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潮气双固化体系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硅的有机改性及其在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的有机改性及其在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的有机改性及其在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中的应用doi:10.3969/j.issn.1674-7100.2017.05.007收稿日期:2017-07-24作者简介:温佳佳(1993-),女,河南洛阳人,武汉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UV 固化涂料, E-mail :whu2018wenjiajia@通信作者:刘兴海(1978-),男,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包装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E-mail :liuxh@温佳佳 李慧杰 刘兴海黄 驰 黎厚斌武汉大学 印刷与包装系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通过有机改性,在二氧化硅(SiO 2)表面引入活性双键,成功地将表面有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FSiO 2)引入UV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 )预聚体中。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 )、光电子能谱表征仪(XPS )、热重分析仪(TGA )、X 射线衍射仪(XRD )及旋转流变仪等仪器对FSiO 2及固化后的PUA/FSiO 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并研究FSiO 2在二甲基甲酰胺(DMF )溶液中的分散性。

结果表明:SiO 2表面成功接上有机链段,接枝率高达10.1%;有机改性后的FSiO 2在DMF 中的分散性能相比于SiO 2得到了较大的提升;FSiO 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UA 涂料的耐热性、凝胶率和水接触角,同时有助于提高涂料铅笔硬度。

关键词:二氧化硅;有机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 UV 光固化中图分类号:TQ32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100(2017)05-0042-080 引言聚氨酯丙烯酸酯(polyurethaneacrylate ,PUA )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耗性能,优良的附着力、柔韧性、硬度、耐腐蚀性、光稳定性及耐候性等,在紫外光(ultravioletradiation ,UV )固化涂料中被广泛应用[1]。

但是具有绝缘性能的UV 光固化PUA 涂料的热稳定性较差,且拉伸强度不高,因而限制了PUA 的应用领域。

聚氨酯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胶TDS

聚氨酯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胶TDS
注意事项
不要将取出后的胶液倒回原包装,以防污染原液。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或强制通风。 请远离儿童存放。 若不慎沾到皮肤上,请马上用肥皂水清洗。 若不慎沾到眼睛上,请先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后就医。 详细内容请参阅本品的 MSDS。
包装
7518101-1L/桶 7518102-5L/桶 7518103-20L/桶
储存
在 8-28℃下,密封于干燥避光处密封保存。保质期为 6 个月。
声明:该说明书真实可靠。其中数据仅可作为参考。对于任何人采用我们无法控制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我们恕不负责。如果客户使用了本 说明 书未提及的使用方法,造成的后果应由客户自己负责。建议用户每次在正式使用前都要根据本文提供的数据先做实验。客户应该对 产品是否适 用于使用要求负责。烟台信友公司明确声明对任何必然的或意外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都不承担责任
典型性能
主要参数 外观
典型值 荧光蓝色透明液体
基料化学成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
粘度 (mPa.s@25℃)
250
密度 (g/cm3)
1.05
使用300mW/cm2强度的紫外线进行固化
表面消粘时间(s)
5
完全固化 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域
湿气固化时间(H 25℃ 65%RH) 72
范围
150--350 1.0 -1.1
盐雾实验
(35℃,饱和桶温度47℃) 96小时
85 5B
常数 3.04
2.1 x 1016 50
损失 0.012
-50-150
GB/T2411-1980 GB/T9286-1998 GBT1693-2007
GB1410-198化
表面无起泡,脱落现象.
表面无起泡,脱落现象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

面形成 。 田军等 研 究 了端羟 基 的聚二 甲基 硅 氧烷 与 ]
醇 解蓖 麻油 改性 聚 氨酯 预聚 体 , 聚 物成膜 后 , 共 分子结 构 中的有机 硅链 段 更倾 向于 表 面 聚 集 取 向 , 聚 氨 酯 而
链 段朝 向内层 。这样 使得 共 聚物膜 的附着 力 、 硬度 、 固 化 速率 等力 学性 能得 到改 善 , 同时 , 表面呈 现 低 的表 其
聚二 甲基 硅 氧烷/ 聚氨 酯共 混体 系有 良好 的增 容作 用 ,
使 其 力学 性 能 明显 提 高 , 增 容 效 果 与 聚 氨 酯 的 化学 且
结构 有关 。 Ye n等 [ 分 别 采 用 聚 己 内酯 、 乙二 醇 、 丙 二 3 聚 聚
作者 在 此综 述 了有 机硅 改 性 聚氨 酯 的制 备 方 法 ,
水 的接 触 角增 大 。研 究 还 发 现 , 过 P 经 DMS P 混 合 -U 后 的 WB U 的表 面硅 含量 与单 一 P P DMS P 接 近 。 -U 由于分子 结构 的特 点 , 氨 酯 与 有 机 硅 的相 容 性 聚
的要求 , 须 克服 聚 二 甲基 硅 氧 烷 与 聚 氨 酯 的高 度 不 必
面 张力 、 接触 角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发 现 , DMSP 与 P —U 醚 型或 酯型 软段 的 WB U 混 合 , P 溶液 颗粒 和混 合物 颗 粒 随着 P MSP 含量 的增 加 而增 大 , D -U 比纯 WB U 的 P 颗 粒更 大 , 合 后 的 WB U 对 纤 维 的接 触 角 减 小 、 混 P 对
相容性。
不好 , 因而采 用单 纯 的物 理 改 性 方 法 难 以达 到理 想 的
收 稿 日期 : 0 1 7 1 2 1 —0 — 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UV固化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UV固化

