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遗传标记和分子途径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Nrf2—NF—κB通路轴及表观遗传学调控与中药

Nrf2—NF—κB通路轴及表观遗传学调控与中药

Nrf2—NF—κB通路轴及表观遗传学调控与中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世界各国药学研究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

2型糖尿病致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确,氧化应激、Nfr2NFκB 信号轴及相关表观遗传基因改变与2型糖尿病存在密切的联系,已成为探究其发病机制、作用机制和药物筛选的关键热点和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传统医药学治疗消渴症(糖尿病)历史悠久而常有奇效。

中药及天然药物以其毒副作用小、作用温和持久、具有综合治疗作用、可延缓并发症等优点,受到医药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从中药及天然植物中筛选、发现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以满足临床个性化治疗方案及药物多样化的需求,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

然而,究竟是具有哪些成分起到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的机制又是什么?该文系统总结了现阶段各国研究者对调控Nrf2NFκB通路轴关键蛋白、mRNA及表观遗传基因与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中药及天然药物(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等现状,希望能为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发现治疗糖尿病创新药物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标签:Nrf2NFκB;表观遗传学;中药;2型糖尿病Nrf2NFκB pathway axes,epigenetic regulation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tural medicine)to treat type 2 diabetesZHAI Chunmei,JIA Boyu,WANG Zhibin,HUAI Xue,MA Zhichao,TIAN Zhenkun,MENG Yonghai*(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inistry of Education),Heilongjiang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a characterized by high blood sugar metabolic disease,is a lifelong disease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major hazar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has become a serious challenge and arduous task facing the worl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ers Oxidative stress,Nfr2NFκB signaling axis related epigenomic genes have the apparent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ype 2 diabetes,thos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key focus and effective way to explore its pathogenesis,mechanism and drug screen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ge research regulating the key proteins,mRNA about Nrf2NFκB axis pathway and epigenomics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medicine(component)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hoping to provide some innovative research ideas for finding new drugs of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medicine[Key words]Nrf2NFκB signaling axis;epigenet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ype 2 diabetesdoi:10.4268/cjcmm20162304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1

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1

项目名称: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上海市科委教育部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阐明中国人中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易感基因以及表观遗传因素;发现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主要营养素失衡及其作用机制,发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确定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等细胞应激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揭示细胞应激在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导致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

获得一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揭示新的2 型糖尿病干预和防治靶点。

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培养一支临床和基础紧密结合、适应“转化型研究”要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队伍。

五年预期目标:1.发现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易感基因和表观遗传变化;阐明细胞应激关键因子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2.发现与我国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主要营养因素;发现2型糖尿病易感位点与营养因素相互作用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明确营养失衡与细胞应激在糖尿病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出新的营养相关糖尿病危险因子和病因假说及预防和干预靶点;为建立适合中国汉族人群遗传背景和膳食特点的2型糖尿病营养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3.结合遗传和环境因素,初步探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的独特机制;阐明脂肪酸通过FoxO1诱导胰岛β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机制;寻找新的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提供新2型糖尿病防治靶点、筛选新靶点药物;4.探讨脂肪、肝细胞因子的分泌调控及其在肝细胞应激、肝脏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中的病理作用;开发相关试剂盒;为脂肪因子及肝细胞因子用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早期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建立基于脂肪/肝脏细胞因子和脂肪-肝脏中轴的新药开发平台,为靶分子作为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5.从线粒体能量代谢角度,探讨UCP2介导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从细胞自身稳态调节和异常转分化的角度,探讨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由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的分子机制,寻找减少足细胞凋亡、蛋白尿的新方法。

