that man acquires increasingly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convenient material lifebrought all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Along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value also had more and more debate, China's specific conditions in, science is changing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ath of the historic choice, so we must be very good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terial value and spiritual value to our advantage.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value; Spiritual value1.引言18世纪,一位贵夫人在参观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时,曾经问道:“您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现在看来,这位贵夫人无意中涉及了当时人们普遍不解的一个重大问题——科学的价值。
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 从形态上 看 是一种关于自然系统的知识体 系 是人们长期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的结果 从过程看 是一种创新活 动 始终伴随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及这一作用的运动 从体制看 是一 种建制 并且越来越规范 从行为 看 是一种精神 包括实事求是 开 拓创新 严谨踏实 奉献和团体精 神 从结果看 科学技术似为双刃 剑 既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又 是社会前进的叛逆者 鉴于科学技术 的内在本质 其价值可分为物质价
Hale Waihona Puke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 分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纪委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 其时代特征[EB/OL].www.people.com.cn 2005-08-20 [2] 林坚 黄婷.科学技术的价值负 载与社会责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2) [3] 张嵩.弘扬科学精神关键是深刻 领会科学的精神价值[J].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2 2 [4] 雷晓云.关于科学的精神价值的 思考[J]. 咸宁师专学报,2001 4 [5]刘云章 谢嘉.论科学技术与道德 的关系[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4)
总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 天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 观 合理地使用科技的物质价值 大 力提倡精神价值 正确地认识相对价 值 谨慎地利用虚幻价值并全力杜绝 负面价值 大力倡导坚定不移的求真 精神 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 独立思 考的理性精神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和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 努力推进科 学技术健康 持续 快速的发展 为 我国早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而努 力奋斗
5.路甬祥 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sbc-llb200701016.aspx
谨防对科技的不当使用

谨防对科技的不当使用◎ 路甬祥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变革与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发展观我想着重谈一谈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内涵。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是科学的价值。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是逐步显现的,比如说造船技术,指南定向技术,测量技术等发展推动了地理的大发现,地理的大发现不光促进地球科学、天文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以及造船技术等发展,而且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出现。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变革与革命。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推动了激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原子理论的发展导致核能军用和民用。
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导致了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磁存储材料,计算机技术,还有超导以及现在比较热的太阳能电池等等产业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任何重大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创新的支撑,技术的进步不但为生产力也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动力。
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牛顿力学对物质及其物质规律的认识促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生命发生演化的规律,颠覆了西方人长期信奉的神创论;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发现,揭示了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及变化规律。
科学研究表明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又证明,单纯依靠资本和熟练劳动无法保持竞争力。
当今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也说明了光靠虚拟经济投机操作,而失去科技进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新的革命,同样也是难以为继的。
知识成为创造新财富的核心与基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当然关键还是创造知识的人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应该是中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的核心。
科学精神的辩论发言稿初中

科学精神的辩论发言稿初中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辩论代表,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有关科学精神的话题。
科学精神是指一种理性的态度,一种勇敢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接下来,我将从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辩论。
首先,我想谈一谈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正是因为人们拥有了科学精神,才能够不断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地发展新的科技,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使得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开展科学实践,最终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科学精神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只有拥有科学精神,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忽视。
