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

合集下载

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说理篇

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说理篇

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说理篇一、(2020江西)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题。

(12分)秋七月,公主①尝衣.贴绣铺翠襦②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③。

”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

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

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

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

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④,乘以出入。

”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

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

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公主:太祖之女。

②襦(rú):短袄,外套。

③饬:装饰。

④肩舆:指抬的小轿。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宫闱戚里/必相效B. 展转/贩易C. 实汝/之由D. 苟/以自奉养为意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衣( ) (2)几何( ) (3) 念(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岂可造此恶业之端?(2)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

4. 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3分)二、(2020南京)文言文阅读(8分)闽有带鱼【明】谢肇淛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①。

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②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

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

人之嗜好无常如此。

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

(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①不以登俎(zǔ):意为上不了台面。

②啖(dàn):吃。

1. 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正确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__能力训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__能力训练含解析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断句综合考查对实词、虚词、句意的理解句读、语法运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准确理解句意,正确断句平时多积累实词的含义,注意借助虚词来断句,同时要多关注句子的结构,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姓名称谓、天文地理、历法纪年、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凭借积累、根据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传统文化内涵识记课本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按时间的先后等顺序梳理积累课外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文意概括和分析筛选并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20个实词、18个虚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1.选择题,在审读题干和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上下功夫。

注重总结规律,形成方法。

2.简答题要做到要点全,语言简。

翻译句子将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0个实词、18个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运用相关文言知识,理解文句,并能准确、通顺地翻译成现代汉语复习备考时要把三大得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作为重点,强化“得分点”意识。

【真题探秘】(2020新高考Ⅰ,10—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9分)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中考复习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中考复习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

( 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

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止.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的意思;B项的“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去.因还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D项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的意思;C项两个“自”都是从的意思,因此选C。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

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

B项中“犹割肉以允腹”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能以径寸之木”的“以”是用的意思,所以选B。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题组一、(2018陕西,17—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 ①贾(gǔ):做买卖。

②召(shào)忽:齐人。

与管仲一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吾始困.时(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3)知时.有利不利也( )(4)吾尝三战三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C.召忽死之.辍耕之.垄上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二、(2016江苏镇江,9—1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13分)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

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

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

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

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

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

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

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精编版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精编版

一、(2017·山东威海)(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

(6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有地隐然而.高。

②卫君待子而.为政B.①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C.①又尝自休于.此邪?②学射于甘蝇。

D.①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②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A项中“而”,前者表示修辞,没有意义,后者表示承接关系;B项中“以”,前者是副词“来”,后者是介词“把”;C项中“于”,前者是介词“在”的意思,后者是动词“跟从”;D项中“之”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分)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答案】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不能随便(要做到一丝不苟)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课外文言文可以意译,但是重点的词语要翻译出来。

如“于”是“对于”的意思,“苟”是“随便、苟且”的意思,“而已”是“罢了”的意思。

1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

(2分)【答案】示例: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去兜风了。

/选举结果结果公布了,苏同学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的成为学生会主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词语的应用能力。

从文中的总结句“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意思是: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可以断定这个成语是“名正言顺”;然后根据理解造一个句子,合理、通顺即可。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如何阅读说理类文言文》PPT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如何阅读说理类文言文》PPT

解析:A项,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个“为”均表被动。 一组是(3 分) ( ) B项,两个“之”均 闾里传 遗善为 为主谓之间,取 . A. 消独立性。 C 项, 仲卿母所遣 为 . 两个“以”均作介 拒我也 其惧人之 词,解释为 “ 用、 . B. 夫人之 拿”。D项,第一 .相与,俯仰一世 个“其”表希望的 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妄以 . 语气词,第二个“ C. 空以 其”代词,可译为 .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他 ”。 行斯言乎 终身其 . 答案:D D.
如何阅读说理类文言文
(一)读文指导 阅读说理性文言散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整体上感知思想感情 这是品味说理文言散文的基础,也就是明确文章 说了怎样的理,一般从题目和开头、结尾这三处可以 把握并概括出来。 2.从表达角度分析说理类文言文的特点 也就是解答“说理类文言文是怎样来表现某种文 理”的问题。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并列式还是递进 式等,修辞上用了比喻、对比还是排比、拟人等,论 证手法是比喻论证,还是对比论证等。
普通人如果有善行,就会保全自己、保全家庭、保全
子孙,留下善行被乡里的人传颂;卿相如果没有善行,就 会亡掉自己、亡掉家庭、亡掉国家、亡掉天下,遗臭万年 被后世人耻笑。可以断言说:没有品行的卿相,不如有品 行的普通人。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
在是对我有好处。然而假如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有品行的人,
③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 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 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 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 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问:联系全文,说说第③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告诫自己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 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一、(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监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解析:选A。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九年级下-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九年级下-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解析)

