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心电图分析
常见起搏心电图及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a
43
DDDR的上限频率(upper rate limit--UBL)反应:
假文氏阻滞 2 : 1 A-VB;DVI; VAT
a
44
a
45
a
46
a
48
心室起搏与ST-T变化
心室起搏出现自主心律时的T波 倒置貌似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AMI。
避免心室电极被感知。
a
106
a
107
特点:出现自主心律,可以抑制电 脉冲发放,但逸搏间期< 起 搏间期。
原因: 处理:程控
a
60
3、感知过度
特点:感知电信号抑制电脉冲发放 长间歇
原因:体内电信号:P波,QRS波, T波,肌电 体外电信号:电磁波,交流电
处理:程控
a
61
a
62
a
64
a
65
a
66a67a Nhomakorabea69
a
72
具有特殊功能的起搏心电图
a
25
a
26
a
27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随自主心率快、慢
P--R间期长短
不同的工作方式变化
程控参数不同
a
34
a
37
a
38
a
39
双腔频率跟踪(DDDR) 起搏心电图
1、最大跟踪频率(maximum tracking rate ---MTR) :
表现形式:P波跟踪起搏---VAT 2、最大传感器频率(maximum sensor
临时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判断起搏器工作状态
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起搏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以及起搏频率、起搏阈值等参数是否正常。
识别起搏器故障
当起搏器发生故障时,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异常 的起搏信号或感知功能异常等表现,有助于及时 发现并处理故障。
指导起搏器程控
根据心电图表现,可以调整起搏器的参数设置, 如起搏模式、感知灵敏度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 的生理需求。
起搏频率设置
起搏频率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 需求进行设置,过高或过低均可
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阈值设置
阈值是指能够引起心脏有效收缩 的最低刺激强度,阈值设置过高 可能导致起搏失败,设置过低则 可能增加电池消耗和心肌损伤风
险。
安全性评估
在调整起搏频率和阈值时,应密 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变
化,确保安全。
临时起搏器广泛应用于临床急 救、围手术期保护以及心脏疾 病诊断等领域。
工作原理与操作流程
临时起搏器通过电极导线将脉冲 发生器产生的电信号传导至心脏,
刺激心肌收缩。
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准备、穿刺置 管、起搏器参数设置、电极导线
固定以及术后监测等步骤。
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01
02
03
感知灵敏度
起搏器应能准确感知到自 身心电信号,感知灵敏度 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起 搏器工作异常。
感知功能测试
通过调整起搏器感知灵敏 度并进行心电图记录,可 以判断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感知不良表现
感知不良时,起搏器可能 无法抑制自身起搏脉冲发 放,导致竞争性心律失常。
起搏频率和阈值设置合理性评估
他检查手段相结点,加深学员对临时起搏器心电图判读的理解。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在起搏器调试中的应用
调整起搏频率
医生可以通过磁铁试验心电图观 察起搏器的起搏频率,根据患者
需求进行调试。
优化起搏模式
根据磁铁试验心电图的结果,医 生可以对起搏器的模式进行优化, 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校准起搏器参数
磁铁试验心电图可以用于校准起 搏器的参数,确保起搏器工作在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解读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实际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主要用于 评估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性能, 以及检测可能存在的起搏器相关 问题。
02
随着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普及,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异常的解读
异常P波
异常P波可能是由于心房肥 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等原因引起,需要进一步 检查确诊。
异常QRS波
异常QRS波可能是由于心 肌肥厚、心肌炎、心肌梗 死等原因引起,需要进一 步检查确诊。
异常ST段和T波
异常ST段和T波可能是由 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通过长期监测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可 以预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或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未来发展方向
远程监测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远程 监测将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心电图监测,并将 数据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诊断。
个性化治疗
基于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个体差异,未来将发展更加 个性化的起搏器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
起搏器心电图及分析共80页
单极起搏系统
单极起搏系统只有阴极位于心脏内,在这个系统中:
