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分枝杆菌属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https://img.taocdn.com/s3/m/8663232f580216fc700afdfd.png)
粗糙 乳酪色 + + +
光滑或粗糙 黄或橘色 ± + +
防治原则
• 正确用药,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 • 局限性病变结合外科手术 •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麻风分枝杆菌
--生物学性状
• 为抗酸杆菌 • 细胞内寄生 • 标本检测可见成团,束状于细胞中 • 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 • 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 犰狳是动物感染模型
麻风分枝杆菌--临床意义与微检
• 经呼吸道,破损皮肤、粘膜,接触传播 • 引起麻风病 • 微检: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是诊断麻风的主要依据
细菌主要侵犯
皮肤、神经
根据机体的免疫状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分为——二型二类
二 型
瘤型(开放性):
•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麻风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 • 传染性强,若不治疗,病 情逐渐恶化 • 抗体与自身组织抗原形成 “麻风结节”—狮面状
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 – 90% 以上的原发感染形成纤维化或钙化,不治自愈。少数 病灶扩散,引起肺外结核病。
继发感染——外源性或内源(原发感染遗留)性感染
– 多见成人,有免疫力 – 病灶局限,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 (反应剧烈,干酪性坏死、空洞)
2. 肺外感染
• 经淋巴、血液循环引起其它部位感染:
溶菌酶、青霉素等作用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的正常结构完整 性或其合成受阻, 导致菌体变成 L 型; 异烟肼则影响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分枝菌酸的合成 , 使 本菌出现抗酸染色阴性。
2. 培养特性
馋--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
以及含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罗氏)上才能生长良好。
懒--生长缓慢,14-1 8 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3-4 w才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862191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7.png)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
基本介绍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学名:Burkholderi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β-内酰
胺酶生产菌属。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包含了一些致病性很强的肺部病菌,如肺结核菌和非典型分支杆菌。
同时,也有一些种类是对农业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益生菌。
特征
形态特征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菌体为分枝状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为单株,偶见分枝,
长度2-3微米,直径0.4-0.7微米。
表面平滑或粗糙,有时有黏附胶质物或向外延
长的胞外多糖物。
生理特征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菌种通常是有机烷基化合物、蛋白质分解物、纤维素等废
弃物的分解者。
菌种可通过氧化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各种有机物来获得能量。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在生存的过程中产生β-内酰胺酶,可降解一些广谱抗
生素,导致耐药性变异。
分布特征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菌种广泛分布于土壤、玉米根出芽前发育过程中和水体中,也有部分菌种能感染动植物或人体导致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生。
相关应用
农业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菌种在玉米根发育过程中能够与玉米产生共生作用,从而
增加玉米产量和耐受性,降低土壤淋溶的过程中氮的损失。
医学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细菌在人体内常引起类似细菌性肺炎的病症,并且易于发
生耐药性变异,是目前医学上的重要研究热点。
其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为细菌耐受
多种抗生素打下了生物学基础。
本科第章分枝杆菌属是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细菌。
它们具有耐药性、致病性、益生性等特点,是农业和医学领域中值得研究的重点。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824ab7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7.png)
分布范围
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人及动物的机体。人类是麻风杆菌的唯一宿主。
分类
结核
非结核
麻风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或结核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因为喜氧性)。结核病为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1-4μmX0.4 μm。牛分枝杆菌则比较粗短。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 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特别是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 染料的穿入。分枝杆菌一般用萋-尼(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 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分枝杆菌
一类细长略弯范围
目录
02 显著特性 04 分类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有时有分枝或出现丝状体。在分类学上已将分枝杆菌 属归纳于放线菌种。对人致病的放线菌可分含和不含分枝菌酸两类。分枝杆菌属于含分枝菌酸类。
本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这和其染色性、生长特性、致病性、抵抗力 等密切相关。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乙醇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 菌(acid-fast bacilli)。该菌属无鞭毛、无芽胞、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和菌体成分有关。引起的疾病 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第Ⅱ组
暗产色菌(scotochromogen)
这类细菌在暗处培养时菌落呈橘红色。在37℃生长缓慢,菌落光滑。对人致病的有瘰疠分枝杆菌(M.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M. la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全 世界约有病例1200万,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
第15章分枝杆菌
![第15章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51edd9fe50e2524de4187e12.png)
第15章分枝杆菌表15-1 分枝杆菌的分类分类生长速度菌落和色素产生代表菌种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生长缓慢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RunyonⅠ组生长缓慢菌落不见光时为淡黄色,光照后则变为黄色或橙色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海分枝杆菌(M. marinum ) 肺结核样病变;皮肤丘疹、结节与溃疡RunyonⅡ组在37℃生长缓慢在暗处培养时菌落呈橘红色瘰疠分枝杆菌(M. scrofulaceum)儿童淋巴结炎RunyonⅢ组40~42℃下生长慢通常不产生色素鸟-胞内分枝杆菌(M.avium)结核样病变,多见于肺与肾RunyonⅣ组在25~45℃快速生长。