其次,我想聊一聊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
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
在古代社会,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不断地进行科学实践,探索出了不少科学真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学精神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和关注。
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自然界进行探索,不断地进行科学实验,不断地提出新的理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不少新的科学成果。
现代社会,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们也不断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使得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
最后,我想说说科学精神的应用价值。
科学精神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能够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开展科学实践,最终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一、科学理念得基本内涵科学理念就是人们特别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得人对科学本质特征得瞧法与观念,它们体现与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得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与科技日益广泛得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得价值体系。
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其中最具影响得就是科学得真理性与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与客观性。
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就是一种传统得科学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对所谓可感知得世界背后得本质世界得寻求。
科学曾经就是哲学得一部分,因此被视为追求理论知识与真理得事业。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就是知识”,并以此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柏拉图认为爱善、爱美与爱智慧就是同一活动,主张真善美统一。
直到今天,一些科学家依然认为,纯粹得科学旨在对世界进行终极得理论描述,获得关于世界得绝对真理。
在她们瞧来,追求终极真理得科学具有最高得认知、伦理乃至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一定与实际应用相关),因而主张知识至上、为科学而科学。
现代科学理念得基本内涵从科学得真理性转向了科学得客观性。
哥白尼、伽利略与牛顿推动得科学革命用机械论得世界图景取代了形而上学目得论得世界图景,科学逐渐从追寻形而上学意义上得真理转向寻求具有客观性得自然规律,并以此实现对自然与人工物得控制。
科学革命特别就是20世纪得科学革命对经典物理学等传统科学得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人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得终极真理,科学理论本质上都就是假说,科学得基本框架就是可错得,不能将科学简单地等同为绝对得终极真理,因而最基本得科学理念从强调科学知识得真理性转向强调科学方法得客观性。
因此,坚持客观性成为科学得首要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遵守得基本行为准则。
很多科学家与工程师相信自然规律得客观存在,将科学视为一项追求客观知识得事业。
客观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得经验证据与具有普遍性得逻辑推理之上,并尽可能地克服研究中得偏见乃至权威得不当干预,以获得具有普遍性得结论。
关于对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对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王晓东报告观后感陈晓勇(中国农大动科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号B11103129)2011年9月21日下午,邀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来农大给我们上《生命科学研究进展》课,听完报告后我有一些体会。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探索、发现、挖掘未知,探寻内在规律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科学很单纯,科学就是用一颗纯真、执着的精神去追求,去努力探索。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的认识和某些规律的总结,制度的探寻和尝试。
技术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是将人们认识的科学理论形成宏观的、能够产生效应的一种应用方法。
自然科学技术概括地讲分为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以工程理论为基础的工程技术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
社会科学技术可以理解为一些组织、群体、社会的运行、管理的制度、机制和方法,如社会形态、国家体制、政治制度、社会演变规律等。
那么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科学是物质基础,技术是方法论;科学是技术的指导,技术是科学的体现;科学是内在规律,技术是外在方法;科学是理论,技术是实践;科学不会直接产生效益,技术会带来效益;科学是单纯的,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条件、人为因素;技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是随着科学的更新而不断创新的。
二、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精神最核心的就是创新、怀疑,所以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一定要有创新思想和敢于怀疑的态度。
王晓东博士在报告中提到他们实验室原来有一个实验员,别人做不出来的PCR,让这个人做一定能做出来,原来他的秘密是对每个实验的材料、试剂都非常清楚,知道每个试剂的作用原理,从这个方面我感触颇深,有时候对实验方法理解的不是太透彻,所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另外就是,科研一定要跟上实验技能的发展,有了好的想法一定要运用最先进的实验方法去探索和试验,这样才有可能做出高水平的成果。
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崇尚科学意味着我们应该对科学持有高度尊重和崇敬的态度,并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追求科学意味着我们不断追寻真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
而献身科学的精神,则是指那些以科学为己任、为科学事业不断奋斗和付出努力的人们所具备的一种无私和坚韧的精神品质。
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甚至在某些领域创造了人类难以想象的奇迹。
科学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它推动着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
追求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行为,它追求的是真理和智慧。
