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组第18周教案
——刘鲲鹏
【教学进度】
复习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课时设置】
复习课 四课时
[考点清单] 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
1.“开眼看世界”
⎩⎪⎪⎨⎪⎪⎧
背景:当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时,清朝君臣 对英国的情况一无所知。
概况⎩⎪⎨⎪⎧ ①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 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一书。该书明确阐述了“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歌诀记忆
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昏睡百年,睁开双眼。学习西方,抛弃旧观。师夷长技,则徐魏源。寻求真理,《资政新篇》。介绍世界,《瀛环志略》。举办洋务,为解忧患。中体西用,制度不变。自强求富,企业创办。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甲午战败,洋务破产。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概况⎩⎪
⎨⎪⎧ ①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③活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④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深层点拨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启迪人们去探索救国之路。但这只是起步,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新思潮的倡导者大多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特别强调 抵抗派和洋务派同属于地主阶级的政治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是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 产生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 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主要内容⎩⎪⎨⎪⎧ 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思想局限: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 史论共识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2.维新变法思想
(1)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发动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混易错 维新思想与洋务派思想——不同阶级属性思想的质变;早期维新思想与 维新变法思想——同阶级属性思想的演进。
三、新文化运动
1.背景
⎩⎪⎨⎪⎧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4)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
⎪⎨⎪⎧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 ①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 化运动的发展。②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整体把握
数字法掌握新文化运动
3.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影响⎩⎪⎨⎪⎧
(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史论共识
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肯定,这是运动的一大缺陷。但这不能掩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巨大贡献。这场运动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特别是运动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近代后期思想的主流。
易混易错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
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表现
⎩
⎪⎨⎪⎧ 五四运动前⎩⎪⎨⎪⎧ ①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主张学习 俄国,改造中国。②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宣传和组织工作。五四运动后⎩⎪⎨⎪⎧ ①《新青年》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②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影响 1921年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基准考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主题一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视角1 “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视角2 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该观念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中体西用”是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旧制度,注定了以此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史料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多年出使外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察和学习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他还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信息解读] 这则史料充分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即遭到了一批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它实在不是一条富国强兵之路。