培养5~7天即可见到菌落个别种产生色素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极少致病麻风分枝杆菌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麻风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俗称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该菌可侵1/3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作为最多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成为HIV阳性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结核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在感染的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细长且直,大小约0.4×3 m(图15-1);在人工培养基上,不同种呈现丝状、球状、串珠状等多形性。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脂质,不易着色,一旦被碱性染料着色后能够抵抗盐酸乙醇(含95%的乙醇和3%的盐酸)的脱色作用,被定性为抗酸菌(acid-fast bacteria),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分类为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
常用齐尼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 acid-fast stain),以5%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再经3%盐酸乙醇脱色,结核分枝杆菌被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菌及背景则被美蓝复染呈蓝色。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在药物如异烟肼的影响下,亦可变为抗酸染色阴性。
图15-1 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箭头所指)(Brooks et al, 2004)(二)培养和生长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初代分离培养应使用选择和非选择培养基。
wagne分枝杆菌分类法
![wagne分枝杆菌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8609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5.png)
wagne分枝杆菌分类法
分枝杆菌是一类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是革兰氏染色
中显现为粉红色。
它们是一类非常广泛的细菌,可以在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内找到。
分枝杆菌的分类法涉及到它们的形态、生理
特征和基因组学特征。
从形态特征上来看,分枝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通常呈杆状或
丝状。
它们的细胞壁含有肽聚糖和脂多糖,这使得它们在革兰氏染
色中显现为粉红色。
此外,分枝杆菌的细胞壁中含有高度的脂质,
使得它们对抗生素的抵抗力较强。
从生理特征上来看,分枝杆菌通常是兼性厌氧菌,它们可以在
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
此外,分枝杆菌通常具有较高的代谢多样性,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量源。
从基因组学特征上来看,分枝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门,包括
许多属,如根瘤菌属(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
它们的基因组中含有许多与生存环境适应和代谢特点相关的基因,这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总的来说,分枝杆菌的分类法涉及到形态学、生理学和基因组学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分枝杆菌这一类细菌的分类特征。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微生物第章 分枝杆菌属
![微生物第章 分枝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8fdb93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0.png)
微生物第章:分枝杆菌属一、概述分枝杆菌属(Bacillus)是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科中最常见的属之一。
其名称来源于其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分枝的菌体形态。
该属菌体大小相对较大,形态多样,包括直形、杆形、梭形或球形等不同类型。
分枝杆菌属包括很多种类的细菌,一些种类在自然环境中很常见,有着重要的生态、工业和医学应用价值。
二、生态学和鉴定分枝杆菌属中的细菌生活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水、植物、食品和动物的肠道中。
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极为广泛的分布,在枯萎的植物、渣滓、泥炭、海水和河流等地方都可以发现其存在。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枝杆菌属可以通过形态特征、代谢特性和生长特点等鉴定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分枝杆菌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生长型态观察和菌落形态分析来确定其种属。
三、病原学分枝杆菌属在人类和动物中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牲畜疾病和人类疾病。
尽管其中很多细菌是无害的或有益的,但某些菌株却可以对人类或动物健康构成威胁。
常见的分枝杆菌病原体包括:芽孢杆菌(B. anthracis), 糖原芽胞杆菌(B. cereus),乳酸吸收性芽胞杆菌 (B. coagulans) 和枯草杆菌(B. subtilis)等。
分枝杆菌的病原性与其产生的细胞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关,而这些毒素的分泌与生长环境和条件有很大关系。
四、工业应用除了在疾病治疗上的作用外,分枝杆菌属在工业生产中还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饮食加工业中,分枝杆菌可以用于制造豆腐、酱油等食品。
同时,分枝杆菌的一些菌株也可以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出某些化合物,如抗生素、植酸酶、纤维蛋白溶酶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和普通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
五、分枝杆菌属在自然环境、医学、动物和食品加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都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分枝杆菌属的多样性和作用将会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372b2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5.png)
医学微生物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参考答案:病毒2.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参考答案:真菌3.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参考答案: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4.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具有的一条是()参考答案: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5.巴氏消毒法创建者是()参考答案:巴斯德6.第一个发现青霉素的学者是()参考答案:弗莱明7.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是()参考答案:汤飞凡8.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参考答案:衣原体;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9.关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细胞分化程度低;无核膜和核仁;仅有原始核质,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有核糖体10.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意义在于()参考答案:有助于药物开发;有助于诊断试剂研制;服务于疫苗研发;有助于深入认识其致病机制;加深对微生物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第一章测试1.细菌L型是()参考答案:细胞壁缺陷的细菌2.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参考答案:鞭毛;菌毛;荚膜;脂多糖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参考答案:细胞壁4.G-菌细胞壁不具有的成分是()参考答案:磷壁酸5.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含有磷壁酸;对青霉素敏感;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无外膜6.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按其外形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细菌的形态受温度、pH、培养条件等因素影响发生改变7.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参考答案:荚膜;鞭毛;菌毛;芽胞8.G-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其原因是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其外侧有外膜层保护。
