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社会学_法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020版八年级上册初二道法人教版全套课件第2单元第3课第1课时维护秩序

2020版八年级上册初二道法人教版全套课件第2单元第3课第1课时维护秩序

3.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 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 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 性手段。这表明了( D )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2019年3月下旬,某市交警大队给外卖平台骑手上了一堂 交通安全培训课,要求全体“外卖小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
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这堂培训课有助于外卖小哥
(D) A.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C.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B.杜绝不守交通规则的陋习 D.树立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1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 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下列属于遵守规则的是( A ) ①落棋无悔 ②红灯行,绿灯停 ③行人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④诚信考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 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D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宗亲等级秩 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 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 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 理成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 )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保障人们安居乐业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
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几位同学对右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观点与论证思路如下所示:
第一章在东方的乡土社会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这是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第二章乡土社会中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是超越个人的存在,乡土社会中也就没有产生“超人”的道德。

主要优势:
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

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乡来垍头土樤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

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

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创作背景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又称法社会学。

研究法律和司法制度、司法机构与社会总体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形成于19世纪末。

主要研究:法律形成的社会条件;法律制度和规范与其他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关系;立法和司法的社会过程及其社会效果;法律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调适社会冲突和控制社会变迁中的特殊作用及社会效果等。

法律制度:有广狭两义。

广义是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

狭义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所有权制度、陪审制度等。

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用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维持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律机制:法律规范的制定、实施,直至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全部运用过程的综合原理。

具体含义包括:(1)法律规范的形成源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社会关系,为了使法律规范准确地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

(2)法律的实施有不同的方式,研究不同实施方式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正确实施法律规范有重要意义。

(3)通过法律规范的实施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效力:法律所产生的作用。

包括保护作用、引导作用、规范作用和制裁作用。

合法行为由法律保护,社会发展和改革由法律引导和规范,违法行为由法律制裁。

与法的效力不同,法的效力指法的生效范围。

法律社会化:使法律规范从外在事实转化为公民的内在价值,从客观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标准的过程。

西方法律社会学家通常把其分为五个阶段:(1)前习惯阶段。

服从法律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2)习惯阶段。

服从法律只是因为它们是法律。

(3)后习惯阶段。

支持偏离权威要求的道德原则。

(4)社会契约阶段。

维护合宪性和确保社会稳定及有秩序发展的程序。

(5)最后阶段。

只服从体现伦理道德的法律规则。

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其实质是将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将体现在法律中的意志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

【新教材】第一章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新教材】第一章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新教材】第⼀章乡⼟中国之乡⼟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第⼀章乡⼟社会【本篇导读】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性的,也即乡⼟本⾊的。

这⼀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与⼟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地是农民谋⽣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农民离不开⼟地。

继⽽,论述了农民与⼟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与⼈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性,即⼈与⼈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起的⼩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与隔膜。

然在聚村⽽居的⼩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个因在⼀起⽣长⽽发⽣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社会:从⽣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活是终⽼是乡;在互动对象上,⾯对的是⽣⽽与俱⽽⽆须选择的⼈物;在信任信⽤⽅⾯,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契约;在⽣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段与⽬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

通过对⽐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个熟⼈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

本篇共17个⾃然段。

第1⾃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度点出了⾃⼰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讨论的对象;第2—6⾃然段阐释了乡下⼈⼟⽓的原因是农民谋⽣离不开⼟地,进⽽被⼟地束缚;第7—10⾃然段阐述乡⼟社会⼈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农经营、⽔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与隔膜,即地⽅性。

第11—17⾃然段阐述了在地⽅性限制下乡⼟社会作为熟⼈社会在⽣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社会的风俗⽆法在现代社会应⽤,故⽽“⼟⽓”才变成了骂⼈的词汇。

【内容概括】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我们都是受到⼟地的束缚,我们⾃然会惯性的受到⼟地的影响。

⽐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地,不爱迁徙。

血缘与地缘思维导图

血缘与地缘思维导图

血缘与地缘思维导图1. 介绍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血缘和地缘都是重要的概念。

血缘指的是通过血统或家族关系相互关联的人们之间的联系。

地缘则指的是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在塑造个体、团体、社群之间关系方面的重要性。

