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现实主义的感性体验_评施笃姆作品中意境美的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月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Mar. 2009
第17卷 第1期 Journal ofXi’an InternationalStudies University Vo.l 17. No. 1
诗意现实主义的感性体验
———评施笃姆作品中意境美的描写
皇甫宜均
(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陕西西安710128)
摘 要:诗意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德国文坛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和批判现实主义最大的区别是,这一流派关注的是
如何发掘平凡生活中美的细节,用抒情方式和富含诗意的语言将这些细节描述出来,从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给读者带
来一种切实的感性体验。施笃姆是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本文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德国美学思想对他的创作所带来的
影响。
关键词:施笃姆;诗意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人文主义;感性体验
中图分类号: I516. 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876(2009)01-0074-04
Abstract:The poetic realism is an important school ofGerman literature in the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Its big difference
from the critic realism is that the writer of this school attached importance to exploring the humanistic plotwith rich poetic
meaning in the normal life and then describing the plotwith lyric emotion andwordswith poeticmeanings, which can bring the
reader a perceptual feeling. Storm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is schoo.l This essay ha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German aes-
thetics on hisworks.
Key words:Storm; poetic realism; aesthetic thought; humanism; perceptual feeling

特奥多尔·施笃姆(Theodor Storm 1817-1888)是
19世纪中叶活跃在德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作家。他所
代表的诗意现实主义在创作上既不同于18世纪末描写
人生“夜的方面”的浪漫派和后来以“倾向文学”为标榜
的青年德意志派,也不同于19世纪末期兴起的对社会
生活进行机械而琐碎摹写的自然主义者,而是把自己对
社会的观察建立在美的想象上,极力把平凡生活表现得
富有诗意和美感,而对国家的政治和时代潮流兴趣不大
或根本不感兴趣。因此,他笔下的主人公就多为小康家
庭中的普通年轻人,故事发生地点也都选在较为偏僻的
普通农庄或小市镇中等。但作品中富含诗意的意境描
写和主人公身上闪现出的人性光芒却往往会给读者留
下极深刻的印象,将他们带到一个和谐、宁静、与世无
争、具有世外桃源特征的这一理想生活境界中。
当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文坛上批判现实主义已成
为创作主流时,施笃姆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仍能在艺术
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受到读者欢迎,是有深刻社会文化和
哲学背景的。所谓的诗意现实主义,按照当时德国一些
文学理论家的理解,“即使

在极其乏味的日常社会生活
中也存在有富有诗意的因素和瞬间。作为作家就应该
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发现这些因素和瞬间上,达到再现
平凡社会生活中某些个富含诗意的场景”(杨武能
2003:1),让读者不但在感情上认同作品中主人公的善
良心理活动,而且从富含诗意的语言和意境描写上也获
得了美的感受。例如,从施笃姆的《茵梦湖》,《迟开的玫
瑰》和《燕语》等一批诗意现实主义作品中,许多读者都
能够从主人公身上找到与自己生活似曾相似的阅历、但
又比自己情操高尚的人格。乡土风情也美在朴实无华。
他围绕乡村青年男女和市镇小职员日常生活展开的故
事,其文笔的清丽,结构的简朴,感情表达的细腻都达到
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获得了后世许多文学家的好评,极
大地丰富了德国文坛并对世界抒情文学的发展产生了
很大影响,甚至在当今许多文学作品中人们也能感受到
诗意现实主义带来的影响。

施笃姆作品表现的意境美是公认的,但要探究他的
“美”的创作思想源泉,就不能不提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美
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德国最早将美学定位为“感性科学”的奠基人是亚
历山大·格特利尔·奥姆加登。他对美学的定义有过
这样的阐述,即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的完善(马奇1987:
693-694)。他认为,认识的美是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
人所取得的成果,所以作家先天的审美能力就显得格外
重要。这主要包括他们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
洞察一切的审视力,良好的记忆力和创作的天赋以及鉴
·74·赏力、预见力、表现力等。用一句普通的话来概述,即个
体先天的审美能力是判断被观测的对象美与丑的主要
因素。
后来的哲学家康德把艺术和审美活动看作自然界
的必然王国和精神界的自由王国二者之间的桥梁,追求
自然存在和认识上的统一。费希特把“非我”的客观世
界看作是“自我”的创造性活动的一部分,强调意识在认
识客观世界上的作用。而黑格尔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
都是绝对理念的“另一体”,提出“美的概念”是人精神
活动的结果。他从“宇宙的存在是绝对观念的体现”
(杨周翰、吴元达、赵萝蕤1981: 9)这一哲学观点推断,
“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的吻合、完全的一致”(车尔
尼雪夫斯基1979)。
谢林则强调自然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在“绝对”中的
统一,认为自然是看得见的精神,精神是看不见的自然。
所观测的事物只有在主客观上达到一致,才是美的。
从上述德国古典哲学家表述的美学观点中不难看
出,他们审美的核心就是如何找到精神和客观的一致
性。换句话说,客观世界的美与不美就在于人的感官和
精神

