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成因简论
35-5-文献综述-论沈从文和赵树理乡土情节比较分析
35-5-文献综述-论沈从文和赵树理乡土情节比较分析论沈从文和赵树理乡土情节比较分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 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作家并不多, 而赵树理和沈从文却都以其鲜明的个性创作, 进入了这为数不多的作家行列。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鼻祖,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派的代表人物。
解读二者的作品, 会发现赵树理小说的文化底蕴以中国传统的俗文化为主, 以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为辅, 融和为以俗为主导的入俗美的审美特色。
沈从文小说( 乡土题材) 的文化底蕴以中国传统的雅文化为主, 以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外国文化为辅, 融和为以雅为主的素朴美的审美特色。
俗、雅是不同的特色, 反映在作品中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 本文进行初步探索与比较。
一、沈从文和赵树理的不同乡土特色(一)乡土风俗方面1、对饮食文化的描写(1)沈从文——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沈从文的小说不以饮食描写著称,我们很难找到如《红楼梦》、《美食家》之类小说对饮食的细致描摹。
但对小说这一叙事性文体而言,不谈日常生活、不谈饮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仍能找到不少有关饮食方面的描写。
通过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饮食描写,沈从文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饮食审美画卷,体现出湘西民间饮食的平凡与实在。
简单朴实之美。
沈从文小说中的饮食描写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简单与朴实,无论是饮食内容、饮食材料、饮食器具还是烹调方法,都是简单之至,毫不讲究。
如小说《连长》中曾提到连长的一次饮食,就是一句话:“用栗子下本地的烧酒”,喝的是本地烧酒,而下酒菜是连菜都算不上的本地出产的干果栗子而已,由此可见军营饮食之简单。
天然野趣之美。
沈从文小说饮食描写中与简单朴实相映成趣的是天然野趣之美。
《雪》中叔远的讲述:“你能住到春天那才真叫好玩!我们可以随同长年到田里去耕田,吃酸菜冷饭(就是拾野柴烤雀儿吃也比你城里的有趣) 。
”这段描述充满天然野趣之美,写出了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般的乡村生活气息,甚至更浓。
论沈从文小说的农村人视角
论沈从文小说的农村人视角沈从文一辈子恪守对农村人角色的认同,这是出于他自己本身比较理性的个人信念。
在沈从文的乡土画卷里,刻意描述一幅恬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不失适当的人文关怀。
因为在我们眼下的世界里,人们应该有一种坚守的性格和应有的底线。
标签:沈从文;农村人;视角;湘西社会0 引言作家中,尤其是眼下的当代,以乡下为突破口进而打入城市的人数很多。
他们的作品中都保留着原有的乡土气息,并且把这种乡村情怀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当中能够坚持农村人信念的不多,沈从文可以说算一个。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索沈从文对农村人角色的认同。
1 农村人的自我定位沈从文作为一个纯粹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和反思农村的一切,这种强烈的反思正是构成了沈从文的批判式写作的源泉。
在部分研究者的眼中,沈从文很在乎自己农村人的这个角色,说明这是沈从文内心作为农村人自卑的表现,而战神这种内心自卑的过程,让沈从文彻底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作家。
笔者认为这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做法本身并不妥当。
当然,沈从文头一回离开农村的时候20来岁,来到繁华的京城读书学习。
这个时候城市也给沈从文上了一堂关于人生的大课,因为此时的沈从文面临着资金的匮乏和精神的痛苦,沈从文就这样在城市中痛苦着。
沈从文一辈子重视自己作为农村人的角色,这其实是他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定位。
此种定位是沈从文内省之后的结晶,这种结晶包含了很多他自己对世俗和人生的追索和反思。
他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時间在老家农村生活的,农村的生活给他打下来烙印,这种烙印被他带到了城里,带进了他的小说里。
尽管后来他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思想,这种西方文化思想不仅没有冲掉的他烙印,反而加深了他对这种烙印的思索和重新审视。
在沈从文的内心里,唯一值得去敬仰的只有生命本身,当然他的作品里面只供奉人性。
来自湖南农村的小伙子沈从文,他自己湖南生活了整整人生的前20年,在这个不同寻常的20年中,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包括生和死。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以《竹林的故事》为例Xe10260127 王挺Xe10260129 吴文琴摘要: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而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性美。
其中,废名的乡土小说清新淡雅,质朴敦厚,仿佛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田园牧歌,而描绘得和谐、纯朴的乡土生活,以此表现本真人性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深切关注和思考,传达出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寄托自己的文化理想。
关键词:京派乡土小说废名田园牧歌式的风格《竹林的故事》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
而该派的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林徽因、萧乾、芦焚、李健吾等。
京派小说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多的展示的乡土文化的韵味,如沈从文笔下之湘西,废名笔下之黄梅,芦焚笔下之果园城等。
其主要创作特点是:以小说、散文为主,描写中国乡村的风俗人情,针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沦丧,加强对民族性格心理的探求深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传统与现代、雅与俗各种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学形态。
京派作品大多接近自然、田园与农村,有“采菊东篱下”的隐居情境,包涵着田园牧歌般的文化价值底蕴,他们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逸的描绘之中,形成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诗人、学者,人们称他是30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等,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的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
沈从文和汪曾祺对废名小说田园风格的继承与变异
