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牵引变电所 2—馈电线 3—接触网; 4—电力机车 5—钢轨 6—回流线 8—吸上线
2. AT供电方式的优缺点
① 由于NF和钢轨并联连接,使得正常运行时钢轨中负荷
电流的一部分分流到NF中去,因此,可以减少流入大 地的电流,减轻对通讯的干扰危害,降低钢轨电位, 减小馈电回路的阻抗。 ② DN方式与AT、BT相比,其馈电回路和设备简单、投 资省、运营维护方便。 说明: 为了能取得最好的防干扰效果,需研究回流线的空间
CTMH–150 CTMH–120
21 15
30 15
线
线
客专正线
2. 低速段(联络线) 区 段 线 材 用 途 线材规格
右线:右DK1+601至 DK5+636 左线:DK0+000至 DK5+636 盘锦北至 右DK1+601 与哈大联络线
正线(承力索+接触线) JTM-120+CTMH–150 正线(承力索+接触线) JTM-120+CTMH–150 正线(承力索+接触线) JTM -95+ CTHA-120 正线(承力索+接触线) JTM-120+CTMH–150
3. 直接供电方式原理图
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 正常供电方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 如下图所示。
1—220/110Kv高压输电线 4—接触网
2—牵引变电所 5—电力机车
3—馈电线 6—钢轨
*. 越区供电原理图 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正常供电 方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如下图所示。
四 须明确的几个关键点
接触网施工中除跨距、支柱高度采用m为单位,其他一般采 用mm为单位。
跨距(L):相邻两根接触网支柱的中心对中心的跨度,一般
由设计给出,但按标准相邻两跨距之比不行大于1:1.25,困 难地段可为1:1.5,特殊地段(如站场咽喉区)有时需特殊对 待;
限界(Cx):与支柱相邻的线路中心到支柱线路侧的水平距离; 超高(h):曲线段线路外轨较内轨的相对高差; 拉出值(a):曲线段,定位点处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的
1. 支柱按材质分为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支柱; 2. 按用途分为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锚柱、定
位柱、道岔柱、软横跨柱、硬横跨柱和桥支柱。
二 接触网的结构
弹性吊索
简单悬挂
接触线
承力索
简单链形悬挂
接触线
承力索
弹性链形悬挂
接触线
弹性吊索
承力索
复链形悬挂
接触线
辅助承力索
三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介绍
一)直接供电方式 二)BT供电方式 三)AT供电方式(盘营客专采用)
即带吸流变压器的供电方式。 它须要在牵引网中,每相距1.5km~4km间隔,设置一 台变比为1:1的吸流变压器。其原边串入接触网,副 边串入沿铁路架设的回流线。(回流线通常就悬挂在 铁路沿线的接触网支柱外侧的肩架上)在每两相邻吸 流变压器间,将回流线与钢轨作一次并联连接(吸上 线),在回流线的首、未两端也分别与钢轨连通。借 助吸流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间的互感作用,将直接供 电方式时流经钢轨和大地的回流全部吸入回流线中, 使接触网和回流线的电流达到完全平衡,减轻了对通 信线的电磁感应影响。
地接触取流,将接触线按受电弓运行要求进行定位的 装置。
作用:
1. 使接触线始终在受电弓滑板的工作范围内,保证
电车机车良好的取流,避免脱弓,造成成事故。 2. 将接触线在直线区段的“之”字力、曲线区段的 水平力及风力传递给腕臂
四) 支柱和基础
是用来承受接触悬挂和支持装置的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 在规定的高度
定 位 管 吊 线 腕臂底座 平腕臂
腕臂支撑 定位管支撑 棒式绝缘子 b) 正定位结构
斜腕臂
定位器
a) 反定位结构
节点* 横 承
上 部 固 定 绳
软 横 跨
下 部 固 定 绳
软 横 跨
弹 簧 补 偿 器
横 梁
硬 横 跨
吊 柱
钢 柱
பைடு நூலகம்硬横跨
三) 定位装置
是使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在运行中与接触线始终良好
张 力 15+15 15+15 15+15 15+15
吊 弦
用来在链形悬挂中,将接 触线悬挂在承力索上,通 过调节吊弦的长短来保证 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和接 触线高度,从而改善接触 悬挂的弹性,提高受电弓 的受流质量。
承 力 索
施工注意问题:
1. 接触线截流环安装在吊弦本体的 列车前进侧,与接触线成45º ~60º 的夹角; 2. 承力索载流环与接触线载流环方 向相反;
a
b
d
c
三) AT (Auto-Transformer)供电方式 1. AT供电的组成及原理图
AT供电方式:由接触网T、正馈线F、轨道大地系统R以 及每隔一定距离的自耦变压器(AT)构成。 AT并联于接触导线与正馈线之间,AT中点与钢轨相连。
AT供电方式原理图
2. AT供电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① 结构上,AT方式是用自耦变压器代替了吸流变压 器,正馈线代替了回流线。消除了接触网中的吸 流变压器分段。大部分回流流经正馈线,从而降 低对邻近通信线的干扰。 ② AT输出电压为BT输出电压的2倍,电流则相反, 为BT输出电流的一半。从牵引变电所看,以两倍 接触网电压沿线输送1/2I。 ③ 送电电压加倍,送电电流减半,送电电路中的电 压损失将降低为1/4。 ④ 由AT供电的上面2个特点,可增大变电所间的距 离和传输功率,减少牵引网损耗。 缺点: 必须在沿线安设电压较高、容量较大的自耦变压器, 牵引网设备的投资相应增加。
4. 复线区段供电方式原理图 复线区段供电方式与上述基本相同,但每一供电臂分 别向上、下行接触网供电,因此每牵引变电所馈出线有四 条。同一侧供电臂上、下行线实行并联供电,可提高供电 臂末端电压。当须越区供电时,通过分区亭开关设备来实 现。复线区段供电情况如下图所示。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图