()参考答案:对9.细菌的染色体,为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
()参考答案:对10.菌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的()对数期2.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代时)为()参考答案:20~30分钟3.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参考答案:增菌4.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参考答案:消毒5.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的方法是()参考答案:紫外线杀菌法6.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参考答案:外毒素;细菌素;维生素;抗生素;内毒素7.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有()参考答案:渗透压;气体;温度;氢离子浓度;充足的营养物质8.目前主要用于牛乳消毒的方法是巴氏消毒法。
《分枝杆菌》课件
![《分枝杆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0b69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a.png)
分枝杆菌的流行趋势和影响
流行趋势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增加,分枝杆菌的流行 趋势呈现上升趋势。
影响
分枝杆菌感染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肺病、皮肤病等,同时也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05
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分枝杆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因组学研究
总结词
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分枝杆菌的遗传 背景和进化关系,为抗分枝杆菌药物 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抑制吞噬作用
分枝杆菌具有抑制吞噬细 胞吞噬作用的能力,使其 能在细胞内长期存活。
诱导免疫应答
分枝杆菌能够诱导机体产 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炎 症反应。
分枝杆菌感染的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
分枝杆菌感染后,患者可能出 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时间
较长。
咳嗽
咳嗽是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见症 状,有时可能伴有痰液。
详细描述
分枝杆菌通常需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速度较慢。 它们对酸碱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因此易受 外界条件影响。此外,分枝杆菌还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对多 种抗生素不敏感。
02
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
01
02
03
侵袭上皮细胞
分枝杆菌能够通过表面蛋 白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 结合,进而侵入细胞内。
分枝杆菌的分类
总结词
分枝杆菌可分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等。
详细描述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而非结核分枝杆菌则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部分种属可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则是引起麻风的病原菌。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9.分枝杆菌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9.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af8400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f.png)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分枝杆菌抗原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荧光染色阳性菌,判断是否存 在分枝杆菌感染。
04
分枝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针对不同分枝杆菌病,研 发了多种疫苗,包括灭活 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 工程疫苗等。
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易感 动物和人群,特别是家畜、 家禽和宠物等。
接种策略
根据不同疾病和疫情情况, 制定合理的接种计划和策 略,包括免疫程序、接种 剂量和接种途径等。
消毒与隔离措施
消毒方法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环境、动物和物品进行消 毒,以消灭分枝杆菌的传播源。
隔离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和传播。
监测与追踪
建立健全监测和追踪体系,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 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 件》9.分枝杆菌
目录 CONTENT
• 分枝杆菌的概述 • 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分枝杆菌的检测与诊断 • 分枝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 分枝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01
分枝杆菌的概述
分枝杆菌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分枝杆菌属于放线菌目,是一类 具有分枝生长能力的革兰氏阳性 菌。
特点
生长缓慢,菌体形态多样,包括 球状、杆状和丝状等。
跨部门合作
加强跨部门合作,共同应对分枝 杆菌病的挑战,保障公众健康和 畜牧业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预防和治疗
预防性用药
在某些高风险情况下,对易感动物和人群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降 低感染风险。
治疗性用药
对于已感染分枝杆菌的病例,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 情并促进康复。
(医学微生物学)15 分枝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15 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4617a29058f5f61fb6366651.png)
荚膜
(capsule)
有助于粘附、 入侵、抗吞噬 等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类脂(lipid) : 60%
分枝菌酸(mycolic acid) 索状因子(cord factor) 蜡质D(wax-D) 磷脂(phosphatide) 硫酸脑苷酯(sulfatide)
蛋白质(proteins):
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 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 并在结核结节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
生物学性状
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高 分离培养用罗氏培养基 (Lowenstein-Jensen) 代时约18h 3~4周形成“菜花样”菌落