沈从文和汪曾祺对废名小说田园风格的继承与变异张晓磊杨晓波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深受沈先生的教诲,继承了田园风格小说创作,并在其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形成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一脉相承,将一种恬淡的田园诗风贯穿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中。
一.沈从文和汪曾祺对废名小说田园风格的继承(一)对乡土风情的注重废名小说创作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但最具影响力的是他早期以湖北黄梅故乡为背景的充满乡土风情的部分。
与他后来的佛理色彩越来越浓的作品相比较,在这些作品中,废名以一颗充满仁爱的儒者之心,描绘了故乡处于生活底层民众的众生相,通过对各色小说人物的关注,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同情、心悦和悲哀。
在废名笔下,有浣衣的寡母,唱戏的孤老,有或劳动于果园或辛苦于菜地的老农,也有给人打杂的雇工,正如对废名影响极大的周作人所言:。
他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这却是现实。
”废名以诗人的心灵,诗人的眼睛在平凡人生领略到了别人所忽略的充满诗性和意趣的美。
在《[竹林的故事》中有一段三姑娘卖青椒的场景,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昵?”三姑娘笑了:。
吃你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笑了。
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筐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善良纯朴热情又有青春朝气的三姑娘身上分明映现出作者欢欣的目光,在这种注视中,废名发现、感受、表现着对故乡的温情,表达着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人性美与人情美的结合。
《[边城》中老船夫不收摆渡客的钱,请客却不吝啬,赤诚待人。
翠翠天真无邪,对待自己的爱情也同样是如此。
程边城》中的爱情是美好的,虽然还不确定那个人明天是否回来。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世界是别样的。
《大淖记事》:。
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的不一样。
这一128I 里的人也不一样。
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家长念过子日的完全不同。
沈从文小说中的田园视景与抒情性问题
沈从文小说中的田园视景与抒情性问题吴晓东【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题号】J3【复印期号】2009年04期【原文出处】《小说评论》(西安)2008年6期第56~61页【英文标题】The Pastoral Scene and the Lyricism in Shen Congwen’s Fiction【作者简介】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湘西的田园视景及其自我颠覆性沈从文创作中被研究者讨论最多的是他精心营造的湘西世界,其典型特征是自然、人性与美。
关于这个湘西世界最新的言说是作家林斤澜:“沈从文是个什么样的作家呢?他拜美为生命,供奉人性,追求和谐。
他投奔自然,《边城》的翠翠就是水光山色,爷爷纯朴如太古,渡船联系此岸和彼岸,连跟进跟出的黄狗也不另外取名,只叫做狗。
”①在林斤澜的理解中,湘西世界是太古一般充满和谐之美与自然人性的田园世界,这个田园世界同时也生成了沈从文的文体形式——一种牧歌的或者说是田园诗的文体。
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即突出强调沈从文所自创的一种“牧歌式文体”,并认为“沈从文的文体和他的‘田园视景’是整体的,不可划分的,因为这两者同是一种高度智慧的表现,一种‘静候天机,物我同心’式创造力(negarive capability)之产品。
能把一棵树的独特形态写好、能把一个舟子和一个少女朴实无华的语言、忠厚的人格和心态历历勾画出来,这种才华,就是写实的才华”②。
夏氏的上述分析,把文体风格与“田园视景”勾连在一起,并挖掘背后的东方式智慧,最后落实到写实的才华,堪称对沈从文笔下田园牧歌世界最具经典性的理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沈从文的确具有在湘西世界中谱写田园牧歌的主导创作动机,这种主导动机到了沈从文创作《边城》时期更趋于自觉。
《边城》的大部分篇幅都符合经典的田园诗写作模式。
巴赫金在《小说理论》中曾经对经典的田园诗模式有这样的界定:“田园诗里时间同空间保持一种特殊的关系:生活及其事件对地点的一种固有的附着性、粘合性,这地点即祖国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岭、家乡的谷、家乡的田野河流树木、自家的房屋。
论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意蕴
论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意蕴沈从文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使他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他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令人神往,令人惊叹。
加上沈从文运用泥味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语,这更使他的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意蕴。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意蕴摘要:提及沈从文,史上惯以“乡土作家”称之。
其创作的作品大部分都涉及他的家乡湘西的风土人情,文字里时刻流露出对故乡的爱。
就像沈从文自己说的,他就像江边的一个船夫,边划船边看景边感悟。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民俗风情;文化意蕴一、研究缘起——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选择取向(一)沈从文概况及其特色分析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1]。
二十二岁时,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自称“最先的职业作家”。
[2]身为凤凰人的沈从文,湘西的民俗风情对他的创作意义重大。
在《从文自传》中,他写道:“我就是一个不愿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
”“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
”[3](二)沈从文作品的民俗价值确定——以小说为例进行研究沈从文在《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一卷·后序)中写道:“说到学力,我没有读过什么书,另外我有点话,我没有读书,与其说是机会,不如说是兴趣吧。
” [4]凭借写作,沈从文从一个他口中的“乡下人”跻身上流社会。
然而,他也曾受到许多人的批判。
在1948年写的《斥反动文艺中》把沈从文放在反革命反人类的位置上大肆批判。
[5]所幸的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其作品中隐含于乡土风俗之下的独特的美感终于为世人所见。
二、风情画卷——沈从文小说的民俗特色沈从文出生、生长都在湘西地区,他的小说作品中许多都是关于湘西地区人情风貌的描绘。
其中交通民俗、节日民俗、婚丧礼仪、神巫崇拜、民歌俗语等在小说中体现最多,也最让人印象深刻。
论沈从文审美式的乡土小说——以《边城》《长河》为例