血缘和地缘在人类社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它们之间经常相互交织并相互影响。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探讨血缘和地缘的概念,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示它们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此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血缘和地缘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血缘思维导图血缘思维导图展示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血缘关系之间的联系。

以下是一个血缘思维导图的示例:血缘思维导图血缘思维导图在这个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心开始延伸出的各个分支代表了不同的血缘关系,包括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更远的亲戚关系(堂兄弟姐妹、舅舅、姨妈等)以及家族关系(祖父母、曾祖父母等)。

这些血缘关系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人们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血缘关系不仅仅是基于血统关系,它还包括了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进一步加深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并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

血缘思维导图提醒我们,在处理家庭事务和社会关系时,需要考虑血缘关系的影响。

3. 地缘思维导图地缘思维导图展示了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个地缘思维导图的示例:地缘思维导图地缘思维导图在这个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心开始延伸出的各个分支代表了不同的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国家、城市、区域),自然资源(气候、土壤等)以及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地形等)。

地缘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生活、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缘因素可以塑造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气候条件可能影响农业和资源利用方式,地理位置可能影响贸易和文化交流。

地缘思维导图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时,需要考虑地缘因素的影响。

4. 血缘与地缘的相互作用血缘和地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经常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参考文献】《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朱苏力)
实证主义法学
通常泛指以19世纪A.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为思
想基础的各派资产阶级法学,也称实证法学或法律实证主义 。这个学派认为各种自然法学派和其他哲理法学派(如I.康 德、G.W.F.黑格尔的法学派别)都是“形而上学”的,只有 它才是以实证材料为根据的法律科学。
《原始社会的犯罪和习惯》
作为研究部落社会中社会管制方面的名副其实的经典。对原始社会
的规则的形成和原始人对规则的遵守的解释就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 。 对习惯法,他提出了自己对法律形成的独特思想 。
首先,这里的“原始社会“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
一个原因是社会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尽管有时候我们的确 可以以某个事件作为历史分段的标志,但更多的时候分段只是一种 研究的便利,但不可能很精确。 Cf.①原初状态: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的假定 ②野蛮的、没有理性的和不可理喻,把原始社会和以后的社会截然分 开。
“作为有效的社会强制力的法律要素和法律层面,存在于促使人们履行 他们义务的各种复杂的制度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众多的交易用双 方相互服务之链联结起来的方式,在每次提供服务后便能很快得到 回报。” “互惠、制度化的程度、公开性和抱负才是奠定原始法律约束机制的 主要因素”。 田野工作法
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第一,它认为在不存在国家的氏
同样说明所有权和财产权的是婚姻关系。在特罗布里安德人中,女
子从夫居,但孩子由监护人(女子的兄弟或者亲等最近的母系男性 亲属)扶养,每当收成以后,女子的丈夫要定期给监护人一定的粮 食作为礼物。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马林诺夫斯基对法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法是由社会
结构所固有的相互性和公开性的特殊机制有效的维护 的,赋予一方权利、另一方责任的有约束力的义务。”

文化及文学的体系思维导图(文学导论及文学观念)

文化及文学的体系思维导图(文学导论及文学观念)

各种意识形态 人类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
哲学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 道德意识形态 ………… 文化的定义
各种文化样式 人类的文化多种多样
语言文化 神话文化 宗教文化
艺术文化 科学文化 历史文化
各种文化艺术 人类的艺术多种多样
文学艺术 音乐艺术 绘画艺术
舞蹈艺术 戏剧艺术 哲学艺术
马林洛夫斯基 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
西方
卡西尔 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形成的所有产品和价值的总和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体系思维导图
人类各种丰富的活动
人类由各种活动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
物质活动+精神活动
人类活动本身就是文化的源头
人类各种意识形态产生了各种文化形态,人类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文化
各种活动形式 人类的活动多种多样 1.生产活动 2.政治活动 3.科学活动 4.文化活动 5.伦理活动 6.宗教活动 7.……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行 ▲提出的“第二次天真” 和“健康的儿童性” ▲艺术家的“双重的视角”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体系思维导图
人类活动本身就是文化
人类的活动
人类由各种活动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
1.生产活动
2.政治活动
3.科学活动 4.文化活动
5.伦理活动
6.宗教活动
7.……
哲学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
1.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 2..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1.文学使绘画和音乐获得深刻的思想 2.绘画使文学和音乐增强形象性 3.音乐使文学和绘画增强节奏感
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征呢? ①情感的诗意化 ②意义的深刻化 ③感受的个性化