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鲁郡;侯旭宏;贾伟平【摘要】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成人发病的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其起病特点与2型糖尿病(T2DM)相似,占我国新诊断T2DM患者的5.9%~9.2%.LADA的发病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在遗传易感基因、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发现非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等与LADA有关.深入研究LADA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阐明LADA发病和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合理治疗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等均有积极作用.【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34)004【总页数】5页(P546-550)【关键词】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易感基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环境因素【作者】鲁郡;侯旭宏;贾伟平【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成人起病的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其起病特点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似,占我国新诊断的T2DM患者的5.9%~9.2%[1,2]。

2005年国际糖尿病免疫学会(the Immunology of Diabetes Society,IDS)对LADA定义作了如下规范:①糖尿病诊断年龄≥30岁。

NLR、PLR、MLR_在2_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NLR、PLR、MLR_在2_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NLR、PLR、MLR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宋炳琪1,2,张新焕2,王燕2,曹铭锋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济南250000;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多发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慢性炎症在T2DM的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炎症标记物,与单个炎症标记物相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可更稳定地衡量慢性炎症程度和炎症细胞比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PLR及MLR与T2DM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在T2DM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溃疡及骨质疏松的发展、预后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对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及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1.027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1-0111-05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5.37亿人,到2045年预计将增加至7.8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1]。

文献报道,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

T2DM 发生的机制复杂,慢性炎症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反映慢性炎症程度及炎细胞种类的稳定性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T2DM的发生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现就NLR、PLR、MLR在T2DM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研究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

研究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

研究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并发症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潜在应用,分析其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水平,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多种并发症。

生物活性分子,包括多肽、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1.1 生物活性分子对血糖调节的作用生物活性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糖水平。

例如,某些多肽能够模拟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此外,一些生物活性分子能够影响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缓消化过程,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1.2 生物活性分子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生物活性分子可以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途径、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例如,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通过激活PPARγ受体来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1.3 生物活性分子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病理机制。

生物活性分子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例如,一些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二、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活性分子在糖尿病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2.1 生物活性分子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生物活性分子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

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在胃肠道中容易被降解,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

此外,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在体内的半衰期短,需要频繁给药,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

糖尿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糖尿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糖尿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既包括基因遗传,也包括表观遗传。

本文将分别介绍糖尿病的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一、糖尿病的基因遗传1.1 基因和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遗传有关。

方案亚型的糖尿病与单个基因的遗传相关。

且遗传物质在人类体内的表达和产物的功能保持时间长久,是影响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核心环节。

1.2 糖尿病基因的种类目前,涉及糖尿病发病的基因种类已经数以百计,包括食欲激素、胰岛素信号传导、胰腺部分分泌胰岛素、自身免疫等方面的基因。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基因也各不相同,例如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HLA-DR/DQ等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而2型糖尿病的发生则与PPARG、KCNQ1和SGCG等基因相关。

1.3 遗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虽然基因的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起着直接作用,但它们的表达也与环境因素的作用密切相关。

压力、饮食、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病。

例如,过度摄入脂肪和糖类食品会刺激PPARG基因的表达增加,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而适当的运动和健康饮食则能对这一基因的表达起到调节作用。

二、糖尿病的表观遗传机制2.1 表观遗传和糖尿病的关系除了基因遗传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与表观遗传有关。

表观遗传是一种不改变DNA序列的遗传方式,因此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对环境的调控方式可以加快或减缓某些基因的表达。

2.2 糖尿病表观遗传的机制表观遗传关键机制之一是得到调控的选定性。

这意味着不同酶催化的带有甲基化的Cytosine和间隙核苷酸的组合可能在人类体内的DNA序列中得到不同的表达。

这些表达的差异与特定类型的糖尿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另一个表观遗传机制是基因不同阶段的功能包变化。

糖尿病患者胰腺岛素分节前启动子和转录因子FaIm在穷困的代谢状态下都会发生变化,而ZnT和Sd1则不会发生变化,且他们的调控机制会在代谢调控过程中发生改变。

(完整)胰岛素抵抗

(完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因素可分为遗传及环境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各个环节、调控糖脂代谢的多态性,基因的多态性、突变有关.目前普遍认为普通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中的胰岛索抵抗极可能是多种基因细微变化叠加效应的后果。