论沈从文审美式的乡土小说——以《边城》《长河》为例摘要:沈从文凭借大量描绘故乡湘西的小说而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乡土作家之一,《边城》更是他乡土叙事的高峰之作。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以鲁迅为首的乡土小说的审丑,沈从文是以审美式的创作在乡土文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贡献了很多独特的优秀乡土小说,因此本文将重点以《边城》和《长河》为例,探讨沈从文审美式的乡土小说。
关键词:湘西;风情;乡土;牧歌乡土小说发端于20年代的鲁迅创作,主要的特征是在异地用回忆的手法写故乡的人和事。
在实际的创作中,以鲁迅为代表的揭露封建文化对农村精神异化的迫害,以便引起疗救的希望的一派,著作颇丰,成为20年代乡土文学的主流发展。
但除此以外,仍有一些别的理念,比如周作人对于乡土文学的看法是要在描写故乡风土文化的过程中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被茅盾等左翼作家所不赞成,然而周作人的理念并未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且融汇在作品创作中的作家是沈从文沈从文1922年从湘西来到北平后,几经波折于1924年开始从事创作,起初的作品多以军队生活和湘西下层民众生活为题材,奇异的生活经历和湘西社会风俗引起了读者和文坛的注意。
虽然艺术上比较幼稚,人物类型众多而面目模糊,题材宽泛却不深入,情趣诙谐却意旨不深,但仍给北平带来一股湘西的异域风,给在都市挣扎的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
也是1924到1927年的这段幼稚之作,奠定了沈从文后来的创作题材和风格发展方向。
1928到1930年,是沈从文创作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代表作《萧萧》《柏子》,主人公形象开始生动起来了,不再是面目模糊,对题材的挖掘也较第一阶段深刻。
1931年到1938年,成熟阶段,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了,本文要探讨的《边城》和《长河》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表达了他对湘西社会独具特征的思考。
1939年至1949年,沈从文创作的后期阶段,此阶段并没有延续之前的湘西创作,更多的是沉浸于对社会人生的内心关照中。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以《边城》为例
摘要沈从文代表作小说《边城》以人性作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在乡土文学的创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边城》,以“乡下人”视角,用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特点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原始自然的湘西人民的生活图景,以摆渡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邻里和睦友爱的生活琐事为次线,从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三个方面展现了湘西地区的生活形态,寄托了沈从文内心蕴含的乡土情结。
“边城”意象是沈从文文学世界的缩影,具有地理、文化等多层意蕴。
它是一个充满神性和诗意的世界,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文字描绘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呈现出神韵与诗意的结合,完成了传说与幻想、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边城”诗意建构。
这一诗意构建的来源是沈从文浪漫抒情的叙事传统,他在继承文学先辈们提供的浪漫主义乡土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渐产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传统。
他倡导自然的人性观,追求舒缓的田园牧歌情调以及具有诗意的审美意境,构建了一个引人神往的湘西乡土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乡土情结;人性美引言乡土文学是指通过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视野审视特定的乡土历史文化,表达人类普遍的乡土情怀的民族文学形式[1](P16-17)。
这种文学形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乡土文学叙事传统:其中一种是以鲁迅等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乡村叙事传统,另外一种是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乡村叙事传统。
沈从文的浪漫主义乡土叙事模式趋于成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他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成功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安乐的湘西“边城”。
这里不仅是沈从文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乡,也是沈从文对乡土文学作品进行书写的理想故乡,是所有乡土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期待的理想境界,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审美理想。
在沈从文构建的乡土世界中,其中《边城》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成就最高的乡土文学作品:它用简单的文字以及平实的语言再次向读者展现了在茶峒小镇中悠闲生活的村民,以及关于船女翠翠的亲情与爱情。
论沈从文文学中的乡土世界
论沈从文文学中的乡土世界作者:陈晨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6期摘要: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上是一道另类的风景线,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地位起起落落,他为读者们构筑了一个纯美真实的乡土世界。
文章将通过对自然美、人性美、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关系三个维度来探讨沈从文建造的乡土世界。
关键词:乡土世界;湘西世界;人性;乡村与城市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01-01被誉为“抒情诗人”、“乡土作家”、“水墨画家”、“文体专家”、“文字魔术师”的沈从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具有传奇般的经历,从行伍出身变成著作等身的作家,从文学创作到文史研究,从被遗忘到晚年被热捧,人生经历了三起三伏。
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龙朱》、《边城》、《长河》、《萧萧》、《湘行散记》、《湘西》等中,他的“湘西乡土意识”鲜明地显示出来,他在构筑了文学世界中的湘西世界的同时,也构筑了他的文学理想。
美国学者金介甫曾指出:“民国时代的湘西本来就富于乡土情感。
它的充满异域情调最适于产生浪漫的神话。
沈从文的乡土作品不但成为湘西生活的文学记录,也填补了更广泛的中国乡土文学和神话创作的空白。
”①一、自然美——湘西世界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异,民风淳朴。
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湘西:“从对山望去,一棵树连枝带叶颓然倒下,老半天,才传来山崩似的巨大响声;腊月里,人们将小米、赤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和在一起,熬着又香又甜的腊八粥;正月里,人们便围着炭盆,煨板栗、烤糍粑、吃白绵蒸肉;月夜里,一个山村小姑娘在深山里,正独自奋力捕捉钻进窝棚里的小野猪……”②“沈从文的温情怜悯存于天地自然的变幻中。
