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管理学问题及启迪

合集下载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很多学生会选择去美国读公共管理专业,那么这些专业的优缺点有哪些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PA/MPP/MPM在就业方向上也有不同,而且由于同一专业每个学校的侧重不一样,所以毕业生的就业也具有多样性。

MPA一般从事一些行政管理的工作,MPP一般从事政策研究分析的工作,一个台前一个台后,而MPM一般从事的则是更综合一些的管理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般是:三分之一的学生去联邦政府,三分之一的去州、地方政府,另外三分之一到非赢利性组织或机构谋职。

如果毕业于MPA/MPP/MPM名校,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

但是,这些都是针对美国本土学生而言,对于国际学生,情况就很难把握了。

下面对就读这一类专业的优劣之处进行简单的列举:困难:1、Critical Thinking:尤其是对于学习MPP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方向的同学来说,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MPP或MPA专业基本上是"Overwhelmingly predominated by white people",所以如何在学习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视角,如何反驳和批判他们的错误观点,是对已有固定思维的重要挑战。

2、English:A)最基础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

在学校里,国际学生毕竟是少数,一个礼拜不说中文的滋味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很愉悦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你必须适应他们上课的节奏,这一类专业不像国际学生多的项目,而是以美国本土学生为主体的,老师没有办法因为一两个外国学生减慢整体的教学速度,而且你需要和他们对于美国政策(尤其是当地的政策)、历史、非盈利组织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交锋,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的确是非常大的挑战。

B)你必须经常地发表各类不同的Public Presentation,课堂上,论坛上,研讨会上以及各种其它的活动里都是如此,如果话都说不清楚是很让人尴尬的。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

置的共同特点。在本文所研究 的 7所美 国高校公共 管理专业 课程设 置 理 理论 与公共 管理 实践 的进 一 步结 合 。 因此 为 了有 效 提 高 MP A教 中 ,均把方法论 课 程作 为 重 点 。美 国 “ 公 共 管 理硕 士学 位 总 标 准 ” 育 质量需 要适 当调 整课 程 门 类 的 比例 ,增 加 选修 课 程 与实 践 课 程
业 课程设 置也可以从中发现他们在课 程设 置上存 在 的共 同点 。 到很多启发 ,对我国公 共管 理专业 的发展具有很大 的借鉴意义 。 1 .1 学科 呈现 融 合 的 趋 势 。美 国公 共 管 理 是 一 个 多 学 科 渗 2 .1 增加 选修 课 与 实 践课 的 比重 。选 修 课 和实 践 课 的设 置 透 的研 究 领域 。 由于政府 公共 管理 所 面 临 的 问题 涉 及政 治 、经 济 、 是核 心课 程和 专业 方 向课 程 的必 要 补 充 ,可 以满 足 学 生 的不 同兴
( 2 0 年1 月 )就将 “ 定量 和定 性分 析技 术” 列 为重 要 的专业 课 程 , 所 占的 比重 工作 。 各高 校均 设立 该类 课程 来 表 示 对 它 的 重 视 ,在 核 心课 程 中 占有 相 2 .2 扩 大高 校课 程 设 置 的 自主权 。美 国公 共 管 理核 心课 程
社会 等非 常广 泛 的领域 ,因此 ,公 共 管理 学 呈 多学 科 交 叉 的领 域 ,
趣 与需要 ,同时也 使 课 程 系统 具 有 了一 定 的 弹性 ,是 课 程 体 系 中
这在课 程 设置 上充 分表 现 。美 国公 共管 理专 业 以经 济 学 和 公 共 财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国内 M P A教 育 多侧 重 于理 论 知 识 体 系 的 构 建 , 政学 方 面的课 程居 多 。如普林 斯 顿 大学 公 共 事务 的硕 士课 程 中这 注重 理论 对实 践 的指导 意义 ,而 降 低 了 实践 课 程 和选 修 课 程 的 比 方 面的课 程有 :政 治 公 共 政 策 ,心 理 学政 策 分 析 与 实 现 ,定 量 分 重 ,不利 于我 国公 共管 理 “ 通 才” 的培 养 。实践 课 更是 少 之 又少 , 析, 计 量 经 济 学 ,公 共 政 策 微 观 经济 分 析 ,宏 观 经 济 分 析 等 等 。 专 题讲 座也被 列为 实践 课 内 ,且 实践 课程 学 分 所 占 比例 不尽 合 理 , 这些课 程 都相 互交 叉融 合 ,公 共 管 理类 课 程 中分 布着 方 法 类 的课 般为 2 个 学 分 。高 校应 开 放 选 修 课 ,让 学 生尽 可能 选 自己感 兴 程 ,政治 方面 的 问题 不 只 是 学 习政 治 类 课 程 ,经 济 学 的理 论 同样 趣 的课题 ,承 认其 他 学 校 的 选课 学 分 ;要 求 学 生 利 用 暑假 或 周 末 时 间参 加实 践课 程 , 国家 及 高 校 层 面必 须 为 其 提 供 一 定 的 条 件 。 适应 解决 问题 ,促 使该 学科再 融合 中发展 前进 。