1 实 验 部 分
1.1 主 要原 料及 仪 器 试剂 :丙烯酸 丁酯 (BA),甲基丙 烯酸 甲酯 (MMA),丙 烯
第 4J4卷第 4期 2016年 2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1.44 No.4 Feb.2016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的 UV 固化
赵 维 ,李 玉红
(成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 工学院,陕西 成阳 712000)
捅 要 :在 80℃下 以 0P一10和 DBS作为混合乳化剂 ,以有 机硅 预聚体和丙 烯酸酯单 体采用 自由基共 聚制 得 了有机 硅改 性 丙烯 酸酯乳液 ,降温后再加入 3%光 聚合单体 (HDDA和 EO—TMPT)和光引发剂安息香 甲醚 ,得到可紫外 固化硅丙树脂 乳液 。其 成 膜经过 紫外 光照后 ,固化 效 率大 大 提高 。经性 能 测试 的结果 为 :断 裂伸 长 率达 到 367% ,抗 张强 度 达 到 19.3 MPa,吸 水 率 为 32.2% ,玻璃化温度 (Tg)为一45.7℃。
硅树脂 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较 差 ,因此 ,为 了得 到高性 能的有 TMPTA),引 发 剂 安 息 香 甲 醚 ,以上 均 为 化学 纯 的 市 售 品 。
机硅树脂 ,在 有机硅氧烷分子链上 引入具 有感光 性 的基 团,使
仪器 :带活性 的有机硅 (自制 )BRUKER红外光 谱仪 ; 日本
之成 为可 固化的聚硅氧烷 ,其研究 成果被 广泛应 用于涂 料 ,皮 NETZSCH 200PC示差扫描量热 仪 ;德 国 SPECORD-50紫外 灯 ,
革制剂等领域 ,紫外光 固化有机硅涂料具有卓 越的流平 性 , 法 国 ANALYTIKJENA公 司 。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光固化胶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光固化胶性能研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o 3 —1 3
表示 ) ; 用表 干法 测定 固化 时间( 将胶 液涂在玻璃 片上 ,
在紫外灯下固化 , 用秒表计时, 并以指触, 在不粘
作者简 介: 李国强( 1 9 8 7 一) 。 男, 山东潍坊人 . 硕 士研 究生 . 研 究 方向: 光 电功 能 高分 子材 料; 通讯作 者 : 于 洁. 正 高职 高级 工程 师 ,

乙酯 ( H E MA) , 分 析 纯, 阿 拉 丁; 丙 烯酸 异 冰 片酯
( I B OA) , 工业 品 , 宁 波天 德 石油 化 工 ; 1 1 7 3 、 1 8 4 , 天津
天骄化 工 。
种含 有不饱 和双键 的端丙 烯 酸 酯 的 低 聚 物 , 综 合 了
聚氨酯 的柔韧性 以及 丙烯 酸 酯 的光 固化等 性 能 , 具 有
量小于 0 . 5 时, 冷却出料, 避光保存 。
1 . 3 光 固化胶 粘剂 的制备 及性 能测试
酯( H E A ) 为原料合成稳定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并将其
制成光 固化胶 , 考察 了胶 的性 能E s J 。
按照表 1 配方配制光 固化胶液 , 将光固化胶液涂 在载玻 片上 , 在1 0 0 0 W 紫外灯 下完 全 固化 , 测 定 固化
膜 的附着力 、 柔韧性 、 耐溶 剂性 、 耐水性 。
1 . 4 测试方 法【 4 ]
1 实验
1 . 1 试剂与 仪器
采用二 正 丁胺 法测 定 一NC 0 含量 ; 按G B / T 1 0 4 0

