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单胞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一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启和,张俊,董亚晨,焦迎春,范琳琳
申请号:CN201310347894.7
申请日:20130809
公开号:CN103421718A
公开日:
201312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该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命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QHZJUJW,保藏号为CGMCC No.7783。

本发明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是从青藏高原的野生微孔草种籽内分离筛选得到的内生菌,能用于结冷胶的工业化生产,为内生菌工业化生产结冷胶提供了新途径。

申请人:浙江大学
地址: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红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鞘氨醇单胞菌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鞘氨醇单胞菌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2021,Vol.38No.03化学£隹的3繹Chemistry&Bio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2-5425.2021.03.002张颖,杨悦,韦庆慧,等•鞘氨醇单胞菌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38(3):6-13.ZHANG Y,YANG Y,WEI Q H?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of Sphingomona^J^.Chemistry&Bioen­gineering,2021,38(3):6-13.鞘氨醇单胞菌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张颖,杨悦,韦庆慧,赵敏*(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独特的脂多糖结构,是近些年从假单胞菌属中重新分离出的一类新属。

因其具有繁殖速度快、高效、省时省力、无污染等特点,且可以在高度贫氧和恶劣条件下生长,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环芳怪、石油、偶氮染料、氯化酚、杀虫剂、除草剂等大分子的降解,以及类胡萝卜素和生物胶等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

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抗氧化衰老、与植物互作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鞘氨醇单胞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菌剂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环境污染物降解;抗氧化作用;重金属抗性中图分类号:Q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21)03-0006-08Research Progress in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of SphingomonasZHANG Ying,YANG Yue,WEI Qinghui.ZHAO Mi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Abstract:Sphingomonas is a new genus re-isolated from Pseudomonas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a unique lipopolysaccharide structure.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reproduction9high efficiency?saving time and effort,and non-pollution,Sphingomonas can grow under high oxygen-poor and harsh conditions?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acromolecules,such a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etroleum,azo dyes9chlorinated phenols,pesticides,herbicides, and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biomass carotenoids and bio­glues・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phingomona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 the 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anti-oxidative aging,and interaction with plants.Sphin­gomonas has the market value of being developed as microbial agents.Keywords:Sphingomonas;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anti-oxidation;heavy metal resistancePseudomonas paucimobil曾被定义为产黄色素、极性单鞭毛、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棒状杆菌,归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其细胞脂质中含有大量独特的鞘氨醇脂和2-径基肉豆蔻酸。

鞘氨醇单胞菌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鞘氨醇单胞菌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鞘氨醇单胞菌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台喜生; 冯佳丽; 李梅; 李师翁【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降解; 环境污染物【作者】台喜生; 冯佳丽; 李梅; 李师翁【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1]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4-亚门,细胞膜组成中含有鞘糖脂,是典型的好氧,化能自养,革兰氏阴性,杆状,通常菌落呈黄色的细菌。

鞘氨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生和陆生环境中。

鞘氨醇单胞菌属的很多种可以降解多种化合物,如联苯(含取代基的)萘、芴(含取代基的)菲、芘(含氯的)联苯醚(含氯的)呋喃、咔唑、聚乙二醇、氯化酚和多种除草剂以及杀虫剂,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鞘氨醇单胞菌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1.1 特殊的代谢机制鞘氨醇单胞菌属的不同种具有不同的代谢机制,因此可以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证明该属细菌可以比其他细菌属的细菌更快更有效地适应新化合物污染的环境。

这种降解能力与通常的矿化降解机制不同。

对(含取代基的)萘或联苯降解途径的生理和酶学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与其他降解细菌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是对于降解2,4-D或联苯的编码基因的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和其他变形菌门细菌只存在低水平的序列相似性。

这说明在降解机制的进化过程中,鞘氨醇单胞菌与其他变形菌门细菌之间出现差异。

鞘氨醇单胞菌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区别是,通常可以在鞘氨醇单胞菌中发现不同寻常的降解基因的组成。

之前关于假单胞菌的研究表明,编码降解酶的基因一般位于相同的操纵子中,并且被协同调控,这种基因调控的经典例子是降解氯化邻苯二酚的TOL或NAH质粒编码的是间位裂解途径,而其他质粒编码的是改进的邻位裂解途径,或者是染色体编码的β-氧化己二酸途径。