电荷从电极顶端电极
(阴极)流出
+
阳极
刺激心脏
通过体液和组织返回到
脉冲发生器(阳极)
-
阴极
双极导线
双极导线不易过度感 知非心脏信号(肌电 位和电磁干扰)
同轴导线设计
外绝缘层
内绝缘层
外层导丝 (阳极)
内层导丝 (阴极 )
双极起搏系统
Base Rate MTR AV PV Min. PV PVARP
60 ppm 120 ppm 200 ms 150 ms 88 ms 250 ms
室性早搏反应
7. 频率骤降反应
针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率骤降 超过低限频率的加速起搏
8.频率应答DDDR VVIR
运动或发烧等机体耗氧量增加时,超过低限 频率起搏>60BPM
双极起搏系统中阳极和阴极都在心脏内,这个系统:
电荷通过导线末的 顶端电极流出
刺激心脏
返回到环形电极
环极距离在1cm左
阳极
右
阴极
二、起搏心电图(四种 工作方式)
DDD起搏的四种工作形式(1)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DDI)
AA
AV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DDD起搏的四种工作形式(2)
心室安全起搏
正常心房、心室夺获 心房、心室感知未知 交界区搏动引起心室安全起搏
ECG # 8
Base Rate MTR AVD PVARP
60 ppm 120 ppm 200 ms 250 ms
5.自动模式转换
当发作快速房性 心律失常时,会 出现快速的心室 起搏
《起搏心电图识别》PPT课件
起搏心电图的特点
01
起搏心电图的P波和QRS 波群形态固定,不受自 主心率的快慢影响。
02
起搏心电图的QRS波群 时限固定,一般不超过 0.12秒。
03
起搏心电图的T波方向与 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代表心脏的复极化过 程。
04
起搏心电图可能出现异 常的U波,可能与起搏 器植入后的并发症有关 。
详细描述
起搏信号规律、稳定,通常在60-100次 /分钟之间。
案例二: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识别
详细描述
起搏信号不稳定,频率或电压异 常。
起搏信号与心脏自身电信号融合 不良,出现竞争心律。
总结词:通过展示起搏器功能异 常时的心电图表现,使学生了解 常见故障及对心电图的影响。
心电图中出现异常波形,如R波增 高或降低、QRS波增宽等。
03
起搏心电图的识别方法
人工识别方法
人工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专业医师对心电图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对起搏心电图 进行识别。这种方法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具有主观性,但同时也能考 虑到各种复杂情况。
人工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因此需要经验丰 富的专业医师来进行识别。
计算机辅助识别方法
案例三:起搏器并发症心电图识别
总结词
通过展示起搏器并发症时的心 电图表现,使学生了解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及其对心电图的影
响。
心律失常
如房颤、房扑等,心电图出现 相应的异常波形。
心肌缺血
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 等表现。
心脏肥厚
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电压 增高现象。
05
总结与展望
起搏心电图识别的挑战与机遇
掌握起搏心电图的识别技巧
(仅供参考)起搏器心电图
I 起搏心腔
V: 心室
A: 心房
D: 双 (A+V) O:无 S: 单
(A 或 V)
II 感知心腔
III 对感知 的反应
V: 心室
T: 触发
A:心房
I: 抑制
D: 双 (A+V) D: 双 (T+I)
O: 无
S: 单
(A 或 V)
O: 无
IV 程控特点
V 抗快速心率
失常功能
P: 频率和/或 输出程控
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作用产生的 心 电图变化
心房失夺获,导致室房逆传
心室竞争心律
心室起搏致尖端扭转性室速
PMT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肌电性起搏器跟踪性心动过速
房扑跟踪起搏 DDD起搏器
起搏反复搏动
起搏心电图分析内容和步骤小结
了解起搏器植入时间、起搏器类型、设置的各项参数和特殊功 能等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3)
心房起搏 心室感知 DDD / 60 / 120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4)
DDD / 60 / 120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了解不同起搏部位的心电图
不同部位心室起搏心电图
右室起搏:
右室心尖 —— 电轴左偏 + LBBB 右室流出道 —— 电轴不偏或右偏+ LBBB
左室起搏: RBBB
起搏心电图分析
浙江医院心内科 陈建明 2011.02.20
内容提要
1. 阅读起搏心电图的一些基本概念 2. 识别起搏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3.了解不同起搏部位的心电图 4. 部分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5. 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作用产生的心 电图变化 6. 起搏系统故障的心电图表现
起搏心电图概念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分析
解决方案: •拿开磁铁
双腔起搏器特殊功能心电图
1,心室安全起搏 2,模式转换/带传感器改变心室后心房不应期的
DDIR 3,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的干预 4,室性早搏反应 5,非竞争性心房起搏 6,神经介导性昏厥(频率骤降反应) 7,窦性优势 8,睡眠功能
交叉感知
交叉感知是感知对立心腔传导的起搏刺 激,它会导致不应有的起搏器反应,例 如,假抑制
故障排除
•测量电极阻抗,必要时需更换电极 •重新连接 •随访并调整为合适的输出 •测试脉冲发生器,必要时需更换
下图中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
AOO mode rate 60.
DDDR 70/120,PAV/SAV 200/170ms,输出均为5v/0.5ms
心房感知不详,心房起搏良好;心室感知、起搏良好; 3和4之间的现象为VSP(110ms)
病例 3
问题:为何Ap 和Vp脉冲之间总会出现QRS波?