在环境因素中主要为摄食过多,尤其脂肪过多,体力劳动过少所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及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

(一)胰岛素信号蛋白遗传变异1.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由于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遗传因素,因而在胰岛素受体被克隆后,人们寄厚望于胰岛素受体基因分子扫查能发现轻微的异常,从而阐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机制。

经多个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了50种以上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然而这些基因突变主要见于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伴严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患者,突变的类型大多为纯合子,或复合型的杂合子,发生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区段突变的杂合子也致病.在大量常见的普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胰岛素受体基因扫查并未发现基因突变,说明普通的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并非由于胰岛素受体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2.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变异于糖尿病患者所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蛋白基因序列的分析未发现单一基因突变为致病因素。

于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了几种IRS—1基因多态性较一般人群为常见。

研究得较多的为甘氨酸972精氨酸多态性,一项丹麦研究观察到此种多态性频率于正常人为5。

8%,而于2型糖尿病患者为10。

7%。

有意义的是甘氨酸972精氨酸多态性位于和下游PI-3K相结合的两个潜在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之间,当此种IRS—1蛋白变异型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时,引起PI-3K与 IRS—1结合的特异性缺陷,而使PI-3K活性降低36%。

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还有其他数种IRS-1多态性,包括脯氨酸190精氨酸,甲硫氨酸209苏氨酸,丝氨酸809苯丙氨酸。

这些多态性的频率在患者及对照者的比较中以单独一种计,并无差别,但加在一起,再加上甘氨酸972精氨酸多态性,则糖尿病者较正常人高3倍.于白种人,观察到2种IRS-2多态性,分别为甘氨酸1057门冬氨酸及甘氨酸879丝氨酸,不过这两种变异都不伴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双重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来使我们对2型糖尿病机制有再认识并对糖尿病防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is a kind of disease, has the dual heterogeneity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sulin secretion, defect. Based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oth the research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diabetes is mechanism and control will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secretion defects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分类法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T2DM)、妊娠期糖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4大类[1]Kuzuya T,Nakagawa S,Satoh J,et al.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2,55(1):65-8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代谢失常性疾病,具有难治、并发症多、发病率较高的特点,现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遗传标记和分子途径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遗传标记和分子途径的研究进展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29)
2型糖尿病(T2DM)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严重影响人体 身心健康。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T2DM的胰岛素抵 抗(IR)研究取得迅速进展,并发现其与营养过度、肥胖及活
本身”的假说提供了依据。
2.5
胃肠道和系统谢
胃肠道激素除胰升糖素样肽-1和
促胰岛素多肽外,ghrelin、胆囊收缩素、多肽YY和成纤维细 胞生长因子五1都是影响系统代谢的重要肠肽,胆汁酸的肠 肝循环亦可影响系统代谢。研究表明,胆汁酸可通过调节组 织脱碘酶活性而影响细胞内甲状腺激素活性,从而刺激外周 能量消耗。
于氧化应激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有保护作用,提示氧 化应激在DR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研究证实,DM存在明显 氧化应激,通过产生大量自由基,进而激活磷酸化蛋白激酶 C(PKC)、蛋白磷酸酶糖途径,使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形 成增加,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引起DM血管神经慢性 并发症。褪黑素(MLT)是体内很强的抗氧化剂,其可直接清 除体内自由基,或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
103
万方数据
2 2.1
3"2DM的组织特异性代谢缺陷 骨骼肌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胰岛素靶器官,故骨骼
T2DM的系统代谢缺陷 炎症脂肪组织可能是系统炎症激活的中心位点。研
肌的IR是影响整体糖稳态的最主要因素。高胰岛素一正葡 萄糖钳夹试验表明,具有T2DM高危因素的个体早期表现为 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能力降低,伴有下游胰岛素信号传导、 候选基因表达和肌肉糖原合成能力减弱。骨骼肌胰岛素受 体敲除小鼠可出现葡萄糖耐量异常。 2.2脂肪组织脂肪组织是复杂的内分泌组织,可调节人 体生理代谢,肥胖患者脂肪过量及脂肪营养不良患者脂肪过 少均与IR和T2DM相关。脂肪组织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敲除 小鼠的脂肪体积显著减少,血清瘦素升高,提示胰岛素在调 节脂肪组织生物学活性方面可能有未被认知的作用。最近 发现脂肪组织分泌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IR有关, 正常血糖IR人群血清RBP4升高,与多种代谢综合征的特 点一致;通过锻炼后其血清RBP4显著下降,与改善的胰岛 素敏感性一致。