”沈从文一直将自己称为“乡下人”,他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艺术的湘西世界:安宁、自然、神秘、真实的如桃源般的境地。
“从湘西大自然景观到湘西乡土风俗,从湘西的历史到20世纪初、中期湘西的现实,从湘西民情民心的粗俗到他们人性的淳朴优美,从牧歌式的情味到写实似的笔调,从女性的恬静温柔到男性的蛮勇诚实等——沈从文的见闻和梦幻、欢乐和眼泪,都一股脑儿融入了他笔下的‘湘西世界’。
从沈从文的田园牧歌世界看乡土文学创作——《边城》赏析
从沈从文的田园牧歌世界看乡土文学创作——《边城》赏析沈从文是著名的乡土作家,他的作品《边城》是一部典型的乡土小说。
《边城》以描写农村生活为主,讲述了在乡村背景下的人物故事。
作品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写了乡村的生活现状、乡村人民的习俗、乡村社会的变迁等,并以此来反映乡土社会的现实。
在《边城》中,沈从文运用了许多乡土文学创作的特点,如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乡村生活的描写、乡村人民的习俗和风情的描写等。
通过这些元素,沈从文使《边城》成为一部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作品。
浅谈沈从文乡土小说的风格特色
浅谈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点[摘要]沈从文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他不受任何传统与理论的束缚,创作思想一任其性,艺术风格极具特色。
他是一个“乡下人”,他着力构筑了湘西世界,处处抒写了湘西的风俗人情,讴歌了人性美,但也有悲观的一面,唱出了孤独哀婉的田园悲歌。
[关键词]沈从文风俗人情造境艺术一、风俗人情一谈及沈从文的小说,首先反映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遥远的湘西的“风俗”。
自从八十年代初沈从文其人其作被“重新发现”以来,在许多研究论文和著作中,都不约而同的将“风俗美”当成沈氏乡土小说的主要标志,并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沈从文乡土抒情之作的出现,在描绘乡土人物与场景上所带给人们的耳目一新之感还是强烈的、震撼的。
尽管初期习作的浅显使得他的乡土情结没有得到更有利更充分的展现,但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国湘西边地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以及人物描写,显然有别于其他乡土文学作者笔下的沿海乡村;而且对于都市的困惑,乡土文学作者的感伤情怀往往渗透在他们对于乡村社会与风俗的批判当中,倒是这个来自边地的“乡下人”,大概是没有受到新式学校教育,没有受到新式文化熏陶,所以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于地方风俗的欣赏与满足,思乡与怀旧之情抒发的更具本色,这的确也是独树一帜的。
并且使得当时受够了压抑和苦闷的读者感到亲切和温馨。
沈从文那些以重在展现湘西世界的奇风异俗的作品,在八九十年代的“沈从文热”中倍受青睐。
《龙朱》中描写的族长儿子追求女子的对歌,给我们展示了郎家族田园式的生活方式;《雨后》、《阿黑小史》这些作品中大胆描写少男少女放肆在山野里幽会、拥抱、接吻、野合,表现原始形态的“野性”;《柏子》写船夫柏子与寡居妇人之间男欢女爱,这个美丽而带有几分忧伤色彩的故事包含着人的自然性与人性本真的哲学思考;《萧萧》、《一个女人》描写的是乡村女性“不识不知”、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为人处世方式。
诚然,这一切又都是通过沈丛文那特别讲究温和和节制,婉约隽永的叙事态度和清新明丽、活泼多姿的独特文学语言来加以表达的。
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成因简论
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赵江滨提要: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乡土小说和以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田园乡土小说标示着现代乡土文学的两种艺术倾向,但从审美角度审视,后者是对小说现实功利因素的超越和对艺术本性的回归。
文章在概括阐述两种乡土文学的基本社会背景及艺术特征之后,着重以沈从文早年生活和具体作品互训的方式,阐释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基本成因。
关键词: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生命意识。
AbstractThe enlightened regional novels and pastoral regional novels symbolize two artistic trends in contemporary regional literature,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Luxun and Shen Congwen respectively.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pastoral novels are transcension to utilitarian factors and regression of its artistic essential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fundament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kinds of regional novels, the text depicts the basic formation of pastoral style in Shen Congwen’s regional novels by mean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en Congwen’s early life and his specific literary creations.Key words:regional novels pastoral style anima consciousness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叶,沈从文和废名(冯文炳)的乡土题材小说出现后,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才可说真正获得了田园风格的存在形态。
浅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乡土风及其影响-本科论文定稿版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浅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乡土风及其影响On Shen Congwen's novel "Border Town", the local customs and its impact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10级姓名刘梅学号20101010600指导教师单位玉林师院教育系指导教师姓名范文卿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目录封面 (1)中文论文标题 (2)中文摘要 (3)中文关键词 (4)论文正文 (5)注释 (6)参考文献 (7)英文论文标题 (8)英文摘要 (9)英文关键词 (10)作者签名浅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乡土风及其影响汉语言文学刘梅指导老师:范文卿[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湖南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代表作《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出了绵延千里的沅水流域的风光;创造出了闪耀着纯真性格的人物,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营造出了淳朴和谐的社会气息;刻画出了湘西充满魅力的民俗。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民风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世作家的创作。