甲苯一 2 , 4 一 二异 氰 酸 酯 , 分析纯 , 武 汉 中天 化 工 有

水性聚氨酯合成、改性及应用前景

水性聚氨酯合成、改性及应用前景

水性聚氨酯合成、改性及应用前景摘要:随着水性聚氨酯合成与改性工艺的不断进步,水性聚氨酯的应用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反过来由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优异性能以及其极好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有关于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改性研究也是如火如荼。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包括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复合改性,并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水性聚氨酯;合成;改性;丙烯酸酯;有机硅。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

水性聚氨酯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织物涂层与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纸张表面处理剂和纤维表面处理剂。

水性聚氨酯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耐水性差、耐溶剂性不良、硬度低、表面光泽差等缺点,由于水性聚氨酯的这些缺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目前常见的改性方法有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复合改性等,本文将对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改性进行阐述。

一、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可采用外乳化法和自乳化法。

目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研究主要以自乳化法为主。

自乳化型水性聚氨酯的常规合成工艺包括溶剂法(丙酮法)、预聚体法、熔融分散法、酮亚胺等。

丙酮法是先制得含端基的高粘度预聚体,加入丙酮、丁酮或四氢呋喃等低沸点、与水互溶、易于回收的溶剂,以降低粘度,增加分散性,同时充当油性基和水性基的媒介。

反应过程可根据情况来确定加入溶剂的量,然后用亲水单体进行扩链,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水中,通过强力剪切作用使之分散于水中,乳化后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即可制得PU 水分散体系。

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是加入丙酮等溶剂以达到降低体系粘度的目的。

由于丙酮对PU 的合成反应表现为惰性,与水可混溶且沸点低,因此在此法中多用丙酮作溶剂,故名“丙酮法”。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在现代化学领域中,有机硅化合物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而其中一种特殊的有机硅组合物——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更是备受瞩目。

它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密封剂等领域。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 1.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的特性```在研究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

这种有机硅组合物具有强大的耐候性和耐高温性,这使得它在户外环境和高温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另外,它还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化学介质中保持稳定。

