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9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1)禹锡终易.)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6.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8.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1)为友:(2)为官:(35.(1)交换,改授(1分)(2)妻子儿女(1分)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

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妻子”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6.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把”的意思。

A把;B因为;C如果;D按照。

7.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分)解析:此题考査文言文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和句式。

关键词“执友”“何”“若是”。

8.(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三明三、阅读( 60 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 题。

( 15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 ] ①仆:对自己的谦称。

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

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1)必先苦其心志(.(3)仆闻之(.分))(2)入则无法家拂士(.)(4)官大者,主恶之(.))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心忍性.然后知生于患而死于安也D.此先所以..隆也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成代。

(4 分)(1)人恒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15.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

(4 分)(1)甲文中,列舜、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了什么点?(2)乙文中,叔敖所持的点与甲文中哪句意思相近?(一)( 15 分)12.( 4 分)(1)使⋯⋯痛苦( 2)通“弼”,佐( 3)听( 4),(每小 1 分)13.( 3 分) D14.( 4 分)( 1)人常常犯,然后才能改正。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曹刿论战(一)(2014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

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

②却:退。

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⑶而.齐不听⑷苏秦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4分)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一)文言文(共10分)19.⑴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

(每词1分,共4分)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分)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

(2分)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二、马说(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

中考语文专练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

中考语文专练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

重点难点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从选材上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察文言文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主题思想的把握、情感的体验等;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

【满分技巧】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能归纳文章所蕴含的观点;体会思想感情,能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限时检测】(一)(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

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⑤上之虞⑥,黄金横带⑦而驰于淄、渑之间。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⑧之所。

及援桴⑨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

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

③鲁仲子:齐国高士。

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

⑤淄:水名。

⑥虞:通“娱”,娱乐。

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

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

⑨援桴(fú):拿鼓槌。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C.田单乃惧.(惧:害怕)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文言文比较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文言文比较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文言文比较阅读2020温州--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听蕉记[明]沈周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

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

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

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

迨⑤若匝匝㴙㴙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选自《石田先生文钞》[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

②曷:疑问代词。

何,什么。

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

④戛摩:击撞摩擦。

⑤迨:等到。

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

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

⑧骧:奔驰。

◎材料二夜雨有作[宋]张嵲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材料三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

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

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13. 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4. 《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 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 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

【答案】12. (1). 接受,承受 (2). 借,凭借 (3). 竖立 (4). ②13. 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

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近年来湖北省文言文阅读考试情况出题形式1.课内文言文阅读(十堰等)2.课外文言文阅读(黄石、随州、武汉、咸宁、襄阳等)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鄂州、黄冈、荆门、孝感等)常考的考题1.解释字词的意思2.翻译句子3.关于文章内容或写法的选择题(或者加点字词用法及意义的选择题)4.断句5.关于文章主旨或观点表述题2019常考文言文《出师表》《愚公移山》《河中石兽》《周亚夫军细柳》等2018常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陶渊明传》《愚公移山》《醉翁亭记》等2017常考文言文《隆中对》《五柳先生传》《孙权劝学》《史记》《左传》等注意事项1.对于课内的文言文一定要掌握,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对于每个字词的意思都要清楚,重点字词(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要多做练习巩固。

2.对于课外的文言文要学会迁移,看到我们熟悉的字词要想想以前是否接触过,以前的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合适。

例题、【2019中考·湖北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郑苏仙梦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有答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有答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世说新语》二则[2019·成都改编]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B.吾射不亦精.乎精:精湛C.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D.故不错.意也错:同“措”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下车引之.介胄之.士不拜B.以.钱覆其口醒能述以.文C.而.钱不湿博学而.笃志D.且.秦灭韩亡魏年且.九十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君与家君/期日中B.以我酌油/知之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4.对丙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5.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0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说明: 1.每个阅读都是由两篇短文组成,基本上是一篇课内和一篇课外构成。

2.每个阅读后面都附有答案,课外文言文有现代文译文。

3.共有二十四个阅读。

【阅读一】【甲】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①,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②,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选自《对楚王问》)【注】①云霓:高空的云雾。

②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生以乡人子谒.余谒:_________________(2)其将归见其亲.也亲:_________________(3)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诋:_________________(4)绝.云霓,负苍天绝:_________________(5)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料:__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作者宋濂善于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请你结合选文作简要说明。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答案】14.⑴四季⑵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⑶消散⑷映⑸忽然(意思对即可)(5分)
15.⑴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⑵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意思对即可)(4分)
16.正面(或:直接)侧面(或:间接)(2分)
17.【甲】文作者陶醉于自然山水,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流露出自豪之感、自得之情;【乙】文作者被谪贬后,也寄情山水,但只得到短暂的欢愉,一旦触景,又会油然而生郁闷、孤寂、凄凉、忧伤之情。(意思对即可)(4分)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宾]以客礼对待。⑥[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0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2020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课内文言文阅读甘肃武威市2020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17分)【甲】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