抵抗力
抗干燥: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附着在空 气的尘埃中传染性可保持8~10天
抗酸碱:用酸碱处理标本,杀死杂菌和消化标 本中的粘稠物质,提高检测效果
抗染料:在培养基中加入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
TB X-ray photo
结核的X光片及病理
Tuberculosis – hematogenous extension
Extrapulmonary
Lymph nodes
Liver
Bones
免疫性
1、免疫性:胞内感染,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效果差 2、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有菌免疫 3、结核菌素试验( tuberculin skin test )
对酒精、湿热及紫外线抵抗力较弱
Koch (1843-1910) isolated the strain in 1882
Calmette (1863-1933) and Guerin (1871-1961) studied the vaccine
The first clinical trial in 192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7202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38-42其中:实践学时:4学分数:2.5适用专业: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基础免疫学、抗原性异物的性状、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免疫反应机理及常见免疫性疾病和病原生物(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防治的一门学科,属医学基础课。
课程内容包括免疫学基础、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三部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的病原性、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概念,了解机体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
本课程以化学、生物学、正常人体学为基础,又为学习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及传染病学、预防医学等临床学科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髙职护理专业,总学时为:38-4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
2.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学课学习,要求学生能:1)应用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阐述其在维持人体与环境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超敏反应性疾病为主)。
2)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3)掌握无菌概念,应用微生物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及标本采送。
4)将免疫学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上的理论与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3.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掌握] 免疫的基本概念[熟悉] 免疫的功能[了解] 医学免疫学的进展教学内容:1)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基础第一章抗原教学目标:[掌握] 抗原、半抗原及抗原决定簇概念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熟悉] 抗原特性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了解] 抗原的分类教学内容:1)抗原的概念与分类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抗原的特异性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熟悉] 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功能区[了解] 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断教学内容:1)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抗体的生物学作用4)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第三章补体系统[掌握] 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熟悉] 补体的活化[了解] 补体成份的理化特性教学内容:1)概述2)补体系统的激活调节3)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第四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教学目标:[熟悉] MHC的分布、功能[了解] HLA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MHC编码的分子3)HLA与医学第五章免疫系统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作用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概念[熟悉] 免疫细胞的受体细胞因子主要的生物学的作用教学内容: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细胞因子第六章免疫应答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场所、过程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和意义体液免疫生物学效应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熟悉] 免疫应答类型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概述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七章抗感染免疫教学目标:[掌握] 抗感染免疫类型[熟悉] 非特异性免疫组成抗感染免疫意义教学内容:1)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2)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第八章超敏反应教学目标:[掌握] 超敏反应概念Ⅰ型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熟悉] 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教学内容:1)Ⅰ型超敏反应2)Ⅱ型超敏反应3)Ⅲ型超敏反应4)Ⅳ型超敏反应5)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第九章免疫学的应用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学诊断的检测原理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种类[熟悉] 免疫学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了解] 免疫学治疗教学内容:1)免疫学防治2)免疫学诊断第二篇病原微生物学绪论教学目标:[掌握] 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 微生物的发展教学内容:医学微生物学概述第十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胞壁的化学结构、功能与意义 G+菌与G-菌细胞壁的区别质粒的概念芽胞的医学意义 G染色的结果及意义[熟悉]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意义[了解] G染色的步骤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2)细菌的结构3)细菌的形态检查法第十一章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熟悉]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细菌代谢产物及实际意义[了解] 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培养教学内容:1)细菌的生长繁殖2)细菌的人工培养第十二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教学目标[掌握] 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物理消毒灭菌原理和常用方法[熟悉] 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的概念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了解]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教学内容:1)细菌的分布2)消毒灭菌第十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标[熟悉] 