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合集下载

2017高考通史第1讲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析

2017高考通史第1讲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析

(4)京剧等剧种的产 色及原因;掌握京剧等剧种产生发展
生和发展
的历程,说明其艺术特征;认识京剧
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内容、
5.古代希腊、罗马 特点、实质及影响,认识民主政治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罗马法的演变历程、主要内容, 分析罗马法实质及影响,理解法律在人
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 的“市”出现;开通 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4.经济政策
(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破坏,
封建 土地私有制 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 源。 (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 盐铁专卖制 度。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专题考纲·重点解读】(教师用书独具)
考纲考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解读
(1)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相 互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2)梳理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演变的史实,归纳中国古代 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演变,分析专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表 现 治 文 明
主要内容和特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
的基本政治制度
(3)古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逐渐由“开放”走向“ 闭关锁国”,开始落后 于世界潮流
课前线索必读
法律体系。博大而缜密
的罗马法对人类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近现代欧美国家法律 的源头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PPT课件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PPT课件
——顾炎武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 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
——史记《周本纪 》
PPT学习交流
◆史料分析
史料反映出实 施分封制的目 的是拱卫王室、 巩固西周统治, 被分封的诸侯 有拱卫王室的 义务。
8
史料2《荀子·儒效篇》记: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 ◆史料分析
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1)注意史料的来源(
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
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
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
类,其心必异”的盲目P排PT学习外交流心理。
20
分封制、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PPT学习交流
21
•易混易错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分封制主要在 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和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 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 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两者 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PPT学习交流
23
从“封邦建国”到“封建亲戚”——
天下归周
从“宗法关系”到“家国同构”——
天下归宗
从“制礼作乐”到“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尊尊亲亲的文化氛围
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PPT学习交流
24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
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 D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 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2.经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3.科技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础。《诗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②西周:实行“ 工商食官 ”,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③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私营
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
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2)商业政策
①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②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 重农抑商 ”。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1)目的:巩固 贵族
的身份地位,协调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解决权力
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2)内容: 礼乐制度 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
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②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封建土地 私有制确立。 特点:以 家庭 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 基本模式。 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贡献;农 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4)土地制度的变革 ①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下,土地不 能随便买卖、转让。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 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讲义第一编第一板块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讲义第一编第一板块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三维坐标·时空清][三面解读·特征明]政治层面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

经济层面由商周时期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以来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文化层面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现象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实用科学是科学发展的特点。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知识点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原因周武王灭商以后,延续了旧的内外服制度武王去世后发生的“三监之乱”,使得外服诸官及其附属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暴露出来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2.宗法制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3.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遗存(1)分封制的历史遗存: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许、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中国古代史—先秦政治经济文化

中国古代史—先秦政治经济文化
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 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世卿世禄)
(2014年广东卷)12.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
中,宗字作“
可能表示( A. 祖先牌位 )
”,“
” 象宫室屋宇之形,
B. 皇帝宝座
A
C. 青铜兵器

D. 铁制农具
Hale Waihona Puke 宗(本义):宗庙,祖庙 宗,尊祖庙也。 ——《说文》
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2.商朝:
(1)王位世袭制: 基本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度)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 征伐。 (3)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 具有神权色彩 商朝政治制度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②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鸣”
经济逐步确立。
2 、手工业:官营、 私营和家庭手工 业 3、商业:私商,商 业都会、重农抑 商
2 、文艺:《诗经》、
法),初步确
立中央集权体 制
楚辞;
练一练
(2012广一模)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 大”。 (1)简述材料一中孟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 景,并指出该思想的历史影响。(8分)
影响: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 封建社会中由嫡长子继承皇位等原则的形成。
(2)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 制的历史遗存
(3)宗法制对今天而言,a.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 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b.但是过分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 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 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讲义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讲义

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总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政治上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上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思想上“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1.政治:(1)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商鞅变法*。

2.经济:(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技术。

(2)从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转变。

(3)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4)“工商食官”与“抑商”政策。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①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②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

③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④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4)影响①积极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局限性: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
货币制度
先秦时期的货币制度逐渐完善,如 布币、刀币、蚁鼻钱等,方便了商 品交换,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经济思想
重农思想
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以重农为主,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根基, 强调发展农业、稳定农村。
轻重之辩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家如管仲等提出了轻重之辩,主张国家应调控市 场、掌握经济命脉,以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展。
水利建设
先秦时期重视水利建设,如春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等水 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灌溉能力,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与商业
手工业发展
先秦时期的手工业以青铜器铸 造、陶器制作、玉器加工等为 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商业繁荣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逐渐繁荣起 来,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集市,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官僚制度的初创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向官僚制度过渡。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任用贤能之士担 任官职,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观念与政策的传承与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先秦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这种政策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限制商业活动,对后世 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孔子提倡仁爱、礼义,主张恢复周礼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 思想,提出性善论和仁政说。
道家思想:老子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 顺应自然规律,反对过度干预。庄子进一步发展 了道家思想,主张逍遥自在,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思想:商鞅、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 治、重刑,强调国家权力和法律的重要性,提倡 变法图强。
THANKS
感谢观看
礼乐制度

