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654f52e915f804d2b16c198.png)
实验方法
把载玻片置于解剖镜下。载玻片上滴水一滴, 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中,操作者两手各握一枚解 剖针,左手的解剖针压住幼虫后端1/3处, 固定幼虫。右手解剖针按住幼虫头部,用力向 右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唾 腺是一对透明的棒状腺体
在载玻片上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还要把 唾腺周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再滴上改良 苯酚品红染色。
4.横纹结构: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 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出现一系列宽窄不 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
5.Puff结构:幼虫 的不同发育期,浓 缩的染色质纤维会 成群解旋、松开, 形成泡状松散结构, 这种泡状结构称 Puff结构,亦称染 色体的疏松。
三、实验用品
实验材料 果蝇的三龄幼虫 用品 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纸等
������
普通果蝇(2n=8)唾腺染色体的形态:各染色体 着丝点附近异染色质区相互结合形成染色很深的 染色中心,第Ⅱ、Ⅲ对染色体呈V形(中着丝 粒),各有两臂,X染色体呈棒状,第Ⅳ对染色 体呈粒状,观察时可见五条臂由染色中心向外蜿 蜒伸展。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1.巨大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 得多,宽约5μm,长约400μm,相当于普通 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 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 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练习取出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腺 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了解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观察果蝇唾 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唾腺染色体 上横纹的形态和排列,识别不同的染色体 识别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表现。 练习绘制多线染色体图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实验原理
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45f6c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a.png)
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个常用的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中。
果蝇的唾腺细胞具有巨大的染色体,可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果蝇唾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探索其染色体变化的特点及遗传机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野生型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实验材料:1%醋酸溶液、甘油、果蝇镜片、果蝇剪刀、显微镜、染色液(甘油涂片+1%吡溴染色液)。
3.实验步骤:a.选择成熟的果蝇,并用果蝇剪刀将头部剪下。
b.将剪下的头部放到1%醋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松软组织。
c.将浸泡过的头部放在果蝇镜片上。
d.用果蝇剪刀将头部中的唾腺组织剪下,放在干净的果蝇镜片上。
e.在唾腺组织上滴加适量的甘油,并用另一块果蝇镜片横向刮过组织,将唾腺细胞均匀涂布在镜片上。
f.将涂片放入1%吡溴染色液中浸泡20分钟。
g.取出染色液,用流动自来水将镜片冲洗干净,待其自然干燥。
h.将染色后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中观察,记录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结果:经过观察,果蝇唾腺细胞的染色体呈现为一串串黑色颗粒,称为染色体棒。
每一串染色体棒包含多个染色体。
染色体棒的形态呈螺旋状,长度不一,通常较短,且中间较粗,两端较细。
染色体棒之间相互平行排列,呈重叠状态。
讨论:果蝇的唾腺细胞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果蝇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是高度有序的。
在染色体棒中,每个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通过蛋白质复合物连接在一起。
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排列和DNA的紧密程度决定。
果蝇染色体的结构与其他生物染色体的结构具有相似性。
在果蝇唾腺细胞染色体的观察中,可以看到每一串染色体棒中的染色体数量是相同的。
这是由于果蝇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已经复制,每一条染色体通过同源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棒。
这种染色体的组织方式称为染色体粘接。
果蝇唾腺染色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https://img.taocdn.com/s3/m/bb3810419e31433238689305.png)
❖ 这种染色体宽约5μm,长400μm,使其比一般体细 胞中的染色体粗1000一2000倍,长100一200倍。 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
巨大染色体的形成