[关键词]民族特色;民俗民风;自然景物;影响湘西位于湖南西部,是云贵高原和雪峰山之间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被历代统治者称为“中国的盲肠”,也是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沈从文这位从湘西土家苗族山寨走出的“乡下人”,用他手中的笔构筑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
《月下小景》、《八骏图》、《长河》……无一不涂上“湘西”的标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1934年问世的《边城》。
它有如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一桢趣味盎然的湘西人情风俗画。
沈从文说:“我的作品稍稍异同于同时代的作家之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流域。
浅谈京派乡土文学——以沈从文为例
浅谈京派乡土文学——以沈从文为例摘要:京派文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北方城市作家群,以沈从文、废名等人为代表的,区别于当时主流左翼文学,主张脱离政治和社会,回归田园乡村,以小说和散文创作为主,后经汪曾祺等人继续发扬,与乡土文学实现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元素。
21世纪以来,文学界风气日趋宽松,对于京派文学的认识观点也在不断发生转型,学术界由传统的政治视角转向文本、作家群,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
本文分三部分对京派文学进行分析,并以沈从文这一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散文《湘行散记》为视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京派、沈从文、乡土文学一、关于京派“京派”是30年代活跃的文学流派,是远离当时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上海,在北方京津一带进行文化创作的作家,又称为“北方作家群”,开辟出与当时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相对的一条文学之路,以小说创作为主,以《骆驼》《水星》为主要创作阵地,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
“京派”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主张创作纯粹的、自由的文学,他们远离政治斗争和商业场、官场,去除文学的功利化,追求“纯粹的文学趣味”和“和谐、节制与恰当”的审美趣味,收敛情绪,抑制情感的过分宣泄。
京派文学不事雕琢,主张纯粹、自然的生活描写,还原本真,因此小说中对于乡间生活的描写与现实生活十分相似,没有过度的艺术加工,给人亲切之感。
京派是对五四时期国民性发掘的回归,作者针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沦丧,在小说中寄予对美好的希冀,呼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复归。
创作者秉持自由主义创作思想,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盛行的文学思潮,强调文艺创作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反对将文艺工作与政治革命联系起来,强调对个体意识和自由创作的追求,在小说、散文、文学理论各方面都有反映。
京派主张文学净化心灵,改造民族灵魂,是对五四时期文学“改造国民性”的继承,但在政治革命已成为中心的时代,将时代的症结归结为人心不古,是对现实革命的逃避,为旧制度的残喘提供了借口。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解读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
---------------------------------------------------------------范文最新推荐------------------------------------------------------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解读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摘要: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以其独特性在现代小说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研究其小说的文章很多,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研究的文章还比较少。
本文就是从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对沈从文的人格形成进行分析,在其人格特点的基础上对他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研究,从而深入的了解他的乡土小说创作特点。
7193关键字:沈从文;社会学习理论;人格;乡土小说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o analyze Shen Congwen's Local NovelsAbstract: The novels of ShenCongwen with its uniqu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fiction flashing a dazzling light, the stories of many articles, but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1 / 7view of their research are less. Personality from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ShenCongwen form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n his rural novels , so as to understand his rural novels feature.Key words: ShenCongwen; social learning theory;;Personality;;Local Novels前言在星光璀璨的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乡土文学第二节沈从文的乡土小说
• 三、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文体与结构 • 沈从文说他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便 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体现了一派清波的风貌。 • 他喜欢把自己即便颇为成熟的作品也称为“习 作”,除谦虚之外,尚有二义:他不断地探索 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地突破自己,“失败了就 换个方法再来,作对了也决不停顿在已有小小 成就上”;他要打破“理论”、“指南”、 “作法”一类书的框套,把小说创作当作没有 典范的典范,并一度用以作为在大学教小说习 作课的举例。