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患.在鼠( )(2)告其父曰:“盍去.诸?”(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卢仝卢仝,范阳人。

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

家甚贫,惟图书堆积。

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终日苦哦,邻僧送米。

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

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待之。

尝为恶少所恐,诉于愈,方为申理,全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愈益服其度量。

元和间,月蚀,全赋诗,意讥切当时逆党①,愈极称工,余人稍恨之。

及祸起,仝偶与诸客会食涯书馆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卢山人也,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来宰相宅,容非罪乎?”苍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②。

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

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为谶云。

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几近。

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

第13讲--说理类文言文-2021年中考语文精编知识点透析

第13讲--说理类文言文-2021年中考语文精编知识点透析

一、《拙效传》
例题精讲
3. 四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看上去笨拙可笑,却又都
淳朴厚道(2分)。 写这四个人的用意是表达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深沉
感慨:巧之用于拙之效是相对而言的,巧者会因为玩 弄技巧而给自己引来不幸;而拙者却会因为抱愚守拙 而显得淳朴厚道,反而能有所得。(2分)
二、《戆子记》
1.D 谢:道歉
三、《丧我》
1.C 绳:用绳子捆绑
2. (1)心中不兴起贪念,对外无不羡慕,这就叫作真我。 (2)世上的人拼着性命来求取的,如财物,如地位, 如功名,他们求取的途径很多,他们操劳的事物也多 到极点。
三、《丧我》
文中隶卒“丧我”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告诉读者怎样的道理?(4分) 原因:(1)好喝酒 (2)僧人想方设法诱劝
2. ①今天(喝)两瓶(酒),明天(喝)三瓶(酒),
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买得越多耗费的钱财越多,喝得越 多对身体的伤害越大,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啊! ②在此时主人叹息说:“我从前认为聪明的入有作用, 老实的人可以任用。”
二、《戆子记》
《现代汉语词典》对“戆”字的解释有:①gàng(方)傻;愣:~
头~脑。②zhuàng<书>戆直:憨厚而刚直。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
阅读技巧
说理方法 设喻说理、类比、对比、举例
写作 意图
答题方法:
注意对事件的评论和看法,重点关注文章结尾段、议论抒情的语句
一、《拙效传》
例题精讲
1.C (过:拜访;举:全;谅:体谅)
2.(1)家里离城有百来里,佳期已经迫近,约定要他
在三日内赶回来。 (2)那些狡猾的仆人,相继被赶走了,没有办法养活 自己,大多不到一两年,难免受冻挨饿。
九年级
第13讲—说理类文言文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

1.(2019·四川凉山)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

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

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①,百宫绂绣②,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①衮龙:龙袍;②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 (③枵腹:空腹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我固.自杀()(2)遂.为文章()(3)孰.非我为()【答案】固:固然遂: (接着) 就孰:哪一个【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1)结合上文“蛛语蚕曰”的内容分析,“固”是固然的意思;(2)根据对话情景和所积累实词含义分析“遂”是“就”的意思;(3)前文所罗列之物,“衮龙”、“绂绣”均为丝织物可知,该句为反问句,故“孰”的意思是哪一个。

注意平时多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作答时结合具体语境写出正确解释。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答案】(1)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盘了吗?(2)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背为自己!【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注意翻译时,字要一一对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根据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使句子流畅;(1)然:既然如此;以:用来。

(2)为:替;谋:打算。

11.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答案】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文由蛛与蚕的对话中可知,蛛不顾他人感受,只为自己享乐;而蚕到死都在为别人忙碌,从不为自己考虑。