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

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

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

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

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

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

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6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内容比较[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XXX?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XXX《岳阳楼记》)【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士卒。

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XXX正懦默不任事,谏官XXX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XXX出行边。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或异两者之为.委婉的语气(3)先世界之忧而忧先:在……之前.(4)仲淹为将.(5)固辞不拜.为:担任辞:推脱或:或许、也许,表示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XXX?XXX,那末什么时分才快乐呢?(2)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3.【甲】文中,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乙】文中,XXX面对XXX的举荐,其态度是“固辞不拜,愿与XXX出行边”。

(用原文语句填空)4.XXX一生都在践行【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请选取两个事件加以概括。

①XXX做将领时,爱惜士卒。

②真诚看待归降的少数民族。

③去官不做,志愿到边疆巡视。

(随便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乙】XXX担任将领时,号令明确,爱护士兵。

羌人各部有来归降的,都能推心置腹地接纳他们,并不疑心,所以金人不敢轻易侵犯边境。

XXX正怯懦不能担任大事,谏官XXX等人便进言说XXX有当宰相的才能,请求罢免XXX正任用XXX,于是让XXX改任参知政事。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考点梳理古文阅读与品鉴的考查内容多出自于课内,且逐步向课外延伸。

2020的热点题型是课内和课外对比阅读,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

其主要考点为:1.相关篇目中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句读节奏。

2.实词的词义与辨析(主要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重点是"之、其、而、以、于")。

3.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主要是倒装、省略句)的掌握。

4.重要句子和语段的翻译。

5.文章思路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适当的鉴赏评价,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复习指导由于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注重书中注释和课后练习。

因此复习时应注意:(1)梳理归纳,形成系统。

就是对常见的考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如实词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虚词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2)重视联系,抓"标"务本。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由历史向现实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3)掌握方法,授之以渔。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是相通的,都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两者都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

在解词,理解句意,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因此,适当借鉴现代文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

此外,文句赏析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赏析时一般择其一点即可。

对于谈作品感受的开放性试题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把思维发散开去,然后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扣住文中观点答、展开答。

2020-2021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2021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阡陌交通..交错交通:相通。

B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C子.之哭也子:儿女。

D苛.政猛于虎也:苛: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4分)A. 见渔人,乃.大惊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司马迁《陈涉世家》)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邹忌讽齐王纳谏》)C.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也。

D.夫子式而.听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分)A.桃花源人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唐雎日:,绕。

⑩[参考答案一、《桃花源记》与《苛政猛于虎》:1.C2.A3.D4. 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5.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参考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

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孙叔敖遇狐丘丈人》:1.A(4分)2.D(4分)3.C(4分)4.(5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3分,“恒”“过”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1分)5.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3分)参考译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

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

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

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

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三、《爱莲说》与《夏日赏荷》:1.C(陪同、会同)2.A3.D(爱莲说不是游记)4.(1)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

(10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②难:驳倒。

③易置:撤换。

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竟不可得竟然B.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B.C.佯败走假装D.而绝其粮道截断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山门圮于河(介词),在B.如其言代词,他(的)C.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D.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广西地区)2020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1讲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习题

(广西地区)2020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1讲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习题

第11讲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六则(《论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常,常常)(愉快,高兴)(2)人不知而不愠.(怨恨)(3)温故.而知.新(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理解、领会)(4)可以为.师矣(做)(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惘”,迷惑)(疑惑)(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7)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成就,意即有所成就)(疑惑)(9)不逾矩..(超越法度)2.【A+层级】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为师矣/可以D.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解析: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B.做;C.可以凭借;D.构成“不亦……乎”,表示反问。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它比不上喜爱它,喜爱它比不上以它为乐。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疑惑,五十岁知道由天主宰的命运,六十岁可以听出话里隐而未露的意思,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不超越法度。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孔子之所以强调“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在复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新知识、新体会、新发现的人可以做老师。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学习要谦虚,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C.“四十而不惑”,说明人在成年后就不会感到困惑。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要辩证地对待学与思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曹刿论战(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

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

②却:退。

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⑶而.齐不听⑷苏秦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4分)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一)文言文(共10分)19.⑴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

(每词1分,共4分)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分)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

(2分)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二、马说(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

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可告以天下之马②。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

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①姓:指子孙。

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

③牝(p ìn):母马。

④牡:公马。

⑤骊(lí):纯黑色马。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3分)9、B11、D10、①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②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

(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2014济宁市)〔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7.答案:D评分:共3分。

答对得3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8.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评分:共4分。

每小题2分。

意思对即可。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9.答案:人才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评分:共6分。

每问3分。

填空1分,回答2分。

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三、愚公移山(2014达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

(15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且焉置土石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2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二)(15分)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0.5分)17.(2分)D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孙康映雪照读/ 车胤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

各1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四、湖心亭看雪(2014徐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