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分枝杆菌属(讨论)

合集下载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二者鉴别的依据
3.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菌中性红试验性, 无毒株则阴性,亦失去索状生长现象。
有毒株和无毒株 的区别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特点(L-J培养基)
(四)抵抗力:较强
NaOH
丝 四 丝 四 丝
变 异 性
• 1.形态变异:颗粒状(Moch颗粒)或丝状 • 2.菌落变异:由致病性R型→非致病性的S型。 • 3.毒力变异:
第三节
——是引起慢性传染病麻风的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 1.麻风分枝杆菌形态及大小均与结核分 枝杆菌相似。但较结核分枝杆菌为短粗, G+菌。 • 2.长短不一,常相聚成团,如球形或平 行束状排列,如一捆柴或一束香烟。 • 3.多存在于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内 • 4.经治疗后,麻风分枝杆菌多呈不典型 的形态,呈破碎的菌体或似颗粒型。 • 5.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 6.抗酸性染色,其性能较结核分枝杆菌 略差 。 典型胞内菌。 • 麻风细胞:胞浆呈泡沫状
10 ~ 14d 局部发生坏死性
附近淋巴 结肿大
溃疡,不易愈合
意义:因为在自然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与迟发性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因此通过测定机体对
结核分枝杆菌有无超敏反应可判定对结核有无免疫力,常用结核菌素来测定。
结核菌素试验
• 原理:迟发型变态反应,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测定机体 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变态反应。 • 试剂:OT(oid tuberculin,OT) 旧结核菌素 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纯蛋白衍生物
免疫性
传染免疫(有菌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即只有当TB菌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 力,一旦体内的TB菌被杀灭,免疫力也随之 消失。 伴有变态反应 结核菌素蛋白、蜡质D——产生变态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核蛋白体RNA——产生免疫

微生物第章 分枝杆菌属

微生物第章 分枝杆菌属

微生物第章:分枝杆菌属一、概述分枝杆菌属(Bacillus)是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科中最常见的属之一。

其名称来源于其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分枝的菌体形态。

该属菌体大小相对较大,形态多样,包括直形、杆形、梭形或球形等不同类型。

分枝杆菌属包括很多种类的细菌,一些种类在自然环境中很常见,有着重要的生态、工业和医学应用价值。

二、生态学和鉴定分枝杆菌属中的细菌生活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水、植物、食品和动物的肠道中。

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极为广泛的分布,在枯萎的植物、渣滓、泥炭、海水和河流等地方都可以发现其存在。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枝杆菌属可以通过形态特征、代谢特性和生长特点等鉴定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分枝杆菌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生长型态观察和菌落形态分析来确定其种属。

三、病原学分枝杆菌属在人类和动物中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牲畜疾病和人类疾病。

尽管其中很多细菌是无害的或有益的,但某些菌株却可以对人类或动物健康构成威胁。

常见的分枝杆菌病原体包括:芽孢杆菌(B. anthracis), 糖原芽胞杆菌(B. cereus),乳酸吸收性芽胞杆菌 (B. coagulans) 和枯草杆菌(B. subtilis)等。

分枝杆菌的病原性与其产生的细胞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关,而这些毒素的分泌与生长环境和条件有很大关系。

四、工业应用除了在疾病治疗上的作用外,分枝杆菌属在工业生产中还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饮食加工业中,分枝杆菌可以用于制造豆腐、酱油等食品。

同时,分枝杆菌的一些菌株也可以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出某些化合物,如抗生素、植酸酶、纤维蛋白溶酶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和普通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

五、分枝杆菌属在自然环境、医学、动物和食品加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都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分枝杆菌属的多样性和作用将会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菌属课件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菌属课件