心室安全起搏
DDD 60/120,PAV/SAV 150/120ms
Ventricular Safety Pacing (VSP)
心室安全起搏(VSP)
临床问题: 交叉感知是感知对立心腔传导的起搏刺激,它会导致不应 有的起搏器反应。例如,假抑制
AP
VP PAV PVARP
TARP
2:1 阻滞
每隔一个 P 波都会进入不应期且不触发心室起搏
{ 低限频率间期期
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AS AR
VP
SAV PVARP TARP
AS AR
VP
SAV PVARP TARP
上限频率行为产生原理
1:1房室跟踪
文氏现象
2 :1现象
心房率更快,相隔一个P波落入 不应期,不引发心室起搏。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与(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
认识与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就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与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NBG编码)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
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就是单腔的,可以就是心房,也可以就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就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就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
如果就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就是抑制,就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就是 T 加 I ,既可以就是 T ,也可以就是 I , T 与 I 两个都有;如果就是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与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就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就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与 C 也不再出现了。
R 就是频率调制,就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
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就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就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
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就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
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她的意义。
临时起搏器心电图判读课件
左室起搏: RBBB
心率60次/分
8
心电监护
Brugada四步法
宽QRS心动过速,其70%为室性心动过速, 另30%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 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
Brugada四步法
➢ 第一步:观察全部 心前导联的QRS 波图形,如果没有 一个导联呈RS 型 者,判断为室性心 动过速,如果有的 导联呈RS 型者则 进行下一步。
心率26次/分
1
心率60次/分
临时起搏器植入部位
Internal Jugular Vein
External Jugular Vein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Subclavian Vein 锁骨下静脉
Brachial Vein 肱静脉
Femoral Vein 股静脉
室早的QRS波群时间取决于异位起搏点在心室的位置。
4
心电图起源判定
导联 Vl
Ⅱ、III、 avF
I、aVL
V2~V4
QRS波形态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以S波为主 以R波为主
S波为主 R波为主
S波为主 R波为主
起源点 左室 右室 心室下部 心室上部 右室流出道或左室高侧壁 远离上述部位
心脏前壁或心尖部 心脏后壁
心室起搏心电图
右室起搏:
➢ ①如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V1 呈R 型、QR 型、RS 型;前耳较大 的左兔耳征;V6 呈QS、QR 或rS 型,R/ S< 1 。
➢ ②如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时,V1 或V2 的R波时间增宽并> 30 ms ; S 波前支钝挫,R2S 间期>60 ms ; V6 呈RS、QR 型,R/ S < 1 。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鉴别 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图 例 解 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1.确定自身主导心律及其存在的异常心电图
2.起搏器情况: (1)确定起搏器的类型,判定起搏模式、起 搏频率、起搏及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2)判定起搏器是否开启特殊功能。 (3)判定有无起搏源性心律失常。 (4)尽可能判定起搏器功能异常的原因。