由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蜘蛛跟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附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一、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乙】①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③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①管仲、隰(xí)朋:齐桓公的大臣,是有智慧的人。

②孤竹:孤竹国。

③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1.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表。

字词积累通假字春往冬反。

①“反”同“____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②“不”同“________”。

一词多义乃放老马而随之③________乃家祭勿忘告乃翁④________2.用现代文翻译文中画线句。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乙】文第①段讲述了哪两个故事?请简要概括。

4.选文讲管仲和隰朋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小语想用《论语》中的话表达阅读【乙】文的感受。

你认为下面哪一句更合适?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建议用__________句,理由: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①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议论说理类文言文阅读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议论说理类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议论说理类文言文阅读

基础知识
议论类文言文
1.议论性文言文是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
表明观点、阐述道理的文言文。在这类文言文中,作者
提出观点,运用事例从不同方面论证,体现一定的感情
倾向。
2.阅读要求:
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技法指津
【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①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②灵活运用“留、调、换、补、删”的方法; ③特殊句式等关键处要处理干净。

要点总结

知识精讲
技法指津
1.抓住中心论点,快速理清大意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 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 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 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
技法指津
2.辨析题目选项,帮助理解选文 【例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 近。词背的离比,表较现鉴了赏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
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 的境界。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11 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

仕隋为虎贲郎将。

文帝命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

”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

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

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数岁,召为刑部尚书。

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注释】①覆:审察。

②隐:隐藏。

③旌:表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后家长安( )(2)朕不明,乃至是( )(3)时贼珍用山积( )(4)固辞,改工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尊使命》)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4.屈突通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皭①为福建将乐令,春秋行乡饮酒礼时,至村落间问民疾苦,牧竖②妇女皆环集,导之以善,肫然③如家人。

期月,邑人悉向化④,境无盗贼,讼庭稀鞭扑声。

皭初至官,与家人约曰:“在官,俸金外皆赃也,不可以丝毫累我。

”官廨⑤有桂二株,方花开,李指之曰:“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

”自是家人不敢簪桂花。

尝出郭省敛⑥,从仆摘道旁一橘,顾见之,责曰:“岂可坏法自汝始!”立下马杖之,命偿其直。

2018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说理类

2018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说理类

1.(2018·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

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

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羨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

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

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遂宫②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之而还诸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

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

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注】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

②官:酷刑的一种。

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

③让:责问,责备。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羨/施氏之有B.孟氏/之一子之秦C.当今/诸侯力争D.遂/宫而放之【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朗读节奏的能力,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

准确理解句义就能正确朗读。

B项,“孟氏之一子之秦”,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家的一个儿子去秦国”;再从结构上看,“孟氏之一子”是主语,“之秦”为谓语。

因此,正确的节奏应该是“孟氏之一子/之秦”,主谓划分。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抚()(2)反()(3)愠()【答案】(1)安抚,抚慰 (2)通“返”,返回 (3)生气,发怒【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

(1)从“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句义来看,“抚”是“安抚”“抚慰”之义;(2)“反”是个通假字,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返回”之义;(3)“愠”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相同,是“生气”“发怒”之义。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 (含答案)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 (含答案)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类知识点讲解一、《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一)作者作品《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二十篇。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圣人”。

(二)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山东威海)(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

(6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 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 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①有地隐然而.高。

②卫君待子而.为政B. ①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C. ①又尝自休于 此邪? ②学射于甘蝇。

D. ①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②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A 项中“而”,前者表示修辞,没有意义,后 者表示承接关系;B项中“以”,前者是副词“来”,后者是介词“把” ;C 项中“于”,前者是介词“在”的意思,后者是动词“跟从” 的独立性。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答案】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不能随便(要做到一丝不苟)罢了。

译出来。

如“于”是“对于”的意思, “苟”是“随便、苟且”的意思, 的意思。

1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

(2分) 【答案】示例: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去兜风了。

公布了,苏同学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的成为学生会主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词语的应用能力。

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意思是: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可以断定这个成语是 “名正言顺”;然后根据理解造一个句子, 合理、通顺即可。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孔子 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