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
卫生问题。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有多个基因被认为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因此,对于这些基因进行遗传关联研究,对于探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和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基因的遗传
关联性,并将结果与国外研究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2型糖尿病的发病
机制。

三、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拟选取2000名中国汉族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2000名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3.2 数据采集和分析
针对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基因数据,并对其进行基因型和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基因之间的关联性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3.3 伦理问题
本研究将严格遵守伦理规范,确保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和隐私保护,并在研究完成后进行数据清除。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探究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多种基因与发病的
遗传关联性,并揭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深入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

二型糖尿病小鼠stz原理

二型糖尿病小鼠stz原理

二型糖尿病小鼠stz原理
二型糖尿病( 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通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为了研究糖尿病和进行相关药物测试,科研人员通常使用实验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药物链脲霉素( streptozotocin,简称STZ)来诱导小鼠产生类似二型糖尿病的症状。

STZ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特别是对胰岛素产生细胞——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素细胞( β-细胞)有着较强的毒性。

STZ通过其与胰岛素受体相似的结构与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2)结合,进入胰岛素素细胞。

一旦进入,STZ会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和DNA碱基修饰,导致β-细胞死亡或功能受损。

这会降低胰岛素素细胞的数量和胰岛素分泌,从而模拟出人类T2DM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等症状。

通过使用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新型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这个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并不完全模拟人类T2DM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评估和结合其他模型来全面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1/ 1。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糖尿病是一种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研究逐渐向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涵盖了基因、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多领域。

在这次综述中,我们将回顾近年来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我们将从遗传因素的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规模的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多个基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TCF7L2基因,它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遗传风险因素。

此外,INSR、PPARG等基因也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基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具体机制。

其次,我们将从生化反应的角度来探讨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的特点之一是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慢性低级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分泌增加,导致了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发生改变,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因此,抑制慢性炎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策略。

此外,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也为2型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进展。

高血糖状态诱导下,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活性增强,导致氧化应激加剧和脂质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胰岛功能受损。

因此,找到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方法,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此外,细胞凋亡在胰岛β细胞的损伤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找到了一些抑制细胞凋亡的方法,这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最后,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对2型糖尿病的理解也有所突破。

自身免疫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功能失调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请下载附件,并在附件的基础上修改文章,不要用您自己的稿件,好多地方我们已经作出修改,您继续用您自己的稿件的话导致我们前期工作全白做了26621E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钱虹广西梧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梧州中图分类号:R78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研究的报道,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析研究现状。

目前众多研究报道指出,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等方面,并在转基因治疗、胰岛素增敏效、胰岛素三维结构、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及外科手术、干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esQIAN Ho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Wuzhou People's Hospital, WuzhouGuangxi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 and summarize recent reports on diabete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t present, many researchreports that diabetes is genetic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eir own immune system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research on diabetes treatment focused on diet, exercise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 etc., and in gene therapy, insulin-sensitizing efficiency,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insulin, diabetes and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surgery, stem cell therapy and achieved a breakthrough.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athogenesis;Diagnosis;Treatment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因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的以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显示,家族史和基因突变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存在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如TCF7L2、PPARG、KCNJ11等,与二型糖尿病的易感性相关。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的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明显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脂肪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进一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3.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长期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刺激会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β细胞受到葡萄糖自相增敏效应的调节,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抑制血糖的升高。