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细胞不再分裂,停留在永久 间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呈充分伸展状态。在幼虫 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多次复制,但细胞、细胞 核不分裂.复制后的染色单体DNA也不分开,大约有 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这种现象叫做核内有 丝分裂,这种染色体也称为多线染色体。另外唾液腺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一起呈现一种联会状态, 称为体联会。
四、实验步骤Leabharlann 1、剥离唾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取三龄幼虫放 在其中。左手用解剖针压住幼虫后端1/3处, 右手的解剖针按住头部黑色口器向外拉,将 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 用吸水纸小心地除去幼虫的其他组织和生理 盐水,去除幼虫其它组织部分,并把唾腺周 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只保留唾腺。
2、染色 滴加改良石碳酸品红或醋酸洋红,染色约10 min。
实验四 果蝇唾腺染色体
一、实验目的
➢ 掌握果蝇幼虫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
➢ 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 理
❖ 1881年,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巴尔比尼(Balbiani)在 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一种 巨大的染色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 唾腺染色体。
色中心。 (4)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对应排
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三、实验材料
果蝇的三龄幼虫 0.7%生理盐水, 改良石碳酸品红或醋酸洋红 双筒解剖镜, 解剖针, 吸水纸,显微镜等
实验四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观察
![实验四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a1a7f1702020740be1e9b4b.png)
专业班级:14级生物1班学号:20140322142 姓名:王堽实验日期:2016年04月28日/05月05日室温:23.7℃大气压:83.4KPa实验四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观察及制备一、目的1.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特征;2.习分离果蝇幼虫唾液腺的技术;3.掌握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方法。
二、原理蝇、摇蚊幼虫唾液腺细胞中的巨大染色体。
双翅目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再进行有丝分裂,而永久停留在分裂间期。
但随着幼虫的生长,唾液腺染色体仍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且不分开,经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 000—4 000拷贝的染色体丝,合起来直径达5μm,长度达400μm,比普通细胞中期染色体约大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或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
1881年,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巴尔比尼(Balbiani)在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染色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
1933年,美国学者贝恩特(Painter)等又在果蝇核其它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染色体。
这种染色体宽约5μm,长400μ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
特征:(1)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不高。
(2)果蝇幼虫的唾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多次复制,但细胞、细胞核不分裂,复制后的染色单体DNA也不分开,形成了多线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相互靠拢在一起呈现一种联会状态,使其比一般的体细胞染色体粗大。
核内有丝分裂,不伴随核分裂和细胞分裂的染色体分裂。
核内复制,不伴随细胞内核分裂的染色体复制现象。
体联会,唾腺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所有同源染色体一直处于紧密配对的前期状态,如同减数分裂的联会,这种现象称为体联会。
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由于在唾腺细胞中8条染色体之间以着丝粒相互连结在一起形成染色盘或异染中心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假联会,经碱性染料染色后,可以观察到一个染色较深的染色盘和以染色盘为中心向外辐射出的5条染色体臂。
遗传实验报告-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
![遗传实验报告-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15c10c7af45b307e971971e.png)
【实验目的】1.练习解剖果蝇幼虫的技术2.掌握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3.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实验原理】果蝇为双翅目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期分三龄。
其幼虫期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是巨大的多线染色体。
双翅目昆虫的整个消化管细胞发育至一定阶段后就停止有丝分裂,终止在分裂间期。
但随着幼虫整体器官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体积的增大,唾液腺细胞核的染色体仍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并不分开。