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 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 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子一 定要定下一个名分, 必须能够说得明白, 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 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 二、(2017 •江苏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 9题。

(12分)客见赵王①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 有之乎?”王曰:“有之。

”“何故至今不遣.?” 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

”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 ? ”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 知相马。

”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

”对曰:“买马 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

” “买马而恶,何危于国。

”王曰:“无危于国。

”;D 项中“之”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课外文言文可以意译, 但是重点的词语要翻而已”是“罢了”/选举结果结果 从文中的总结句“故君子名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 ②恶,皆无危补于国。

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

今治天下,举 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曰:“燕郭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 ?”王曰:“未之闻也。

”“所谓桑雍者, 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是能得之 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

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 (选自《战国策•赵策》)【注】血食: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A.两个“遣”都是动词,派; B.动词,观察/副词,相互;C.形容词,好的,强健的/副词,擅长;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动词, 去,到。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

(2分)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答案】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节奏划分。

节奏划分口诀为: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 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 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 帮助判;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 也要常实践。

本题中,根据上下文和这段话的内容,可以推岀句子的意思是“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 把大权交给建信君”,“然而”是连词,承上启下,“而”是转折连词,据以上分析划分。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2分)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3分)【答案】(1)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的人。

(2)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者: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向长蛇爬行那样弯曲,隐隐约约,或隐或 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第(1 )句中“乘”是“趁”的意思, “欲”是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想要的(东西)”。

第(2)句中“西南”是名词做状语,解释为“向西南方向”,“斗” “蛇”都是名词活用做状语,解 释为“像北斗一样” “像蛇一样”,与现代汉语不同。

9.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告诫赵王在治理国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 (不仅要防备自己憎恶的人,更要方别自己亲近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首先要结合注释读懂二人的对话,二人的对话的意思是:无论是谁去相马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让纪姬去,而让建信君去呢?结合第二段的议论句“故日 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 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来来理解用意,是在劝说赵王不能偏听偏信,要防备自己宠信的人。

①赵王:即赵孝成王。

②而若:或者。

③虚戾: 祭祀祖先的食品。

⑤便辟:亲近宠爱者。

⑥贼: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

④ 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 A.何故至今不遣 太后即遣人随其往 B. 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然而王之买马也辍耕之垄上【参考译文】有游说之士拜见赵孝成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赵王回答:“有这回事。

”说客问:“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

”说客就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相马的事。

”说客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

”说士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

”又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

”说士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

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

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不能祭祀,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赵王无言以对。

说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我没听说过。

”说客说:“所谓’柔痈’,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美女等等。

这些人都是趁你酒酣耳热之际向您提出自己非分要求的人。

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

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

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

”三、(2017 •吉林)(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砖(节选)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③趾④,踏成稠泥。

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⑤平其面,而成坯形。

(选自《天工开物》)【注释】①埏(sh cn)泥:揉和粘土。

②汲:从井里取水。

泛指打水、取水。

③错:交错,错杂。

④趾:脚。

⑤戛:刮平,削平。

10.“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答案】驱赶(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课外文言文词语解释一定要联系课内文言文词语,如,本词可以联系“夸父逐日”的“逐”是“追赶”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结合“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句意,可以解释为“驱赶”的意思。

11.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示例:土粘但不分散,粉细但不含沙粒。

或“粘而不散,粉而不沙”。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题目要求解答“上好的粘土的特点”是什么。

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找出有关的语句,如“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句子,然后,找出关键词语加以概括,如,“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即可。

12.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2分)【答案】示例:用水闰土,踏成稠泥,将稠泥填满木框,用铁线弓刮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题目要求解答“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也就是造砖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制成成品的过程。

答题时,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汲水滋土”“踏成稠泥” “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找出关键词语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凡是用泥造砖,也要挖取地下的黏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黏土一般有蓝、白、红、黄几种土色(福建和广东多红泥,江苏和浙江较多一种名叫“善泥”的蓝色土),以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最为适宜。

先要浇水用于浸润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稠泥。

然后把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

四、(2017 •浙江温州)与致虚妹丈[明]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