分布与感染途径
分布
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如 土壤、水、动物等,也可存在于人体 内。
感染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 损伤等途径传播,如肺结核病的传播 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
02
14分枝杆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子与致病机制
致病因子
14分枝杆菌属含有多种致病因子,如细胞壁成分、脂质成分、蛋白酶等,这些 成分能够破坏宿主细胞,导致感染发生。
人卫7版微生物-14分枝杆 菌属课件
• 14分枝杆菌属的概述 • 14分枝杆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 14分枝杆菌属的诊断与治疗 • 14分枝杆菌属与其他微生物的鉴别诊
断 • 14分枝杆菌属的流行病学与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14分枝杆菌属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抗酸染色阳性 的细长杆菌,属于需氧或兼性厌 氧菌。
分类
分枝杆菌属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 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 分枝杆菌等。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抵抗力
分枝杆菌呈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 小约1μm×3μm,抗酸染色呈红色。
分枝杆菌对干燥、酸碱度变化和阳光 等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但在60℃、 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下可被杀死。
培养特性
分枝杆菌可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但 生长缓慢,约需3-4周才形成可见菌 落。
致病机制
14分枝杆菌属通过吸附、侵入、复制和扩散等过程,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并破坏 细胞结构,引发感染症状。
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对14分枝杆菌属进行吞 噬和杀灭。
特异性免疫应答
感染后,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对14分枝杆菌属进行识别和清除 。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遗骨和埃及4500年前木乃伊 的骨关节的病理组织中,已发现人类在史前时代已 患过结核病。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公元前403- 前211年)上就有类似肺结核病症状的记载
中国医史中,结核病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形容 为“虚痨”之症。文献有提及肺痨为痨虫于肺所 致,但未能确定致病的成因。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时如弱柳扶风。
“黛玉一翻身,却原来是一场恶梦。喉间犹 是哽咽,心头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 肩背身心,但觉冰冷。”
“林姑娘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 只剩得一把骨头”。
“黛玉挣扎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 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
“……紫鹃一手搂着黛玉坐起,一手端着 汤送到唇边。黛玉微微睁眼喝了两三口, 便摇摇头儿不喝了。”
“……一回儿咳嗽起来……紫鹃开了屋门 去倒那痰盒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 血星……”
“只见黛玉肝火上炎,两颧红赤……喘成 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 了”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体的结合,使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蛋白 结核菌素,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多糖 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局部细胞浸润
核酸 荚膜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
粘附与入侵 营养(含多种酶分解环境营养物质) 保护(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菌体)
2、所致疾病--结核病
多途径侵入 肺部的感染最为多见。 按照感染是否发生在肺部,分为肺内感染
原发感染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②继发感染(原发后感染)
多见于成年人,多为内源性感染,为原发感 染后遗留的潜在病灶复燃

第十四章 分支杆菌属

第十四章 分支杆菌属

世界结核病防治现状
自发现 MTB 以来,全球约有两亿人死
于TB,且疫情发展日趋严重。
WHO 已将 TB 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
一,并于 1995 年起将每年的 3 月 24 日 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 公众加深对TB的认识。
据 WHO 预计,目前全球约 20 亿人已感染
了MTB。
“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 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 即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目前最有 效的控制结核病新策略。1977年国际防 痨肺病联合会提出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是麻风病的致病菌。多数人呈不显性感染。
麻风杆菌的形态大小与染色性与结核杆菌相似。
外界的结核杆菌再次侵入。
感染特点:病灶局限,钙化、纤维化,一般不
பைடு நூலகம்
累及邻近淋巴结,但易发生干酪样
坏死和形成空洞,菌随痰排出,称 为开放性肺结核。
3.免疫性
抗结核免疫属于感染性免疫, 或称有菌免疫
感染性免疫(infection immunity):或称有菌
免疫, 常见于某些胞内寄生菌的感染(例如结核 分枝杆菌), 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 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 一旦体内病原菌消失, 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MTB感染人数多。 现患肺TB病人多。
TB死亡人数多。
耐药TB人多。
农村TB人多。
传染性肺TB患者疫情居高不下。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 一类细长或稍弯的杆菌,因有分枝生 长的趋势而得名。 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对人类致 病的有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