• 这就产生了他的小说结构变化多端、灵活自如、 自由活泼、奇笔屡见的特色。 • 他的作品,或叙事带出抒情,或记游展现风俗, 或敷衍佛教故事洞见人性,或进行心理分析披 露生活哲理,间杂以日记、书信、山歌,往往 以一种体式为主,自由地交织着多种笔墨,令 人若睹一派泉源,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或 若驾一张“桃源划子”,上游曲折沅水,溪流 萦回,群峰竞秀。古人称小说“文备众体”, 沈从文善于驱遣多种文学体式的因素,使之搭 配、交织、融合,从而使其结构体制非常活跃, 千姿百态。因此有人称他为“小说的魔术家”。 (杨义语)
• 返朴归真的人生倾向,往往伴随着吟咏自然的 文学趣味。 • 他的作品浸润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意识, 鬼斧神工,非人力能及,在自然奇迹面前, “最聪明的行为,就只有沉默,崇拜。” • 《牛》中那头被主人打伤的牛,忠厚老实,毫 无怨怼,做着一头牛所能做的“最光荣的梦”: 主人穿新衣,自己角缠红布,欢快地在寨里走 着。 • 万物已被灵化,灵化了的万物反而和人有一种 亲和力。 • 沈从文从大自然中发现“神性”,不过这种 “神性”是和“人性”相通的,
《边城》中田园风格的构建
论田园风格是如何构建的——以《边城》为例摘要:沈从文的《边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学评论家进行研究和解读。
有的学者研究其中的民俗文化,有的研究其中的写作手法,还有的则研究它的影响。
田园风格的构建是《边城》一大特色,作者在描写中注重环境,轻人物、故事的叙述手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边城》;构建技巧;环境中国文人大多具有田园情结,几乎每个诗人心中都有一个充满乡土气息,风景如画的“桃花源”。
在那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在那里他们可以吟诗作画,在那里他们可以感受田间乐趣。
陶渊明的一首《饮酒·其五》,让世人感知到他内心的恬适,一篇《桃花源记》让世人体会到他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唐代杜牧的《清明》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清明时节小村庄的朦胧美;宋代著名才子苏东坡也是如此,他虽放荡不羁,文风豪迈,但依然逃脱不了那田园情结的束缚,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让人沉醉于西湖之美。
与此同时在《红楼梦》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曹雪芹就通过贾宝玉之口将“稻香村”布局在大观园中,是否是因为曹雪芹有田园情结,才有“稻香村”呢?一《边城》中田园风格的构建(一)田园小说与抒情小说抒情小说,有两类,一类是激情小说,一类是田园小说。
激情小说更注重作者情感的宣泄,如:《野草》《凤凰涅槃》。
田园小说则擅长用意境来暗示感情,《边城》就是如此。
沈从文善于用多种笔墨写小说,被认为是文体作家,有文体“魔术师”的称呼。
他所写的《边城》,田园风格构建技巧纯熟,所表达的感情真挚美好。
(二)重视环境田园小说在文体上,重环境而轻人物、故事,环境由山水和风俗组成。
又因为日常生活的诗意化,田园小说注重风俗民情。
在《边城》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茶峒”这个小山城。
1 茶峒的环境(1)它位于哪儿——“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2)它四周的环境怎么样——“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长蛇……”(3)它有什么——“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
解析:沈从文《边城》的乡土精神家园情结
解析:沈从文《边城》的乡土精神家园情结文/郑地引导语:古往今来,无论历史的风尘如何湮灭,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洗涤,总有这样一句话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家乡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是啊,蔚蓝的天空,白云依旧流淌;汹涌的大海,礁石依旧站立;纷繁冗杂的尘世,我们依旧坚守,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是一份淡泊,一份宁静,一份心底的欢唱,一份永恒的情结。
1923年沈从文为追寻新的生活和理想走出了湘西来到了北京。
久居都市,他对城市争权夺利的政治内幕和文明道德掩饰下的病态人生体察越来越深,对健康质朴自在自为的故乡湘西的一切越是感到眷恋和依恋。
由于造化的帮助,一双刚从洞穴中出来的原始初民的眼光被沈从文获得了,这眼光,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干扰破坏,因此他笔下保留了湘西世界封存在原始自然状态的原汁原味。
沈从文在这荒疆边地,搜新捕怪,志异猎奇,所写种种,皆是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
沈从文是现代人,却来自半原始状态的湘西,瑶曲和神话在这里还是鲜活的,支配着居民的心理和生活方式。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可以发现:在沈从文的情感倾向中,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浓挚的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大都凝聚在他的《边城》小说中。
如果说沈从文笔下流泻的是一曲曲边地牧歌的话,那么《边城》则是其中最优美悠扬的乐章。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究竟具有怎样原始诱人的风光风情?首先是美丽、恬静、和谐的人与自然。
“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山是高山,水是碧水。
傍城有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溯流而上,依旧是碧波涟涛绿水青山还有桃杏花里的人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详、清明。
男子在屋前劈柴,女人穿了自家织就而又浆洗得极硬的土蓝布衣裳,“在日光下一面做事,一面说话,一切永远那么寂静,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
这里有梦有期待而更多地是顺其自然,老船夫在这种安详和期待中过着每一个时日,从二十几岁直到死去一直尽心的守着渡口迎来送往,甚至对女儿的死他也不怨天尤人。
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视角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视角丁俊宇 长春师范大学摘 要:沈从文乡下题材小说的审美视角主要有两个,一是“乡下人”批判的角度,二是城市人现代意识的角度。
他对市民过度否定,恰恰暴露了他的一种矛盾的心理、思想、文化与审美状态。
中国现代的许多作家,他们用大量的笔墨写乡土小说却没有一个作家像沈从文一样再三强调自己是乡下人,乡下人在沈从文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也对沈从文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脱离过乡下人视角,他以各种不同的视角描写乡下人,从个人、民族、地域等不同角度更加形象地赋予了乡下人的丰富内涵。
他笔下的沈从文是任何现代作家替代不了的,是乡下人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沈从文;乡下人;视角;湘西世界作者简介:丁俊宇(1996.3-),女,本科,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9-04一、沈从文小说及乡土小说创作“乡土小说”目前在学界没有明确的定义,最初见于鲁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认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在创作上以乡村为背景,通过描写乡村的苦难生活和落后习俗从而启迪国民性,引发对社会的思考。
沈从文小说也属于乡土文学的范畴,他通过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乡下人”视角下的世界,以及浓厚的乡土气息。
