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的依恋 ——参考《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依恋发的展

合集下载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儿童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

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

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

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

对于婴幼儿来说,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

因为母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

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

发展心理学 依恋 教养方式

发展心理学 依恋 教养方式

发展心理学依恋教养方式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人类从婴幼儿期到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

而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中的依恋和教养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和不安全时,寻求亲密关系和依靠的一种情感需求。

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研究,依恋可以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不安全-回避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是指婴幼儿能够信任和依赖主要照顾者,表现出积极的探索和情感表达行为。

而不安全依恋则表现为过度焦虑、依赖性强或回避亲密关系等不良行为。

不安全-回避依恋则是婴幼儿对亲密关系持有矛盾的态度,既希望得到关注和安慰,又害怕接近和依赖他人。

依恋的形成主要受到教养方式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家长对孩子养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戴安娜·韦恩伯格的研究,教养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忽视型、过度保护型、民主型和独裁型。

忽视型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缺乏关注和回应,往往忽视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则是指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需求,过度干预和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的不安全依恋类型。

相比之下,民主型教养方式被认为是最有益于孩子健康心理发展的方式。

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意见,同时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规范。

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类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独裁型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和控制,强调服从和纪律,忽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这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不安全-回避依恋类型,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

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依恋关系和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应该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环境,以培养安全的依恋类型。

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家长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规范,以促进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依恋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依恋类型的形成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幼儿依恋的研究中,主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抗拒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幼儿通常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依附和信任。

这些幼儿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短暂的不适应,但一旦母亲回来,幼儿很快恢复并重新投入到与母亲的互动中。

他们对母亲的需求感到满足,能够通过探索环境来实现自我独立,并且对陌生环境或他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幼儿通常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表现出不关心或拒绝的态度。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回到母亲身边时也不主动与母亲互动。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早期发展中未能获得母亲的安全感而产生的防御机制,在情感表达和亲近行为上较为迟缓。

他们可能对陌生环境和他人缺乏信任。

3.焦虑-抗拒型依恋:焦虑-抗拒型依恋的幼儿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依赖,对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抗拒。

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可能既追逐母亲又拒绝接受母亲的安抚。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早期发展中经历了不稳定的亲子关系,母亲的离开和回来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不可预测的体验。

他们对陌生人持怀疑态度,对新的情境产生焦虑。

4.混合型依恋:混合型依恋是一种混合了焦虑-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特征的类型。

这些幼儿可能会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对母亲的离开和回来表现出矛盾的情绪和行为。

为了培养安全型依恋,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建立稳定而有规律的亲子关系:给予幼儿安全感的最基本方式之一是建立稳定而有规律的亲子关系。

通过给予幼儿稳定的日常生活和亲密的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信任与依赖。

2.回应幼儿的情绪和需求:幼儿在情感上对母亲的回应和关注非常敏感。

及时回应幼儿的情绪和需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让他们知道自己被爱和关心,从而培养安全型依恋。

儿童发展心理学122学前儿童依恋的类型及成因

儿童发展心理学122学前儿童依恋的类型及成因

儿童发展心理学122学前儿童依恋的类型及成因安全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依恋类型。

在奇异情况下,安全依恋的学前儿童通常会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信任和依赖,当主要照顾者返回时,他们往往会迅速安慰并回到他们的日常活动当中。

这种类型的依恋对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促进儿童的自信心、探索欲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形成与主要照顾者的关怀和敏锐的反应有关,他们对婴儿的需求和情感状态能够及时作出回应并提供安全感。

不安全-回避依恋是一种较为消极的依恋类型。

在奇异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学前儿童通常对主要照顾者的离开和返回没有明显的情感反应,他们似乎并不关心主要照顾者的存在与否。

它可能是由于主要照顾者对婴儿情感需要的忽视或无视造成的。

这种依恋类型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对亲密关系的回避。

尽管他们可能看似独立,但他们的内心可能存在一种害怕被拒绝或被伤害的情感。

不安全-抗拒依恋是一种焦虑的依恋类型。

在奇异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学前儿童通常会表现出极度焦虑和抵制,他们会不断寻求主要照顾者的安慰和接触,但又表现出困扰和抵制的行为。