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1)细菌的变异现象2)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第十四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医院感染的概念[熟悉] 细菌侵入途径、医院感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感染的种类和类型[了解]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教学内容:1)细菌的致病性2)感染的来源与类型3)医院感染第十五章化脓性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化脓性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金葡菌、乙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熟悉] 肺炎双球菌、淋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致病性淋球菌的防治原则[了解]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葡萄球菌属2)链球菌属3)奈瑟菌属4)铜绿假单胞菌5)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熟悉]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其他各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分枝杆菌属2)白喉棒状杆菌3)百日咳鲍特菌4)流感嗜血杆菌5)嗜肺军团菌6)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七章消化道感染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熟悉] 消化道感染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大肠杆菌所致疾病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消化道感染细菌的防治原则[了解] 大肠杆菌的卫生学检查意义教学内容:1)埃希菌属2)志贺菌属3)沙门菌属4)弧菌属5)幽门螺杆菌6)其他消化道感染的细菌7)消化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八章厌氧性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 [熟悉]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所致疾病[了解] 无芽胞厌氧菌种类、分布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厌氧芽胞梭菌2)无芽胞厌氧菌3)厌氧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章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教学目标[熟悉]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和所致疾病[了解]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支原体2)立克次体3)衣原体4)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一章螺旋体教学目标[熟悉] 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了解]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梅毒螺旋体第二十二章真菌教学目标[掌握] 真菌的概念、培养特性和抵抗力、致病性[熟悉] 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了解]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1)概述2)常见病原性真菌3)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教学目标[掌握] 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熟悉] 病毒增殖[了解]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教学内容:1)病毒形态与结构2)病毒的增殖3)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第二十四章病毒的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 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熟悉] 抗病毒免疫[了解] 病毒的感染途径教学内容:1)病毒的感染2)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二十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教学目标:[熟悉]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防治[了解] 病毒分离培养教学内容:1)病毒感染的检查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第二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病毒[掌握] 流感病毒的抗原型别与变异、流行的关系[熟悉] 呼吸道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了解]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1)流行性感冒病毒2)麻疹病毒3)腮腺炎病毒4)风疹病毒5)冠状病毒6)呼吸道病毒的防治原则第二十七章肠道感染病毒教学目标:[熟悉]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了解] 肠道病毒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脊髓灰质炎病毒2)其他肠道病毒3)肠道病毒的防治原则第二八九章肝炎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致病特点和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熟悉] 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了解] 各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比较教学内容: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3)丙型肝炎病毒4)其他肝炎病毒5)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九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了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三十章虫媒病毒教学目标:[熟悉] 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染方式、所致疾病和免疫性[了解] 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第二十一章其他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狂犬病病毒致病性和防治原则[熟悉] 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染方式、致病特点[了解]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单纯疱疹病毒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狂犬病病毒第三篇人体寄生虫学第三十二章概述教学目标:[掌握] 寄生虫的组成寄生、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阶段和生活史的概念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熟悉]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了解]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教学内容:1)寄生现象、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2)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4)寄生虫的实验诊断5)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第三十三章医学蠕虫教学目标:[掌握] 蠕虫形态和所致疾病[熟悉] 蠕虫生活史和防治[了解] 蠕虫的实验诊断和流行因素教学内容:1)线虫:蛔虫钩虫蛲虫丝虫2)吸虫: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3)绦虫:猪肉绦虫牛内绦虫第三十四章医学原虫教学目标:[熟悉] 原虫特征阴道滴虫的致病性、标本采集、流行因素及防治间日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和卡氏肺孢子虫的致病性[了解] 间日疟的实验诊断教学内容:1)阴道毛滴虫2)疟原虫3)刚地弓形虫4)卡氏肺孢子虫第三十五章医学节肢动物学教学目标:[熟悉] 医学上常见的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了解] 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发育与变态教学内容:1)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类2)节肢动物的发育与变态3)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4)医学上常见的节肢动物4.学时分配:5、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形式以闭卷为宜。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a54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4.png)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分类、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分类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ASO试验。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的防治原则。