科学探索的意义在于解开自然界的谜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改造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它激发了人们的勇气和创造力,使科学家们能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献身科学的精神是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动力源泉。
科学家们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默默地致力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这种无私的精神让科学家们成为社会的榜样和楷模,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超越的精神,为世界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发现。
科学家们还肩负着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他们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幸福。
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只有我们秉持科学精神,才能真正进入到科学的殿堂,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家们的努力和付出,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激发和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更美好的未来。
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

科 学 已成 为各 个历 史时 期思想 解 放 的 先导 . 且成 为人 们 变革 世界 观 而 和科 学观 的最 直 接 的动 因。科学 理论 的每 一次 重 大突破 ,都深 刻 地彰 响人 的 思 维 方 式 和 哲 学 基 础 。进 八 新 世 纪 。科学 技术 具有 了 更深 刻 的内 在本 质 ,其价 值 也发 生 了 深刻 的 变化 ,我 们必 须 用科学 发展 观 来正 确对待 科 学 技术 的价 值 。树立 正 确的 科 学技 术价 值观 , 时 大 力倡 导科 学 精神 ,努 力 同 推进 科 学技 术 健康 、持续 、快 速 的发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之 间 ,认 识偏 颇 ,重此 轻 彼 .而 且 在 科 学 技术 有 无价 值 上 .也飘 忽 不 定 , 的 时期 内 ,国家 民族 之 间的 界限 仍然 非 此 即彼 。科学 技 术是 人类 认 识 的产 十 分鲜 明 ,各国 家和 民族 间 的竞 争不 物 , 是 与一 定 的人 相联 系 , 可 能 总 不 可 能在 短 时间 内 完全 转 向缓和 ;再 加 没 有价 值 。大 力提 倡 科 学 ,捌立 科 教 上地理 、 候和 人文环境 的差别 , 国 气 各 固 的 观 念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另 一 方 经 济发展 很 不 平铂 。因 此科 学技 术的 面 , 然 科学 技 术 是 人 认识 的产 物 , 既 物 质价值 仍 是 其主 流价 值 .利 学技 术 是 一定 时段 认 识的 结果 , 对一 定 自 是 能 充当 第一 生 产 力,也 应是 第一 生产 然 物研 究后 的 结论 .所 以它 不是 不变 力。 与此 同副也 应看到 ,应用科学技 术 的 教 条 . 不 是 万 能 的 工具 。为 此 , 也 改 造 自然物 质从 而获 得经 济效 益不 能 树 立 科技 是 发展 的观 念 也 是必 要 的。 毫 无限 制 。由于 地球 上 可使 用 的 自然 科 学 技术 应面 向实 践 ,以检 验 已有 的 资 源 和 地 球 环 境 的 容 纳 能 力 是 有 限 科 技 成果 , 应 不断 创 新 ,站 在科 学 也 的,而 人类 享受 奢华 生 活韵 欲望 却 无 的前 沿 ,以追 求 其 相 对 的成 熟 。 限。 在此 情况 下. 学技术 物质价值 的 科 4、 谨慎 地利 用虚 幻价值 利 用.应该趋 于全球性合 理 , 防止在 满 科 学 技 术 的 虚 幻价 值 是 人 们 设 足 物欲 方 面白 无序 竞 争 。 可 能实 现 想 、预 料 未来 时 的一 种 必然 产 物。因 勺 尽 可持续发展。 为 人 是 有预 见 性 的 动物 ,在预 见 中 , 2、 力提倡精神 价值 大 出于 美好 白愿 望 ,并 且基 于一 定 的现 勺 这 现 代 以来 科 学 与人 文 的联 系 1 实 , 种 虚幻价 值 能 激励 后人 奋 发向 3 趋 密 切 。 学 的价 值属 性 在人 的精 神 上 ,执 着追 求 ,实 现 其远 大 理 想 。因 科 层 面 上得 到 了彰 显 .形成 科学 的精 神 此应 该利 用科 学 技术 的 虚 幻价值 。正 价 值。这种 精神 价 值戚 为推 动 科学 发 是 由 于马克 思主 义 的科 学社 会主 义理 展 的强 大 的精 神动 力 。科 学的 精神 价 论 为 我们描 绘 了社会 主 义和 共产 主义 值 不仅 内化 为科 学 家个 人独 特的认 识 的美 好前 景 .才使 无 数革 命先 烈视 死 倾 向和 态 度 .而且 还 内化 为共 同的 精 如 归、先 赴后 继 , 于 迎来 了 中华 人 终 神 气 质 。罗伯 特 ・ 顿 把这 种 精神 气 民共 和 国 的成 立 和 中华 民族 的 崛起 。 默 质归 结为 公 有 主义 、普遍 主义 、无私 利性 和 有 条理 的怀 疑 主义 。他 认 为 , 如累 没有 这种 精神 以及 这种 精神 所提 供的 持久 而强 有 力 的精 神动 力 。就不 可能 有真 正 意 义上 的 科学 。所 以 , 我 然 而 , 种价 值 毕 竟 是虚 幻 的。我们 这 必 须谨 慎 地 利 用 科 学 技 术 的 虚 幻价 值 ,否 则会 给 社 会 发 展 带 来 负 面影 响 。也正 是 由于 我们 对 建设 社 会主 义 和 实现共产 主 义的 长期 性 和艰 巨性认
弘扬科学精神论文

弘扬科学精神论文弘扬科学精神论文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的新时代。
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指出,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之一。
为了回应这一新时代的召唤,完成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我们必须走近科学,特别是弘扬科学精神。
一、科技时代与科学精神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是现、当代意义上的大科学,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是一种以生产知识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它不再局限于个别科学家自发的认知过程,而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
其次,科学作为特定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知识系统又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
特别是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内生变量,即第一生产力。
科学知识是科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
科学思想是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和运用的思想观念。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科学精神则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科学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最早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态度。
此后,科学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社会活动,科学精神发展为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关系规范。
而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又使得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凸显,科学精神由此进入文化价值判断领域,成为科技时代一种重要的人类价值观。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这四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价值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根学据科技术的重大作用,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指明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基础和实现机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
