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中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中海贫血中医治疗

基于“肾藏精生髓”理论治疗地中海贫血

[摘要] 探讨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近2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中医的核心病机和治则治法以及针对核心病机辨证治疗的可行性.[关键词] 肾藏精生髓;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益髓生血颗粒

地中海贫血是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人体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珠蛋白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本文总结了近20年的临床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医治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证治规律。

1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据WHO秘书处报告,全世界约有1亿多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每年约有20万婴儿在出生时患有地中晦贫血综合征。β—地中海贫血是在地中海盆地、小东和亚洲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严重的α—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常见,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中,多达40%的人口可能携带显著血红蛋白突变,导致婴儿出生时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升高。

我国南方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达2000多万。按遗传规律,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的孩子就有1/4几率是重型地中海贫血,重型α—地中海贫血出生时死亡或死胎(又称Bart’s 水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死亡率高,多数少年夭折,存活的靠终生输血维持,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2 对地中海贫血治疗国内外尚无有效办法

对于地中海贫血国内外仍以输血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大量溶血而引起巨脾,功能亢进,加重贫血和其他血细胞损伤,因此这种治疗最多只能维持10余年。有人尝试用烷化剂(羟基脲、5—氮胞苷等)、丁酸盐及其衍生物、马利兰等药物治疗地中海贫血,由于这些药物有很强的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骨髓和于细胞移植由于配型和髓源限制、实施中的风险以及昂贵的费用,很难在临床上普及.只限于个别案例。基因疗法虽然是未来的治疗方向,但因同源重组率很低而很难进行,目前无法在临床上应用。用传统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出现可喜苗头,但仅限于个别案例.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

3 中医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理论基础的探索

3.1 补肾填精两种补肾法的比较研究

我们在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肾生髓”理论物质基础研究中.采用去势公鸡模型.对两种补肾法(温肾阳、滋肾阴)在对阉割公鸡性征发育和生血作用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补肾法均有促进去势公鸡性征发育和生血作用。滋肾阴的补肾生血药作用持久,后效应氏,在促进阉割公鸡性征发育和生血作用上优于温补肾阳的神方男性药。研究结果提示,补肾益髓中药能促进造血.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可能对溶血性贫血和治疗早期造血障碍有作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发区尝试治疗6例重型β一地中海贫血(疗程3个月),结果5例有效,为复方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从此开始尝试用该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验证研究.均取得了肯定疗效。在临床取得疗效基础上,提出了“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是中医治疗β—地中海贫血理论核心的假说。设想从肾藏象理论出发,尝试用中医肾生髓、髓生血理论指导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可能是一条全新的路子。

3.2 高发区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理论假说的客观性

3.2,1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156例分析

1989年7月~2005年1月.课题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河池地区及与云南省、贵州省交界地区,收集符合条件的可治疗病例,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

进行了11批次临床验证,累积治疗β—地中诲贫血患者156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56例;年龄2~30岁,14岁以下者85例;汉族38例,壮族110例,瑶族7例,布依族1例;基因型:重型63例(重型复合血红蛋白E者18例),中间型93例(中间型复合血红蛋白E者35例),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疗程3个月,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991年版)中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并参考“第四届国际血红蛋白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凡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单纯网织红细胞(Ret),胎儿血红蛋白(HbF)升高为有效,Ret和HbF升高不作为有效病例。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服药后精神振奋,食欲增加,肝脾肿大缩小,不易患感冒和感染性疾病,重型63例患者治疗后Hb、RBC、Ret,HbF 指标均非常明显提高(P

3.2.2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安慰剂对照的比较研究2004年9月15日~2005年1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周边地区及百色地区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疗程3个月。根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1年版)中对β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并参考“第四届国际血红蛋白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病学》标准(1988年)并按CRF表进行症状量化评分按临床观察方案人选病例68例,脱落剔除8例(失访),计入符合方案统计分析60例(30:30)。男4l例.女19例,年龄2~18岁,汉族17例、壮族40例、瑶族2例、布依族l例;中间型41例、重型19例,患者均来自边远山区,并自愿按本研究条件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症状、Hb、RBC、Rex、HbF等血液指标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患者Hb、RBC、Ret、HbF自服药第1个月起至3个月疗程结束均明显提高(p<0.01),而安慰剂组患者在服安慰剂3个月中血液指标无明显改善;按西医疗效标准要求,主要药效学指标Hb、RBC、Ret、HbF上升为有效,治疗组30例中有效28例,2例无效,有效率93.33%;安慰剂组有效3例.无效27例,有效率1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中医辨证和临床证候按CRF表量化评分.治疗组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评分量化评分结果显示,6种症状中除“食少、纳呆”一项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而安慰剂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患者肝、脾肿大硬度得到缓解。两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Hb、RBC、Ret、HbF)等的改善方面均非常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采用服安慰剂后给益髓生血颗粒治疗患者自身对照方法的比较研究:选符合纳入条件的观察病例30例(重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方法,第一阶段口服安慰剂后再服益髓生血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于服药后动态观察两个阶段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和血液指标(Hb、RBC、Ret、HbF)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自服安慰剂第1个月至3个月疗程结束主要疗效性指标Hb、RBC均无升高,Hb在服安慰剂第1个月还有明显降低(P<0.05),而改服益髓生血颗粒自第1个月至3个月疗程结束患者Hb、RBC、Ret、HbF 与服安慰剂第三个月比均有非常明显提高(p<0.001);患者临床中医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结果显示,患者服安慰剂和改服益髓生血颗粒两个阶段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4 中医证候与遗传背景调查及家系分析

4.1 临床中医证候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