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

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

本部分探讨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法律的多元化、法律的全球化、法律 的未来等。这一部分对于理解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探讨了法律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包括国际法、人权法等。这一部分对 于理解法律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总结了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未来 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一部分对于理解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 重要意义。
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论
这些
当代
哲学
著作
当代
社会
导论
法律
法律 流派
读者
理论
介绍
实践
进行
应用
观点
思想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是一本介绍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著作,其内容涵盖了法哲学 的历史发展、当代法律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等 多个方面。
内容摘要
除了介绍这些流派之外,本书还对一些重要的法律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例如,法 律的权威性、法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等。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读 者更好地理解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应用中的 法律制度。 《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是一本全面介绍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著作,其内容丰富、体 系完整、思路清晰、观点明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的基 本观点和发展趋势,深入掌握各种流派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并对法律的实践应用进行全面、准 确的理解和掌握。

法律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

法律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

法律对社会结构作用
01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维护社 会稳定和秩序,保障社会正常
运转。
02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协 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
冲突。
03
法律促进社会进步
法律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如人权保障、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法律。
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结构下法律制度差异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律师缺乏实践经验或专业知 识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案例分析:某地区律师行业现状及挑战
• 行业竞争激烈:律师之间竞争激烈,部分律师为争夺 案源采取不正当手段。
案例分析:某地区律师行业现状及挑战
01
02
03
提高服务质量
需要加强律师的职业培训 和继续教育,提高律师的 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律对道德伦理维护作用
法律强化道德伦理观念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强化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伦理观念 ,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法律为道德伦理提供保障
法律可以对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秩 序。
法律引导道德伦理发展方向
法律可以通过对特定行为的倡导或禁止,引导社会道德伦理向更加 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04
法律与道德伦理关系
道德伦理对立法和司法影响
道德伦理是立法的基础
01
法律往往反映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伦理观念,这些观念为立法
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道德伦理影响司法判决
02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除了依据法律条文,还会考虑社会道德伦
理观念来作出判决。
道德伦理对法律发展有推动作用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社会对法律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文化对法律的影响
社会政治对法律的干预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法律观念、法 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存在差异,社会文 化对法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权力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干 预作用,政治体制、政治力量对比等 因素会影响法律的走向和效果。
社会经济对法律的制约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法律的实施效果 和适用范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财 富分配等因素对法律制定和实施具有 制约作用。
法律社会学
CATALOGUE
目 录
• 法律社会学概述 • 法律与社会关系 • 法律社会学核心理论 •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 法律社会学应用领域探讨 • 法律社会学前沿问题及挑战
01
CATALOGUE
法律社会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法律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相互关 系的学科,探讨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 作用以及法律与社会其他因素的互动 关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法律决策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对法律社会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数据与法律实证
研究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法律实证研 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和分析 工具,推动了法律社会学的定量 研究发展。
网络空间与法律规

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法 律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网 络空间中实现有效的法律规制是 法律社会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工作方法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如社区矫正、心理辅导等,有助于减
轻司法系统的压力,提高司法效率。
法律服务行业中的社会学支持
法律咨询与社会问题分析
社会学能够为法律咨询提供深入的社会问题分析,帮助律师更准 确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法学的知识谱系