美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和启示

美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和启示

美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和启示论文关键词:美国政府公共管理特点启示论文摘要:美国的公共管理制度有其显著特点,分析并揭示美国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方式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

借鉴美国经验,是促进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美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

从基本要素看,包括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和管理的方式三个方面;从内在关系上看,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三个利益关系的管理与协调。

具体把握美国公共管理的特点,应该从美国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非赢利组织等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分权管理、自主管理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实行三级政府架构: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其中地方政府包括县、自治市、乡镇、学区及各种特区共5种类型。

美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三个特点:1.联邦政府的分权管理。

美国政府权力一分为三,即立法、司法和执法,并用宪法这一国家大法将各自的权力定义下来。

立法权力被赋予国会。

国会有铸造钱币,维护军队,对外国宣战,规制洲际和国际商贸,联邦税收和支出政策等权力。

行政权力被赋予总统。

总统是武装部队的三军总司令,有权否决国会的有关提案,在获得参议院批准的条件下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联邦法官或任何国会设立的政府官员,每年对国会作年度工作报告,给国会提交议案,监督法律的忠实执行等等。

司法权力被赋予联邦最高法院和它的下属法院。

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在对宪法精神有争议时提供对宪法的权威解释,裁决政府的法律或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精神。

它是美国政府各个分支,包括州与地方等之间争端的裁判员,是许多重大问题的终审决定机构。

在这样一个三权分立的体系内,每一个权力分支都按照给定的功能独立运行,但同时,又在权力的使用方面受制于其它两个体系,形成互相制衡的格局。

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管理。

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分析与借鉴

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分析与借鉴

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分析与借鉴作者:张轩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06期【摘要】美国是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发源地,但其公共管理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程度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理想。

鉴于此,我国公共管理学不应盲目“拿来”,而是要确立学科的问题意识,培育规范性理论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美国问题借鉴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

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

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色色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

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

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

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

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

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论文: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正处在重要转型期,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革,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改革。

通过对部分西方政府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经济体制也已经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等待它的是进一步完善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从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达到西方国家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增长为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了动力,也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需要。

要实现全国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探索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

行政公共管理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和经济体制与社会各项事业紧密相关。

1982到2003年,中国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但整体上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革,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改革。

一、中西方公共管理学科借鉴新时期中国行政公共学学科建设伊始,我国行政学者面对的主要是国外行政思想。

尽管我国历史上也不乏有洞见的行政思想,但是由于行政公共学研究长期的中断,且行政公共学只是刚刚脱离政治学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课,因而对我国行政学影响最大的还是西方行政学的理论。

即作为一门新生的处于“幼年”时期的学科,中国行政公共学一方面无疑要从行政学发达的国家学习概念、话语、理论、观念;另一方面也必然从最为基础的通识性学科体系与知识的构建开始,以传播基本的概念和思想。