这些特性赋予了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广泛的应用前景。

```## 2.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的应用```由于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性能,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涂料领域,它可以用作高耐候性涂料的基料,能够有效抵御紫外线和大气氧化作用。

在粘合剂领域,它可以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粘接,提供优异的粘接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在密封剂领域,它可以用于密封高温设备和化学介质,起到有效防腐蚀和密封作用。

可以说,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3. 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对于制备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溶胶凝胶法、疏水改性法、共水解法等方法。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颗粒均匀、结构致密、性能优异的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

疏水改性法和共水解法也各有其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研究UV-湿气双重固化的有机硅组合物过程中,我对其在电子封装材料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以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

在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特性研究部分,我们分析了不同封端类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在解封特性研究中,我们探讨了不同解封条件下材料的性能表现;UV固化性能研究中,我们考察了UV固化对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影响;而湿气固化性能研究则探讨了湿气环境下固化效果。

结论部分将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关于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的结论,并总结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对于聚氨酯丙烯酸酯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和固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特性,解封特性,UV固化性能,湿气固化性能,双固化性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光固化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光固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在封端与解封特性以及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需求日益增加。

聚氨酯丙烯酸酯在封端与解封特性的研究对于材料的改性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封端特性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而解封特性则关系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调控性和可回收性。

深入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封端与解封特性,有助于拓展其应用领域和提高其性能表现。

UV-湿气双固化性能是评价聚氨酯丙烯酸酯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材料的固化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UV-湿气双固化性能,对于提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种种因素共同推动着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以及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

1.2 研究意义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深入探究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特性,可以为聚合物材料的封端反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拓展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

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解封特性,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PUA在油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尚未得到深入的探讨。

PUA的封端结构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封端特性有助于深入了解PUA材料的结构性质。

PUA的解封特性也是评价其可再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探究PUA 的解封特性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UV-湿气双固化技术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PUA材料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研究PUA的UV-湿气双固化性能不仅可以拓展其应用领域,还可以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

对PUA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具体来说,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特性,揭示其结构特征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材料设计和改性提供依据;探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解封特性,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控释放功能,为智能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评价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固化效果,为该材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调控提供参考;通过实验方法的设计和结果与讨论的分析,全面评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性能,为其在材料工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2. 正文2.1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特性分析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种常用的双组分固化体系,其封端反应是影响固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封端反应可以通过改变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封端物质来实现。