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给当代中国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对于理解、完善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中国加快科技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价值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这里要研究的价值,是科技价值,是作为客体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是研究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影响主体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由此决定主体采取不同价值取向的战略和选择。
价值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反映事物的价值或价值关系的意识,就是价值意识。
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主体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反映科学技术对主体的价值关系,这是一个价值意识。
二、价值观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
价值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稳定的朦胧的价值意识,包括价值心理和价值认识,如价值心理中情绪、情感、意向、愿望以及兴趣和爱好等。
二是价值观念。
是不稳定的朦胧的价值意识经过多次实践和重复,逐渐形成稳定的、有价值追求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观念。
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稳定的思维模式。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科技的价值观念。
三是价值观。
是关于价值的一般的或基本的观点,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
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是有区别的。
价值观念是主体对某一事物价值的稳定的观念模式,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关于一般价值、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
价值观决定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表现,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构成价值观的首先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评价基础上的价值信念。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建立在价值评价基础上的。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一、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科学理念是人们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看法和观念,它们体现和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和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
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是一种传统的科学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对所谓可感知的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的寻求。
科学曾经是哲学的一部分,因此被视为追求理论知识与真理的事业。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并以此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柏拉图认为爱善、爱美与爱智慧是同一活动,主张真善美统一。
直到今天,一些科学家依然认为,纯粹的科学旨在对世界进行终极的理论描述,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
在他们看来,追求终极真理的科学具有最高的认知、伦理乃至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一定与实际应用相关),因而主张知识至上、为科学而科学。
现代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真理性转向了科学的客观性。
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推动的科学革命用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取代了形而上学目的论的世界图景,科学逐渐从追寻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真理转向寻求具有客观性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实现对自然和人工物的控制。
科学革命特别是20世纪的科学革命对经典物理学等传统科学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人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终极真理,科学理论本质上都是假说,科学的基本框架是可错的,不能将科学简单地等同为绝对的终极真理,因而最基本的科学理念从强调科学知识的真理性转向强调科学方法的客观性。
因此,坚持客观性成为科学的首要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将科学视为一项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
客观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经验证据和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推理之上,并尽可能地克服研究中的偏见乃至权威的不当干预,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客观性、无偏见性和普遍主义的寻求,为科学摆脱神权和王权而自治提供了伦理价值上的正当性,也为人类发现主体性、坚持理性、争取自由和追求精神上的尊严提供了价值依据。
科学精神大讨论参考材料:科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科学精神大讨论参考材料:科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科学精神大讨论参考材料:科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什么是科学精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其出发点都是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本质上都以实事求是为基准。
综而观之,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属性的社会精神财富。
从内涵看,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Merton)从约束和调节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的角度,曾提出著名的科学的精神气质的概念,把普遍性,社团性、不谋私利和有条件的怀疑列为科学的精神气质。
普遍性有两个含义:第一,科学的标准是客观的,并不取决于倡导者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第二,科学向任何有才能的人敞开大门。
社团性意味着科学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不谋私利可以理解为无偏见,它建立在科学的公众性和可检验性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怀疑强调不偏不倚的调查研究,向“自然和社会的每一个方面的事实提出疑问”。