14分枝杆菌属

14分枝杆菌属

干酪样结节破溃
形成空洞
向外排菌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共同特征
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质 常用染色方法-抗酸染色(红色),又名抗
酸杆菌 无鞭毛、无芽胞,不产外毒素或内毒素 引起的疾病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一般情况
分 类: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致病机制-原发感染
结核杆菌
飞沫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繁 殖 巨噬细胞破坏, 大量结核杆菌释 放至肺泡
炎症
经淋巴管
(原发灶)
肺门淋巴结
90%的原发感染
形成纤维化或 钙化,不治而愈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 肿大(原发 综合征)
5%发展成 活动性肺结核
致病机制-继发感染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干酪样坏死 (多局限)
国际流行概况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约20亿)已经感染 了结核菌
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 每年新发病人900万例 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国内流行概况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占西太区病人数的70%,占全球 的16% 全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 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万 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 传染病死亡中有2/3是由结核病引起的
分枝杆菌属要点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 结核杆菌的免疫 结核菌素试验
感染过结核杆菌 超敏反应 阳性
未感染过
无超敏反应 阴性
试剂
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主要成分是通过将结核菌接种于甘油肉 汤培养基中,培养4-8周加热浓缩过滤 而成。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形态与染色
• 革兰阳性,细长弯 曲,一端或两端膨 大呈棒状
• 美蓝或奈瑟染色, 菌体两端或一端可 见着色较深的异染 颗粒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吕氏培养基 •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变异、抵抗力
• 变异
–形态、菌落和毒力 –S型变为R型
–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 人工培养必须有新鲜血液成分(主要是X因 子和V因子)才能生长,故名嗜血杆菌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生长需要含X因子、V
•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新石器 时代人类的遗骨和古代木乃伊的骨关 节的病理组织中,已发现人类在史前 时代已患过结核病。
• 中国医史中,结核病最早记载于《内 经》并形容为“虚痨”之症。古代文 献有提及肺痨为痨虫于肺所致,但未 能确定致病的成因。
•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 流行,散布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生 活困顿的人群成了结核病的温床。 而且是当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瘟疫”。
出现超敏反应 不表示正患结核病
硬结直径超过 15mm以上
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 核,应进一步检查
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 红点或稍有红肿,硬 结直径小于5mm
无结核感染,但应考虑: 原发感染的早期 正患严重结核病 正患其他传染病(麻疹)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结核菌素试验应用
• 1.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测定卡介苗接种 后的免疫效果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M. leprae)
• 麻风病的病原菌
–慢性传染病
• 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分枝杆菌属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分枝杆菌属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二)结核分枝杆菌
3. 微生物学检验 (3)检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标本直接涂片或集菌后涂 片作抗酸染色或金胺“O”荧光染色。若找 到抗酸阳性菌即可初步报告 “找到抗酸菌” 或“未找到抗酸菌”,而不能报告“找到 结核分枝杆菌”。金胺“O”染色镜检敏感 性高,常用于筛选,阳性者再用抗酸染色 法核查。
Ⅳ群(迅速 生长菌)
温度对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
堪萨斯分枝杆菌
黑暗 光照
戈登分枝杆菌
光照
光对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 黑暗
堪萨斯分枝杆菌抗酸染色
堪萨斯分枝杆菌菌落特征 (L-J培养基)
海分枝杆菌引起的“游泳池肉芽 肿”
第16章
分枝杆菌属
(一)分枝杆菌属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分枝杆菌属在分类学上归属放线菌目、分 枝杆菌科。可分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三类。非 结核分枝杆菌根据生长速度和产色素等又 分为光产色菌、暗产色菌、不产色菌和迅 速生长菌4群。
分枝杆菌属分类
典型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complex):
继发性肺结核
脊柱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VII)
细菌可经血、淋巴,在骨、关节、肾、脑膜等处 引起相应的结核病
(二)结核分枝杆菌 2. 临床意义 (1)致病物质 结核分枝杆菌不产生内毒素 和外毒素,也无侵袭性酶。其致病性可能 与细菌在机体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 菌体成分和代谢物质的毒性以及机体对菌 体成分产生的免疫损伤有关。其毒性物质 主要与荚膜、脂质和蛋白质有关。脂质的 成分及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密切相 关。
1.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 其他 2.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M.bovis) 3.非洲分枝杆菌 (M.africanum) 1.副结核分枝杆菌 4.田鼠分枝杆菌 (M.microti) 2.麻风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呈红色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E.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2.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支杆菌E.肺炎链球菌3.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分枝杆菌E.产气荚膜梭菌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5.细胞壁中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7.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叮咬8.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10.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构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C + D1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E.12-18小时观察结果1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可能情况错误的是: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C.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D.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14.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 结核分枝杆菌二、多项选择题1.结核杆菌对下列化学因素具有抵抗力:A.70—75%酒精B.4%NaOHC.3%HCID.6%H2SO4E.5%石炭酸2.结核杆菌培养特性表现为:A.严格厌氧B.专性需氧C.营养要求高D.生长缓慢E.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3.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途是: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测定B.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不宜接种卡介苗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婴幼儿可作结核病诊断D.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力功能状态的检测E.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麻风杆菌所致的瘤型麻风,其特点:A.潜伏期长,病变严重B.主要侵犯皮肤粘膜.神经等C.病灶组织不易找到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阳性E.血清中查到大量抗体5.麻风杆菌所致的结核样型麻风,其特点:A.病程缓慢.稳定B.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神经C.病灶组织查到大量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阴性E.该型麻风传染性小三、名词解释1.BCG2. acid-fast bacilli3.结核菌素试验4.感染性免疫5.麻风细胞四、问答题1.简述抗酸染色方法。