起搏逸搏间期
DDD起搏器心电图分析
二、判断起搏功能(是否有效起搏)
起搏功能指起搏器发放的电脉冲落于心肌反应期,能使 心肌应激的功能,产生相应的起搏P波或起搏QRS波。
心室脉冲 心房脉冲
心室肌反应期≈离前QRS波400ms外 心房肌反应期≈离前P波200ms外 或Q-T间期外
DDD起搏器心电图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远程心电会诊中心 邓国兰 2016年07月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鉴别 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图 例 解 析
心室阈值自 动管理心电 图特点
次/分;双腔PAV/SAV比支持周
期缩短125/110ms
美 敦 力 Capture Management
60 V4 1 2 3
75 4
110 1
60 2 3
75 4
110
单腔3:1,心室起搏频率比支持周期增高15次/分 ,在心室初始脉冲后110 ms处有1个备用脉冲
图例一
病史:73岁,男性,双结病变,植入起搏器。 心电图诊断?
III
三腔起搏器心电图PPT
在心电图上识别室间分离现象,即左右心室各自独立工作,没有正常的电信号传导。室间分离可能表 明心室间的同步性受到干扰或起搏器功能异常。
05
三腔起搏器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起搏器功能异常
起搏器电池耗竭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起搏信号频率下降或 停搏,提示电池即将耗竭,需要更换起 搏器。
VS
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
THANKS
感谢观看
三腔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三腔起搏器通过电极导线将电信号传输到心脏的不同部位, 以控制和调节心脏的电活动。具体来说,电极导线会连接到 心脏的各个部位,如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通过发送和 接收电信号来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同步性
三腔起搏器能够实现不同心脏部位的同步工作,确保心脏的 正常功能。例如,通过调整电极导线的位置和电信号的强度 ,可以控制心脏的收缩顺序和时间,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 能。
在心电图上可能出现感知不良或感知过度 的情况,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延迟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房室传导延迟,表现为P 波后QRS波群延迟出现或不出现。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P波后无QRS波群,此时 心室起搏器将替代心房进行起搏。
室间传导阻滞
要点一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QRS波群增宽畸形,提示左束支传导阻 滞。
房室分离与室间分离
房室分离
在某些情况下,三腔起搏器的电信号发放可能导致右心房和左心房的收缩不同步 ,出现房室分离现象。
室间分离
在某些情况下,三腔起搏器的电信号发放可能导致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收缩不同步 ,出现室间分离现象。
04
三腔起搏器心电图的解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认识和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一、北美和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NBG编码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是单腔的,可以是心房,也可以是心室;第二个字母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是单腔感知;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如果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是抑制,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是 T 加 I ,既可以是 T ,也可以是 I , T 和 I 两个都有;如果是 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是不作反应;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和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和 C 也不再出现了; R 是频率调制,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第五个字母,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他的意义;二、正常起搏心电图一正常起搏心电图首先前边要有刺激信号波,一个钉样的标记, 单腔的钉凸样的脉冲比较大;双腔的比较小;钉凸信号之后,起搏的是心房还是心室,这点是很重要;钉凸信号后跟着除极波与复极波;复极波是区别极化电位和除极波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单极起搏和双极起搏的脉冲信号是不一样的;二起搏器心电图分析要点1 拿到一份起搏的心电图,首先要看起搏的心腔,是心房还是心室;2 根据 12 导联心电图,看起搏的部位,是右室的心尖部还是流出道,还是双室的起搏,还是单纯的左室的起搏;3 这个起搏的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失夺获的;就是有脉冲信号发出来以后没有带动心腔的电激动;4 要注意看感知功能,感知功能是否正常,也就是每一次自身的电激动之后,他有没有感知到了,是否感知不足,或者是感知过度,还是根本就丧失了感知功能;5 要看起搏器对自身心律的反应;6 要注意起搏器的一些特殊的功能;三、起搏心电图的分类起搏心电图包括三大部分,正常起搏心电图、特殊起搏心电图和异常的起搏心电图;一正常起搏心电图正常起搏心电图里可以分为单腔起搏心电图,包括心室起搏 VOO 、 VVI 、 VVT 和心房起搏 AOO 、 AAI 、 AAT ;以及双腔起搏心电图,包括 VAT 、 VDD 、 DVI 、 DDI 、 DDD ;1. 