一般来说,封端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对固化速度、硬度和耐久性等性能产生影响。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羟(胺)烃基硅油及其对PU材料改性
技术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途径 1.1 硅醇改性
因硅醇中的-OH 与-NCO 反应,形成的-Si-O-C-键不稳定,极易水解。 1.2 羟烃基有机硅改性
羟烃基有机硅改性是制备有机硅-PU改性共聚物最常用的方法
1.3 氨烷基封端的聚硅氧烷改性
-NH2的活性可将有机硅链段引入PU分子中,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氨基的活性要比羟基强 1.4 烷氧基硅烷交联改性
硅氢加成法: 广泛用于合成含两个碳(指烃基)以上的羟烃基聚硅氧烷,
有机金属化合物法
催化平衡法 先合成羟烃基二硅氧烷封端剂或羟烃基环硅氧烷,然后与D4一起催化平衡聚合,进而制得羟烃基聚硅氧烷。
三甲基丙烯氧基硅烷 (Me3SiOCH2CH=CH2)
硅氢加成法 侧链羟烃基聚硅氧烷
4. 质量好的羟烃基聚硅氧烷获得是重点和难点
(Me3SiOCH2CH=CH2)
有很多文章和专利介绍了利用 此种方法,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 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
a. 烯醇
b. 烯氧基硅烷
c.羟烃基二硅氧烷封端剂
利用烯醇或者烯胺制备 羟或胺烃基硅氧烷是最常规 和容易改性的方法,但是其 中涉及的烯丙醇危化品暂时 无法获得购买途径;烯丁醇 价格昂贵,单价在1元/g以 上;烯胺也属于危化品,不 容易购买和运输。
文章和专利中使用的一般介 绍为自制;例如朱庆增课题组, 实际利用烯醇与硅氧烷的反应制 得。
2. 羟烃基聚硅氧烷分类 单端型
双端型
侧基型
混合型
表1 市售羟烃基硅油
西斯博有机硅 信越有机硅 建德聚合新材料
种类 羟丙基封端硅油 羟烃基封端与侧链硅油 羟丙基封端硅油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李峰201011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李峰2010114)

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李峰2010年1月14日[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目录1、研究背景 (4)1.1国内外发展现状 (4)1.1.1 苯丙乳液的发展 (4)1.1.2乳化剂的发展 (5)1.1.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发展 (6)1.1.4 其他丙烯酸酯产品的发展 (8)1.2 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 (10)2、文献综述 (11)2.1 乳液聚合 (11)2.1.1 乳液聚合原理 (11)2.1.2 乳液聚合特点 (13)2.2 方案设计 (13)2.2.1 实验原料 (13)2.2.2 反应机理 (19)2.2.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原理 (19)2.2.4 改性工艺 (21)2.2.5 存在的问题 (24)3、实验部分 (26)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6)3.2 实验步骤 (27)3.3 检测方法 (27)3.3.1化学稳定性 (27)3.3.2乳液固含量及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27)3.3.3吸水率测试 (28)3.3.4 旋转粘度的测定 (28)4、数据分析 (29)4.1 单体配比 (29)4.2 有机硅用量 (31)4.3 硅烷偶联剂的影响 (33)4.4反应温度 (34)4.5 反应时间 (36)4.5种子用量 (37)5、参考文献 (40)1、研究背景涂料工业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全世界每年因生产溶剂型涂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机溶剂约100万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世界各国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日趋严格,以聚合物乳液为主的水性涂料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水性聚合体系以水为溶剂,价格便宜,可降低成本,而且不燃、不爆、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生产安全,对人体无伤害,可大大改善聚合车间、后处理车间以及其后应用过程中的劳动条件,因此以水代替溶剂来制造各种聚合物的乳液聚合法倍受青睐,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与应用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与应用

聚氨酯(PU)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在涂料、弹性体、泡沫塑料及粘合剂等方面均已获得广泛应用,是一种多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也是发展最快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聚氨酯含有特征单元结构氨基甲酸酯键[1](-NH-CO-),链中含有交替的软链段和硬链段,使得其聚集态结构为多相结构,这决定了聚氨酯涂料优良的耐磨、柔韧等性能。

然而单一的聚氨酯涂料在耐水性、光泽、硬度等方面还不够理想,通过改性可以使其获得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

聚氨酯的改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将具有互补特性的两种或多种树脂混合在一起;另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使产品具有两种或多种体系的特性。

有机硅材料具有耐高低温、耐气候老化、耐臭氧、电绝缘、耐燃、无毒、无腐蚀和生理惰性等优异性能,因而是聚氨酯改性产品的理想材料。

将有机硅用于聚氨酯的改性克服了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缺陷,是扩大聚氨酯应用领域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各种途径,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

1 溶剂型有机硅改性PU涂料溶剂型涂料目前在高档涂装如高级轿车、飞机蒙皮、精密仪表等领域还存在着广泛的应用。

如孙道兴、刘香兰[2]等人研究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摩托车涂料,其耐盐水、耐酸碱、柔韧性都有很大提高。

田军、薛群基[3]等研究了端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醇解蓖麻油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在甲苯溶剂中的共混改性。

共聚物成膜后,分子结构中的有机硅链段更倾向于在表面聚集取向,而聚氨酯链段朝向内层,这样使得共聚物膜的附着力、硬度、固化速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其表面呈现低的表面能,其耐热性也得到了提高。

由聚氨酯预聚体、氨基硅烷或硅氧烷、聚有机硅氧烷增粘剂、含氢硅氧烷、有机溶剂等组成的涂料在氯铂酸催化下,(150~200)℃固化成膜,固化后的涂膜光滑、耐热、耐磨,对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硅橡胶有良好的粘接性[4]。

采用侧链含有多氨基官能团的硅油在溶剂中改性聚氨酯,这种硅氧烷在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侧链参加反应,硅氧烷链悬挂在聚氨酯的主链上,有利于硅原子向表面迁移,只需加入少量的氨基硅油就能改善聚氨酯的表面性质[5,6]。

聚氨酯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胶TDS

聚氨酯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胶TDS
盐雾实验
(35℃,饱和桶温度47℃) 96小时