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

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3ꎬ39(3):859 ̄872http://jsnyxb.jaas.ac.cn付思远ꎬ彭玉林ꎬ黄水明ꎬ等.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3ꎬ39(3):859 ̄872.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3.03.028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付思远ꎬ㊀彭玉林ꎬ㊀黄水明ꎬ㊀郭达伟ꎬ㊀李忠金ꎬ㊀江丽芳ꎬ㊀江㊀巍ꎬ㊀陈萍萍(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ꎬ福建龙岩364000)收稿日期:2022 ̄06 ̄15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N0075㊁2022N0050)作者简介:付思远(1993-)ꎬ男ꎬ吉林榆树人ꎬ硕士ꎬ研究实习员ꎬ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ꎮ(E ̄mail)fusiyuan19940821@163.com通讯作者:陈萍萍ꎬ(E ̄mail)pingpingchen1982@163.comꎻ彭玉林ꎬ(E ̄mail)pyl2010@163.com㊀㊀摘要:㊀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引起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ꎮ土壤中重金属的过量积累给水稻的生长发育㊁稻米产量和品质造成负面影响ꎬ并会导致重金属进入食物链ꎮ内生菌与宿主具有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ꎬ一些有益内生菌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重金属抗性ꎮ本文总结了抗重金属内生菌改善水稻重金属胁迫和减少植株重金属积累的机制ꎬ最后针对内生菌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几点展望ꎮ关键词:㊀内生菌ꎻ水稻ꎻ重金属ꎻ缓解胁迫中图分类号:㊀Q945.7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3)03 ̄0859 ̄14Researchprogressofendophytesinalleviatingheavymetalstressandac ̄cumulationinriceFUSi ̄yuanꎬ㊀PENGYu ̄linꎬ㊀HUANGShui ̄mingꎬ㊀GUODa ̄weiꎬ㊀LIZhong ̄jinꎬ㊀JIANGLi ̄fangꎬ㊀JIANGWeiꎬ㊀CHENPing ̄ping(Longya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Longyan364000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Heavymetalpollutioninpaddysoilsisoneofmainconcernscausingsomeoftheenvironmentalandfoodsafetyproblems.Excessaccumulationofheavymetalsinsoilhasanegativeimpactonthegrowthanddevelopmentꎬyieldandqualityofriceꎬandwillmakeheavymetalsenterthefoodchain.Endophyteshaveastablemutualismrelationshipwiththeirhosts.Itiswellknownthatplantgrowth ̄promotingendophytes(PGPEs)enhancericeproductivityandresistancetoheavymetalstress.Thispapersummarizedthemechanismsofheavymetalresistant ̄PGPEsinimprovingheavymetalstressandreducingtheaccumulationofthesemetalsinrice.Finallyꎬsomeprospectsforresearchandapplicationofendophytesinagriculturewereputforward.Keywords:㊀endophytesꎻriceꎻheavymetalsꎻstressalleviation㊀㊀重金属(或类金属)是具有高相对原子质量㊁高密度特性的天然化学元素ꎬ其含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对细胞有毒害作用[1]ꎮ稻田土壤中的砷(As)㊁镉(Cd)㊁铅(Pb)㊁汞(Hg)㊁铜(Cu)等重金属含量高于旱地土壤[2]ꎮ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ꎬ稻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降低稻谷的产量和质量ꎬ还会导致重金属被水稻吸收累积ꎬ威胁人类健康[3]ꎮ传统农业通过加强农业管理(如灌溉㊁施肥和轮作)或使用化学钝化剂进行重金属污染防治[4 ̄7]ꎮ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钝化重金属ꎬ但所用材料昂贵且耗时ꎬ可能带来二次污染ꎮ所以ꎬ应寻求更有效的方法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和积累以保障粮食安全ꎮ有益内生菌是指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而不会引起疾病的一类原核或真核微生物ꎬ其占据宿主的根㊁茎㊁叶㊁种子等不同生态位[8]ꎮ研究结果[9 ̄10]表明ꎬ某些抗重金属有益内生菌能够改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轻其对植物的毒害ꎬ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958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直接相关ꎬ重金属的毒性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11])ꎮ当植物处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ꎬ定殖于植物组织中的内生菌不易受环境因子影响ꎬ与寄主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更加稳固ꎬ对宿主产生的有利影响通常大于根际微生物[12 ̄14]ꎮ有益内生菌在修复土壤污染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效用ꎬ其通过提高重金属生物有效性㊁增加植物的生物量㊁酸化根际环境㊁增加根系表面积等机制强化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ꎬ辅助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15 ̄16]ꎬ但此类内生菌可能会增加作物可食用部位的重金属含量ꎮ最近研究结果表明ꎬ一些内生菌既能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ꎬ又能降低水稻植株地上部和籽粒中的重金属积累ꎬ使稻米生产更加安全[17 ̄18]ꎮ长期以来ꎬ关于内生菌辅助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研究进展已有许多全面的综述[19 ̄22]ꎮ然而ꎬ还没有文章回顾内生菌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的机制ꎮ本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表1㊁表2)ꎬ阐述了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的作用机制ꎬ并针对多抗型内生菌菌种资源的发掘及合成菌群的研究应用提出展望ꎬ以期为内生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ꎮ表1㊀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的典型内生细菌Table1㊀Typicalendophyticbacteriaforalleviatingheavymetalstressandaccumulationinrice菌种名称宿主来源及分离部位促生特性水稻品种名称重金属元素试验方式调控效果文献来源芽孢杆菌属(Bacillusko ̄reensisstrain181 ̄22)水稻(OryzasativaL.)ꎻ根㊀㊀㊀㊀-中旱35镉土培盆栽增加旱稻鲜质量和干质量ꎻ降低植株和籽粒的镉含量[2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RWL ̄1)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赤霉素和有机酸㊀㊀-铜基质盆栽增加水稻株高㊁鲜质量㊁干质量和根长ꎻ降低根部㊁地上部铜的含量[24]~[26]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 ̄gomonassp.C40)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㊁精氨酸脱羧酶C两优513镉水培盆栽增加水稻生物量以及根部㊁地上部㊁籽粒干质量ꎻ降低地上部和籽粒中镉含量[27]成团泛菌(Pantoeaag ̄glomeransTm02)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 ̄Mazz.)ꎻ茎产生生长素ꎻ溶磷ꎻ固氮扬稻6号镉水培盆栽增加水稻株高㊁干质量㊁每穗粒数ꎻ降低籽粒㊁地上部的镉含量[2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 ̄philiaR5 ̄5)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铁载体ꎻ溶磷ꎻ固氮黄华占镉水培盆栽促进水稻生长ꎻ降低根和地上部的镉含量[29]㊁[30]台湾贪铜菌(CupriavidustaiwanensisKKU2500 ̄3)含羞草(Mimosapu ̄dicaLinn.)ꎻ根瘤㊀㊀㊀㊀-Phitsanulok2㊁泰国茉莉香米镉水培盆栽增加水稻根长㊁干质量㊁粒质量和产量ꎻ降低籽粒中镉含量[31]㊁[32]根瘤菌属(Rhizobiumlar ̄rymooreiS28)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㊁精氨酸脱羧酶C两优513镉土培盆栽增加水稻根㊁地上部㊁籽粒生物量ꎻ降低地上部和籽粒中镉含量[33]沙雷氏菌(Serratialique ̄faciensF2)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隆两优华占砷土培盆栽增加水稻根㊁地上部㊁籽粒干质量ꎻ降低水稻籽粒中砷含量[34]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㊁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㊁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水稻(OryzasativaL.)