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本书阅读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整本书阅读得失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修订语文高中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标准,以任务群的形式呈现,如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板块,这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课程内容中预设十五项学习任务群,分别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文化论著研习,现当代作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任务群,是具体教学内容。这是整本书阅读出现在大众面前,被语文老师关注的主要原因。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贯穿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个阶段,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像单篇课文那样集中和明确,既费时力,又耗心血,且须课内与课外结合,适切的教学策略很重要。否则,学生收获的,不是一地鸡毛,便是一堆概念。多年实践下来,我将自己的策略总结为“思辨读写”:
一是充分的原生态阅读,原生态阅读,似乎只是一个不断熟悉文本的过程,但在反复的阅读、多角度的讲述以及人物情节的梳理中,很多思索也在自然展开,思辨的种子在萌发。
二是强调对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学生的发现,哪怕是粗浅的发现,也可能孕育着思想与学术的种子。我认为,批判性理解不仅不是为了颠覆,我更看重在学生中达成一些关于作品的基本共识。不是为了那“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是为了那“一个哈姆莱特”。作品虽然是一个开放结构,但它一旦完成,其内容要素、结构形态与意义倾向就大体固定了,这正是经典能够不断传播并在传播中不断积淀和增值的根基。片面强调文本理解的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既取消了经典的独立意义,也破坏了人类沟通的深层根基——人性与文化的相通性。的确,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但不得不承认,总体上又是趋同的。经典阅读不能一蹴而就,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接纳这些基本的、普
适的共识。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我认为,在批判性理解中,认同和接纳这些基本共识,就是在“打底子”。
三是开展包括转化性写作在内的表达训练。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还非常重视“转化性写作”,训练学生借助经典这个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的意识与能力。有人一听到“活学活用”就反感,其实撇开这个词包含的投机与市侩因素,教学是需要“活学活用”的,运用是对经典阅读最直接的反馈
整本书阅读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融入教学体系有困难。因为语文教材是选文式,即精选典范文章,编入一本语文教材。此一本里,无法装进另一个整本书。所以,整本书阅读在传统语文教材和教学实施中以另外的形成呈现。
这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取从整本书中摘选片段,成为课文,编入教材。教学以由点及面的方法,引导学生窥见整本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诸如《论语》几则,《诗经》一首,都是如此编排。《孟子》《红楼梦》、《水浒传》等都是如此进入了语文教材。二是在教材附录,或在课程标准的推荐目录里,编入经典著作,由此倡导开展整本书阅读。三是在语文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中,客观需要增加阅读量,扩展阅读范围。这是超出课本的,为阅读的广域呈现。自然,这个广域阅读里包括整本书阅读。
以渗透方式进入教材,引导和推荐学生阅读的方式,这客观说明,扩展阅读和整体阅读在语文教学体系里,还是被边缘化的。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短板。现实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单篇阅读与片段阅读,即针对本文局部和课文来进行精细化阅读。这种重视精读的处理,有利于文字揣摩,获得意义的深度拓展,且可以积累词语和句型、语段模型,以及文本模型。这自然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也必然是主体方式。可是随着语言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对于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强调大范围关注,思维进行拓展,建立整体阅读观,以及传承优秀文化时,则语文阅读就需要兼顾单篇和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标,这还是容易的;再被编入教材就费些周折。这一本书,装进教材的那一本书,无法原装呈现;自然需要转化为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原著来读。这种教材呈现,突出了学习探究,与语文综合性
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融入,有其合理性。这个融入教材的方式也是必然的选择。
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的落地,即具体实施,则是最难的。整本书阅读原本就有,也很重要,尤其影响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可是在传统语文经验里,这个阅读的组织很难,而且效果不好。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大篇幅阅读比较耗时,时间从哪里来?现实教学无疑要强调效率。
一本书的阅读,占用时间较长,在当前背景下,尤为重视学习效率,即教学中师生都要考量,付出较多时间,给一本书的阅读,其回馈的效益如何。而今,我们普遍认识到学习中增加阅读量很重要,可是在实操中我们又把课外阅读作为读闲书,以为有损于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甚至,读课外书被在很大范围内,被多方面抵制。
其二,选择的书籍要体现合理性。
占用较多时间,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这个行为即使延续下去,最后积累的阅读经验,与浩如烟海的著述比较,还是无比渺小的。我们甚至怀疑所读的一本书,是不是最值得的阅读,是不是阅读优选。
其三,整本书阅读的经验积累不足,教师对于这个任务群的教学还比较茫然。
整本书阅读取得的阅读经验,各自是不同的,学生阅读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如何推进阅读,进行经验的分享,这需要特别的教学支持。即传统的教学经验,都是集中在文字的局部,进行集体关注与讨论,而一旦要建构整体阅读经验,教学模式需要新建。我们对此是缺乏准备的。
其四,整本书阅读颠覆了按照课时教学的模式,要研究连贯多日的教学如何开展。
目前整本书阅读,主要表现为与语文教学、语言实践、语文探究活动的融合。也就是说,以一篇文的阅读来带动整本书阅读,或者是以语文实践活动来分享阅读经验,以语文探究来推进阅读。这是比较节约精力的教学方法。而今,整本书的阅读,如何处理课内外时间的联通,以整本书长时间的阅读,来整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是一个新课题。
就整本书阅读而言,我们需要直面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