然而,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无法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导致血糖水平无法有效地得到调节。

4.部分胰岛β细胞细胞凋亡:在二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胰岛β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炎症因子、高脂肪、高血糖等因素都会引起胰岛细胞内的应激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

这加速了血糖的升高。

5.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以导致低级慢性炎症的产生。

慢性炎症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和应激激活来削弱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增加胰岛细胞凋亡的风险。

此外,炎症还可以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

6.脂肪激素的紊乱: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激素的代谢和分泌也出现了紊乱。

例如,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和瘦素可以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而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这些脂肪激素的水平通常偏低。

这也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展。

总结起来,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β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以及脂肪激素的紊乱等都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

2型糖尿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 年5 月第29 卷第5 期Chin J Diabetes,M a y2021,Vol. 29,No. 5•393 ••文献综述•2型糖尿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付林杨杨张同存【提要】免疫稳态失衡在T2D M发病机制方面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肥胖和I R诱发的慢性亚临床炎症不仅导致In s作用障碍,还造成胰岛卩细胞功能缺陷。

这种代谢性炎症引发的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N K细胞等免疫功能紊乱,提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参与T2D M发生发展。

本文对T2D M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免疫标志物及其免疫疗法调控人体稳态可能成为临床诊治T2D M的新思路。

【关键词】糖尿病,2型;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胰岛素抵抗doi: 10. 3969/j. issn. 1006-6187. 2021. 05.014Study on immun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 U Lin, YAN G Yang, ZH AN G Tongcun.Clinical College o f Wuhan University o 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 A N G Yang, E m ail:135****************【Summary】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the imbalance of immune hermeostasis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Chronic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triggered by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not only causes insulin dysfunction, but also leads to islet p cell dysfunction. This metabolicinflammation triggers the dys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including macrophages cells, B cells and NK cells. Ithas been suggested that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 ar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T2DM.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mmune pathogenesis of T2DM is reviewed, the study ofimmune markers and immunotherapy regulating human homeostasis may become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2DM.【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Innate mmunity ; Acquired immunity ;Insulin resistanceT2D M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 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C e atsT NF ee s oc s n RBI一 3 m a tc ls d m di e r la epr e si 2H s e l
[] B P amao,0 5 1 54 :1 2 . J . r h r c120 ,4 () 4 54 3 J [ 2 L i e , mb r EiW ,t 1 rti kn s C8I 1] e g s Gi onK, l e a P oe iae 一 t M s . n s
( 本文责任编辑 张耀元
收稿 日 :00 1 O 期 21— — ) 0 1

综 述

2型 糖 尿 病 相 关 基 因 多态 性 及 其 研 究 进 展
渠利利 , 勇飞 , 徐 朱 婵 综 述 , 书奎 △审 校 王
( 南京 医科 大学 附属 南京 第一 医院 中心 实验 室 2 0 1 ) 1 0 2
度 。胰 岛素 基 因 异 常 必 然 引 起 胰 岛 素 的 改 变 , 而 导 致 糖 尿 从
病 。Na ahma等 Ⅲ 对 胰 岛 素 基 因 外 显 子 3进 行 分 析 , 现 k si 发 ( r 6 s 位 点 突 变 , 致 了 高 胰 岛 素 原 血 症 。 Ol sy A g 5 Hi) 导 a k n
即 通过 对 患 者 和 健 康 对 照 全 基 因组 扫 描 的 差 异 来 筛 选 可 能 易
感 基因 , 与候 选 基 因研 究 不 同 , 种 方 法 不 需 要 事 先 了解 该 基 这 因 的生 物学 功 能 或 致 病 机 制 。
与 2型 糖 尿 病 相 关 的 基 因多 态 性
【 要 】 2型糖 尿 病 是 1种 多 基 因遗 传 病 , 且 与 环 境 因 素密 切 相 关 。基 因 的 多 态性 现 已 成 为 2型 糖 尿 病 研 究 的热 点 之 一 。 摘 并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类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问题,导致高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及冠心病等。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分子病理学研究已经对我们的理解和预防糖尿病提供了重要帮助。