所以,以借鉴西方国家行政学理论为基础,形成中国行政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这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国外行政公共学理论与思想的创新,给予中国行政学发展以有力的推动。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行政学重建的这20年,也正是国外行政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后现代社会结构、福利国家政策失败和新一轮政府及公营部门改革等诸多社会变化的影响,使传统以行政效率为中心、以韦伯理想科层制组织理论为基础,以政府内部管理事务为主导,信奉“政府万能”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具体案例
• 2006年下半年,财政部先后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 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对促进我国非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 使用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主管 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 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甚不下的 “滞胀”现象,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福利国家遭到严重挑战。 国家干预的实践并不成功,国家干预活动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导致了干预也限制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自由,造成了浪费; 干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政府失灵;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 最佳途径。因此,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尽可能地缩小,政府只能 依靠市场,为市场提供基础条件。才能摆脱经济困境,改善人民 福利。 欧美各国先后实行了以私有化、市场化、地方分权为基本内 容的改革。 政府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界限重新作了界定,政府管理的公 共事业仍继续其原有的扩张势头;在教育、文化、保健、基础设 施、社会保障等领域,政府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拓 展。 随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而社会本身无力 加以处理,需要有着良好组织结构的政府系统承担起管理这些事 务的责任。
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的演变 • 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政府的职责只限于完成三项应尽的义务:保护国 家安避免外来侵犯;保护社会上的个人安全,使其不 受他人的侵害和压迫;创办和维护私人无力办或不愿 办的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如桥梁、道路、运拒础设 施和教育等事业。
尽管公共事业已被列入政府的基本职责, 尽管公共事业已被列入政府的基本职责, 但实际管理的公共事业并不多。 但实际管理的公共事业并不多。政府实行自由 放任的政策。 放任的政策。

论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对我国的启示

论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对我国的启示

论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对我国的启示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

他们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试图转变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在公共行政和公共部门中导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竞争机制,并且以此克服官僚制组织的僵化和无效率。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战略和战术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结合国情,以宽广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一切进步成果,参照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一、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1、新公共管理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来处理各种管理问题。

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

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2、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现状政府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当代西方国家,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资源、甚至人力资源都可以跨国界地自由流动,都需要政府组织对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做出预见性的防范;国与国之间的公共政策相互影响,也要求政府组织考虑社会的潜在需要和长远需要。

因此,推进政府组织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和如何进行变化,就成为了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西方国家政府组织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轨迹是推进政府改革与变化发展的政府公共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实践这种方法就是要控制政府组织结构变化发展的范围;为政府组织的变化发展行为拟订各种价值标准;在行为的科学性方面,说明政府组织变化发展的基本原理;说明政府组织变化发展基本活动的计划;测定政府组织变化发展活动的频率;说明成功的政府组织变化发展所要求的导向。

欧美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相关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相关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相关举措,以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

如休斯所说:“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

”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

虽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不同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的举措来总结出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自罗斯福政府开始。

美国积极采用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政策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管理者则,但随着经济坠入长期的滞胀中,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带来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时候的人们意识到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职能,通过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里根政府时期,人们认识到“政府不是处理问题的办法,而是问题的本身”,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政府的不满越来越强烈,因此对行政的改革迫在眉睫……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自里根政府时期开始,到了克林顿政府时期,这种改革显露出系统化和全面化的变革特征。

1.在里根政府时期,其主要采取的是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的政府收缩计划,当时负责推行其改革措施格鲁斯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以提高政府的效率。

其做法主要有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如1984年联邦政府把原来由联邦政府主管的食品券,未成年家庭儿童补助等44项福利项目改由州和地方政府管理,明确财政收支划分管理权限,对社会福利实行分权管理。

另一项做法是放松管理制度,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如1981年里根政府对工商业管理规则进行改革,极大的放松了管制对象和管制内容…2.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史称再造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更加进取和勤政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的原则。

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的目标
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 增加政府实施的各种计划、项目的有效性; 通过职能转移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消减政府 的预算开支; 改善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 公共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映力; 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不透明地行使公共 权力的机会最小化; 完善公共机构的责任机制,使公共机构及其主 管人员更好地对政务官和议会负责。

1.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检讨政府的福利职能和经济职能,将原来由政 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推向社会和市场,从而减少政府负 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 2.改革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把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私有化、承 包、出租、委托等形式交给私营组织来履行。 3.改良公务员系统:裁减公务员的数量、改革录用和解聘制度、建立 个性化的绩效工资制度、扩大低层公务员的权力 4.中央与地方分权:中央政府将若干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增强地方 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5.调整行政架构:界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能,赋予执行机构更 大的权力。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6.转变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 共服务的“监督人”。

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 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明显 增强,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依存度越大, 竞争更加激烈;公众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需求 多样化;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 增强…….总之,时代的变化对公共管理提出了 新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西方各 国相继走上了大规模公共管理改革之路。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美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美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美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蓝志勇一、为什么需要学习国外的公共管理:威尔逊的观点自2000年成立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MPA) 授予点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十分迅猛。