(5)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1)葡萄球菌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法、免疫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3)链球菌的免疫性。
3.了解:(1)球菌的分类。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4)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
(6)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二)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三)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二、A群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四、其他链球菌(一)B群链球菌(二)D群链球菌(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三节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分类(二)形态与染色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肠球菌的耐药性(三)所致疾病三、防治原则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其他医学相关奈瑟菌【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ASO test2.SPA3.SLO4.血浆凝固酶5.M蛋白二、填空题1.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兽医微生物学《分枝杆菌属》课件
![兽医微生物学《分枝杆菌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7db96e783e0912a2162a5b.png)
菌落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花
菜样,乳白色或米黄色。
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菌膜浮于 液面。
三、抵抗力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 6~8个月。对紫外线敏感,消毒药作用不大,耐酸耐 碱。对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
性。
四、致病性
主要引起牛结核病。细胞内寄生。
五、免疫性
1.机体产生的抗体,无保护作用。
一、形态与染色
细长、微弯的杆菌,无荚膜、芽孢 和鞭毛。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有特殊的糖
脂。不易着色,而抗酸染色为红色。
糖脂成份有效地刺激哺乳动物的免 疫系统,分枝杆菌因此被制成免疫 佐剂得到普遍应用。
抗酸染色
二、培养与生化特性
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
在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罗杰二氏培养基)上才能生 长,但生长缓慢。
2.以细胞免疫为主。
3.传染性免疫(带菌免疫)。
六、变异性
卡介苗(BCG)即将牛分枝杆菌在含甘油、胆汁、 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代传代而获得的减毒 活疫苗株,现广泛用于预防接种。
七、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镜检 :抗酸染色红色
2.分离培养 :强酸或强碱处理后接种罗杰二氏培养基
3.细菌鉴定:培养特性、生化特性
4.动物接种 :兔有致病性 5.变态反应 :PPD皮内注射法
4mm以上为阳性;2-4mm为可疑;2mm以下为阴性。
6.血清学检查 : 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
复习思考题
牛分支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第七章
分枝杆菌属Βιβλιοθήκη (Mycobacterium)
本属菌均为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6ef82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7.png)
绪论单元测试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的核质,没有核膜和核仁,无完整细胞器A:对B:错答案:A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胞浆内无完整的细胞器A:错B:对答案:A3.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
A:错B:对答案:B4.条件致病菌是指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部位改变或寄居菌群平衡失调,能引起外源性感染。
A:对B:错答案:B5.病原微生物是指少数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如: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A:对B:错答案:A6.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侧重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又称诊断微生物学。
A:对B:错答案:A7.按照大小、结构、组成可将微生物分成几大类A:4B:2C:3D:5答案:C8.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真菌C:立克次体D:支原体答案:ACD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结构简单B:肉眼也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C:形体微小D:存在于自然界中答案:B10.非细胞型微生物有A:支原体B:真菌C:立克次体D:病毒答案:D第一章测试1.细菌检验是利用细菌学基本知识和技术,结合临床实际,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
A:错B:对答案:B2.细菌经染色后镜检,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A:错B:对答案:A3.麦康凯,伊红美蓝及SS培养中的鉴别用糖为A:麦芽糖B:葡萄糖C:蔗糖D:乳糖答案:D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A: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B:营养需要不同C:形态不同D:生理功能不同答案:A5.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摩根菌属为阳性B:多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C:变形杆菌属为阳性D:沙门菌属为阳性答案:D6.有关硫化氢试验说法正确的有A:培养基变绿为阳性B:沙门菌属为阳性C:大肠埃希菌为阳性D:培养基变黑为阳性答案:BD7.用于兼性厌氧菌或厌氧菌活菌计数的方法是A:穿刺接种法B:斜面接种法C:倾注平板法D:平板划线法答案:C8.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菌和变形杆菌三者DNA酶试验为阳性。
第章分枝杆菌属
![第章分枝杆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4b7177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f.png)
第章分枝杆菌属第章分枝杆菌属(英文名为Streptomyces)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放线菌目中的一员。
它们生活在土壤中,是土壤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发现于1943年。
形态学特征第章分枝杆菌属的细胞是革兰氏阳性的,通常呈现细长的分枝状形态,长度通常在0.5微米至2.5微米之间,宽度在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分叉状的菌丝。
有时可以形成分支或节数不等的菌丝,因此得名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征第章分枝杆菌属的菌株是一类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土壤和水体中。