85 5B
常数 3.04
2.1 x 1016 50
损失 0.012
-50-150
GB/T2411-1980 GB/T9286-1998 GBT1693-2007
GB1410-1989
溶剂蒸汽1周 7天浸泡
无变化 无变化
表面无起泡,脱落现象.
表面无起泡,脱落现象
3342技术资料
紫外光固化胶
使用说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涂胶部位须清除油污并清洗干净,待表面充分干燥后才可施胶。 本产品可刷涂可喷涂,推荐喷涂进行施胶。 涂胶后须用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灯照射进行固化。 固化速度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度 ,光源与胶层的距离等。 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可以暗固化,72h小时固化。 使用完后,须立即盖上盖子。须用黑色胶管进行施胶。
焊角无生锈现象,表面光整
声明:该说明书真实可靠。其中数据仅可作为参考。对于任何人采用我们无法控制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我们恕不负责。如果客户使用了本 说明 书未提及的使用方法,造成的后果应由客户自己负责。建议用户每次在正式使用前都要根据本文提供的数据先做实验。客户应该对 产品是否适 用于使用要求负责。烟台信友公司明确声明对任何必然的或意外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都不承担责任
典型性能
主要参数 外观
典型值 荧光蓝色透明液体
基料化学成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
粘度 (mPa.s@25℃)
250
密度 (g/cm3)
1.05
使用300mW/cm2强度的紫外线进行固化
表面消粘时间(s)
5
完全固化 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域
湿气固化时间(H 25℃ 65%RH) 72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

PUA在涂料、黏合剂、密封胶和光固化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具有的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封端材料,同时其与UV-湿气双固化性能也备受研究者关注。

本文将重点针对PUA封端及解封特性以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式。

一、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研究1. PUA封端特性PUA是一种具有多重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其封端结构对于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PUA封端结构的分析,探讨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PUA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能和耐候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其解封特性对于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UV-湿气双固化机制PUA具有优异的UV固化性能,而湿气则能对材料的固化性能产生影响。

本文将通过研究PUA的UV-湿气双固化机制,探讨其双固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2. 双固化性能的优化为了实现PUA的双固化性能的优化,本文将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固化反应,寻找合适的双固化条件,以提高PUA的固化效率和性能。

三、实验方法本文将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来研究PUA的封端特性和UV-湿气双固化性能,包括材料合成与表征、封端结构分析、固化动力学研究等实验方法,以期获取全面的研究数据。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PUA封端与解封特性以及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PUA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和机理,为PUA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对PUA的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推动PUA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及防腐涂料的制备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及防腐涂料的制备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及正硅酸乙酯(TEOS)为改性剂,在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基础上制备了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后乳液的热分解温度达到298℃,疏水角增加到了99°。电化学测试表明随着VTEO-TEOS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耐蚀性能先增后减,VTEO-TEOS添加量效果最好为3.0%时。对样品进行长时间浸泡观察发现涂层的有效防护时间为168h,涂层的腐蚀及水在涂层中的扩散行为表现为统一的三个阶段。浸泡时间168 h后涂层的防护效果减弱,浸泡时间超过300 h后涂层完全失效。将两种改性乳液添加改性纳米TiO2及其它颜填料助剂等制备了改性涂料,涂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对氟改性丙烯酸漆膜的耐蚀性能进行分析,氟改性漆膜的开路电位在15 d内保持稳定状态,腐蚀趋势较小;阻抗随时间呈现出三个变化趋势,15 d之前的高效防护阶段,15~19 d的阻抗降低阶段以及19 d之后的失效阶段。对氟硅改性漆膜进行分析,氟硅改性漆膜的高效防护阶段在11 d之前,11 d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所制备涂层的防护机理主要是涂层的物理屏蔽作用,小粒径的改性TiO2与大粒径的其它颜填料混合使涂层更加致密,腐蚀离子的腐蚀通路更加复杂,基材更加不易被腐蚀。
摘 要
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是发展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性涂料产品之一,本文从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的成膜物丙烯酸酯乳液出发,针对水性丙烯酸涂料的耐水性、疏水性等问题,通过添加改性单体制备了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改性乳液为基础制备了改性丙烯酸防腐涂料,对制备的乳液及涂料进行了性能的检测及机理分析。
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脂(BA)、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改性单体制备了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以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系列乳液,最佳的制备工艺为乳化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及OP-10复合乳化剂,且SDS:OP-10=2:1,引发剂的最佳添加量为单体总量的2.5%,软硬单体比6:5,DFMA的最佳添加量为6%。对乳液进行了表征与性能检测,乳液为核壳结构,热分解温度282℃,水静态接触角80.8°。相比于未改性丙烯酸涂层,改性后涂层耐蚀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对样品长时间浸泡观察发现涂层的有效防护时间为100 h,涂层的腐蚀及水在涂层中的扩散行为表现为统一的三个阶段。浸泡时间100 h后涂层的防护效果减弱,浸泡时间超过200 h后涂层完全失效。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研究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是一种常见的双组分固化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耐候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接、封胶等领域。