ꎻ-产生铁载体PathumThani1砷土培盆栽单接种配施风化褐煤促进水稻生长ꎻ降低籽粒中砷含量[35]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H3)杂交狼尾草(Pennis ̄etumamericanumˑP.purpureum)ꎻ根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武运23镉土培盆栽增加水稻籽粒生物量ꎻ降低根部㊁地上部㊁籽粒中镉含量[36]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T61)-ꎻ土壤ꎬ具内生性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ꎻ溶磷728B㊁内香1B镉土培盆栽ꎻ大田试验促进水稻根生长ꎻ降低籽粒的镉含量[37]㊁[38]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paramycoidesHNR ̄4)㊁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7NZ ̄3)水稻(OryzasativaL.)ꎻ种子产生生长素㊁铁载体㊁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脱氨酶ꎻ溶磷C两优188镉基质盆栽共接种增加水稻根长和株高ꎻ降低根部和地上部的镉含量[39]-表示文献中未报道ꎮ068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3期表2㊀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的典型内生真菌Table2㊀Typicalendophyticfungiforalleviatingheavymetalstressandaccumulationinrice菌种名称宿主来源及分离部位促生特性水稻品种名称重金属元素试验方法调控效果文献来源稻镰状瓶霉(Falciphoraoryzae)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e)ꎻ根内㊀㊀-甬优1504㊁浙粳88镉培养基共培养ꎻ大田试验增加水稻株高㊁生物量㊁大田产量ꎻ降低籽粒的镉含量[40]㊁[41]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indica)牧豆树[Prosopisjuli ̄flora(Swartz)DC.]㊁印度枣(Ziziphusincur ̄vaRoxb.)ꎻ根际土壤ꎬ具内生性㊀㊀-IR64砷㊁镉砷:水培盆栽ꎻ镉:土培盆栽砷胁迫下接种增加水稻株高和干质量ꎻ镉胁迫下接种增加水稻根长㊁株高㊁鲜质量ꎬ增加根部镉含量ꎬ降低地上部镉含量[42]~[44]小丛壳属(Glomerellasp.JP4)盐地碱蓬(Suaedasal ̄sa)ꎻ叶产生生长素㊁赤霉素㊁细胞分裂素辽兴1号镉水培盆栽增加水稻株高㊁根长㊁干质量ꎻ增加根部镉含量ꎬ降低地上部的镉含量[45]㊁[46]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intraradices)-ꎻ-ꎬ具内生性㊀㊀-旱优3号㊁郑旱9号镉土培盆栽ꎻ水培盆栽增加旱稻生物量㊁株高㊁根长㊁产量ꎻ降低地上部㊁根部㊁籽粒的镉含量[47]~[51]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intraradices)-ꎻ-ꎬ具内生性㊀㊀-旱稻3号砷土培盆栽降低旱稻籽粒的总砷㊁无机砷含量[52]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㊁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intraradices)-ꎻ-ꎬ具内生性㊀㊀-北稻4号镉土培盆栽单接种皆能增加水稻生物量ꎻ增加根部镉含量ꎬ降低地上部镉含量[53]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ꎻ-ꎬ具内生性㊀㊀-郑旱9号㊁旱优73㊁旱优3号镉土培盆栽ꎻ水培盆栽增加旱稻根㊁地上部干质量ꎻ降低地上部㊁根部㊁籽粒的镉含量[47]㊁[49]㊁[51]㊁[54]变形球囊霉(Glomusversi ̄forme)-ꎻ-ꎬ具内生性㊀㊀-旱优3号镉水培盆栽ꎻ土培盆栽提高旱稻生物量和产量ꎻ降低根部㊁地上部㊁籽粒中镉含量[55]㊁[56]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BGCBJ05A)㊁幼套球囊霉(GlomusetunicatumBGCXJ04B)艾蒿(ArtemisiaargyiLévl.etVan.)㊁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ꎻ根际土壤ꎬ具内生性㊀㊀-镇糯20汞土培盆栽共接种增加水稻生物量㊁株高ꎻ降低根部㊁地上部和籽粒的总汞含量和甲基汞含量[57]~[59]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 ̄ae)-ꎻ-ꎬ具内生性㊀㊀-91B3铅土培盆栽增加旱稻生物量ꎻ降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铅含量[60]地球囊霉(Glomusgeospo ̄rum)㊁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ꎻ-ꎬ具内生性㊀㊀-中旱221砷土培盆栽混合接种增加旱稻产量ꎻ降低植株的砷含量[61]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BGCXJ01)新疆韭(Alliumflavi ̄dumLedeb.)ꎻ根际土壤ꎬ具内生性㊀㊀-嘉花1号铜土培盆栽增加水稻地上部㊁根部生物量ꎻ降低地上部㊁根部的铜含量[59]㊁[62]地球管孢囊霉(Funneliformisgeosporum)-ꎻ-ꎬ具内生性㊀㊀-中旱221砷土培盆栽减少旱稻根系对亚砷酸盐㊁砷酸盐和一甲基胂酸的吸收[63]地球囊霉(GlomusgeosporumBGCHUN02C)㊁变形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BGCGD01B)㊁摩西球囊霉(Glo ̄musmosseaeBGCGD01A)蜈蚣草(PterisvittataL.)ꎻ根际土壤ꎬ具内生性㊀㊀-中旱221砷土培盆栽单接种增加旱稻产量㊁生物量ꎻ降低籽粒㊁根部砷含量[59]㊁[64]变形球囊霉(Glomusversi ̄forme)㊁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㊁透光球囊霉(Glo ̄musdiaphanum)-ꎻ-ꎬ具内生性㊀㊀-91B3㊁277铜㊁锌㊁铅㊁镉土培盆栽混合污染下单接种皆能减少铜㊁锌㊁铅㊁镉从旱稻根部至地上部的转运(除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殖加强了品种277的铜转运)[65]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 ̄dicesBGCAH01)白茅[Imperatacylin ̄drica(L.)Beauv.]㊁狗牙草(Sedumsarmento ̄sumBunge)㊁双穗雀稗[Paspalumpaspaloides(Michx.)Scribn.]ꎻ根际土壤ꎬ具内生性㊀㊀-日本晴砷土培盆栽增加水稻生物量ꎻ降低地上部亚砷酸盐含量[59]㊁[66]-表示文献中未报道ꎮ168付思远等: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1㊀内生菌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的机制1.1㊀调节水稻激素平衡重金属胁迫会打破植物内源激素平衡[67]ꎮ在重金属胁迫下脱落酸(AbscisicacidꎬABA)和茉莉酸(JasmonicacidꎬJA)的含量增加ꎬ导致气孔导度降低㊁叶片衰老㊁叶绿素合成减缓㊁光合作用减弱ꎬ抑制植物生长[24ꎬ68 ̄69]ꎮ赤霉素(GibberellinsꎬGAs)对种子萌发㊁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ꎬ其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70]㊁调节激素平衡[71]等机制缓解重金属胁迫ꎮShahzad等[24]研究发现ꎬ铜胁迫下接种产GA的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RWL ̄1)有助于降低水稻内源ABA和JA的含量ꎬ促进水稻生长ꎮ接种产GA内生真菌(Glomerellasp.JP4)明显改善了镉胁迫下水稻的抗氧化系统[45 ̄46]ꎮ内源水杨酸(SalicylicacidꎬSA)对于重金属胁迫的应答机制尚不明确ꎬ但水稻在镉和镍胁迫下ABA含量升高㊁SA含量降低ꎬABA对SA表现出拮抗作用ꎻ接种内生肠杆菌(EnterobacterludwigiiSAK5)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indicumSA22)后ꎬ水稻内源ABA含量降低㊁SA含量升高ꎬ植株生长状况明显改善[17]ꎮ重金属胁迫诱导乙烯(EthyleneꎬET)过量产生ꎬ导致过氧化氢(H2O2)积累和细胞凋亡ꎬ抑制根的发育[72 ̄73]ꎮ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1 ̄aminocyclopropane ̄1 ̄carboxylicacidꎬACC)脱氨酶可以将ET的前体ACC水解为氨和α ̄酮丁酸来促进根系生长ꎬ降低ET含量[74]ꎮ接种产ACC脱氨酶内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A1501)降低了镉㊁铜㊁锌㊁镍等胁迫下水稻内源ET含量ꎬ促进了水稻生长ꎻ进一步进行基因组分析ꎬ结果表明ꎬPseudomonasstutz ̄eriA1501携带1个编码ACC脱氨酶的acdS基因ꎬacdS基因突变后ꎬ突变体丧失了ACC脱氨酶活性ꎬ在重金属胁迫下促进水稻生长的能力丧失ꎬ表明产ACC脱氨酶是内生菌缓解水稻重金属胁迫的一种重要机制[72]ꎮ此外ꎬ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acidꎬIAA)内生菌通过以下两方面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一是刺激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根系生长ꎬ使植物获得更强的养分吸收能力[19ꎬ75]ꎮ如镉胁迫下接种产IAA内生沙雷氏菌(Serratiasp.AI001)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sp.AI002)ꎬ增加了水稻不定根和侧根的数量[76]ꎮ二是诱导宿主生理变化来增强植物抗性和适应性[77 ̄78]ꎮ如IAA诱导抗氧化酶产生ꎬ从而增强抗氧化系统[73]ꎮ再如ꎬ根系分泌物通过螯合根际或质外体中的金属离子从而阻止金属离子进入细胞ꎬ这是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重要策略ꎮIAA能够激活植物的细胞壁ꎬ刺激根系分泌物产生[79 ̄80]ꎮ接种Liu等[81]分离的产IAA和ACC脱氨酶内生肠杆菌(Enterobactersp.SE ̄5)显著提升了镉胁迫下水稻的IAA含量和ACC脱氨酶活性ꎬ提高了水稻种子发芽率㊁幼苗成活率㊁株高㊁根长㊁叶绿素含量和鲜质量ꎮ综上所述ꎬ重金属胁迫下ꎬ内生菌通过分泌外源植物激素(如IAA㊁GA等)和调节水稻内源激素(如IAA㊁ABA㊁JA㊁SA㊁ET等)平衡来降低应激激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ꎬ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的作用ꎬ缓解重金属胁迫ꎬ促进植株生长发育ꎮ一些内生菌还能分泌细胞分裂素(CK)ꎬ但国内外关于CK ̄内生菌 ̄水稻 ̄重金属胁迫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较少ꎮ1.2㊀增强水稻光合作用重金属胁迫会严重减弱水稻光合作用ꎬ接种内生菌能够增强水稻光合作用ꎮFv/Fm表示光系统Ⅱ(PhotosystemIIꎬPSII)的光能转化效率ꎬFv/Fo表示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82]ꎮ铅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a㊁叶绿素b含量降低ꎬ净光合速率(Pn)降低ꎬ蒸腾速率(E)减弱ꎬFv/Fm㊁Fv/Fo值分别低于0 8和4 0ꎬ表明光系统II的功能被抑制ꎮ接种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sp.EF0801后ꎬFv/Fm和Fv/Fo分别提高到0.8和4.0以上ꎬ增加了光合色素含量ꎬ提高了Pn和Eꎬ有效维持了PSII的正常生理功能ꎬ光合强度得到提升[83 ̄84]ꎮ汞胁迫下水稻SPAD值(代表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ꎬ接种内生真菌CurvulariageniculataP1和Aspergillussp.A31提高了SPAD值㊁Fv/Fm㊁Fv/Foꎬ光合效率增强ꎬ水稻株高和干质量显著增加[85]ꎮ砷胁迫时水稻接种印度梨形孢(Pirifor ̄mosporaindica)使水稻叶绿素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42]ꎮ研究发现ꎬ在砷酸盐或亚砷酸盐胁迫下ꎬ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ꎬ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irregularisDAOM197198)提高了旱稻叶绿素含量㊁水分利用效率㊁碳同化率㊁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ꎬ提升了PSII的最大量子产率与实际量子产率㊁电子传输速率ꎬ促进了旱稻生长[86]ꎮ此外ꎬ植物体内高含量糖有助于增强光合作用以抵抗铜胁迫ꎬ接种内生菌RWL ̄1显著提高了铜胁迫下水稻碳水化合物(葡萄糖㊁蔗糖㊁果糖和棉子糖)的含量[24]ꎮ综上所述ꎬ内生菌通过增强光268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3期合作用促进了水稻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长发育ꎮ1.3㊀增加水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是蛋白质(包括各种酶㊁受体㊁某些激素)生物合成的基本单位ꎬ植物中的氨基酸调控有利于改善防御系统[26ꎬ87]ꎮ接种内生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RWL ̄1提高了正常环境和铜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天冬氨酸㊁谷氨酸㊁丙氨酸等13种氨基酸的含量ꎬ其中大多数氨基酸是其他代谢物的前体或中间产物ꎬ有助于增强水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24ꎬ87]ꎮZhou等[23]的研究结果表明ꎬ接种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koreensis181 ̄22)显著提高了镉胁迫下旱稻的总蛋白质含量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ꎬ内生菌通过提升水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协助水稻抵御重金属胁迫ꎬ但重金属胁迫下内生菌提高水稻氨基酸㊁蛋白质含量的机制还有待研究ꎮ1.4㊀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重金属诱导脂质过氧化ꎬ破坏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和被清除之间的平衡ꎬ从而产生大量活性氧(Re ̄activeoxygenspeciesꎬROS)ꎬROS会迅速与核酸㊁蛋白质㊁脂质和氨基酸等生物分子反应ꎬ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细胞损伤[88 ̄89]ꎮ内生菌可以提高水稻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水平ꎬ降低ROS和丙二醛(MDA)的含量[84ꎬ90 ̄91]ꎮ研究发现ꎬ镉胁迫下旱稻MDA含量升高ꎬ接种内生菌Bacilluskoreensis181 ̄22使MDA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23]ꎮShahzad等[24]的研究结果表明ꎬ铜胁迫会损害水稻抗氧化系统ꎬ接种内生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RWL ̄1显著提升了过氧化物酶(POD)㊁多酚氧化酶(PPO)等的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ꎮ铅胁迫下水稻体内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下降ꎬ接种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sp.EF0801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POD㊁CAT活性均增强[84]ꎮ砷胁迫下水稻幼苗根部还原型抗坏血酸(AsA)㊁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下降ꎬ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㊁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增加ꎬAsA/DHA和GSH/GSSG降低ꎻ印度梨形孢接种使参与AsA ̄GSH循环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㊁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㊁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升高ꎬ增加了GSH和AsA的含量ꎬAsA/DHA和GSH/GSSG升高ꎬ增强了水稻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42]ꎮ镉胁迫下接种碱蓬内生真菌Glomerellasp.JP4也提高了水稻AsA和GSH的含量ꎬ增强了SOD㊁POD㊁GR㊁CAT的活性ꎬ降低了H2O2和MDA的含量[45]ꎮLi等[51]研究发现ꎬ镉胁迫下接种AMF(Rhizophagusintraradi ̄cesꎬRi)降低了旱稻ROS水平ꎬ提升了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ꎬ促进了旱稻生长ꎮ接种AMF(GlomusversiformeꎬGv)还可以上调镉胁迫下旱稻根系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ꎬ提高了旱稻的镉胁迫抗性[56]ꎮ接种印度梨形孢显著降低了镉胁迫下水稻根部ROS的积累ꎬ减少了根部细胞死亡[44]ꎮ此外ꎬ重金属胁迫会使细胞产生有毒化合物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ꎬMG)ꎬ其会对脂质㊁蛋白质㊁DNA㊁RNA造成严重损害ꎬ并诱导H2O2积累[92 ̄93]ꎮ乙二醛酶(GLY)是MG的生理解毒酶系统ꎬ能够将细胞内具有糖基化毒性的MG转化为无毒的乳酸盐排到细胞外[94]ꎮ砷胁迫导致水稻MDA㊁MG含量以及GLYI㊁GLYII活性升高ꎬ接种印度梨形孢进一步提高了GLYI和GLYII的活性ꎬ降低了MDA和MG的含量ꎬ减少了MG对细胞的毒害ꎬ增强了水稻对砷的耐受性[42]ꎮ综上所述ꎬ重金属胁迫下内生菌可以提高水稻抗氧化酶活性ꎬ改善AsA ̄GSH循环的氧化还原状态ꎬ增强GLY循环系统ꎬ减轻了水稻氧化应激以促进植株生长ꎮ1.5㊀促进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重金属会干扰水稻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ꎬ造成营养缺乏和养分失衡ꎬ导致水稻生长迟缓[95 ̄96]ꎮ研究发现ꎬ随着铅离子含量的增加ꎬ水稻根中钾(K)㊁钙(Ca)㊁镁(Mg)㊁磷(P)㊁铁(Fe)㊁锌(Zn)和锰(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ꎬ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sp.EF0801的接种促进了根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运输ꎬ使幼苗叶片中上述离子含量显著增加ꎬ有助于维持铅胁迫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和酶促反应[97]ꎮ同样ꎬ镉胁迫下接种内生成团泛菌(PantoeaagglomeransTm02)促进了Mn㊁Ca㊁Fe㊁Mg等离子向籽粒的转运ꎬ增加养分的同时减少了镉向籽粒的转运[28]ꎮ产铁载体内生菌促进水稻对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98]ꎮ接种产铁载体内生菌Pseudomonassp.