心室起搏心电图VOO 是按照固定频率发放刺激脉冲,对自身 QRS 波不感知,即自身的 QRS 波不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VVI 是刺激脉冲之后出现起搏的 QRS 波,对自身 QRS 波感知,自身 QRS 波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VVT 是感知自身 QRS 波并触发脉冲发放,在每个自身 QRS 波上可见到刺激脉冲;这个病人心室起搏脉冲信号后,带动了心室波;又一次心室起搏,然后自身的 QRS 波来了,但是这时他完全没有感知到 QRS 波;下一个 QRS 波,他又没有感知到,又发放电脉冲;这时候碰到心室的不应期,所以他下一次没有起搏了,接着又一次心室的起搏;所以这是一个VOO 的起搏;这种情况容易在一次自身的 QRS 波之后,紧接着又发放了电脉冲刺激,刺激心室;如果正好打在心室的易损期里,就会导致室颤,病人发生死亡;上图是一个 VOO 起搏心电图;不管自身 QRS 波有没有,都是按期发放起搏的电脉冲;上图是 VVI 起搏心电图;感知到自身的心脏电活动之后,会抑制一次心脏的电脉冲;第一省电,第二安全,不会打在心室的易损期里,出现竞争性的心律失常;上图是 VVI 的起搏;不论自身的是自己正常的 QRS 波,还是一个室性的早搏,只要是自身来的 QRS 波,都会感知,都会抑制一次脉冲的发放;如果电极导线放到了右室的心尖部,这时起搏的图形是一个电轴左偏的,加上一个完全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如果放在右室流出道,这时会出现一个电轴不偏甚至右偏,加上一个完全左束支阻滞的一个图形,或者类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如果起搏的是左室,就会出现右束支阻滞的图形;上图是一个完全左束支阻滞的图形, AVL 和 I 导联主波向上,说明起自于右心室,II 、 III AVF 都向下,电轴左偏,提示是一个右室心尖部的起搏; VVI 65bpm ,右室心尖部起搏单极,电轴左偏, LBBB 图形,无自身 QRS 波;上图左束支阻滞加上电轴左偏,是右室心尖部的起搏; VVI 65bpm ,右室心尖部起搏双极,有自身 QRS 波;LBBB 形态改变,电轴正常, II 、 III 、 AVF 导联主波向上, I 导联主波向上, QRS 宽大畸形,这是右室流出道起搏游离壁;右室流出道起搏间隔部: LBBB 形态改变,电轴正常, II 、 III 、 AVF 导联主波向上, I 导联主波低平或主波向下, QRS 宽度较窄;左图是一个右束支阻滞的图形,起自于左心室,电轴右偏; 单纯左室起搏,RBBB ,电轴右偏, I 导联 S波为主;右图是双心室的起搏,有心房起搏,有心室起搏,心室起搏以后 QRS 波较窄, I导联主波向下;2 心房起搏心电图AOO 起搏是按照固定频率发放刺激脉冲,自身的 P波不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AAI 起搏是刺激脉冲之后出现起搏的 P 波,自身的 P 波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AAT 起搏是在每个自身 P 波上可见到刺激脉冲;上图是一个 AAI 起搏心电图;脉冲信号发生之后,起搏的都是心房波;自身心房波来了,他感知到了,所以抑制了一次电脉冲发放;后边又是心房起搏,然后又抑制了一次,又抑制一次,又抑制一次,又来了心房起搏;他具有心房的感知功能,感知到以后抑制一次电脉冲;上图是一个 AAT 起搏心电图, 在每个起搏器感知到的 P 波上可见到刺激脉冲; 感知到心房波之后,反而又触发了一次无效的电脉冲,他不省电,所以现在几乎已经被淘汰了;双腔起搏可以以多种的方式工作,包括:• VAT• VDD = VAT + VVI• DVI• DDI• DDD上图每一个心房波之后,经过固定的 AV 间期之后,发放一次电脉冲,电脉冲起搏的心室,这是 VAT 起搏心电图;实际是感知心房触发心室起搏;前边是一个自身的 QRS 波,后边没有 P 波,但是心室起搏了,又是心室起搏,所以这两跳是 VVI 的起搏;但后边又有了心房波,经过 PR 间期以后,脉冲发放,起搏了心室;前边是VVI ,后边是 VAT ,实际这是一个 VDD 的起搏;右图是 DVI 起搏心电图; 所谓的 DVI ,就是心房心室都可以起搏,但只有心室的感知,心室感知以后会抑制一次电脉冲的发放,那么可以心房起搏,也可以心室起搏 ; 如果心房起搏以后,感知到了一次心室波,就抑制心室的电脉冲发放;如果有心房波,在之前没有心房起搏;所以他感知不到,仍然会发放心房的电脉冲;这时心房就没有起搏;但是接下来还会发放心室的电脉冲;同样,如果心房波他没有感知到,他发放了一次心房的电脉冲,但是又落在心房不应期里,没有起搏了心房;这时这一跳心房波他没有感知到,但是他下传了心室;所以又有了自身的 QRS 波;这样他的心室起搏就被抑制一次;DVI 起搏顺序发放心房心室脉冲,自身的 R 波能抑制 V 脉冲发放,自身的 P 波不能抑制 A 脉冲发放;右图是 DDI 起搏心电图; DDI 起搏和 DDD 的区别在于后边没有触发的功能;尽管心房心室都有起搏功能、感知功能;但是感知到以后,只能抑制,不能触发,这种情况下,即便感知到了心房波,他也不触发心室的激动,只是按他原有的频率,该这个心室起搏就心室起搏了,这样的一个工作方式,就是所谓 DDI ;如果病人是一个慢性的房性心律失常病人,阵发性的房扑、房颤,安了双腔起搏器后,如果以 DDD 的方式来工作,那么他如果来一个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就会触发快速的心室起搏下传,会导致病人的心悸,甚至导致心功能的损失;因此这时就可以给他程控上 DDI 的起搏;DDI 起搏顺序发放心房心室脉冲,自身的 R 波能抑制 V 脉冲发放,自身的 P 波可抑制 A 脉冲发放,但不会触发心室起搏;双腔起搏 DDD ,也叫万能性的起搏, 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可以程控为 