当然这都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从而成为沈从文进行乡土小说创作的灵感源泉。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有着乡下人的浓厚视角,沈从文是以乡土小说题材为主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流露出乡下人的身份意识,在他的文字里直接地说道自己是乡下人,这样乡下人的生活经历创作出了乡土小说独特的视角。
(一)社会文化背景1922年,沈从文只身离开湘西来到北京,而这时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无情践踏之下早已变得四分五裂、满目疮痍。
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乡土型“桃源”
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乡土型“桃源”沈从文与老子一样追求一个可期的理想国,与陶渊明一样塑造了一个感性的、美的国度,更重要的是,他将老子和陶渊明的“桃花源”完美融合,再以现实故土为范本,赋予其精神家园的性质,在动荡时代的背景下,表达出他积极以文学创作关心国家命运和社会局势的责任感。
标签:沈从文《边城》;“桃源”情结;乡土书写一、中国“桃源”情结的渊源先秦老子勾勒出一个“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理想国,这是一个淳朴的原始国度,没有战乱和压迫,人民顺应天时,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
这个理想国实际上是老子“无为”的政治观点的具象,是基于对现实的厌恶、否定而建立起来的。
把原始闭塞的原始社会作为理想国度,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是一种倒退,但老子描述的安详、淳朴的生活状态却为后世开创了“桃源”情结的先河。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使得“桃花源”一举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中最宝贵的精神宝藏之一。
一位渔人误闯“桃花源”,偶遇美好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桃花源”已不再是抽象义理的阐述,亦不是借以表达某种政治理想的理想国,而是陶渊明用艺术想象渲染出来的一幅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沿袭了老子“小国寡民”的部分思想,但却有明显的发展。
首先,陶渊明将个人的“避世”作为焦点,为自我精神的生存寻找“出世”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具体的生存状态并不是他着重要阐明的,相反,他塑造了一个感性的、唯美的世外“桃源”,在后代知识分子不断的精神寄托中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沃土、“心隐”的乐园。
其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具备普适性:它的发现是偶然的,而当世人着意去苦苦寻觅,反而不见踪影。
它的神秘性暗示我们:世外桃源或许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存在于想象或梦幻中的理想之地,是一个纯粹的人生理想。
中国古人对“桃花源”这一世外乐园的思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桃源”作为一种文化原型,成为了中国人精神中的集体无意识,对后世文人影响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赵江滨提要: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乡土小说和以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田园乡土小说标示着现代乡土文学的两种艺术倾向,但从审美角度审视,后者是对小说现实功利因素的超越和对艺术本性的回归。
文章在概括阐述两种乡土文学的基本社会背景及艺术特征之后,着重以沈从文早年生活和具体作品互训的方式,阐释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基本成因。
关键词: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生命意识。
AbstractThe enlightened regional novels and pastoral regional novels symbolize two artistic trends in contemporary regional literature,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Luxun and Shen Congwen respectively.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pastoral novels are transcension to utilitarian factors and regression of its artistic essential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fundament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kinds of regional novels, the text depicts the basic formation of pastoral style in Shen Congwen’s regional novels by mean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en Congwen’s early life and his specific literary creations.Key words:regional novels pastoral style anima consciousness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叶,沈从文和废名(冯文炳)的乡土题材小说出现后,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才可说真正获得了田园风格的存在形态。
此前的五四乡土文学因受启蒙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一直以批判现实主义的面貌昭示于世人,这在审美形态上就使在文学传统中大多以优美恬淡风光出现的乡土风貌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文化阴霾。
而“田园乡土”的出现明显是对上述审美倾向的反拨。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形态的小说各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田园乡土”小说的出现无疑是对启蒙主义乡土小说社会功利性的超越。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田园风格标志着文学创作中浸灌于乡土题材的那种陶然而带有赞许、令人神往的艺术美化倾向。
“田园”风格实际上是作家的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的校正和美化,是精神空间对物质现实的再造。
就“田园”场景与现实生活场景的明显断裂性质而言,这类作品更具有审美风范。
文学史跨时代的对这类作品给与永久的认同,应该说有其内在根据。
一在沈从文、废名之前的五四“乡土文学”中,中国现代的乡土生活总是被置入阴暗、落后、愚昧、野蛮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曝光和鞭挞,这种情形在鲁迅的《狂人日记》、《故乡》、《祝福》、《风波》、《阿Q正传》等辉煌杰作中开了先河。
被启蒙主义文化眼光逼视的“老中国”的乡土弥漫着一切封建传统的愚陋和黑暗,某种意义上“乡土”在五四启蒙主义文学视野中往往成了绝望和反抗的文化符号。
当然,客观上中国近现代的乡土社会也确实负载了深重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负面和惰性成分。