PUA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封端与解封特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在UV-湿气环境中的固化性能问题。

对PUA的封端与解封特性及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聚氨酯丙烯酸酯封端与解封特性研究PUA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存在着未反应的双键和羰基端基,其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键端基,一种是羰基端基。

双键端基是由于丙烯酸酯单体中的未反应的丙烯酸基团形成的,而羰基端基则是由于聚氨酯双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单体中的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团形成的。

这些未反应的端基在PUA固化后会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封端技术在PUA的应用中显得尤其重要。

解封是指利用某种物质将PUA中的未反应的双键端基或者羰基端基进行修饰或者封闭的过程。

解封的目的是消除已固化的PUA中的未反应端基,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解封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解封和物理解封两种方式,化学解封常用的方法有氢化和加成反应等,物理解封的方法包括喷涂、覆盖、填充等。

PUA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在紫外光线和湿气的环境下进行固化,因此对PUA的UV-湿气双固化性能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1. UV-湿气双固化性能的研究方法研究PUA的UV-湿气双固化性能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其中包括基于不同光源的紫外固化实验、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湿热固化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获取PU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固化速率、固化度、表面质量等数据,从而评价其UV-湿气双固化性能。

PUA的UV-湿气双固化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源的波长和照射强度、湿度的大小和变化速率、环境温度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PUA的固化速率和固化程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9期应用化学Vol.21No.92004年9月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CHEMISTR Y Sep.2004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2潮气双固化体系齐宇颂 曾兆华 杨建文 陈用烈3(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广州510275)摘 要 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2(γ2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2PUA)预聚物,预聚物属于宾汉流体。

用GPC方法测得预聚物的分子量分散度为1112,用FTIR和光DSC(DPC)方法研究了预聚物的固化行为,光聚合反应的转化率为5613%,用TG等方法研究了光、潮气固化膜的膜性能,发现光固化膜的电性能、热性能均好于潮气固化膜的膜性能。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光固化,潮气固化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18(2004)0920918205紫外光固化涂料以其快干、节能和环保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由于光固化体系的固化过程是由光引发的,因此,对于固化对象的形状、厚度、颜色有一定的限制,如小区域阴影部分无法实现光固化。

为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具有不同反应原理的光2暗双重固化体系[1,2],利用光固化使体系快速定型或达到“表干”,再利用暗反应使阴影或底层部分固化完全,达到体系的“实干”。

光、暗双固化保形涂料正是利用这种双重固化原理来实现保形涂层的全面固化,从而实施对各种复杂类型线路板的涂敷保护[36]。

本文以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β2羟乙酯(HEMA)、硅氧烷偶联剂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类光敏性有机硅预聚物,可在潮湿条件下实现光、潮气双固化。

1 实验部分1.1 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工业品)经干燥后,减压蒸馏,收集105110℃/2000Pa馏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CP,华北地区特种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二2(γ2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胺(G402,工业品,营口俊业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 TDL,CP,(Acros Organics Chemical,比利时)公司产品);22羟基222甲基-苯丙酮22(Darocur1173,Ciba公司产品);丁酮(AR,广州化学试剂厂),用前以分子筛干燥;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M EHQ,CP,上海信博森化工有限公司)。

固化膜的硬度、附着力、冲击强度、柔韧性等性能分别按国家相关标准G B6739286、G B1720279、G B1732293、G B/T1731293测定。

Nicolet21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美国)光谱仪,涂膜法测IR谱;Waters224型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美国),以THF为溶剂,测预聚物数均分子量(M n);Brookfield DV2Ⅱ+型旋转粘度计(18号转子, Brookfield corporation,美国),室温测涂料粘度;改装的CDR21差示扫描量热仪(DPC),记录聚合放热速率曲线,并用Origin710软件处理,得光聚合转化率曲线[7];紫外光强度以UV2A型照度计(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厂)测定,仪器探头敏感波长范围为320400nm,测得光强为8189W/m2(日本);岛津TG A250型热分析仪,升温速率为20℃/min,在N2气气氛(40mL/min)中,测固化膜室温至600℃的TG曲线;ZC236型高阻计(上海第六电表厂)测固化膜电阻。

1.2 Si2PUA预聚物的合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2PUA):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干燥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的IPDI,于室温下缓慢加入HEMA、DB TDL(质量分数为0103%)和M EHQ的混合液,控制滴加2003212201收稿,2004203207修回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财企[2001]367号)资助项目通讯联系人:陈用烈,男,1937年生,博士,教授;E2mail:cescyl@;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速度不使瓶内温度骤然升高。