㊁Bacillusthuringien ̄sis㊁B.pumilus使砷胁迫下水稻根部铁含量升高[35]ꎮ砷胁迫下会增加水稻幼苗根中铁含量ꎬ但减少了铁向地上部的转运ꎬ接种印度梨形孢上调了水稻铁转运相关基因(OsIRO2㊁OsFRDL1㊁OsYSL1)的表达ꎬ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的铁含量ꎬ有利于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42]ꎮ有些内生菌还可以通过生物固氮为重368付思远等: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金属胁迫下的水稻提供必需的氮素营养[28ꎬ30ꎬ99]ꎮ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较低ꎬ不能满足植物需求[100]ꎮ具有溶磷功能的内生菌能够将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供重金属胁迫下的水稻吸收利用[28ꎬ30ꎬ37 ̄39]ꎮAMF在促进水稻磷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ꎮ多项研究结果表明ꎬ铜㊁铅㊁镉㊁砷等重金属胁迫下ꎬAMF接种能够增加水稻植株的磷含量ꎬ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合成以抵抗重金属胁迫[55 ̄56ꎬ61ꎬ64ꎬ101]ꎮ综上所述ꎬ内生菌通过溶磷㊁固氮㊁产生铁载体㊁上调营养元素吸收和营养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机制加强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ꎬ从而促进水稻在重金属胁迫下生长ꎮ2㊀内生菌降低水稻地上部和籽粒重金属积累的作用机制2.1㊀胞内积累和胞外吸附固定重金属内生细菌通过主动运输和区域化作用将重金属吸收进细胞内ꎬ也可由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在细胞外富集重金属ꎬ降低其流动性[77]ꎮ氢离子与金属离子存在竞争吸附位点ꎬ碱性环境能够加强土壤和细胞表面对重金属的吸附[102]ꎮ一些兼性内生细菌可以提高环境pH值ꎬ如ꎬ兼性内生沙雷氏菌(Serratialiq ̄uefaciensF2)通过提高发酵液pH值加强自身对砷的胞外富集和胞内积累ꎬ砷胁迫下接种Serratialiq ̄uefaciensF2加强了根表面和土壤对砷的固定ꎬ减少了水稻对砷的吸收和砷向籽粒的转移ꎬ最终籽粒砷含量低于欧洲水稻籽粒中最大允许砷含量(0 2mg/kg)[34]ꎮ内生真菌利用细胞壁㊁中央大液泡㊁菌丝体㊁孢子等特殊结构固定重金属[103]ꎮ镉胁迫下接种印度梨形孢使水稻根部的菌丝体和孢子中积累了大量镉ꎬ阻止镉离子向地上部转运[44]ꎮ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稻镰状瓶霉(FalciphoraoryzaeEU63669)是典型的镉离子生物过滤器ꎬ接种水稻后大量的镉以黑色沉积物和颗粒的形式在其液泡和厚壁孢子中被固定ꎬ阻止镉转移至地上部ꎬ降低了籽粒镉含量[40]ꎮ植物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ꎬ含有羧基㊁羟基㊁氨基和醛基等潜在配体ꎬ这些配体可以参与离子交换㊁吸附㊁络合㊁沉淀和结晶等各项反应ꎬ有效结合重金属阳离子并限制其在细胞膜上的转运[104 ̄106]ꎮ植物在根细胞壁中隔离重金属是缓解原生质体重金属胁迫和抑制重金属转运的机制之一[104ꎬ107]ꎮ多项研究发现AMF可以影响水稻中的重金属亚细胞分布ꎮGao等[48]的研究结果表明ꎬAMF可以改变旱稻根细胞壁的化学性质ꎬ镉胁迫下ꎬ接种Rhizophagusintraradices提高了根部细胞壁中果胶㊁半纤维素1和木质素的含量ꎬ观察到更多羟基和羧基ꎬ根细胞壁的果胶和半纤维素1中镉含量增加ꎬ进而显著降低旱稻地上部的镉含量ꎮZhang等[62]的研究结果表明ꎬ铜胁迫下接种AMF(GlomusmosseaeꎬGm)可使菌根中糖醛酸的含量增加ꎬ有利于增强菌根对铜的吸附ꎬ菌根细胞壁果胶和半纤维素1中的铜含量增加了约5倍ꎬ最终水稻地上部铜含量显著降低ꎮLi等[49]的研究结果表明ꎬ在低镉胁迫(<0 05mmol/L)下接种Rhizophagusintraradices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ꎬFm)提高了旱稻根部细胞壁组分中镉含量ꎬ高镉胁迫(ȡ0 05mmol/L)下提高了液泡中镉含量ꎬ而细胞器组分镉含量显著降低ꎬ缓解了旱稻镉胁迫ꎬ减少了地上部镉积累ꎮ上述研究结果皆表明由内生菌介导的胞外吸附和胞内积累可以将重金属固定ꎬ从而减弱重金属向地上部的转运ꎬ但AMF影响水稻根部重金属亚细胞分布的机制还有待研究ꎮ2.2㊀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碱性环境有利于重金属沉淀的形成和稳定[102]ꎮ镉胁迫下接种兼性内生细菌Pantoeaagglo ̄meransTm02提高了土壤pH值并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ꎬ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ꎬ降低水稻籽粒㊁茎秆中的镉含量[28]ꎮ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H3)和华氏新根瘤菌(Neorhizobiumhua ̄utlenseT1 ̄17)共接种可以提高水稻根系土壤的pH值ꎬ在低镉胁迫下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含量ꎬ高镉胁迫下增加有机物结合态镉和硫化镉的含量ꎬ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ꎬ所产精米符合大米镉限量国际标准(0.2mg/kg以下)[36]ꎮ多胺是氨基酸脱羧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碱性化合物ꎬ能够提高周围环境的pH值ꎬ最常见的多胺包括腐胺㊁亚精胺和精胺[108 ̄110]ꎮ研究发现ꎬ使用外源多胺降低了水稻对镉的吸收[111]ꎮ某些细菌可以产生精氨酸脱羧酶(ADC)从而分泌多胺[109ꎬ112]ꎮCheng等[27]分离的产ADC内生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C40)为兼性内生菌ꎬ其发酵液的多胺含量和pH值在镉胁迫下显著提高ꎬ接种后诱导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OsSPDS㊁OsSPMS1和OsSAMDC1)表达显著上调ꎬ根际土壤和根内的亚精胺㊁精胺含量增加ꎬ468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3期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含量增加ꎬ水稻地上部镉积累量显著降低ꎮ镉胁迫下ꎬ产ADC兼性内生根瘤菌(RhizobiumlarrymooreiS28)发酵液的pH值和腐胺质量浓度升高ꎬ接种后显著提高了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ꎬ降低了根际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镉转移系数(TFꎬ表示植物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ꎬ增加了成熟期根际土壤中碳酸盐和有机物结合态镉的含量ꎬ使水稻根部㊁地上部㊁籽粒中镉含量皆降低[33]ꎮ但产ADC内生菌的研究目前仅限于水稻镉胁迫ꎬ对其他重金属胁迫的应用研究较少ꎮ内生菌分泌的铁载体也可与Cd2+㊁Cu2+㊁Pb2+㊁As3+㊁As5+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结合[113]ꎮ研究发现ꎬ与铁载体结合的Fe3+更容易进入细胞ꎬ与铁载体结合的有毒金属离子不能有效地进入细胞ꎬ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114]ꎮ有机酸通过与重金属形成复合物㊁诱导植物产生根系分泌物㊁溶解磷酸盐释放磷元素并形成不溶性重金属磷酸盐等多种机制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ꎬ内生细菌Bacillusamyloliq ̄uefaciensRWL ̄1具有分泌柠檬酸㊁琥珀酸㊁丙酸和乙酸等多种有机酸的能力ꎬ接种后显著降低了水稻根部和地上部的铜含量[25]ꎮ铅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sp.EF0801诱导水稻根系产生苹果酸㊁酒石酸㊁乳酸和草酸等有机酸ꎬ缓解了水稻铅胁迫[97]ꎮ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ꎬMTs)是一类低分子量㊁半胱氨酸含量异常丰富的短肽ꎬ其巯基( ̄SH)能够螯合重金属[115]ꎮ镉胁迫下接种变形球囊霉上调了旱稻菌根中MTs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ꎬ降低了旱稻地上部镉含量[56]ꎮ无机硫化物也可与重金属反应生成不溶性金属硫化物[32]ꎮ内生台湾贪铜菌(CupriavidustaiwanensisKKU2500 ̄3)能够分泌MTs和无机硫化物ꎬ镉胁迫下其发酵液中硫化镉含量升高ꎬ降低了发酵液中有效镉的含量ꎬ接种后显著降低了水稻籽粒镉含量[32]ꎮAMF通过改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镉在菌根中的迁移率和毒性ꎬ如高镉胁迫(ȡ0 05mmol/L)下ꎬ接种AMF的旱稻菌根中有效态镉(无机镉和水溶性镉)的含量显著低于未接种AMF的旱稻ꎬ无效态镉(果胶酸盐结合态镉㊁蛋白质结合态镉㊁不溶性和残留镉)占比高[49]ꎮLuo等[50]研究发现ꎬAMF接种提高了旱稻在开花期㊁成熟期根际土壤中无效态镉的比例ꎬ与籽粒中镉含量呈负相关ꎬ这表明旱稻开花期和成熟期是AMF限制籽粒积累镉的关键时期ꎮ植物在细胞质中将重金属与植物螯合素(PhytochelatinsꎬPCs)螯合以降低其生物有效性ꎬ并将螯合物转运至液泡ꎬ这是缓解重金属胁迫与积累的一种重要机制ꎮOs ̄PCS1和OsPCS2是水稻合成PCs的2个主要基因ꎬ有助于提高水稻对砷和镉的耐受性[116]ꎮ研究发现ꎬ砷胁迫上调了水稻根中OsPCS1和OsPCS2的表达ꎻ接种印度梨形孢进一步显著上调了OsPCS1和OsPCS2的表达ꎬ增加了PCs的合成ꎬ砷被PCs螯合后转移至根部液泡区隔化ꎬ从而减少了砷向地上部的转运[42]ꎮ综上所述ꎬ内生菌通过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少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ꎬ缓解了水稻重金属胁迫ꎬ减少了植株地上部和籽粒重金属积累ꎮ2.3 调控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基因的表达根是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第一个部位ꎬ许多重要的重金属吸收和转运基因在根部表达ꎮ水稻根系可以通过硅酸盐和磷酸盐转运蛋白质吸收和转运As3+㊁As5+[117]ꎮ水稻硅酸盐转运基因OsLsi1参与砷的吸收ꎬOsLsi6在将砷/硅转运出木质部并向地上部再分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ꎬOsLsi2参与砷向中柱的运输且将其转运到地上部ꎬ磷酸盐转运基因OsPT4参与砷的吸收[35ꎬ42ꎬ118 ̄119]ꎮ砷胁迫下ꎬ水稻幼苗根部OsLsi1㊁OsLsi2㊁OsLsi6基因表达上调ꎻ接种印度梨形孢后ꎬ显著下调了OsLsi2基因的表达ꎬ减少了砷向地上部的转运ꎬ地上部砷含量显著降低[42]ꎮ砷胁迫下水稻接种AMF(GlomusintraradicesBGCAH01)显著下调了OsLsi1㊁OsLsi2基因的表达ꎬ菌根对砷的吸收效率下降ꎬ大部分亚砷酸盐在根部被固定从而阻止其转移到地上部[66]ꎮRujira等[35]的研究结果表明ꎬ水稻OsLsi1㊁OsLsi2㊁OsPT4基因在砷胁迫下表达上调ꎬ根㊁枝㊁叶㊁穗枝㊁壳和籽粒中的砷积累显著增加ꎻ单接种内生细菌假单胞菌㊁苏云金芽孢杆菌㊁短小芽孢杆菌及配施风化褐煤皆能显著下调OsLsi1㊁OsLsi2㊁OsPT4基因表达ꎬ籽粒砷含量低于大米砷限量国际标准(0.2mg/kg)ꎮ植物重金属三磷酸腺苷酶(HeavymetalATPasesꎬHMAs)家族在金属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0]ꎬ其中OsHMA2负责将镉/锌从根部转运到地上部ꎬOsHMA3负责将镉运输到根部大液泡中区隔化[121 ̄122]ꎮOsHMA3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加水稻根部镉积累ꎬ减少地上部的镉积累[123]ꎮ镉胁迫下水稻接种内生菌C40显著下调了OsHMA2568付思远等:内生菌协助水稻缓解重金属胁迫和积累研究进展。