理论准备的不足、师资的匮乏和社会需求的压力,使得业界的许多学术同仁开始认真关注国外经验,大力度地向外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学习思考者有之,拿来就用者有之,断章取义、自由发挥并自成体系者有之,反对学习、强调中国的本土特点者也有之,甚是热闹。

无独有偶,这个向外学习的过程,也曾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的公共管理学并不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现象,而是舶来品。

在十九世纪末,美国进行了一场以“进步、改革、科学和良好的生活”为口号的进步运动,许多青年知识分子远渡重洋,到比较发达的德国学习。

要不要学习以德国为代表的先进的欧洲,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争论。

后成为美国总统、但当时还是一位青年学者的威尔逊发表了后来流传甚广的《行政学研究》,中间的一些论述,至今还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在分析学习心理的时候,他说到,“我知道,在我们一些爱国意识很强的同胞的脑海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认为:学习欧洲经验是否就在承认一些外国的方法要比我们美国的方法好呢?我们理解这种心理……(但是)如果我们只与我们自己相比,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我们到底有哪些东西是好的、优秀的,而哪些东西是不够好的、不够优秀的呢?这样想来,可能还是用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比较好”。

[1]在学什么的问题上,威尔逊也是有过认真思考的。

他先是从理论上做宏观分析,探讨国家治理的走向。

他说道,现代政府的成长和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是绝对统治阶段。

在这一阶段,统治的地位和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第二是宪政阶段。

人们通过以大众为中心的方式来制定宪法,用以替代统治者至高无上和不受挑战的权力地位,但在这一制宪过程中,民主政治的运作往往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第三是管理阶段。

有了通过大众制定的宪制后,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公民们开始发展和建立宪政体制下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美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启示

美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启示

美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启示从美国建国以来,由于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模式。

所以从一开始就造就了一大批私人掌握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垄断地位。

在19世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钢铁大王”卡内基,垄断石油的洛克菲勒家族,垄断铁路航运的摩根家族,以及后来逐渐形成的各大财团进入金融,医疗,保险等一些属于公共事业方面的领域。

由于政府的放任自由,虽然私人垄断开始可以整合资源,为提高竞争力而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从根本利益上讲私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当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冲突时,那一定会践踏公共利益,从而使公共事业违背了其基本的原则。

所以美国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开始把公共事业建设收归国有,通过财政支出来管理医疗卫生体育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时期就是经济危机时期,私人为了自身利益无法保证公共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政府加大财政的支出,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保险机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使公共事业服务从私人投资转向政府主导,取得的较大的发展。

但是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出现了滞涨危机,财政赤字逐年升高,面对的社会各种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已经力不从心。

而且政府在管理公共事业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为满足公众的需求而不计其收益成本,造成众多资源的浪费;其次,无收益或少收益的事业缺乏好的监督机制,无法对它进行效益的评估;再次,缺乏竞争,管理人员的疏漏不足,造成公共事业的问题层出,成为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21世纪的中国,可以从美国过去的经验教训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公共事业道路。

现阶段,中国还主要靠政府来管理公共事业,而且政府出于两难之境,对待公共事业存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局面,从而使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群众不满意,服务差等一系列问题。

我认为中国公共事业改革可以借鉴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巨大,经济社会环境不同,不可能一下放开公共事业领域,可以先建立特区试点,充分给予试点权力,不断完善中途出现的问题,然后逐渐推广到全国。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doc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doc

美国公共管理专业有哪些优缺点nking:尤其是对于学习MPP政策分析(PolicyAnalysis)方向的同学来说,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MPP或MPA 专业基本上是"Overwhelminglypredominatedbywhitepeople",所以如何在学习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视角,如何反驳和批判他们的错误观点,是对已有固定思维的重要挑战。

2、English:A)最基础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

在学校里,国际学生毕竟是少数,一个礼拜不说中文的滋味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很愉悦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你必须适应他们上课的节奏,这一类专业不像国际学生多的项目,而是以美国本土学生为主体的,老师没有办法因为一两个外国学生减慢整体的教学速度,而且你需要和他们对于美国政策(尤其是当地的政策)、历史、非盈利组织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交锋,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的确是非常大的挑战。