这种依恋类型的学前儿童可能会因为主要照顾者的不可靠和不一致的反应而感到混淆和不安全。

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求和对主要照顾者持续的依赖,但又担心被拒绝或被伤害。

学前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与儿童的家庭环境、主要照顾者的反应以及儿童的个体特征有关。

首先,来自温暖、敏锐和关怀的家庭环境是安全依恋的基础。

如果主要照顾者能理解并满足婴儿的需求,从而建立起安全感和亲密关系,儿童就容易形成安全依恋。

反之,如果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缺乏关注或回应不及时,儿童就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其次,主要照顾者的反应对学前儿童的依恋类型影响很大。

如果主要照顾者能理解并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婴儿就会建立起安全依恋。

然而,如果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情绪反应不一致或无法提供安全感,婴儿就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最后,儿童个体特征也对学前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依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需求和行为模式,特别是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依恋对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儿童的依恋关系与其心理健康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如何促进儿童的健康依恋关系。

一、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内在需要,这种联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保护感,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二、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1. 社会情感发展:早期依恋关系对于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情感的安全基础,培养他们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2. 自我认同形成:依恋关系对于儿童自我认同形成和自我价值感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依恋关系,儿童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鼓励和激励,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信心。

3. 情绪调节和情绪稳定:依恋关系可以对儿童情绪的调节和稳定起到积极的影响。

依恋关系中,儿童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关怀和安慰,从而学会有效地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

4. 社会适应能力: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依恋关系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促进健康依恋关系的方法1. 提供安全和稳定的依恋环境:为儿童提供稳定、和谐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并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依恋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主动参与儿童的成长,给予他们关心、理解和鼓励,与他们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3. 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教育:与儿童建立沟通、倾听和理解的关系,在儿童情绪波动时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的管理和表达。

4. 鼓励独立和探索:有助于儿童建立健康依恋关系的同时,也需要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性和探索精神。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建立正常的依恋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也对父母对儿童今后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先介绍了依恋的有关内容以及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接着介绍该如何培养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

【关键词】依恋;安全型依恋;儿童心理发展;一、依恋及其形成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它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再同母亲的最亲近、密切的情感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表现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使他感受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依恋对象母亲,接近母亲的可能性大于接近其他任何人。

二、依恋发展的阶段根据心理学家特别是鲍尔比等的研究,依恋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婴儿用笑和哭来与人联系,但此时的婴儿还未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以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至2岁)。

幼儿依恋的发展课件

幼儿依恋的发展课件

05
幼儿依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早期依恋关系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依恋关系对幼儿的情绪、社交和认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也有预 测作用。
早期依恋类型的多样化
研究显示,早期依恋类型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幼儿可能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这些依恋类型可能会随 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01
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03
02
干预策略
04
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认知能力
改善家庭环境,建立良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幼儿与他人的积极互 动
干预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明因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通过行为疗法和家庭疗法,小明 的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二
小红在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退缩行为,不愿与老师和同伴互动。通过认知疗 法和情感表达训练,小红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环境,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短期内,未来可以对依恋对幼儿发展的长期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02
探讨依恋机制和发展轨迹
未来可以对依恋的机制和发展轨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探讨依恋
的神经机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
03
加强实践应用研究
加强对依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例如如何根据幼儿依恋类型设
计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如何评估幼儿的依恋状态并为他们提供适当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幼儿依恋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如社区资源 、社会公益组织等。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幼儿依恋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如基因可能影响幼儿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从而影 响与他人的互动和依恋关系。
大脑结构和功能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引用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引用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引用
伯克(Erik Erikson)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发展心理学上。

他提出了“身份危机”理论,认为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身份的探索和确认问题。

在童年时期,我们需要探索自己的身份,而在成年后期,我们则需要确认并维护自己的身份。

伯克认为,人的发展是由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他强调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因素”的概念。