对此如何认知,它是否符合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
产生的价值标准并能带来感性上的体验。
阅读施笃姆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可以明显看出这
些美学思想对他创作产生的影响。在19世纪中叶德国
面临重大社会变革前期,施笃姆在其创作中无论是对意
境还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都是力图通过“美”的渲染竭
力维护社会的传统观念,保持自然和精神的和谐统一,
让读者从中能体验德国社会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所具有
的美的内涵。如《茵梦湖》中莱因哈德和埃利希的关系,
两人既是正常的同学和朋友,也是情敌。但他并没有因
为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伊丽莎白最终按照母亲的心愿
嫁给了埃里希,而像死敌一样看待他和朋友之间的关
系。大学毕业后他忍受失恋带来的巨大痛苦,甘愿退出
和朋友的竞争,远走他乡,将精力都用在了采集民歌的
活动上。后来他应邀到埃里希家中做客,重新见到伊丽
莎白后,也尽力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面子上维持
着和同学的友好关系,而不是以决斗方式论输赢。
虽然后人评论作品中这些情节是莱茵哈德向封建
势力妥协、缺乏反抗精神、甘受命运摆布的表现。但从
另一角度看,这种描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欧洲文艺
复兴后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即以平等、博
爱和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平静地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这是美在社会道德价值上的具体表现。

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多采用平白直叙的手法,悬念不
多。这虽然拉近了同大多数普通读者的感情距离,让他
们能从中找回自己生活中值得回味的诗意瞬间,但也从
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在有意或无意回避着重大社会矛盾。
施笃姆政治上不反对普鲁士王朝,也没有参加1848
年的德国革命。他生活在德国北部沿海的胡苏姆一带,
远离当时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如汉堡、柏林等
大城市,因而其作品自然不可能很清晰地反映出他本人
所处时代整个德国社会的发展风貌,即不断壮大的工人
阶级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宏大场面,这造成他
前期作品的思想性弱于艺术性。但是这些不足并没有
削弱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他笔下主人公朴实的性格,
淳朴的语言加之美丽的自然环境烘托,带给读者的感
受,就如同陈年老酒一样,余味悠长。特别是作品中散
文诗一样的语言和简洁的故事结构,很容易让读者产生
亲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性体验的描写完全秉承了德
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精髓,把主观上认为美的东西极力同
客观存在统一起来。
当然,德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产生并非自施笃姆起,
在他之前的早期诗意现实主义流派也非常关注作品中
美的意境创造,但多局限于

诗歌和童话方面的题材。尽
管当时德国还处于分裂状态,人民大众要求统一的呼声
此起彼伏,但这一流派遵循黑格尔“一切存在的就是合
理的”消极观念,认可了他们面前的现实。他们恐惧和
厌恶革命带来的暴力,也不愿在政治上成为普鲁士王朝
的对立面。为了躲避社会改革所赋予他们的责任,不少
作家采取了“逃避世界,逃避理性,远离社会,甘心寂寞”
(恩斯特·约翰1986: 2)的态度。为了追求理想中的
美,许多作家不仅下乡采集民歌和整理民间故事,他们
自己也用民谣形式撰写诗歌和童话,宣扬美的情感色
彩。《茵梦湖》中的主人公莱茵哈德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由于《茵梦湖》的主要内容大多是施笃姆的亲身经历,因
而他的这部充满诗情意境的作品对许多读者来说就具
有很强的亲合力,成为百读不厌的世界文学经典名篇之
一。
到了后期诗意现实主义时期,施笃姆才开始致力于
挖掘美在不为人关注的角落里的存在形式,地点大多选
在偏僻小城镇或乡村中普通家庭,围绕家庭成员的恋爱
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充满诗意的细节创作出了许多脍炙
人口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