法学的知识谱系

目录分析
“法学的研究方法”这一主题,展示了法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包括实 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这一部分的目录结构既体现了法学研究的丰富 多样性,也显示了法学作为一个严谨的学科所应具备的研究技能。
目录分析
在“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主题中,作者探讨了法学与其他人文学科 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这一部分的目录布局展现了法学的跨学科性质,同时也强调 了法学在构建人类社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法学的知识谱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法律
应用
知识
作者
学科
体系
认为
谱系
知识
法学 进行
不同
法学
实践
其他
方面
研究
发展
之间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法学的知识谱系》是一本探讨法学知识的著作,作者通过对法学知识的构成、发展和应用等方 面的研究,揭示了法学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并阐述了法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
精彩摘录
《法学的知识谱系》这本书的精彩摘录展现了法学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深入探讨法学知识的不同分支和领域,这本 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法学知识体系,还为读者提供了对法学领域的深刻见 解和思考。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法学的知识谱系》是一本关于法学研究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法学知识的梳 理和总结,以及对法律实践的深入剖析,让读者对法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法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阅读感受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关于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的。作者通过丰富的 案例和数据,展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流动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这个观点使我对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反思了自 己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未来的流动方向。
阅读感受
这本书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其他重要的社会学话题,如群体行为、文化差异、 性别角色等。每一个章节都附有相关的插图和注释,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 解这些话题。
精彩摘录
这本书让读者了解到,社会阶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作者通过大量实例说明 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教育、职业发展等方式改变自 己的社会阶层。这种流动性也反映了社会的开放性和进步性。
精彩摘录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的不同。虽然网络社交可以为人们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但是它并不能取代现实社交。现实社交中的身体语言、 情感交流和面对面互动等因素是网络社交无法替代的。因此,作者建议读者要保 持健康的社交生活,不要过度依赖网络社交。
本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第一章介绍了社会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读者了 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探讨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化这三 个核心概念,帮助读者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机制。第五章到第八章章则了社会学中的一些 重要议题,如阶级、种族、性别、家庭、教育等,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让读者深入了解这 些议题背后的社会学原理。第九章和第十章则探讨了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让读者了解社会的发 展变化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书中的一些观点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之一是关于社会网络的影响。作者通过 多个案例,详细阐述了社交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交行为、思维模式,甚至影响 到我们的情感和幸福感。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周围人的社交行为,进 一步认识到社交网络并非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模仿律

模仿律

精彩摘录
这是《模仿律》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02物理振动、生物 遗传和社会模仿
01普遍重复的三种 形式:波动、生成
和模仿
03重复蕴含了几何 级数增长的趋势
04冲突干扰与 复合干扰
05模仿在发明 者和模仿者之 间架设起了孕 育的关系
06社会里都存 在范本的传播
07模仿产生文 明的均衡趋势, 而非共同极端
08拥有社会圈子是人 性使然
18历史是最成 功的事物的集 合
19进步是一种集体思 维
20逻辑决斗
21逻辑联合 22对抗永不消失
23模仿是由内 心走向外表的
24模仿具备从 高位走向低位 的趋势
25语言趋同是 1
一切社会趋同 的必要条件
2
26宗教的社会 意义
3 27国家的双重
起源:家庭与 部落群体
4
28立法和司法 革命三阶段
09任何事物都是一方 战胜另一方的结果
10创造力和革新的土 壤
11如何面对自我内心 的冲突
1
12我们如何走 到今天
2
13模仿是客观 的、广泛的
3 14统计学曲线
揭示了模仿的 演进
4 15工商业的统
计数字是一切 统计数字的基 础
5 16欲望和思想
一旦启动,总 是自动地以几 何级数传播
17统计曲线与 鸟的飞行轨迹
读书笔记
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文明程度越高,它就越能从限制它发展的物欲的狭隘束缚中解脱出来。 19世纪的社会学理论,特别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灵感。 一个学科的先驱,就是说他在自己书里面的一节内容,就可以独立发展出一个分支学科。 包罗万象的一本书,宏大的视觉加上丰富的历史哲学心理思想相关内容。 作者尝试找到分析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粒度,其雄心可以通过著作所涉及的领域范围体现一二。 经典的关于群体传播的一本书。 不需要思考太多。 从书籍描述来看,本书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模仿是从高到低单向度的”这点就是错的,无论是我们的先农 坛,还是维多利亚时期给上层人看的底层文学,都可以作为批驳这一假设的反例,希望书本身不像它的介绍语一 样浅薄。 模仿律:里面的核心观点是: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模仿而使行为一致。 《模仿律》一书指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模仿是人的本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