经多次复制后,形成约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丝,比普通中期相染色体大得多(约100~500倍),因此又称为多线染色体。
黑腹果蝇染色体数2n=8,存在体联会。
各染色体的着丝粒互相靠拢形成染色中心,由染色体中心向外伸出5条很长的染色体臂和一条极短的染色体。
(如右图)染色体Ⅰ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所以它的一端在染色中心上,另一端游离;Ⅱ、Ⅲ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他们从染色中心呈V字形向外伸展,所以分别能看到2L、2R、3L和3R 4条长而宽的“带状物”;点状的第Ⅳ染色体很短小,为端着丝粒。
因此可以见到5条很长的和一条仅靠染色中心的短小的染色体。
在雄性幼虫中,唾腺染色体上不见Y染色体,他捕鱼X染色体联会,而且其着丝粒及其附近的异染色质参与染色中心的形成。
这可能是雄性幼虫唾腺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比其他几对染色体相对狭窄一些的缘故。
果蝇唾腺染色体特点:巨大,是多线染色体;有丝分裂停在间期,DNA不断复制,着丝点不分开;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体细胞联会,染色体呈单倍数。
整个唾腺染色体上分布着染色深浅不同、粗细各异的横纹,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这些横纹的宽窄、疏密程度以及排列顺序和数目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黑腹果蝇的多线染色体具有大约5000条横纹。
染色体各条臂的端部,即远离染色中心的游离端恒定的横纹特征,是准确识别各对染色体的重要依据。
在果蝇的特定发育时期,横纹会出现不连续的膨胀,称为疏松区(puff),目前认为这是该部分基因被激活的标志。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9618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5.png)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报告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可以了解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果蝇唾液腺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掌握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为今后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成年果蝇、盐酸乙醇、醋酸乙酯、苏木精、酒精、冰醋酸、苏木素、甲醛、石蜡等。
2. 实验方法:(1)取一只成年果蝇,用镊子夹住果蝇的头部,将果蝇的身体用另一只镊子拔去。
(2)将果蝇头部置于盐酸乙醇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镊子将头部转移到醋酸乙酯中,浸泡5分钟。
(3)将处理后的果蝇头部转移到苏木精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酒精逐级脱水,最后转移到冰醋酸中浸泡5分钟。
(4)将果蝇头部转移到甲醛中,固定30分钟,然后用苏木素染色,再经过酒精逐级脱水,最后转移到石蜡中浸泡。
(5)将处理后的果蝇头部置于石蜡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制作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结构。
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可以看到染色体呈现出条状的形态,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着丝粒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数量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初步的统计,一般情况下,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为8条。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结构,了解了染色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和数量变化。
这为今后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果蝇的遗传特性奠定了基础。
总结。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可以了解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
本次实验的成功进行,为今后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果蝇的遗传特性奠定了基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39bb0a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3.png)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页
一、试验目标
1.了解唾腺CS特点 2. 学习分离唾腺技术 3. 掌握唾腺CS制片方法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页
二、试验原理
• 永久间期CS • 复制而不分开 与观察
第3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特点:
• 剥离唾腺置载片中央,加一滴HCl,解离23
• 吸去HCl,冲洗23次,吸干;加1d染液,染色5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8页
4. 压片及观察
• 载片置平整处,加盖 片,轻敲;压片
• 低倍至高倍镜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9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0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1页
五、注意事项
1. 水不可太多,不然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 2. 一定加生理盐水,不然唾腺易干 3. 将脂肪组织去除洁净 4. 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5.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不然背景也着色 6. 压片时要揉,用力要均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2页