结冷胶生物合成机理研究进展_百替生物

结冷胶生物合成机理研究进展_百替生物

结冷胶生物合成机理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2005,25(11):62~65王霞袁永黎盛基许平*(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摘要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其独特的流变特性使结冷胶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

虽然在结冷胶的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但是对结冷胶的发酵生产及其生物合成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

主要关注最近在结冷胶生物合成途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用于编码结冷胶生物合成所需蛋白质的基因主要有三类:与糖核苷酸合成有关的基因、与四碳重复单元合成有关的基因及与长链聚合和多糖分泌有关的基因。

基因工程是结冷胶分子改造和产量增加最具前景的方法。

关键词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结冷胶合成途径基因工程收稿日期:2005 04 21修回日期:2005 06 20*通讯作者,电子信箱:pingxu@结冷胶是由好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 ATCC31461发酵产生的,葡萄糖转化率为50%[1]。

这与黄原胶相比,结冷胶低产率、低转化率是限制其大规模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低产率、低转化率的影响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如营养物、温度、溶氧及反应器等)外,更重要的是对结冷胶的合成途径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对结冷胶生物合成机理进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对提高结冷胶产量和转化率及拓宽结冷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结冷胶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冷胶是相对分子量高达100万的阴离子型线性多糖,具有平行的双螺旋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2]。

图1天然结冷胶的化学结构重复单元Fig.1Repeating unit of proposed chemical structure of crude gellan结冷胶主链结构是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以2∶1∶1摩尔比聚合而成的四碳重复单元的长链分子,主链上重复的四碳糖单元均为: 3) β D Glc (1 4) β D GlcA (1 4) β D Glc (1 4) α L Rha(1 。

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目前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有以下: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也是国内检疫对象。

播种后由叶片水孔和伤口侵入,借风雨、露水、灌溉水和管理人员的走动等传播蔓延。

成株期常见的典型症状有叶缘型,还有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和黄化型。

其中,深水灌溉、洪涝淹水、串灌、漫灌、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特别是,感病时期以孕穗期最易感病,分蘖期次之。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xoc)引起。

主要为害叶片。

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

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

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

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

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菌为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ecz)。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

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该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

水稻细菌性穗枯病是近年来新上升一种种/土传穗部病害。

据研究报道,植物伯克氏菌(burkholderiaplantarii,bp)、颍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glumae,bge)、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gladioli,bgi)为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易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和有机腐殖质,化学结构稳定,能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其降解机理为:土壤微生物在代谢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酶来实现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细菌主要通过产生双加氧酶来催化多环芳烃的加氧反应,而真菌可以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或单加氧酶来氧化多环芳烃,两种途径均是首先通过降低多环芳烃的稳定性,使之容易被进一步降解。

文章简要介绍了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影响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因素,列举了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污染;微生物降解;降解机理;微生物修复1引言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是指由2 个或2 个以上的苯环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强烈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特性。

土壤中的PAHs以4 ~6 环的PAHs 为主[1]。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PAHs 的主要来源。

由于人类对化石产品的不断开发利用,PAHs 持续向环境中排放,高温过程形成的PAHs 大都排放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循环而不断扩散,空气、土壤及水体甚至南极、高山冰川等都受到PAHs 的污染。

PAHs 和其他固体颗粒物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干、湿沉降转入湖泊、海洋,最终主要在沉积物、有机物质和生物体中累积,对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2]。

我国是一个PAHs 污染特别严重的国家,也是PAHs 排放量大的国家。

据估算,中国PAHs 的年排放总量超过25 000 t,城市平均排放密度为158 kg·km-2,局部乡村地区排放密度高达479 kg·km-2[3]。

玉米内生菌研究进展

玉米内生菌研究进展

玉米内生菌研究进展李晔;田红琳;张丕辉【摘要】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植物中分离出大量内生菌,在生防、促生长、抗非生物胁迫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内生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玉米内生菌的多样性、种群分布特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概述了当前有关玉米内生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以期为玉米内生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As a new type of microbial resource,endophyte is attracted b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So far,a large number of endophytes were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plants,and showed great potential in biocontrol,growth promoting and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about the endophyte in maize,the largest food crop in China.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latest progress in diversity,population distribution,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endophytes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maize endophytes.【期刊名称】《作物研究》【年(卷),期】2017(031)006【总页数】4页(P709-712)【关键词】内生菌;玉米;促生;抗病【作者】李晔;田红琳;张丕辉【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重庆401329;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重庆401329;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重庆4013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2.1植物内生菌是指其生活史中某一阶段或整个阶段生活在生长健康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内,并对宿主植物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一类微生物群[1]。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培养基优化研究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培养基优化研究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培养基优化研究刘元涛;董学前;王伟;张永刚;吉武科【摘要】韦兰胶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胞外多糖.该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韦兰胶生产菌Sph-ingomonas sp.511的产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显著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因素的较优水平,再经响应面法设计试验优化韦兰胶发酵培养基,得出韦兰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5.5 g/L,豆粕6.3 g/L,K2HPO4 2.4 g/L,在此条件下韦兰胶的产胶率达24.87 g/L.【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韦兰胶;鞘氨醇单胞菌;响应面【作者】刘元涛;董学前;王伟;张永刚;吉武科【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00;阜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莒南276600;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5韦兰胶又名威兰胶或温伦胶,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发酵产生的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1],其结构与结冷胶相似[2-3],主链结构由D-葡萄糖、D-葡糖醛酸、D-葡萄糖和L-鼠李糖重复单元构成,侧链由单一的L-吡喃鼠李糖基或L-吡喃甘露糖基构成[4-5],此外约半数的主链重复单元含有乙酰基及甘油基团。

韦兰胶是美国C.P.Kelco公司20世纪80年代继黄原胶、结冷胶之后开发的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微生物胞外多糖[6],其水溶液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与黄原胶相比,同等浓度条件下黏度高,特别是在低浓度条件下能保持较好的黏度;并且韦兰胶溶液耐酸碱能力强,在pH 2~12范围内黏度几乎保持不变;另外温度对韦兰胶溶液黏度的影响较小[4-5]。