他认为,人类的生命历程中,环境因素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伯克还提出了“生成与完整性”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危机”需要解决。

当个体成功解决这些危机时,就会获得“生成”和“完整性”感,反之则会产生“失落”和“孤独”感。

伯克的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依恋是对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并维持亲密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的研究。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基提出,在此之后,许多学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展。

本文将对发展心理学依恋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探讨。

1. 依恋:依恋是指一种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和行为系统。

它是人类天生的,从婴幼儿期开始形成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展。

依恋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还与人际关系、情感调节能力、自我认同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2. 依恋样式: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形成和维持亲密关系时,往往展现出三种不同的依恋样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信任和亲密的感觉,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能更好地处理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常常独立自主,不情愿展示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可能经常试图独自解决问题。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和担忧,他们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接受,担心被抛弃或背叛,常常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反馈。

3. 依恋对生活的影响:依恋对个体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人更能享受稳定的亲密关系、稳定的情感和较低的心理压力,并在面临挑战时更具弹性和适应力。

相反,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导致个体的心理困扰、人际关系紧张和情绪不稳定。

此外,依恋还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情绪调节紧密相关。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情感,有稳定的自我认同和较佳的情绪调节能力。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伴随着自我怀疑、情感不稳定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4. 依恋的形成与发展:依恋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始于婴幼儿期,随着个体成长和亲密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早期婴幼儿期,主要依靠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满足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建立起基本的依恋关系。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值得推荐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1.《婴儿心理学》:这本书从两条路径建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学
的架构,呈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系、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等。

2.《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
德·阿德勒的著作,主要讲述了如何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潜能,以及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3.《亲昵》: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幼⼉时期的⼉童是⼉常喜欢温馨
的亲昵举动的,亲⼉下妈妈,和⼉伙伴们拍拍⼉,抱着⼉⼉喜欢的玩具等都是亲昵举动的表现。

4.《宝宝的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宝宝可能经常会好奇⼉⼉
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就⼉这本书读给他,关于⼉⼉降⼉的那个美丽故事。

5.《家庭与社会》: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6.《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的社会性
发展及其培养方式。

7.《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这本书是作者主编的《多元视
野下的学前教育》丛书中的一本,汇集的是中国学前教育界迄今在职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述。

8.《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类从怀孕到死
亡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变化和特征。

9.《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的心理规律和特点。

希望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儿童。

婴儿依恋心理的发展阶段

婴儿依恋心理的发展阶段

婴儿依恋心理的发展阶段
当宝宝还没有出生时,妈妈的子宫让他们获得绝对的安全。

当宝宝出生后,离开了那个温暖,安全,舒适的地方,于是开始寻求新的依恋。

有心理学家将依恋分为四个阶段发展————
1。

前依恋期(0~2个月)
婴儿用抓握、微笑、哭泣等方式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就用微笑或全身性活动给予应答。

这一阶段婴儿可以识别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但是,还没有实现对人际关系的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婴儿开始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做出不同的反应,渴望更多的身体抚摸和拥抱,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

当他发出意识信号时,期望照料着做出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婴儿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表现出分离焦虑。

照料者离开时,婴儿会变得难过和焦虑。

除了用哭声抗议,一两岁的婴儿还可能跟随并爬到照料者的身上。

可以说,他们吧熟悉的照料者当做安全基地,并从中获得情感支持。

4.交互关系阶段(18~24个月以后)
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婴儿能够理解照料者的来去,以及预测他的返回,于是,分离抗拒下降。

而且,婴儿还会与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却说来改变离去的现实。

也就是说,婴儿学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有意地行动,并考虑他人的情感与反应。

如哭泣不再是一种机体内部状态的完全自动化反应,而是被婴儿用作召唤母亲的手段,并且婴儿能够根据母亲的反应和母亲与自身的距离调整哭喊的强度。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翻开了这本书,没想到就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心灵之旅。

这本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晦涩难懂,反而像是一位亲切的老友,用平实而又深入的话语,向我讲述着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奥秘。

书中对于儿童发展阶段的阐述,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记得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在院子里玩耍。