“听将令”的鲁迅在写下这些沉痛冷峻的文字时,无疑是把中国的乡土社会作为文化解剖和批判对象看待的。
鲁迅的自述就提供了文学在他的思想中应该具有的社会使命: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在当时的中国历史情境中,鲁迅的“乡土文学”模式和社会文化思潮保持了内在的同一性,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示范意义,所以一经出现便成了“乡土文学”的被模仿对象。
这在王鲁彦、许杰、蹇先艾、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等继起者那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他们的创作中,鲁迅的“乡土模式”是一个摆脱不掉的阴影。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魅力首先与中国现实乡土的负面因素达成了一致,艺术的魅力竟然来自现实乡土的衰败景象和黯淡生活,而陶渊明的艺术世界只能成为人们精神凭吊中的想象奢侈物。
如果我们用“恶化的乡土”来表征五四时期“乡土文学”特色的话,那么,这种特色显然来自社会的文化批判对文学的外在要求,它们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着步调一致的社会文化的批判性质。
对“恶化乡土”的文学趋同,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在文学创作中一味地营构“恶化的乡土”却并非文学审美本性的全部要求。
至少,文学的乡土题材不应仅仅停留在“恶化”的文化层面上,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应该进入“美化”的审美层面,艺术与乡土的纯正关系应该建立在这种审美的基础之上,这是艺术对生活的内在的本体要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沈从文、废名的“田园乡土”小说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标志着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可认为,这是现代乡土文学成熟的标志。
因为“田园”般的乡土意象只在幻想的、理想的虚构性文学作品中才合法地具有永恒的价值,成为文学史上长久不衰的审美对象。
与“恶化的乡土”相对,“田园乡土”常常呈现的是“美化的乡土”。
京派作家中的沈从文、废名都是“美化乡土”的高手,而京派作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艺术倾向就是对“美”的推崇,正像京派理论家李长之所说的那样,“文学只应求永恒不变之美”,而不必“描写现实”。
i于是,与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观明显有别,沈从文对小说创作的皈依有自己的见解,他期待于小说的是“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曾经有人询问我,“你为什么要写作?”我告他我这个乡下人的意见:“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爱。
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
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
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
人事能够燃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
若每个作品还皆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
……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沉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寂寞,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
……”[2]尽管人们把沈从文和废名的乡土小说并置于“田园”的名目之下,但二者具有显然不同的文学视野,蕴含其中的情致也明显有异。
沈从文在比较自己的小说与废名小说的区别时指出:两人虽“同样去努力为仿佛我们世界以外那一个被人疏忽遗忘的世界,加以详细的注解,使人有对于那另一世界憧憬以外的认识,冯文炳君只按照自己的行为做了一部分所欢喜的事。
”而他自己“兴味与成就”则意在“使社会的每一面,每一棱”。
并不无自负地认为:“表现出农村及其他去我们都市生活较远的人物姿态与语言,粗糙的灵魂,单纯的情欲,以及在一切由生产关系下形成的苦乐,(自己的小说)似较冯文炳君为宽而且优。
”另外,正如废名受过良好的学院派的系统教育和训练那样,废名的田园乡土精致而优美,人物被修饰得单纯而雅驯,无论是《竹林的故事》、《桃园》还是《桥》,废名小说中的“田园乡土”都散发着脉脉的悠闲恬淡气息。
废名的小说虽有人事的淡淡哀愁飘拂其间,但世外桃源之意还是其突出的征候。
废名的小说犹如镶嵌精巧的山水画卷,清秀蕴藉,不染城市纤尘。
沈从文的“田园”乡土与废氏迥异其趣。
人们可以自然地联想到,当废名恬然地坐在北京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内聆听周作人操着浓重的绍兴腔,纡徐舒缓的讲课时,沈从文却摇晃着单薄瘦弱的身躯,在湘西旧军队的行列中行进着,漂泊跋涉在湘西的粗砺山水间,生命听任于盲目命运的播弄。
他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熏陶,山野间的蛮风醇俗和自然山水是启迪他灵性的第一位老师,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然山水、风土习俗的感悟。
对应于这种心理和文化结构,沈从文的“田园”乡土——边远的湘西世界——便有了别样的风采:放达自然,剽悍蛮勇,纯朴善良。
尤其是沈从文小说的这种风采中流动着一股放浪不羁的生命意识。
因而,正是这种别样的生命意识成为沈从文小说“田园”风格超越于社会现实层面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沈从文独特的生命意识是如何在他的生命履历中萌芽生长的呢?对沈从文生命意识的发微无疑应从这里开始——1922年8月的一天,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僻处湘西的沈从文偶然从省城来的印刷工携带的书刊杂志上受到新文化的启迪,终于厌倦了漫无目的的漂泊生涯,生命的何去何从问题让他一连沉思了四天。
最终,二十年的自然生命终于酿成了一个自觉意志:“好坏我终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识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3]沈从文年轻的思想产生烦恼的那一刻,便标志了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从昏沉沉的蒙昧状态中的觉醒。
用现在的术语来说,沈从文当初为自己生命下赌注的做法是一次生命的自觉选择行为,是觉醒了的自我对生命活动的有意识塑造。
这种决绝的选择,一方面希冀为自己的生命发展寻求新的契机——“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
“我准备过北京读书,读书不成便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
另一方面也表明,沈从文在只身闯北京的活动中,尽管物质上的准备严重不足,但精神上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了。
他刚到北京时对一位亲戚的大段豪言即是证明,而他的亲戚对他的善意赞辞更有颇得他心之处:“你这个古怪乡下人,胆气正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来北京城住下,学习一切经验一切了。
可是我得告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换句话说,沈从文从湘西山野来到北京之前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他的不甚明晰但却颇为坚定的人生观,物质准备不足,可精神准备已经被生活铺垫得相当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