AOO 、 VOO 、AAI 、 VVI 、 AAT 、 VAT 、这个 VVT 、 DVI 、 DDI 、 DDD 等等,甚至 DOO 的工作方式;DDD 起搏器工作模式 1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VPDDD 起搏器工作模式 2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DDD 起搏器工作模式 3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DDD 起搏器工作模式 4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二特殊起搏心电图特殊起搏方式常见的有滞后频率、传感器频率、上限频率行为文氏现象和2:1 阻滞以及安全起搏;1 滞后频率频率滞后,其实不是真正的滞后,他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出现自身的心搏之后,起搏器会延长相应的逸搏间期;他通过频率的滞后功能,鼓励自身的心房或者心室电的激动;频率滞后,即在出现自身心率后,起搏器会延长相应的逸搏间期;上面这个图,心室起搏带动了心室,又一次心室起搏,带动了心室;这时自身的 QRS 波来了,来了之后,后边在抑波间期之内,没有自身的心室波,又发放心室起搏信号,带动了一次电激动;这种是没有频率滞后的起搏器;下边把频率滞后打开后,具有频率滞后功能了;前边两次心室起搏,后边自身 QRS 波来了之后,他会自动的延长抑波间期;如果实在还没有自身的来,再放脉冲一次起搏心室;因此,每一次自身的电激动之后,他都要等,要比起搏的抑波间期要长;这就是一个频率的滞后;2 传感器驱动频率目前有很多很多种的传感器;如能够感知运动的,包括压电晶体的传感器,通过一个压电晶体片,他在脉冲发生器里能够感知到肌肉的电活动给他的压力变化,然后他感知到你在运动,这时他就自动的把起搏频率按照我们设定的这种模式来逐渐的加快;还有一种是他感知到身体的重力加速度在变化,比如爬楼梯、上坡,重力加速度在变化,那么他的起搏频率自然的也会调快;再者,有些起搏器能够感知到经胸的肺阻抗,当我们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呼吸的频率加快,肺的含气量发生变化,经胸的肺阻抗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他感知到我们经胸的肺阻抗的变化之后,就会根据我们对代谢的需求,来加快或者减慢起搏的频率,发生相应的反应;因此,植入起搏器以后,有可能这个起搏频率比我们设定的频率要快;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要考虑两点;第一点,有可能他是发生了频率跟随;就是说自己窦房结的频率加快,而心室是跟着窦房结的频率,也在不停的加快,这样就发生了频率跟随;比如 VAT 的起搏,心室起搏,但是感知到心房波以后,触发一次心室的激动;当心房的频率加快的时候,心室频率自然的跟随加快;这就超出了我们所设定的心室的起搏的频率;第二种情况,要注意这个起搏器是不是打开了频率应答的功能,也就是频率适应的功能;打开这个功能后,他就会根据我们设定的情况,来感知到身体的运动,或者是感知到 QT 间期的变化、情绪的改变;这时起搏频率会相应的自动加快或减慢;这时起搏频率就要超出我们所设定的频率;这个频率叫传感器驱动的频率,或者叫传感器指示的频率;这个频率的加快,不属于异常现象;患者在活动中先出现 130bpm 跟踪心率,随后出现 135bpm 传感器驱动频率;3 文氏阻滞起搏器,相当于给病人安上了一个房室结;正常人的房室结,具有三大功能;第一是刺激起搏点;当窦房结发生了病变,不能够来带动整个心脏起搏,房室结首先冲出来,以40 ~ 60 次 / 分钟的频率来带动心脏的起搏;第二个功能是具有滤波的功能;也就是说,心房的频率再快,也不会 1:1 的全下传到心室;比如心房的频率到了 150 次 /分钟,就有可能出现房室的延迟;如果再快,到了 170 次 / 分钟,就可能出现了 2:1的下传,就是两次心房激动才给下传一次;这样就保护了心室; 文氏阻滞实际就是当窦性节律超过高限跟踪频率时, PV 会自动延长,以确保心室频率不会超过最大跟踪频率;起搏器具有文氏阻滞的功能;也就是他不跟随越来越快的心房频率、心室起搏,全都下传;他也有一个文氏性的下传,也有一个 2:1 的下传;这样能够保证起搏的心室频率不会超过最大的跟踪频率;当窦性节律进一步增快时,两个 P 波中有一个都会进入心房不应期,不能触发心室激动,房室按照 2:1 下传;4 交叉感知与心室安全起搏交叉感知是一个心腔感知另一个心腔的起搏刺激,它会导致脉冲发放抑制,但如果在交叉感知窗口发生交叉感知则发生心室安全起搏;由于心室不适当感知心房刺激脉冲,抑制了心室脉冲发放;交叉感知在心电图上表现,往往是只有 P 波,没有 QRS 波,表现为心脏的停搏,或者是安全起搏;实际在起搏器的设置上面,有一个 110ms 现象,也就是有一个突然缩短的房室间期;交叉感知原因主要有:程控参数不合适,心房输出过高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过短 ,心室感知度太大;绝缘层破裂,心房刺激被感知;导线移位,心房和心室电极相距过近,导线移至低位右心房靠近三尖瓣或右室流出道;心房感知不良;发生交叉感知后应降低心房输出电压、降低心室感知灵敏度、延长心室空白期、程控心室安全起搏;心室安全起搏表现为 AV 间期的突然的缩短;上图中可以见到一对特别短的电脉冲,为安全起搏;房室起搏,突然来了间距比较短的两个电脉冲,两个电脉冲之间的距离刚刚基本上是110ms 左右,所以又叫 110ms 现象,或者叫心室的安全起搏;5 噪声转换噪声转换是连续的不应期感知将引起以低限频率驱动的频率起搏; 噪声转换是起搏器的一个特殊的功能;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噪声干扰等导致起搏器的一个长间歇或不起搏;噪声转换的心电图特征,包括自体心律:多为室速或房颤引起的快心室率; R-R 间期短于心室不应期 VRP 出现不应期感知事件; V-V 间期:起搏信号总与前某个 R 波相距低限频率间期,且后一个 R 波一定落入前一个 R 波的起搏不应期中;三异常心电图1 感知故障感知不足 / 过度2 起搏故障完全 / 部分不起搏3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MT4 自动模式转换 A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器心电图分析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作者:王斌2005-9-27 13:22:42 点击:666 次发表评论起搏心电图是指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记录的体表心电图是反映起搏器的功能和工作状态、诊断其有无故障发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一、基本知识(一)起搏信号特征常用的起搏脉冲宽度为0.4~0.5ms,在纸速为25mm/s的心电图上,起搏器脉冲起搏信号是一个与心电图等电位线(基线)垂直的极短的线状电信号,又称线状波,或钉样标志,在心电图标为“S”信号或“S”波。