六、作业
1. 制效果很好唾腺CS暂时片1-2张 2. 真实绘制观察到唾腺CS绘图 3. 思索题P66 1-2
4.Puff结构:幼虫不一样发育期,浓缩染色质纤维会成群解 旋、松开,形成泡状涣散结构,使对应基因得以表示,这 种泡状结构称Puff结构,亦称染色体疏松。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7页
三、试验材料、器具、药品试剂
• 大果蝇(D. virilis)活体三龄幼虫 • 解剖镜,显微镜,培养箱;培养瓶,
1.巨大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 长约400u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 大染色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综述报告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综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d0c51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a.png)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综述报告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是一项相对简单的实验,能帮助我们深入地分析生
物体的遗传信息。
它有助于研究基因的定位,可以直接检测果蝇多种遗传现象,如基因重组、遗传连锁等。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对果蝇染色体进行染色,以指导染色体的解剖研究。
本文将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进行综述,并简要说明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的前期准备较松散,需要准备的主要物品有果蝇、
固定液或甲醛、盐酸和对果蝇唾腺染色体染色所需要的染色剂。
在准备过程中一定要保证
果蝇是新鲜及易于收集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是正式操作步骤:
(1)采集已经准备好的果蝇,在蝇斗背部用盐酸麻醉后放置在显微镜上;
(2)选择感兴趣的唾腺,将其夹紧,用毛笔蘸取染色剂,缓慢地涂抹到唾腺上;
(3)将果蝇用固定液或甲醛固定后放入、在水夹中放置,让蝇子充分固定;
(4)把固定好的果蝇放入蒸气器中,以上水蒸气状态来加强染色剂的渗入,再以滴
管仔细煮沸果蝇,使其外皮脱落;
(5)放入固定液或甲醛中,然后仔细观察标本,观察其染色情况;
(6)最终,用酒精把标本浸泡清除染色剂,待它恢复原色后,将标本用45%乙醇中
保存,打包发成图片,保持它的完整性。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果蝇的染色体,并且可以应用到许多方面,如分子进化学研究等等。
但是,该实验也有许
多潜在风险,如暴露在有毒药物、辐射等环境中可能会对果蝇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实验
过程中非常注意安全措施,严格控制暴露时间和剂量。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5d943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9.png)
③控制幼虫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半磅牛奶瓶中 10对成虫交配后在12h左右必须将成虫转移,一 般要求每cm2培养基外表20~40只幼虫左右。
果蝇种间或种内不同品系与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差异 常表现为唾液腺染色体不联会,形成泡〔puff〕、缢痕 〔constrictions〕、间带区〔interband〕的伸缩性以及 顶体〔telomere〕的形态等多方面的变异,特别重要的 是可观察是否产生了倒位、染色体的断裂、融合或重排, 据此研究其基因序列的差异。因此,无论从细胞遗传学 的角度研究基因与突变性状之间的关系,还是从进化遗 传学方面研究染色体的系统发育,探讨近缘种间的遗传 差异和生殖隔离机制等,唾液腺染色体的分析研究都是 十分重要的。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已广泛用于种内系统发 育和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中。
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0.7%氯化钠〔NaCl〕,1mol/L HCl;改进
苯酚品红染色液;果蝇培养基等。
实验方法
1.培养果蝇三龄幼虫 将果蝇放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中,15℃~18℃下饲养,幼虫要生长肥大,才能获得 较大的唾腺。
培养要求:
①饲料松软,含水量较高,营养丰富,发酵良好 〔建议配方:玉米粉10g,红糖13g,琼脂1g,酵 母粉2g,丙酸3~4滴,加蒸馏水100~120ml〕。
1. 一定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2. 将脂肪组织去除干净。 3. 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泼。 4.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5. 压片时要揉,用力要均匀。 6. 染色完以后,将旧的染色液吸去,加新的染色液, 再压片。 7. 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高中生物 实验四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
![高中生物 实验四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cf28c1dcfc789eb162dc82c.png)
加上盖玻片,用解剖针柄轻 敲几下,再以拇指垂直向下 压片,力度以细胞核被压破, 染色体伸展而不破碎为限。
五、作业
绘出所观察到的唾腺染色体图
实验四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 点,练习解剖果蝇幼虫的技术。掌握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是典型的巨大染色体,是
核内不断进行有丝分裂,但细胞质不分裂造成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唾腺染色体要比一般的染色体大 100~150倍。研究表明,对一种果蝇来说,带 纹的宽窄、数目、位置等特征是恒定的。由于它 的巨大性及其染色体上带纹清晰可数,因此巨大 染色体是研究染色体幼虫
四、实验步骤
1、 唾腺剖取
2 、染色
选取果蝇三龄幼虫放
在载片上,加一滴0.7% 生理盐水,左手持解剖针
改良品红或蜡酸洋红染色液 染色10—15分钟,注意根据 情况滴加染色液,勿使干燥。