二) BT (Booster-Transformer)供电方式
接 是直接与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 触 经常处于磨擦状态铜合金导体。 线
的情况下,增加了接 触线的悬挂点,提高 了接触线的稳定性, 减小了接触线的弛度, 改善了接触线的弹性。
盘营客专接触网承力索、接触线设计使用类型
1. 高速段
线 材 用 途 线材规格 张 力
承力索
接触线
客专正线 站

JTM-120 JTM-95
1—故障牵引变电所
2—越区供电分界
越区供电是当某一牵引变电所因故障不能正常供电时,故 障变电所担负的供电臂,经开关设备与相邻供电臂接通, 由相邻牵引变电所进行临时供电。 因越区供电增大了该变电所主变压器的负荷,对电器设备 安全和供电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实行 越区供电,是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
一) 接触悬挂
是将电能传给电力机车的供电设备。它包括接触线、
承力索、吊弦以及连接它们的零件。
弹性吊索
接触悬挂是通过 支持装置架设在 支柱上,接触线
承力索 接触线
与电力机车受电
弓直接接触。
吊弦
承 是将接触线通过吊弦悬 力 挂起来,不直接参与与 索 电力机车受电弓磨擦的 铜合金绞线。
主要是在不增加支柱
腕 是安装在支柱上(由平腕臂、斜腕臂、支持等组成),用 臂 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传递负荷的作用腕臂管一般采用圆 结 钢管制成。目前常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缝型热镀锌钢管,客 专和高铁一般采用铝合金管。盘营客专平、斜腕臂采用 构 Φ70型铝合金管,定位管采用Φ55型铝合金管,支撑采用
Φ45型铝合金管。
接触网的初步认识; 接触网的结构;
电气化牵引供电方式的介绍;
须明确的几个关键点;
零部件;
一、接触网的初步认识
接触网
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
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
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缺点:
1.
回流线在半段长度里失去效用 的现象叫半段效应,失效区相 当于分段长度之半。 2. 解决此效应,需在供电臂内每 隔1.5~4km,设置一台吸流变 压器,使得牵引网阻抗显著增 大。 由于牵引网阻抗增高,有时须 缩短牵引变电所间的距离,或增 设串联电容补偿,来保证牵引网 电压水平。
电力机车处于吸流变压器附 近时防护效果差。如右图, 接触网在ab、cd段中没有电 流,而回流线中有电流,在 ab、cd段的长度内等于没有 防护。这种使吸流变压器至
四)DN供电方式(直供加回流)
一) 直接供电方式 1. 供电臂: 由牵引变电所引出至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分区(开闭) 所处所形成的一条供电支路。 2. 直接供电方式: 一般在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 (后称供电臂)。 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在接触网上是绝缘的。每个供 电臂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 电。 若两个供电臂通过开关设备,在电路上连通,两个供电臂 可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双 边供电。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电压水平,减少电能损耗。 但馈线及分区亭的保护及开关设备都较复杂,因此,目前 采用较少。
接 触 线 载 流 环
承 力 索 载 流 环 接 触 线 列车前进方向
二) 支持装置(腕臂系统等)
是沿铁路线路纵向安装,随着不同的线路情况(区间、
站场、桥梁、隧道),支持接触悬挂的结构也有不同 的类型。 1. 在区间主要是以腕臂支持结构; 2. 站场大于3个股道时,一般采用软横跨、硬横跨结构 方式,其中硬横跨也是以腕臂结构安装的一种。 3. 隧道和桥梁等大型建筑物处则据其内部结构而有不 同的设计形式,必要时采用特殊结构(如大限界框 架、多线路腕臂等方式)。
1. BT供电原理图 及优缺点分析
说明: 采用吸流变后, 只有变压器原边 的激磁电流仍流 经轨道和大地, 且电流数量很小。 如果不设吸流变, 单凭接触网和回 流线之间的分布 互感,仅约10~ 20%牵引电流经回 流线流回。
优点:
回流线和接触网中的电流基本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者的交变磁场基本上可互相平衡(抵消)。显著地减弱了 接触网和回流线周围空间的交变磁场,使牵引电流在邻 近的通信线路中的电磁感应影响大大地减小。
直线距离;直线段称为“之”字值;定位点处接触线位于受 电弓中心的支柱侧为“+”值,反之为“-”值。
导高(H):接触线相对于轨平面的高度;在有超高段,
导线高度=接触线相对于底轨的高度+外轨超高/2; (盘营为5300mm) 结构高度:定位点处承力索与接触线间的垂直距离; (盘营为1600mm) 定位是一种腕臂安装形式,而不取决于拉出值的正与 负。(如:个别道岔定位) 当量跨距(D):是假设的一个与实际锚段跨距中导线随 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独立跨距,其值最接近于锚段中 大多数跨距的值,或者就与某一实际跨距相同。
三)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DN) 1. DN供电方式的组成及原理图 由于AT方式设备复杂,一次投资高、运营费用高、维护困难, 特别在多隧道区段应用更为困难。BT方式由于其半段效应、 接触网分段及牵引网阻抗大等缺点,对高速和重载行车的适应 能力差。因此,常采用直接供电加回流线(负馈线)的供电方式。 DN供电方式:由接触网、钢轨、沿全线架设的负馈线NF(每 隔几公里用P金属线【吸上线】和钢轨相连)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