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墨梅图题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厌恶(wù)

2.词: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1)王冕作诗的原因;

(2)王冕作诗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2.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预习资料

1.背景资料: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的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曾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自由,北游大都,后见天下将乱,遂归。

2.知识练习:生字注音

冕()乾坤()妥协()卓()尔不群花蕊()厌恶()

探究点一理解诗意

1.《墨梅图题诗》墨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淡墨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砚池: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由这两句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气:_________________。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进行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体会感情(重点、难点)

1.你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梅花要么是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探究点三——赏画悟情(重点)

1.赏画:请大家王冕笔下的梅花,说一说图中大梅花有什么特点?

知识综合应用训练

1.《墨梅图题诗》是元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借()抒发了他高尚的情操。诗中“满乾坤”的意思是()。

2. “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墨竹图题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自主学习

1.字: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解词: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交流材料:

①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