按在虫体后1/3处,右手 3 、压片观察
持解剖针按在头部黑点状 口器的后侧,平稳往外拉, 撕下头部并带出唾腺,它 是位于消化道前端两侧的 两个半透明的长囊状腺体。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c1f4715c281e53a5802ff52.png)
同源染色体的两条臂紧密结合,自由伸展。因 此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数看不出2n的染色体数, 只能观察到从染色中心向空间伸展的染色体臂。 与其它细胞染色体相比的另一个特点是,唾液 腺染色体上有深浅不同、宽窄不一的带纹,这 些带纹的数目和位置是恒定的,代表着种的特 征和一些基因的位置。
由于这些带纹的存在,染色体上发生缺失、重 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液腺染色体上识 别出来。
三、实验材料
野生果蝇
四、实验步骤
1、剥离果蝇幼虫的唾液腺
取一洁净的载玻片,滴上1滴0.75%生理盐水。在瓶壁 上挑选肥大的充分发育的三龄幼虫放在的生理盐水中,唾 液腺位于幼虫食道的两侧,长度约占身体总长的1/3—— 1/4左右。
解剖时把载玻片放在解剖镜或放大镜下,一手用解剖针压住头部 (外型似一个黑色小点),压住的地方越小越好,同时,用镊子夹住幼 虫身体1/2处, 轻轻地将幼虫的头部自身体拉开。唾液腺随同内脏一 起拉出。如果头部拉断,腺体没有拉出,可以用解剖针从镊子附近的腹 部缓缓地向头端挤压,也可压出唾液腺。然后在镜下细心分离,理出双 叉形半透明的囊状腺体即为唾液腺,在生理盐水中无论怎样触动它都 不会发生形状改变。
在显微镜下观察,由单层细胞构成,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轮廓 清晰,细胞大,细胞核也大,甚至可以看清细胞核是由染色体卷缩在 一起形成的。唾液腺拉出后,剔除腺体周围乳白色的脂肪组织和身体 的残留部分,只留唾液腺在载玻片上。
2、解离 用滤纸条吸净唾液腺周围的其它物质,然后将唾 液腺放入1N HCl,解离2—3分钟,以松软组织利于 细胞破裂,使染色体散开。 3、水洗 解离后的唾液腺用蒸馏水洗3—4次(或0.4%的 生理盐水),水洗时要注意不要把唾液腺弄丢,水洗 要彻底,目的是洗去盐酸,以免影响染色效果。另外 水洗过程也是细胞低渗过程,使唾液腺细胞膨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11f8d2e3169a4517723a343.png)
•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 大果蝇的三龄幼虫。 • 实验工具: 实验工具: • 解剖针,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吸水纸,绘图纸。 • 实验药品: 实验药品: • 醋酸洋红染色液,生理盐水。
果蝇三龄幼虫
唾
• •
腺 在 幼 虫 体 内 的 位 置
果
• •
蝇 幼 虫 的 头 部 结 构
实验过程
实验八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 ⑴练习解剖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
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 ⑵观察唾腺染色体的特征: • ①巨大;②体细胞配对;③各个染色体异 染色质较多的着丝粒部分相互靠拢形成染 色中心;④染色体上有疏密深浅不同的横 纹。
唾
• •
腺 染 色 体
正
• •
唾 常 染 色 体 的 关 系 和 体 色 染 腺
灯刷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的结构
• 取大果蝇的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的生理
盐水中——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解剖唾 盐水中——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解剖唾 腺——清洗——加醋酸洋红染色液固定染 ——清洗——加醋酸洋红染色液固定染 色10分钟——压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 10分钟——压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 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绘图。 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绘图。
•
果 蝇 幼 虫 的 内 部 结 构
•
唾 液 腺 的 解 剖
解剖 出 来 的 唾 液 腺
唾液腺的单侧
一 般 的 压 片 结 果
较好的压片结果
很好的压片结果
分解后的唾腺染色体
唾腺染色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唾腺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
唾
• •
腺 染 色 体 上 的 倒 位 环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8092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6.png)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张茜111070094一、实验目的1、练习果蝇唾液腺的分离方法2、掌握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3、观察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1、双翅目昆虫(果蝇)幼虫期的唾液腺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唾液腺染色体,相当于一般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又称巨大染色体。
2、在幼虫发育过程中,唾液腺染色体仍进行复制,但细胞只生长不分裂,从而产生多线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一、宽窄不同的横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
如果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时,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
3、多线染色体的特征:a 巨大;b体细胞配对,所以染色体只有半数(n=4);c 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多份额着丝粒部分相互靠拢形成染色中心;d 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相应排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实验材料: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实验用品: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