B)你必须经常地发表各类不同的PublicPresentation,课堂上,论坛上,研讨会上以及各种其它的活动里都是如此,如果话都说不清楚是很让人尴尬的。

C)阅读的难度相对于一般的理工科甚至是教育或者工商管理专业而言都是要更难一些的,GRE里背过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你以为一辈子也见不到的术语单词会频繁的出现,而且更重要的困难的来源是对于美国的整个政治体系的运行和发展的无知。

可以说,与其他专业想比,只有法学院的阅读比公共事务方面的文章在难度方面有所提升。

3、Employment:这类专业在就业形势上的严峻性是值得重视的,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大部分人没有克服前面提到的几点困难所造成的。

首先不可改变的是,一般MPA或MPP/MPM专业的平均入学年龄会在25岁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有相当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后才回头学这个专业的。

相比而言,中国学生一般都是闷头一口气读到底,所以在学习中会存在一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的差距,找工作的时候当然也会有明显的劣势了。

赴美参加公共管理培训学习体会

赴美参加公共管理培训学习体会

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 ; 编制财 务报表 和报告 , 因为 它们 能够提供有效和可靠 的治理 、 受托 责任 、 明 透 度以及 问责等信息。
4 ・ 9
哀衍肾2 " 05 1 0
点就在于尽量将这些证券评价为低风险 , 这种做法
在金融危机前普遍存在 。这些证券大多数被金融 机构所购买并持有 , 这些金融机构将证券作 为资产
低, 退休福利水平相对较高 。
( ) 国金融和经济危机 。长期 以来 , 国实 二 美 美 行 宽松货 币政策 ,经常账户 和净 国际投资不 断恶
化。9 0 1 8 ̄经常账户盈余 和净投资额 分别是2 美 乙 元 和3 5 , 美元 ,9 0 6 0L f 19 年分 别是 -7 0L 9 , 美元 和一 f 2 3, 美元 ,0 0 为-4 7 4 美元 和一1 30' 2 0L [ 2 0 年 - 10L 30 - 1 L 美元 ,0 8 为 -7 6 亿 美元 和 -3 6 0 20 年 00 4 9 亿美 元 。
பைடு நூலகம்
调研 查究
低。 随着金融市场买家的减少 , I越来越不足 。 流动 生
商业 、 消费者购买和住房抵押所需要 的信用也 因此
不复存在 。 衍生物极大地促进 了经济发展 ,使投 资者 能
列入资产负债表 , 并且用借来的资金平衡他们 的购 买。这些证券 的购买者都普遍认为 , 风险已经通过
中国高出美 国7 百分点 , 个 达到3 % ; 3 福利覆盖面太
美国金 融与经济危机 、 全球气候变迁 、 领导力 问题 、
中美贸易 、 国军事采 购与美 国国家安 全 、 美 金融与 全球 可持续发展 。学 习期 间拜 访 了美 国社 会保 障 部 、 国商务部 、 美 美联储 、 纽约市政府经济开发公 司 ( D )切斯特镇 ( h s n n政府 , E C、 c er w ) t 参观 了国会 山 、 纳斯达 克 、 彭博新 闻社 ( L O B R )切斯 特镇 BO M E G、

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十个问题

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十个问题

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十个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承受了较大挑战。

根据我对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的实地考察,这里提出10个方面的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管理宗旨:实行“服务型管理”,支持政府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公共行政管理,基本模式是“服务型”的,或者讲是“支持型”的,其宗旨是为老百姓服务。

美国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什么样的事情应该由政府来做呢?这件事情很有必要办,老百姓也很愿意办,但是能力不够,那么就以民办官助的形式来办;这件事情很有必要办,但是老百姓没有兴趣去办,那么这种事情应该官办。

”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是承担着支持和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责任。

这种服务型的管理,前提是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政府需要遵循大家的意见,这样服务型管理就落到实处。

华盛顿市政府为了服务社会,在政府部门实行了许多改革,主要抓了二件事:一是举行市民大会让市长直接听取市民的意见。

一是让市长多到社区去,以促进市长与市民的沟通。

二是借助网络手段,直接在网上为市民服务。

这些措施,缩短了管理的中间环节,也缩短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接触的距离,起到了服务型管理的作用。

二、管理理念:建立“企业化政府”,实现公共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互动美国的公共行政管理,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公共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互动。

公共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的着眼点从不同,公共行政管理考虑的是全局视野,而工商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