它们能够利用土壤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为生,能够利用硝酸盐、钾盐、磷酸盐和铁盐等作为生长的营养来源。
同时,它们还能够分泌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在医药、农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第章分枝杆菌属的菌株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除草剂、生物染料和生物药物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例如,在医药领域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可以抗癌、抗生物感染、抗真菌、抗病毒的有效药物,其中许多就是由第章分枝杆菌属的细菌产生的。
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第章分枝杆菌属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第章分枝杆菌属的基因组结构、代谢途径、催化酶等进行详细研究。
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代谢工程技术,可以对第章分枝杆菌属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定向改造和优化,以实现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第章分枝杆菌属是一类重要的土壤细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生物学特征和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为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医药、农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1阶段练习题参考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1阶段练习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4f490acc7931b765ce1554.png)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1、2、3、5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微生物荚膜内毒素败血症温和噬菌体正常菌群代时转化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二分裂方式繁殖D、有细胞壁E、对抗生素敏感2、溶菌酶对细菌的作用机制是()A、裂解肽聚糖中β-1,4糖苷键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与细菌核蛋白体结合,干扰蛋白质合D、破坏细菌细胞膜E、干扰细菌的二分裂3、和细菌分裂有关的是()A、芽胞B、鞭毛C、菌毛D、中介体E、荚膜4、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A、质粒B、荚膜C、芽胞D、菌毛E、鞭毛5、关于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革兰阴性菌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E、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6、下列哪组物质或结构与细菌致病性有关()A、毒素和靛基质B、细菌素和热原质C、磷壁酸和菌毛D、异染颗粒和侵袭性酶E、荚膜和中介体7、细菌芽胞所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A、磷脂B、肽聚糖C、磷壁酸D、吡啶二羧酸E、二氨基庚二酸8、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产生B、作用具有选择性C、毒性较强D. 细菌细胞壁的组成 E、可制成类毒素9、关于分枝杆菌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胞壁脂质多B、无鞭毛C、可形成荚膜D、不形成芽胞E、革兰染色呈阴性10、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价值不包括:()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B、用于接种卡介苗免疫效果的测定C、作为结核病诊断的依据D、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E、在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等------------------------------------------------------------------------------------------------------------------------------11、有正常菌群的部位是:()A、胃、肠道、腹腔B、鼻咽腔、脑脊液、眼结膜C、胆囊、肝实质、十二指肠D、尿道、口腔、皮肤E、皮肤、脑脊液、淋巴液12、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A、调理作用B、黏附作用C、灭活作用D、清除作用E、中和作用13、卡介苗主要用于()A、治疗结核病B、选择OT试验对象C、预防结核病D、诊断结核病E、测定OT接种效果14、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内毒素毒性成分:()A、化学组成基本相似B、受体基本相似C、抗原性基本相似D、无抗原性E、以上都不是15、溶原性转换转移的遗传物质是:()A、细菌染色体基因B、噬菌体基因C、转座子D、插入序列E、质粒16、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区别是:()A、前者参与的是温和噬菌体,后者参与的是毒性噬菌体B、前者转移的是噬菌体基因,后者转移的是供体菌基因C、前者可引起受体菌耐药性改变,而后者不能D、前者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后者以噬菌体为载体进行基因转移E、前者进行基因转移需受菌处于感受态,后者则否17、关于R质粒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含编码细菌耐药性的基因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C、为接合性质粒D、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子组成E、耐药决定子上的转座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18、关于接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F+菌与F-菌接合,转移的是F质粒B、Hfr菌与F-菌接合,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C、F’菌与F-菌接合,转移的是F’质粒D、F+菌与F-菌接合后, F+菌并不失去F质粒E、F’菌与F-菌接合后,F’菌失去F质粒19、细菌L型变异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L型细菌抗原性减弱B、是由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受阻C、L型细菌多为革兰染色阴性D、L型细菌呈多形性,可通过细菌滤器E、L型细菌在低渗高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上能缓慢生长20、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供体菌DNA片段:()A、不能进入受体菌B、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C、进入受体菌后能自身复制,但不能与染色体整合D、进入受体菌后既不能自身复制,也不能与染色体整合E、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后不能表达相应的性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1、细菌特殊结构中的___具抗吞噬作用,____具耐热作用。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4~7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4~7章](https://img.taocdn.com/s3/m/a13ff8d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3.png)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4~7章1.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 [单选题] * 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肥大细胞(正确答案)D B细胞E中性粒细胞2. 介导I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介质是 [单选题] *A组胺(正确答案)B白三烯C肝素3.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单选题] *A.lgGB.lgDC.lgE(正确答案)D.lgME.lgA4. 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 [单选题]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C.III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5. 