生理盐水、1%醋酸洋红。
四、实验步骤1、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上面滴加一滴生理盐水,放上果蝇幼虫(有一钝尾和带黑色口器的尖头,可根据其在盐水中爬行方向确定头部),两手各拿一枚解剖针,左手解剖针按住幼虫的后端1/3, 右手解剖针按住头部(尽量靠近口器)用力后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出,唾液腺随之而出。
(一对双叉形透明的囊状腺体)。
2、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把唾液腺周围脂肪组织(不透明)剥离干净,然后将多余生理盐水吸走,滴一滴醋酸洋红在载玻片上。
3、染色10 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轻压一下吸去多余的染色液,然后平放在桌子上,用大拇指适当均匀用力压住,并横向揉几次(勿使盖玻片移动,用力和揉动是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揉!)。
4、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图像,再高倍镜观察。
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四对染色体,第一对染色体(X-)组成一个长条,第二和第三对各自组成了具有左右两臂的染色体对,它们都以中部的着丝区聚集,而第四对染色体很小,分布在着丝区呈点状或盘状。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4eacb0c7c1cfad6195fa7f8.png)
遗传学实验报告题目: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姓名:学号:班级:时间:一、实验目的:1.练习剖取果蝇三龄幼虫唾液腺的方法.2.掌握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技术。
3.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1881年D. Kostoff用压片法首先在D。
melanogaster 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细胞核中发现了特别巨大的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
但到后来,E.Heitz和H.Bauer(1933)以及T.S.Parnter (1933)才指出它在细胞学上的意义。
事实上,双翅目昆虫(如摇蚊、果蝇等)的幼虫期都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中的染色体就是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
这些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遗传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如染色体结构、化学组成、基因差别表达等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料。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1)巨大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长约400um,其染色体连续进行多次细胞内复制却不进行细胞的分裂,染色体的各拷贝不分开,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拷贝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
2)多线染色体:果蝇的唾腺细胞停止在分裂间期(永久间期),染色体核蛋白纤维不断复制,平行排列形成巨大而伸展的多线染色体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每条染色体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所以又称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
3)体联会:类似有丝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其中有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唾腺细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配对(类似减数分裂前期I),形成一条染色体,我们称为体细胞配对,因此在果蝇的唾腺细胞中只能看到四条巨大的染色体,染色体数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4)横纹结构:染色体上有横纹结构,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可用于基因定位.5)Puff结构:幼虫的不同发育期,浓缩的染色质纤维会成群解旋、松开,形成泡状松散结构,使相应的基因得以表达,这种泡状结构称Puff结构,亦称染色体的疏松。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7dfc4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9.png)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模式生物之一,其唾腺染色体是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标本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并展示如何观察这些标本。
制备标本材料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需要的材料如下:•果蝇成虫•酒精•醋酸•乙醇•0.5% 的乙酸-洋红溶液•1% 的氧化铬酸钾溶液•100% 的甘油•盖片•显微镜步骤1.将成虫放入酒精中,浸泡5分钟至失去活性。
2.用镊子将成虫头部部分取下,然后将其剪开,将唾液腺取出。
3.将唾液腺置于醋酸中浸泡2分钟,然后转移到乙醇中浸泡2分钟,最后放入1%的氧化铬酸钾溶液中浸泡1-2分钟。
4.从氧化铬酸钾溶液中将唾液腺转移到100%的甘油中浸泡1-2分钟,以使其变色,然后将其取出,并放入盖片上。
5.加入0.5%的乙酸-洋红溶液,然后用另一个盖片覆盖,压扁唾液腺。
6.将盖片放入显微镜,用40倍或100倍放大倍数观察。
观察标本染色体结构果蝇唾腺染色体呈现为极细线状,可根据其结构分为两类:•染色体较长的一端为钩状,称为钩端。
•另一端较短,称为非钩端。