一. 基因与遗传1. 1型糖尿病的遗传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autoimmune diabetes),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而导致的。

虽然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各项流行病学观察结果,1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

研究表明,HLA基因、CTLA-4基因、INS基因、IL2RA基因等多个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2. 2型糖尿病的遗传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

2型糖尿病的遗传模式复杂,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全球糖尿病联盟等组织正在开展巨大的研究,以解决2型糖尿病的遗传学问题。

二. 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肽激素,其结构复杂,其受体蛋白质则是一种外显子跨膜蛋白。

研究表明,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稳态的关键,胰岛素分泌过少或胰岛素受体功能缺陷都可以引起糖尿病。

三. 胰岛素信号途径胰岛素信号途径是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诱导复杂的分子信号网络,其细胞内级联反应包括激活各种酶、转录因子和介导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的其他信号分子。

四. β-淀粉样多肽β-淀粉样多肽(Amyloid β-peptide, Aβ)是一种由21至4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通常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相关。

研究表明,Aβ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β产生过程中涉及多种分子,包括APP、γ和β分泌酶、垂体旁分泌腺和PHEX。

五.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与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由于脂肪组织的分泌和代谢,肥胖会导致胰岛素的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相关基因分子生物学病因

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相关基因分子生物学病因

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相关基因分子生物学病因
师楠;韩立坤;杨丽丽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15(044)019
【摘要】研究显示,糖尿病发病机制以及病因与细胞免疫、基因组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从遗传分析、环境因素、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的概述了齄尿病分子生物学病因、发病机制及研究现状.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师楠;韩立坤;杨丽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相关基因 [J], 陈元元;陈丹青
2.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J], 钟丽春
3.器官移植后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J], 徐春
4.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相关基因的克隆化及其研究策略的进展 [J], 成军
5.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J], 姚宝林;程海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笔谈・2型糖尿病研究现状及进展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遗传标记和分子途径的研究进展班 博,耿厚法(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29) 2型糖尿病(T2DM)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严重影响人体身心健康。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T2DM的胰岛素抵抗(I R)研究取得迅速进展,并发现其与营养过度、肥胖及活动减少等环境因素相关,在复杂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遗传易感性可能反映了个体间的差异;然而,本病分子病理生理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因此影响了其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制定。

现对T2DM发病中遗传标记和分子途径的研究概述如下。

1 T2DM的危险因素T2DM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遗传及家族史;②围生期环境因素、宫内环境不良、低体质量、肥胖、活动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高龄。

每项危险因素多通过未阐明的机制导致骨骼肌、脂肪组织、肝脏I R和(或)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

2 T2DM的组织特异性代谢缺陷2.1 骨骼肌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胰岛素靶器官,故骨骼肌的I R是影响整体糖稳态的最主要因素。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表明,具有T2DM高危因素的个体早期表现为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能力降低,伴有下游胰岛素信号传导、候选基因表达和肌肉糖原合成能力减弱。

骨骼肌胰岛素受体敲除小鼠可出现葡萄糖耐量异常。

2.2 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是复杂的内分泌组织,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肥胖患者脂肪过量及脂肪营养不良患者脂肪过少均与I R和T2DM相关。

脂肪组织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敲除小鼠的脂肪体积显著减少,血清瘦素升高,提示胰岛素在调节脂肪组织生物学活性方面可能有未被认知的作用。

最近发现脂肪组织分泌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24)与I R有关,正常血糖I R人群血清RBP24升高,与多种代谢综合征的特点一致;通过锻炼后其血清RBP24显著下降,与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一致。

