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异同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8, 6(2), 16-2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cnc

https:///10.12677/cnc.2018.6200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us’ and

Plato’s Educational Thoughts

Jinsheng Zhou, Hong P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May 16th, 2018; accepted: May 28th, 2018; published: Jun. 4th, 2018

Abstract

Confucius and Plato are the great founder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ir educational thoughts have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educational thought’s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origination, educational goals, ob-jects, contents, and methods, we can get the finding that both of them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s and the similarities. After the research of comparison, we can have a deeper knowledg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and it can provide the current education with better reference.

Keywords

Confucius, Plato, Education, Comparison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异同之我见

周金声,潘宏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5月16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4日

摘要

孔子与柏拉图是中西教育史伟大的奠基人,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通过对比两圣的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历程、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我们发现两圣思想各具特色,但又有相似之处,研究对比两圣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入认识中西教育,为当前教育提供借鉴。

周金声,潘宏

关键词

孔子,柏拉图,教育,比较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1. 引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首开中国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世传孔门“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成为影响后世的经典之作。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时代伟大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理想国》就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其中的教育思想开创了西方教育的先河,并且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院。孔子与柏拉图虽然相差约一个世纪,地理位置相隔万里,但是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

孔子与柏拉图是奠基中西文化的思想巨人,为其各自的政治主张传道弟子,周游奔走,成为了影响后世的教育家。本文将从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历程、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两位先哲教育观作比较。

2. 两圣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与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生产力有大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原来的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劳作不再仅仅为了维持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奴隶制经济的逐渐衰落,新兴的封建经济产生,阶级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除了原有的奴隶主,奴隶和平民阶级之外,又出现了新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扩大政治权利,进而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斗争。于是孔子以“仁”出发,希望统治者爱民,惠民,人民顺从周天子的领导,从而巩固统治者的地位。

孔子出身世家,三岁丧父,家境衰落后,随母亲回到曲阜清贫度日。所以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时期政权实际掌握在季氏、孟氏、仲氏手里,孔子父亲是一位士,按照古代世袭制,孔子毫无疑问是继承父亲的头衔,在季氏要求士字头衔的人去他家吃饭时,孔子却被拒绝门外。季氏的管家说道:“我们邀请的是士,不是你”[1]。年轻的孔子受到屈辱,使他产生了通过奋发努力改变处境挤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孔子好学多思,善于向他人取法,到三十岁时成长为多才多艺精通典籍礼仪的儒士,甚至受到鲁君和各国使者的礼敬。

在春秋以前,教育是“学在官府”,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到了春秋时期,经济发展,文化下移,下层平民也希望获得知识,得到受教育的权利。大约这时,孔子在三十岁时毅然放弃“委吏”(仓库管理)和“乘田”(畜牧管理)职务,开始创立私学,教授学生。孔子虽出身为士,但由于少年时代的贫寒经历,更使他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自己的生活接近下层百姓,能够体悟农民的需求,所以他办学不是简单从统治者的需要出发的,而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希望从社会各阶层培养能够接受自己思想的人才,为改善当时社会政治服务。

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山峦和海洋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