染色体数量成虫染色体数目为8条,如下:•一对#1染色体•一对#2染色体•一对#3染色体•两对#4染色体染色体组成果蝇唾腺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白质主要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轻松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和数量。
这对于生物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实验--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压片及其观察
![遗传学实验--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压片及其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924ef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b.png)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压片及其观察一、实验目的1、练习果蝇唾液腺的分离方法2、学会制作唾腺染色体压片3、观察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活跃的,雌性幼虫。
盖玻片、载玻片、解剖针、解剖镜、45%醋酸溶液、卡宝—品红染液、盐酸、乳酸醋酸溶液三、实验原理唾腺染色体的特点:大、粗。
唾腺细胞是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染色体处于一个伸展的状态,所以特别长,因为这个唾腺细胞是一个多倍体的细胞,每条染色体的话有1000到4000条核蛋白纤维丝(包括DNA和蛋白质)。
唾腺染色体的所有的着丝粒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染色中心,伸开五条臂。
X染色体体联会在一起。
果蝇染色体分区:果蝇染色体一共分为120个区,从端部开始1-20为x染色体,21-40在第二染色体的左臂,61-80在第三染色体的左臂,101—102位于点状染色体。
右臂是从基部开始分区,41-60在第二染色体的右臂, 81-100位于第三染色体的右臂。
每一个分区里边又分成段这个段,用A、B、C、D来表示。
四、实验步骤唾液腺制片:1、取一张载玻片,擦干净表面的酒精,放在解剖镜的载物台上。
2、打开解剖镜,使用上光源。
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解剖针取一只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
4、用一支解剖针固定幼虫头部,另外一支解剖针压入口沟的位置,将其拉断。
找到口沟附近的一对透明的唾液腺,将唾液腺留在中间,用吸水纸将其他的部分擦去。
5、加入45%的醋酸溶液固定,时间为 5—7秒。
让唾液腺离开原来的位置,时间到了之后将多余的液体吸掉。
6、加一滴盐酸起软化作用,再加一滴蒸馏水洗去多余的盐酸,时间大概1—2秒。
让唾液腺离开原来的位置。
7、滴加染液,染色三十分钟。
8、重新做一张制片9、吸掉多余的染液,加一滴乳酸醋酸溶液,将唾液腺充分的洗涤。
吸去多余的溶液。
10、盖上盖玻片,用两层滤纸,中间打折压住盖玻片手点住盖玻片的两个角轻轻的按抚,吸去多余的溶液。
11、压片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图像,再高倍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果蝇唾腺染色体
果蝇各染色体臂的形态
各臂的末端模式图
注意事项
一定要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水不可过多,否则幼虫易漂起来并且活
跃,影响剥离; 剥离时要去干净脂肪;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着色; 压片前先轻敲,使之分散,压片时朝一
实验五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 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方法 实验作业编辑ppt Nhomakorabea1
实验目的
➢ 练习剥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 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 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编辑ppt
2
实验原理
发现
➢ 1881年,意大利Balbiani在双翅目昆 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 巨大的“永久性染色质纽”。
➢ 1930年前后,研究表明,“染色质纽” 实质上是特殊的染色体。
➢ 后来,其他学者又在果蝇和其它双翅 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 巨大染色体。
编辑ppt
3
形成原因
➢ 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不高。
➢ 核内复制:果蝇幼虫的唾腺细胞在发育 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多次复制,但 细胞、细胞核不分裂,复制后的染色单 体DNA也不分开(核内复制),形成了 多线染色体。
编辑ppt
5
实验材料与药品
果蝇三龄幼虫 0.8%生理盐水 0.2mol/LHCl 蒸馏水 苯酚品红
编辑ppt
6
实验方法
三龄幼虫的饲养;
剥取唾液腺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取三龄幼 虫放在其中。左手用解剖针或小镊子压住幼虫后端 1/3处,右手的解剖针按住头部黑色口器向外拉,将 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丢弃杂质。
个方向揉片。
编辑ppt
16
幼虫培养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要较稀且富含营养 追加酵母 幼虫密度要小 低温培养
唾液腺
位置:在幼虫体前约1/3处。 形状:形如一对香蕉,上小下
大。一边常附着带状的不透明 的脂肪。
颜色:半透明如玻璃,略带白 色,比周围的组织都透明。
编辑ppt
10
实验作业
1、绘制你所观察到的果蝇唾腺 染色体。
解离和染色:取解剖好的唾腺于载片上,加1-2滴蒸 馏水,使之成为低渗溶液,处理8-10分钟,再经 1mol/L HCl解离1-2min后,只需要用解剖针轻轻 拨动,脂肪等杂质便会和唾液腺自动分离。轻轻吸 去酸液,用碱性品红染色10分钟(或醋酸洋红染色 15分钟或龙胆紫染色1分钟)左右。
揉片及观察
➢ 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相互靠拢在一起呈 现一种联会状态,使其比一般的体细胞 染色体粗大。
编辑ppt
4
特点
➢ 巨大;
➢ 体联会现象决定了染色体看起来只有半 数;
➢ 各个染色体中异染色质多的着丝粒部分 相互靠拢形成染色中心;
➢ 横纹有深浅、数目、疏密的不同,各自 对应排列,具有种的特异性。
➢ 若有缺失、易位、倒位、重复等现象, 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