起搏脉冲振幅(电压)在不同导联上差别很大,同时受起搏电压.电极导线的极性等因素影响,单极、高电压时起搏脉冲幅度高。
S信号是识别起搏心电图的重要依据,其频率代表确定起搏频率。
图 1 单极与双极起搏脉冲信号A=单极心房起搏;B=双极心房起搏(二)起搏波群心脏起搏搏动由起搏脉冲信号和其后的心房波(心房起搏)或QRS波(心室起搏)。
如果起搏脉冲后无相应的P波或QRS波,则称为无效起搏或未夺获,起搏脉冲后跟随相应的P/ QRS波,说明起搏夺获,或有效起搏。
为了便于起搏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通常将自身的心房、心室激动波叫P波和R波,而起搏产生的心房、心室激动则叫A波和V波。
1.心房起搏心房起搏时,起搏脉冲后紧跟一个心房除极波(A波,也有人称P’波)。
有时,P波振幅较低,难以分辨,心房是否有效起搏不能确定。
此时如果房室传导功能正常,则可根据起搏脉冲后是否跟随QRS波群来确定(图1)。
高位右心房(右心耳)高位右心房起搏靠近窦房结,而且肌小梁发达,是最常见的起搏部位,在心电图上的特点为起搏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近似,P’波在Ⅱ、Ⅲ、aVF导联是直立的,而在aVR导联倒置,V1导联呈正负双向。
低位右心房起搏比较少用,使用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可放置的部位。
其心电图特点是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aVR导联直立。
2.心室起搏心室起搏时,心电图上起搏脉冲信号后紧跟着一个QRS-T波群。
起搏的QRS波群宽大畸形(>0.12s),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
有时,T波比QRS波群明显,可用于判断起搏是否夺获心室。
起搏的QRS波群的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的部位。
(1).右室心尖部起搏在体表心电图上都产生左束支阻滞(LBBB)及额面心电轴显著左偏(LAD)的QRS-T波群,即左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常在-30°~-90°之间(图2)。
但胸壁导联的QRS波群形态有两种:第一种是V5、V6呈宽阔而向上的波为主;第二种是V5、V6的宽阔QRS以S波为主。
(2).右室其它部位起搏如果植入的导线顶端(远端电极)在右室流入道(三尖瓣水平)或流出道,则起搏的QRS虽也呈LBBB型,但额面心电轴正常甚或右偏。
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电图II、III、aVF导联的QRS波形呈单相高幅R波。
(3).左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的QRS形态呈RBBB型,QRS时限通常大于0.12s,V1呈rsR型,V5呈RS型。
目前,左心室起搏作为双心室起搏的一部分用于治疗伴左束支阻滞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图2 右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三)融合波由于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常常有自身心律,而自身心律可以与起搏节律发生干扰,可以产生心脏除极的融合波和假性融合波。
当心肌的一部分被自身节律控制,另一部分被起搏节律所激动时,便形成了融合波,又称真性融合波。
这种融合是心肌的两个激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融合,以室性融合波多见(图3)。
真性融合波的形态介于自身的QRS波和起搏的QRS波之间,可有多种形态。
当起搏脉冲发放较延迟时,由于电极周围的心肌已经除极,紧接着迟到的起搏脉冲就会落入电极周围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内,成为无效起搏,但在心电图上只是起搏信号在时间上与心室已激动产生的QRS波融合,所以称为假性融合。
(图3)。
二、常见起搏模式心电图特点(一)单腔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1.单腔按需型起搏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单腔按需型起搏器可分为AAI起搏器(图4B)和VVI起搏器(图4A)。
大多数厂家生产的单腔起搏器既可以用于心房,也可以用于心室,又称为SSI起搏器。
单腔按需型起搏器除了具有起搏功能外,还有感知功能。
AAI/VVI 在感知到心电信号后可以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
(1)基础起搏间期基础起搏间期是指起搏器以按需模式工作时,连续两个起搏信号之间的时距(图5)。
(2)逸搏间期逸搏间期是指起搏信号与前一个自身心律之间的时距,可通过测量自身QRS波的起始部到下一个相邻的起搏信号之间的时限获得(图5)。
理论上,基础起搏间期应等于逸搏间期。
但在实际的起搏心电图上,逸搏间期略长于自动起搏间期,这是因为起搏器的感知并非在QRS波的起始部。
另一个因素是,激动到达感知电极所在部位的心肌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窦性心律伴右束支阻滞或左室起源的搏动时,在心室除极开始后的50ms以上,激动才到达位于右室心尖部的感知电极。