院子的角落里有一棵老桂花树,每到秋天,满树金黄的小花,香气弥漫整个院子。

我总是喜欢围着那棵树转圈圈,幻想着自己是一个小仙女,正在施展魔法让这棵树变得更加神奇。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要爬上那棵桂花树。

于是,我搬来了一个小板凳,踩在上面,努力地伸手去够最低的那根树枝。

就在我快要成功的时候,脚下的板凳突然一歪,我整个人摔了下来。

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汪汪。

但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倔强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我哭了一会儿后,又重新开始尝试,直到最后成功地爬上了那根树枝,坐在上面得意洋洋,仿佛征服了全世界。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探索的欲望,就如同书中所说,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冒险来认识世界、发展自己的能力。

再长大一些,到了青春期,书中所描述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在我身上也得到了印证。

那段时间,我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兴奋得不可一世,时而又低落得仿佛世界末日。

我开始对自己的外貌格外在意,每天都会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总觉得自己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完美。

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演出,我特别想参加,但是又害怕在舞台上出丑。

内心的纠结让我好几天都睡不好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报了名。

为了那次演出,我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里练习,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演出的那天,当灯光打在我身上,台下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但是,当音乐响起,我开始投入到表演中,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渐渐消失。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突破,也明白了面对挑战时,勇敢迈出第一步是多么重要。

而当书中谈到成年期的发展时,我又联想到了身边的长辈们。

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与维持

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与维持

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与维持安全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所形成的情感依恋方式,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维持机制,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和促进安全依恋模式的形成。

一、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安全依恋模式的形成始于婴幼儿期早期的亲子关系。

在这一阶段,婴儿依赖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来满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如果母亲能够及时、稳定地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会形成安全依恋模式。

这意味着婴儿相信自己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并且在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然而,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反应不一致或不及时,则婴儿可能会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式。

不安全依恋模式主要分为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后并不焦虑,也不主动寻求安慰;焦虑型依恋的婴儿则经常表现出过度焦虑和依赖,害怕被遗弃。

二、安全依恋模式的维持机制1.父母的情感表达和回应父母作为最早的照顾者,对于儿童安全依恋模式的维持具有关键作用。

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表达爱和关怀,同时对儿童的情感和需求做出及时回应。

这样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的情感支持,从而巩固和维持安全依恋模式。

2.亲子互动的质量与稳定性亲子互动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安全依恋模式的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

稳定的亲子关系可以给予儿童稳定的情感和信任,让他们有信心去建立和维持其他人际关系。

而不稳定的亲子互动和频繁的分离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从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依赖。

3.提供适宜的情感支持与安全环境除了情感上的支持外,提供适宜的物质和环境支持也有助于维持安全依恋模式。

例如,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提供适宜的物质需求满足,都能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三、培养和促进安全依恋模式的形成1.注重父母和儿童情感交流父母应该主动参与和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倾听儿童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可以通过亲子游戏、阅读等方式来增强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建立亲密的关系。

幼儿依恋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依恋的发展ppt课件
极回应;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而非强求儿童适应自己 的情绪和个性;对儿童总是充满爱心和关怀,富有充沛的情感与良好 的情绪表达;经常搂抱、亲吻孩子,从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中感受 到无限乐趣与喜悦
• 回避型:对信号和需求不敏感;对孩子没兴趣,接触很少;对孩子感
情冷淡,经常用生气、怒气冲冲的方式对待儿童
关系)
• 认知理论(对人的区分,必须具备认识永久客体的能力)
精选ppt
7
依恋的影响
• 埃里克森(信任与不信任阶段)的矛盾的解决
• 斯基尔斯的“孤儿院实验”(富有刺激性的环境和收养者)
• 布莱特顿的“幼儿内部工作模式”:每一个儿童都会根据母亲对自己
的日常需要反映的速度和方式建立起一套“内部工作模式”来指导自 己对母亲的期望,并控制自己在不同情况下对母亲的反映。这种模式 会影响到儿童与其他人的关系
(这个时候爸爸的角色:游戏对象)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依恋对象转向老师和同伴
在幼儿园阶段,依恋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寻求老师和同龄人的注意与 赞许的反应阶段。(老师:寻求注意和赞许;同伴:人际交往的丰富 性与不稳定性)
精选ppt
3
依恋的类型及成因
• 陌生情境测试
测验对象:2岁以内的婴儿。 l 测验的方法和步骤: 1、让母亲与婴儿一起进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之后母亲鼓 励孩子玩玩具和探索环境,当孩子玩的时候,母亲陪伴在 身边。 2、进来一个陌生人,先是保持沉默,再与母亲交谈,然后 接近婴儿。 3、分离:母亲离开,婴儿产生分离焦虑,陌生人努力安慰 和引导婴儿继续玩。 4、团聚:母亲重新回到婴儿身边。
• 反抗型:对孩子有兴趣,经常接触;对儿童的要求和信号不能正确理
解,往往做出错误的反应;对孩子表现出多变的、不稳定的态度与行 为方式。