2.3 肝脏 肝脏在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胰岛素与肝脏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直接作用于肝脏,激活胰岛素信号传递途径,修饰基因表达,抑制葡萄糖产生。

啮齿类动物试验结果也支持肝脏在糖尿病(DM)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如肝脏胰岛素受体敲除小鼠可发展为I R、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抑制肝糖输出受损及肝脏基因表达模式改变等。

2.4 胰岛 T2DM时,糖脂毒性、炎症介质及高瘦素血症等可导致进展性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B细胞水平的I R 也可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B细胞特异性敲除胰岛素受体(B I RK O)小鼠因选择性缺失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可发展为糖耐量异常;由于缺乏胰岛素分泌反应是糖特异性的,而其他分泌刺激物(如精氨酸)仍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因此,B I RK O小鼠再现了人类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多种特点,并且为“I R同样发生在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本身”的假说提供了依据。

2.5 胃肠道和系统代谢 胃肠道激素除胰升糖素样肽21和促胰岛素多肽外,ghrelin、胆囊收缩素、多肽YY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1都是影响系统代谢的重要肠肽,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亦可影响系统代谢。

研究表明,胆汁酸可通过调节组织脱碘酶活性而影响细胞内甲状腺激素活性,从而刺激外周能量消耗。

2.6 中枢神经系统(C NS) 研究表明,具有能量摄取、燃料利用、组织特异性和整体代谢调节作用的C NS,在I R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NS内的胰岛素受体信号也可调节整体的代谢水平。

研究发现,神经特异性敲除胰岛素受体小鼠可出现肥胖、I R和高胰岛素血症。

因此,明确人类大脑是否存在I R 是未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3 T2DM的系统代谢缺陷3.1 炎症 脂肪组织可能是系统炎症激活的中心位点。

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可产生T NFα,导致I R;高脂饮食和肥胖可诱导脂肪组织炎症发生,且伴有I L2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1、NF2κB、激动蛋白21和生长反应因子等炎症调节因子生成增加。

小鼠模型显示,肝脏NF2κB激活可诱导I R,减弱NF2κB 信号传导可逆转I R。

在人类,使用水杨酸盐抑制NF2κB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T2DM及其前期的措施。

3.2 内质网(ER)应激 ER应激可损伤胰岛B细胞功能,其在1、2型DM和Wolf man综合征患者中均可出现。

研究表明,小鼠ER伴侣蛋白ORP150或HSP72过度表达可改善I R和糖耐量异常,通过42苯丁酸和牛磺酸熊脱氧胆酸治疗可增强ER反应,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提示ER应激反应易感性升高可能是T2DM的特点之一,减弱其应激可能对T2DM有益。

3.3 线粒体功能障碍 研究显示,T2DM与线粒体氧化活性减弱、基础与胰岛素刺激的ATP合成受损、肌膜下线粒体减少及核编码线粒体基因表达减少相关。

动物模型显示,通过靶向性去除凋亡诱导因子,减轻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表达和功能,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因T2DM及其前期患者的多种线粒体氧化基因失调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21α)和PGC21β介导,故T2DM、肥胖及201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37期I R患者骨骼肌和脂肪组织PGC21α和PGC21β表达均减少。

4 T2DM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4.1 候选基因的遗传分析 目前,在与胰岛素作用相关的肌肉、脂肪及肝脏等靶组织中,已经鉴定了多种候选基因,如编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 ARγ)基因(PP ARG)P12A多态性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其与DM的发病相关系数为1.15~1.50。

尽管这种关联关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发现PP ARG P12A替换可减少脂肪形成;另外,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的基因也被确定为T2DM易感基因,如研究认为ATP敏感性钾通道Kir6.2的E23K多态性与DM发生相关。