很显然,默顿的科学精神指的是科学家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科学家的价值观是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实验和科学发现过程中所遵循的态度、行为规范、人生取向,是一种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或科学家精神。
科学精神虽然与之密切相关,两者有共同之处,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科学精神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
综合各家之说,我认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真求实的探索求证精神、尊重原理基础上的开拓创新精神、团队环境中的竞争协作精神。
这样一些精神,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拓展,不断向社会辐射、弥散、渗透,成为极为重要的时代精神。
1、科学精神的基础-----探索与求证探索精神和求证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不仅因为事实是科学的基础,而且因为事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时不以本来面目出现,比如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很难准确测定,宇观世界的事实也很难亲往检验,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等。
但这并不能否定事实基础,而是要求我们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和研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探索求真工作,才能得到真实的结论;同时还由于真理是不可穷尽的,在一定条件下的真理,在另一种条件下就有可能出现谬误。
发扬科学精神的三个分论点

发扬科学精神的三个分论点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
一个国家的发达进步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力,而科学精神便是指引科学技术走向正轨的指路明灯。
只有弘扬科学精神才能在全社会树立人人懂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进一步将科学技术转为生产力,促进国家方方面面的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励“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伟大贡献。
在当今信仰缺失的年代,科学家对国民的影响力远不如娱乐明星,这是时代的悲哀。
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今天的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管价值观有多少种,科学与科学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我们更加需要呼唤“科学家崇拜”,更加需要无数科学精神的崇拜者与追随者。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完善制度机制、传递价值导向、培育科技氛围等诸多方面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科研事业才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新时代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新时代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我国科学发展正处于一个新老时代交替的转折时期,因此,也是科技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在科技跨越发展中,尤其需要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战略指导下发扬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是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简单地说,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
典型的科学思想有:数学科学中的极限思想、自然科学中的互补思想、生命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社会科学中的和谐思想、思维科学中的系统思想、哲学科学中的转化思想等。
科学方法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过程中采用的程序或过程,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遵循和运用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它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
科学方法的分类有很多,如按科学事实(或称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分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按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分为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按方法的覆盖层次分为单学科方法,多学科方法和全学科方法。
在每一次科学革命过程中都包含着科学方法的变革与发展。
先进的科学方法不仅能在科学领域带来革命,而且它们的作用还广泛的深入到社会科学和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为人类认识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
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适者生存”科学思想方法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科学及其他领域。
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精神。
从本质上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2]科学精神就是追求客观、公正、和谐等,即求真、求善、求美。
它既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更是科学永不枯竭的源泉。
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1)、求知探索精神。
在揭示自然事物内在规律性和对自然、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惊异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
李新慧;卢家昆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科学是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是人们变革世界观和科学观的最直接的动因.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具有了更深刻的内在本质,其价值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同时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李新慧;卢家昆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石家庄铁道学院纪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
2.传承科学精神共襄科技盛事——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述
3.倡导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研究员姚昆仑在重庆大学作报告
4.大学生科学精神与技术责任理念的培育——雅斯贝尔斯科学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5.弘扬科学精神彰显创新力量山东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进行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