婴儿期的依恋关系发展与理解

婴儿期的依恋关系发展与理解

婴儿期的依恋关系发展与理解婴儿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早期阶段,婴儿开始与主要照顾者建立依恋关系,这对于他们的情感健康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婴儿期依恋关系的发展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开始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建立依恋关系。

这种依恋关系建立取决于婴儿对照顾者的依赖程度。

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理论,婴儿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

安全依恋是最理想的一种依恋类型,这种类型的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开会感到焦虑,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寻求安慰并很快恢复正常。

回避依恋的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开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忽视母亲的回来或表现得冷漠。

而焦虑依恋的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开会极度焦虑,并且当母亲回来时不能很快平静下来。

从鲍尔比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婴儿的依恋类型对他们的情感健康和社交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他们更有可能成功地解决人际冲突,并且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

相比之下,回避依恋的婴儿更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出现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自闭症等心理问题。

焦虑依恋的婴儿则更容易表现出过度依赖他人、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了解婴儿期依恋关系的发展对父母和照顾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建立安全依恋的基础上,父母可以通过建立情感联系、提供稳定和温馨的环境来加强婴儿与自己的依恋关系。

例如,母亲可以及时响应婴儿的需求,包括喂食、更换尿布、安抚哭闹等。

此外,亲子互动也是帮助婴儿建立安全依恋的有效手段。

父母可以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拥抱、亲吻等,这些行为有助于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婴儿期的依恋关系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婴儿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以及照顾者的抚养方式都可能对婴儿的依恋类型产生影响。

因此,父母和照顾者们应该有意识地提供良好的抚养环境,并尽量满足婴儿的需求,以促进他们健康的依恋关系的形成。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生孩子前,有育儿专家推荐阅读这本书,她的推荐理由是:虽然这是一本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但是这本书的理论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很紧密,每讲一个理论,都会以一些生动有趣的真人真事为例,让这些人的语言、行动、想法来体现科学理论,以帮助我们理解。

即使根本不懂心理学,也很容易读懂。

专业和易读是这本书最大的两个特点。

实用是这本书的第三个特点。

我真正地去阅读这本书则是在生完孩子后,遇到了一些养育孩子的困惑,当时很焦急,急于找到一些权威的见解。

于是,我就打开了这本书。

我发现这本书是以年龄阶段为界限划分章节的,除第一篇讲理论和研究方法外,从第二篇起,分别针对孕期、0~2岁、2~6岁、小学期、青少年期介绍。

当我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无法理解,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某些问题无法解决,我只要按照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去阅读相应的章节,就能找到孩子表现的理论依据。

并且,书里还设置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栏目,用表格的形式例举了一些很实际的做法,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帮助。

例如:在第4章《婴儿期和学步期的身体发育》中有一张《前两年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的表格,提到“动作技能是一个动态系统”,并且还系统地阐述了影响孩子动作发展的各种因素。

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参照表格,掌握孩子的发展进程。

最特别的是,这个学以致用的栏目并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标准来设置的,而是一个参考。