海洋中寡营养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洋中寡营养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洋中寡营养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寡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又称贫营养细菌,是指在寡营养生态环境(如远洋、深海、贫瘠土壤等环境)中生存并定义为第一次培养时能在含碳1~15 mg/L培养基中生长的一类细菌[1]。

它们又被分为两类:如不能在富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称为专性寡营养(oligate oligotrophic),既能在富营养培养基又能在贫营养培养基上生长被称为兼性寡营养(facultative oligotrophic)。

由于还存在一类微生物只能生长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为了与寡营养微生物有所区别,Poindexte提出了“富营养细菌”(copiotrophicor)一词,指的是能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细菌[2]。

寡营养细菌主要生长在有机质贫乏的极端环境中,寡营养细菌生态分布很广,构成了生物圈的大部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Whietmna对世界主要低营养海域中寡营养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表明寡营养细菌的生物量远大于自养型生物。

由于寡营养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较困难,并且生长慢,研究周期长,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其研究进展缓慢,但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寡营养细菌在生态中的分布及其生态作用引起了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的广泛关注,寡营养细菌在生态、环境、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已受到人们重视[3-8]。

目前,国外对寡营养细菌从其生理、生态、遗传以及系统发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9-10],而在我国相关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

根据寡营养细菌的培养性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1)仅在初次分离时能在营养贫乏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细菌;(2)初次分离时能在营养贫乏的培养基上培养,然后也能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细菌;(3)仅在特殊的营养贫乏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4)在实验室尚不能培养,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细菌。

1 寡营养细菌的生态分布1.1 海洋: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自然环境都是以贫营养为特征的。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的研究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的研究

鞘氨醇单胞菌发酵生产韦兰胶的研究董学前;刘元涛;王伟;张永刚;武琳;吉武科;刘建军【摘要】韦兰胶(welan gum)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胞外多糖.利用实验室优化筛选的一株韦兰胶产生菌Sphingomonas sp.51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韦兰胶发酵工艺条件,得出韦兰胶适宜的发酵条件为:种龄15 h,接种量10%,装液量80 mL(500 mL摇瓶),初始pH 8.0,摇床转速300 r/min,培养温度32℃,发酵时间72 h,在此实验基础上进行10 L 发酵罐的放大试验,韦兰胶产率为25.76 g/L.【期刊名称】《发酵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44)004【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韦兰胶;鞘氨醇单胞菌;发酵工艺【作者】董学前;刘元涛;王伟;张永刚;武琳;吉武科;刘建军【作者单位】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阜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莒南276600;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韦兰胶(welan gum)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胞外多聚糖,其主链结构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和L-鼠李糖重复单元构成,侧链由单一的L-吡喃鼠李糖基或L-吡喃甘露糖基构成[1-2],此外约半数的主链重复单元含有乙酰基及甘油基团[3-4],平均分子量在400~2 000 kDa之间[5]。

韦兰胶溶液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与黄原胶相比,同等浓度下水溶液黏度高,特别是在低浓度下能保持较好的黏度;耐酸碱能力强,在pH 2~12范围内黏度几乎保持不变;温度对韦兰胶溶液的黏度影响较小[6-7],0.4%的黄原胶溶液在135℃时黏度已趋于零,但同等条件下韦兰胶溶液在163℃时黏度才接近于零。

鞘氨醇 鞘氨醇单胞菌 关系

鞘氨醇 鞘氨醇单胞菌 关系

鞘氨醇与鞘氨醇单胞菌的关系一、鞘氨醇鞘氨醇是一种复杂的多萜醇类化合物,也被称为神经鞘磷脂或神经酰胺。

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中,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鞘氨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因此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鞘氨醇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鞘氨醇杆菌科。

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鞘氨醇单胞菌能够利用鞘氨醇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和代谢,同时也能将鞘氨醇转化为其他对人类有价值的化合物。

三、鞘氨醇与鞘氨醇单胞菌的关系1鞘氨醇是鞘氨醇单胞菌的重要代谢产物在鞘氨醇单胞菌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鞘氨醇作为代谢产物之一。

鞘氨醇的合成与降解对于该菌的生理功能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在某些情况下,鞘氨醇的合成与降解还与该菌对环境压力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有关。

2鞘氨醇是鞘氨醇单胞菌的生长和繁殖所需的重要物质鞘氨醇单胞菌需要鞘氨醇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和繁殖。

通过利用鞘氨醇,该菌能够获得能量、合成细胞成分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鞘氨醇对于该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3鞘氨醇在鞘氨醇单胞菌的代谢调控中发挥作用在鞘氨醇单胞菌的代谢过程中,鞘氨醇的合成和降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当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不足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鞘氨醇单胞菌会调整其代谢过程,以适应环境变化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鞘氨醇的合成和降解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4鞘氨醇单胞菌能够利用鞘氨醇合成其他有价值的化合物除了作为鞘氨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和生长所需的物质外,鞘氨醇还是该菌合成其他有价值化合物的原料。

例如,通过利用鞘氨醇,该菌能够合成胞外生物高聚物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环保、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总结综上所述,鞘氨醇与鞘氨醇单胞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化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鞘氨醇单胞菌研究进展作者:刘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学号:1080809099摘要: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很少被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停留在初级阶段。

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属自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分类学研究、生物高聚物的合成、特殊组分鞘脂以及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鞘脂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异型生物质如药物、杀虫剂、致癌物等被大量生产和使用。

这些物质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和致癌、致突变作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泄漏到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物理和化学法处理芳香化合物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容易生成其它有毒的末端产物,生物修复技术被证明是芳香化合物污染最有前景的治理手段。

研究者已经从环境中分离出多种可降解芳香化合物的菌株,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菌株是降解芳香族污染物的主要菌株。

近年来,鞘氨醇单胞菌凭借其高代谢能力及多功能的生理作用,在环境生物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挖掘该菌巨大的生理生态潜能.本文综述了降解芳香化合物鞘氨醇单胞菌的理化特性。

学者们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1990年日本学者Yabuuchi等首次提出鞘氨醇单胞菌属,将Holmes等1977年从医院临床样本中分离描述的Pseudomonas paucimobilis菌种重新命名为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且鉴定其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的典型菌种,并描述了该属的生理生化特性。

Takeuchi等于1993年对此作了修正。

根据16S rRNA序列比较,鞘氨醇单胞菌属于变形细菌的4亚类。

该属的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无孢子,以单侧生极性鞭毛运动,多呈黄色,专性需氧且能产生过氧化氢酶.除开菊粉外,鞘氨醇单胞菌可将戊糖、己糖及二糖转变成酸。

菌体内主要的呼吸链为泛醌Q-10,细胞脂中的脂肪酸以18:1和2OH14:0为主.DNA的G+C含量在61.6% -67.8%之间。

细胞膜内的糖鞘脂成分是鞘氨醇单胞菌,这是区别于其它典型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特征。

由于鞘氨醇单胞菌对芳香化合物有极为广泛的代谢能力,并且该菌属某些菌种能够合成有价值的胞外生物高聚物。

因此,鞘氨醇单胞菌近年来成为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 鞘氨醇单胞菌的研究进展1.1 鞘氨醇单胞菌的降解特性鞘氨醇单胞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河水、根际、地表及深层的地下的沉积物、海洋,甚至极地土壤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大量的已经从环境中分离出来。

鞘氨醇单胞菌的降解特性型生物质聚合体等的降解都有相关。

表1归纳了几种典型。

在多环芳烃(PAHs)及六六六(HCH)异构体的降解方面,鞘氨醇单胞菌有着独特的优势。

S.yanoikuyae B1菌株可以降解单环芳烃、联苯、取代芳香化合物及PAHs,是鞘氨醇单胞菌属的模式菌株.B1菌株代谢单环芳烃,如二甲苯与甲苯是采取TOL一质粒代谢途径;苯甲酸则通过meta一断裂途径代谢生成乙醛和丙酮酸盐,如图1所示。