在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许多国家的作家在创作思路
上开始抛弃以往的梦幻文学,踏上以人文主义为主流,
注重写实,描写广阔社会生活的道路,这一特征在英法
两国尤为明显。然而,这一道路在德国却不平坦。德国
文坛在歌德和席勒领导的狂飙运动过后,许多作家由于
惧怕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很快又退缩到先前虚幻文学
的老路上,对后来的颓废文学影响很大的古典浪漫主义
运动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于诗歌是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浪漫主
义代表人物、文学理论家弗里德里希·史雷格尔(1772-
·75·1829)对诗歌创作在文学中的意义是这样认为的:“应该
把诗和散文、独创性和批评、艺术的诗和天然的诗时而
掺合,时而溶化,使诗成为生动的、有社会性的,使生活
和社会成为诗的一部分。”(杨周翰、吴元达、赵萝蕤,等
1981:33)
在古典美学中,由于诗学“具有中心地位”(李咏吟
2007:182),“诗意是崇高的,使人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
时,可以感受到美”(王兵2006: 368),使生活能获得高
尚和永恒的意义,而且“诗歌都承载着思想,神秘主义的
诗性精神统帅着一切”(李咏吟2007: 1),因此在诗的创
作中史雷格尔认为诗人的主观性应为第一位,诗人可以
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的法则。这一理论虽抬高
了诗在精神方面的召唤作用,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按
照他的创作理念推断,许多浪漫主义作品只能成为作家
主观臆想的产物。
由于浪漫主义流派只在主观上去描述理想中的美,
而这

种美又远离社会现实,这个流派的作家只能将他们
的创作限制在虚幻的范围内,有些甚至是建立在比较极
端的立场上,如诺瓦利斯(1772-1801)在其代表作《夜之
颂》中就把夜看作是宇宙之母,是一切精神的源泉,是无
限的。尘世间的生活是走向“无限”的过渡,在死亡中才
会显示出永恒的生命所具有的美的特征,表露了作者对
社会生活悲观和消极的态度。
在这样一个复古的浪潮中,施笃姆的诗意现实主义
创作虽然和古典浪漫主义运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同它
倡导的唯心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竭力想让
“生活和社会成为诗的一部分”。因此他的作品中很少
有表现人性恶的一面,反派人物也不多见。许多作品利
用诗情画意的生活情调在向读者传递美就存在于他们
身边的同时,却刻意回避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是,施笃姆笔下表现出来的美也不全是消极的。
如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白衣骑者》中,主人公霍克身上的
美则体现在他不屈不挠地坚持改建海堤,排水造田,为
村民造福和爱护动物的理念上。在一些村民认为修建
新海堤应该用动物的生命作祭祀并且已把一条捡来的
流浪狗扔进了正在修建的大堤中的情况下,他不顾危
险,跳进水中奋力把狗又救上来,使它最终成为人类的
朋友。故事中的其他情节基本上都是为张扬他的人文
主义理念作铺垫的。
在《苹果熟了的时候》这篇散文诗一样的短篇小说
中,作者用童话般的语言刻画出孩子偷来苹果后快乐的
心情,“直笑得他背上的苹果都跳起了舞”(杨武能
2003:49)。可此刻在树下正等候情人的小伙子并没有
因为这孩子的偷窃行为将他告发给果树的主人,而是放
任他逃走并且还给了他钱让他找人缝补被自己割破了
的裤子。
从上述两部作品中各种富含诗情的意境描写来看,
这都和施笃姆精心揭示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有关。从
这一点讲,他的创作思想又和德国古典浪漫主义对诗的
理解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是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高
度浪漫化,后者却把真实的生活变成空洞无物的虚幻。
施笃姆诗意现实主义所希望的是通过大量细腻心理活
动和意境描写让读者能体验到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各
种美德,最终将人文主义理念牢牢凝固在读者心中。
虽说施笃姆的作品情节都不复杂,但将简单的故事
用诗的语言叙述出来后,确实会让读者从中体会一种情
深意长的格调。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
一件事物如果能够完全表现出该事物的观念来,它就是
美的。尽管这个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思想,但直到今天
也无人能完全否定它所具有的合理性。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后启蒙

运动中人类思想
解放的最重要成就,社会上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无不
跟人有关,脱离了人的范畴,任何事物都显得毫无价值
和美感可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直到今天也还有着
极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成为当今我国政府建设和谐社会
的行为准则之一。而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讲,“对于诗人
而言,他们看待生活通常不是带着道德评判的眼光,而
是带着同情和理解的眼光去表现生活”(车尔尼雪夫斯
基1979)。因而,诗人的语言就是感情的浓缩和倾泻。
施笃姆以普通人为描写对象,将诗的意境和人文主
义思想结合起来,努力发掘闪现在普通人身上的理性光
芒,让他们都以完美人格出现在读者眼前,读者就可以
跟着作者的思绪浮想联翩,对主人公的命运或喜或悲,
或忧或愁,并从中回味生活中所经历的细节。车尔尼雪
夫斯基认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发
现它”(1979)。他的这一论述印证了美实际上就存在于
普通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美即是生活的理念。
施笃姆在自己作品里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诸多细
节上闪现出的理性、和谐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光芒的意
境和德国社会传统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并用诗意手法表
现出来,才将他作品所渲染的美带给了读者并感动他
们。即便是《白衣骑者》这样的悲剧,作者也将人文主义
和命运的概念联结到一起,表现为“人与命运的冲突”或
“命运干预”的结果,因而在主人公身上发生的悲剧就呈
现出一种悲情的美。