滴加完毕后,升高温度至4045℃,以二正丁胺法[8]监测体系中[NCO ]的变化,当[NCO ]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时,冷却至室温。

控制滴加(每3s 1滴)速度,加入G 402,滴毕,升温至5560℃,同法监测体系反应至[NCO ]不再变化,并且在红外光谱2270cm -1吸收峰完全消失,停止反应。

Si 2PUA 的合成路线如下:CH 3CH 3NCOCH 3CH 2NCO (IPDI )+CH 2C (CH 3)COOCH 2CH 2OH (HEMA )CH 3CH 3NHCOOCH 2CH 2OOCC CH 3CH 23CH 2NCO+HNCH 2CH 2CH 2Si (OCH 2CH 3)3CH 2CH 2CH 2Si (OCH 2CH 3)3 (G 402)CH 3CH 3NHCOOCH 2CH 2OOCC CH 3CH 2CH 3CH 2NHCON CH 2CH 2CH 2Si (OCH 2CH 3)3CH 2CH 2CH 2Si (OCH 2CH 3)3 (Si 2PUA )1.3 光、潮气双固化膜的制备按干树脂质量分数为6%的比例,在Si 2PUA 预聚物中加入Darocur1173和金属催干剂,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镀锡铁片或聚四氟乙烯板上。

光固化膜的制备:将涂覆后的板材在履带式光固化机上辐照固化,辐照平台中心光强为3411W/m 2,辐照时间为20s 。

暗固化膜的制备:将涂覆后的板材置于避光、湿度约为80%的环境中自然暴露48h 潮气固化。

2 结果与讨论2.1 Si 2PUA 预聚物的制备及表征由于G 402中胺基上氢原子的活性高于HEMA 单体中羟基上的氢原子[9],若将异氰酸酯与G 402先反应,反应不易控制,且副反应增多。

另一方面,反应温度是预聚体制备中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异氰酸酯与各类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速度加快,但同时,异氰酸酯的自聚反应速率也加快,易发生交联等副反应。

文献报道[10],温度升高会降低异氰酸酯上NCO 基团的反应选择性。

因此,本实验采取IPDI 先与HEMA 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4045℃,得到端基为NCO 的聚氨酯预聚体,再与G 402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560℃。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F T 2IR 光谱中,在3350(N —H )、1530(N —CO )、1296(N —C )、1716(C O )、1250(C —O )、1630(C C )、956(C C H )cm -1处均有特征吸收,且原2270cm -1处的—NCO 特征峰基本消失;同时出现780cm -1处的Si —O —CH 2CH 3特征吸收峰和1100和1080cm -1处的Si —O 、C —O 伸缩振动吸收峰,以上可以说明所得预聚物是既能进行光固化又能发生潮气固化(硅氧烷的水解缩聚)的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预聚物经GPC 测定,其分子量分布宽度为1112,M n 为710与计算值(692)较为接近。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粘度出现下降趋势,开始下降得很快,随后变得缓慢,后逐渐趋于平稳,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符合宾汉流体流动曲线。

由图2中lg τ2lg D 关系可求得流动指数n 分别为0173和0157,粘度系数K 分别为1150和2136,流动指数n 均小于1,进一步表明这是一种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同时说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预聚物发生了一定的交联,致使体系粘度增大。

2.2 预聚物的光、潮气聚合行为图3、图4分别为Si 2PUA 体系光、潮气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从图3可以看出,经紫外光辐照919 第9期齐宇颂等: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2潮气双固化体系后,1630和956cm -1处的吸收峰消失或明显减弱,表明丙烯酰氧基的双键参与反应,发生固化交联;同时也发现11001000cm -1的吸收峰变宽,可能是由于体系受热使得硅氧烷发生水解缩聚反应而形成Si —O —Si 键。

图4中780cm -1处的Si —O —CH 2CH 3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1080cm -1处C —O 吸收峰相对减弱,1105cm -1长链聚硅氧烷的Si —O —Si 伸缩振动吸收峰相对增强,说明在潮气固化中,Si —OR 键发生水解、缩聚,形成Si —O —Si 键,反应见Scheme 1。

Si OR +H 2O Si OH +ROHSi OH +Si OH Si O Si +H 2OSi OR +Si OH Si O Si +ROHScheme 1 Reaction scheme of moisture curing for Si 2PUA图5可以看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双固化体系的光固化为自由基聚合机理,光聚合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约为45s ,聚合反应转化率为5613%。

Si 2PUA 分子链段较硬,光聚合时,体系易在较低的反应转化率下达到与测试温度相近的玻璃化温度,链段运动被冻结,使聚合反应逐渐终止。

另外,用N 2气保护可稍微提高其转化率和固化速率,但不十分明显,可能是过量的G 402为小分子胺类,能活化过氧化自由基,从而降低O 2气的阻聚作用。

029应用化学 第21卷 2.3 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及物理性能涂层热稳定性关系到其长期使用性能,从图6可以看出,Si 2PUA 体系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光固化膜的热稳定性要稍高于潮气固化的固化膜,最快失重温度(T max)分别是36918和35414℃;450℃时的残留质量分数分别为4310%和3914%。

Si 2PUA 的光、潮气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均较好(见表1),其中潮气固化膜的光泽度和附着力略低于光固化膜,但其冲击强度和柔韧性均比光固化膜好。

这主要是由于在光固化过程中丙烯酰氧基的双键参与固化交联,形成的大分子主链为饱和C —C 链结构,侧链为极性基团,因此,固化膜对极性和非极性表面均具有很好的附着力;而潮气固化形成的Si —O —Si 主链柔顺性高,表面张力小,所得固化膜的柔韧性好,但对金属、塑料的附着力弱。

另一方面,有机硅氧烷常温成膜性差,使得固化膜的交联密度低,因而潮气固化膜的光泽度不高。

表1 Si 2PUA 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T able 1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cured Si 2PUA f ilmsG loss a /(°)Impact strength/(kg ・cm -2)Pencil Hardness Adhension/grade Flexibility/mm ρS b /ΩρV b /(Ω・cm )UV cured film94.0354H 23 2.36E +13 1.72E +15Moisture cured film 84.7>484H 318.16E +10 2.85E +12 a .The angle of incidence is 60°;b .Testing condition :temperature 25℃,relative humidity 84%.Si 2PUA 的光、潮气固化膜的电绝缘性能均较好(见表1),表面电阻率(ρS )和体积电阻率(ρV )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