第十四分枝杆菌属

第十四分枝杆菌属
? 耐药性变异:
– 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 增多
二、致病性
荚膜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

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

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
物 脂质

索状因子(破坏细胞,引起肉芽肿)
磷脂(形成结核结节)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
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 多见成人 – 病灶局限 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反应剧烈,
干酪性坏死、空洞)
肺外感染
? 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如脑、 肾、肠、腹腔
? 大多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有关
三、免疫性
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
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 俗称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 ? 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牛分枝杆菌(M. bovis) ? 世界上1/3人感染,70%在亚洲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形态与染色
第14 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 一类细长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 势而命名
? 主要特点
– 细长弯曲,分枝状生长 –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分枝菌酸) – 常用抗酸染色鉴定,呈 抗酸染色阳性 – 引起疾病都呈慢性,并伴肉芽肿
? 分类
–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 非结核分枝杆菌 – 麻风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
? 由于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 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 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又能抵抗强脱 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 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培养基 ◆生长缓慢:18~24h/代,一般2~4周可见菌落
生长
结核杆菌的菌落特征:
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米 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
3.抵抗力
四抗:
◆抗干燥 ◆抗酸碱 ◆抗碱性染料 ◆抗抗生素(耐药)
三敏感:
湿热 紫外线 乙醇
4.变异性
(1) 毒力变异——BCG (2) 耐药性变异 (3) L型变异
用途:预防结核病的活疫苗。
二、致病物质 和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
菌体成份(和荚膜) 无内外毒素,无侵袭性酶。
荚膜
成分--多糖、脂质和蛋白质
◆有助于粘附 ◆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为细菌繁殖
提供营养 ◆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菌 ◆可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脂质
——细菌毒力最密切相关的菌体成份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P150)
(Mycobacterium)
讨论题: 1.结核分枝杆菌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特性? 2.结核分枝杆菌有哪些致病物质? 有何作用? 3.试讲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和用途。 4.造成结核病重新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微弯的杆菌, 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
3、死亡率:每年有25万人被结核病夺去生命。已成为传染病中第 一号杀手。
1.BCG接种的保护作用; 2.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本节重点:
1.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2.致病物质 和所致疾病。 3.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和应用。
其他细菌
要点:
主要生物学特点, 所致疾病, 白喉外毒素作用机制,防治原则。
(4) 结核菌素试验用途
◆检测BCG免疫效果; ◆辅助结核病的诊断; ◆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 ◆流行病学调查。
四、造成结核病重新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贫穷,一般规律是愈贫穷,生活条件差、居住拥挤、 医疗卫生条件缺乏,结核病发病愈多。发展中国家发病比 发达国家高,我国农村比城市高,西部比东部高。 二、是艾滋病流行,艾滋病人由于免疫系统破坏,非常 容易感染和发生结核病,造成结核病人的增多。三、是 流动人口增多,流动人口的增多,易造成结核菌的传播。 四、耐药结核病人的增多,这是由于不正规治疗产生, 目前在全国约有1/4的菌阳病人为耐药病人,高耐药率对 病人的治疗带来很大和困难。 五、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认为结核病的问题已经解 决,对结核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从而对结核病的控制 有些放松,宣传不够,造成广大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 了解不够。
流行概况:
全球结核病疫情:
WHO资料显示:1986年-1990年五年内,有41.5%的发 展中国家和25%的发达国家结核病疫情明显上升。 1.感染率:全球57亿人口有1/3(19亿)正被感染结核菌, 1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达1.8亿,每秒钟就有一人受结核菌 感染。
2.患病率:全球约有200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每年将有 9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2/3分布在亚洲。 3.死亡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死于结核病的成 人超过艾滋病、疟疾、腹泻、热带病死亡的总和;每年近 17万儿童死于结核病,因结核病死亡的妇女超过100万。 是单一病菌致死最多的传染病。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
◆抗酸染色,故 (acid-fast bacilli)
◆生长大多缓慢
◆致病多为慢性,有肉芽肿形成
结核分枝杆菌
对人致病的 分枝杆菌有