深入研究施笃姆诗意现实主义作品带给读者美的
感性体验,首先值得提及的是他将自己家乡的田园风光
尽量用诗的语言描述出来。在他笔下,海边、乡村、小城
和郊外的森林处处都显露着自然本色,让读者能充分体
验到蕴藏在其中的宁静与祥和。这对于今天生活在喧
·76·嚣都市里的许多读者来讲,阅读这些作品能体验一种回
归自然的亲切感,具有很强的生态美学的概念。车尔尼
雪夫斯基(1979)在反驳黑格尔美学的唯心思想时指出: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只有作为对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
的意义”,强调了人的审美意识是伴随着客观世界中美
的存在而产生的。当作家这种富含诗意的美景描写唤
起了读者对同样的自然景色向往时,这种描写带来的体
验在他们心中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美感。
其次,在叙事上,施笃姆采用大量童话和散文诗般
的语言用于人物形象和意境的刻画,语言简洁而明快。
“大地上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1979)。当作品中各类人物在特定时
间、特定地点和特定情节中的活动体现出了人们日常普
遍追求的价值准则时,层次简洁、风格

优美的语言更能
抓住读者的心灵。黑格尔强调美是观念与形象的纯粹
一致,车尔尼雪夫认为只有客观存在着美才能引起人精
神上的共鸣。二人对美的认识虽然角度不同,但都不否
认美的实际存在。施笃姆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也正是
将自然和人的生活价值观融为一体,才给读者带来了无
穷尽的美的体验。
当然,从今天的视角观察,施笃姆诗意现实主义创
作的美学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展现在他笔下的德国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
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恋爱、婚姻和家庭而创作,故事发生
地点也大多选在他的家乡、德国北部沿海的胡苏姆一
带,因而他的作品基本上很难反映出他本人所处时代整
个德国社会的发展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个动荡
并且人民大众渴望变革的社会中寻求安逸和理想中的
美,这种观点本身就带有很浓的理想主义成分。
其次,为了强调美意境,他笔下主人公的思想都表
现得过于软弱,特别是缺少反派人物角色,一定程度上
遮盖了他作品中的现实性。德国国内有评论家也认为
他的作品是“后期浪漫主义风格和民歌特征的题材以及
森林诗境的结合体,带有毕德麦耶尔派时期的特征
(Biedermeierzeit1815-1848年德国的一种文化艺术流
派,被批评带有脱离政治和庸俗化的倾向。),即喜于描
写人们相互和谐关系中存在的窘境,没能摆脱多愁善感
的宿命论和情感宣泄的影响”(Karl-HeinzWuest1998:
215-218),这不能不说是对他比较中肯的评价。
从今天的观点看,尽管施笃姆诗意现实主义当时所
追求的美在思想性上确实没有跟上德国社会发展主流,
不如批判现实主义能促使读者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层次
的思考。但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诗意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社会取材角度却有很多积极意义。
特别是作家如何善于从身边普通小事中发现富含诗意
的瞬间、用感性手法去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沟通以
及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描写自然的美好,唤醒普通百姓
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建设和谐稳定并且繁荣昌盛
的社会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恩斯特·约翰,耶尔格·容克尔.德意志近百年文化史[M].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2.
[3] Karl-HeinzWuest.德国文学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1998: 215-218.
[4]李伯杰.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04-207.
[5]李咏吟.文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82.
[6]李咏吟.诗与哲学:重建诗思的内在和谐[ J].文艺评论, 2007
(4): 1-4.
[7]马 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93-694.
[8]王 兵.康德前批判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68.
[9]杨武能.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及其在中国的影响[A].茵梦湖[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7-35, 278-376.
[10]杨周翰,吴元达,赵萝蕤.欧洲文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81: 168-182.
[11]杨周翰,吴元达,赵萝蕤.欧洲文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81: 8, 33.
作者简介:皇甫宜均,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研究方
向:跨文化研究、德国古典文学和德国历史等。
收稿日期 2008-11-03
责任编校 采 玉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