第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图文

第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图文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 儒、法、道、墨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学派及代表 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
儒家 (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主张 无为、小国寡民
“仁”、克己复礼
特点
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 的统治
“仁政”“仁义”
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
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
破坏力量。
强调宗族及宗族观念的负面影响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
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兼爱”、“非攻”“尚贤”
主张改革、“君主集权”、 法治
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 望社会安定
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和加强中 央集权的愿望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课堂讲析 考点突破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阶段特征
(2)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以小农 经济为主体的、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度确立。
(3)思想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奠定了中国古 代文化的基础。
课堂训练 考点识记
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体现深深的宗法观念

高考历史复习第1讲第1课时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

高考历史复习第1讲第1课时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
答案
19
目录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3)成就
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期: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冶金业
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制瓷业
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养蚕技术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能生产 斜纹提花织物
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弊端:土地兼并问题。
原因
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答案
危害
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17
目录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4.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A.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 B.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组织形式 生产目的
5.“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 错误。“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 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得非常艰苦。
23
目录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先秦时期的经济 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24
目录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概念 (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思想流派。 (2)“百家争鸣”:各学派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意义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4)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

[ 时空坐标]
[ 整体感知]
政治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 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 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 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实质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影响 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2.两大基本政治理念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 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 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 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第一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3、考古印证:
①甲骨文资料②殷墟考古
二、西周政治制度
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之战”
(一)西周建立:
(二)制度建设: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 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 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
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局限: 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
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西周的分封制
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为铁器的使用和牛犁耕的推广)
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 推动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 生产关系的变革
(思维方式)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政治架构)
传统科技
(实用性)
主体: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经济结构 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从属
变 异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阻 碍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民间俗语: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时空坐标
农业
时空坐标
手工业
时空坐标
对后世:②家、国结合,使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影响后世。
这是二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聚餐照
中国人的“团圆饭”情结
家祠
太庙
公祭黄帝陵
二、西周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二)制度建设: 1、分封制 2、宗法制 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王 弟 晋


尧舜商
后后后
代代代



25%
75%
灰色部分:同姓诸侯 白色部分:异姓诸侯
特点:分封对象多样化,但以周王室贵族为主;
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晋 卫 鲁 齐 宋 燕
类别 同姓 同姓 同姓 功臣 商族后裔 同姓
地理位置 今山西 今河南北部 今山东南部 今山东北部 今河南东部 今北京一带
知识拓展1:历史分期问题
1、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
—夏朝建立前)
黄帝 炎帝
尧、舜 禹 “禅让制” “公天下”
2、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夏朝—春秋)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1368年 1840年
封建社会 形成
封建社会 大一统
封建国家 分裂和民 族大融合
分封制崩溃 井田制瓦解
礼崩乐坏
秦:三公九卿 九品中
皇帝制
正制
郡县制
汉承秦制 刺史、司隶校尉
中朝
封建社会 的繁荣
民族融合进 一步加强和 封建经济继
续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 和封建社会由
盛而衰
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 明废丞相 科举制 元一省两院 设内阁 行省制 清设军机处
推动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井田制公田以外生的产私关田系的变革
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
封 建促进

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可以保留一部生分产产力品发展(产关封建经济)
形成了两类人,农民和地主,地主剥削农民

二、西周政治制度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一、夏商政治形式
(三)商朝的政治 1、建立: 商汤灭夏桀后建立 2、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二、西周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二)制度建设:
1、分封制 (5)评价
积极: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传播了周文
化;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局限: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
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诸侯争 霸,王室衰微)
西周的分封制
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 (表现为铁器的使用和牛犁耕的推广)
3、考古印证: ①甲骨文资料②殷墟考古
二、西周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之战”
(二)制度建设: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 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 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 统治权,以拱卫王室。
前771年 前476年
“世袭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家天下”
实行宗法制, 中央政治权力还未达到高度
(家国一体)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集中
知识拓展1:历史分期问题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材料二 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 土地和奴隶之事。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特点: 分封对象多样化,但以周王室贵族为主; 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从分封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和人口。
(4)分封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诸侯
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继续往下分封、财政权、军事权等)
(1)创立者: 禹的儿子启 (2)特点: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传子到 传贤;②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实施必然性:
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发展的产物。
(4)权力传承方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注意表述方式的多样化: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天下为家”代替“天下为公” c.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第一讲 先秦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时空坐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要制度
总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或国 体与政体的总和 )。 2.分类: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 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 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 3.分期:两大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 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
义务
定期述职朝贡 提供军赋力役 服从周天子、保卫王室、随从作战
2、下列对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 体②受封诸候绝对服从周王,无独立性③通过分封扩大了周人 的势力范围④分封制的实行促进了西周交通事业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第 一
课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形式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生产力进步) 4、标志:5方面(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 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初成)
一、夏商政治形式
(二)夏朝的政治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 2、制度建设:王位世袭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巩固扩大周王朝的统治
(2)目的:巩固政权(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


同姓

同姓



异姓
异姓 同姓
西周的分封制
(3)分封的对象、诸侯国: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西 周 分功 封臣 制异 示姓 意 图
姜 尚

) () ()
周王




同 (主体)

的 贵 族
周 公 子 伯 禽
召 公 之 子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
现象反映出本质是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