在这个表格的后面就提到了“儿童会以非常个性化的方式获得这些动作技能”,并举例一个孩子在爬之前就学会了站立和行走。

这就启发我们幼儿教师首先也要对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各项领域的发展指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又不是生搬硬套。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指标,也没有关系,让我们等一等,孩子有自己的发展步伐。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儿童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 )。

A.法国卢梭 B.英国达尔文C.捷克夸美纽斯 D.英国洛克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一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____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 )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 B.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C.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 D.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3.( )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对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A. 皮亚杰 B.华生C.弗洛伊德 D.斯金纳4.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 )造成损坏的因子。

A.胎儿 B.母亲C.婴儿 D.亲子关系5.对新生儿的评估有很多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由( )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

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A. 阿普加 B.埃里克森C.比纳 D.安斯沃斯6.在神经系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元也迁移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承担了特定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神经元的( )。

A.复制 B.修复C.髓鞘化 D.分化7.视觉悬崖是用来研究婴儿( )发展的经典实验设计。

A.视觉 B.听觉C.深度知觉 D.感觉8.在简单句阶段,幼儿不但会用到成人语言中的一些规则,还会出现( )的现象,如“我大方,你小方”,学会说“我们”后,4岁的孩子会说“桌子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安全的依恋
——参考《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依恋发的展
张峻nono
(一)依恋是什么
依恋(attachment)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的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

说到依恋,不得不说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角是一只小猴子,实验室里有两个金属做的代理猴妈妈,一只是用柔软的绒布包起来的,一只就是金属的,但挂了一个奶瓶。

实验结果大家可以猜一猜,这只小猴子喜欢常常依附在绒布妈妈的身上,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有奶便是娘”。

用专业术语说是——依恋并不依赖于饥饿的满足。

(二)依恋有四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6周前依恋阶段
刚出生婴儿会通过一些自己的信号,比如:抓握、微笑、哭泣,开始与成人亲密接触,如果成人的反应让他舒服,婴儿就会鼓励成人留在附近。

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但是,还没有形成依恋,他们也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形成中的依恋”阶段(从6周至6-8个月)
在这一阶段,婴儿对母亲和陌生人反应不同。

开始对熟悉的照顾者发展信任感。

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亲,当与妈妈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清晰的依恋”阶段(从6-8个月至18个月-2岁)
这个阶段,孩子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

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会变得难过,我们称之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这种焦虑,有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她开始相信物质不灭(客体永久性),也就是说当妈妈不在视野范围内时是仍然存在,这也为以后的母婴分离做好准备。

大家可以试一试跟这个阶段的宝宝做躲猫猫游戏,我们用手或窗帘挡住我们的脸,宝宝就会拉开遮挡的东西去找。

除了抗议父母的离开,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还会想办法让父母一直
在他身边。

所以这时的宝宝就会像我们所说的“粘人”,他们愿意接近、跟随甚至爬到妈妈身上。

那么,如果妈妈(爸爸或者主要照料者)一直对孩子的需要给出积极回应,他就会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secure base),从妈妈这里出发,勇敢地去探索环境,回头望一下还能看到妈妈关注的目光,受挫折的时候能够得到妈妈的鼓励和支持,然后,就能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所以说,我们必须先依恋再分离,先连结再独立。

我们不能指望宝宝一出生就独自长大。

交互关系的形成(从18个月至2岁以后)
到第二年末的学步儿语言迅速发展,开始有逻辑思考的能力。

逐渐能够理解母亲的来去,以及预测她的返回。

这时,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是抛弃他。

有时,儿童会跟妈妈协商,会想办法请求和劝说来改变妈妈的离开。

所以,2岁的小宝宝开始跟你讨价还价,开始探索你的底线,开始对你说不要的时候,都是说明他的智力情感都在发展。

(三)依恋的四种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至于哪种依恋关系,我也稍微说一下: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Ainsworth)通过一组“陌生情景”实验,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把婴儿的依恋总结为:
1.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这类宝宝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

在妈妈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妈妈离开时情绪出现困扰,但妈妈回来后很快又恢复平静。