总的说,现在工商管理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公共行政管理的组织发展相对慢了一些,出现“滞后”现象。

据此,美国近几年特别是小布什上台以后(小布什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惟一获得MBA学位的总统),政府改革趋势明显加快。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总署的官员认为,小布什上台以后,十分强调政府改革,提出要从大公司中吸收企业管理经验,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比如学习工商管理组织如何激励人员,从而达到提升职员绩效的目的等等。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摘要:“风险社会管理”成为我国政府当前的一大课题,与美国相比,我国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代表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高水平。

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模式可以使我国政府从中得到有益启发。

关键词:公共安全美国政府启示最近几年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南方冰雪灾难,汶川地震,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瓮安事件,云南孟连袭警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

接连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及这些事件抵御之困难和危害之大都显示着我国即将进入“高风险社会”。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激化。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明确了国务院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建立了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家和地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负责,在地方政府的参与下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系。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各公共危机事件,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种种问题,如缺乏理论支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政府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上缺乏管理经验。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发展迅速并形成一门学科。

西方学者从政府、组织和个人等管理主体和法律、宣传、运行、后勤等制度层面研究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许多政府关于公共安全的管理方案和理论创新。

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效率高,制度合理,成果显著。

其公共安全管理制度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代表了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高水平。

中美两国在国家公共安全管理上存在诸多相同类似之处,如中国和美国在应对公共危机上都重视发挥行政首长的指挥领导作用,都建立了紧急事态和突发公共事件行动预案,都很重视事后处理和恢复。

但中美两国公共安全管理也各有特点,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美国在公共危机处理中以地方政府为主力,联邦政府起到监督的作用,中国主要以中央政府为领导核心,为指挥领导机关,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在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

公共服务市场化在美国已经推行了几十年,在取得显著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之进行研究,借鉴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做法,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将公共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与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深化我们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上的认识,更好地推动此项改革的发展。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内涵及特征(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背景。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情况:一方面是政府财政压力、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和垄断性,另一方面是公众又不允许政府放弃过多的公共服务,所以为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施范围、实施形式等。

为此,西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各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形式。

虽然各国改革的具体动因、规模、措施及力度等有诸多相异之处,但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即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问题为核心目标,使政府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提升国家竞争力。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内涵。

这场改革浪潮被看作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等新模式。

公共服务市场化以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为理论基础,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革传统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公与公之间的竞争,指在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给客户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权力。

二是公与私之间的竞争,指政府与企业间的竞争,通过将政府垄断的服务部门如交通、电信、邮政、水电等推向市场,打破政府垄断格局,形成多家市场主体竞争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公共管理学问题及启迪
任何理论的出现和形成,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

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和演进的轨迹;现实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理论的演进伴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变化。

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色色的理论,逐步充实着现行理论体系。

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这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得与失,并将其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一、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19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

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可以发现,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19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

发展至19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

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
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

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

19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必然导致政府管理的无效性,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

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真正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是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

到19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目的是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

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
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

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二、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

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早在1980年代初,就有学者(VanRiper,1983)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

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E.Lynn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

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着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行性都存在众多疑问。

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二)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而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的理想。

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
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不能深入地分析出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

例如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利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继而是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即能印证这一点。

三、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大问题。

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


(一)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

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象。

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
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

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首先就是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

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对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确立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规范性理论体系在根据中国国情发现特有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培育针对此类典型问题的理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巨变的环境中保证能够应对随时出现的危机或者严峻的挑战。

要想建立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规范性理论体系,首先必须批判地吸收外国的各种前沿理论、方法论及各种创新管理模式,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接受我国特有问题的检验。

其次,要客观的分析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力求各种模式能够跨学科、跨专业、跨功能,从而建立公共管理学的专有理论和方法。

要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全球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突然出现的挑战。

只有将实证研究和有限的理论选择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本土化思维下的中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

(三)形成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具备应用性和操作性的科学,无论是从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内容、还是公共管理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层面来说,都是为政府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因为公共管理学诞生的目的本来就是为政府的改革提供各种理论指导。

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入新时期的今天,中国改革的重点已由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历史证明,如果不重视理论的准备,改革就很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会面临众多前所未见的困难,因此,当前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并不能完全应对中国改革的现实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模式都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中国改革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理论研究与中国的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公共管理学这门学科的作用,为政府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