这种延迟反映了激动从室间隔左侧面到右室心尖部的传导时间。
(3)频率滞后频率滞后(hysteresis) 是按需心室起搏器感知自身QRS 发生抑制后重新开始发放脉冲的频率。
如果起搏器的逸搏间期长于自动起搏间期,称为负性频率滞后,短于起搏间期,称为正性滞后,等于起搏间期则无滞后。
滞后频率或间期可程控。
起搏器的逸搏间期=自动起搏间期+滞后间期(图5)。
频率滞后功能可以使病人充分利用自身的节律,使病人感觉比较舒服,同时可节能。
图4不同起搏模式示意图和心电图(4)不应期又称反拗期,指脉冲发生器在发放一次电脉冲后或在感知一次自身心律的P或R波后,感知放大器关闭,不感知任何心电信号的间期,通常为300~400ms(图5)(5)磁铁频率是指进行磁铁试验时起搏器的起搏频率,一般为80~100ppm。
此时的起搏模式为AOO/VOO,起搏电压较高,一般为4.5V左右。
2.非同步单腔起搏器非同步单腔起搏器包括非同步心房起搏器(AOO)和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脉冲发生器以固定频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房或心室激动,但无感知功能,即整个起搏间期都是不应期。
目前单纯非同步的永久起搏在临床上已不再应用。
(二)双腔起搏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腔起搏器几乎都是DDD起搏器,又称全自动双腔起搏器或万能型起搏器。
根据需要,DDD起搏器可以被程控,或者在不同的自身心律情况下自动地以多种起搏模式工作,如VAT、AAI、DVI等(图4)。
因此DDD起搏器能够模拟人类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功能。
1.双腔起搏器的计时间期为正确分析双腔起搏器心电图,需要了解双腔起搏器的计时周期。
计时间期直接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图6为DDD起搏器的计时间期。
(1)下限频率间期下限频率(lower rate limit,LRL)也称基础起搏频率,是正常起搏情况下起搏器的最慢心房或心室起搏频率。
下限频率对应的间期为下限频率间期,由A V间期和V A间期组成。
从心室起搏脉冲发放或感知自身的QRS波群到下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发放间的时限称为心房逸搏间期(atrial escape interval, AEI),等于下限频率间期-A V间期。
图6DDD起搏器的计时间期下限频率间期是控制起搏频率的主要机制,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调整起搏频率。
①以心室为基准为大多数起搏器所采用。
这种设计以心室起搏(V波)或感知事件(R波)为基准,按照心房逸搏间期释放下一个心房起搏脉冲。
②以心房为基准为少数起搏器所采用,通过AA间期控制起搏频率。
如果在AV间期内感知到自身的QRS波群,则下一个心房起搏脉冲的发放仍依据前一个心房起搏(A波)或感知事件(P波)按AA间期(下限频率间期)。
如果在心房逸搏间期内感知到自身的QRS波,则依据QRS波按下限频率间期发放下一次的心房起搏。
③复合型为心房为基准的改进型,即在AV间期内感知到自身的QRS波是以心房为基准按下限频率间期释放下一个心房起搏脉冲。
而在心房逸搏间期内感知到QRS波群则以QRS波群为起点以心房逸搏间期释放下一个心房起搏脉冲。
(2)上限频率间期上限频率(upper rate limit,URL)是起搏器所容许的最高起搏频率,反映最短的心室起搏间期(上限频率间期)。
当感知的心房率超过上限频率时,心室起搏间期受限于上限频率间期,此时就会出现起搏器文氏现象(图7)或2:1现象(图8),使起搏的心室率始终保持在上限频率水平。
①双腔起搏器文氏现象当病人的心房率超过DDD起搏器的上限频率而低于2:1阻滞频率时,由于起搏器的起搏频率受上限频率(URLI)的严格限制,所以只能通过逐渐延长PV间期来使起搏频率保持在上限频率水平。
PV间期延长的结果是下一个P波距前一个V波越来越近,一旦当某个P波落入前一个V波后PVARP中,就会出现一次心室起搏的脱漏(图7中的空箭头所示)。
这种现象与房室结的文氏阻滞相似,故又称为起搏器的文氏现象。
起搏器的文氏现象可以防止起搏频率的骤降。
②2∶1起搏现象:当快速心房率更快时,自身心房周期进一步缩短。
当短于心房不应期时,则会出现其中一个P波落在心房不应期中,不触发心室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2∶1房室跟踪现象(图8)。
(3)房室间期又称AV间期(A-V interval, AVI)、房室延迟或AV延迟(A-V delay, AVD),相当于心电图的PR间期,它是指一个感知的或起搏的心房事件(心房波)与继之出现的心室起搏或感知事件之间的间期。
某些双腔起搏器还具有AV 间期的频率适应功能,在感知和起搏的心房事件分别提供不同的AV间期,或随心率的变化而发生动态改变。
(4)心房不应期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ARP)是发生在一个感知的或起搏的心房事件后的一段时期,在该时期内不发生心房感知。
总心房不应期(TARP) =AV间期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
例如,起搏器的AV间期为150ms,PVARP为300ms,则TARP 为450ms(l50300)。
(5)心室不应期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VRP)是指感知或起搏心室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心室感知器关闭,不发生心室感知。
(6)空白期空白期(blanking period)是指在一个通道(如心房)发放起搏脉冲后,另一个通道(心室)出现一个相应的短暂绝对不应期。
在心房起搏脉冲发出后心室起搏通道立即触发一个(心室)空白期,平均持续时间为15~25ms。
有些DDD起搏器的空白期可以程控。
(7)交叉感知窗和非生理性AV间期心室空白期在AV间期的最早部分,一般历时短暂,因为心室感知线路在AV间期间期内较早地恢复为可感知是十分重要的,这样,AV间期终止之前感知到自身心室电活动可以及时抑制起搏器的心室起搏脉冲的输出,从而防止竞争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