牛分枝杆菌 麻风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不入血)
–引起局部炎症:假膜 –全身中毒症状:如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
腺功能障碍等症状
白喉假膜
防治原则:
同破伤风杆菌
◆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白喉抗毒素
紧急预防 特异性治疗
◆非特异性防治
药物预防:如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 药物治疗:有效抗生素——杀死细菌,减少毒素来源
◆ 结 核 的 免 疫 属 于 感 染 免 疫 (infection imm1) 含义
结核菌素试验——是根据感染、免疫、变态反应 三者共存的原理,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 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 从而推测机体有无相应免疫力的一种试验。
考题举例:
谢谢!
一、白喉棒状杆菌(P173)
形态特征: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Albert染色,可出现异染颗粒(核糖核酸和
多磷酸盐),在鉴定时有重要意义。 培养:吕氏培养基
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 产生条件:棒状杆菌噬菌体 作用机制: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使延伸因子2失活)
所致疾病——白喉病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或污染 ◆临床表现(细菌在局部繁殖,毒素入血,细菌
◆索状因子——损伤线离体膜、抑制WBC游走、引起慢
性肉芽肿;
◆磷脂——促使结核结节形成;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
合;
◆蜡质D——可激发迟发超敏反应,引起机体损伤。
蛋白质
◆有抗原性,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 反应
◆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多糖 使中性粒细胞增多,表面抗原。
2.所致疾病
◆感染方式
关节结核
–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
◆所致疾病
–疾病种类多样化 –肺结核最常见
皮肤结核
脊柱结核
肺部感染
◆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 原发综合征 转归 ◆原发后感染 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结核结节 纤维化 干酪样坏死
三、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和应用。
1.免疫机制
◆ 属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 的细胞免疫
结核病是人类疾病中一个最古老的疾病。自从1882年科赫首 次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杆菌,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 结核病学的基础。二十世纪中叶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人 类似乎已完全有能力征服结核病。期望对结核病的控制能够 实现。但近几十年来,结核病再次成为当今世界成年人的首 要杀手,并对国际公共卫生工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面对结 核病世界规模的流行,WHO于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 “全球紧急状态”,发表这样的声明在WHO历史上尚属首次。
二、空肠弯曲菌(P180)
(C.jejuni)
◆革兰阴性形态细长,呈 弧形、螺旋形、S形或 海鸥状
◆单鞭毛,运动活泼 ◆无芽胞,无荚膜 ◆产生细胞毒素和一种不
耐热肠毒素 ◆散发性细菌性肠炎 ◆病程5~8d,自愈
三、幽门螺杆菌(P138)
(Helicobacter pylori, HP)(C.pylori)
中国疫情:
1990年全国流调表明,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仍属高流行区,疫 情呈三高一低,即患病率高(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523/10万,肺 结核死亡率177/10万,涂阳患病率为134/10万);死亡率高(结核病死 亡率为20.9/10万,菌阳患病率为19.3/10万);耐药率高(初治耐药率 28.1%,继发耐药率为41.1%);年递降率低(肺结核患病率年递降率 为2.8%,涂阳患病率年递降率为3%)。 1、感染率:中国受结核菌感染者达3.3亿,1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为20 %。即每5个儿童就有一名受感染。 2、患病率: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60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约150万。150万传染源每年又使2250万人被感染,儿童占大部分。另 外,结核病人中农村比城市高2.6倍;而且青壮年占很大比重。15-45 岁占67.2%,死亡病例中占50.4%。 据估计,我国因患结核病而丧失 劳动力,每年达14亿个劳动日,导致国民经济直接损失达35亿元,再 加上诊疗、丧葬、停学及家庭损失总计70多亿元。直接影响了国民经 济发展。
本节重点:
1.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卡介苗; 2.致病物质 和所致疾病; 3.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和应用。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 ◆抗酸染色性(齐尼(Ziehl-Neelsen)抗
酸染色法),又称抗酸杆菌. ◆有荚膜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高——罗氏(Lowenstein-Jensen)固
◆又叫幽门弯曲菌,是1982年才分离出的一种新 型细菌 ◆它集中分布于人的胃窦部
◆活检胃粘膜组织直接涂片Gram’s染色可见其呈 G-性、呈鱼群状排列
◆与B型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有密切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形态
四、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
◆俗称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中的一种细菌 ◆G-性杆菌,无芽胞 ◆为条件致病菌 ◆能产生一种绿色水溶性色素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
毒力减弱—— 有毒菌株变异为弱毒或无毒菌株。
例:卡介苗
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 13年,230次传代
减毒株 (Bacillus of Calmette- Guerin,BCG ):
卡介二氏用有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甘油、马 铃薯的培养基上,经13年连续230次传代所获得的 毒力减弱但保留有抗原性的变异株。
(2) 试剂
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3)试验方法与结果判定
阳性反应:表示感染过结核菌 (如隐性感染)或接种过 BCG ;
强阳性反应:提示有结核菌 活动性感染 ; 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