下列哪一项与I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 [单选题] *A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 肥大细胞脱颗粒(正确答案)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E.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6. 抢救过敏休克的首选药是 [单选题] *A 阿司匹林B 色甘酸钠C 苯海拉明D 异丙嗪E 肾上腺素(正确答案)7. 下列那一项属于IV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A 过敏性休克B 血清病C 类风湿关节炎D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正确答案)E 系统性红斑狼疮8. 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 A过敏性休克B特异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9. 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III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 A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C补体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正确答案)10. 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单选题] *A新生儿溶血症B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C接触性皮炎D自身免疫性疾病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正确答案)11. 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单选题] *A新生儿溶血症(正确答案)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2. 属于I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单选题] *A新生儿溶血症B输血反应C血清病(正确答案)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休克13. 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单选题]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C丙型链球D草绿色链球菌E.B群链球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TB菌 皮下
郭霍现象
以前感染过或免疫豚鼠
24-48小时
局部红肿、浅溃疡
不扩散, 脱落后自行愈合
正常豚鼠 10-14天
局部红肿、溃疡
坏死,经久不愈 全身扩散
3、结核菌素试验
概念: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 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型 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方法:
3、抵抗力
三抗
抗干燥 抗酸碱 抗化学消毒剂
三敏感: 紫外线敏感 70%~75%酒精敏感 湿热敏感
4、变异性
可以发生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的 变异
如:毒力变异— BCG 耐药性变异 L型变异
卡介苗:1908年,Calmette and Guerin 将牛型 结核杆菌经13年传230代,获得的减毒株.
Within 48 to 72 hours, a positive TB skin test is marked by an area of reddish induration greater than 10 mm. It is the induration (firm bump) that is gently palpated that determines the size, not the area of redness. This reaction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positive test 17 mm in size. n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形态:细长弯曲的杆菌 分枝状 有荚膜
染色:胞壁含大量脂类 抗酸染色,染成红色,背景蓝色
mycobacteria结核杆菌
acid-fast stain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培养: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
温度:37℃,PH:6.5~6.8 生长:慢,2~4周,可见粟米大菌落 菌落:乳白色或黄色,干而粗糙,不透明, 呈菜花状
前臂皮内注射,48~72h观察。注意局部有无红肿 硬结,不能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A TB skin test is typically performed on the forearm. After sterilizing the skin, a measured amount of PPD is injected intracutaneously.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性
致病物质
荚膜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 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
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 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脂质
索状因子(抑制中性粒细胞,引起肉芽肿) 磷脂(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形成结核结节)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 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Tuberculin test with positive reaction
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测定免疫效果。 ➢ 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 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
学调查。 ➢ 可用于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四、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取材:根据感染部位
Chest X-ray of sever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
免疫性和变态反应
1、免疫性:带菌免疫或传染性免疫
➢ 指结核杆菌(或BCG)在体内存在时,机体对细菌再次 入侵有免疫力,而当细菌或其成分从体内消失后机体的免 疫力也随之消失。
➢ 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2、超敏反应 ➢ 细胞免疫为主 ➢ 也形成迟发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入侵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
所致疾病
引起多种脏器组织的结核病,肺结核为最多见 原发感染: 儿童多见,外源性感染 原发综合征 ,纤维化或钙化,少数病灶扩散, 引起全身TB
原发后感染:外或内源性感染,机体已有免疫力, 病灶局限,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反应剧烈,干 酪性坏死、空洞) 肺外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2、直接涂片检查 ▪ 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 ▪ 浓缩涂片
3、分离培养:罗氏培养基上接种培养2~4周
4、快速诊断:PCR
五、防治原则
1、预防: 接种卡介苗
✓ 接种对象: 新生儿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儿童 ✓ 接种后可以维持3~5年
2、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药物: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
谢谢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阳性:硬结红肿直径0.5~1.5cm之间 表明机体曾感染过结核,但不一定是结核病 或机体接种BCG成功
强阳性:>1.5cm以上,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 应 进一步检查
阴性:<0.5cm,说明无结核杆菌感染。但应考虑下述情况
✓ 原发感染的早期,尚未产生超敏反应; ✓ 正患严重结核病机体丧失反应能力; ✓ 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麻疹等) ✓ 使用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