但总的来说,候选基因鉴定突变位点的方法不是很成功。

4.2 全基因组(W G A)扫描 近年来,W G A研究通过改良的高通量鉴定遗传变异使复杂疾病的分析成为可能。

此方法由于与假定的功能或染色体致病位点变异有关、且存在较少偏倚,故存在缺陷(主要与研究设计、对照组及患病个体的鉴定有关)。

最近的W G A研究如威康信托基金病例对照协会、糖尿病遗传学倡议、芬兰和美国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研究等,为T2DM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研究显示,一些新的T2DM易感基因位点位于或接近S LC30A8(溶质载体家族30第8成员,编码锌转移子)、单倍体阻断环绕造血表达同源异形盒/胰岛素降解酶/驱动蛋白5超家族成员Ⅱ、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调节亚单位相关蛋白21、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子2A/2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2mRNA结合蛋白22和FT O(脂肪量和肥胖相关的Fe2+和22酮戊二酸依赖的加氧酶家族)等附近区域。

总体上看,几乎所有相关变异均位于非编码区域。

提示多种确定的变异位于基因变异附近,可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

通过W G A发现的每一个变异,与DM发生的相关性很小。

4.3 基因组方法和线粒体假说 基因组研究对“线粒体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示线粒体氧化功能障碍在代谢失调、脂质氧化减少和肌内脂质沉积增加等I R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微点阵分析方法同样可用于鉴定T2DM患者胰岛功能障碍的候选基因及途径。

5 T2DM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目前,有关遗传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包括蛋白质翻译、翻译后修饰及其在靶组织细胞中的信号传递及代谢途径调节等。

近期在蛋白质组学技术敏感性和处理能力方面的进展,将促使该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DM发病机制的研究。

血浆和组织样本中代谢产物(包括脂质分析)对人类蛋白质翻译的研究亦将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啮齿类动物I R的特征之一是过量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而不能完全β氧化。

综上所述,近年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发T2DM发生。

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肥胖、I R和T2DM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进一步阐明这种复杂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孙 琳,石小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2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DM)患者致盲和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DM及DR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DR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各种危险因素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害,使毛细血管肿胀变形,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引起视网膜渗漏、黄斑水肿,使视力受损;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新生血管,引发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目前认为,DR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DM病程、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因素有关。

因此,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对延缓DR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1 一般治疗1.1 控制血糖 UKP DS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DR发生的危险度,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1.2 降低血压 DM合并高血压患者多见,已知血压升高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但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不容忽视。

ABC D(糖尿病患者血压合理控制)试验对DM合并高血压患者加强血压控制并随访5a,结果提示控制中、重度高血压对减少视网膜病变进展有显著意义。

1.3 调脂治疗 研究证实,调脂药对脂蛋白渗出有明显益处,特别是对伴有视力减退的黄斑水肿,降脂治疗更具有临床意义。

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控制血脂可显著改善DM 患者的视力。

2 药物治疗2.1 改善微循环 ①扩血管及抗凝药物:DR患者多存在脂质代谢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扩血管及抗凝药物可有效增加其局部血流量,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控制、延缓DR进展。

②导升明:导升明的主要成分为2,52二羟苯磺酸钙,其对导致DR的“三高”因素(即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液高黏滞性及血小板高活性)有明显抑制和逆转作用。

2.2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多元醇通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DM并发症生化基础理论。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元醇代谢途径中的醛糖还原酶可改善多元醇代谢途径的平衡,恢复神经传导速度,防止视网膜组织中蛋白异常渗漏。

2.3 抗氧化剂 研究发现,生育酚、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处于氧化应激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有保护作用,提示氧化应激在DR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研究证实,DM存在明显氧化应激,通过产生大量自由基,进而激活磷酸化蛋白激酶C(PKC)、蛋白磷酸酶糖途径,使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形成增加,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引起DM血管神经慢性并发症。

褪黑素(MLT)是体内很强的抗氧化剂,其可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或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301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3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