尽管很多微生物都可以降解HCH的异构体—HCH,但是只有S.japonicum UT26对·HCH的降解途径研究最为详细。

—HCH降解的最重要的步骤为脱氯反应,如图2所示:.y—HCH降解成2,5-二氯对苯二酚(2,5-DCHQ)涉及到上游途径,2,5-二氯对苯二酚的继续降解属于下游途径。

此外,鞘氨醇单胞菌还能够降解蒽醌染料及其中间体。

1.2 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类学研究随着微生物群落解析技术的发展,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类学研究也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利用传统的培养分离方法,即通过形态学、培养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来鉴定分类鞘氨醇单胞菌。

但是,由于鞘氨醇单胞菌的表型特征与其它菌种的相似性,很容易被误归属于其他菌属,因此该法逐渐被第二阶段的生物标记物分类法所取代。

生物标记物分类法是通过提取微生物特有的化学成分(即生物标记物),经定性定量分析来确定微生物归属的分类方法。

根据鞘氨醇单胞菌的自身特征,逐渐形成了几种独特的生物标记物分类方法,即:颜色分析,呼吸醌系统分析,聚胺模式分析以及极脂和脂肪酸外形分析。

1.2.1 颜色分析鞘氨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都呈黄色,这种色素用丙酮极易提取,通常在452 nm与48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

S.paucimobilis的黄色色素被鉴定为nostoxan—thin.相比之下,S.yanoikuyae菌株含有更少的色素,RW1与Alcaligenes sp.A175菌株不含色素。

近年来,研究者也分离出一些橙色的鞘氨醇单胞菌。

因此,黄色不能作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特有的特征,应该与其它分析方法结合使用。

1.2.2 呼吸醌系统分析呼吸醌是细胞膜中起电子传递作用的组成成分,主要有两类呼吸醌:泛醌(辅醌Q)及甲基萘醌(维生素K)。

每一种微生物都含有一种占优势的醌,对鞘氨醇单胞菌属物种的呼吸醌系统分析发现:它们均含侧链上有10个类异戊二烯基团的泛醌Q.10.虽然这个特征并不局限于鞘氨醇单胞菌,在变形细菌仅亚纲的大多数菌种中也含有,但是从鞘氨醇单胞菌属呼吸醌系统的同源性来看,可能所有的鞘属成员均含有泛醌Q一10 。

1.2.3 聚胺模式及极脂、脂肪酸外形分析在鞘氨醇单胞菌属中,已观察到两种主要的聚胺模式:一种模式是含有大量的三胺合亚精胺及少量可变的腐胺、亚精胺以及精胺;在第二种模式中主要的聚胺为三胺亚精胺和少量的腐胺与精胺。

这两种模式把鞘氨醇单胞菌属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种模式只存在于Cluster I及RW1与A175菌株中,第二种模式存在于剩余的菌株中(图3)。

极脂和脂肪酸外形分析表明:所有的鞘氨醇单胞菌的极脂中均含有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双磷脂酰甘油(DPG)和神经鞘糖脂(SGL)。

细胞脂中的脂肪酸以18:1和20H14:0为主。

Busse等研究发现,聚胺模式与醌系统的分析仅适用于鞘属菌株的初步鉴定,相比之下,极脂和脂肪酸外形的分析对于建立在检测鞘氨醇糖脂类物质亲属80%水平上的鉴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常,当这两类方法结合使用时就可以从物种水平上鉴定鞘氨醇单胞菌。

但是生物标记物分类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分类法逐步成熟,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类学研究进入了第三阶段.因此,根据鞘氨醇单胞菌属及一些一变形细菌物种的16S rRNA序列的比较,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物种至少可以分为4个簇。

1.3 鞘氨醇单胞茵降解酶与基因的研究芳香化合物的好氧降解途径中,芳环羟化双加氧酶与断裂双加氧酶被认为是最关键的酶,它们关系到化合物的可降解性与可降解程度。

Gibson等副研究认为,双加氧酶是多组分且依赖于NADH的酶系,由Fe—S黄素蛋白、铁氧还原蛋白及Rieske型Fe—S氧化酶三部分组成。

对细菌中有关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基因,研究最多的是降解萘与菲的假单胞菌的基因。

利用萘或菲的不同菌属及菌种的PAHs降解基因间,常常有较高的同源性,尤其是那些编码双加氧酶组分的基因.由于鞘氨醇单胞菌能同时利用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的芳香化合物,因此,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类具有代谢多样性的微生物资源。

对降解PAHs的鞘氨醇单胞菌的遗传学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鞘氨醇单胞菌能够在各种芳香化合物中生长的原因。

在一些鞘氨醇单胞菌中,与PAHs降解有关的基因的序列明显的相似,但是这些基因不同于先前描述的假单胞菌中的基因。

利用S.yanoikuyae B1菌株的PAHs缺失突变株协助基因鉴定,发现几个突变株累积了二氢二醇且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受到阻碍.两种类型的间位断裂双加氧酶在相反的方向被转录,表明一个问位断裂双加氧酶是在上游途径中起作用,而另一个在下游途径起作用,这与先前报道的假单胞菌属中萘的上下游途径的操纵子类似。

此外,在B1的染色体中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假单胞菌TOL的操纵子,虽然这个基因的排列不同于TOL质粒,但是B1与假单胞菌的TOL基因拥有高度的核酸同源性。

S.aromaticivorans F199是从深层地下分离出的鞘氨醇单胞菌的典型代表,其184 kb大小的代谢质粒PNL1的序列已经获得,大约DNA的一半序列编码的基因用于芳族的代谢、芳族的转运及解毒(例如:谷胱甘肽一s一转移酶),而另一半编码用于质粒的复制、接合、转移与维持J.F199质粒DNA的基因序列和次序与Bl菌中降解PAHs操纵子上的染色体具有很大的保守性。

此外,根据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F199中有关芳族转化的酶已经从假单胞菌中脱离,而且可能部分解释鞘氨醇单胞菌的代谢多样性.近来的遗传学同源性研究发现,从地下土壤分离到的菌株Bl中的联苯及间二甲苯降解的基因与5个深层地下分离菌株(F199、B0522、B0695、B0478、B0712)的基因很相似。

但是,地下菌株的降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深层地下菌株的降解基因却是在质粒上.有关降解高分子量PAHs的鞘氨醇单胞菌的基因很少有报道。

低分子量的PAHs,如萘,能够很容易地被细菌降解,但是更顽固的高分子PAHs,其生物降解途径研究甚少,但是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初步代谢是由双加氧酶催化完成的。

Sandrine等研究了屈降解菌S.CHY一1中有关PAHs的降解酶,对编码两个芳环羟化双加氧酶(Phn I和Phn lI)的基因测序发现:两个不同基因座上的共簇代谢基因与F199中相应的基因相似性很高,单一酶Phn I可能与CHY一1代谢PAHs的最初步骤有关。

1.4 鞘氨醇单胞菌鞘脂的研究鞘脂是鞘氨醇与脂肪酸形成的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某些细菌与真菌的细胞膜内。

目前,已经形成一些从菌体中提纯鞘脂的较为成熟的方法.鞘氨醇单胞菌含有不同寻常的包膜,即在外膜中不存在其它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脂多糖,而是存在糖脂类物质.研究发现这些糖脂是由二氢鞘氨醇、2一羟基脂肪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鞘氨醇单胞菌也由此而得名。

后来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及化学分析最终证明了这种糖脂是一种鞘糖脂,其结构如图4所示。

由于鞘氨醇极易水解的特性加大了其检测难度,有学者曾通过改进的分析纯化方法检测到了鞘糖脂组分的化学结构,并探明所有的鞘菌属中鞘糖脂-1(C-SL-1)是外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此外,Kawahara等研究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 pauci—mobilis)的细胞膜结构及其鞘糖脂的功能.结果发现:由于鞘氨醇单胞菌不同于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的特征,其形成的疏水表面更益于这些细菌在生态环境中的存活及芳香化物的摄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