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

大约65%的儿童表现出这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

2.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这类宝宝对妈妈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妈妈离开时也并不表现出分离焦虑,妈妈回来时,他们不及时打招呼或者回避,当被抱起时,经常不紧贴妈妈。

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真正依恋。

大约20%的儿童表现出这种依恋模式。

3. 反抗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
这类儿童在和妈妈分离之前,寻求与妈妈的亲近,似乎离不开妈妈,不愿意自主探索游戏。

妈妈离开时极度痛苦,但妈妈返回后又表现出矛盾心理,既想与妈妈接触,又在妈妈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不
容易被安慰。

大约10%-15%的儿童表现出这种依恋模式。

后来的研究认为,回避型依恋的儿童易成长为具有反社会性和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表现出退缩性行为。

4. 混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景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妈妈返回时混乱矛盾,茫然冷漠,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对妈妈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

这种情况大概5%。

许多混乱型的婴儿经历极端消极的照料,这可能严重破坏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依恋的安全性?研究者密切关注四种因素:一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二是养育质量,三是婴儿的特征,四是婴儿及其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

1.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家庭氛围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儿童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极大的特点,既易接受外界积极刺激的影响,也易受到不良的消极刺激的影响,而他们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弱,所以,家庭成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

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研究证明,在童年时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子女多形成不安全依恋。

父母婚姻冲突、争斗及随之而来的离婚等与儿童攻击性高度相关。

分析原因可能是家庭冲突间接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照顾的敏感程度。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需要父母的支持时,往往得到的是冷漠或训斥,久而久之,孩子便没有了安全感,并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套错误的认知方式,通过依恋的作用机制———内部工作模式对其将来的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养育质量
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依恋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

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给孩子提供形成依恋的必要条件和环境,促进孩子安全
型依恋的形成。

父母在这一关键期要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认为的当生理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心理需要,而是相互影响的。

大多数父母和抚养者认为,满足孩子需要就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所以也尽最大努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需要的发现和满足,而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多是通过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较少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

父母如果能对这些心理信号敏锐的觉察出来并及时给予满足,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对于婴儿来说父母应多和他们接触,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多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做游戏,让孩子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拥抱和安慰,给孩子一种归宿感和信任感。

对于年纪稍长的孩子,父母则需要分辨需要的合理性,给予适当的满足。

如果在这一时期中频繁变换养育环境和养育者,孩子无法区分出主要抚养者,甚至缺乏父母亲或他人的悉心照顾,那么稳定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3.婴儿的特征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幼儿从出生起就不喜欢别人抱,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易烦躁,易哭闹,不爱笑,这些幼儿往往较少得到母亲的关爱、注意。

而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别人抱,亲吻,抚摸,爱笑,他们与母亲交往积极,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

这也是传统心理学家坚持气质是形成依恋类型的关键因素。

但气质和依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要父母调整其行为以适应儿童的需要,任何气质特点的儿童都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提供给儿童的抚育环境是否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一致。

如果协调一致,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或协同效应,否则便会影响儿童依恋的安全性。

例如困难型的儿童活动性较高,但父母常对这类幼儿提出过多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限制性要求。

当孩子一有违反时,父母就会因他们“故意不听话”而责备、惩罚他们。

久而久之,这些困难型的儿童逃避或者拒绝父母及其要求,并与父母形成不安全依恋。

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气质特点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针对孩子的气质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合理的要求。

只有在全面考虑他们的特点基础之上,采取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方式才能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

4.婴儿及其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
家庭相对于周围人群的自尊状况也会影响儿童依恋风格。

家庭的自尊有两个相关因素,一是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在经济一般的家庭中,儿童很少能一致地依靠某个个体,父母抚养孩子的敏感性、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家庭经济困难与儿童的回避、焦虑呈正相关。

另一个因素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这与儿童的焦虑呈负相关。

另外,家庭能否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家庭氛围和父母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

依恋关系是否良好,会直接影响了孩子长大后的婚恋关系。

而且也决定了孩子慢慢长大过程中的亲子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